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880125976.4

文献号 : CN1019328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朴弘熙李泰憙吴濬焕金荣辰李镐碝

申请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构造成用于改进设置在冰箱门上的制冰室的结构,从而将冷空气有效供应到制冰室内。所述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储存室;冰箱门,该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主体;制冰装置,该制冰装置设置在冰箱门上且构造成用于制冰;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设置在制冰装置内,且包括冷空气引入部;冷冻芯,该冷冻芯竖直地布置在制冰单元内,且通过冷空气冷却;以及冰格,该冰格构造成容纳所述冷冻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冷空气引入部设置在冷冻芯的上侧。冷空气被有效引入到制冰室内,从而提高所制取的冰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储存室;

冰箱门,所述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所述主体;

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设置在所述冰箱门上,且构造成用于制冰;

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装置内,且包括冷空气引入部;

冷冻芯,所述冷冻芯竖直地布置在所述制冰单元内,且通过冷空气冷却;以及冰格,所述冰格构造成容纳所述冷冻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设置在所述冷冻芯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冻芯,且所述多个冷冻芯彼此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与设置在所述多个冷冻芯的中央处的冷冻芯最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单元设置有传热翼片,所述传热翼片构造成促进所述冷冻芯的热传递,且所述冷冻芯插入到所述传热翼片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传热翼片,且所述多个传热翼片在所述冷冻芯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冰格中装有水,且所述冷冻芯的至少一部分浸没在所述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通过所述冷空气引入部引入的冷空气在所述冷冻芯的纵向方向上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装置的侧表面设置有供应部,所述冷空气被从所述主体供应到所述供应部,且在所述冷空气引入部与所述供应部之间设置有冷空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冷空气供应部,所述冷空气被从所述主体供应到所述冷空气供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装置的侧表面设置有冷空气供应部,所述冷空气被从所述主体供应到所述冷空气供应部。

11.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储存室;

冰箱门,所述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所述主体;

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设置在所述冰箱门上且包括冷空气引入部,所述冷空气引入部构造成将从所述主体供应的冷空气引入;

冷冻芯,所述冷冻芯布置在所述制冰单元内,且通过冷空气冷却;以及冰格,所述冰格位于所述冷冻芯的下侧,水在所述冰格中转变成冰,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冰单元的上部的第一冷空气引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冻芯的侧端被容纳在所述冰格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包括第二冷空气引入部,所述第二冷空气引入部设置在所述制冰单元的左表面或右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供应到所述制冰单元中的冷空气分流到所述第一冷空气引入部和所述第二冷空气引入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冷空气引入部的一侧设置有冷空气出口,所述冷空气出口构造成将在所述制冰单元内循环的冷空气排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在所述第一冷空气引入部处引入的冷空气从所述冷冻芯的上侧流动到所述冷冻芯的下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冻芯,且所述第一冷空气引入部与设置在所述多个冷冻芯的中央处的冷冻芯最接近。

18.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储存室;

冰箱门,所述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所述主体;

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设置在所述冰箱门上,冷空气被引入到所述制冰单元中;

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构造成向所述制冰单元供应水;

冰格,所述冰格构造成将从所述供水单元供应的水转变成冰;

冷冻芯,所述冷冻芯设置在所述冰格的上侧,且构造成使所述水冷冻;以及冷空气通道,所述冷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冰箱门上,且构造成将所述冷空气朝着所述冷冻芯的上侧引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空气通道朝着所述制冰单元的上部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空气通道的侧端设置有冷空气引入部,所述冷空气引入部构造成将冷空气引入到所述制冰单元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冷冻芯竖直地布置,且在所述冷空气引入部处引入的冷空气朝着所述冰格的下侧流动。

说明书 :

冰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冰箱包括多个储存室,用于在接近或低于零摄氏度的低温下储存食物。每个储存室均具有开口侧,该开口侧允许取用在储存室内储存的食物。
[0003] 近来,已经开发出具有分配器的冰箱,该分配器用于分配冰和水。用于储存将被分配的水的水箱连接到该分配器。
[0004] 在冰箱内设置有制冰室,该制冰室用于使用所供应的水来制冰。该制冰室可以安装在冰箱的主体内或者冰箱的门内。
[0005] 当制冰室设置在冷藏室处时,制冰室形成为绝热结构,以提供低温环境。穿过制冰室和冰箱的侧表面形成有如下通道,冷冻室的冷空气能够通过该通道引入和排出。
[0006] 在制冰室内可以设置有冰格,使得所供应的水因接收到的冷空气而转变成冰。也就是说,冷空气被供应到填充有水的冰格,以制取冰。
[0007] 现有技术的制冰室结构具有如下局限性:供应到制冰室内的冷空气未被有效供应到冰格,因此减少了制冰量。
[0008] 而且,由于冷空气供应的效率低,所以难以获得具有均匀大小的透明冰。

发明内容

[0009] 技术问题
[0010] 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构造成用于改进设置在冰箱门上的制冰室的结构,从而将冷空气有效供应到制冰室内。
[0011] 实施例还提供如下一种冰箱,该冰箱适于使供应到制冰室内的冷空气朝着冷冻芯流动,从而使冷冻芯的温度降低以提高制冰量。
[0012] 实施例还提供冷冻芯,通过将冷空气从制冰室的上部供应到制冰室的下部,使所述冷冻芯在制冰过程中具有均匀的温度分布。
[0013] 技术方案
[0014] 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储存室;冰箱门,该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主体;制冰装置,该制冰装置设置在冰箱门上,且构造成用于制冰;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装置内,且包括冷空气引入部;冷冻芯,该冷冻芯竖直地布置在制冰单元内,且通过冷空气冷却;以及冰格,该冰格构造成容纳冷冻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设置在冷冻芯的上侧。
[0015] 在另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储存室;冰箱门,该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主体;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设置在冰箱门上且包括冷空气引入部,该冷空气引入部构造成将从所述主体供应的冷空气引入;冷冻芯,该冷冻芯布置在制冰单元内,且通过冷空气冷却;以及冰格,该冰格位于所述冷冻芯的下侧,所供应的水在该冰格中转变成冰,其中,所述冷空气引入部包括设置在制冰单元的上部的第一冷空气引入部。
[0016] 在又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储存室;冰箱门,该冰箱门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主体;制冰单元,该制冰单元设置在冰箱门上,冷空气被引入到该制冰单元中;供水单元,该供水单元构造成向制冰单元供应水;冰格,该冰格构造成将从供水单元供应的水转变成冰;冷冻芯,该冷冻芯设置在冰格的上侧,且构造成使水冷冻;以及冷空气通道,所述冷空气通道设置在冰箱门上,且构造成将冷空气朝着冷冻芯的上侧引入。
[0017] 有益效果
[0018] 根据上述冰箱构造,冷空气被从设置在冰箱门上的制冰室的上侧供应,使得冷空气被直接朝着冷冻芯供应。
[0019] 因此,冷冻芯保持在适于制冰的低温下,因而提高了制冰量。
[0020] 而且,由于冷空气被均匀输送到冷冻芯,所以,所制取的冰的大小是均匀的。
[0021] 而且,由于冷冻芯被均匀冷却,所以在冷冻芯处产生的冰是透明的。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冰箱的透视图。
[0023] 图2是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构造的透视图。
[0024]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0025] 图4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门构造的透视图。
[0026]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0027] 图6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冰箱门构造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现在将提及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细节,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然而,本公开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且不应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本公开全面而完整,并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0029]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冰箱1的透视图。
[0030] 参考图1,冰箱1包括:主体10,该主体10具有冷藏室11和冷冻室12;冷藏室门13,该冷藏室门13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主体10的前表面,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冷藏室门
11;以及冷冻室门14,该冷冻室门14设置在主体10的下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冷冻室
12。在此,冷藏室11设置在主体10的上部,而冷冻室12设置在主体10的下部。
[0031] 在本实施例中,将针对冷冻室被限定在冷藏室下方的底部冷冻室型冰箱进行描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本公开不仅适用于冷冻室被限定在冷藏室上方的顶部安装型冰箱,而且适用于冷冻室和冷藏室分别被限定在左右两侧的并列型冰箱。
[0032] 更详细地,冷藏室门13被分为两部分,这两个部分通过铰链(未示出)分别联接到主体10的两侧。冷冻室门14通过铰链(未示出)联接到主体10的下端,且被设计成以抽屉的形式抽出。
[0033] 在冷冻室12内可以设置有储存容器16。储存容器16构造成储存冷冻食品,且随着冷冻室门14的抽出而被向前抽出。
[0034] 另外,在主体10的后下部设置有蒸发器15,该蒸发器15用于产生将被供应到主体10中的冷空气。
[0035] 冷藏室门13的内表面设置有制冰装置100和多个筐17。制冰装置100构造成用于制冰。所述筐17设置在制冰装置100的一侧,且构造成用于储存食物。
[0036] 制冰装置100包括各位于其一个侧表面上的冷空气供应部102和冷空气排出部104。冷空气供应部102构造成供应被供给到冷冻室12中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冷空气排出部104构造成朝着蒸发器15排出在制冰装置100内循环的冷空气。
[0037] 在主体10中的一个侧表面处设置有供应管道22和排出管道24,该供应管道22构造成将冷空气供应到冷空气供应部102,从冷空气排出部104排出的冷空气在所述排出管道24内流动。
[0038] 供应管道22和排出管道24的第一侧连接到冷冻室12。由蒸发器15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供应管道22供应到制冰装置100。在制冰装置100内循环的冷空气通过排出管道24排出到冷冻室12内。
[0039] 在供应管道22和排出管道24的第二端上分别形成有供应管道孔22a和排出管道孔24a。供应管道孔22a和排出管道孔24a分别与冷空气供应部102和冷空气排出部104连通。
[0040] 在此,供应管道孔22a和排出管道孔24a在主体10的内表面上露出,以与冷空气供应部102和冷空气排出部104相对应,使得当冷藏室门13关闭时,供应管道孔22a和排出管道孔24a分别与冷空气供应部102和冷空气排出部104连通。
[0041] 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40的构造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0042] 参考图2和3,制冰装置100设置在冷藏室门13的内表面处,该制冰装置100被设计成用于制冰以及用于用户取用该冰。
[0043] 详细的说,制冰装置100包括:制冰单元140,该制冰单元140用于使用所供应的水来制冰;蓄冰器(未示出),该蓄冰器设置在制冰单元140下方,以储存由制冰单元140制取的冰;分配器(未示出),该分配器用于分配储存在蓄冰器内的冰。
[0044] 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制冰单元140的结构。
[0045] 制冰单元140包括:供水单元148,该供水单元148用于从外侧供应水;冰格146,从供水单元148供应的水在该冰格146中被冷冻成冰;一个或多个冷冻芯143,所述一个或多个冷冻芯143用于将供应到冰格146内的水冷冻;以及一个或多个传热翼片147,所述一个或多个传热翼片147用于从冷冻芯143有效传递热量。
[0046] 详细的说,冷冻芯143设置在冰格146的上方。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冷冻芯143可以布置成两行,但不限于此。例如,冷冻芯143可以布置成两行或更多行。
[0047] 冷冻芯143可以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杆形形状。冷冻芯143的至少一部分储存在制冰空间146a内。
[0048] 另外,传热翼片147形成为板形形状,且设置在冷冻芯143的外侧。每个传热翼片147均设有与冷冻芯143的直径相对应的多个孔。也就是说,允许冷冻芯143插入在传热翼片147的孔内。传热翼片147可以沿冷冻芯143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
[0049] 如上所述,由于具有多层的传热翼片147被设置成与每个冷冻芯143的外侧接触,所以能够通过冷空气更有效地实现热传递。
[0050] 另外,冷冻芯143和传热翼片147设置在冰格146上方,且能够向上移动。冷冻芯143和传热翼片147设置成能够在它们向上移动的状态下旋转。
[0051] 制冰单元140还包括控制箱141,该控制箱141能够使冷冻芯143和传热翼片147移动和旋转。控制箱141可以包括马达(未示出)和凸轮单元(未示出),所述马达用于向冷冻芯143和传热翼片147提供驱动力,所述凸轮单元用于传递该马达的驱动力。
[0052] 冰格146以及冷冻芯143和传热翼片147能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控制箱141。
[0053] 制冰空间146a与形成在冰格146内的冰的尺寸相对应。由于冷冻芯143设置在制冰空间146a的上侧,因而制冰空间146a的数量可以与冷冻芯143的数量相对应。供应到制冰空间146a中的水与冷冻芯143接触从而被冷冻。
[0054] 制冰空间146a的下部是圆形的,因此,冰的下部也是圆形的。
[0055] 制冰装置100在其上部包括冷空气供应部102。冷空气供应部102构造成在冷藏室门13关闭时将从冷冻室12引入的冷空气供应到制冰装置100。如上所述,冷空气供应部102可以与供应管道孔22a连通。
[0056] 另外,在冷空气供应部102的下侧设置有冷空气通道150,通过冷空气供应部102引入的冷空气沿着该冷空气通道150流动。在冷空气通道150的第一端形成有冷空气引入部142,冷空气通过该冷空气引入部142被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
[0057] 也就是说,从冷冻室12输送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供应部102流入到冷空气通道150内,且通过冷空气引入部142被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被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的冷空气朝着冷冻芯143的上侧流动。
[0058] 在此,为了将冷空气均匀输送到冷冻芯143,冷空气引入部142可以设置在距离各个冷冻芯143具有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处,即位于通向多个冷冻芯143的中央处的冷冻芯143的竖直线上。因此,冷空气引入部142与设置在所布置的多个冷冻芯143的中央处的冷冻芯143最接近。
[0059] 如上所述,冷空气供应部102设置在制冰单元140的上侧,且冷空气从制冰单元140的上部朝着该制冰单元140的下部供应,即,从冷冻芯143的上部朝着冰格146供应。
[0060] 因此,由于冷冻芯143被冷空气均匀冷却且保持在适于制冰的低温下,所以提高了制冰性能,进而提高了所制取的冰量。而且,提高了制取透明冰的性能。
[0061] 制冰单元140的一个侧表面(左表面或右表面)设置有冷空气出口144,以将经过冷冻芯143和冰格146的冷空气排出到制冰单元140外部。冷空气出口144与设置在制冰装置100的侧表面上的冷空气排出部104连通。
[0062] 由此,通过冷空气出口144排出的冷空气经由冷空气排出部104通过排出管道24被引导到冷冻室12。
[0063] 因此,冷空气从制冰单元140的上部供应到制冰单元140的下部,且朝着制冰单元140的一侧排出。因而,冷空气被均匀供应到冷冻芯143,因此能实现水的均匀冷冻。
[0064] 现在将描述制冰单元140的操作。
[0065] 从供水单元148供应到冰格146的制冰空间146a中的水与冷冻芯143接触。也就是说,冷冻芯143可部分浸没在水中。
[0066] 然后,当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供应部102被供应到制冰单元140内时,冷冻芯143被冷却,且在该过程中,与冷冻芯143接触的水被冷却并转变成冰。
[0067] 在此,冷空气从冷冻芯143的上侧流动到冷冻芯143的下侧,且经过冷冻芯143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排出部104移动到主体10中。
[0068] 下面,将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除了制冰装置100的构造至外,该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主要描述不同之处,且同样的部件将使用前一实施例的附图标记和描述来进行描述。
[0069] 图4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冰箱门构造的透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0070] 参考图4和5,根据该实施例的制冰装置100的横向表面设置有冷空气供应部103,从冷冻室12输送的冷空气被引入到该冷空气供应部103中。冷空气供应部103的下侧设置有冷空气排出部104,在制冰装置100内循环的冷空气在该冷空气排出部104处排出。
[0071] 由于冷空气供应部103设置在制冰装置100的横向表面上,所以冷空气供应部103容易与供应管道22连通。
[0072] 在制冰单元140内设置有冷空气通道160,通过冷空气供应部103引入的冷空气在该冷空气通道160内流动。冷空气通道160朝着制冰单元140的上部延伸,且冷空气通道160的一个侧端设置有冷空气引入部142,该冷空气引入部142构造成将冷空气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
[0073] 也就是说,冷空气引入部142设置在制冰单元140的上部,且通过冷空气引入部142引入的冷空气从制冰单元140的上部朝着该制冰单元140的下部流动。
[0074] 所引入的冷空气经过冷冻芯143流动到冰格146下部,以冷却冷冻芯143。将会意识到的是,冷冻芯143通过传热翼片147有效传递热量。
[0075] 制冰装置100的一侧设置有冷空气排出部104,该冷空气排出部104构造成将在制冰单元140内循环的冷空气排出。冷空气排出部104和冷空气供应部103可以设置在同一个侧表面上。如上所述,当冷藏室门13关闭时,允许冷空气供应部103和冷空气排出部104分别与供应管道22和排出管道24连通。
[0076] 根据上述构造,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的冷空气被从制冰单元140的上侧供应到该制冰单元140的下侧,以便与冷冻芯143直接接触。所供应的冷空气均匀作用在各个冷冻芯143上,使得各个冷冻芯143的温度均匀形成。
[0077] 因此,提高了制冰单元140的制冰性能,且形成了具有均匀大小的冰,且提高了制取透明冰的性能。
[0078]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冰箱门构造的横截面图。
[0079] 参考图6,冷空气通道160可以设置有第一冷空气引入部142a和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冷空气被引入到该第一冷空气引入部142a和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
[0080] 第一冷空气引入部142a可以设置在制冰单元140的上部,而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可以设置在制冰单元140的左表面或右表面。
[0081] 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可以设置在冷空气出口144的上侧。
[0082] 也就是说,冷空气通道160可以设置有被构造成引入冷空气的多个冷空气引入部。
[0083] 在第一冷空气引入部142a处引入的冷空气可以从冰格146的上侧朝着冰格146的下侧流动。在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处引入的冷空气可以朝着冰格146的左表面或右表面移动。
[0084] 因此,通过冷空气供应部103供应的冷空气流过冷空气通道160且分流到第一冷空气引入部142a和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中。
[0085] 也就是说,冷空气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冷空气引入部142被引入,而其余的冷空气则可以通过第二冷空气引入部142b被引入到制冰单元140内。
[0086] 根据上述构造,冷空气被引入到冷空气引入部中。因此,冷冻芯被适当冷却,且冰格的左表面和右表面被通过第二冷空气引入部引入的冷空气冷却。
[0087] 工业实用性
[0088] 所述实施例涉及一种冰箱,该冰箱构造成用于改进设置在冰箱门上的制冰室的结构,从而将冷空气有效供应到制冰室内。
[0089]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冰箱中,从设置在冰箱门上的制冰室的上侧供应冷空气,使得冷空气被直接供应到多个冷冻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