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浊通痹颗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209598.7

文献号 : CN1018847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温成平范永升谢志军俞颖

申请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祛浊通痹颗粒,由土茯苓、薏苡仁、赤芍、忍冬藤制成,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痛风,除无西药治疗副作用外,其抗炎镇痛见效快、药效强、作用久,近期疗效与西药秋水仙碱相当,远期疗效优于秋水仙碱。

权利要求 :

1.一种祛浊通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40-80份、薏苡仁20-40份、白芍12-28份、玉米须3-7份,并且由以下步骤制备:

1)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土茯苓饮片,加入50%乙醇溶液,温度80℃,固液比1∶20,加热回流3h,移出浸取液,重新加入50%乙醇溶液,继续浸取,共浸取3次,将3次浸取液减压蒸发,干燥,备用;

2)将薏苡仁粉碎过30目筛制细颗粒,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薏苡仁颗粒,在萃取压力

33Mpa、萃取温度42℃、CO2流体流量10Kg/h下进行薏苡仁油的萃取,萃取时间3h,然后分离薏苡仁油和CO2,备用;

3)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白芍饮片,用8倍量的700ml/L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醇提液合并,干燥,备用;

4)选取质地均匀玉米须,粉碎,过60目筛,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玉米须粉末,添加

75%的乙醇溶液,玉米须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8,加热沸腾,保持在80℃微沸状态3h,冷却后,真空抽滤,将抽滤所得溶液贮存待浓缩,所得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6的体积比混合,重复以上步骤,保持时间2.5h,再将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4的体积比再次煮沸,保持80℃微沸状态,2h后冷却,真空抽滤,弃去残渣,滤液与上次抽滤所得溶液一起储存,冷藏备用;

5)将上述提取物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2.5h,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

2h,滤过,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继续浓缩,制得在60℃下相对密度为

1.10的浸膏;

6)将上述浸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粉,就得到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土茯苓50-70份、薏苡仁

25-35份、白芍16-24份、玉米须4-6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土茯苓60份、薏苡仁30份、白芍20份、玉米须5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将步骤6)得到的干浸膏粉添加辅料,压片,粉碎成颗粒得到的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0.05倍量的羧甲基淀粉钠、

0.03倍量的聚维酮K30和0.03倍量的乙醇。

说明书 :

祛浊通痹颗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代谢性风湿病,与一定遗传背景和过食高嘌呤、高蛋白食物关系密切。90年代以来,它也成为国内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大城市与沿海地区,其发病率约为0.77%,且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急性关节炎是其首发症状,尽管高尿酸血症为生化基础,但它以局部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又因所有降尿酸药均无抗炎作用,对治疗炎症无助,而临床经常出现急性痛风用降尿酸药后会加重或延长急性症状,或诱使再次急性发作,故急性期不宜用降尿酸药,而必须抗炎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虽见效相对较快,但前两类药物均有剧烈的诱发吐泻、肝肾毒性和抑制骨髓等副作用;激素副作用更大,且停药后症状易反跳,作用不持久。
[0003] 中医药治疗痛风呈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不仅表现为抗炎药效可靠、能独当重任、毒副作用小,而且其治法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客观。CN1895522公开了一种痛风颗粒,由土茯苓、蚕沙、威灵仙、粉萆 、重楼、徐长卿、车前子等原料制成,但是疗效不够理想,副作用大。因此,若研制出一种副作用轻微的中药新药,既能快速起抗炎、镇痛作用,又具有稳定的降尿酸效果,将深受痛风患者的欢迎,必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祛浊通痹颗粒。
[0005] 本发明的药物选择土茯苓、白芍、薏苡仁、玉米须进行组合,使得各种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痛风。其中土茯苓(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归肝、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筋骨拘挛疼痛;白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治胸腹胁肋疼痛,阴虚发热;薏苡仁(Semen Coicis)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肌肉酸重,关节疼痛;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归肾、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主治水肿,小便淋沥。
[0006]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0007] 土茯苓40-80份、薏苡仁20-40份、白芍12-28份、玉米须3-7份。
[0008] 优选为:
[0009] 土茯苓50-70份、薏苡仁25-35份、白芍16-24份、玉米须4-6份。
[0010] 最优选为:
[0011] 土茯苓60份、薏苡仁30份、白芍20份、玉米须5份。
[0012] 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3] 1)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土茯苓饮片,加入50%乙醇溶液,温度80℃,固液比1∶20,加热回流3h,移出浸取液,重新加入50%乙醇溶液,继续浸取,共浸取3次,将3次浸取液减压蒸发,干燥,备用;
[0014] 2)将薏苡仁粉碎过30目筛制细颗粒,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薏苡仁颗粒,在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CO2流体流量10Kg/h下进行薏苡仁油的萃取,萃取时间3h,然后分离薏苡仁油和CO2,备用;
[0015] 3)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白芍饮片,用8倍量的700ml/L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醇提液合并,干燥,备用;
[0016] 4)选取质地均匀玉米须,粉碎,过60目筛,精确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玉米须粉末,添加75%的乙醇溶液(玉米须∶乙醇=1∶8,V/V),加热沸腾,保持在80℃微沸状态3h,冷却后,真空抽滤,将抽滤所得溶液贮存待浓缩,所得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6的体积比混合,重复以上步骤,保持时间2.5h,再将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4的体积比再次煮沸,保持80℃微沸状态,2h后冷却,真空抽滤,弃去残渣,滤液与上次抽滤所得溶液一起储存,冷藏备用;
[0017] 5)将上述提取物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2.5h,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继续浓缩,制得相对密度为1.10(60℃)的浸膏;
[0018] 6)将上述浸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粉,就得到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0019] 本发明药物可以加入制备颗粒剂所需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即祛浊通痹颗粒。
[0020] 本发明祛浊通痹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1] 将上述步骤6)得到的干浸膏粉添加辅料,压片,粉碎成颗粒。
[0022] 其中所述的辅料最好是0.05倍量的羧甲基淀粉钠、0.03倍量的聚维酮K30和0.03倍量的乙醇。
[0023]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还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0024] 本发明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痛风,除无西药治疗副作用外,其抗炎镇痛见效快、药效强、作用久,近期疗效与西药秋水仙碱相当,远期疗效优于秋水仙碱。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中祛浊通痹清膏最大给药量灌胃前、后小鼠进食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1】本发明祛浊通痹颗粒的制备
[0027] 1)精确称取600g土茯苓饮片,置于250mL标准磨口三颈瓶中,加入50%乙醇溶液100mL,温度80℃,固液比1∶20,加热回流3h,移出浸取液,重新加入50%乙醇溶液100mL,继续浸取,共浸取3次,将3次浸取液减压蒸发,干燥,备用;
[0028] 2)将薏苡仁粉碎过30目筛制细颗粒,精确称取300g薏苡仁颗粒,在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CO2流体流量10Kg/h下用HL-1L/50MPa-IIB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进行薏苡仁油的萃取,萃取时间3h,然后分离薏苡仁油和CO2,备用;
[0029] 3)精确称取白芍饮片200g,用8倍量的700ml/L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醇提液合并,干燥,备用;
[0030] 4)选取质地均匀玉米须,粉碎,过60目筛,精确称取50g玉米须粉末于烧杯中,添加800mL75%的乙醇溶液(玉米须∶乙醇=1∶8,V/V),转移至控温加热仪中,加热沸腾,保持在80℃微沸状态3h,冷却后,真空抽滤,将抽滤所得溶液贮存待浓缩,所得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6的体积比(即加入600mL乙醇)混合,重复以上步骤,保持时间2.5h,再将滤渣与75%的乙醇溶液以1∶4的体积比再次煮沸,保持80℃微沸状态,2h后冷却,真空抽滤,弃去残渣,滤液储存在同一烧瓶中,保存在4℃冰箱中备用;
[0031] 5)将上述提取物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2.5h,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后与上述提取物合并,继续浓缩,制得相对密度为1.10(60℃)的浸膏;
[0032] 6)将上述浸膏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粉;
[0033] 7)将得到的干浸膏粉添加0.05倍量的羧甲基淀粉钠、0.03倍量的聚维酮K30和0.03倍量的乙醇,压片,粉碎成颗粒。
[0034] 下面用一些实验例来验证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0035] 【实验例1】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0036] 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各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10ml/kg后,立即腹腔注射0.7%醋酸0.2ml,30min后断颈处死小鼠,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2~3次,吸取腹腔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590nm处比色,读取光密度(OD)值。结果为生理盐水组1.328±0.423,秋水仙碱组0.948±0.354(P<0.05),祛浊通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0.933±0.379(P<0.05)、0.713±0.315(P<0.01)、0.913±0.423(P<0.05)。表明祛浊通痹颗粒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
[0037] 【实验例2】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0038] 以Freund’s完全佐剂注入大鼠右后足趾内,可引起急性炎症,使局部组织肿胀。测量实验前、后大鼠足踝关节的周长变化来观察祛浊通痹颗粒的抗炎作用。
[0039] (1)Freund’s完全佐剂的制备
[0040] 将液体石蜡和羊毛脂(2∶1)配置100ml,共热至70℃,振摇,高压灭菌,15分钟,制成Freund’s不完全佐剂。取3支卡介苗(50mg/只),加入研钵中,边滴Freund’s不完全佐剂边研磨,研磨2小时,Freund’s完全佐剂成乳白色,取1滴滴入冷水中,Freund’s完全佐剂不扩散,制备成功。
[0041] (2)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0042] 取大鼠40只,称重、分为生理盐水组、祛浊通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编号1-10号,用苦味酸标记。将大鼠右后肢拉直,用游标卡尺量测右足踝关节的周长,连续两次,其平均值为致炎前的正常周长。给每只大鼠右足后跖皮内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0.1ml致炎。
[0043] (3)动物给药及踝关节的周长测量
[0044] 大鼠致炎后,分别以上述各组药物灌胃7天,并第1、3、5、7天用游标卡尺量取大鼠右踝关节的周长,连续两次,其平均值。人与大鼠药物剂量按实验动物与人的体表面积比中人鼠等效药量换算方法计算给药剂量:大鼠用量
[0045]
[0046] (4)结果
[0047] 致炎前,各组大鼠踝关节周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致炎后,各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均明显增加,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致炎并服药2天后,祛浊通痹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致炎并服药第3天至第7天,祛浊通痹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但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0048] 表1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胀踝关节的影响(n=10,X±SD)
[0049]
[0050] 与正常组比较:**P<0.01
[0051] 【实验例3】镇痛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影响)
[0052] 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天,于未次给药后30min,各鼠腹腔注射0.7%醋酸0.2ml,观察记录20分钟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0053] 结果:生理盐水组、秋水仙碱组、祛浊通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的扭体次数分别为19.1±3.87次、149±4.82次(P<0.05)、13.9±4.91次(P< 0.05)、11.2±3.79次(P
<0.05)、13.8±4.87次(P<0.05)。表明祛浊通痹颗粒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
[0054] 【实验例4】降尿酸作用研究
[0055] 1、实验动物
[0056] 雄性迪法克品系鹌鹑110只,体重160-180g,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塘镇鹌鹑饲养场培育,浙江中医药大学风湿病研究所购进并单独房间饲养。饲养条件:室内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以50%~55%,保持鹌鹑舍的干燥、清洁,做好通风换气,每天14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用灯泡4瓦。喂以普通鹌鹑饲料(杭州希望饲料厂生产),每日喂3次,定时饲喂。
[0057] 2、主要药物、试剂盒
[0058] 腺嘌呤(上海三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041108)、尿酸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苯溴马隆50mg/片(Heumann PCS GmH,德国批号0400849)
[0059] 3、药物配制方法
[0060] 腺嘌呤混悬液:0.5%羧甲基纤维素水,配制成20mg/ml混悬液。
[0061] 苯溴马隆混悬液:由苯溴马隆片溶于蒸馏水,配制2mg/ml混悬液。
[0062] 祛浊通痹颗粒混悬液:90℃蒸馏水溶解颗粒,配制成1g/ml混悬液。
[0063] 4、动物实验方法
[0064] (1)分组:将鹌鹑随机分为各个组:空白组、模型组、祛浊通痹组和西药组。
[0065] (2)用药方法:
[0066] 空白组:普通鹌鹑饲料喂养,自由摄食,自由饮水。
[0067] 模型组:普通鹌鹑饲料喂养,并喂食腺嘌呤混悬液,300mg/Kg,日1次,共2周。在饲养过程中均限制进水为100ml/d。2周后自由进水。
[0068] 祛浊通痹组:造模同时灌胃祛浊通痹颗粒水液3g/Kg,日1次,共4周。
[0069] 西药组:造模同时灌胃苯溴马隆混悬液,7mg/Kg,日1次,共4周。
[0070] 5、鹌鹑痛风成模的标准:
[0071] 精神状态:精神不振,闭眼发呆;外形:羽毛松乱、脱落,腿污无光泽,皮肤灰污如覆膜;生化指标:血尿酸含量≥177μmol/L。
[0072] 6、标本采集与观察指标
[0073] 模型组和空白组分别第7、14、21、28天颈静脉取血检测血尿酸,各药物组则均在第14和28天取血检测定血尿酸,并测体重。颈静脉抽血2ml静置30min后,以1500转/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检测尿酸水平(按尿酸试剂盒操作方法进行检测血尿酸)。
[0074] 7、造模结果
[0075] (1)体重变化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动物体重呈增长趋势,同一时点体重称量,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0076] 表2各时间段鹌鹑体重比较( g)
[0077]
[0078] (2)血尿酸水平分别在饲养后第7、14、21和28天同时点检测,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3。
[0079] 表3 各时间段鹌鹑血尿酸水平比较( μmol/L)
[0080]
[008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0082] (3)祛浊通痹方组与西药组药效学对比研究结果
[0083] 以2周末与用药前血尿酸的差值及4周末与用药前血尿酸的差值进行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结果均稳定地显示:2周末血尿酸差值比较,祛浊通痹方组及西药组的第4周末血尿酸差值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祛浊通痹方组与西药组的第4周末血尿酸差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6。
[0084] 表4 第一次药物实验血尿酸变化比较( μmol/L)
[0085]
[0086] 注:与第14天血尿酸差值比较*P<0.05。
[0087] 表5 第二次药物实验血尿酸变化比较( μmol/L)
[0088]
[0089] 注:与第14天血尿酸差值比较*P<0.05,**P<0.01。
[0090] 表6 第三次药物实验血尿酸变化比较( μmol/L)
[0091]
[0092] 注:与第14天血尿酸差值比较*P<0.05,**P<0.01
[0093] 【实验例5】急性毒性试验
[0094] 动物预试验结果表明,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受试药物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祛浊通痹组(中药组)20只,体重(20±2)g,每组雌雄各半,试验前禁食16h,期间正常饮水,24h内以祛浊通痹清膏最大浓度(0.82g/ml),最大体积(0.4ml/10g)灌胃给药2次,间隔6h,给药后立即观察和记录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期为14天。在观察期内,给药后即见小鼠活动减少,精神稍有倦怠;1h后,小鼠的活动、神情逐渐恢复正常;呼吸未见异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亦无动物死亡,小鼠祛浊通痹清膏灌胃的最大给药量相当于生药467g/kg/d。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155倍。小鼠在14天内无死亡,体重增加正常,14天后,以颈椎脱位法处死动物,并对所有动物进行肉眼尸检,内脏结构观察试验第14天称重后逐只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子宫、精囊、前列腺、睾丸、胃、肠及胸腔、腹腔,各器官均无异常。给药前后空白组与药物组小鼠体重增长进食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动物体增及进食量均逐渐增加。提示祛浊通痹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不明显。见表7,图1。
[0095] 表7 祛浊通痹清膏最大给药量灌胃前、后小鼠体重变化(n=20, )
[0096]
[0097] 【实验例6】祛浊通痹颗粒对急性痛风模型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0098] 1 材料
[0099] 1.1 动物:雄性Wistar大鼠60只,(200±20)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0100] 1.2 药物及试剂:祛浊通痹颗粒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室制备。动物实验前用生理盐水溶解成含生药4g/mL的药液备用。秋水仙碱由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362。PGE2、6-κ-PGF1α放射免疫测定试剂盒;IL-1、IL-6试剂盒由法国Immutech公司进口提供。
[0101] 2 方法
[0102] 2.1 急性痛风模型制备:参考Coderre等方法略作改进。194mL蒸馏水加6mL NaOH,煮沸,加1g尿酸,用1mol/L HCl调pH值至7.2,搅拌冷却,4℃冰箱保存24h,去上清,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放入70℃干燥箱烘2h,取出,刮下粉末,放入研钵内研成细末,用孔径250μm的金属筛过筛,制成尿酸钠结晶。取250mg尿酸钠结晶加9mL生理盐水,再加1mL聚山梨酯80,加热搅拌,配制成10mL尿酸钠溶液。在规定时间将尿酸钠溶液0.2mL注入到大鼠右侧踝关节腔内造模。
[0103] 2.2 分组、给药及指标测定: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祛浊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正常组与模型组ig蒸馏水,给药组分别ig祛浊通痹颗粒药液(相当于生药)80、40、20g/kg,秋水仙碱组ig秋水仙碱悬浮液(0.4g/kg),每天两次,连续5天。于第3天第1次给药后1h将尿酸钠溶液0.2mL注入到各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内造模,正常组注入生理盐水0.2mL。72h后断头处死,取血制备血浆,取右侧关节滑膜组织。PGE2、6-κ-PGF1α用免疫分析法检测;IL-1、IL-6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均按试剂盒操作。
[0104] 3结果
[0105] 3.1血浆中PGE2、6-κ-PGF1α水平比较:见表7。血浆中PGE2水平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6-κ-PGF1α水平比较,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0106] 表7 祛浊通痹颗粒对大鼠血浆PGE2及6-κ-PGF1α的影响( n=10)
[0107]
[0108]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
[0109] 3.2关节滑膜组织中PGE2、6-κ-PGF1α、IL-1、IL-6水平比较:见表8。滑膜组织中PGE2、6-κ-PGF1α水平比较,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祛浊通痹颗粒各组和秋水仙碱比较6-κ-PGF1α水平差异显著(P<0.05),祛浊通痹颗粒大、中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滑膜组织IL-1、IL-6水平比较,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祛浊通痹颗粒大、中剂量组均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祛浊通痹颗粒大、中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0110] 表8 祛浊通痹颗粒对滑膜PGE2、6-κ-PGF1α、IL-1、IL-6的影响(x±s,n=10)[0111]
[0112] 与正常组比较:*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 ΔΔP<0.01
[0113] 4 结论
[0114] 祛浊通痹颗粒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模型关节滑膜PGE2和6-κ-PGF1α水平,对IL-1、IL-6水平也有明显下调作用,推测祛浊通痹颗粒可能通过抑制滑膜细胞IL-1、IL-6的合成,进而抑制PGE2、PGI2等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其显著的抗炎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祛浊通痹颗粒治疗痛风,除了通过除低血尿酸水平来防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外,还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及炎症介质释放来起到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