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57421.7

文献号 : CN10183029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东基赵秋含

申请人 :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应用于预拉伸套膜装置上。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管形膜收集、拉伸及释放机构容易使管口产生塑性变形,拉伸后的管形膜容易被损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动轮(3)、配对轮(2)、角形拉伸件(1)、支架(10)、底板(7)、摆动架(8)、弹簧(9)等,主动轮(3)连接于摆动架(8)的上端,摆动架(8)的下端与底板(7)铰接,主动轮(3)与配对轮(2)相对布置,配对轮(2)位于支架(10)的上端,支架(10)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上,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与支架(10)铰接,角形拉伸件(1)的下端设有第二挂耳(15),底板(7)上设有第一挂耳(14),第二挂耳(15)与第一挂耳(14)之间连接弹簧(9)。通过可摆动式角形拉伸件(1),避免了在释放管形膜的过程中对管形膜造成的损坏。

权利要求 :

1.一种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包括主动轮(3)、配对轮(2)、角形拉伸件(1)、支架(10)、底板(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摆动架(8)、弹簧(9),主动轮(3)连接于摆动架(8)的上端,摆动架(8)的下端与底板(7)铰接,主动轮(3)与配对轮(2)相对布置,配对轮(2)位于支架(10)的上端,支架(10)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上,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与支架(10)铰接,角形拉伸件(1)的下端设有第二挂耳(15),底板(7)上设有第一挂耳(14),弹簧(9)的一端与第二挂耳(15)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第一挂耳(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角形拉伸件(1)位于主动轮(3)和支架(10)之间,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设有缺口和挂耳(16),挂耳(16)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配对轮(2)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弹簧(9)为拉伸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轮(3)由减速电机(4)驱动,减速电机(4)固定在摆动架(8)的上端,主动轮(3)固定在减速电机(4)的输出转轴(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摆动架(8)的下端设有转轴(12),转轴(12)与转轴座(13)铰接,转轴座(13)固定在底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摆动架(8)由气缸(5)推动,气缸(5)的前端缸杆铰接于摆动架(8)的中部,气缸(5)的尾座固定在垫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气缸(5)的缸杆伸出时,主动轮(3)与配对轮(2)靠紧且成水平布置。

说明书 :

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拉伸套膜装置中使用的机构,此机构将开口的管形膜收集、预拉伸并释放,从而将管形膜套在货物上,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对货物包装质量要求的提高,预拉伸套膜技术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而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利文献02806886.6中公开了一种拉伸套膜装置中使用的管形膜打褶、拉伸及释放机构,其主动轮与配对轮中心的连线不在水平位置,而是与水平线成一定的角度;该机构的缺点是在管形膜释放至末尾段即管口段时,管口不容易从拉伸件中脱出,管口脱出后其位置不稳定,且管口由于变形太大而产生塑性变形。专利文献200810176178.6中公开了另外一种管形膜打褶、拉伸及释放机构,设置了上下可移动式配对轮,解决了管形膜在释放末段存在的管口位置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其结构较复杂,依然存在管口易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并且其管形膜拉伸件为适应移动式配对轮而留有较大的缺口,此缺口极易损坏被拉伸后的管形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管形膜收集、拉伸及释放机构容易使管口产生塑性变形,管口不容易脱出,拉伸后的管形膜容易被损坏。
[0004]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收放及拉伸管形膜的机构包括主动轮(3)、配对轮(2)、角形拉伸件(1)、支架(10)、底板(7)、摆动架(8)、弹簧(9)等,主动轮(3)连接于摆动架(8)的上端,摆动架(8)的下端与底板(7)铰接,主动轮(3)与配对轮(2)相对布置,配对轮(2)位于支架(10)的上端,支架(10)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上,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与支架(10)铰接,角形拉伸件(1)的下端设有第二挂耳(15),底板(7)上设有第一挂耳(14),弹簧(9)的一端与第二挂耳(15)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第一挂耳(14)连接,弹簧(9)为拉伸弹簧。
[0005] 角形拉伸件(1)位于主动轮(3)和支架(10)之间,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设有缺口和挂耳(16),挂耳(16)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配对轮(2)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主动轮(3)由减速电机(4)驱动,减速电机(4)固定在摆动架(8)的上端,主动轮(3)固定在减速电机(4)的输出转轴(11)上。摆动架(8)的下端设有转 轴(12),转轴(12)与转轴座(13)铰接,转轴座(13)固定在底板(7)上。摆动架(8)由气缸(5)推动,气缸(5)的前端缸杆铰接于摆动架(8)的中部,气缸(5)的尾座固定在垫板(6)上,气缸(5)的缸杆伸出时,主动轮(3)与配对轮(2)靠紧且成水平布置。
[000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参见图6所示,在收集管形膜之前,气缸(5)的缸杆缩回,摆动架(8)往外摆动,主动轮(3)远离配对轮(2),拉伸弹簧(9)处于初始位置,使角形拉伸件(1)也往外倾斜一定的角度;当管形膜进入收集位置后,气缸(5)的缸杆伸出,主动轮(3)紧靠在配对轮(2)上而将管形膜片夹紧,此时减速电机(4)驱动主动轮(3)转动,将管形膜收集至下方空间内。收集完成后,套膜装置带动此收放及拉伸机构往外运动,管形膜被拉伸至预定尺寸,同时角形拉伸件(1)在管形膜拉力的作用下,其下端将往外摆动,使角形拉伸件(1)处于竖直位置,同时弹簧(9)被拉伸。将预拉伸成型的管形膜套在货物上时,减速电机(4)驱动主动轮(3)反转,将管形膜逐渐释放;当管形膜将要释放完时,角形拉伸件(1)的上部受到管形膜往外的拉力,而角形拉伸件(1)的下端受到弹簧(9)往里的拉力,使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往外倾斜,从而使管形膜的管口顺利地从角形拉伸件(1)上端脱开,完成拉伸套膜的过程。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可摆动式主动轮(3),使主动轮(3)与配对轮(2)间可形成较大的开口,利于管形膜进入收集位置;利用可摆动式角形拉伸件(1),使管形膜的管口能顺利地从角形拉伸件(1)上脱开,避免了管口的塑性变形,同时角形拉伸件(1)上只需开有很小的缺口,避免损坏拉伸后的管形膜。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3是本发明的三维轴测视图,图4是拉伸组件的三维爆炸视图,图5是本发明处于管形膜拉伸和释放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处于管形膜收集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6,本发明包括主动轮(3)、配对轮(2)、角形拉伸件(1)、支架(10)、底板(7)、摆动架(8)、弹簧(9)等,主动轮(3)由减速电机(4)驱动,减速电机(4)固定在摆动架(8)的上端,主动轮(3)固定在减速电机(4)的输出转轴(11)上,摆动架(8)的下端设有转轴(12),转轴(12)与转轴座(13)铰接,转轴座(13)固定在底板(7)上,摆动架(8)由气缸(5)推动,气缸(5)的前端缸杆铰接于摆动架(8)的中部,气缸(5)的尾座固定在垫板(6)上,气缸(5)的缸杆伸出时,主动轮(3)与配对轮(2)靠紧且成水平布置,配对轮(2)位于支架(10)的上端,配对轮(2)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支架(10)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上,角形拉伸件(1)位于主动轮(3)和支架(10)之间,角形拉伸件(1)的上端设有缺口和挂耳(16),挂耳(16)通过心轴(17)与支架(10)铰接,角形拉伸件(1)的下端设有第二挂耳(15),底板(7)上设有第一挂耳(14),拉伸弹簧(9)的一端与第二挂耳(15)连接,拉伸弹簧(9)的另一端与第一挂耳(14)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