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其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02284.2

文献号 : CN1019114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古贺清隆齐藤正树

申请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摘要 :

定子(1)是在沿定子铁心(2)的轴向(L)延伸的多个槽(21)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而成的。3相的线圈导体(3)分别具有在槽(21)内配置的槽导体部、将在不同的槽(21)内配置的各槽导体部彼此联结并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的两端侧成对配置的线圈端导体部(32、33)。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沿周向(C)延伸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相对于齿的内周端面配置于径向内侧,并且与另一同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在轴向(L)上重叠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定子,在沿定子铁心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槽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其特征在于,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分别具有在上述槽内配置的槽导体部,以及将在不同的上述槽内配置的各上述槽导体部彼此联结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侧成对配置的线圈端导体部,在位于轴向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在上述槽的周向两侧设置的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并且与另一个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的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被配设在相互偏移的位置,并且,剩余的1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上述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周向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弯曲,在该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轴向上重叠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相对于上述齿的内周端面在径向内侧,与另一同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各相的上述槽内,各相的上述槽导体部在径向上至少重叠配置2个,与在该径向上重叠配置的上述槽导体部中配置于径向最外周侧的最外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起在轴向外侧最远离地配置,与在上述最外周侧槽导体部的内周侧重叠的内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在相对于与上述最外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与将上述最外周侧槽导体部和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联结的线圈端联结部的曲率半径相比,将上述内周侧槽导体部和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联结的线圈端联结部的曲率半径较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轴向另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比上述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外侧配置,并且,与另一同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另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相互邻接的2个U相的上述槽、相互邻接的2个V相的上述槽、相互邻接的2个W相的上述槽,依次重复形成,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内,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分别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在上述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内,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分别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4列,并且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上配置4列,或者在轴向和径向上各并列配置2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在上述同相的槽内并列配置于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一方的线圈导体以相对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垂直的状态下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周侧弯曲,并且另一方的线圈导体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周侧弯曲并相对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偏移,从而相对于上述一方的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相的线圈导体,形成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环绕1周或者多周的形状,并且,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多层重叠配置,同相的上述线圈导体的导体端部彼此,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上述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上,以在径向上重叠的状态被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由棱线导体构成,并且从上述槽内开始与轴向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和轴向另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交替布置而形成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环绕的波卷形状,在上述轴向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上,V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的中心部分上,向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偏移,具有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一方侧位于轴向内侧的内侧部分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另一方侧位于轴向外侧的外侧部分,U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相对于上述V相的线圈上的各线圈导体的上述内侧部分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外侧重叠配置,W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相对于上述V相的线圈上的各线圈导体的上述外侧部分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

12.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该定子构成为,在沿定子铁心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槽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该3相的线圈导体分别具有:在上述槽内配置的槽导体部,以及将在不同的上述槽内配置的上述槽导体部相互联结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侧成对配置的线圈端导体部,其特征在于,包含:成型工序,将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成型为在位于轴向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在上述槽的周向两侧设置的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并且,将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以各自不同的形状,以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的方式成型;

将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工序;

插入工序,将上述成型的3相的线圈导体,从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起,先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沿着轴向插入上述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成型工序之后且进行上述插入工序之前,进行组合工序,在该组合工序中,将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全部在插入上述槽内之前组合而形成线圈导体装配体,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将上述线圈导体装配体沿着轴向插入上述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成型工序中,使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的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相互偏移地成型,并且,使剩余的1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以在上述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在该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周向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弯曲。

说明书 :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定子铁心上的多个槽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而成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中,在将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配置于定子铁心时,使用保持3相的线圈导体而插入定子铁心的内周侧的夹具。并且,在将线圈导体配置在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后,使从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导体部,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变形。
[0003] 在专利文献1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将线圈卷装于定子铁心之前,成型具有位于比定子铁心的内径靠近内侧的山形形状的前侧线圈端部、配置于槽内的槽线圈部、山形形状的后侧线圈端部的线圈。并且,在前侧线圈端部和槽线圈部之间,形成朝内侧方向折弯的中继线圈部。并且,从中继线圈部起先从定子铁心的端面插入,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心内后,使前侧线圈端部相对于铁心的内径向外侧变形。
[0004] 由此,预先将线圈成型为铁心插入后的形状,能够将该线圈插入定子铁心,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心时线圈不会变形,因此不会破坏线圈以及定子铁心的绝缘被膜。 [0005] 专利文献1:特许第2523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心后,使该线圈的前侧线圈端部相对于铁心内径向外侧变形。因此,虽然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心时,线圈不会发生变形,但是由于在插入定子铁心后使其变形,会导致变形部分的导体部或者绝缘被膜劣化。 [0007] 并且,如果不使前侧线圈端部相对于定子铁心内径向外侧变形,成为前侧线圈端部比铁心内径靠近内侧的状态,则在由于前侧线圈端部因振动而变形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前侧线圈端部与转子的干涉,必须将前侧线圈端部远离转子配置。因此,会导致定子在轴向上大型化。
[0008]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容易相对于定子铁心配置3相的线圈导体,提供能够较高地维持3相的线圈导体的品质并且实现小型化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0009] 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是一种定子,在沿定子铁心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槽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
[0010] 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分别具有将配置在上述槽内的槽导体部、与配置在不同的上述槽内的上述槽导体部彼此联结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侧成对配置的线圈端导体部,
[0011] 在位于轴向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在上述槽的周向两侧设置的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并且与另一个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0012] 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是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该定子在沿定子铁心的轴向延伸的多个槽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而成,该3相的线圈导体分别具有:配置在上述槽内的槽导体部、将与配置在不同的上述槽内的上述槽导体部相互联结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侧成对配置的线圈端导体部,该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0013] 以在位于轴向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在上述槽的周向两侧设置的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的方式成型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并且将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以各自不同的形状,以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相互不同的位置配设的方式成型的成型工序;
[0014] 将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工序;
[0015] 将上述成型的3相的线圈导体,从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起,先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沿着轴向插入上述槽内的插入工 序。
[0016] 本发明的定子,通过对线圈端导体部的形状花费功夫而得出的易于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并且不需要进一步对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后的线圈导体成型。
[0017]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定子中,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具有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的形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全体比槽上的外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配置。由此,在相对于定子铁心插入配置3相的线圈导体时,能够从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所处的轴向一方侧,插入定子铁心。因此,易于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的配置。
[0018] 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子中,能够在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后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不进行折弯成型、压缩成型等成型加工而以基本保持插入配置的状态获得产品。由此,在构成线圈导体的导体部的表面上设置的绝缘被膜基本不会破坏或者劣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定子,能够提高其品质。
[0019] 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子中,特别是,能够在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前预先装配3相的线圈导体,对定子铁心一并插入配置3相的线圈导体全体。此时,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并且,能够按照所定的单位(个数)进行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将配置于定子铁心的状态的线圈导体通过焊接等接合起来。 [0020] 并且,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个(同相或者其它相的)一方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由此,能够抑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在内周(内径)方向上的突出,抑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因振动产生的变形。因此,在将转子装配到完成了制造的定子上的状态下,能够缩小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与转子之间的距离,使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紧凑。 [0021]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定子,易于将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配置,并且能够较高地维持3相的线圈导体的品质,并且能够使定子小型化。
[0022] 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的插入配置。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基本上能够在保持相对于定子铁心插入配置的状态下获得产品,能够制造品质优良的定子。
[0023]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出易于将3相的线圈导体相对于定子铁心配置,同时较高地维持3相的线圈导体的品质,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定子。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以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看定子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0025]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以轴向切断定子的状态表示的断面说明图。 [0026] 图3为实施例1中的以轴向切断定子的状态表示的断面放大说明图。 [0027]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示意性表示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形成状态的说明图。 [0028] 图5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各相的线圈导体的立体图。
[0029] 图6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组合3相的线圈导体形成的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立体图。 [0030] 图7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在各槽导体部上卷绕槽用绝缘纸的状态的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立体图。
[0031] 图8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定子铁心的立体图。
[0032] 图9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在各槽内配置槽用绝缘纸的状态的定子铁心的立体图。 [0033] 图10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定子中的一方侧线圈端部的立体图。
[0034] 图11为实施例1中的以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看另一定子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0035] 图12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在定子铁心上插入配置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状态的断面说明图。
[0036] 图13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在定子铁心上插入配置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状态的断面说明图。
[0037] 图14为实施例1中的表示在定子铁心上插入配置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状态的断面说明图。
[0038] 图15为实施例1中的作为参考以轴向切断现有定子的状态表示的断面说明图。 [0039] 图16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定子的立体图。
[0040] 图17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定子的断面说明图。
[0041] 图18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定子的断面说明图。
[0042] 图19为实施例2中的以从轴向另一端侧看定子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状态表示的断面说明图。
[0043] 图20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U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44] 图21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U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5] 图22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外侧槽的U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46] 图23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内侧槽的U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47] 图24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V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48] 图25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V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9] 图26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外侧槽的V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50] 图27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内侧槽的V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51] 图28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W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52] 图29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W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53] 图30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外侧槽的W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54] 图31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配置于内侧槽的W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断面说明图。
[0055] 图32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将构成V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和构成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6] 图33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将构成U相、V相和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7] 图34为实施例2中的表示将构成U相、V相和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而形成的线圈装配体的立体图。
[0058] 图35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定子的立体图。
[0059] 图36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U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60] 图37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U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1] 图38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V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62] 图39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V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3] 图40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W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0064] 图41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W相的线圈中的另一端侧线圈端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5] 图42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将构成V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和构成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6] 图43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将构成U相、V相和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7] 图44为实施例3中的表示将构成U相、V相和W相的线圈的线圈导体组合而形成的线圈装配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对上述本发明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9] 在本发明中,上述定子可以用于作为旋转电机的电动机、发电机、电动发电机。 [0070] 并且,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可以分别采用断面大致四边形的棱线,或者断面扁平形状的扁平线等电线。并且,线圈导体可以由在铜等制成的导体部的全周上形成绝缘树脂等制成的绝缘被膜的电线构成。
[0071] 在上述定子的发明中优选,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0072] 此时,能够进一步抑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在内周(内径)方向上的突出,使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更加紧凑。
[0073] 并且优选,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的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被配设在相互偏移的位置,并且,剩余的1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上述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周向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弯曲,在该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轴向上重叠配置。
[0074] 此时,能够将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2相程度的轴向宽度的范围内配置,减小定子的轴向长度。
[0075] 并且优选,上述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比上述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内侧,与另一同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0076] 此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定子的轴向长度。
[0077] 并且优选,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各相的上述槽内,各相的上述槽导体部在径向上至少重叠配置2个,与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上述槽导体部中配置于径向最外周侧的最外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起在轴向外侧最远离配置,与在上述最外侧槽导体部的内周侧重叠的内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在相对于与上述最外周侧槽导体部相连的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
[0078] 此时,在将3相的线圈导体配置于定子铁心而成的定子中,能够更加紧凑地形成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
[0079] 并且优选,在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与将上述最外周侧槽导体部和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联结的线圈端联结部的曲率半径相比,减小将上述内周侧槽导体部和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联结的线圈端联结部的曲率半径。
[0080] 此时,在将3相的线圈导体配置于定子铁心而成的定子中,也能够更加紧凑地形成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
[0081] 并且优选,在位于轴向另一方侧的上述线圈端导体部即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延伸于周向的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比上述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外侧配置,并且与另一同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0082] 此时,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具有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比齿的内周端面靠近径向外侧配置的形状。由此,在对将3相的线圈导体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形成的定子插入配置转子时,能够从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所处的定子铁心的轴向另一方侧插入配置。因此,易于进行转子相对于定子的配置。
[0083] 并且,此时,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同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由此,能够使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紧凑。
[0084] 并且优选,上述各相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与另一相的上述另一方 侧搭接线部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0085] 此时,能够使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更加紧凑。
[0086] 并且优选,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相互邻接的两个U相的上述槽、相互邻接的两个V相的上述槽、相互邻接的两个W相的上述槽依次重复形成,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内,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分别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将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将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
[0087] 此时,特别是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内配置同相的线圈导体时,能够将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在定子铁心的轴向上有效地小型化。
[0088] 并且优选,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在上述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内,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分别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将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4列,并且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将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的另一方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上并列配置4列,或者在轴向和径向上各并列配置2列。
[0089] 此时,在同相的槽内配置的线圈导体的个数适当,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和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易于将多个线圈导体并列配置。
[0090] 并且优选,在上述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在上述同相的槽内并列配置于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的上述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一方的线圈导体以相对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垂直的状态下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周侧弯曲,并且另一方的线圈导体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周侧弯曲 并相对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偏移,从而相对于上述一方的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并列配置。
[0091] 此时,安置构成各相线圈的2个线圈导体,能够从在槽内并列于定子铁心的径向的状态成为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也并列于定子铁心的径向的状态。 [0092] 优选,上述各相的线圈导体,形成为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环绕1周或者多周的状态,并且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上多层重叠配置,同相的上述线圈导体的各导体端部彼此,在上述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上述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上,以在径向重叠的状态被接合。
[0093] 此时,通过将多个线圈导体在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上接合,从而能够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取消上述接合。由此,能够防止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向内周(内径)方向上的突出量增大。
[0094] 并且优选,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由棱线导体制成,并且从上述槽内与轴向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和轴向另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交替布置而形成绕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的波卷形状,在上述轴向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上,V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的中心部分上,向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上偏移,具有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一方侧位于轴向内侧的内侧部分和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另一方侧位于轴向外侧的外侧部分,U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相对于上述V相的线圈上的各线圈导体的上述内侧部分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外侧重叠配置,W相的线圈上的上述各线圈导体,相对于上述V相的线圈上的各线圈导体的上述外侧部分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 [0095] 此时,能够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轴向一方侧的线圈端导体部)上,将3相的线圈导体更加紧凑地并列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一方侧线圈导体部从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突出的量。
[0096] 并且优选,在上述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中,在进行上述成型工序之后而进行上述插入工序之前,进行将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的全部在插入上述槽内之前组合形成线圈导体装配体的组合工序,在上述插入工序 中,将上述线圈导体装配体沿着轴向插入上述槽内。
[0097] 此时,能够将3相的线圈导体的全部作为线圈导体装配体一并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提高定子的装配性。
[0098] 并且优选,在上述成型工序中,使上述3相的线圈导体中的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在轴向上相互偏移成型,并且使剩余的1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上述一方侧搭接线部,以在上述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在该2相的线圈导体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的周向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弯曲。 [0099] 此时,能够将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在2相程度的轴向宽度的范围内配置,减小定子的轴向长度。
[0100] 实施例
[0101]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本发明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0102] (实施例1)
[0103] 如图1所示,本例的定子1是在定子铁心2上的多个槽21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而成的。
[0104] 如图2~图4所示,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分别采用在铜等制成的导体部(导体母材)的全周上形成绝缘树脂等绝缘被膜而成的电线301构成,该电线301由断面大致四边形的扁平线构成。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分别通过将电线301折弯成型而具有,以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L平行的状态配置于槽21内的槽导体部31、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端面201的外侧将槽导体部31彼此联结的线圈端导体部32、33。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分别在槽导体部31的轴向另一方侧L1和轴向一方侧L2上交替地多次联结线圈端导体部32、33,形成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一周的波卷状。
[0105] 如图3所示,位于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方侧L1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构成为包括: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延伸的另一方侧搭 接线部(另一方侧线圈端周向部)323、将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23和槽导体部31联结的另一方侧线圈端联结部321、322。并且,如图3、图4所示,位于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方侧L2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构成为包括: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延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一方侧线圈端周向部)333、将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和槽导体部31联结的一方侧线圈端联结部331、332。 [0106] 在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中,位于轴向另一方侧L1的线圈端导体部即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通过向定子铁心2的外周侧(外径方向)弯曲,其全体比位于槽21彼此之间的齿22上的内周端面221位于径向外侧R2。
[0107] 并且,在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中,位于轴向一方侧L2的线圈端导体部即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通过使一方侧线圈端联结部332向定子铁心2的内周侧弯曲,一方侧搭接线部333也比齿22上的内周端面221位于径向内侧R1。
[0108] 如图2、图3所示,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上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23,与另一相的线圈导体3上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23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重叠配置。
[0109] 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上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与另一相的线圈导体3上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重叠配置。
[0110]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本例的定子1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111] 如图1所示,本例的定子1,用于混合动力车或者电动汽车等3相交流电动机,将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装配于定子铁心2而构成。并且,如图5所示,线圈导体3通过进行折弯而形成波卷形状。
[0112] 如图4、图8所示,定子铁心2上的多个槽21,配置了U相的线圈导体3U上的槽导体部31U的U相的槽21U、配置了V相的线圈导体3V上的槽导体部31V的V相的槽21V、配置了W相的线圈导体3W上 的槽导体部31W的W相的槽21W,两两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邻接设置。并且,图4示意性表示定子1上的轴向一方侧L2的端面201B的外侧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形成状态。
[0113] 如图2、图3、图10所示,本例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线圈端联结部321、322,由与槽导体部31平行地与槽导体部31连接形成的轴向直线部321、相对于轴向直线部
321向径向外侧R2弯曲的外侧弯曲部322形成。并且,本例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23,由将外侧弯曲部322彼此联结为沿着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圆弧状的线圈端曲线部323形成。 [0114] 并且,各相的线圈导体3,相互邻接而配置于同相的槽21的2个同相的槽导体部
31,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方侧L1的端面201A的外侧配置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上,作为轴向直线部321竖立后,作为外侧弯曲部322相对于轴向直线部321向径向外侧R2弯曲,作为线圈端曲线部323将外侧弯曲部322彼此联结为沿着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圆弧状而形成。并且,同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上的线圈端曲线部323,以在定子铁心
2的轴向L上2个并列的状态朝周向C配置。
[0115] 如图2~图4所示,本例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联结部331、332,由与槽导体部31平行地与槽导体部31连接形成的轴向直线部331、相对于轴向直线部331向径向内侧R1弯曲的内侧弯曲部332形成。并且,本例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由将内侧弯曲部332彼此联结为直线状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形成。
[0116] 并且,各相的线圈导体3,相互邻接而配置于同相的槽21的2个同相的槽导体部31,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方侧L2的端面201B的外侧配置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作为轴向直线部331竖立后,作为内侧弯曲部332相对于轴向直线部331向径向内侧R1弯曲,作为线圈端直线部333将内侧弯曲部332彼此在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L垂直的方向上联结为直线状而形成。并且,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的线圈端直线部(一方侧搭接线部)333,以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2个并列那样重叠的状态朝与轴向L垂直的方向配置。 [0117] 并且,如图11所示,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可以代替线圈端直线部(搭接线部)333,采用沿着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曲线状(圆弧状)的线圈端曲线部333Z构成。 [0118] 如图10所示,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中,通过3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形成圆形的内周侧端部。如图1、图4所示,在3相的线圈导体3U、3V、
3W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中,利用3相的线圈端直线部(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形成多边形的内周侧端部。各相的线圈导体3,在槽导体部31和线圈端导体部32的各部上截面积相同。
[0119] 如图3、图4所示,在定子铁心2上的各相的槽21内,朝径向R并列配置4个槽导体部31,在定子1中,将相互邻接的2个的各相的槽21配合,将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在圆周上8分(8周分)配置。
[0120] 并且,如图3所示,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方侧L1的端面201A的外侧,朝定子铁心2的径向R,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的2个同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彼此之间,配置有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的2个另一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形成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
[0121] 在该图中表示了,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朝定子铁心2的径向R,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的2个U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U彼此之间,配置了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的2个V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V的状态。
[0122] 并且,如图3所示,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方侧L2的端面201B的外侧,朝定子铁心2的轴向L,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的2个同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彼此之间,配置有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的2个另一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形成一方侧线圈端部30B。
[0123] 在该图中表示了,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朝定子铁心2的轴向L,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的2个U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 33U彼此之间,配置了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的2个V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V的状态。
[0124] 各相的线圈导体3,如图5所示,形成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2周的形状,如图2、图6所示,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多层重叠配置。
[0125] 如图10所示,同相的线圈导体3的导体端部302彼此,在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另一方侧搭接线部323上,以在径向R上重叠的状态作为接合部分327被接合。 [0126] 如图5所示,在定子1中,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两周的波卷状的各相的线圈导体3,槽导体部31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内配置。即,将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内配置槽导体部31的同相的线圈导体3由1个连续的电线301构成,以环绕定子铁心2一周的方式配设。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将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连续环绕两周的波卷状的线圈导体3,在各导体端部302上接合而在定子铁心2上配置2的整倍数的匝数(本例中8匝)。通过采用环绕两周的波卷状的各相的线圈导体3,在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
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中,与通过焊接等对环绕一周的波卷状的线圈导体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接合部位减少大约一半。并且,在图2、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线圈导体3的各导体端部302的接合部分327。
[0127] 如图10所示,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方侧L1的端面201A的外侧,定子1的周向C的各部位,形成U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U与V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V在径向R上并列的部位、V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V与W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W在径向R上并列的部位、U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U与W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W在径向R上并列的部位。
[0128] 并且,如图1、图4所示,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方侧L2的端面201B的外侧,定子1的周向C的各部位,形成U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U与V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
33V在轴向L上并列的部位、V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V与W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
33W在轴向L上并列的部位、U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U与W相的一方 侧线圈端导体部33W在轴向L上并列的部位。
[0129] 并且,如图10所示,在本例的3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上,将V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V形成为弯曲形状,其包括:以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L垂直的状态配置的内侧部分324、以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垂直的状态比内侧部分324靠近轴向外侧配置的外侧部分325、将外侧部分325与内侧部分324联结的联结部分326。并且,将U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U在内侧部分324的轴向外侧重叠配置,将W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W在外侧部分325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并且,3相的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上的线圈端曲线部323,在2相程度的径向宽度范围内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周向C。
[0130] 并且,相对于V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V,将U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U和W相的线圈端曲线部323W,分别以在径向外R2侧和径向内R1侧重叠的状态重复多次(本例中4次),形成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
[0131] 如图1、图4所示,在本例的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3相的线圈导体3中的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中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线圈端直线部)333U、333W,在轴向L上被配设在相互偏移的位置上。剩余的V相的线圈导体3V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V,在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U、333W的周向C的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L弯曲,在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U、333W的轴向L上重叠配置。
[0132] 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在本例的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将V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V形成弯曲形状,其包括:以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L垂直的状态配置的内侧部分334、以与定子铁心2的轴向垂直的状态比内侧部分334靠近轴向外侧配置的外侧部分335、将外侧部分335和内侧部分334联结的联结部分336。并且,将U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U在内侧部分334的轴向外侧重叠配置,将W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W在外侧部分335的轴向内侧重叠配置。并且,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在
2相程度的轴向宽度范围内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周向C。
[0133] 并且,相对于V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V,将U相的线圈端直线部 333U和W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W,分别以在轴向外侧和轴向内侧重叠的状态重复多次(本例中4次),形成一方侧线圈端部30B。
[0134] 并且,如图3所示,在各相的槽21内,将各相的槽导体部31在径向R上重叠配置。 [0135] 定子铁心2上的各相的槽21内的在径向R上重叠配置的槽导体部31中配置于径向R的最外周侧的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相连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从定子铁心2起在其轴向L上最远离地配置。并且,与在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的内周侧重叠的槽导体部31相连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在定子铁心2侧(轴向L的内侧),相对于与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相连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在轴向L上重叠配置。
[0136] 并且,在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中,与位于各相的槽21的最外周侧的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相连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内侧弯曲部332的曲率半径相比,与在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的内周侧重叠配置的内周侧槽导体部31相连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内侧弯曲部332的曲率半径小。
[0137] 并且,相对于与最外周侧槽导体部31联结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直线部333,与内周侧槽导体部31联结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的内侧配置。
[0138] 并且,如图2、图3所示,能够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方侧L1的端面201A上,延长形成用于配置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外侧弯曲部322的铁心扩张形成部23。该铁心扩张形成部23可以构成为形成用于在内周侧配置外侧弯曲部322的倾斜面231。 [0139] 此时,通过延长形成铁心扩张形成部23,能够在轴向L上较长地形成定子铁心2。由此,能够扩大通过定子1形成的磁回路上的磁路,提高采用定子1构成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特性。
[0140] 并且,如图3所示,在3相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彼此之间能够配置相间绝缘纸42。该相间绝缘纸42配置在沿定子铁心2的轴向L并列配置的不同相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彼此之间,能够在轴向L上并列配置同一形状的相间绝缘纸42(采用统一形状)。
[0141] 接着,对制造上述定子1的方法进行说明。
[0142] 在本例中,首先,如图5所示,作为成型工序,分别成型用于在定子铁心2上配置的立体形状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此时,各相的线圈导体3,通过连续的一个电线301,形成为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两周的波卷状的形状。
[0143] 并且,在成型工序中,将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成型为,在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上延伸于周向C的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相对于齿22的内周端面221配置于径向内侧R1,并且使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分别以不同的形状,以各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与另一相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配设在相互不同的位置的方式成型。 [0144] 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中的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线圈端直线部)333U、333W,在轴向L上相互偏移地成型,并且将剩余的V相的线圈导体3V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V,以在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
333U、333W的轴向L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在U相、W相的线圈导体3U、3W上的一方侧搭接线部333U、333W的周向C的端部彼此之间向轴向L弯曲。
[0145] 接着,如图6所示,作为组合工序,组合分别形成为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两周的波卷状的形状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形成线圈导体装配体35。此时,可以使用夹具等,保持而避免失去线圈导体装配体35的立体形状。在本例中,将配置定子铁心2的全部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组合,形成线圈导体装配体35。
[0146] 并且,如图7所示,在将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组合而成的线圈导体装配体35上的各槽导体部31上,可以预先配置槽用绝缘纸41。
[0147] 接着,如图12~图14所示,作为插入工序,将线圈导体装配体35,从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侧起,先插入定子铁心2内。此时,通过使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全体相对于全部的槽21上的外周端面211位于径向内侧R1,易于从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侧起,先插入定子铁心 2配置。由此,能够将线圈导体装配体35,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端面起沿着定子铁心2的轴向L,同时插入定子铁心2上的多个槽21内。
[0148] 这样,能够制造将上述线圈导体装配体35,从一侧线圈端导体部33侧开始,先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侧L2的端面201B沿着定子铁心2的轴向L,同时(一并)插入定子铁心2上的多个槽21内形成的定子1。
[0149] 并且,如图12~图14所示,在插入工序中,在保持夹具51上保持定子铁心2,并且将线圈导体装配体35保持于插入夹具52,通过将该插入夹具52插入保持夹具51,能够将线圈导体装配体35插入定子铁心2配置。
[0150] 并且,如图9所示,可以将槽用绝缘纸41预先配置在定子铁心2上的各槽21内。此时,如图12所示,可以在保持于保持夹具51的定子铁心2的内周侧,使用防止槽用绝缘纸41从定子铁心2脱出的绝缘纸维持夹具53。并且,如图13、图14所示,可以在保持于保持夹具51的定子铁心2内,从插入保持线圈导体装配体35的插入夹具52的部分,将绝缘纸维持夹具53慢慢拔出。由此,在将线圈导体装配体35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时,可以防止槽用绝缘纸41脱出。
[0151] 本例的定子1,通过对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形状花费功夫,能够容易地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并且无需再对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后的线圈导体进行成型。
[0152] 具体而言,本例的定子1,如图2、图3所示,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的形状,与以往同样地,向定子铁心2的外周侧弯曲,从而成为其全体相对于齿22上的内周端面221位于径向外侧R2的形状。由此,在对在定子铁心2上插入配置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形成的定子1插入配置转子时,能够从另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所处的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侧L1插入配置。因此,能够易于进行转子相对于定子1的配置。
[0153] 并且,如图2、图3所示,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形状,通过向定子铁心2的内周侧弯曲,成为其全体相对于槽21上的外周端面211 位于径向内侧R1的形状。由此,在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插入定子铁心2配置时,能够从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所处的轴向一侧L2插入定子铁心2配置。因此,能够易于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配置。
[0154] 并且,在本例的定子1中,对于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后的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不进行折弯成型、压缩成型等成型加工,而以基本上保持插入配置的状态获得产品。由此,基本不会发生在构成线圈导体3的导体部表面上设置的绝缘被膜破坏或劣化的情况。因此根据本例的定子1,能够提高其品质。
[0155] 并且,在本例的定子1中,特别是在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之前预先装配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能够相对于定子铁心2将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的全体同时插入配置。因此,极其容易进行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并且,按照所定的单位(个数)进行线圈导体3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能够通过焊接等对在定子铁心2上配置状态的线圈导体3进行接合。
[0156] 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上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直线部333,与另一相的线圈导体3上的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线圈端直线部333在定子铁心
2的轴向L上重叠配置。由此,能够抑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2在径向内侧R1上的突出,抑制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的振动引起的变形。因此,在将转子装配于制造好的定子1的状态下,能够减小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与转子的距离,使一方侧线圈端导体部33紧凑。 [0157] 并且,作为参考,在图15中示出使两侧的线圈端导体部91向定子铁心2的外周侧弯曲形成的现有定子9。
[0158] 因此,根据本例的定子1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定子铁心2配置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并且较高地保持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的品质,并且使定子1小型化。
[0159] 以下,参照图16~图34对本发明的另一定子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0160] 本实施例2的图16~图34中的各表述(构成要素)的符号,与上述 实施例1的图1~图15区别而有变化。因此,虽然部分符号与实施例1重复,但是也有与实施例1不同的表述(构成要素)。后述的实施例3也是同样的。
[0161] (实施例2)
[0162] 本例的定子1,如图16所示,在沿着定子铁心2的轴向L形成的多个槽21中,以分布卷绕状态配设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而成。
[0163] 如图16、图17所示,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在同相的槽21内,将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在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端面201A突出的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将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或者轴向L上并列配置,并且在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端面201B突出的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将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4向定子铁心2的径向内周侧R弯曲并且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
[0164] 以下参照图16~图34对本例的定子1进行详细说明。
[0165] 如图16所示,本例的定子1,用于混合动力车或者电动汽车等3相交流电动机,将U相、V相和W相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装配于定子铁心2而构成。
[0166] 并且,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分别采用在铜等制成的导体部(导体母材)的全周上形成绝缘树脂等绝缘被膜而成的棱线导体301构成,该棱线导体301断面为大致四边形。
[0167] 如图20、图24、图28所示,本例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形成为:从槽21内起,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和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交替配置而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的波卷形状。并且,本例的3相的线圈导体3U、3V、3W,预先安置在相同槽21内配置的2个线圈导体4而形成波卷形状。并且,2个线圈导体4,将连续的1个棱线导体301,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绕两周而成型。
[0168] 如图21、图25、图29所示,各相的线圈3U、3V、3W,由在槽21 内配置的槽导体部31、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端面201突出配置(配置于槽21外)的线圈端导体部32构成。位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的线圈端导体部32,由与槽导体部31相连并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端面201A竖立而向周向C弯曲的弯曲角导体部321、将与各槽导体部31分别相连的弯曲角导体部321彼此相连而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周向导体部(搭接线部)322构成。
位于一方侧线圈端部30B的线圈端导体部32,由与槽导体部31相连并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端面201B竖立而向径向内周侧R1弯曲的弯曲角导体部321、将与各槽导体部31分别相连的弯曲角导体部321彼此相连而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周向导体部(搭接线部)322构成。
[0169] 周向导体部322,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和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形成沿着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圆弧形状。并且,周向导体部322,也可以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呈直线形状成型。
[0170] 如图18所示,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各相的周向导体部322,形成U相的周向导体部322与V相的周向导体部322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重叠配置的部位、U相的周向导体部322与W相的周向导体部322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重叠配置的部位、V相的周向导体部322与W相的周向导体部322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重叠配置的部位。 [0171] 如图19所示,在定子铁心2上,相互邻接的2个U相的槽21U、相互邻接的2个V相的槽21V、相互邻接的2个W相的槽21W依次重复形成。在本例的定子铁心2上,相互邻接的2个的各相的槽21形成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的8个位置。并且,各相的槽21形成16个,3相的全部槽21形成48个。
[0172] 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使用在相同槽21内在径向R上并列配置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将该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2组相同槽21内在径向R上并列配置于定子铁心2。并且,在各槽21内,将同相的4个线圈导体4在径向R上并列配置。并且,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中,也同样地将4个线圈导体4在径向R上并列配置。
[0173] 如图18所示,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位于定子铁心2的轴向 L的内侧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定子铁心2的径向内周侧R1。另一方面,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位于定子铁心2的轴向L的外侧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定子铁心2的径向外周侧R2。
[0174] 3相的线圈3U、3V、3W,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内,分别将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并且,在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内,在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径向内周侧R1,将另一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并列配置。 [0175] 并且,3相的线圈3U、3V、3W,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将配置于同相的槽21的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配置。并且,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的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彼此,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并列配置4列。
[0176] 并且,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的同相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彼此,也可以使连续的1个棱线导体301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环绕四周而一体地成型。 [0177] 并且,如图19所示,3相的线圈3U、3V、3W,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的一方的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4,以及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同相的槽21的另一方的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4列。
[0178] 如图18所示,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在同相的槽21内并列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径向R的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4,一方的线圈导体4A以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轴向L垂直的状态向定子铁心2的径向内周侧R1弯曲,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向定子铁心2的径向内周侧R1弯曲并且向定子铁心2的轴向L偏移,由此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
[0179] 如图21、图25、图29所示,在弯曲角导体部321和周向导体部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上,线圈导体4,从在弯曲角导体部321沿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2个并列的状态,变化为在径向R上2个并列。
[0180] 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线圈导体4,从相互邻接的2个同 相的槽21(后述的第一槽导体组S1)起,跨向在该2个同相的槽21的周向C上邻接的2个同相的槽21(后述的第二槽导体组S2)配置。
[0181] 如图24所示,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V相的线圈3V上的各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C上的中心部分上,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上偏移,具有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一侧C1位于轴向内L1侧的内侧部分325和在定子铁心2的周向另一侧C2位于轴向外L2侧的外侧部分326。并且,U相的线圈3U上的各线圈导体4,相对于V相的线圈3V上的各线圈导体4的内侧部分325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外侧L2重叠配置。W相的线圈3W上的各线圈导体4,相对于V相的线圈3V上的各线圈导体4的外侧部分326在定子铁心2的轴向内侧L1重叠配置。
[0182] 如图16所示,配置于各相的槽21内的径向R的外侧(外侧槽21B)的各相的线圈3U、3V、3W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在2相程度轴向L的宽度范围内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周向C。并且,配置于各相的槽21内的径向R的内侧(内侧槽
21A)的各相的线圈3U、3V、3W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以在相对于在径向R的外侧配置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轴向内侧L1重叠的状态,在2相程度的轴向L的宽度范围内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周向C。
[0183] 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以一侧线圈端部30B也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同样地平行于轴向L的方式形成,在形成为环绕周向C的波卷形状后,可以通过使一方侧线圈端部30B向周向C的内周侧弯曲来成型。
[0184] 并且,同相的2个线圈导体4的导体端部彼此,在位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的线圈端导体部32上,以在径向R上重叠的状态被接合(图示略)。
[0185] 在以下说明中,在本例的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L一端侧看,将任意的相互邻接的2个同相的槽21作为第一槽组S1,相对于第一槽组S1的2个同相的槽21在周向C的一方侧邻接的相互邻接的2个同相的槽21作为第二槽组S2。并且,在第一槽组S1 和第二槽组S2在周向C上排列的范围内,将位于周向C的内侧的槽21作为内侧槽21A,位于周向C的外侧的槽21作为外侧槽21B。
[0186] 接着,说明3相的线圈3U、3V、3W的形成状态。
[0187] 在图20~图23中示出U相的线圈3U的形成状态。
[0188] 如图21、图22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的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
[0189]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的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并且,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190] 并且,如图23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在内侧槽21A中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的径向内周侧R1重叠的U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
[0191]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在外侧槽21B中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的径向内周侧R1重叠的U相的第四的2个
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 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并且,U相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U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192] 并且,如图20、图21所示,在U相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中,位于U相的槽21U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上向周向C的内侧偏移,另一方面,位于U相的槽21U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弯曲角导体部321和周向导体部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上向轴向L外侧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193] 并且,在U相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上,也与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同样地,各线圈导体4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194] 在图24~图27中示出V相的线圈3V的形成状态。
[0195] 如图25、图26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的V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
[0196]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的V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并且,V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V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197] 并且,如图27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在内侧槽21A中V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V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
[0198]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在外侧槽21B中V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V相的第四的
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并且,V相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V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199] 并且,如图24、图25所示,在V相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周向一侧C1的部分上,位于V相的槽21V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轴向内侧L1偏移,另一方面,位于V相的槽21V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周向C的外侧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00] 并且,在V相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上,位于V相的槽21V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轴向内侧L1偏移,另一方面,位于V相的槽21V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上向周向C的外侧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01] 并且,在V相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的 周向一侧C1的部分上,与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周向一侧C1的部分同样地,各线圈导体4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02] 并且,在V相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上,与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同样地,各线圈导体4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03] 在图28~图31中示出W相的线圈3W的形成状态。
[0204] 如图29、图30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的W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径向内周侧R1,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外周侧R2。
[0205]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的W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径向内周侧R1,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外周侧R2。并且,W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W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206] 并且,如图31所示,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在内侧槽21A中W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W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径向内周侧R1,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外周侧R2。
[0207]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在外侧槽21B中W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W相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径向内周侧R1,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外周侧R2。并且,W相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W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并列配置于径向内周侧R1。
[0208] 并且,如图28、图29所示,在W相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上,位于W相的槽21W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轴向内侧L1偏移,另一方面,位于W相的槽21W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周向C的内侧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09] 并且,在W相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上,也与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同样地,各线圈导体4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10] 如图20、图24、图28所示,U相和V相的线圈3U、3V上的一侧线圈端部30B,以及W相的线圈3W上的一侧线圈端部30B,位于槽21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以及位于槽21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它们在周向导体部322上的径向内周侧R1或者径向外周侧R2的位置相反。并且,径向导体部323上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弯曲状态,U相的线圈3U和V相的线圈3V的周向一侧C1的部分相同,W相的线圈3W和V相的线圈3V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相同。
[0211] 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将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线圈全体组合作为线圈装配体5,将该线圈装配体5一并配置于定子铁心2。
[0212] 在图32中示出将V相的线圈3V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 圈导体4(N3、N4)、W相的线圈3W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组合的状态。此时,在一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一侧C1的部分在轴向外侧L2,重叠着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外侧部分326。并且,在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与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的轴向外侧L2,形成有用于配置U相的线圈3U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凹部329。
[0213] 在图33中示出,对于3相的线圈3U、3V、3W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在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与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的轴向外侧L2形成的凹部329上,配置U相的线圈3U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状态。并且,在图34中示出,将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的全体,与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全体组合,形成线圈装配体5的状态。 [0214] 其后,如图16所示,可以将组合3相的线圈3U、3V、3W全体而成的线圈装配体5,从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侧插入配置到定子铁心2上的全体的槽21中,形成定子1。 [0215] 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在形成线圈装配体5时,可以采用确定3相的线圈3U、3V、
3W的位置的装配用夹具。并且,在将线圈装配体5配置于定子铁心2时,使用插入配置用夹具,也能够使该插入配置容易。
[0216] 下面对本例的定子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217] 本例的定子1,通过对一方侧线圈端部30B的形状花费功夫,能够容易地进行3相的线圈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并且无需再对配置于定子铁心2后的3相的线圈3U、3V、3W成型。
[0218] 具体而言,在本例的定子1中,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的形状,与以往同样地,通过在配置于定子铁心2之前预先向定子铁心2的径向外周侧R2弯曲,可以成为使其全体相对于齿22(位于槽21彼此之间的部分)上的内周端面221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形状。并且,位于另一 方侧线圈端部30A的线圈端导体部32,能够向径向外周侧R2弯曲地形成。由此,如图17所示,能够在对在定子铁心2上配置3相的线圈3U、3V、3W形成的定子1插入配置转子6时,从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所处的定子铁心2的轴向一端面201A侧插入配置。因此,易于进行转子6相对于定子1的配置。
[0219] 并且,一方侧线圈端部30B的形状,通过在配置于定子铁心2之前预先向定子铁心2的径向内周侧R1弯曲,可以成为其全体相对于槽21上的外周端面211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形状。由此,如图17所示,在相对于定子铁心2插入配置3相的线圈3U、3V、3W时,能够从一方侧线圈端部30B所处的定子铁心2的轴向另一端面201B侧插入配置。因此,易于进行3相的线圈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配置。
[0220] 并且,3相的线圈3U、3V、3W,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同相的多个线圈导体4在定子铁心2的径向R上并列配置。由此,在定子1的轴向L另一端侧,能够减小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从定子铁心2的轴向端面201突出的量。
[0221] 因此,能够使在定子1上位于轴向另一端面201B侧的线圈端部30B在轴向L上小型化。
[0222] 并且,在本例的定子1中,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和一方侧线圈端部30B,可以在配置于定子铁心2之前,预先形成装配后的形状。并且,装配于定子铁心2后的两侧的线圈端部30A、30B,能够不进行折弯成型、压缩成型等成型加工,而在基本上保持在定子铁心2上配置的状态下获得产品。由此,基本不会发生构成线圈3的线圈导体4的表面上设置的绝缘被膜破坏或劣化的情况。因此根据本例的定子1,能够提高其品质。 [0223] 并且,在本例的定子1中,特别是能够在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之前预先装配3相的线圈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将3相的线圈3U、3V、3W的全体同时插入配置。此时,极容易进行3相的线圈3U、3V、3W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并且,按照所定的单位(个数)进行线圈3相对于定子铁心2的插入配置,能够通过焊接等对处于配置在定子铁心2上的状态的线圈进行接合。
[0224] 因此,根据本例的定子1,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定子铁心2配置3相的线圈3U、3V、3W,并且较高地保持3相的线圈3U、3V、3W的品质,使定子1小型化。
[0225] (实施例3)
[0226] 本例,如图35~图44所示,将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形成状态,与上述实施例2区别表示。
[0227] 本实施例3的图35~图44中的各表述(构成要素)的符号,与上述实施例2的图16~图34有共通之处,但与上述实施例1的图1~图15也有区别之处。 [0228] 如图36、图38、图40所示,在本例的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将2个1组的线圈导体4,在径向R上重叠配置,在分别配置于第一槽组S1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的轴向内侧L1,重叠配置分别配置于第一槽组S1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并且,在另一方侧线圈端部30A上,在分别配置于第一槽组S1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的轴向内侧L1,重叠配置分别配置于第一槽组S1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
[0229] 在图36、图37中示出本例的U相的线圈3U的形成状态。
[0230] 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的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
[0231]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的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槽21内并列于径向R,在槽21中位于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也位于径向外周侧R2,在槽21中位于径向内周侧 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一方的线圈导体4A位于径向内周侧R1。并且,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相对于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在径向内周侧R1上并列配置。 [0232] 此外,在第一槽组S1的内侧槽21A和第二槽组S2的内侧槽21A中配置,在内侧槽21A中U相的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U相的第三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是与第一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相同的构成。 [0233] 并且,在第一槽组S1的外侧槽21B和第二槽组S2的外侧槽21B中配置,在内侧槽
21B中U相的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的径向内周侧R1上重叠的U相的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4),是与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2)相同的构成。 [0234] 并且,如图37所示,在U相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中,位于U相的槽21U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
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323向周向C的内侧偏移,另一方面,位于U相的槽21U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在弯曲角导体部321与周向导体部322之间的径向导体部
323向轴向L的外侧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35] 并且,在U相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上,也与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同样地,各线圈导体偏移,各自的周向导体部322沿径向R排列。
[0236] 在图38、图39中示出V相的线圈3V的形成状态。在V相的线圈3V上,第一~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4)的构成与U相的线圈3U相同。并且,V相的线圈3V,形成内侧部分325与外侧部分326的周向导体部322,与U相的线圈3U上的周向导体部322形状不同。
[0237] 在图40、图41中示出W相的线圈3W的形成状态。在W相的线圈3W中,第一~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4)的构成,也与 U相的线圈3U相同。
[0238] 在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上的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位于槽21的径向外周侧R2的一方的线圈导体4A与位于槽21的径向内周侧R1的另一方的线圈导体4B的配置关系,在3相上通用。并且,径向导体部323上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弯曲状态,在3相的线圈3U、3V、3W之间通用。
[0239] 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也将配置于定子铁心2的线圈全体组合作为线圈装配体5,将该线圈装配体5一并配置于定子铁心2。
[0240] 在图42中示出,将V相的线圈3V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以及W相的线圈3W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组合的状态。此时,在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对在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一侧C1的部分的轴向外侧L2,重叠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外侧部分326。并且,在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与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的轴向外侧L2,形成有用于配置U相的线圈3U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凹部329。
[0241] 在图43中示出,对于3相的线圈3U、3V、3W上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在W相的线圈3W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周向另一侧C2的部分与V相的线圈3V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内侧部分325的轴向外侧L2形成的凹部329上,配置U相的线圈3U上的周向导体部322的状态。并且,在图44中示出,将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第三和第四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3、N4)的全体,与构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第一和第二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N1、N2)的全体组合,形成线圈装配体5的状态。 [0242] 其后,如图35所示,能够将组合3相的线圈3U、3V、3W全体而成的线圈装配体5,从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侧插入配置于定子铁心2上的全体的槽21,来形成定子1。 [0243] 本例的3相的线圈3U、3V、3W,能够将一方侧线圈端部30B上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配置关系在3相上通用,径向导体部323上 的2个1组的线圈导体4的弯曲状态也能够在3相的线圈3U、3V、3W之间通用。因此,易于形成3相的线圈3U、3V、3W,降低形成3相的线圈3U、3V、3W的制造成本。
[0244] 在本例中,其它构成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