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225085.5

文献号 : CN1019413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田淳知野圭介

申请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摘要 :

在包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轮(1)和组装在该车轮(1)外周侧上的轮胎(2)的轮胎-车轮组装体上,在所述轮胎(2)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2c),同时在轮胎(2)导电层(2c)和车轮(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拆卸该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在车轮(1)和轮胎(2)导电层(2c)之间施加电压且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通电后,将轮胎(2)从车轮(1)上取下。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并可抑制轮胎和车轮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包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轮和组装在该车轮外周侧上的轮胎,其中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沿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以间隔断续性地设置,并且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不存在所述导电层的区域中设置有脱模处理层,并且在所述轮胎的包含导电层和脱模处理层的车轮接触面与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中所述离子液体的含量为0.1~3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沿子午线剖面测定的长度的30%~100%范围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性片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性薄膜。

6.一种拆卸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车轮与所述轮胎的导电层之间施加电压且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通电后,将所述轮胎从所述车轮上取下。

说明书 :

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会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并可抑制轮胎和车轮在制动和/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轮胎-车轮组装体是由车轮和组装在该车轮外周侧上的轮胎组成。已知如果轮胎与车轮之间的接合更为紧密,则可在制动时抑制轮胎和车轮产生周向相对偏移,并可在转向时抑制轮胎和车轮产生横向相对偏移。尤其在转向时抑制轮胎和车轮产生横向相对偏移,可提高驾驶稳定性。
[0003] 因此,作为更紧密接合轮胎与车轮的方法,现已提出一种利用胶粘剂接合轮胎与车轮的方案(例如可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利用胶粘剂接合轮胎与车轮后,轮胎将难以从车轮上取下,因此存在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另外,还提出了采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接合轮胎和车轮的方案,但这种做法同样也会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78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0008]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并可抑制轮胎和车轮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及其拆卸方法。
[0009]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轮胎-车轮组装体包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轮和组装在该车轮外周侧上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同时在所述轮胎的导电层和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
[0011] 另外,本发明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拆卸方法是对所述轮胎-车轮组装体进行拆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轮和所述轮胎的导电层之间施加电压且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通电后,将所述轮胎从所述车轮上取下。
[0012] 发明的效果
[0013] 本发明中,由于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同时在轮胎的导电层和车轮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因此,可利用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的胶粘力,抑制轮胎和车轮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14] 另外,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在车轮和轮胎的导电层之间施加电压且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通电后,便会因离子液体发生电解反应而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从车轮上取下。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获得胶粘效果。
[0015] 本发明中,优选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中离子液体的含量为0.1~30重量%。由此,可更好地兼顾轮胎更换作业的可操作性和胶粘效果。
[0016] 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优选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沿子午线剖面测定的长度的30%~100%范围中设置。另外,所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优选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面积的15%~100%范围中设置。由此,可获得充分的胶粘效果。
[0017] 导电层可沿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周设置。导电层优选在周向上连续分布,但轮胎采用周向分瓣式结构时,导电层也可在周向上断开分布。另外,也可将导电层沿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以间隔断续性地设置。当导电层质地较为直硬时,如果将该导电层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设置,可能会难以将轮胎组装到车轮上,而采用断续方式设置导电层后,可改善轮胎在车轮上就位时的可操作性。此时,优选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不存在所述导电层的区域中设置有脱模处理层。通电剥离性胶粘剂接触不存在导电层的区域后,该部位的轮胎将难以剥离,而在该区域内设置脱模处理层后,可方便地剥离轮胎。
[0018] 导电层可通过以下形态构成:将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片材状后获得的导电性片材,或者利用蒸镀或涂布工艺使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膜后获得的导电性薄膜。选用导电性片材时,可将其片材厚度设为0.3mm~5mm。选用导电性薄膜时,可将其膜厚设为0.001mm~0.3mm。具体可根据轮胎和车轮的结构进行适宜选择。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子午线剖面图。
[0020] 图2是表示由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装配方法的子午线剖面图。
[0021] 图3是表示由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子午线剖面图。
[0022] 图4是表示由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装配方法的侧视图。
[0023] 图5是表示由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子午线剖面图。
[0024] 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轮胎立体剖面图。
[0025] 图7是表示由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改进型轮胎立体剖面图。
[0026] 图8是表示由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子午线剖面图。
[0027] 图9是表示由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轮胎立体剖面图。
[0028] 图10是表示由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改进型轮胎立体剖面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11、21、31车轮
[0031] 2、12、22、32轮胎
[0032] 2c、12c、22c、32c导电层
[0033] 3、13、23、33通电剥离性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至图2表示由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本实施方式中,轮胎-车轮组装体含有非充气轮胎和车轮。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轮1包括圆筒状的轮辋部1a、以及从该轮辋部1a向车轮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轮罩部1b。轮辋部1a的外径尺寸在车轮轴向上为恒定值。该车轮1由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0036] 而轮胎2包括环状胎面部2a、介于该胎面部2a与车轮1轮辋部1a之间的轮辐部2b、以及设置在该轮辐部2b内周面中与车轮1接触的接触面上的导电层2c。胎面部2a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部嵌入图中未标示的带束层。轮辐部2b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其结构是通过多个板状轮辐连接衬套和外筒。导电层2c由将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片材状后获得的导电性片材构成,连续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该导电层2c与轮辐部2b接合为一体。另外,导电层2c也可由利用蒸镀或涂布工艺使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膜后获得的导电性薄膜构成。
[0037] 将轮胎2组装到车轮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涂布在车轮1与轮胎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将轮胎2嵌入车轮1的轮辋部1a内,或者也可以先确定车轮1和轮胎2的组装位置,然后在两者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无论何种情况,均可通过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1和轮胎2牢固接合。
[0038] 在所述轮胎-车轮组装体中,由于在轮胎2的车轮接触面上形成导电层2c,同时在轮胎2导电层2c和车轮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因此,可利用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2和车轮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39]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1和轮胎2导电层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1和轮胎2导电层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1和轮胎2导电层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通电。例如可将直流电源电压设为1~200V,将通电时间设为10秒~10分钟。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2从车轮1上取下。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获得胶粘效果。
[0040] 图3至图4表示由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本实施方式中,轮胎-车轮组装体含有非充气轮胎和车轮。
[0041] 如图3和图4所示,车轮11包括圆筒状的轮辋部11a、以及从该轮辋部11a向车轮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轮罩部11b。轮辋部11a在其车轮轴向的两端有一对向车轮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车轮11由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0042] 而轮胎12包括环状胎面部12a、介于该胎面部12a与车轮11轮辋部11a之间的轮辐部12b、以及设置在该轮辐部12b内周面中与车轮11接触的接触面上的导电层12c。胎面部12a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部也可嵌入带束层。轮辐部12b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其结构是通过多个板状轮辐连接衬套和外筒。为了在装配轮辋时能够越过轮辋凸缘,轮辐部12b的衬套在周向上分成6段。导电层12c由将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片材状后获得的导电性片材构成,虽然是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但与轮辐部12b的内筒一样,在周向上分成6段。该导电层12c与轮辐部12b接合为一体。另外,导电层12c也可由利用蒸镀或涂布工艺使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膜后获得的导电性薄膜构成。
[0043] 将轮胎12组装到车轮1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涂布在车轮11与轮胎1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使轮辐部12b的板状轮辐产生弹性变形,并使衬套向车轮径向外侧扩展,从而将轮胎12嵌入车轮11的轮辋部11a内。这样,便可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11和轮胎12牢固接合。
[0044] 在所述轮胎-车轮组装体中,由于在轮胎12的车轮接触面上形成导电层12c,同时在轮胎12导电层12c和车轮1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因此,可利用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12和车轮1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45]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11和轮胎12导电层1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11和轮胎12导电层1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11和轮胎12导电层1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通电。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12从车轮11上取下。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13获得胶粘效果。
[0046] 图5至图6表示由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本实施方式中,轮胎-车轮组装体含有非充气轮胎和车轮。
[0047] 如图5和图6所示,车轮21包括圆筒状的轮辋部21a、以及从该轮辋部21a向车轮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轮罩部21b。轮辋部21a在其车轮轴向的两端有一对向车轮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这些凸缘的前端向车轮轴向内侧弯曲,从而将轮胎卡住。该车轮21由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0048] 而轮胎22包括环状胎面部22a、介于该胎面部22a与车轮21轮辋部21a之间的支承部22b、以及设置在该支承部22b内周面中与车轮21接触的接触面上的导电层22c。胎面部22a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部嵌入图中未标示的带束层。支承部22b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部沿轮胎周向形成有一个剖面形状为圆形的连续空腔。导电层22c由利用蒸镀或涂布工艺使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膜后获得的导电性薄膜构成,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
[0049] 将轮胎22组装到车轮2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涂布在车轮21与轮胎2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一边使支承部22b弹性变形,一边将轮胎22嵌入车轮21的轮辋部21a内。此时,由导电性薄膜构成的导电层22c可与支承部22b一起变形。这样,便可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21和轮胎22牢固接合。
[0050] 在所述轮胎-车轮组装体中,由于在轮胎22的车轮接触面上形成导电层22c,同时在轮胎22导电层22c和车轮2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因此,可利用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22和车轮2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51]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通电。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22从车轮21上取下。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获得胶粘效果。
[0052] 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导电层22c是由导电性薄膜构成,并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但如图7所示,导电层22c也可由将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片材状后获得的导电性片材构成,并沿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以间隔断续性地设置。
[0053] 图7中,轮胎22的车轮接触面的不存在导电层22c的区域中设置有脱模处理层22d。即,导电层22c和脱模处理层22d沿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交替设置。脱模处理层
22d是通过涂布脱模材料等方法进行了脱模处理的一层。
[0054] 将轮胎22组装到车轮2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涂布在车轮21与轮胎2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一边使支承部22b弹性变形,一边将轮胎22嵌入车轮21的轮辋部21a内。此时,支承部22b中不存在导电层22c(该导电层22c由导电性片材构成)的部位将承受组装轮辋时产生的变形。这样,便可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21和轮辋22牢固接合。
[0055] 此时,也可利用介于轮胎22导电层22c与车轮21之间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22和车轮2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56]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21和轮胎22导电层2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通电。该通电作业应对所有导电层22c实施。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22从车轮21上取下。
[0057] 另外,虽然离子液体在车轮21和轮胎22脱模处理层22d之间不产生电解反应,但由于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很容易从脱模处理层22d剥离,因此不会妨碍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拆卸作业。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23获得胶粘效果。
[0058] 图8至图9表示由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构成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本实施方式中,轮胎-车轮组装体含有充气轮胎和车轮。
[0059] 如图8和图9所示,车轮31包括圆筒状的轮辋部31a、以及从该轮辋部31a向车轮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轮罩部31b。轮辋部31a在其车轮轴向的两端有一对向车轮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车轮31由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0060] 而轮胎32包括环状胎面部32a、从该胎面部32a延伸至车轮31轮辋部31a的左右一对的侧面部32b、以及设置在各侧面部32b内周面中与车轮31接触的接触面上的导电层32c。胎面部32a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部嵌入图中未标示的带束层。侧面部32b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内圈嵌入胎圈芯。导电层32c由利用蒸镀或涂布工艺使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膜后获得的导电性薄膜构成,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
[0061] 将轮胎32组装到车轮3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涂布在车轮31与轮胎3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一边使侧面部32b弹性变形,一边将轮胎32嵌入车轮31的轮辋部31a内。此时,由导电性薄膜构成的导电层32c可与侧面部32b一起变形。这样,向轮胎32内部充气,使之与轮辋部31a嵌合之后,便可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31和轮胎32牢固接合。
[0062] 在所述轮胎-车轮组装体中,由于在轮胎32的车轮接触面上形成导电层32c,同时在轮胎32导电层32c和车轮31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因此,可利用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32和车轮3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63]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通电。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32从车轮31上取下。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获得胶粘效果。
[0064] 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导电层32c是由导电性薄膜构成,并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周向上,但如图10所示,导电层32c也可由将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片材状后获得的导电性片材构成,并沿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以间隔断续性地设置。
[0065] 图10中,轮胎32的车轮接触面的不存在导电层32c的区域中设置有脱模处理层32d。即,导电层32c和脱模处理层32d沿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周向交替设置。脱模处理层
32d是通过涂布脱模材料等方法进行了脱模处理的一层。另外,导电层32c和脱模处理层
32d的设置方式也可在左右侧面部32b上互不相同。
[0066] 将轮胎32组装到车轮31外周侧上时,先将含有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涂布在车轮31与轮胎32接触面中的任意一面,然后一边使侧面部32b弹性变形,一边将轮胎32嵌入车轮31的轮辋部31a内。此时,侧面部32b中不存在导电层32c(该导电层32c由导电性片材构成)的部位将承受组装轮辋时产生的变形。这样,向轮胎32内部充气,使之与轮辋部31a嵌合之后,便可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固化作用使车轮31和轮胎32牢固接合。
[0067] 此时,也可利用介于轮胎32导电层32c与车轮31之间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胶粘力,抑制轮胎32和车轮31在制动或转向时产生相对偏移,进而提高转向时的驾驶稳定性。
[0068] 拆卸轮胎-车轮组装体时,将直流电源阳极连接到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中的一方,将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到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中的另一方,然后在车轮31和轮胎32导电层32c之间施加电压并对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通电。该通电作业应对所有导电层32c实施。由此,离子液体将产生电解反应,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的胶粘力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轮胎32从车轮31上取下。
[0069] 另外,虽然离子液体在车轮31和轮胎32脱模处理层32d之间不产生电解反应,但由于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很容易从脱模处理层32d剥离,因此不会妨碍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拆卸作业。因此,能够在不对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33获得胶粘效果。
[0070]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车轮与轮胎的导电层之间设置有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但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不必设置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整个区域。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可以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沿子午线剖面测定的长度的30%~100%范围中设置。另外,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可以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面积的15%~100%范围中设置。通电剥离性胶粘剂的设置范围若太小,将无法获得满意的胶粘效果。
[0071] 下面,对本发明中使用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进行说明。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是一种含有离子液体的组合物,并含有聚合物作为胶粘成分。另外,考虑到导入电流后使离子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该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优选含有导电性填料。下面,对离子液体、聚合物及导电性填料进行详细说明。
[0072] 离子液体
[0073] 所述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下为液体的熔融盐,也称作常温熔融盐,具有无蒸气压(无挥发性)、高耐热性、不燃性、化学稳定性等特性。
[0074] 由于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含有所述离子液体,因此接合后导入电流时,离子液体将发生电解反应,阴离子向阳极一侧移动并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向阴极一侧移动并发生还原反应,从而接合界面变弱,容易剥离。所述离子液体含有阳离子和与之成对的阴离子。作为阳离子,具体可例举下述式(1)或式(2)所示的阳离子。
[0075]1 2 3
[0076] 式(1)中,R 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可以含有氮原子的烃基,R 和R 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烷基。但是,当氮原子含有双键时,3
R 不存在。
4 5 6 7
[0077] 式(2)中,Q表示氮原子、磷原子、硫原子或碳原子,R、R、R 和R 分别独立表示氢7
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烷基。但是,当Q为硫原子时,R 不存在。
[0078] 作为所述式(1)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列举:咪唑鎓离子等环状脒鎓离子、以及吡啶鎓离子。具体可例举下述式(3)~(5)中任一个所示的阳离子。
[0079]
[0080] 式(3)~(5)中,R8~R23分别独立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可以含有氮原子的烃基。
[0081] 更具体地,可列举以下所示的阳离子。
[0082]
[0083] 作为所述式(2)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列举:铵盐离子、锍离子、鏻离子等有机阳离子。具体可列举以下所示的阳离子。
[0084]- - - - - -
[0085] 作为阴离子,具体可例举:Br、AlCl4、Al2Cl7、NO3、BF4、PF6、CH3COO-、CF3COO-、- - - - - - - -CF3SO3、(CF3SO2)2N、(CF3SO2)3C、AsF6、SbF6、F(HF)n、CF3CF2CF2CF2SO3、(CF3CF2SO2)2N、以及- - - -
CF3CF2CF2COO 等。其中,优选BF4、PF6 和(CF3SO2)2N,理由是其熔点低且耐热性高。
[0086] 作为离子液体,例如可列举:由所述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而成的离子液体等。作为这类离子液体,可以使用市售产品,例如具体可使用以下广荣化学公司生产的IL-A2、IL-C3、IL-P10、IL-P14等,它们也可从日清纺织(株)、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东洋合成工业(株)、东京化成工业(株)、日本Sigma-Aldrich(株)购得。
[0087]
[0088] 本发明中,为了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能够更容易地从被接合体上剥离,即能够在常温(0~45℃左右)下剥离,所述离子液体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60℃以下,进一步优选室温以下。
[0089] 另外,本发明中,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中离子液体的含量优选为0.1~30重量%,更优选1.0~10重量%。若离子液体的含量过少,则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从被接合体上剥离的剥离性将下降,反之,若含量过多,则接合效果将降低。若含量位于上述范围之内,则可更好地兼顾轮胎更换作业的可操作性和胶粘效果。
[0090] 聚合物
[0091] 所述聚合物只要是一般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便无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数均分子量1000左右的低聚物。作为这类聚合物,具体可列举:聚烯烃树脂、聚烯烃乳液、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丙烯树脂、丙烯共聚物、氰基丙烯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氨基甲酸酯、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热塑性合成树脂;丙烯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等热固性合成树脂;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改性硅树脂等湿气固化性树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再生橡胶;以及淀粉、蛋白质、天然树脂、沥青焦油等天然高分子等。
[0092] 更具体地,可例举以下所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环氧树脂、以及改性硅树脂。
[0093]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0094] 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通常的单液型氨基甲酸乙酯一样,是多元醇化合物与过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即相对于羟基(OH)而言过剩的异氰酸酯(NCO)基)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一般分子末端含有0.5~10重量%的NCO基团。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NCO基可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并形成交联点,从而可将通电剥离性胶粘剂作为湿气固化型胶粘剂使用,从这一观点考虑,所以优选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0095] 生成这类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只要是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NCO基团的化合物便无特别限定,具体可列举: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4,4′-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MDI)、2,4′-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MDI)、对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XDI)、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聚合MDI)、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等芳香族聚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等脂肪族聚二异氰酸酯;反式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H6XDI(氢化XDI)、H12MDI(氢化MDI)、H6TDI(氢化TDI)等脂环式聚异氰酸酯;这些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碳二亚胺改性聚异氰酸酯;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脲酸酯改性聚异氰酸酯;以及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后述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后得到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等,这些化合物既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使用。另外,分子内仅有1个NCO基团的单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通过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等物质进行混合来使用。
[0096] 另外,生成这类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多元醇化合物只要具有2个以上的OH基即可,对其分子量和骨架等并无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低分子多元醇类、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其他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多元醇等。
[0097] 作为低分子多元醇类,具体可列举:乙二醇(EG)、二乙二醇、丙二醇(PG)、二丙二醇、(1,3-或者1,4-)丁二醇、戊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醇、环己二醇、甘油、1,1,1-三羟甲基丙烷(TMP)、1,2,5-己三醇、季戊四醇等低分子多元醇;以及山梨糖醇等糖类等。
[0098] 作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通常使用由所述低分子多元醇类生成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优选使用由下述芳香族二元醇类、胺类、烷醇胺类生成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
[0099] 在此,作为芳香族二元醇类,例如可具体列举:间苯二酚(m-羟基苯)、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苯代乙二醇、4,4′-二羟乙基苯酚;以及具有以下双酚A结构(4,4′-二羟基苯基丙烷)、双酚F结构(4,4′-二羟基苯基甲烷)、溴化双酚A结构、氢化双酚A结构、双酚S结构、双酚AF结构的双酚骨架者。
[0100]
[0101] 双酚A结构 氢化双酚A结构
[0102]
[0103] 双酚F结构 双酚S结构
[0104]
[0105] 溴化双酚A结构 双酚AF结构
[0106] 另外,作为胺类,例如可具体列举:乙二胺、以及己二胺等,作为烷醇胺类,例如可具体列举:乙醇胺、以及丙醇胺等。
[0107] 作为聚醚多元醇,例如可列举:将从所述低分子多元醇类、所述芳香族二元醇类、所述胺类和所述烷醇胺类化合物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物质,与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氧杂环戊烷)、四氢呋喃等环氧烷烃和苯基环氧乙烷等化合物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物质进行加成后得到的多元醇。
[0108] 作为这类聚醚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PPG)、聚丙三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聚四氢呋喃(PTMEG)、聚四甘醇、以及山梨醇类多元醇等。
[0109] 另外,作为具有双酚骨架的聚醚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将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与双酚A(4,4′-二羟基苯基丙烷)进行加成后得到的聚醚多元醇。
[0110] 同样,作为聚酯多元醇,例如可列举:所述低分子多元醇类、所述芳香族二元醇类、所述胺类和所述烷醇胺类中的任意一个与多碱价羧酸的缩合物(缩合类聚酯多元醇);内酯类多元醇;以及聚碳酸脂多元醇等。
[0111] 在此,作为形成所述缩合类聚酯多元醇的多碱价羧酸,例如可具体列举: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富马酸、马来酸、庚二酸、辛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异酞酸、二聚酸、均苯四甲酸、其他低分子羧酸、低聚酸、蓖麻油、以及蓖麻油与环氧乙烷(或者环氧丙烷)的反应生成物等羟基羧酸等。
[0112] 另外,作为所述内酯类多元醇,例如可具体列举:丙内酯、戊内酯、ε-己内酯、α-甲基-ε-己内酯、ε-甲基-ε-己内酯等内酯在适当的聚合引发剂下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后得到的分子链两末端具有羟基的多元醇。
[0113] 另外,作为具有双酚骨架的聚酯多元醇,可列举:取代所述低分子多元醇类或与低分子多元醇类一起,使用具有双酚骨架的二元醇后得到的缩合类聚酯多元醇。具体可列举:由双酚A和蓖麻油获得的聚酯多元醇,以及由双酚A、蓖麻油、乙二醇和丙二醇获得的聚酯多元醇等。
[0114] 作为其他多元醇,例如可具体列举:丙烯酸酯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以及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等在主链骨架上具有碳-碳键的聚合物多元醇等。
[0115] 本发明中,所述各种多元醇化合物既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使用。其中,考虑到易于获得材料,可优选聚丙二醇。
[0116] 如上所述,本发明胶粘剂中优选使用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是使多元醇化合物与过剩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后获得的产物,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由所述各种多元醇化合物与各种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0117]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在主链上具有聚醚结构,理由是,它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通电时阳离子和阴离子易发生移动,进而可以低粘度合成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使含有该氨基甲酸酯聚合物的胶粘剂具有柔软性。
[0118] 环氧树脂
[0119] 所述环氧树脂是由1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乙烷基(环氧基)的化合物形成的树脂,一般其环氧当量为90~2000。作为这类环氧树脂,可使用目前公众熟知的环氧树脂。
[0120] 更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双酚A型、双酚F型、溴化双酚A型、氢化双酚A型、双酚S型、双酚AF型、联苯型等具有双酚基的环氧化合物,聚亚烷基二醇型、亚烷基二醇型的环氧化合物,以及具有萘环的环氧化合物,具有芴基的环氧化合物等双官能团型的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线型酚醛型、邻甲酚醛型、DPP酚醛型、三酚基甲烷型、三官能型、四酚基乙烷型等多官能团型的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二聚酸等合成脂肪酸的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下述式(6)所示的N,N,N′,N′-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TGDDM)、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砜(TGDDS)、四缩水甘油基-m-苯二甲胺(TGMXDA),下述式(7)所示的三缩水甘油基-p-氨基苯酚、三缩水甘油基-m-氨基苯酚、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三缩水甘油基1,3-环己二甲胺(TG1,3-BAC)、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等具有缩水甘油基的2,6
芳香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胺类环氧树脂);下述式(8)所示的具有三环[5,2,1,0 ]癸烷环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具体列举,使双环戊二烯与间甲苯酚等甲酚类或苯酚类聚合后,通过使其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反应这种公众熟知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环氧树脂;脂环型环氧树脂;Yoray Thiokol Company公司生产的以FLEP 10为代表的、在环氧树脂主链上具有硫原子的环氧树脂;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含有聚丁二烯、液状聚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的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等。
[0121]
[0122] 式中,m表示整数0~15。
[0123] 本发明中,所述各种环氧树脂既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使用。作为这类环氧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具体可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pikote 828、Epikote154,均为日本环氧树脂公司生产)、双酚A型环氧树脂(EP-4100,旭电化学工业公司生产)、以及双酚F型环氧树脂(Epikote 806、Epikote 807,均为日本环氧树脂公司生产)等市售品。
[0124] 另外,使用这类环氧树脂时,优选含有能与环氧树脂反应的固化剂。含有固化剂后,即使在使用环氧树脂的情况下,也可将其用作室温固化型胶粘剂。
[0125] 作为这类固化剂,例如可具体列举:胺类化合物、酸酐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咪唑、三氟化硼-胺配位络合物、以及胍衍生物等,其中,优选胺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理由是,尤其将通用型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作环氧树脂时,选用聚酰胺-胺或聚硫醇能使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室温。
[0126] 改性硅树脂
[0127] 所述改性硅树脂是一种在主链上含有环氧烷烃单体单元、且每个分子中至少具有1个加水分解性含硅基团的聚合物。
[0128] 本发明中,加水分解性含硅基团既可存在于聚合物分子内的末端,也可存在于侧链上,另外,也可同时存在于末端和侧链上。
[0129] 作为所述改性硅树脂主链上含有的环氧烷烃单体单元,例如可列举:-CH2CH2O-、-CH2CH(CH3)O-、-CH2CH(C2H5)O-、-CH(CH3)CH2O-、-CH(C2H5)CH2O-、-CH2CH2CH2O-、以及-CH2CH2CH2CH2O-等所示的重复单元,可以仅由这些重复单元中的
1种构成,也可由其中的2种以上构成。
[0130] 所述改性硅树脂具有的加水分解性含硅基团,是一种含有与硅原子相结合的羟基及/或加水分解性基团,在存在湿气或交联剂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借助催化剂等发生缩聚反应,从而形成硅氧烷键,由此实现交联的含硅基团。例如可列举:硅氧烷基、烯氧基硅烷基、酰氧基硅烷基、氨基硅烷基、氨氧基硅烷基、肟基硅烷基、以及酰胺基硅烷基等。
[0131] 更具体而言,可优选使用下式所示的硅氧烷基、烯氧基硅烷基、酰氧基硅烷基、氨基硅烷基、氨氧基硅烷基、肟基硅烷基、以及酰胺基硅烷基等。
[0132]
[0133] 其中,考虑到易操作性,可优选硅氧烷基。与硅氧烷基的硅原子结合的烷氧基并无特别限定,但考虑到易于获得原料,可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0134] 与硅氧烷基的硅原子结合的烷氧基以外的基团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优选氢原子或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等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烷基、烯基或芳基烷基。
[0135] 本发明中,作为所述改性硅树脂,可优选具有2个以上的官能团、即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硅氧烷基的烷氧基硅烷类,且考虑到易于获得原料,更优选具有3~20个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类。
[0136] 另外,所述改性硅树脂的分子量并无特别限定,但考虑到可操作性,可优选数均分子量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中用聚苯乙烯换算后为50,000以下。
[0137] 作为这类改性硅树脂,可使用公众熟知的硅树脂,例如可使用:日本专利特公昭45-36319号、46-12154号、49-32673号,日本专利特开昭50-156599号、51-73561号、54-6096 号、55-82123 号、55-123620 号、55-125121 号、55-131022 号、55-135135 号、
55-137129号,以及日本专利特开平3-72527号等公报记载的硅树脂。另外,作为改性硅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使用:钟渊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MSP S203、S303、S810和S943,以及旭硝子公司生产的EXCESTAR ES-S2410、ES-S2420、ES-S3430和ES-S3630。
[0138] 本发明中,考虑到通电剥离性胶粘剂能够更容易地从被接合体上剥离,即能够常温(0~45℃左右)剥离,优选所述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下。另外,考虑到通电时阳离子和阴离子易于移动,也优选所述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下。
[0139] 进而,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聚合物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理由在于,可在单液湿气固化状态下胶粘,且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
[0140] 导电性填料
[0141] 所述导电性填料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添加剂便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目前公众熟知的导电性填料。具体而言,可例举:石墨、炭黑、碳素纤维、以及银或铜等金属粉等。
[0142] 本发明中,将所述聚合物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这类导电性填料的相对含量为1~200重量份,更优选10~100重量份。理由是,当导电性填料的含量位于该范围时,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将具有充分的导电性。
[0143] 根据需要,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可优选含有硅烷偶合剂。该硅烷偶合剂只要是作为增粘剂而被公众熟知的硅烷偶合剂,则无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硅烷、甲基丙烯酸酯基硅烷、异氰酸酯基硅烷、酮亚胺基硅烷、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反应物,或者这些化合物与聚异氰酸酯反应后得到的化合物等。
[0144] 氨基硅烷只要是含有氨基或亚氨基以及加水分解性含硅基团的化合物,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二(甲氧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二(乙氧基二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2-氨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N-(2-氨乙基)-3-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0145] 作为乙烯基硅烷,例如可列举: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3-(2-甲氧基乙氧基)乙烯基硅烷等。
[0146] 作为环氧硅烷,例如可列举:γ-氧化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氧化缩水甘油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γ-氧化缩水甘油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氧化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β-(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0147] 作为甲基丙烯基硅烷,例如可列举: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以及
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0148] 作为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0149] 作为酮亚胺基硅烷,例如可列举:酮亚胺基化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酮亚胺基化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0150] 本发明中,使用这类硅氧烷偶合剂,并将所述聚合物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该硅氧烷偶合剂的相对含量为0.1~10重量份,更优选1~5重量份。理由是,当硅氧烷偶合剂的含量位于该范围时,通电剥离性胶粘剂的胶粘性将更好。
[0151] 在不违背本发明目的的情况下,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可根据需要含有除所述导电性填料以外的填充剂、可塑剂、防老化剂、防氧化剂、颜料(染料)、触变增稠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包括流平剂)、脱水剂、防锈剂、所述硅氧烷偶合剂以外的增粘剂、以及带电防止剂等各种添加剂等。
[0152] 作为导电性填料以外的填充剂,例如可具体列举:硅、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钡、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锌、滑石粘土、高岭土粘土、以及烧结粘土等。
[0153] 可塑剂可使用公众熟知的、被用于普通树脂组合物和橡胶组合物的可塑剂,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石蜡油、精制油、香薰油等油类;液状聚异戊二烯橡胶(LIR)、液状聚二丁烯橡胶(LBR)、液状乙烯-丙烯橡胶(LEMP)等液状橡胶;四氢化邻苯二甲酸、壬二酸、安息香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己二酸、癸二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柠檬酸和这些酸的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聚丁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壬酯(DINA)、琥珀酸异癸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季戊四醇酯;油酸丁酯、乙酰蓖麻油酸甲酯;磷酸邻三甲苯酯、磷酸三辛酯;以及己二酸丙二醇聚酯、己二酸丁二醇聚酯等。这些可塑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考虑到出油性和加工性,优选油类和聚丁烯。
[0154] 作为防老化剂,例如可具体列举:受阻酚类、以及脂肪族和芳香族受阻胺类等化合物。
[0155] 作为防氧化剂,例如可具体列举: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以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等。
[0156] 作为颜料,例如可具体列举:氧化钛、氧化锌、群青、印度红、锌钡白、铅、镉、铁、钴、铝、盐酸盐、硫酸盐等无机颜料;以及偶氮颜料、铜酞菁颜料等有机颜料等。
[0157] 作为触变性增稠剂,例如可具体列举:膨润土、无水硅酸、硅酸衍生物、以及尿素衍生物等。
[0158]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具体列举:2-羟基二苯甲酮、苯并三氮唑类、以及叔碳酸乙烯酯类等。
[0159] 作为阻燃剂,例如可具体列举:TCP等磷类、氯化石蜡、全氯五环癸烷等卤素类、氧化锑等锑类、以及氢氧化铝等。
[0160] 作为溶剂,例如可具体列举:己烷、甲苯等烃类;四氯化碳等卤代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类;二乙醚、四氢呋喃等醚类;以及醋酸乙酯等酯类等。
[0161] 作为表面活性剂(流平剂),例如可具体列举:聚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硅化合物、以及氟类表面活性剂等。作为脱水剂,例如可具体列举:乙烯基硅烷等。
[0162] 作为防锈剂,例如可具体列举:磷酸锌、鞣酸衍生物、磷酸酯、碱性磺酸盐、以及各种防锈颜料等。
[0163] 作为硅烷偶联剂以外的增粘剂,例如可具体列举:钛偶联剂、以及锆偶联剂等。
[0164] 作为带电防止剂,通常可列举:四级铵盐;或者聚二醇、环氧乙烷衍生物等亲水性化合物。
[0165] 本发明所用通电剥离性胶粘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使用辊、混炼机、加压式混炼机、班伯里混合机、单螺杆挤压机、双螺杆挤压机、万能搅拌机等设备,将所述离子液体、聚合物、导电性填料和各种添加剂等材料进行混合的制造方法等。
[0166] 实施例
[0167] 制作实施例1至4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包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轮和组装在该车轮外周侧上的轮胎,在所述轮胎的车轮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同时在轮胎的导电层和车轮之间设置有含离子液体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即,制作图1所示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实施例1)、图3所示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实施例2)、图5所示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实施例3)、以及图8所示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实施例4)。实施例4的轮胎尺寸为225/40R18,轮胎气压为230kPa。实施例1至3的轮胎尺寸与实施例4相同。
[0168] 另外,制作作为现有例1至4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上不设置导电层,并在轮胎与车轮之间不设置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其他结构则均与实施例1至4相同。
[0169] 进而,制作作为比较例1至4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在轮胎的车轮接触面上不设置导电层,并在轮胎和车轮之间设置有热可塑性树脂胶粘剂代替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其他结构则均与实施例1至4相同。
[0170] 通过以下测试方法,对上述现有例1至4、比较例1至4、以及实施例1至4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轮辋抗偏移性及轮胎更换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后,其结果如表1所示。
[0171] 轮辋抗偏移性:
[0172] 将各个轮胎-车轮组装体安装到测试车辆上,在速度50km/h的行驶状态下重复紧急制动20次,然后目视检查轮胎和车轮在周向上的相对偏移情况。如果轮辋完全未发生偏移,则评价结果用“○”表示;如果轮辋略微发生偏移,则评价结果用“△”表示;如果轮辋明显偏移,则评价结果用“×”表示。
[0173] 轮胎更换可操作性:
[0174] 针对各个轮胎-车轮组装体,测量将轮胎从车轮上取下所需的时间。但实施例1至4中的通电剥离性胶粘剂已事先进行了通电处理。评价结果是分别以现有例1至4的所需时间为指数100进行评价后的结果。该指数值越小,表明轮胎更换可操作性越好。
[0175]
[0176] 由表1可知,与现有例1至4相比,实施例1至4的轮胎-车轮组装体不但未给轮胎更换作业带来不良影响,而且还提高了轮辋抗偏移性。
[0177] 另一方面,比较例1至4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虽然改善了轮辋抗偏移性,但轮胎更换可操作性大幅降低。尤其是比较例1至3,轮胎已无法从车轮上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