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231104.5

文献号 : CN1018894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文璟靳丰山

申请人 :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采用了子单元的设计,能够形成人工可控的水盐循环系统,降雨和灌溉水淋渗使水盐下行,滤水管结构作为集水廊道,通过抽水井管可外排,用单元内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速率控制水盐良性循环,向脱盐方向运行,从而达到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建设子单元,子单元和其外围浅埋深、高矿化的地下水隔离,阻断外围高矿化水对子单元的补给,容纳降雨入渗和灌溉回渗水的补给,建设子单元步骤如下:a.开挖基坑:基坑为底长30m,底宽30m,深度3~3.5m,边坡1∶1,边长36m的正方形;

b.在基坑的内壁铺设防渗膜,和周围高矿化地下水隔离;

c.在基坑底防渗膜上部水平埋设有直角连接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在其中一个水泥滤水管结构的直角接点处连接直立的抽水井管,通过蓄淡水抽取咸水达到人工控制水盐运行的目的;

e.基坑填平;

f.配置土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c之后,步骤e之前还设有在c步骤中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和/或抽水井管的外围增加反滤层的步骤d,反滤层由直径1~5mm的沙粒组成,反滤层的厚度为10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配置土壤层的厚度不小于30cm,其含盐量<0.6克/100克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坑填平时采用的是原土回填,回填时去除最高含盐量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单元能够联合,4~6个子单元能够组成一个农业小区。

说明书 :

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及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0003] “民以食为天”,我国耕地面积不能大量减少,耕地面积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不能被突破。城市和工业建设占用的农田面积应当补偿。所以将非耕地通过创新治理,改造成良田是一项十分迫切的研究项目。
[0004] 原生土壤盐渍化是一种地质灾害,但是,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和装置,解决原生土壤盐渍化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法及装置能够达到人工可控土壤中的水盐补给和排泄的功能。
[0007] 本发明中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的具体方案下,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它包括建设子单元,子单元和其外围浅埋深、高矿化的地下水隔离,阻断外围高矿化水对子单元的补给,容纳降雨入渗和灌溉回渗水的补给,建设子单元步骤如下:
[0008] a.开挖基坑:基坑为底长30m,底宽30m,深度3~3.5m,边坡1∶1,边长36m的正方形;
[0009] b.在基坑的内壁铺设防渗膜,和周围高矿化地下水隔离;
[0010] c.在基坑底防渗膜上部水平埋设有直角连接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在其中一个水泥滤水管结构的直角接点处连接直立的抽水井管,通过蓄淡水抽取咸水达到人工控制水盐运行的目的;
[0011] e.基坑填平;
[0012] f.配置土壤层。
[0013] 其中,在步骤c之后,步骤e之前还设有在c步骤中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和/或抽水井管的外围增加反滤层的步骤d,反滤层由直径1~5mm的沙粒
[0014] 组成,反滤层的厚度为10公分。
[0015] 上述配置土壤层的厚度不小于30cm,其含盐量<0.6克/100克土。
[0016] 上述基坑填平时采用的是原土回填,回填时去除最高含盐量土层。
[0017] 上述子单元能够联合,4~6个子单元能够组成一个农业小区。
[0018] 本发明中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基坑,基坑内壁上设置有防渗膜,基坑的底部位于防渗膜的上部设置有直角连接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在其中一个水泥滤水管结构的直角接点处连接直立的抽水井管。
[0019] 根据土层渗透系数的不同,上述水泥滤水管结构可以采用如下两种具体结构:它包括水平的二根水泥滤水管和将二根水泥滤水管同侧端连通的水平横管,管间距15m或包括水平的三根水泥滤水管和将三根水泥滤水管同侧端连通的水平横管,管间距7.5m。 [0020] 上述水泥滤水管结构和/或抽水井管的外围设置有反滤层。
[0021]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采用了子单元的设计,能够形成人工可控的水盐循环系统,降雨和灌溉水淋渗使水盐下行,滤水管结构作为集水廊道,通过抽水井管可外排,用单元内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速率控制水盐良性循环,向脱盐方向运行,从而达到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水管结构的布置图。
[0024] 图中,1、防渗膜,2、滤水管结构,3、抽水井管,4、滤水管,5、水平横管,6、基坑。 [0025]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6] 本发明中的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方法的具体方案下,它包括建设子单元,子单元和其外围浅埋深、高矿化的地下水隔离,阻断外围高矿化水对子单元的补给,容纳降雨入渗和灌溉回渗水的补给,建设子单元步骤如下:
[0027] a.开挖基坑:基坑为底长30m,底宽30m,深度3~3.5m,边坡1∶1,边长36m的正方形;
[0028] b.在基坑的内壁铺设防渗膜,和周围高矿化地下水隔离;
[0029] c.在基坑底防渗膜上部水平埋设有直角连接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在其中一个水泥滤水管结构的直角接点处连接直立的抽水井管,通过蓄淡水抽取咸水达到人工控制水盐运行的目的;
[0030] d.在c步骤中的水泥滤水管结构和/或抽水井管的外围增加反滤层,反滤层由直径1~5mm的沙粒组成,反滤层的厚度为10公分;
[0031] e.基坑填平;基坑填平时采用的是原土回填,回填时去除最高含盐量土层。 [0032] f.配置土壤层;土壤层的厚度不小于30cm,其含盐量<0.6克/100克土。 [0033] 子单元建成后,其中的水盐是相对独立的,子单元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和灌溉水下渗补给,溶滤其中的盐分,通过井管可抽水经化验,如果矿化度>2克/升排出单元外,<2克/升可灌溉循环。人工控制下加大灌溉次数和排水量使单元内向脱盐方向运行的速率加快。当单元内地下水矿化度<1克/升时,可作为农牧业和人畜饮用水源。 [0034] 子单元运行初期,应加快水盐循环速率,脱盐运行达到淡化要求后,可通过水质和土壤含盐量化验数据计算灌溉水量和排泄水量,控制保持水盐均衡合理运行。 [0035] 为了适应规模化经营,多个子单元联合有利于组建农、牧、渔综合经营的农场,即子单元能够联合,4~6个子单元能够组成农业区。
[003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原生重度盐渍化土壤改良田的装置,它包括基坑6,基坑6内壁上设置有防渗膜1,基坑6的底部位于防渗膜1的上部设置有直角连接的水泥滤水管结构2,在其中一个水泥滤水管结构2的直角接点处连接直立的抽水井管3。开挖层以粉土为主的地层,水泥滤水管结构2包括水平的两根水泥滤水管4和将两根水泥滤水管4连通的水平横管5,两根水泥滤水管4的管长分别为29米,管间距15米。开挖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的地层,水泥滤水管结构2包括水平的三根水泥滤水管4和将三根水泥滤水管同侧端连通的水平横管5,三根水泥滤水管4的管长分别为29米,管间距10米。水泥滤水管结构2和/或抽水井管3的外围设置有反滤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