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后部掩蔽装置及其相关的后部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258427.0

文献号 : CN1019133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J·德科姆F·热诺姆

申请人 :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摘要 :

一种机动车辆后部掩蔽装置及其后部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30)、绕横向轴线(B-B’)可转动地安装的架子(32)和用于相对于支撑件(30)铰接架子(32)的铰接机构(34)。该铰接机构(34)包括由架子(32)界定的抵靠表面(76)和由支撑件(30)界定的互补抵靠表面(90),在架子(32)绕其横向轴线(B-B’)枢转时,它们彼此滑动以防止架子(32)相对于横向轴线(B-B’)向前径向移动。该铰接机构(34)包括与架子(32)整体形成的保持表面(82)和由每个支撑件(30)限定的互补保持表面(96),它们在架子(32)的每个倾斜位置合作以防止架子(32)相对于横向轴线(B-B’)向后径向移动。

权利要求 :

1.—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包括:

与机动车辆侧面(14)一体形成的多个支撑件(30);

架子(32),其绕一横向轴线(B-B’)在一基本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件(30)上,并且在所述基本水平位置处被布置成支承在所述支撑件(30)上; 铰接机构(34),其用于将所述架子(32)相对于所述支撑件(30)铰接,所述铰接机构(34)包括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30)的、由所述架子(32)界定的至少一个抵靠表面(76)和由所述支撑件(30)界定的一互补抵靠表面(90),当所述架子(32)绕所述横向轴线(B-B’)枢转时,所述抵靠表面(76)和所述互补抵靠表面(90)能够彼此在其上滑动,以便防止所述架子(32)相对于所述横向轴线(B-B’)在向前方向上径向移动,所述抵靠表面(76)和所述互补抵靠表面(90)与所述横向轴线(B-B’)径向间隔第一距离; 用于铰接所述架子(32)的所述铰接机构(34)包括与所述架子(32)一体形成的保持表面(82)和由每个所述支撑件(30)限定的互补保持表面(96),所述保持表面(82)和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与所述横向轴线(B-B’)径向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子(32)的基本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每个倾斜位置处,所述保持表面(82)和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合作,以便防止所述架子(32)相对于所述横向轴线(B-B’)朝向后部径向移动; 在基本水平位置,所述保持表面(82)布置为与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间隔开,以允许所述架子(32)在与每个所述支撑件(30)接合的接合位置和与所述支撑件(30)脱开的脱开位置之间朝着后部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子(32)界定了导向表面(78),所述导向表面具有以所述横向轴线(B-B’)为中心的弯曲部,每个所述支撑件(30)具有形状与所述导向表面(78)互补的互补导向表面(94),在所述架子(32)的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倾斜位置处,所述导向表面(78)和互补导向表面(94)相对于所述横向轴线(B-B’)径向地位于所述互补抵靠表面(90)和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用于铰接所述架子(32)的铰接机构(34)包括: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30)的保持突起(64),其与限定所述保持表面(82)的所述架子—体,所述保持突起(64)容纳在由每个所述支撑件(30)界定的滑块(74)内,所述滑块(74)限定了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30)界定了限定所述互补抵靠表面(94)的枢转壁(70)和限定所述互补保持表面(96)的导向壁(72),所述导向壁(72)和所述枢转壁(70)在它们之间界定了大致水平的通道(98),所述通道用于所述保持突起(64)插入所述滑块(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界定在所述保持突起(64)上的所述保持表面(82)和所述抵靠表面(76)彼此基本上相对延伸,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了槽口(80),所述槽口垂直于所述横向轴线(B-B’)地穿过架子(32),当所述架子(32)枢转到达在其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每个倾斜位置(72)期间,所述导向壁(72)容纳在所述槽口(8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壁在所述滑块(74)内、在用于所述架子(32)插入所述铰接机构(34)的构造和用于保持所述架子(32)在所述铰接机构(34)内的构造之间是可弹性变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突起(64)在与所述保持表面(82)相对的位置处界定了锁止脊部(84),所述锁止脊部(84)能够在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给定位置接触限定所述滑块(74)的一表面(100),以便保持所述架子(32)在所述给定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突起(64)界定了下表面(214),所述下表面(214)与所述保持平面(82)相对布置且相对于所述架子(32)的中间平面以小于90°的非零角度倾斜,所述中间平面在所述架子(32)的水平位置处大致水平。

9.—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部组件(10,110,21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界定防尘罩(12)的侧面(14),

能够朝向后部关闭所述防尘罩(12)的可移动后挡板(18);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掩蔽装置(20),其中所述支撑件(30)与机动车辆的所述侧面(14)—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18)绕横向后挡板轴线相对于所述侧面(14)在关闭所述防尘罩(12)的关闭位置和进入所述防尘罩(12)的进入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至少一个绳索(66)连接所述后挡板(18)到所述架子(32),以便当打开所述后挡板(18)时在其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枢转所述后挡板,所述绳索(66)在所述后挡板(18)的至少—部分行程上具有—作用力,该作用力包括指向后部的分量。

说明书 :

机动车辆后部掩蔽装置及其相关的后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后部掩蔽装置,其包括:
[0002] 机动车辆侧面整体形成的支撑件;
[0003] 架子,其在布置成支承在支撑件上的大致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绕支撑件横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
[0004] 相对于支撑件铰接架子的铰接机构,其包括,对于每个支撑件,至少一个由架子界定的抵靠表面和由支撑件界定的互补抵靠表面,在架子绕其横向轴线枢转时,该抵靠表面和互补抵靠表面彼此滑动,以便防止架子相对于横向轴线在向前方向上径向地移动,抵靠表面和互补抵靠表面与横向轴线径向间隔第一距离,
[0005] 用于铰接架子的铰接机构包括与架子成一体的保持表面和由每个支撑件界定的互补保持表面,保持表面和互补保持表面与横向轴线径向间隔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0006] 这种装置包括在机动车辆侧面之间横向铰接的架子,以便将防尘罩分成下部舱和上部舱,在下部舱内的防尘罩内的物品被架子掩蔽,在上部舱内的物品可被支撑在架子上。
[0007] 在防尘罩开启时,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或者通过将架子连接到后挡板的绳索,架子相对于其支持在支撑件上的水平停止位置倾斜。

背景技术

[0008] 为了将该类型的架子安装在车辆侧面,已知的是使用包括在其转动轴线上增加到架子两侧的横向销的铰接机构。销子插入在设置在车辆侧面的互补圆柱座内。这种架子制造昂贵。
[0009] 为了弥补这一问题,FR2850917提出了一种架子,其没有销子穿过其转动轴线。在架子枢转时,该架子侧向地包括与和支撑件成一体的互补抵靠表面合作的第一抵靠表面。
[0010] 架子进一步包括在架子行程极限位置处的保持表面,其与互补保持表面合作。
[0011] 架子通过相对于其水平位置倾斜地插入支撑件内。
[0012] 然后,当承受至少部分朝向车辆前部施加的拉紧力时,架子枢转到其倾斜行程极限位置。手动致动架子。
[0013] 因此当对架子的操纵力连续地朝向机动车辆前部时,这样的架子是令人满意的。
[0014] 尽管如此,当手动地操作架子以将其从其水平位置带到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时,具有非常大的风险,例如当用户向后拉架子并将其提升时,架子将从其支撑件中出来。
[0015] 如果用户再次关闭后挡板而不检查架子的正确位置,架子可能会断裂。

发明内容

[0016]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生产一种后部掩蔽装置,其价格便宜并且适合不同类型的机动车辆,例如,绕其轴线可枢转的架子不会当用户向后拉架子并将其提升时从支撑件中出来的主要风险。
[0017] 如果用户再次关闭后挡板而不检查架子的正确位置,架子可能会断裂。
[0018] 为此,本发明涉及上述类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架子的在其大致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每个倾斜位置的保持表面和互补保持表面彼此合作,以便防止架子相对于横向轴线向后径向移动。
[0019]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可单独或以任意可能结合的技术获得:
[0020] 在大致水平位置,保持表面位于离互补保持表面一定距离处,以允许架子在与每个支撑件接合的位置和远离支撑件的脱离位置之间向后径向移动;
[0021] 架子界定了导向表面,其具有以横向轴线为中心的弯曲部,每个支撑件具有与导向表面互补的互补导向表面,,导向表面和互补导向表面相对于横向轴线在互补抵靠表面和互补保持表面之间径向位于架子的在其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倾斜位置;
[0022] 用于铰接架子的铰接机构,其包括:对于每个支撑件,与架子成一体的保持凸起,其界定了保持表面,该保持凸起收容在由每个支撑件界定的滑块内,该滑块限定限定了互补保持表面;
[0023] 每个支撑件界定了限定互补抵靠表面的枢转壁和限定互补保持表面的导向壁,导向壁和枢转壁在它们之间界定了大致水平的通道,用于使凸起插入滑块内;
[0024] 限定在凸起上的保持表面和抵靠表面基本彼此相对延伸,且在它们之间垂直于枢转轴线地限定了穿过架子的槽口,在架子枢转到达其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之间的每个倾斜位置时,导向壁被收容在槽口内;
[0025] 导向壁在用于架子插入铰接机构的构造和用于架子保持在铰接机构内的构造之间于滑块内可弹性变形;
[0026] 凸起,其与保持表面相对,并且界定了能够在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之间的至少一个给定位置与滑块限定的表面接触的锁止突起,以便将架子保持在给定位置;和
[0027] 凸起界定了与相对于架子的中间平面不到90度的非零角度倾斜的保持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中间面在架子的水平位置内基本水平。
[0028] 本发明还具有用于机动车辆的后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29] 界定防尘罩的侧面;
[0030] 能够向后关闭防尘罩的可动后挡板;
[0031] 如上所述的掩蔽装置,与机动车辆侧面整体形成的支撑件。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可包括以下特征:
[0033] 后挡板被安装成可以相对于侧面绕横向后挡板轴线在防尘罩关闭位置和防尘罩进入位置之间枢转,在后挡板开启时,至少一个绳索连接后挡板到架子,以便其在其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之间枢转,该绳索在后挡板的至少部分行程上施加包括向后分量的力。

附图说明

[0034] 从以下的描述中,通过实例和参考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35] 图1为用于机动车辆的第一后部组件的相关部件的纵向竖直平面截面视图,其中架子通过绳索枢转;
[0036] 图2为图1中第一后部组件的部分截面的四分之三前透视图,架子从支撑件中抽出;
[0037] 图3为图2中沿着纵向竖直面III的部分截面的侧视图,架子处于支持在支撑件上的其水平停止位置;
[0038] 图4为在架子的倾斜中间位置的类似于图3的视图;
[0039]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组件类似于图1的视图,其中架子为手动枢转;和
[0040]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组件类似于图1的视图。
[0041] 贯穿下文,方向为机动车辆的通常方向。因此,术语“后”、“前”、“上”、“下”、“外”、“内”、“纵向”、“横向”、“左”、和“右”可理解为与机动车辆行进正常方向和驾驶员位置相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在图1至4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第一后部组件10。
[0043] 后部组件10限定了机动车辆的防尘罩12。后部组件10包括在向下方向上界定防尘罩12的地板(未示出)和侧面14,图1中只示出了侧面的左手侧,侧面侧向地界定了防尘罩12的左侧和右侧,并且车辆的至少一个座椅16在向前方向上界定了防尘罩12。
[0044] 后部组件10进一步包括能够向后和向上关闭防尘罩12的可动后挡板18。
[0045] 后部组件10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掩蔽装置20,其将在以下详细描述。
[0046] 侧面14在防尘罩12的两侧延伸进入机动车辆的乘员室。每个侧面14包括大致竖直的壁22,该壁22侧向地界定了防尘罩12。
[0047] 后挡板18沿着其上边缘绕着横向后挡板轴线铰接到车辆的顶部(未示出)。
[0048] 后挡板18在用于关闭防尘罩12的位置和用于进入防尘罩的开启位置之间转动。在用于关闭防尘罩12的位置,后挡板18延伸至侧面14的后部与侧面14接触,在用于进入防尘罩的开启位置,后端板18向上且朝向前部枢转。
[0049] 参考附图1和2,掩蔽装置20包括分别与每个侧面14整体形成的支撑件30、用于支撑物体并能够分隔防尘罩12以便将其分隔成两个舱的架子32、以及用于在支撑件30中铰接架子32的铰接机构34。
[0050] 在实施例中,支撑件30包括大致水平的扁平支撑件36,其由每一个侧面14界定在架子32的任一侧。
[0051] 在实施例中,扁平支撑件36沿竖直壁22的上边缘布置,并在架子32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优选位于后部。作为变型,它们在架子3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0052] 当架子32位于水平停止位置时,每个扁平支撑件36界定用于架子32的上支撑表面。
[0053] 每个扁平支撑件36由沿竖直壁22的上边缘提供的纵向台阶部形成,如图2所示。
[0054] 架子32包括大致在架子中间平面上延伸的架子体40。架子体40在中间平面看时具有大体矩形截面。
[0055] 当后挡板18关闭防尘罩12时,架子体40在位于后部座椅16区域内的前边缘42和位于后挡板18区域内的后边缘44之间延伸。
[0056] 架子体40进一步在防尘罩12的整个宽度上在左手侧面14的扁平支撑件36和右手侧面(未示出)的扁平支撑件之间横向延伸。
[0057] 从左手边缘46和右手边缘之间看时,架子32的宽度大于相对每个侧面14分隔各个扁平支撑件36的距离。
[0058] 架子体40优选由热塑性材料制成,优选由纤维或金属加强,并且可由纺织品覆盖,如长毛绒织物、无纺织物或纺织织物。架子体40具有上表面48,其上可放置大于几十克的物品而架子不会有明显变形。
[0059] 架子体40还具有下表面50,该下表面50沿着左手边缘46和右手边缘支承在扁平支撑件36上。
[0060] 在下文中将看到,架子32被安装成通过铰接机构34绕着固定横向铰接轴线B-B’相对于支撑件30可转动,并且在大致水平停止位置、多个中间倾斜位置和图1中虚线所示的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之间转动。
[0061] 在下文中将看到,架子32还可以从其水平停止位置移动,该水平停止位置在架子30接合在支撑件30中由此接合在铰接机构34中的接合构造和架子30与铰接机构34脱开并远离支撑件30的脱开构造之间,在脱开结构中,架子32可从防尘罩12移除。
[0062] 在下文中将看到,架子32只可以在其水平位置远离支撑件30并与铰接机构34脱离。在每个倾斜位置,架子32通过铰接机构34保持在支撑件30内。
[0063] 在水平位置,架子32被布置成以支承在扁平支撑件36上。
[0064] 架子32在侧面14之间沿车辆的整个宽度延伸。架子32在防尘罩12内界定用于存储物品并由架子32在向上方向上掩蔽的下部舱52和从车辆的外部穿过后挡板18的窗户可看到的上部舱54。
[0065] 在每个位于水平位置和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上,架子32通过其后边缘44向上并朝向前部绕横向轴线B-B’枢转。架子32通过铰接机构34绕铰接轴线B-B’锁定在径向位置,这将在下文描述。
[0066] 根据本发明,架子32没有穿过其轴线B-B’的销。在支撑件30上用于铰接架子32的铰接机构34包括:在架子32的每个前角,用于架子枢转的上部台阶部60;下部导向凸台62;和在每个倾斜位置用于保持架子的横向突起64,且其布置在前部并与台阶部60和凸台
62间隔开。
[0067] 铰接机构34进一步包括:用于每个支撑件30的枢转壁70,其能够与端面台阶部60合作;容纳凸台62的导向壁72;用于保持突起64的滑块74。
[0068] 贯穿下文,仅仅描述了铰接机构34的部分出现在架子32的左前角和端面左手支撑件30内。铰接机构34的相应部分出现在对称结构的右前角和右手支撑件内,但没有描述。
[0069] 在实施例中,台阶部60、凸台62和突起64与架子34的架子体40构成整体以方便架子32的生产并降低成本。
[0070] 台阶部60具有向前的凹部。该台阶部60形成架子体40的上表面,位于侧边缘46区域内至前边缘42的后部。该台阶部60在壁70上限定了上抵靠表面76。
[0071] 上抵靠表面76具有向前凹部。从纵向竖直平面看,上抵靠表面76具有大致圆弧形的截面形状。
[0072] 从侧边缘46之间来看,抵靠表面76在小于架子32宽度的10%的宽度上垂直于侧边缘46地延伸。
[0073] 下凸台62形成在下抵靠表面76下方的架子体40之下。下凸台62界定了导向表面78,当架子处于每个倾斜位置时,导向表面78具有以轴线B-B’为弯曲中心的向下凸部。
[0074] 突起64相对于架子体40在前边缘42的横向延伸部分横向突起。突起64相对于台阶部60延伸。
[0075] 突起64与台阶部60一起界定了具有竖直穿过架子体40的横向轴线的槽口80并与支撑件30相对地向外侧向开口。槽口80的宽度大于导向壁72的厚度。
[0076] 当突起64与滑块74接合时,相对于槽口80,突起64界定了用于保持架子的凹入后表面82。从纵向竖直平面看时,保持表面82具有以轴线B-B’为弯曲中心的截面形状。
[0077] 在架子32的每个倾斜位置,轴线B-B’和保持表面82之间的径向距离d2大于轴线B-B’和由台阶部60界定的抵靠表面72之间的径向距离d1。导向表面78和轴线B-B’之间的径向距离d3在径向距离d1和d2之间。
[0078] 突起64沿着其前边缘进一步界定了前脊部84。
[0079] 在实施例中,突起64尽可能地横向延伸到垂直于轴线B-B’的、与在台阶部60区域内的侧边缘46相同平面内的自由端。突起64在纵向竖直平面内具有基本上梯形的截面。
[0080] 枢转壁70大致水平延伸。枢转壁70在上方定位且与扁平支撑件36的上表面间隔开。
[0081] 枢转壁70具有沿着其后边缘横向延伸的互补抵靠表面90和与导向壁72相对地延伸的下表面92。
[0082] 互补抵靠表面90的宽度大致等于台阶部60的抵靠表面76的宽度。从垂直于轴线B-B’的纵向平面看,互补抵靠表面90具有弯曲部,其以轴线B-B’为中心并具有与抵靠表面76的弯曲部互补的形状。因此互补抵靠表面90具有向后的凸面。
[0083] 枢转壁70的下表面92具有向下且朝向水平平面相关的前部的轻微倾斜面。枢转壁70的下表面92在后部延伸并与导向壁72相对,并且在前部与滑块74相对。作为变型,下表面92是水平的。
[0084] 导向壁72从扁平支撑件36大致水平向前突起。导向壁72具有:用于架子30旋转的互补导向表面94,其具有与由凸台62界定的导向表面78互补的形状;和用于架子的互补保持表面96,其具有与突起64的保持表面92互补的形状。
[0085] 互补导向表面94界定了向上敞开的槽口,其具有与凸台62互补的形状。
[0086] 当在铰接机构34内的非接合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在用于架子32插入的变形结构和用于架子32的停止和保持结构之间插入架子32时,导向壁72在滑块74内向下轻微变形。作为变型,为了方便架子32插入铰接机构34,架子32相对于其中间平面是易弯曲的。
[0087] 互补导向表面94具有以轴线B-B’为弯曲中心的槽口。互补导向表面94与轴线B-B’径向间隔距离d3,距离d3在轴线B-B’和互补抵靠表面90之间的距离d1和轴线B-B和互补保持表面96之间的距离d2之间。
[0088] 当架子32接合铰接机构34并在水平位置时,抵靠表面76与互补抵靠表面90配合。类似地,导向表面78与壁72的互补导向表面94配合。
[0089] 此外,枢转壁的下表面92和互补导向表面94在它们之间界定了通道98,用于突起64插入滑块74内。通道98在相对支撑件36的互补抵靠表面90之下朝向后部敞开。通道
98在前部朝下通向滑块74。通道98大致水平地延伸。
[0090] 当架子32处于水平位置时,通道98的最大高度大于突起64的高度。因此,当架子32的通道从其接合构造到脱开构造时,突起64能在通道98内自由地移动。
[0091] 互补保持表面96具有朝向下并朝向前部的凸面。
[0092] 滑块74具有向下并朝向后部的大体曲面形状。滑块74在互补保持表面96和凸起表面100之间延伸,并且具有以轴线B-B’为中心的弯曲部。凸起表面100径向地远离互补保持表面96。
[0093] 当突起64接合在滑块74中时,互补表面96和凸起表面100的径向距离大致等于保持表面82和突起64上的前脊部84的径向距离。因此,突起64在滑块74内移动时,脊部84大致保持在凸起的表面100的区域。
[0094] 滑块74在进入通道98的前部在向上方向上敞开。滑块74朝向后部由行进表面102的后部极限部闭合。
[0095] 后表面102被构造成,当突起64与后表面102接触时,架子以大于30°的角度倾斜,以及例如以相对于水平面在0°到50°之间地角度倾斜。
[0096] 因此从通道98和后表面102之间看,滑块74以大约50°的角度范围绕轴线B-B’延伸。
[0097] 在架子32绕轴线B-B’枢转时,突起64的后保持表面96沿互补保持表面96滑动直到突起64与行进表面102的后部极限部接触。这样架子32处于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
[0098] 每条绳索66在位于后边缘44区域中的第一固定点处固定到架子32并在第二固定点处固定到后挡板18(未示出)。按照后挡板18的结构,当后挡板18从其关闭防尘罩12的位置到开启防尘罩的位置穿过时,绳索66适于在架子32上施加向上和朝向后部或前部的力。
[009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后部组件10的装配和操作将在下面描述。
[0100] 最初,架子32位于防尘罩12的外部远离支撑件30。架子32与铰接机构34脱离。
[0101] 在此位置,每个突起64位于插入通道98之外和每个滑块74之外。
[0102] 当使用者希望将架子32装配到防尘罩时,他将后挡板18放置在其开启位置。然后他将架子32水平放置在支撑件36上。然后他将架子32朝向前部滑动并在导向壁72和枢转壁70之间将每个突起64接合在插入通道98内。
[0103] 在此移动中,导向壁72轻微变形以使凸台62穿过枢转壁70和导向壁72之间,并将导向表面78带入由互补导向表面94界定的槽口内。导向壁72经由其停止结构到其变形结构,然后当凸台62容纳在由导向壁72界定的槽口内时从其变形结构到其停止结构。
[0104] 然后由台阶部60界定的上抵靠表面76与在枢转壁70上的互补抵靠表面90接触。
[0105] 架子32沿着其侧边缘46在其水平停止位置处支撑在支撑件36上。架子32通过合作沿着纵向轴线C-C’相对于支撑件30被支撑在凸台62和设置在导向壁72中的凹部之间。
[0106] 然后后挡板18可再次关闭以沿着车辆的纵向轴线C-C’平移地楔入架子32的后边缘44。
[0107] 然后架子32掩蔽下部舱52,并架子32能够支撑上部舱54内的物体。
[0108] 当使用者想要进入防尘罩12时,他将后挡板18从关闭防尘罩12的位置带到进入防尘罩12的位置。
[0109] 在此移动中,绳索66在架子的后边缘44的区域上施加向上并向后部或前部的力,以便将架子32从其水平位置带到至少一个倾斜位置。
[0110] 然后突起64接合到滑块74中。导向壁72穿入槽口80,架子32的前边缘42在支撑件36之下沉入下部舱52。
[0111] 在穿行期间,抵靠表面76邻近互补抵靠表面90滑动,因此防止了抵靠表面76和架子32相对于轴线B-B’沿向前方向径向移动。因此用于架子32转动的轴线B-B’相对于支撑件30保持固定。
[0112] 此外,突起64在滑块74内移动,保持表面82与互补保持表面96接触,以便在表面96上滑动。
[0113] 在保持表面82和互补保持表面96之间的合作阻止了架子32和抵靠表面76相对于轴线B-B’沿着向后方向的径向移动,因此防止了架子32与铰接机构34脱离,即使由绳索66施加的拉伸力朝向后。这出现在架子32的每个倾斜位置。
[0114] 结果,一旦架子32离开其与铰接机构34接合的水平停止位置,架子32与铰接机构34的脱离被阻止,架子的导向转动受到限定在架子32上的上抵靠表面76和由限定在每个支撑件30上的互补抵靠表面90之间的合作以及在限定在架子32上的保持表面82和限定在每个支撑件30上的互补保持表面96之间的合作的影响。
[0115] 因此,对于架子32的每个倾斜位置,在架子32绕轴线B-B’枢转时,架子32的每个点大致保持与轴线B-B’一恒定距离。
[0116] 此外,导向表面78的圆形结构限定在架子32之下,至少在架子32的行进开始时,导向表面78在由每个支撑件30限定的互补导向表面94上滑动,互补导向表面94在其水平位置和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之间,由此防止架子32的人为干扰并利于其转动。
[0117] 为了再次将架子32脱离支撑件30并与铰接机构34脱离,架子32再次倾斜到其水平位置。
[0118] 在多种掩蔽装置110中,如图5所示,架子32能够独立于后挡板18移动。没有绳索66将架子连接到后挡板18。
[0119] 在此例子中,架子32可被使用者在其水平位置、每个中间倾斜位置和其行进位置的倾斜极限处之间手动倾斜。
[0120] 在图5中所示的另一种变型中,凸起的表面100在行进表面102的后部极限的区域中限定了用于脊部84插入的座,该座能够容纳脊部84以便在其倾斜的行程极限位置处提供架子32可逆的固定,无需手动施加在向上方向上的保持力。
[0121] 在另一种未示出的变型中,架子32包括插入架子体40中并相对于架子体40可延伸展开的存储抽屉。
[0122] 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当架子32处于水平位置和当绕其转动轴线枢转时,能够获得用于机动车辆的掩蔽装置20,其简单地装配到车辆内并且在车辆内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0123] 此外,可以使用用于铰接架子32的铰接机构34,无论设置在车辆内的架子的转动类型为哪一种,特别是在后挡板18移动期间,当绳索66朝向前、向后、或同时向前或向后施加力时,致动架子32。
[0124] 一旦架子32开始枢转,不可能将其从铰接机构34内抽出,无论用于移动架子的力施加在哪个方向。
[0125] 此外架子32非常容易以简单的步骤生产,采用不同的材料成整块制造。
[0126] 此外,考虑到支撑件30的形状的简单,铰接机构34不需要车辆的侧面14的结构显著复杂化。
[0127] 此外,架子32的装配是容易的,因为架子32在其铰接机构34的接合大致在架子处于水平位置时执行,因此减少了机动车辆车身其他部件的影响,例如车柱。
[0128] 如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组件210。
[0129] 该组件不同于组件10,因为脊部84位于上面且靠近在架子32水平位置的保持表面82的下边缘212的后部。
[0130] 因此,突起64在下边缘212和脊部84之间限定了倾斜下表面214,该倾斜下表面214完全在穿过下边缘212的平面P’下方延伸,平面P’相对于架子32的中间平面倾斜大于10°且小于90°的角度。同样地,架子32的后边缘42不垂直于架子的中间平面,但是大致在倾斜平面P’内延伸。
[0131]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架子32绕轴线B-B’枢转时,突起64的进入下部舱52被最小化,因此增加了可获得的载荷量。因此从平面48、50之间看,最大进入量小于架子的架子体42的平均高度。
[0132] 在另一种变型中,从横向上看,突起64的最大宽度小于抵靠表面76的宽度,这样突起64不会横向地延伸至架子32的侧边缘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