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36186.5

文献号 : CN1018508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坂本顺一细田和作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向车宽度方向的突出量来实现小型化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驾驶员放置脚的驾驶员用踏脚部(27)、通过将驾驶员的脚操作传递给后制动器而使后制动器动作来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制动踏板(32)、通过保持踏下该制动踏板(32)的状态而作为驻车制动器起作用的制动锁止装置(40),其中,制动锁止装置(40)设于比驾驶员用踏脚部(27)更靠车宽度方向内方且后方的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驾驶员放置脚的左右一对踏脚部、通过将驾驶员的脚操作传递给后制动器而使后制动器动作来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制动踏板、通过在后制动器动作的位置保持该制动踏板而作为驻车制动器起作用的制动锁止装置,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锁止装置包括经由轴部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基体部件上的止动臂,所述止动臂以限制所述制动踏板的制动臂部的转动的方式安装,所述制动锁止装置设于比所述踏脚部更靠车宽度方向内方且后方的位置,所述止动臂具备设于锁止片上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与设于所述制动踏板的所述制动臂部上的被止动部相抵而限制制动臂部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锁止装置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于框架部上,其中,所述框架部支承摆臂的前端部且使其摆动自如,所述摆臂支承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在车宽方向上远离所述框架部的位置具有臂部,所述臂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支承所述后轮,所述制动锁止装置配置于所述臂部和所述框架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锁止装置配置在安装于所述框架部的枢轴的后方,所述枢轴用于支承摆臂且使其摆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锁止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臂部在侧视下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于所述框架部上,所述制动锁止装置具备的所述止动臂绕所述轴部转动并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所述制动臂部卡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锁止装置的侧方配置有覆盖所述制动锁止装置的车身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件是支承同乘者的放脚部的支承板。

说明书 :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驻车制动器的跨骑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的跨骑型车辆,已知有将制动踏板保持在使制动器动作的位置,并为了将制动器保持在制动状态,在驾驶员用踏脚部的附近设有作为制动锁止装置的驻车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1、图2,驻车装置包括:从安装有踏脚部12的踏脚保持架10向前方延伸的支架板15、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在该支架板15上安装的导向凸起16的锁止爪轴部18、一体设于该锁止爪轴部18下端的锁止爪17、经由接头部安装于锁止爪轴部18的上端的操作杆19。
[0004] 在踏下使踏脚部12的下方向前后延伸的制动踏板1的状态下,操作驻车装置的操作杆19,使锁止爪17卡止于设置在制动踏板1的棘轮13上,由此,以踏下制动踏板1的状态进行锁止。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19515号公报。
[0006] 上述驻车装置配置在驾驶员放置脚的踏脚部12的前方且与踏脚部12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因此,配置驾驶员的脚的空间受限制,所以需要使踏脚部12在车宽方向上突出等。
[0007] 而且,踏脚部12在车宽方向突出导致车辆的车宽大型化。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在车宽度方向上突出的量而实现小型化的跨骑型车辆。
[0009]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驾驶员放置脚的左右一对踏脚部、通过将驾驶员的脚操作传递给后制动器而使后制动器动作来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制动踏板、通过在后制动器动作的位置保持该制动踏板而作为驻车制动器起作用的制动锁止装置,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制动锁止装置设于比踏脚部更靠车宽度方向内方且后方的位置。
[0010] 第二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制动锁止装置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设于框架部上,其中所述框架部支承摆臂的前端部且使其摆动自如,所述摆臂支承后轮。
[0011] 第三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摆臂在车宽方向上远离框架部的位置具有臂部,所述臂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支承后轮,制动锁止装置配置于臂部和框架部之间。
[0012] 第四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制动锁止装置配置在安装于框架部的枢轴后方,所述枢轴用于支承摆臂且使其摆动自如。
[0013] 第五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制动锁止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臂部在侧视下重叠。
[0014] 第六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制动锁止装置具备: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框架部的支承轴;绕该支承轴上下转动并与制动踏板的一部分卡止的止动臂。
[0015] 第七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制动锁止装置的侧方配置有覆盖制动锁止装置的车身部件。
[0016] 第八方面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部件是支承同乘者的放脚部的支承板。
[0017] 发明效果
[0018] 在第一方面中,制动锁止装置设于比踏脚部更靠车宽度方向内方且后方的位置,因此,由于在配置脚的空间内没有配置制动锁止装置,所以不会使踏脚部在车宽方向上大幅度突出,从而能够确保配置脚的空间,并能够减小车宽,实现跨骑型车辆的小型化。
[0019] 在第二方面中,制动锁止装置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设于框架部上,所述框架部支承摆臂的前端部且使其摆动自如,所述摆臂支承后轮,因此,通过在具有高刚性的框架部设置制动锁止装置,从而能够牢固地支承制动锁止装置。另外,通过使框架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能够增加在框架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制动锁止装置的配置自由度。
[0020] 另外,由于安装支承摆臂的框架部的部件也少,故而可进一步增加制动锁止装置的配置自由度。
[0021] 在第三方面中,摆臂在车宽方向上远离框架部的位置具有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支承后轮的臂部,制动锁止装置配置于臂部和框架部之间,因此,可以利用框架部和臂部之间的空间配置制动锁止装置,可以通过臂部遮挡使得来自车辆侧方的飞石等不易碰触制动锁止装置。
[0022] 在第四方面中,制动锁止装置配置在枢轴的后方,因此,与配置有踏脚部、发动机等的枢轴的前方相比,枢轴的后方开放,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制动锁止装置的维护。
[0023] 在第五方面中,制动锁止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臂部在侧视下重叠,因此,可以通过臂部遮挡使得从车辆侧方飞来的飞石等不易碰触制动锁止装置。另外,不易从车辆侧方观察制动锁止装置。
[0024] 在第六方面中,制动锁止装置具备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框架部的支承轴和绕该支承轴上下转动并与制动踏板的一部分卡止的止动臂,因此,通过止动臂在上下方向转动,可以不需要止动臂在车宽方向上转动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0025] 在第七方面中,在制动锁止装置的侧方配置覆盖制动锁止装置的车身部件,因此,可以通过车身部件遮挡使来自车辆侧方的飞石等不易碰触制动锁止装置。另外,不易从车辆侧方观察制动锁止装置。
[0026] 在第八方面中,车身部件是支承同乘者的放脚部的支承板,因此,可以利用支承板兼作为制动锁止装置的保护部件和罩部件,从而削减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跨骑型车辆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侧视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29]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锁止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30]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动锁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1] 图5是图3的5-5线剖面图;
[0032] 图6是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003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动锁止装置的作用的第一作用图;
[0034]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动锁止装置的作用的第二作用图;
[0035]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动锁止装置的作用的第三作用图。
[0036] 符号说明
[0037] 10-跨骑型车辆(二轮摩托车);17-发动机;21-摆臂;22-后轮;27-踏脚部(驾驶员用踏脚部)32-制动踏板;34-后制动器(后制动装置);36-部件(踏脚保持架);40-制动锁止装置;73-框架部(枢轴框架);94-支承轴(轴部);96-止动臂;111-枢轴;
128-臂部(臂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的左、右、前、后表示以乘坐于车辆的驾驶员为基准的方向。另外,附图是按符号的朝向观察的。
[0039] (实施例)
[0040]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1] 如图1所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二轮摩托车10为小轮型车辆,在操纵前轮11的操纵手柄12和成员落座的座位13之间通过车身罩14形成跨腿空间16,在车身的中央下部配置有一部分覆盖于车身罩14的发动机17,在配置于该发动机17后方的框架部件(详细后述)上安装有摆臂21,该摆臂21摆动自如,在该摆臂21的后端部安装有后轮22。
[0042] 发动机17具备曲轴箱24,在该曲轴箱24的底面安装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踏脚杆26,在该踏脚杆26的两端安装有驾驶员放置脚的驾驶员用踏脚部27、27(仅示出附近侧的符号27)。
[0043] 在右侧的驾驶员用踏脚部27的前方设有经由支承轴31摆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框架部件上的制动踏板32的踏下部33。
[0044] 通过踏下制动踏板32,连杆84(参照图3)被拉伸,附设于后轮22的后制动装置34对后轮22进行制动。
[0045] 在支承于框架部件的踏脚保持架36的后端部安装有乘坐在座位13后部的同乘者放置脚的同乘者用踏脚部35。
[0046] 在上述支承轴31的上方且踏脚部支架36的车宽度方向内侧设有踏下制动踏板32并保持后制动装置34工作的状态的制动锁止装置40。
[0047] 制动锁止装置40是通过在驻车时维持踏下制动踏板32的状态而维持制动器作用于后轮22的状态的所谓的驻车制动装置,在设于构成车身罩14前部的前罩44的后方的内罩上设有操作制动锁止装置40的制动锁止操作部45,通过操作该制动锁止操作部45,将制动踏板32锁止,或解除制动踏板32的锁止。
[0048] 制动锁止装置40和制动锁止操作部45通过制动锁止线缆46连接。
[0049] 图中符号51是头管,52是前挡泥板,53是前叉,56是覆盖从发动机17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及消声器的侧方的消声器罩,57是主支架,58是后减振组件,61是后叉。
[0050] 图2中箭头(前方)表示车辆前方(以下相同)。
[0051] 如图2所示,成为二轮摩托车10(参照图2)的骨架的车身框架70具备:支承前叉53(参照图1)并使该前叉53转动自如的从头管向后斜下方延伸的主框架72、和安装于该主框架72的后端部下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枢轴框架73,在该枢轴框架73的侧面安装有踏脚保持架36,在该踏脚保持架36及消声器罩56的车宽度方向内侧配置有制动锁止装置
40。即,制动锁止装置40的侧方由踏脚保持架36和消声器罩56覆盖。另外,符号76表示支承发动机17而安装于主框架72上的发动机吊架,左右设置有一对。
[0052] 在曲轴箱24的右侧部附设有无级变速器77。
[0053] 无级变速器77具备:安装于发动机17的曲轴77a上的驱动带轮77B、安装于与后轮22(参照图1)侧连结的从动轴77C的从动带轮77D、卷挂于这些驱动带轮77B及从动带轮77D各自上的带77E、覆盖这些驱动带轮77B、从动带轮77D及带77E的变速器罩77F。
[0054] 如图3所示,制动踏板32包括: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支承轴31上的筒部81;从该筒部81向车辆前方弯曲并延伸的臂部82;安装于该臂部82前端的踏下部33;制动臂部83,其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安装于筒部81,并安装有与后制动装置34(参照图1)连结的连杆84(参照图3),拉伸该连杆84使后制动装置34工作。另外,符号83c是在制动臂部83的前端部开设的连杆卡止孔,卡止与后制动装置34(参照图1)连结的连杆84的前端部。
[0055] 图中符号85是将制动踏板32向上方施力的踏板施力机构,踏板施力机构85包括:安装于枢轴框架73的侧面的侧部保持架86、安装于该侧部保持架86的弹簧支承部件87、一端钩挂于该弹簧支承部件87的拉伸螺旋弹簧88、钩挂该拉伸螺旋弹簧88的另一端并且安装于制动踏板32的臂部82的弹簧安装片89。
[0056] 制动锁止装置40包括:接近制动臂部83上方的方式配置,安装于枢轴框架73侧面的基体部件93;经由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94(详细后述)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该基体部件93上的止动臂96;为限制该止动臂96的顺时针的转动而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于基体部件93上的止动销97;为将止动臂96逆时针施力而架设于止动臂96和侧部保持架86之间的拉伸螺旋弹簧98。
[0057] 止动臂96包括:限制制动踏板32的制动臂部83的转动的锁止片101、安装于该锁止片101的内侧并与制动锁止线缆46及拉伸螺旋弹簧98连结的锁止板102。
[0058] 锁止片101具备与设于制动臂部83的被止动部83a相抵的止动部101a。
[0059] 锁止板102具备开设有用于连结制动锁止线缆46的卡止孔102a的线缆连结臂部102b和用于钩挂拉伸螺旋弹簧98的弹簧钩挂部102c。
[0060] 制动锁止线缆46具备外线缆105、移动自如地插入该外线缆105内的内线106、设于该内线106的前端的线端部部件107。
[0061] 外线缆105的端部通过端部支承保持架108安装于枢轴框架73的侧面。
[0062] 线端部部件107插入止动部96的卡止孔102a内,由此,将内线106连结于止动臂96。
[0063] 摆臂21的前端部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枢轴111上,该枢轴111安装于枢轴框架73上,图中的摆臂21的位置表示驾驶员乘坐于车辆上的状态。
[0064] 止动臂96的锁止片101、轴部94及制动臂部83的前端部(被止动部83a)位于枢轴111的后方,摆臂21位于制动臂部83的前端部(被止动部83a)及止动部96的锁止片101的外侧方,覆盖制动臂部83的前端部及锁止片101的外侧方。
[0065] 在摆臂21摆动的范围内,至少止动臂83的被止动部83a及锁止片101的止动部101a的外侧方始终由摆臂21覆盖,因此,可在被止动部83a和止动部101a卡合时使异物等难以啮合在被止动部83a和止动部101a的卡合部。
[0066] 图中符号24a、24b表示将发动机17安装于枢轴框架73上而设于曲轴箱24的后端部的框架安装部,73a、73b表示为使螺栓穿过而在枢轴框架73上开设的发动机安装孔,所述螺栓将框架安装部24a、24b安装于枢轴框架73上,114表示支承踏脚杆26的杆支承框架,115表示以夹持杆支承框架114的方式配置的橡胶衬套,116表示使凸缘与设于曲轴箱24的安装凸起部24c相抵并贯通上述杆支承框架114和橡胶衬套115、115的带凸缘套环,
117表示与带凸缘套环116的下端及一侧的橡胶衬套115相抵的垫圈,118是贯通上述垫圈
117及带凸缘套环116并螺纹结合于安装凸起部24c的踏脚部安装螺栓。
[0067] 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17的后方配置有枢轴框架73,在该枢轴框架73上设有制动锁止装置40。
[0068] 枢轴框架73由左右一对侧壁121、122和架设于这些侧壁121、122的后部的后壁123构成,在左右侧壁121、122上贯通安装有支承轴31及枢轴111,在右侧的侧壁122上安装有侧部保持架86、截面コ字形状的基体部件93、端部支承保持架108。
[0069] 如图5所示,制动踏板32的筒部8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支承轴31上,并且,通过拧入到支承轴31端部的螺栓125止脱。
[0070] 止动臂96及锁止片101被开设贯通孔96a,在该贯通孔96a可转动地插入有带凸缘套环126,且在设于该带凸缘套环126的中空部126a插入有构成轴部94的螺栓,该轴部94被螺丝结合于安装在基体部件93的内侧的螺母127。而且,以该轴部94为轴,将止动臂
96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基体部件93上。
[0071] 在制动锁止装置40的侧方配置有摆臂21,详细而言配置有由构成摆臂21的沿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角管构成的臂主体128、128(仅示出一符号128)中的右侧的臂主体128,且覆盖制动锁止装置40的侧方。
[0072] 如图6所示,制动锁止装置40及制动臂部83与枢轴框架73的侧壁122相邻配置,因此,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突出量小,例如将从穿过车辆的车宽度方向中央且上下延伸的车身中心线130至构成制动踏板32的筒部81的端面的距离设为L1时,从车身中心线130至轴部94的端面的距离L2小于距离L1。
[0073] 如此,将制动锁止装置40和制动臂部83与枢轴框架73的侧壁122相邻配置,通过抑制制动锁止装置40中向车宽度方向更外侧突出的轴部94的突出量,可以将制动锁止装置40紧凑地配置于枢轴框架73的侧方,可以抑制车辆的车宽,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0074] 以下,对以上所述的制动锁止装置40的作用、即锁止在踏下制动踏板32的状态或解除制动踏板32的锁止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5] 图7中,如空心箭头所示,将制动踏板32的踏下部32从由假想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踏下至实线的位置。
[0076] 由此,伴随箭头A所示的臂部82的转动,制动臂部83如箭头B所示那样转动,拉伸连杆84,使后制动装置34(参照图1)动作。
[0077] 当操作图1所示的制动锁止操作部45时,如图8所示,朝向箭头C的方向拉制动锁止线缆46的内线106,如箭头D所示,止动臂96从假想线所示的初始位置绕轴部94转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此时,止动臂96转动至与止动销97相抵,并固定在通过制动锁止操作部45的作用转动的位置。
[0078] 如图9所示,当从踏下制动踏板32的状态离开脚时,如箭头E所示,制动踏板32从假想线所示的位置向上方转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由此,制动臂部83也沿箭头F方向转动,制动臂部83的被止动部83a与止动臂96的止动部101a相抵,或阻止制动踏板32越位的转动。
[0079] 该状态为制动踏板32的踏下部33从初始位置踏下了踏下量Tr的状态,对后轮进行制动。即,为驻车制动器作用的状态。
[0080] 从该状态通过制动锁止操作部45(参照图1)进行锁止解除操作,并且稍微踏下制动踏板32,解除制动臂部83和止动臂96的卡合时,止动臂96的弹簧钩挂部102c通过拉伸螺旋弹簧98的弹性力被拉拽,止动臂96以轴部94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使制动踏板32返回至点划线所示的初始位置。即,解除驻车制动。
[0081] 如上述图1、图3、图5所示,在跨骑型车辆的二轮摩托车10中具备:作为驾驶员放置脚的左右一对踏脚部的驾驶员用踏脚部27、27、通过将驾驶员的脚操作传递给作为后制动器的后制动装置34而使后制动装置34动作来对后轮22进行制动的制动踏板32、通过保持踏下该制动踏板32的状态而作为驻车制动器起作用的制动锁止装置40,其中,由于制动锁止装置40设置于比驾驶员用踏脚部27更靠车宽方向内方且后方的位置,因此,由于在配置脚的空间内未配置制动锁止装置40,所以可使驾驶员用踏脚部27不会向车宽方向大幅突出,而确保配置脚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车宽,实现跨骑型车辆10的小型化。
[0082] 如上述图3所示,制动锁止装置40在发动机17的后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并设于作为框架部的枢轴框架73上,所述枢轴框架73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摆臂21的前端部,所述摆臂21支承后轮22,因此,通过在具有高刚性的枢轴框架73上设置制动锁止装置40,可以牢固地支承制动锁止装置40。另外,通过使枢轴框架73在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上较长地延伸,从而能够在枢轴框架73的上下方向增加配置制动锁止装置40时的配置自由度。
[0083] 如上述图5所示,摆臂21在车宽方向上远离枢轴框架73的位置具有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支承后轮22的作为臂部的臂主体128,制动锁止装置40配置于臂主体128和枢轴框架73之间,因此,可以利用枢轴框架73和臂主体128之间的空间配置制动锁止装置40,从而能够由臂主体128进行保护,使来自车辆侧方的飞石不会碰触制动锁止装置40。
[0084] 如上述图3所示,由于制动锁止装置40配置于销轴111的后方,所以,与配置有驾驶员用踏脚部27、发动机17等的枢轴11的前方相比,枢轴111的后方开放,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制动锁止装置40的维护。
[0085] 另外,制动锁止装置40的至少一部分与臂主体128在侧视下重叠,因此,通过臂主体128的遮挡使得从车辆侧方飞来的飞石等更难以碰触制动锁止装置40。另外,不易从车辆侧方观察到制动锁止装置40。
[0086] 如上述图3、图4所示,由于制动锁止装置40具备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枢轴框架73的作为支承轴的轴部94和绕该轴部94上下转动并与制动踏板32的一部分卡止的止动臂96,因此,通过止动臂96在上下方向上的转动,能够实现二轮摩托车10(参照图1)的小型化。
[0087] 如上述图2所示,由于在制动锁止装置40的侧方配置有覆盖制动锁止装置40的部件(踏脚保持架36),因此,通过部件的遮挡使得来自车辆侧方的飞石等更难以碰触到制动锁止装置40。另外,不易从车辆侧方观察到制动锁止装置40。
[0088] 另外,部件是作为支承板的踏脚保持架36,该踏脚保持架36支承作为同乘者的放脚部的同乘者用踏脚部35,因此,可以将踏脚保持架36兼用作制动锁止装置40的保护部件和罩部件,从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进而削减二轮摩托车10(参照图1)的成本。
[0089]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制动踏板32的制动臂部83安装于筒部81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制动臂部83安装于臂部82上,或将制动臂部83一体设于臂部82上。
[009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1] 本发明的制动锁止装置适用于跨骑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