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光纤软线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光纤连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04078.5

文献号 : CN10193967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内孝哉

申请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装置(10),其包括支撑光纤软线(1)的支撑构件(12)和将所述光纤软线(1)固定至所述支撑构件(12)的固定构件(14)。所述支撑构件(12)包括联结部分(16),其用于连接通过将暴露的张力构件(3)翻起至护套(4)外表面上而构成的护套末端(5),以此方式防止至少由于所述光纤软线(1)的自重而使得所述光纤软线从所述支撑构件(12)上滑落。所述固定构件(14)包括通过压力作用来使联接护套末端(5)的联结部分(16)变形的压紧部分(18),来使得联结部分(16)与护套末端(5)紧密接触。压紧部分(18)依据联结部分(16)和压紧部分(18)之间大小不同而施加压力,从而压缩联结部分(16)。

权利要求 :

1.一种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用于牢固地保持光纤软线,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所述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均容纳在护套里,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支撑所述光纤软线的支撑构件;以及

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所述光纤软线的固定构件;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联结部分,所述联结部分联结通过将暴露的张力构件翻起至护套外表面上而构成的护套末端,以此方式防止至少由于所述光纤软线的自重而使得所述光纤软线从所述支撑构件上滑落;以及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压紧部分,所述压紧部分通过压力使联结护套末端的联结部分变形以使所述联结部分和所述护套末端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依靠所述联结部分和所述压紧部分之间的尺寸差而产生所述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联结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光纤软线的护套末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适于和所述第一部分组装并包括接纳槽,所述接纳槽接纳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所述护套末端以及通过摩擦力联结所述护套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导向部分,所述导向部分邻近所述联结部分,所述导向部分具有光纤软线能够穿过的开口,通过将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处于暴露状态的光纤软线的末端区域插入穿过所述导向部分的所述开口,所述护套末端自动形成并设置在所述联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导向部分包括为所述支撑构件所支撑的光纤软线提供的应力释放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压紧部分包括一对臂部分,用于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支撑构件的联结部分锚定在所述臂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构件的壳体;其中所述固定构件以相对能够移动的方式结合到所述壳体,并通过使所述压紧部分与所述壳体内容纳的所述支撑构件的联结部分啮合,来将所述光纤软线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并且还将所述支撑构件固定到所述壳体。

8.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

9.一种用于牢固地保持光纤软线的方法,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这两者均容纳在护套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支撑所述光纤软线的支撑构件;

提供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所述光纤软线的固定构件;

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支撑和联结护套末端,所述护套末端通过将暴露的张力构件翻起至护套外表面上而构成,以此方式防止至少由于所述光纤软线的自重而使得所述光纤软线从所述支撑构件上滑落;以及使所述固定构件与支撑所述护套末端的所述支撑构件啮合,并通过所述固定构件所施加的压力来使所述支撑构件变形,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护套末端紧密接触。

说明书 :

固定光纤软线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光纤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光纤软线的保持装置和固定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光纤软线保持装置的光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光学连接技术领域,人们已经知道各种用于牢固地保持光纤软线(也被称为护套光缆)的保持装置,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两者均容纳在护套内。
[0003] 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Kokai)No.11-231171公开了一种用于光连接器的支撑构件,所述光连接器端接包括光纤和加固构件的光纤软线,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可被压合至光纤软线端部的压紧部分以及用于固定光纤软线加固构件的加固构件固定部分。支撑构件邻接具有压合至光纤软线端部的压紧部分以及由加固构件固定部分所固定的光纤软线的加固构件的光连接器壳体。在这种情况下,光纤粘结性地固定至套管,并且加固构件设置在布置于壳体上的加固构件固定部分。然后,作为单独构件的压套设置在已经布置在加固构件固定部分的加固构件上,并通过从外面压紧和填塞压套来将加固构件固定至光连接器的壳体。
[0004] 另外,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Kokai)No.2000-6527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将光纤软线的护套末端连接至光连接器的应用的终端固定器,其中所述终端固定器包括具有伸出外面的内管的光连接器以及具有接纳管的孔的紧固件。在内管末端的外周边形成凸起部分,并且在纵向中间部分形成凹陷部分。在管的内表面上形成凸起部分以接纳紧固件上的孔,使得在附接至紧固件时其直接设置在内管的凹陷部分上。通过将内管插入到护套和光纤软线加固纤维的内部并通过将紧固件压进外侧,从而将护套和紧固纤维夹在内管和紧固件之间,护套末端可牢固地保持至光连接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在光纤软线的保持装置或包括这样的保持装置的光纤连接装置中,希望消除使用诸如填缝工具的特殊专用工具的需要,并且还希望减少所述装置中的部件数量。
[0007] 本发明旨在为光纤软线提供一种保持装置,所述装置允许减少部件数量并使得在未使用专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将光纤软线固定。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光纤软线提供一种固定方法,所述方法允许采用减少的步骤并使得在未使用专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将光纤软线固定。
[0009]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用于光纤软线的保持装置的光纤连接装置,所述光纤连接装置允许减少部件数量并使得在未使用专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将光纤软线固定。
[0010]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牢固地保持光纤软线的保持装置,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两者均容纳在护套里,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支撑光纤软线的支撑构件;以及相对于支撑构件固定光纤软线的固定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联结部分,所述联结部分联结通过将暴露的张力构件翻起至护套外表面上而构成的护套末端,以此方式防止至少由于所述光纤软线的自重而使得所述光纤软线从所述支撑构件上滑落;并且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通过压力作用使得联接护套末端的联结部分变形的压紧部分,从而使得联结部分与护套末端紧密接触。
[001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被构造为如上所述的保持装置的光纤连接装置。
[0013]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牢固地保持光纤软线的方法,所述光纤软线包括包层光纤和张力构件,两者均容纳在护套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支撑光纤软线的支撑构件;提供相对于支撑构件固定光纤软线的固定构件;在支撑构件上,支持和联接护套末端,该护套末端通过将暴露的张力构件翻起至护套的外表面而构成,以此方式防止至少由于光纤软线的自重而使得所述光纤软线从支撑构件上滑落;以及通过固定构件施加的压力来使固定构件和支持护套末端的支撑构件啮合并使支撑构件变形,从而使得支撑构件与护套末端紧密接触。
[0014] 本发明的效果
[0015] 使用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保持装置,光纤软线可由两步牢固地保持。即,在第一步中,光纤软线的护套末端通过支撑构件的联结部分而连接,并在第二步中,具有在其上连接有护套末端的联结部分通过固定构件的压紧部分施加的压力而变形,使得联结部分和护套末端彼此紧密接触。与传统的采用压填工艺的保持装置相比,由于在该固定操作中没有采用压填工艺,因此不需要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并且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在第一步中,其中护套末端使用与临时固定一样小的固定强度由支撑构件的联结部分而连接,操作人员可使用相对弱的力来手动完成操作。在第二步中,其中固定构件的压紧部分与支撑构件联结部分的外表面接合,并且管状的柔性联结部分向中心压缩,可在不需要操作人员用力的情况下,以相对简单非手动操作方式完成操作,使得护套末端牢固地固定至联结部分。
[0016]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光纤连接装置允许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光纤软线在未使用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的情况下,手动操作容易地将光纤软线固定于保持装置,并且因此其适用于现场组装。
[0017] 使用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光纤软线的固定方法,可减少工序的数量,并且光纤软线可在无需使用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的情况下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固定。

附图说明

[001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以及光纤软线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0019] [图2]示出了图1其上有光纤软线支持的保持装置支撑构件的透视图。
[0020] [图3]示出了图2其上有光纤软线支持的支撑构件的剖视图。
[0021] [图4]示出了固定构件和保持装置壳体的放大透视图。
[0022] [图5]解释了通过使用保持装置的固定过程,并示出了(a)固定构件处于预备位置;(b)固定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以及(c)固定构件处于完全压缩位置的剖视图。
[0023] [图6]示出了在附接至光纤软线之前支撑构件的透视图。
[0024] [图7]示出了支撑光纤软线设置在特定位置之前支撑构件的透视图。
[0025]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装置以及光纤软线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现在,本发明在下面将结合其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详细地描述。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应的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002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0的视图,所述保持装置10包括示出的光纤软线(也是已知的护套光缆)1一部分的插入物。图2示出了在其上固定有光纤软线1作为保持装置10的组件的支撑构件12的视图。图3示出了在其上固定有光纤软线1的支撑构件12的剖视图。在外力诸如张力的作用下,保持装置10牢固地将单芯或多芯(图中为单芯)光纤软线1固定至待连接到诸如光连接器或诸如此类的物体上,其中所述光纤软线1由一个或多个包层光纤2和多个容纳在柔性管状护套4中的耐张力体(例如,聚酰胺纤维)3构成。
[0028] 固定构件10包括支撑光纤软线1的支撑构件12,和将光纤软线1固定至支撑构件12的固定构件14。支撑构件12包括以某种方式连接光纤软线1的护套末端5的联结部分
16,其中暴露于护套外面的张力构件3翻起至护套4的外表面上,使得可防止光纤软线1至少由于其自重而从支撑构件12上滑落。固定构件14包括通过压力作用来使得联接护套末端5的联结部分16变形的压紧部分18,以便联结部分16和护套末端5彼此紧密接触。
[0029] 当光纤软线1由保持装置10固定时,作为将光纤软线1连接至待连接的诸如光连接器的物体上的初步步骤,在光纤软线1的末端区域将护套4移除预定的长度,从而暴露包层光纤2和张力构件3至护套4的外面,并且随后张力构件3的暴露部分被切至预定的长度。通过翻起张力构件3的暴露部分至护套4的外表面来形成护套末端5。
[0030] 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具有在整个周长上包围光纤软线1的护套末端5的管状结构(见图2),并具有多个形成在内周边表面(图3)上的锯齿状隆起20,以便他们可以和护套4咬合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来联接护套末端5。在另一方面,联结部分16在整体上应具有合适的柔韧性以便使得其在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施加的压力下弹性变形,以及在另一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每个隆起可在尖端处与护套4咬合。
[0031] 在图示实施例中,具有管状结构的联结部分16具有带大致矩形横截面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外部形状,并且多个隆起20分别形成在限定接纳护套末端5的通孔的相对两表面上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相互相对的隆起20的尖端之间的间距稍稍小于待固定的光纤软线1的护套4的外径(图3)。联结部分16的形状不应受图示实施例的限制,并且联结部分16可具有任何适用的外形,例如,圆柱形、多角柱、或诸如此类。另外,隆起20可形成一种构造使得其与光纤软线1的全部或部分外周相结合。
[0032] 联结部分16包括上面设置护套末端5的板状第一部分22,和与第一部分22待结合并具有接纳设置在第一部分22的护套末端5的接纳槽24的第二部分26,并且多个隆起20形成在第二部分26的接纳槽24中(见图1)。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可彼此相对运动,并通过正确地结合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在第二部分26的一侧打开的接纳槽
24被在该侧的第一部分22关闭,以便形成中空管状的联结部分16。在这种构造下,通过向设置在第一部分22上的护套末端5横向挤压第二部分26的接纳槽24的开口端,护套末端
5可妥帖地接纳于接纳槽24中,使得通过管状联结部分来联接护套末端5的操作可简化。
[0033]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通过键合部分28彼此相对旋转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以及键合部分28可在一个单元里由合成树脂整体模铸,并可被构造使得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在键合部分28相关变形时可彼此相对旋转。在这种构造下,联结部分16的结构可简化,并且制造支撑构件12的工序步骤可减少。
[0034] 支撑构件12进一步包括导向的纤维导向装置30,在居中的状态下,包层光纤2在光纤软线1的末端暴露,并且延伸部分32从联结部分16的对侧上的纤维导向装置30而延伸(图3)。纤维导向装置30具有支持凹槽34以稳定地支持包层光纤2毫无偏差地处于邻近由联结部分16连接的护套末端5的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具有支持凹槽34的内壁36邻近联结部分16的第二部分26而设置,并且能够适形嵌入支持凹槽34的凸起38邻近联结部分16的第一部分22而设置(图1)。通过如上所述妥帖地结合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凸起38适形嵌入支持凹槽34以便减少包层光纤2在支持凹槽34上的偏差。延伸部分32具有管状结构使得其可基本上包围由纤维导向装置30在预定长度间隙上导向的包层光纤2。优选地,包括联结部分16、纤维导向装置30和延伸部分32的整个支撑构件12,例如在一个单元里通过注模工艺由合适的合成树脂材料整体模铸而成。
[0035] 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具有结构使得其可与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的外表面结合并向轴线中心方向压缩具有管状结构的联结部分16。具体地讲,压紧部分18被构造使得其可通过依据连接装置16和压紧部分18之间外径的尺寸差而产生的压力来压缩柔性联结部分16。压紧部分18具有足够的刚性使得在其本身基本上未变形的情况下可使得联结部分弹性变形。
[0036] 压紧部分18还包括在压力作用下夹住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的一对臂部分40(图1)。臂部分40在各自的一端整体连接至大致矩形板状的基部42的外周边(矩形的一侧),并以大致垂直于基部42的方向彼此平行延伸。两个臂部分40均将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接纳进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隙空间,并在各自的对侧40a与联结部分16的侧面
16a接合(图5)。此处,支撑构件12和固定构件14两者均被构造为在未变形的正常情况下,使得两个臂部分40之间的间距d1稍稍小于联结部分16的厚度d2(图5)。使用这样的构造,由d1和d2之间尺寸差所确定的压力可由两个臂部分40容易并适当地施加到联结部分16上。
[0037] 固定构件14还包括一对设置在一对臂部分40对面的辅助臂44(图1中仅示出一个辅助臂)。这些辅助臂44在各自的一端整体连接至大致矩形板状的基部42的外周边(矩形的一侧)的部位,与臂部分40的连接部位相对,并以大致垂直于基部42的方向彼此平行延伸。在与上述臂部分40和联结部分16的大小关系和相互作用类似的大小关系和相互作用下,两个辅助臂44将支撑构件12的管形延伸部分32接纳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隙空间中,并在各自的对侧与延伸部分32的两侧结合。
[0038] 固定构件14还包括在与那些两个臂部分40和两个辅助臂44不同位置的一对导向件46(见图1)。这些导向件46整体连接至臂部分40和辅助臂44之间的连接部位的中间部位(矩形的两个对侧),并以大致垂直于基部42的方向彼此平行延伸。导向件46的运动将在下面描述。优选地,包括压紧部分18(两个臂部分40)、基部42、两个辅助臂44和两个导向件46的整个固定构件14由合适的金属板材料在一个单元里整体形成,例如,通过压制操作。
[0039] 在具有如上述构造的保持装置10中,光纤软线1可由两步操作牢固地保持。即,在第一步中,光纤软线1的护套末端5由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连接,并且在第二步中,具有在其上连接有护套末端5的联结部分16通过由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所施加的压力而变形,从而使得联结部分18和护套末端5彼此紧密接触。与传统的采用压填工艺的保持装置相比,由于在该固定操作中没有采用压填工艺,因此不需要填塞的专用特殊工具,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在保持装置10里,在第一步中,其中护套末端5使用与临时固定一样小的固定强度由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而连接(其中,护套末端5可被诸如张力的外力强制移动),操作人员可使用相对弱的力来手动完成操作。在第二步中,其中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与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的外表面结合,并且管状的柔性联结部分16向中心轴压缩,可在不需要操作人员用力的情况下,以相对简单的非手动操作方式完成操作,并且护套末端5可牢固地固定至联结部分。
[0040] 因此,使用保持装置10,可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光纤软线1在无需使用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的情况下可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固定。在通过使用保持装置10所采用的固定光纤软线1的固定方法中,可减少工序的步骤,并且光纤软线1在无需使用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的情况下可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固定。
[0041] 具体地讲,在图示的构造中,其中所述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包括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护套末端5可容易并妥帖地接纳于如上所述第二部分26的接纳槽24中,使得上述第一步中的操作不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专门的技能。就这点而言,操作人员不必直接触摸护套末端5,但可通过彼此挤压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6而将护套末端5容置进接纳槽24中,使得位于护套末端5的包层光纤2的损坏可基本上消除。另外,在图示的构造中,其中所述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具有从基部42延伸的一对臂部分40,由于联结部分16可被接纳进两臂部分之间的空隙空间,特定的压力可因此容易并适当地施加至如上所述的联结部分16,上述第二步中的操作不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门的技能,并且通过使用通用手动工具诸如钳子(根据需要)可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0042] 如图4所示,保持装置1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支撑构件12的壳体48。壳体48具有能够基本上容纳联结部分16、纤维导向装置30和延伸部分32的整个支撑构件12的腔体50。腔体50是在一个方向上穿过壳体48的通孔,并由具有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壳体48的四个壁48a-48d所限定。支撑光纤软线1的护套末端5的支撑构件12从暴露的包层光纤2的顶端开始插入到壳体48的腔体50内,并轴向移动,使得延伸部分32和联结部分16相继被容置进腔体50。
[0043] 壳体48包括在一个侧壁48a上的一对狭缝52和54,所述狭缝穿透壁的厚度方向而形成,分别邻近于腔体50两端的开口。壳体48还包括在每个侧壁48b和48d上的导向凹槽56,其隐置在与两狭缝52和54之间的中间点对应位置处的外表面上。固定构件14组装进壳体48内,使得通过将两个臂部分40和两个辅助臂44分别插入壳体48的一对狭缝52和54中并通过将两个导向件46滑动和适形嵌入壳体48的一对导向凹槽56中从而允许相对移动。壳体48的侧壁48b被分成两个部分从而部分地打开腔体50。这种构造并不是必须的。
[0044]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保持装置10里固定光纤软线1的操作将在下面结合图5进行描述。首先,在上述第二步之前,固定构件14设置在壳体48的预备位置,使得两个臂部分40(压紧部分18)和两个辅助臂44没有伸进腔体50(图4、图5(a))中。在该状态下,在上述第一步的操作完成后,支撑光纤软线1的支撑构件12从暴露的包层光纤2的顶端开始插入到壳体48的腔体50内,并轴向移动,使得延伸部分32和联结部分16相继被适形嵌入腔体50内(图5(a))。
[0045] 接下来,用朝向壳体48方向的力F推动固定构件14的基部42,从而在两个导向件46和两个导向凹槽56的相互导向作用下而移动固定构件14,以便从而将两个臂部分40和两个辅助臂44伸进腔体50内(在图5中仅示出臂部分40)。两个臂部分40(压紧部分18)和两个辅助臂44因此与容纳在壳体48的腔体50内的支撑构件12结合(图5(b))。在此时,两个臂部分40滑动并接合同时向带有各自相对侧面40a的联结部分16的两侧16a施加由间距d1和厚度d2之间(图5(a))尺寸差所确定的压力。结果,联结部分16在压力作用下的压缩中弹性变形,并且被接纳和连接至接纳槽24中的光纤软线1(尤其是护套4)的护套末端5根据联结部分16的变形而弹性变形。同时,两个辅助臂44同样地滑动和接合,同时向带有各自相对侧的支撑构件12的延伸部分32的两侧施加压力。
[0046] 通过继续向壳体48推进固定构件14,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完全被接纳进压紧部分18的一对臂部分40之间的空隙空间中,并向中心轴线方向将足够的压力从两个臂部分40施加至联结部分16(图5(c))。结果,联结部分16在压力作用下均匀压缩并弹性变形,并且光纤软线1(尤其是护套4)的护套末端5进一步弹性变形,从而适形接纳槽24的形状使得护套末端5和接纳槽24之间的间隙基本上消除。这种完全压缩的状态通过压紧部分18和联结部分16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压紧部分18的压力协同联结部分16的弹性恢复力而自动地保持。
[0047] 以这种方式,在压紧部分18的压力作用下,固定构件14将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与护套末端5紧密接触,并将光纤软线1牢固地固定至支撑构件12。另外,在压力作用下两个臂部分40与联结部分16啮合以及在压力作用下两个辅助臂44与延伸部分32啮合,固定构件14将支撑构件12牢固地并稳定地固定至壳体48。在图示实施例中,为了分别在预备位置图5(a))和完全压缩位置图5(c))将固定构件14临时地固定至壳体48,连接孔58设置在靠近导向件46中每一个的顶端并且一对连接爪60设置在壳体48的两个导向凹槽56上(图4)。
[0048] 使用具有上述构造的保持装置10,当进行固定光纤软线1的第二步操作(即,该步骤其中具有其上连接有护套末端5的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通过固定构件14的压紧部分18施加的压力而变形)中,固定构件14可在壳体48所提供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支撑构件12准确地平移,所述支撑构件12在壳体48的腔体50内以特定的方式被牢固地支持,使得压紧部分18可在正确的相对位置与联结部分16容易地结合。结果,为了将所需的压力从压紧部分18准确地传递至联结部分16,操作人员所施加的力F可被有效地施加至固定构件14,并且因此,联结部分16和护套末端5可彼此紧密接触并稳定地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因此,在无需操作人员施加力或具有专门技能的情况下,光纤软线1可被容易地并准确地固定。在图5所示的构造中,支撑构件12和固定构件14在相互接合时具有位置相关性,其中在联结部分16的接纳槽24中形成的隆起20(图1)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压紧部分18的臂部分40的延伸方向正交。然而,即使支撑构件12和固定构件14在相互结合时的位置相关性被限定从而使得隆起20(图1)通常平行于臂部分40而延伸,固定构件14也可使得联结部分16与护套末端5紧密接触,从而将光纤软线1牢固地固定至支撑构件12。
[0049] 如图6和图7所示,保持装置10的支撑构件12可包括具有邻近联结部分16的光纤软线1可插入的开口62的导向部分64。导向部分64的开口62具有稍稍大于光纤软线1的护套末端5外径的内径。使用这种构造,当进行如上所述的固定光纤软线1的第一步的操作时(即,其中护套末端5通过支撑构件12的联结部分16而连接的步骤),带有护套
4的光纤软线1的顶端部分剥离预定长度来暴露包层光纤2,并且张力构件3(图6)插入到导向部分64的开口62中。未限制在包层光纤2周围的张力构件3的暴露部分与导向部分
64相撞并自动翻起至护套4的外表面上。因此,通过穿过开口62而将光纤软线1的顶端部分插入直到张力构件3的所有暴露部分刚好穿过导向部分64(图7)护套末端5自动形成并设置在联结部分16上。使用这种构造,上述固定操作的第一步可简单并迅速地进行。
[0050] 在上述构造中,支撑构件12的导向部分64可包括用于由支撑构件12所支持的光纤软线1的应力释放防护罩66。在图示实施例中,整个导向部分64具有应力释放防护罩66的形状并整体形成至具有构成开口62的应力释放防护罩66的内腔的联结部分16。应力释放防护罩66是具有足够弹性的管形元件,并接纳邻近支撑构件12的光纤软线1的区域从而释放由光纤软线1的弯曲或诸如此类而产生的内部应力。使用这样的构造时,作为单独的部件应力释放防护罩66不是必需的,因此组装保持装置10的部件数量和工序可减少。此外,例如在现场组装过程中,可能可以防止在光纤软线1由保持装置固定之前忘记将单独的应力释放防护罩安装至光纤软线。
[0051] 支撑构件12的导向部分64可为不同于应力释放防护罩66的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导向部分64的各种形状诸如O形环状、C形环状等,使得张力构件3的暴露部分自动地翻起至护套4的外表面,导向部分64可邻近联结部分16而形成。
[0052] 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如上所述保持装置10的光纤连接装置70的视图。
[0053] 光纤连接装置70具有包括套管(未示出)和设置在主体74的前端侧的联结部分72的光连接器的构造。在光纤连接装置70中,事先在套管中固定和支持的特定长度的内置裸光纤以及由主体74的后端侧引入的光纤软线1的裸光纤(通过剥离包层光纤的保护层而得到)通过结合部分72与彼此邻近的对应端牢固地固定和互连。这种构造就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的现场组装类的光连接器。
[0054] 光纤连接装置70被构造为保持装置10的壳体48附接至主体74的后端。如上所述固定构件14已事先组装至壳体48。由支撑构件12支持的带有护套末端5(图1)的光纤软线1具有通过移除预定长度的顶端区域包层光纤的涂层而暴露的裸光纤。在这种状态下,支撑构件12适形嵌入壳体48的腔体50内,并通过处理接合部分,光纤软线1的裸光纤与套管中的内置的裸光纤连接。此后,固定构件14与支撑构件12接合来牢固地用保持装置10固定光纤软线1。
[0055] 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光纤连接装置70包括保持装置10,部件的数量可减少,并且光纤软线1在无需使用专用特殊工具诸如填塞工具的情况下可由手动操作来容易地固定在保持装置10中。因此,其非常适于现场组装。光纤连接装置70不限于图示的光连接器,并可使用具有不同构造的任何合适的光连接器。可采用各种其他构造诸如光纤中继点中提供的接合盒。在任何构造下,保持装置10可设置在光纤连接装置和光纤软线之间的接口处。
[0056] 附图标记说明
[0057] 1 光纤软线
[0058] 5 护套末端
[0059] 10 保持装置
[0060] 12 支撑构件
[0061] 14 固定构件
[0062] 16 联结部分
[0063] 18 压紧部分
[0064] 22 第一部分
[0065] 24 接纳槽
[0066] 26 第二部分
[0067] 30 纤维导向装置
[0068] 32 延伸部分
[0069] 40 臂部分
[0070] 48 壳体
[0071] 50 腔体
[0072] 62 开口
[0073] 64 导向部分
[0074] 66 应力释放防护罩
[0075] 70 光纤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