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158999.1

文献号 : CN101957689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信嘉苏宗敏吕志宏林卓毅

申请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所述感测系统包括有感测区域、反射镜、影像感测装置及处理电路。反射镜用以在指示物邻近感测区域时产生指示物的镜像。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在指示物邻近感测区域时感测指示物及其镜像。当指示物邻近感测区域时,处理电路便依据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上述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指示物在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处理电路将假想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而此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上述的预定大小。

权利要求 :

1.一种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感测区域;

一反射镜,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产生该指示物的镜像;

一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感测该指示物及其镜像;以及一处理电路,当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该处理电路便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该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指示物在该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该处理电路将该假想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而该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该预定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部分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边缘,且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镜像的边缘,该指示物及其镜像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该处理电路则可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一未知坐标,以及定义该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二未知坐标,且该处理电路还可依据该第一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并依据该第二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以便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第一未知坐标的值,进而作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第一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而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第二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未发生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及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边缘,该指示物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该处理电路则可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未知坐标,且该处理电路还可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并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以便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未知坐标的值,进而作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而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未发生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及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镜像的边缘,该指示物的镜像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该处理电路可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未知坐标,且该处理电路还可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并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以便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未知坐标的值,进而计算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而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处理电路取得该预定大小的步骤,是先取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而其中在此时,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影像感测装置来沿一假想路线而在该圆形投影上形成一切点,接着该处理电路便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至该切点的距离,以作为该预定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处理电路取得该预定大小的步骤,是先取得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坐标值,并将该指示物的镜像视为该圆形投影的镜像,其中在此时,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影像感测装置来沿一假想路线而在该圆形投影的镜像上形成一切点,接着该处理电路便计算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坐标至该切点的距离,以作为该预定大小。

7.一种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适用于一感测系统,其中该感测系统包括有一感测区域、一反射镜及一影像感测装置,该反射镜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产生该指示物的镜像,而该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感测该指示物及其镜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判断该指示物是否邻近该感测区域;以及

当判断为是时,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该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

其中该指示物在该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且该假想正投影被视为一圆形投影,而该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该预定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部分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边缘,且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镜像的边缘,其中该指示物及其镜像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的步骤包括: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一未知坐标,以及定义该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二未知坐标;

依据该第一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第一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依据该第二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第二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以及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第一未知坐标的值,以作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未发生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及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边缘,其中该指示物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的步骤包括: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未知坐标;

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以及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未知坐标的值,以作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未发生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及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镜像的边缘,其中该指示物的镜像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的步骤包括: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未知坐标;

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依据该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以及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未知坐标的值,以进一步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测系统更包括一处理电路,而取得该预定大小的步骤包括:

取得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在此时,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影像感测装置来沿一假想路线而在该圆形投影上形成一切点;以及

计算该指示物的坐标至该切点的距离,以作为该预定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测系统更包括一处理电路,而取得该预定大小的步骤包括:

取得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坐标值,并将该指示物的镜像视为该圆形投影的镜像,其中在此时,该处理电路可通过该影像感测装置来沿一假想路线而在该圆形投影的镜像上形成一切点;以及计算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坐标至该切点的距离,以作为该预定大小。

说明书 :

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习知的一种感测系统(sensing system)的立体图。此感测系统100用以感测指示物(pointer)102的位置。感测系统100除了包括有反射镜104、反光元件106及108之外,还包括有影像感测装置110及处理电路112。反射镜104、反光元件106及108,还有影像感测装置110皆配置在同一个平面114上,此平面114例如是一个白板(whiteboard)。此外,标示116所指的矩形区域即是用以作为感测系统100的感测区域。
[0003] 上述的反光元件106及108皆可将光线反射至感测区域116,而反射镜104则可产生感测区域116的镜像(mirror image)。反射镜104可以是利用一平面反射镜(plane mirror)来实现,且其镜面118朝向感测区域116。至于影像感测装置110,其设置在感测区域116的一个角落,且其感测范围涵盖感测区域116。处理电路112电性连接影像感测装置110,以依据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来计算出指示物102的位置。
[0004] 如图2所示,图2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说明图。虚线202以下的部分,乃是简略地绘示镜面118所会映照到的部分的感测系统100,而虚线202以上的部分,则是藉由镜面118的映照而产生上述部份感测系统100的镜像。在此图中,标示106’所指的物就是反光元件106的镜像,标示108’所指的物就是反光元件108的镜像,标示110’所指的物就是影像感测装置110的镜像,而标示116’所指的区域就是感测区域116的镜像,至于标示102’所指之物则是指示物102的镜像。因此,影像感测装置110能沿着感测路线204而感测到指示物102,也能沿着感测路线206而感测到指示物102的镜像102’。
[0005] 图3即为图2的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的示意图。在图3中,标示300表示为影像感测装置110的影像感测窗(image sensingwindow)。而标示302所指的斜线区域即是藉由反光元件106及反射镜104所反射的光线,而在影像上形成亮度较高的亮区(bright zone),此亮区302就是主要的感测区。至于标示304就是指示物102所造成的暗纹,而标示306则是指示物102的镜像102’所造成的暗纹。如此一来,处理电路112就能根据暗纹304及306在影像感测窗300中的位置,来进一步计算出指示物102的位置,而其详细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考台湾专利申请案第097126033号。
[0006] 然而,感测系统100有一个缺点,以图4来说明之。图4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另一说明图。如图4所示,当指示物102靠近感测区域116的边界192时,尽管影像感测装置110还是能够沿着感测路线402而感测到指示物102,也能够沿着感测路线404而感测到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然而由于感测路线402及404二者太过相近,因此在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中,可能只会出现单一暗纹,以图5来说明之。
[0007] 图5即为图4的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标示502所指的暗纹已分不清是由指示物102所造成的暗纹,还是由指示物102的镜像102’所造成的暗纹。在此情况下,感测系统100便会无法计算出指示物102的位置。
[0008]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感测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感测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感测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其不管指示物位于感测区域的哪个位置,都可进行指示物位置的计算,非常适于实用。
[00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适用于上述的感测系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系统,包括:一感测区域;一反射镜,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产生该指示物的镜像;一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感测该指示物及其镜像;以及一处理电路,当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该处理电路便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该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指示物在该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该处理电路将该假想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而该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该预定大小。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3] 前述的感测系统,其中当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该指示物的镜像的影像部分重叠时,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一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边缘,且该影像感测装置可沿一第二感测路线感测该指示物的镜像的边缘,该指示物及其镜像介于该第一感测路线与该第二感测路线之间,而该处理电路则可确定该第一感测路线及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该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一未知坐标,以及定义该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一第二未知坐标,且该处理电路还可依据该第一未知坐标、该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一方程式,并依据该第二未知坐标、该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该预定大小而获得一第二方程式,以便依据该第一方程式及该第二方程式计算出该第一未知坐标的值,进而作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第一方程式描述该第一未知坐标至该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而该第二方程式描述该第二未知坐标至该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该预定大小。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适用于一感测系统,其中该感测系统包括有一感测区域、一反射镜及一影像感测装置,该反射镜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产生该指示物的镜像,而该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在该指示物邻近该感测区域时感测该指示物及其镜像,该方法包括:判断该指示物是否邻近该感测区域;以及当判断为是时,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该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该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该指示物在该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且该假想正投影被视为一圆形投影,而该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该预定大小。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乃是在发生上述影像部分重叠时,依据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指示物的坐标值,而此预定大小乃是将指示物在感测区域所形成的一假想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从而取得的圆形投影的半径。在本发明中,只要能确定第一感测路线及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第一未知坐标,以及定义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第二未知坐标,然后再依据第一未知坐标、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上述的预定大小而获得第一方程式,以及依据第二未知坐标、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上述的预定大小而获得第二方程式,其中第一方程式描述第一未知坐标至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上述的预定大小,而第二方程式描述第二未知坐标至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亦为上述的预定大小。接下来,就可依据第一方程式及第二方程式来计算出第一未知坐标的值,以作为指示物的坐标值。藉由这样的操作,便可解决现有感测技术无法在发生上述影像部分重叠时计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问题。
[0016]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管指示物位于感测区域的哪个位置,都可进行指示物位置的计算。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0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习知的一种感测系统的立体图。
[0019] 图2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说明图。
[0020] 图3为图2的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的示意图。
[0021] 图4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另一说明图。
[0022] 图5为图4的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影像的示意图。
[0023]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流程图。
[0024] 图7为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其中一种方式的说明图。
[0025] 图8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流程图。
[0026] 图9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再一说明图。
[0027] 图10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流程图。
[0028] 图11为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一说明图。
[0029] 图1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另一流程图。
[0030] 图13为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另一说明图。
[0031] 图14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再一流程图。
[0032] 图15为依照本发明一感测系统的取得指示物位置的方法的主要运作流程图。
[0033] 100:感测系统 102:指示物
[0034] 104:反射镜 106、108:反光元件
[0035] 110:影像感测装置 112:处理电路
[0036] 114:平面 116:感测区域
[0037] 118:镜面 192:边界
[0038] 102’、106’、108’、110’、116’:镜像
[0039] 202:虚线
[0040] 204、206、402、404、902、904、1302、1304:感测路线
[0041] 300:影像感测窗 302:亮区
[0042] 304、306、502:暗纹 702:圆形投影
[0043] 704、706:假想路线
[0044] S602、S604、S802、S804、S1002、S1004、S1006、S1008、S1202、S1204、S1206、S1208、S1402、S1404、S1406、S1408、S1502、S15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感测系统及其取得指示物的位置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6]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47] 以下将再利用图1所绘示的感测系统架构,来说明本发明所提出之取得指示物之位置的方法,然在此实施方式中所提及之感测系统的操作方式,会与先前技术中所提及之感测系统的操作方式不同,在此先予以说明。
[0048] 在本发明中,首先得取得指示物的大小的相关资讯,以用来解决现有感测技术无法在发生前述影像部分重叠时计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感测系统需具有二种操作模式,第一种操作模式用以取得指示物的大小的相关资讯,而第二种操作模式则是用以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以下先说明取得前述相关资讯的方式。
[0049] 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假设感测系统100目前处于第一种操作模式,且指示物102垂直地立于感测区域116中。藉由环境光源的照射,指示物102会在感测区域116形成一正投影,此正投影的形状一如图2的标示102所绘示的形状。在此例中,不管指示物102的正投影呈现出什么形状,处理电路112都会将指示物102的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
由于处理电路112是将指示物102的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故处理电路112可按照图6所示的步骤来取得指示物的大小的相关资讯,如下所述。
[0050]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流程图,而图7为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其中一种方式的说明图。在图7中,标示702即表示为上述的圆形投影,而标示116所指的区域则表示为感测区域。其中,感测区域116的四个角落的坐标分别为(x0,y0)、(x0,y0+H)、(x0+W,y0)及(x0+W,y0+H)。处理电路112可先采用旧有的指示物位置感测方式,例如采用前述台湾专利申请案第097126033号中所揭露的计算方式,来取得上述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在此例中,指示物102的坐标为(xp,yp),而指示物102的坐标与圆形投影702的圆心坐标会相同。换句话说,圆形投影702的圆心坐标亦为(xp,yp)。而在此时,处理电路112亦可通过影像感测装置110来沿一假想路线,例如沿着假想路线704而在圆形投影702上形成一切点(如图6的步骤S602所示)。
[0051] 承上述,在执行完步骤S602之后,处理电路112便可计算出指示物102的坐标至上述切点的距离,以作为指示物102的一预定大小(如图6的步骤S604所示)。若假想路线704的直线方程式为y=mx+b1,那么处理电路112可按照下列式(1)所述方式来进行计算:
[0052]
[0053] 其中r即为指示物102的坐标至上述切点的距离,用来作为指示物102的预定大小。此预定大小r即是先前所述的指示物大小的相关资讯。当然,除了可运用假想路线704来取得预定大小r之外,亦可运用假想路线706来取得预定大小r。另外,还可运用假想路线704及706分别取得二笔预定大小的值,然后再取其平均,以获得较精准的值。
[0054]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是运用指示物102的坐标值来取得指示物102的预定大小,然而本发明亦可是采用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坐标值来取得指示物102的预定大小,其步骤如图8所示。图8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预定大小的流程图。在图8所示的流程中,首先是取得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坐标值,并将指示物102的镜像102’视为前述圆形投影702的镜像,其中在此时,处理电路112可通过影像感测装置110来沿一假想路线而在圆形投影702的镜像上形成一切点(如图8的步骤S802所示)。接下来,处理电路112便可计算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坐标至上述切点的距离,以作为指示物102的一预定大小(如图8的步骤S804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指示物
102的预定大小也可以是以预设值的方式而内建在处理电路112中。
[0055] 请再参阅图1所示,在取得指示物102的预定大小r之后,感测系统100便可进入第二种操作模式而进行指示物102的坐标值的感测。在此模式下,处理电路112会去判断影像感测装置110所感测到的对应于指示物102的影像及所感测到的对应于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影像是否有发生部分重叠的情形。换句话说,处理电路112会去判断是否有发生类似于前述图5所示的情况。当处理电路112判断有发生影像部分重叠的情形时,表示指示物102又是太过于靠近感测区域116的边界了,一如图9所示。图9为感测系统100的操作方式的再一说明图。在图9中,标号与图4中的标号相同者,表示相同的物件,在此不再赘述。在此情况下,影像感测装置110仍可沿着感测路线902而感测指示物102的边缘,且影像感测装置110也仍可沿着感测路线904感测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边缘。而由图9可知,指示物102及其镜像102’乃是介于感测路线902与感测路线904之间。
[0056] 承上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电路112便可按照图10所示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图10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流程图,其应用于影像部分重叠的情况下,而图11为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一说明图。以下先说明图11中的各标示。在图11中,标示102表示为指示物,标示102’表示为指示物102的镜像,标示116所指的区域表示为感测区域,而标示116’所指的区域表示为感测区域116的镜像。其中,感测区域116的四个角落的坐标分别为(x0,y0)、(x0,y0+H)、(x0+W,y0)及(x0+W,y0+H),而感测区域116的镜像116’的四个角落的坐标分别为(x0,y0+H)、(x0,y0+2H)、(x0+W,y0+H)及(x0+W,y0+2H)。此外,这六个坐标的值皆为已知,并且被记录在处理电路112中。
[0057] 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在图10所述方法中,处理电路112先确定感测路线902及904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指示物102目前的轴心坐标为未知坐标(xp,yp),以及定义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目前的轴心坐标为未知坐标(xp,2y0+2H-yp),一如图10的步骤S1002所示。在此例中,感测路线902的直线方程式为y=mRx+bR,而感测路线904的直线方程式为y=m′Lx+b′L。然后,处理电路112便依据未知坐标(xp,yp)、感测路线902的直线方程式及前述的预定大小r而获得下列式(2)所述的方程式:
[0058]
[0059] 此式(2)描述未知坐标(xp,yp)至感测路线902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0的步骤S1004所示)。
[0060] 接下来,处理电路112依据未知坐标(xp,2y0+2H-yp)、感测路线904的直线方程式及前述的预定大小r而获得下列式(3)所述的方程式:
[0061]
[0062] 此式(3)描述未知坐标(xp,2y0+2H-yp)至感测路线904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0的步骤S1006所示)。于是,处理电路112便可依据方程式(1)及方程式(2)来计算出未知坐标(xp,yp)的值,以作为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其计算流程依序由下列二个联立方程式及最终得到的未知坐标(xp,yp)的值来表示:
[0063]
[0064]
[0065]
[0066] 藉由上述可知,即使发生了类似于前述图5所示的情况,本发明所提出的感测系统100仍可计算出指示物102的坐标值,解决了现有感测技术无法在发生上述影像部分重叠时计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图10的步骤S1004及S1006的执行顺序并无限定。
[0067] 此外,在第二种操作模式中,当处理电路112判断并未发生前述影像部分重叠的情形时,处理电路112便可采用旧有的指示物位置感测方式,例如采用前述台湾专利申请案第097126033号中所揭露的计算方式,来取得上述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当然,处理电路112亦可利用先前取得的预定大小r来计算出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其操作方式如图12所示。
[0068] 请同时参阅图12及图13所示,图1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另一流程图,而图13为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另一说明图。当未发生前述影像部分重叠的情形时,影像感测装置110可沿着感测路线1302及1304感测指示物102的边缘。如图13所示,指示物102介于感测路线1302及1304之间。在图12所述方法中,处理电路112是先确定感测路线1302及1304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指示物102目前的轴心坐标为未知坐标(xp,yp),一如图12的步骤S1202所示。在此例中,感测路线1302的直线方程式为y=mRx+bR,而感测路线1304的直线方程式为y=mLx+bL。
[0069] 接下来,处理电路112依据未知坐标(xp,yp)、感测路线1302的直线方程式及前述的预定大小r而获得前述式(2)所述的方程式,再次表示如下:
[0070]
[0071] 此式(2)可用来描述未知坐标(xp,yp)至感测路线1302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2的步骤S1204所示)。然后,处理电路112依据未知坐标(xp,yp)、感测路线1304的直线方程式及前述的预定大小r而获得下列式(4)所述的方程式:
[0072]
[0073] 此式(4)描述未知坐标(xp,yp)至感测路线1304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2的步骤S1206所示)。于是,处理电路112便可依据方程式(2)及方程式(4)来计算出未知坐标(xp,yp)的值,以作为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如图12的步骤S1208所示),而最终得到的未知坐标(xp,yp)的值表示如下:
[0074]
[0075] 值得一提的是,图12的步骤S1204及S1206的执行顺序并无限定。
[0076] 同样的道理,当未发生前述影像部分重叠的情形时,影像感测装置110可沿第一感测路线及第二感测路线感测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的边缘,其中指示物102的镜像102’介于第一感测路线与第二感测路线之间。那么,处理电路112亦可利用先前取得的预定大小r以及指示物102的镜像102’来计算出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其操作方式如图14所示。
[0077] 图14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再一流程图。在图14所述方法中,首先是确定第一感测路线及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指示物102的镜像102’目前的轴心坐标为未知坐标(如图14的步骤S1402所示)。接着,依据未知坐标、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预定大小r而获得第一方程式,此第一方程式描述未知坐标至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4的步骤S1404所示)。然后,依据未知坐标、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预定大小r而获得第二方程式,此第二方程式描述未知坐标至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为预定大小r(如图14的步骤S1406所示)。接下来,依据第一方程式及第二方程式计算出未知坐标的值,以进一步计算指示物102的坐标值(如图14的步骤S1408所示)。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图14的步骤S1404及S1406的执行顺序亦无限定。
[0078] 图15为依照本发明一感测系统的取得指示物位置的方法的主要运作流程图。所述的感测系统包括有感测区域、反射镜及影像感测装置。反射镜用以在指示物邻近感测区域时产生指示物的镜像。影像感测装置则用以在指示物邻近感测区域时感测指示物及其镜像。在此流程中,首先要判断上述指示物是否邻近感测区域(如图15的步骤S1502所示)。接着,当判断为是时,依据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影像及上述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指示物的坐标值,其中指示物在感测区域形成一假想正投影,且此假想正投影被视为一圆形投影,而此圆形投影的半径即为上述的预定大小(如图15的步骤S1504所示)。
[0079] 综上所述,本发明乃是在发生上述影像部分重叠时,依据指示物的一预定大小来计算出指示物的坐标值,而此预定大小乃是将指示物在感测区域所形成的一假想正投影视为一圆形投影,从而取得的圆形投影的半径。在本发明中,只要能确定第一感测路线及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并定义指示物目前的轴心坐标为第一未知坐标,以及定义指示物的镜像目前的轴心坐标为第二未知坐标,然后再依据第一未知坐标、第一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上述的预定大小而获得第一方程式,以及依据第二未知坐标、第二感测路线的直线方程式及上述的预定大小而获得第二方程式,其中第一方程式描述第一未知坐标至第一感测路线的距离为上述的预定大小,而第二方程式描述第二未知坐标至第二感测路线的距离亦为上述的预定大小。接下来,就可依据第一方程式及第二方程式来计算出第一未知坐标的值,以作为指示物的坐标值。藉由这样的操作,便可解决现有感测技术无法在发生上述影像部分重叠时计算指示物的坐标值的问题。
[008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