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80119090.9

文献号 : CN1018836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熊崎义之铃木康夫星野惠介

申请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摘要 :

当进行倾倒功能时,连接基部构件(4)和中间构件(6)的倾角调整装置(20)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座椅靠背(2)与中间构件(6)一体地向前倾倒地转动,并且座垫(3)被能与中间构件(6)一起移动的回飞棒式连杆(5)推动,以在使前连杆(7)倾倒转动同时使座垫(3)向下下沉。然而,当进行通行功能时,连接座椅靠背(2)和中间构件(6)的记忆装置(10)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座椅靠背(2)能够独立于被保持在与基部构件(4)成为一体的状态的中间构件(6)而倾倒转动至前倾位置。当连接至座椅靠背(2)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从径向外侧进入形成于中间构件(6)的外周缘部的凹部(Pc)且与该凹部(Pc)接合时,记忆装置(10)可以防止座椅靠背(2)相对于中间构件(6)转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具有倾倒功能和通行功能,所述倾倒功能能够使座垫与座椅靠背向前倾倒的最大倾倒运动连动地向下下沉,所述通行功能能够产生座椅主体能够与所述座椅靠背倾倒至前倾位置的半倾倒运动连动地相对于车辆地板向前滑动的状态,其中,以中间构件介于所述座椅靠背和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车辆地板上的基部构件之间的状态,所述座椅靠背经由第一和第二转动防止装置连接至所述基部构件,从而能够使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基部构件二者绕共同的轴线转动以及能够防止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基部构件二者转动,一体地连接至所述座垫的第一连杆经由轴被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中间构件,第二连杆被布置在所述座垫和所述基部构件之间,以通过连杆联接的联接方式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座垫和所述基部构件,当进行所述倾倒功能时,连接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中间构件的一个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中间构件一体地向前倾倒转动,并且所述座垫被能够与所述中间构件一起移动的所述第一连杆推动而在使所述第二连杆倾倒转动的同时向下下沉;当进行所述通行功能时,连接所述座椅靠背和所述中间构件的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所述座椅靠背能够独立于被保持在与所述基部构件成为一体的状态的所述中间构件而倾倒转动至所述前倾位置,当进行所述通行功能时能够被解除转动防止状态的所述另一转动防止装置被布置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径向外侧位置,从而在连接至所述座椅靠背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从径向外侧进入形成于所述中间构件的外周缘部的凹部且与该凹部接合时,防止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中间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被配置成能够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移动和远离所述座椅靠背移动以及能够与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接合和解除接合,当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位于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进入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的接合状态时,通过施力将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座椅靠背的推力构件压到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的背面上,使得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被压到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中并且能够防止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所述凹部解除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通行功能时,能够解除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接合的接合状态,使得解除接合的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随着所述座椅靠背的倾倒转动而沿着所述中间构件的弯曲的外周面部滑动,以及,随着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前倾位置立起,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返回到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进入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在被所述推力构件从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的背面侧推压的状态下进入所述中间构件的所述凹部,从而使所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成为所述接合状态。

说明书 :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倾倒(tilt-down)功能和通行(walk-in)功能的车辆用座椅,其中,倾倒功能使座垫与座椅靠背向前倾倒最大的倾倒运动连动地向下下沉,通行功能产生座椅主体能够与座椅靠背倾倒至前倾位置的半倾倒运动连动地相对于车辆地板向前滑动的状态。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已知的是如下的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具有能够加宽位于座椅后方的进入/离开空间的通行动能和能够紧凑地向下折叠整个座椅的倾倒功能。此外,美国专利第6,152,533号示教了具有上述通行功能和倾倒功能的车辆用座椅。
[0003] 在该公开文献中,车辆用座椅被构造成使得:当进行用于通行功能的操作时,座椅靠背被倾倒至前倾位置,并且解除座椅主体相对于车辆地板的滑动锁定状态,从而可以获得整个座椅能够向前滑动的状态。此外,车辆用座椅被构造成使得:当进行用于倾倒功能的操作时,座椅靠背被大幅地向前倾倒,并且使座垫向下下沉,从而可以获得座椅靠背的倾倒空间。
[0004] 特别地,座垫经由连杆构件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座椅靠背,从而,由于能随着座椅靠背的向前倾倒的转动而操作的连杆构件的连杆运动的作用,使座垫向前和向下下沉。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在上述传统技术中,由于座椅靠背和座垫彼此连结,因此,即使在进行通行功能时,也使座垫向前移动。因此,可能使允许整个座椅向前滑动的退避空间变窄。结果,可能使形成于座椅的后方的进入/离开空间变窄。
[0007] 作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确保当具有通行功能和倾倒功能的车辆用座椅进行通行功能时允许车辆用座椅的座椅主体向前移动的宽的退避空间。
[000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倾倒功能和通行功能,倾倒功能能够使座垫与座椅靠背向前倾倒的最大倾倒运动连动地向下下沉,通行功能能够产生座椅主体能够与座椅靠背倾倒至前倾位置的半倾倒运动连动地相对于车辆地板向前滑动的状态。以中间构件介于座椅靠背和可滑动地布置在车辆地板上的基部构件之间的状态,座椅靠背经由第一和第二转动防止装置连接至基部构件,从而能够使座椅靠背相对于中间构件和基部构件二者绕共同的轴线转动以及能够防止座椅靠背相对于中间构件和基部构件二者转动。一体地连接至座垫的第一连杆经由轴被可转动到连接至中间构件,第二连杆被布置在座垫和基部构件之间,以通过连杆联接可转动地连接座垫和基部构件。当进行倾倒功能时,连接基部构件和中间构件的一个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座椅靠背与中间构件一体地向前倾倒转动,并且座垫被能够与中间构件一起移动的第一连杆推动而在使第二连杆倾倒转动的同时向下下沉。然而,当进行通行功能时,连接座椅靠背和中间构件的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防止状态被解除,使得座椅靠背能够独立于被保持在与基部构件成为一体的状态的中间构件而倾倒转动至前倾位置。当进行通行功能时能够被解除转动防止状态的另一转动防止装置被布置在中间构件的径向外侧位置,从而在连接至座椅靠背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从径向外侧进入形成于中间构件的外周缘部的凹部且与该凹部接合时,防止座椅靠背相对于中间构件转动。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座垫经由第一连杆被连接至中间构件,从而使座垫在进行倾倒功能时与中间构件与座椅靠背一起转动的运动连动地向下下沉。然而,当进行通行功能时,在中间构件被保持在其与基部构件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座椅靠背独立于中间构件而向前倾倒地转动。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座垫不能移动,可以保持允许座椅主体向前滑动的退避空间,而不会使该退避空间变窄。从而,由于在进行通行功能时座垫不能移动,因此,与在进行倾倒操作时座垫可以向前移动的结构相比,可以获得允许座椅主体向前移动的较宽的退避空间。此外,在另一转动防止装置中,被连接至座椅靠背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形成于中间构件的外周缘部的凹部径向对准,从而从径向外侧进入凹部或者与凹部解除接合,其中,在座椅靠背可以被保持在防止座椅靠背相对于中间构件转动的状态下,该另一转动防止装置将座椅靠背连接至中间构件。因此,可以沿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轴线方向紧凑地布置另一转动防止装置。
[0011] 此外,可以如下地构造本发明。也就是说,构成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被配置成能够朝向座椅靠背移动和远离座椅靠背移动以及能够与中间构件的凹部接合和解除接合。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位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进入中间构件的凹部的接合状态时,通过施力将可转动地连接至座椅靠背的推力构件压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的背面上,使得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被压到中间构件的凹部中并且能够防止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凹部解除接合。
[0012]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处于其进入中间构件的凹部且与该凹部接合的接合状态时,可转动地安装至座椅靠背的推力构件通过转动施力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的背面侧推压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结果,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被定位在如下状态: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被压到中间构件的凹部中,从而防止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中间构件解除接合。从而,可以增大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的接合强度,从而可以增大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转动防止强度。
[0013] 此外,可以如下地构造本发明。也就是说,当进行通行功能时,能够解除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与中间构件的凹部接合的接合状态,使得解除接合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倒转动而沿着中间构件的弯曲的外周面部滑动。此外,随着座椅靠背从前倾位置立起,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返回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能够进入中间构件的凹部的位置,使得接合/解除接合构件在被推力构件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的背面侧推压的状态下进入中间构件的凹部,从而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成为接合状态。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通行功能的执行而与中间构件的凹部解除接合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可以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倒转动而沿着中间构件的弯曲的外周面部滑动。因此,即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没有被保持在其与中间构件的外周面部间分隔开的状态下,接合/解除接合构件也能够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倒转动而顺畅地移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6] 图2是示出座椅主体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7] 图3是示出座椅靠背和基部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8] 图4是示出使用座椅主体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19] 图5是示出进行座椅靠背的倾倒操作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0] 图6是示出进行倾倒操作之后的座椅主体的说明图。
[0021] 图7是示出进行座椅靠背的通行操作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2] 图8是示出座椅靠背被倾倒地转动到前倾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3] 图9是示出进行通行操作之后的座椅主体的说明图。
[0024] 图10是沿图4的线X-X截取的剖视图。
[0025] 图11是沿图5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0026] 图12是与图11对应的说明图,其中,强调了能够在倾倒操作时移动的部件。
[0027] 图13是沿图8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
[0028] 图14是与图13对应的说明图,其中,强调了能够在通行操作时移动的部件。
[0029] 图15是示出在通行操作时用于解除滑动装置的锁定状态的机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0031] 实施方式1
[0032] 首先,将参照图1至图15说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示意性结构。车辆用座椅包括作为就座部的座椅主体1。座椅主体1由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2和作为就座部的座垫3构成。座椅靠背2和座垫3分别被连接到基部构件4且被支撑在基部构件4上,该基部构件4被可滑动地布置在车辆地板F上。
[0033] 特别地,如图2所示,基部构件4经由滑动装置30被连接到地板F,从而使基部构件4能沿车辆前后方向相对于地板F滑动。滑动装置30通常被保持在其滑动运动被锁定的状态,从而可以固定基部构件4(座椅主体1)相对于地板F的滑动位置。
[0034] 此外,滑动装置30包括:左右一对下导轨31、31,其被一体地连接到地板F;和左右一对上导轨32、32,其分别被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联接到下导轨31、31。上导轨32、32分别被一体地固定到基部构件4的左右两侧的下面部,从而,由于上导轨32、32相对于下导轨31、31的协作滑动运动而使基部构件4(座椅主体1)相对于地板F滑动。
[0035] 上导轨32、32分别具有能够通过与下导轨31、31接合而锁定上导轨32、32的滑动运动的滑动锁定机构37、37。滑动锁定机构37、37通常分别被施力并且被保持在它们与下导轨31、31接合的锁定状态,由此锁定上导轨32、32的滑动运动。此外,滑动锁定机构37、37均被连接到从滑动锁定机构37、37向前延伸的操作杆33,使得当升高操作杆33时能够解除上述滑动锁定状态。
[0036] 现在,再次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倾倒功能和通行功能,其中,倾倒功能能够将座椅主体1紧凑地向下折叠到地板F上,通行功能能够使座椅主体1呈座椅靠背2向前倾斜的姿势并且能够使座椅主体1向前滑动从而加宽形成于座椅主体1的后方的进入/离开空间。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升高被布置于座椅靠背2的肩部侧部的倾倒操作杆9来进行上述倾倒功能。在升高倾倒操作杆9时,座垫3与座椅靠背2被向前倾倒的最大倾倒运动连动地下沉,从而可以将座椅主体1紧凑地向下折叠到地板F上。
[0037]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使布置于座椅靠背2的肩部的顶部的通行操作杆8向前转动来进行上述通行功能。在通行操作杆8转动时,可以与座椅靠背2被倾倒至前倾位置的半倾倒运动(half tilting motion)连动地解除上述滑动装置30的滑动锁定状态,从而可以在使座椅主体1呈座椅靠背2向前倾斜的姿势的同时使座椅主体1向前滑动和退避。
[0038] 下面将详细说明上述倾倒功能和通行功能的操作机构。首先,说明座椅主体1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构成座椅主体1的靠背的座椅靠背2包括:内部骨架,其由沿着座椅靠背2的左右侧缘部延伸的板状的侧架2A、2A构成;和倒U字形状的弯曲管状上架2B,其连接侧架2A、2A的上端部。此外,在座椅靠背2中,左右侧架2A、2A的下部分别经由倾角调整装置20被可转动地铰接到基部构件4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并且被支撑在该上部上。
[0039] 各倾角调整装置20、20与本发明的一个转动防止装置对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除非另有说明,座椅主体1的右半部分具有与座椅主体1的左半部分大致相同的框架形状和各种附加结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可以用附图标记代表性地说明座椅主体1的右半部分或左半部分的结构。
[0040] 图3是示出座椅靠背2的一个侧架2A(位于图2中的右侧的一个侧架)和基部构件4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座椅靠背2的侧架2A具有如下的双层结构:板状的内侧架2Aa和板状的外侧架2Ab在厚度方向上彼此一体地联接。以中间构件6(外侧中间构件6Q)介于侧架2A和基部构件4之间的状态,侧架2A经由倾角调整装置20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基部构件4。
[0041] 中间构件6由环状的内侧中间构件6P和长板状的外侧中间构件6Q构成,其中,内侧中间构件6P和外侧中间构件6Q在厚度方向上彼此联接并且通过焊接彼此连接。特别地,通过将钢板冲切(die-cutting)成环状来形成内侧中间构件6P。此外,通过沿厚度方向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的中央部分半冲切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缘部分而在外周缘部分和中央部分之间形成筒状突出的筒状部Pa。
[0042] 如图10所示,内侧中间构件6P被布置在内侧架2Aa和外侧架2Ab之间并且以突出的筒状部Pa被装配到形成于外侧架2Ab的通孔bh中的状态被联接到内侧架2Aa和外侧架2Ab。从而,筒状部Pa与通孔bh的内周面抵靠,使得可以由内侧中间构件6P可转动地支撑侧架2A。
[0043] 现在,再次参照图3,内侧中间构件6P具有大致正圆形的大通孔Pb,该通孔Pb以沿厚度方向贯通内侧中间构件6P的方式形成在内侧中间构件6P的中央部分。通孔Pb具有部分地形成于周缘的四个部位的直径扩大部。因此,当下面将说明的倾角调整装置20的引导件22被焊接到外侧架2Ab时,可以避免通孔Pb与引导件22的销22a..干涉,其中,销22a..突出超过外侧架2Ab的通孔bh。
[0044] 在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部形成凹部Pc和滑动凸缘(slideledge)Pd,其中,凹部Pc部分地径向向内凹陷,滑动凸缘Pd具有圆弧形状的弯曲外周面。滑动凸缘Pd限定从一个凹部Pc的圆周方向的端面沿圆周方向平滑延伸的外周面。此外,在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部形成止动部Pe,该止动部Pe部分地径向向外突出。止动部Pe被形成在沿圆周方向与凹部Pc和滑动凸缘Pd分隔开的位置。
[0045] 此外,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均被成型为可与记忆装置(memory device)10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接合,该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布置在凹部Pc的径向外侧位置并且被连接到侧架2A。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外侧中间构件6Q抵靠内侧中间构件6P的被装配到外侧架2Ab的通孔bh中的筒状部Pa并且被焊接到筒状部Pa。从而,外侧中间构件6Q被一体地连接到内侧中间构件6P。
[0046] 现在,再次参照图3,外侧中间构件6Q具有凸轮孔状的大通孔Qa,该通孔Qa以沿厚度方向贯通外侧中间构件6Q的方式被形成在外侧中间构件6Q的下部。此外,外侧中间构件6Q具有四个正圆形的小销插入孔Qb..,该销插入孔Qb..被定位在通孔Qa的周围。此外,在外侧中间构件6Q的外周部形成止动部Qc,该止动部Qc部分地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沿厚度方向被弯曲。此外,后述的作为倾角调整装置20的构成元件的盘状引导件22被一体地固定连接到外侧中间构件6Q。
[0047] 特别地,引导件22具有从其外盘面筒状地突出的四个销22a..。销22a..被定位成被装配到四个销插入孔Qb..中,该销插入孔Qb..被形成在外侧中间构件6Q中并且贯通外侧中间构件6Q。销22a..分别被装配到销插入孔Qb..中,并且通过焊接结合销22a..与销插入孔Qb..的装配部。从而,引导件22以与外侧中间构件6Q紧密地相对的状态被一体地牢固连接到外侧中间构件6Q(图10)。
[0048] 在倾角调整装置20中,盘状的棘轮21被定位成与引导件22相对并且被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到引导件22。棘轮21被一体地固定到基部构件4。特别地,棘轮21具有从其外盘面大致筒状地突出的五个销21a..。销21a..被定位成能够装配到五个销插入孔4B..中,该销插入孔4B..被形成在基部构件4中并且沿厚度方向贯通基部构件4。销21a..分别被装配到销插入孔4B..中,并且通过焊接结合销21a..与销插入孔4B..的装配部。从而,棘轮21以与基部构件4紧密相对的状态被一体地牢固连接到基部构件4(图10)。
[0049] 从而,倾角调整装置20被一体地连接到外侧中间构件6Q和基部构件4。结果,座椅靠背2经由倾角调整装置20的锁定/解除锁定操作机构被连接到基部构件4,以使座椅靠背2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以及能够防止座椅靠背2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此外,在倾角调整装置20中,以形成于棘轮21的外周缘部的突出的筒状部被装配到形成于引导件22的外周缘部的突出的筒状部中的状态,棘轮21被联接到引导件22。从而,棘轮21和引导件22在相互支撑的状态下彼此连接,从而能绕这些筒状部的中心相对转动。
[0050] 由以跨骑棘轮21和引导件22的外周部的方式被安装到该外周部的外周环23来将棘轮21和引导件22彼此固定,从而防止棘轮21和引导件22沿轴向彼此分开。此外,在棘轮21和引导件22之间布置锁定部件24,该锁定部件24能够通过与棘轮21和引导件22啮合来锁定棘轮21和引导件22的相对转动。锁定部件24通常被引导件22引导,从而使锁定部件24能够径向向外和径向向内移动。
[0051] 此外,锁定部件24通常被布置于锁定部件24和引导件22之间的弹簧构件26的施力径向向外推,由此使形成于锁定部件24的外周面的外齿与形成于棘轮21的筒状部的内周面的内齿啮合。结果,棘轮21和引导件22的相对转动被锁定。此外,在贯通棘轮21和引导件22的操作轴25转动时,锁定部件24抵抗弹簧构件26的施力而被径向向内拉回,从而解除锁定部件24与棘轮21的内齿接合的锁定状态。
[0052] 此外,如图10所示,能够进行锁定部件24的解除锁定操作的操作轴25被一体地连接到操作臂27,该操作臂27经由操作缆线9A被连接到上述倾倒操作杆9。如图4所示,操作缆线9A具有线状的内缆线被插入到管状的外缆线的双层结构。外缆线的下端部与形成于内侧架2Aa的接合部ac接合并且被固定到接合部ac,内缆线的下端部与操作臂27接合并且被固定到操作臂27。
[0053] 在操作被连结到操作缆线9A的上端侧的倾倒操作杆9时,操作缆线9A的内缆线被向上牵引到外缆线中,使得可以由内缆线使操作臂27转动。结果,使操作轴25沿可以解除锁定部件24的接合锁定状态(图10)的方向转动。从而,在操作倾倒操作杆9时,可以解除防止倾角调整装置20转动的锁定状态。
[0054] 因此,当倾角调整装置20处于转动防止状态时,前面参照图3描述的外侧中间构件6Q和内侧中间构件6P均可以被保持在防止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的状态。此外,由于记忆装置10的被连接到侧架2A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保持在进入且接合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中的状态,因此,座椅靠背2的被可转动地联接到内侧中间构件6P的侧架2A通常被保持在防止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转动的状态。
[0055] 因此,当倾角调整装置20和记忆装置10二者都处于转动防止状态时,侧架2A(座椅靠背2)被保持在防止侧架2A经由中间构件6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的状态。此外,如图4所示,记忆装置10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构造成被推力构件12操作,从而被推入且接合到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中或者与该凹部Pc解除接合,该推力构件12经由轴被可转动地连接到侧架2A。
[0056] 推力构件12经由操作缆线8A被连接到上述通行操作杆8。在通行操作杆8被操作之前的通常状态下,推力构件12被保持在通过施力将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压到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中并且与该凹部Pc接合的状态。此外,如图7所示,当通行操作杆8被操作成使得操作缆线8A被牵引时,推力构件12转动,从而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的解除接合。
[0057] 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的解除接合时,可以解除侧架2A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的转动防止状态。结果,侧架2A被改变到能够相对于中间构件6转动的状态,该中间构件6经由锁定的倾角调整装置20与基部构件4成为一体。此外,侧架2A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转动的中心轴线被设定成与倾角调整装置20的棘轮21和引导件22彼此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轴线一致。
[0058] 从而,侧架2A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转动所绕的转动中心与侧架2A在与中间构件6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所绕的转动中心对应。此外,由于如例如日本特开2002-36036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312891号公报所说明的那样,倾角调整装置20的基本结构是已知的,因此,将省略对倾角调整装置20的具体说明。
[0059] 再次参照图3,内侧架2Aa具有正圆形的大通孔ah,该通孔ah以贯通内侧架2Aa的方式被形成在内侧架2Aa的中央部分。此外,在内侧架2Aa的外周缘部形成沿厚度方向部分地弯曲的止动部as。如图8所示,当通行操作杆8被操作成使得侧架2A(座椅靠背2)相对于中间构件6向前倾倒地转动时,止动部as与形成于内侧中间构件6P的止动部Pe干涉,从而将侧架2A的可向前倾倒转动停止在如图所示的前倾位置。
[0060] 此外,在图13中具体示出了图8所示的部件的状态。此外,图13是沿图8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4中,用交叉阴影线强调图13所示的部件中的一些部件。当通过操作通行操作杆8使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地转动到前倾位置时,强调的部件与能够与座椅靠背2一体地移动的部件对应。
[0061]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操作倾倒操作杆9时,形成于外侧中间构件6Q的外周部并且从该外周部突出的止动部Qc与被固定地安装到基部构件4的止动件4A干涉,由此将侧架2A的向前倾倒转动停止在如图所示的最大倾倒位置。此外,在图11中具体示出了图5所示的部件的状态。此外,图11是沿图5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2中,用交叉阴影线强调图11所示的部件中的一些部件。当通过操作倾倒操作杆9使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地转动到最大倾倒位置时,强调的部件与能够与座椅靠背2一体地移动的部件对应。
[0062] 现在,再次参照图2,L字形状的回飞棒式连杆(boomeranglink)5、5的后上端部经由连接销5A、5A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外侧中间构件6Q、6Q的上端部。此外,回飞棒式连杆5、5中的每一方均与第一连杆对应。回飞棒式连杆5、5包括向前延伸的臂。该臂的端部分别被应用到构成座垫3的骨架的框架3F的侧部并且被一体地刚性连接到该侧部。从而,座垫
3经由回飞棒式连杆5、5从外侧中间构件6Q、6Q的后侧支撑于外侧中间构件6Q、6Q。
[0063] 此外,使座垫3的框架3F的前侧部分别经由前连杆7、7通过连杆联接可转动地连接到基部构件4的前端部。前连杆7、7中的每一方均与第二连杆对应。前连杆7、7的上端部分别经由轴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框架3F的侧部。另一方面,前连杆7、7的下端部分别经由轴被可转动地连接到基部构件4的侧部。从而,座垫3的前端部从座垫3的下侧经由前连杆7、7被支撑于基部构件4。
[0064] 因此,在通常状态或倾角调整装置20、20被锁定成使得座椅靠背2被固定到用于就座目的的通常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由于外侧中间构件6Q、6Q被定位成固定到基部构件4,因此,如此构造的座垫3可以被保持在前连杆7、7均立起的状态。此外,如前面参照图8和图9所说明的那样,当通过操作通行操作杆8使座椅靠背2倾倒到前倾位置时,由于可以保持外侧中间构件6Q、6Q被定位成固定到基部构件4的状态,因此,可以将座垫3保持在无实质移动的初始状态。
[0065] 然而,如前面参照图5和图6所说明的那样,当通过操作倾倒操作杆9而使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到最大倾倒位置时,外侧中间构件6Q、6Q相对于基部构件4转动,使得支撑回飞棒式连杆5、5的后上端部的连接销5A、5A沿相同的转动方向被移送。结果,可以向前和向下移送座垫3。从而,如图6所示,可以在使前连杆7、7向前转动的同时使座垫3朝向地板F向前下方侧下沉。
[0066] 此外,在前连杆7、7和基部构件4的连接部处布置有弹簧构件(未示出),该弹簧构件能够沿使前连杆7、7立起的转动方向对前连杆7、7施力。因此,当座垫3下沉到地板F上时,可以由弹簧构件的施力来缓冲座垫3的向下运动。另一方面,当座垫3被从地板F升高时,可以由弹簧构件的施力来辅助座垫3的向上运动。
[0067] 现在,再次参照图2,能够防止座椅靠背2的侧架2A、2A相对于内侧中间构件6P、6P转动的记忆装置10、10分别被布置在内侧架2Aa、2Aa和外侧架2Ab、2Ab之间的位置。此外,记忆装置10中的每一方均与本发明的另一转动防止装置对应。此外,图3是示出位于图2中的右侧的记忆装置10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4示出了记忆装置10的推力构件12的结构,该推力构件起到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接合或与内侧中间构件6P解除接合的功能。
[0068] 如这些图所示,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形成为连杆臂形状并且经由连接轴11A被可转动地连接到侧架2A。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具有形成于其转动前端的侧面的凸部11B。凸部11B能够被装配到形成于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部的凹部Pc中。如图7所示,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绕连接轴11A转动时,凸部11B被引入到凹部Pc中并且与凹部Pc接合,或者与凹部Pc解除接合。
[0069] 如图3所示,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突出成销形状的接合销11C。接合销11C被装配到长通孔ab中,该长通孔ab以贯通内侧架2Aa的方式被形成在内侧架2Aa中。从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能够在接合销11C能够在长通孔ab中移动的范围内绕连接轴11A转动。此外,如图4所示,连杆臂状的推力构件12被布置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架2Aa之间。
[0070] 推力构件12经由连接轴12A被可转动地连接到侧架2A。此外,施压凸轮12B被一体地连接到推力构件12。当推力构件1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施压凸轮12B能够向下推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上面部(头面部11D)。此外,在推力构件12和外侧架2Ab之间布置张力弹簧12S,该张力弹簧12S对推力构件12施加使推力构件12相对于外侧架2A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0071] 因此,在通常状态下,由于张力弹簧12S的施力的作用而对推力构件12施加转动力,从而经由施压凸轮12B向下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由此将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压到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面上。从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被定位在如下状态:形成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凸部11B能够进入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因此,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定位在如下状态:在由施压凸轮12B推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背面部(头面部11D)的状态下,由于上述推力的作用而将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压到凹部Pc中,从而防止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凹部Pc解除接合。
[0072] 从而,座椅靠背2的侧架2A可以被保持在防止相对于中间构件6转动的状态。此外,如图7所示,当通过操作通行操作杆8而经由操作缆线8A使推力构件1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可以解除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的接合状态。
[0073] 此外,操作缆线8A具有线状的内缆线被插入到管状的外缆线中的双层结构。外缆线的下端部与形成于外侧架2Ab的接合部bc接合并且被固定到该接合部bc,内缆线的下端部与推力构件12接合并且被固定到该推力构件12。在操作被连结到操作缆线8A的上端部的通行操作杆8时,相对于外缆线向上牵引内缆线,从而使推力构件12抵抗张力弹簧12S的施力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0074] 在操作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时,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以被推力构件12向上牵引的状态绕连接轴11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可以解除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的凹部Pc的接合状态。此外,推力构件12具有弯曲的长通孔12H,该长通孔12H以沿厚度方向贯通推力构件12的方式被形成在推力构件12中。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厚度方向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突出的接合销11C以贯通长通孔12H的方式被插入到长通孔12H中。
[0075] 从而,当推力构件12随着操作缆线8A的运动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推力构件12作用于接合销11C,从而沿着长通孔12H的弯曲形状向上牵引接合销11C。结果,可以解除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中间构件6P的接合状态,从而可以解除座椅靠背2相对于中间构件6的转动防止状态。
[0076] 因此,当座椅靠背2从该状态相对于中间构件6向前倾倒地转动时,座椅靠背2成为使座椅靠背2倾倒至图8所示的前倾位置的状态并且被保持在该状态。此时,当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在座椅靠背2的向前倾倒转动过程中中断时,由于张力弹簧12S的施加到推力构件12的力的作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成为其凸部11B被压到形成于内侧中间构件6P的外周部的滑动凸缘Pd上的状态。
[0077] 滑动凸缘Pd的外周面具有中心位于座椅靠背2的倾倒转动中心的弯曲圆弧形状。因此,即使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成为其被压到滑动凸缘Pd的外周面的状态时,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也可以随着座椅靠背2的倾倒转动而沿着滑动凸缘Pd的弯曲的外周形状顺畅地滑动。从而,一旦座椅靠背2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而向前倾倒哪怕一点直到凸部11B的位置相对于凹部Pc移位,即使在上述操作的中途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中断,也能使座椅靠背2顺畅地向前倾倒转动至图8所示的前倾位置。
[0078] 此外,上述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被保持在如下状态:即使当座椅靠背2成为其被倾倒至前倾位置的状态,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也被布置在滑动凸缘Pd上。因此,无需再次操作通行操作杆8,通过简单地立起座椅靠背2而使座椅靠背2到达凸部11B可以装配到凹部Pc中的位置,就能使座椅靠背2返回到其向前倾倒之前的通常角度位置。
[0079] 也就是说,记忆装置10被构造成用作通常角度记忆装置,该通常角度记忆装置能够记住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而使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之前的通常角度,并且能够在进行通行操作之后通过简单地朝向通常角度位置立起座椅靠背2就能使座椅靠背2返回座椅靠背2向前倾倒之前的通常角度位置。
[0080] 此外,参照图2,连接到倾倒操作杆9的操作缆线9A具有中途分支成两部分的缆线结构。分支部分分别被连接至操作臂27、27,该操作臂27、27被连接至倾角调整装置20、20。另一方面,连接至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缆线8A具有中途分支成两部分的缆线结构。各分支部分均被连接至各记忆装置10、10的推力构件12,其中,记忆装置10、10分别被布置在侧架2A中。
[0081] 此外,参照图3,突面aa..和突面ba..分别被形成于内侧架2Aa和外侧架2Ab,且突面aa..和突面ba..以线状分别从内侧架2Aa的板面和外侧架2Ab的板面突出。突面aa..和突面ba..分别被形成于在厚度方向上与内侧中间构件6P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相对的部分。从而,内侧中间构件6P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以减小的面积与内侧架2Aa和外侧架2Ab接触,从而可以减小由于滑动运动而在内侧中间构件6P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内侧架2Aa和外侧架2Ab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结果,内侧中间构件6P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顺畅地转动。
[0082] 现在,如图15所示,当座椅靠背2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而向前倾倒时,可以解除将座椅主体1锁定以使座椅主体1不相对于地板F转动的滑动锁定机构37的锁定状态。特别地,能够对滑动锁定机构37进行解除锁定操作的操作缆线36被连接到滑动锁定机构
37。
[0083] 操作缆线36具有线状的内缆线被插入到管状的外缆线中的双层结构。图中所示的外缆线的上端部与形成于外侧中间构件6Q的接合部Qd接合并且被固定到该接合部Qd,内缆线的上端部与外侧架2Ab接合并且被固定到该外侧架2Ab。此外,当座椅靠背2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而相对于中间构件6向前倾倒地转动时,相对于操作缆线36的外缆线向上牵引操作缆线36的内缆线,从而可以解除滑动锁定机构37的滑动锁定状态。
[0084]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滑动装置30的一个下导轨31与基部构件4之间布置张力弹簧34,该张力弹簧34对基部构件4施力,以使基部构件4沿车辆前后方向向前移动。张力弹簧34的前端部被连接到弹簧接合部35,该弹簧接合部35被固定到下导轨31的前部。另一方面,张力弹簧34的后端部被连接到弹簧接合部4S,该弹簧接合部4S被形成于基部构件4的两个侧部。因此,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可以使座椅主体1与座椅靠背2倾倒至前倾位置的运动连动地通过张力弹簧34的施力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向前移动。
[0085] 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座垫3经由回飞棒式连杆5被连接到中间构件6,以在进行倾倒功能时与中间构件6和座椅靠背2一起转动的运动连动地向下下沉。然而,当进行通行功能时,在中间构件6被保持在与基部构件4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座椅靠背2独立于中间构件6向前倾倒地转动。
[0086] 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座垫3不能移动,因此,可以保持允许座椅主体1向前滑动的退避空间,而不会使该退避空间变窄。从而,由于当进行通行功能时座垫3不能移动,因此,与在进行倾倒操作时座垫3可以向前移动的结构相比,可以获得允许座椅主体1向前移动的较宽的退避空间。
[0087] 此外,在记忆装置10中,其中,在座椅靠背2可以被保持在防止座椅靠背2相对于中间构件6转动的状态下,记忆装置10将座椅靠背2连接至中间构件6,连接至座椅靠背2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形成于中间构件6的外周缘部的凹部Pc径向对准,从而从径向外侧进入凹部Pc或者与凹部Pc解除接合。因此,可以沿记忆装置10的转动轴线方向紧凑地布置记忆装置10。
[0088] 当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处于其进入中间构件6的凹部Pc的接合状态时,记忆装置10的被可转动地安装至座椅靠背2的推力构件12通过转动施力的作用从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的背面侧推动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结果,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定位在如下状态: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被压到中间构件6的凹部Pc中,从而防止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中间构件6解除接合。从而,可以增大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中间构件6之间的接合强度,从而可以增大记忆装置10的转动防止强度。
[0089] 由于通行功能的执行而与中间构件6的凹部Pc解除接合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随着座椅靠背2的倾倒转动而沿着中间构件6的弯曲的外周面部(滑动凸缘Pd)滑动。因此,即使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没有被保持在其与中间构件6的外周面部分隔开的状态下,即,即使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在中途中断,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也能够随着座椅靠背2的倾倒转动而顺畅地移动。
[0090] 已经使用一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然而,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忆装置10的构成另一转动防止装置的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能够通过转动运动与中间构件6的凹部Pc接合或解除接合。然而,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可以被变型成能够通过直线运动或其它运动与凹部Pc接合或解除接合。此外,可以由齿啮合接合或摩擦接合来形成接合/解除接合构件11与中间构件6之间的接合结构。
[009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座椅靠背2通过通行操作杆8的操作而向前倾倒地转动时,可以解除滑动装置30的滑动锁定状态,使得座椅主体1可以通过张力弹簧34的施力而自动地沿车辆前后方向向前移动。然而,本发明的通行功能可以包括可以在座椅靠背2被倾倒至前倾位置之后通过手动操作来解除滑动锁定状态的类型以及可以在座椅靠背2被倾倒至前倾位置之后手动地向前移动座椅主体1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