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附接至支撑板的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07491.7

文献号 : CN1019601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蒂厄·科沙尔

申请人 : A·雷蒙德公司

摘要 :

一种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该装置包括:U形夹子(10),其具有基体(12),所述基体(12)上设置有孔(13)和两个基本平行的臂部(14、15);以及锁销,其具有头部和细长体,所述细长体可通过所述孔(13)沿轴向插入所述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以防止所述臂部(14、15)彼此相向移动,并将所述夹子(10)锁定于板的夹固位置。每个所述臂部(14、15)的叶片(14b、15b)支承有钩部(20、21),并且,所述锁销的所述细长体上设置有下述装置: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为使所述的两个钩部(20、21)彼此相向移动,并且由所述锁销从所述夹子(10)内的抽出所自动地控制。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包括:

-U形夹子(10),其具有基体(12),所述基体(12)上设置有孔(13)和两个臂部(14、

15),所述夹子(10)支承用于保持所述连接元件(49)的装置(16、17),并且每个臂部(14、

15)包括叶片(14b、15b),当所述臂部(14、15)沿轴向接合在所述支撑板(50)中的开口(53)内之后,所述叶片(14b、15b)沿背离相对的所述臂部(14、15)的横向方向被弹性地推动,以便与所述支撑板(50)相接合并保证所述夹子(10)的夹固,-以及锁销(11),其具有头部(26)和细长体(27),所述细长体(27)能通过所述孔(13)沿轴向插入所述夹子(10)的所述臂部(14、15)之间,以防止所述臂部(14、15)彼此相向移动,并将所述夹子(10)锁定于夹固位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叶片(14b、15b)支承有钩部(20、21),并且,所述锁销(11)的所述细长体(27)上设置有下述机构:所述机构操作为使两个所述钩部(20、21)彼此相向移动并且由所述锁销(11)从所述夹子(10)内抽出的动作所自动地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包括位于接近其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的两个横向偏置的空穴(E1、E2),每个空穴(E1、E2)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一侧由朝向所述头部(26)的倾斜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所述横向斜坡(40、41)背离所述头部(26)而会聚,并且,在所述锁销(11)插入所述夹子(10)的所述臂部(14、15)之间的期间,每个所述钩部(20、21)被横向引导从而自动地接合于所述细长体(27)的对应空穴(E1、E2)内,对所述锁销(11)的任何后续轴向抽出将导致所述叶片(14b、 15b)彼此相向移动,这足以使所述叶片(14b、

15b)脱离与所述支撑板(50)的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臂部(14、15)具有翼片(14a、15a),所述翼片(14a、15a)以其一端与所述基体(12)连接,并以其轴向的相对端通过弯曲为基本等于180°角的可弹性变形区域(14c、15c)与相应的所述叶片(14b、15b)相连接,保证所述叶片(14b、15b)相对于所述翼片(14a、15a)基本平行排列且其间存在横向偏置量(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臂部(14、15)具有翼片(14a、15a),所述翼片(14a、15a)以其一端与所述基体(12)连接,并以其轴向的相对端通过弯曲为基本等于180°角的可弹性变形区域(14c、15c)与相应的所述叶片(14b、15b)相连接,保证所述叶片(14b、15b)相对于所述翼片(14a、15a)基本平行排列且其间存在横向偏置量(D)。

5.如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11)的所述细长体(27)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在最大插入位置相对于所述夹子(10)实施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由至少一个指引掣子(32)构成,所述指引掣子(32)在最大插入位置与由所述夹子(10)所承载的保持片(22、23)自动地配合。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 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11)的所述细长体(27)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在最大插入位置相对于所述夹子(10)实施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由至少一个指引掣子(32)构成,所述指引掣子(32)在最大插入位置与由所述夹子(10)所承载的保持片(22、23)自动地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穴(E1、E2)的接近所述头部(26)的一侧由背向所述头部(26)的倾斜支撑件(42、43)所界定,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背离所述头部(26)而会聚,并且被沿轴向定位成使得将所述锁销(11)插入至最大插入位置会引起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与所述钩部(20、21)之间的接触,导致所述叶片(14b、15b)展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穴(E1、E2)的接近所述头部(26)的一侧由背向所述头部(26)的倾斜支撑件(42、43)所界定,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背离所述头部(26)而会聚,并且被沿轴向定位成使得将所述锁销(11)插入至最大插入位置会引起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与所述钩部(20、21)之间的接触,导致所述叶片(14b、15b)展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包括突起部(45、46)。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 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包括突起部(45、46)。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 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1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体(27)的与所述头部(26)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34),所述顶部(34)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26)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40、41)所界定。

20.一种将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49)附接至支撑板(50)的装置用于将扶手安装至机动车的顶板上的用途。

说明书 :

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附接至支撑板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配件的连接元件附接至支撑板上的装置,包括:
[0002] -U形夹子,其具有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孔和两个臂部,所述夹子支承用于保持所述连接元件的装置,并且每个臂部包括叶片,当臂部沿轴向接合在支撑板上的开口内之后,叶片沿背离相对的臂部的横向方向被弹性地推动,以便与支撑板相接合,并保证夹子的夹固,
[0003] -以及锁销,其具有头部和细长体,该细长体能通过所述孔沿轴向插入夹子的臂部之间,以防止臂部彼此相向移动并将夹子锁紧于夹固位置。

背景技术

[0004] 这种附接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汽车制造业中,其可用于将例如扶手、遮阳板、遮阳板夹、照明系统等配件安装至汽车的车顶。
[0005] 机动车的顶板包括抵靠顶板而装配并用作装饰元件的顶棚。在安装配件时,适宜将其穿过顶棚,附接至与车顶成一体的金属部分上。
[0006] 文献EP0743461涉及一种附接装置,其中配件配备有锁销。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夹子,该夹子设计为接合在支撑板的开口中,以便通过两个臂部夹设于其中。锁销通过孔插入夹子的臂部之间,以防止臂部彼此相向移动,并将夹子锁紧于夹固位置。每个臂部具有:第一叶片,其被弹性地推向锁销的细长体,以与细长体上的空穴相接合;以及第二叶片,其被弹性地从锁销向外推,以与支撑板相接合,并通过在开口的外周处抵靠支撑板的背面来确保夹子的夹固。第一叶片以其一端连接夹子的基体,并以其轴向的相对端通过弯曲为基本等于180°角的可弹性变形区域连接各个第二叶片,从而保证具有横向偏移的各叶片基本平行排列。
[0007] 该装置在拆除方面具有可轻易地使第一叶片彼此相向移动从而容易将锁销抽出的优点。然而,将装置彻底拆除的操作仍然很复杂:在抽出锁销之后,难以使第二叶片彼此相向移动以使它们从支撑板上的开口中脱离。因此,很难在没有损伤风险的情况下将夹子拆除下来。此外,因为夹子的两叶片很有可能偶然地彼此相向移动,例如有过大的轴向拉力施加于连接元件上,所以该装置保持在连接元件继而保持在配件上的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易于拆除且不会有任何形式的损坏。
[0009]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值得注意之处在于,每个叶片都包括钩部,并且,所述锁销的所述细长体上设置有下述机构:所述机构操作为使所述两个钩部彼此相向移动并且由所述锁销从所述夹子内抽出的动作所自动地控制。
[0010]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中,由锁销的抽出操作自动地控制叶片的彼此相向的移动动作,该移动动作用于将夹子夹固于支撑板上。仅通过在锁销从夹子中抽出的同时提升夹子,即可无损坏风险地将夹子从支撑板上拆除下来。
[0011]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细长体包括位于接近其与所述头部相对的端部的两个横向偏置的空穴,每个空穴的与所述头部相对的一侧由朝向所述头部的倾斜横向斜坡所界定,所述横向斜坡背离所述头 部而会聚,并且,在所述锁销插入所述夹子的所述臂部之间的期间,每个所述钩部被横向引导从而自动地接合于所述细长体的对应空穴内,对所述锁销的任何后续轴向抽出将导致所述叶片彼此相向移动,这足以使所述叶片脱离与所述支撑板的接合。
[0012]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锁销的所述细长体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在最大插入位置相对于夹子实施固定,并且每个所述空穴的接近所述头部的一侧由背向所述头部的倾斜支撑件所界定,所述倾斜支撑件背离所述头部而会聚,并且被沿轴向定位成使得将所述锁销插入至最大插入位置会引起所述倾斜支撑件与所述钩部的接触,导致所述叶片展开。
[0013] 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倾斜支撑件的结合保证了对配件的优异的保持性能。
[0014] 可单独或结合使用其它技术特征:
[0015] -每个所述臂部具有翼片,所述翼片以其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并以其轴向的相对端通过弯曲为基本等于180°角的可弹性变形区域与相应的所述叶片相连接,保证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翼片基本平行排列且其间存在横向偏置量,
[0016] -所述固定装置由至少一个指引掣子构成,所述指引掣子在最大插入位置与由所述夹子所承载的保持片自动地配合,
[0017] -每个倾斜支撑件具有突起部,
[0018] -所述细长体的与所述头部相对的端部具有顶部,所述顶部被定向为背离所述头部,并且其由所述横向斜坡所界定。

附图说明

[0019]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将更清楚地体现其他优点和特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为非限定性实例并在附图中示出。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的第一实例中的夹子的透视图,
[002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实例中的锁销的透视图,
[0022] -图3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的第二实例将配件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各个阶段,
[0023] -图4示出将图3中的配件拆除的各个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的第一实例包括:一方面,夹子10,如图1所示;以及另一方面,锁销11,如图2所示。
[0025] 夹子10大体呈U形,其具有矩形基体12,基体12上设有孔13和两个臂部14、15。每个臂部14、15具有标记为“a”的翼片,翼片以其一端连接基体12,并以其在轴向X上的相对端与标记为“b”的叶片相连。轴向X与臂部14、15的主方向相对应。在每个臂部14、15上,翼片14a、15a与叶片14b、15b之间的接合处由可弹性变形区域构成,该可弹性变形区域弯曲为基本等于180°的角并且在自然状态下保证叶片14b、15b相对于翼片14a、15a基本平行布置,但其间存在标记为D的横向偏置量。“横向”的概念对应于所有与轴向X相垂直的方向。
[0026] 将叶片14b与翼片14a相连接的可弹性变形区域被标记为14c,而另一个可弹性变形区域标记为15c。这样的可弹性变形区域14c、15c使得各叶片14b、15b具有从其自然状态起沿横向双向位移的能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每个叶片14b、15b可以朝向横向相对的臂部14、15沿横向移动,与此同时,每个叶片14b、15b受到相连的可弹性变形区域14c、15c施加的同样沿横向但背离相对的臂部14、15的弹性推动。相反地,每个叶片14b、15b可以背离横向相对的臂部14、15而沿横向移动,与此同时,每个叶片14b、15b受到相连的可弹性变形区域14c、15c施加的同样沿横向但朝向相对的臂部14、15的弹性推动。每个叶片14b、15b包括轴向定向的加强筋。
[0027] 基体12在与臂部14、15的接合处配备有从基体12横向向外突出的小翼16、17。如下面所详述,小翼16、17用于接合在由待附接的配件的连接元件所承载的夹固装置中,从而,所述小翼16、17构成用于保持连接元件的装置。
[0028] 每个翼片14a、15a设有分别标记为18、19的通孔,从轴向X上看,通孔18、19跨越翼片14a、15a的很大部分的长度。每个叶片14b、15b包括与之相连接的钩部20、21,钩部20、21横向指向相对的臂部14、15,并且沿着叶片14b、15b轴向地设置,从而可穿过直接相对的两翼片14a、15a上的通孔18、19。每个钩部20、21的长度大于偏置量D,从而在自然状态下,钩部20、21从直接相对的翼片14a、15a中横向突出并穿过各个通孔18、19。举例来说,每个钩部20、21具有两个U形片,U形片朝向基体12张开并且平行设置在两个横向平面中。在图1中,U形片的内侧面(即,接近相对的臂部14、15的面)的长度大于U形片的外侧面的长度。可通过对应的叶片14b、15b上的加强筋来保持U形片,以增加夹子10的机械强度。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外圆形。
[0029] 在臂部14、15的对称平面上,夹子10进一步包括由孔13的相对纵向边缘承载并且沿轴向指向两臂部14、15之间的空间的两个保持片22、23。每个保持片22、23的自由端处具有弯成90°并形成倒圆角的鼻状部。
[0030] 在夹子10的与基体12相对的部分中,臂部14、15基本线性地相互接触。由各臂部14、15上承载的并与臂部14、15中另一臂部相接合的钩子24、25加强该接触。为此,钩子24、25伸入设置在弯曲区域14c、15c附近的钩孔中。
[0031] 举例来说,可通过对厚度小的金属带进行切削、弯曲和翘曲来制造夹子10。然而,也可通过将塑性材料注入注塑模具而制得夹子10。
[0032] 与夹子10互补地,附接装置包括图2中的锁销11,锁销11具有呈矩形外形(在一切情况下,该形状为与配件的连接元件的开口相互补的形状)的平的头部26,以提供富有美感的外观。锁销11还具有细长体27,细长体27从头部26的内侧面沿锁销11的轴向Y垂直地延伸。细长体27在与头部26相邻的部分具有主要由两个平行的腿部28、29所组成的第一部分,腿部28、29在锁销11的第一横向方向Z1上彼此偏置并且截面均呈长方形。“横向”的概念对应于所有与轴向方向Y相垂直的方向。连接板30将腿部28、29在与头部
26相对处进行连接,并与头部26一起构成横向开口31的边界。从连接板30上伸出有两个指引掣子32,这两个指引掣子32在垂直于方向Z1的横向方向Z2上彼此偏置。细长体27的第一部分的总尺寸稍小于基体12上的孔13的尺寸。
[0033] 在与头部26相对的一端,第一部分通过第二部分而轴向延伸,第二部分由设置在包括轴向方向Y和横向方向Z1的平面内的中心部件33构成。在与第一部分相对的一端,中心部件33通过顶部34而轴向延伸,该顶部34背向头部26并形成细长体27的与头部26相对的一端。
[0034] 中心部件33的各个面通过设置在包括轴向方向Y和横向方向Z2的平面内的轴向肋35而得到加强。中心部件33、腿部28和29、轴向肋35以及顶部34界定出两对空腔36至39。在中心部件33的一侧,第一对空腔36和37在方向Z1上彼此横向偏置。在中心部件33的另一侧,第二对空腔38和39在方向Z1上彼此横向偏移。在每一对空腔之间,由轴向肋35限定空腔的边界。在包括轴向方向Y和方向Z2的平面的一侧,空腔36和38的假想结合构成第一空穴E1。在包括轴向Y和方向Z2的平面的另一侧,空腔37和39的假想结合构成第二空穴E2。
[0035] 如上所述,细长体27在接近其与头部26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在方向Z1上彼此横向偏置的两个空穴E1、E2。由朝向头部26的横向斜坡40、41限定每个空穴E1、E2的与头部26相对的一侧的边界。横向斜坡40、41倾斜为背离头部26而会聚。由横向斜坡40、41在轴向上限定顶部34的边界。
[0036] 由背向头部26的倾斜支撑件42、43限定每个空穴E1、E2的最接近头部26的一侧的边界,所述倾斜支撑件42、43背离头部26而会聚。倾斜支撑件42、43构成腿部28、29的与头部26相对的端部。每个倾斜支撑件42、43具有设置在横向方向Z2上的例如为刻纹凸饰(gadroon)状的突起部45、46。如下面所详述,倾斜支撑件42、43被如此轴向定位,使得将锁销11插入夹子10至最大插入位置会使倾斜支撑件42、43与钩部20、21之间接触,导致叶片14b、15b从其自然状态展开。
[0037] 头部26的边缘在头部26的除了轴向止挡件44以外的整个外周上为斜角。此外,在每个腿部28、29与头部26之间设置有加固件47、48。
[0038] 锁销11可以通过例如将优选为塑料注入生产模具中而制成为单件。然而,所用材料也可为金属类材料。
[0039] 下面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二实例而说明附接装置的操作方式。由图3和图4具体但不限制性地示出本装置的第二实例用于将扶手安装到机动车的顶板上,该实例包括与图1和图2中的装置相同的夹子和锁销。
[0040] 图3和图4中的装置在以下方面与图1和图2中的装置有所区别:
[0041] -省略了轴向止挡件44,
[0042] -省略了突起部45、46,
[0043] -省略了横向开口31,
[0044] -钩部的U形片的内侧面的长度大于U形片的外侧面的长度。
[0045] 由例如扶手(未整体地示出)所组成的配件的连接元件49要附接到由机动车的顶板所形成的支撑板50上,该连接元件49的安装通过下述方式得以实施(图3):将夹子10插入设置在连接元件49上的开口51中,直到小翼16、17接合在由连接元件49所承载的夹固装置中。在该夹固动作之后,小翼16、17用于将连接元件49保持在下述相对状态下:
连接元件49中的开口51与基体12的孔13对齐。其它小翼也可以设置在基体12的纵向边缘上,可选地设置在与小翼16、17的平面轴向偏置的横向平面上,以向连接元件49施加压力。
[0046] 然后,将锁销11沿轴向插入并穿过开口51,穿过孔13,并且插入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直至顶部34被设置在与钩部20、21的内侧面相接触的位置。锁销11的插入伴随着轴向方向X、Y的重合,以及横向方向Z1与夹子10的钩部20、21所偏置的横向方向的对准。明显地,为了能够使锁销11穿过孔13而插入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开口51和孔13的尺寸必须稍大于顶部34的尺寸和细长体27的第一部分的整体尺寸。
[0047] 继续沿轴向插入锁销11。顶部34沿着钩部20、21的U形片的内侧面和圆角移动,从而使叶片14b、15b从其自然状态沿横向展开。继续展开直至顶部34完全配合于由臂部14、15的翼片14a、15a所界定的空间内。然后,通过弯曲区域14c、15c作用下的弹性恢复力使叶片14b、15b返回它们的自然状态,叶片14b、15b的这种移动伴随着钩部20、21与空穴E1、E2之一的接合。换句话说,当锁销11插入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时,每个钩部20、
21与细长体27上对应的空穴E 1、E2自动地接合。
[0048] 在实现了锁销11部分插入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的状态下,锁销11从夹子10中的任意后续抽出将导致叶片14b、15b的彼此相向的移动。由借助于横向斜坡40、41的锁销11的轴向抽出移动来控制叶片14b、15b的这种移动,横向斜坡40、41有利地背离头部26而会聚。从而,横向斜坡40、41构成了下述机构:该机构操作以使两钩部20、21彼此相向地移动,并且由锁销11从夹子10内的抽出动作所自动地控制。
[0049] 继而,由处于保持连接元件49的位置的夹子10和部分插入夹子10中的锁销11所构成的组件从臂部14、15起插入支撑板50的开口53内。通过按压连接元件49,而不是锁销11的头部26来执行这一操作。开口53的尺寸小于叶片14b、15b的远离弯曲区域14c、15c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这种结构布置具有以下效果:组件在开口53内的轴向移动使得叶片14b、15b沿着开口53滑动,并且伴随有叶片14b、15b从它们的自然状态彼此相向地移动。臂部14、15在支撑板50的开口53内的轴向接合以及叶片14b、15b的彼此相向的移动持续至支撑板50到达位于连接元件49与叶片14b、15b的与弯曲区域14c、15c相对的端部之间的位置。然后,通过弯曲区域14c、15c作用下的弹性恢复力,每个叶片14b、15b被弹性推动以横向背离相对的臂部14、15,以便与支撑板50相接合并保证夹子10的夹固。为了这个目的,叶片14b、15b返回其自然状态,叶片14b、15b的端部置于支撑板50的下方。叶片
14b、15b的端部提供保持支撑板50抵靠于连接元件49的正向保持力,从而将连接元件49连接于支撑板50上。
[0050] 为了完成该附接过程,继续插入锁销11,直至倾斜支撑件42、43位于与钩部20、21的内侧面相接触的位置。然后继续插入,锁销11的轴向移动伴随着叶片14b、15b从其自然状态逐渐展开,同时钩部20、21沿着倾斜支撑件42、43而滑动。这加强了对支撑板50的正向保持力。锁销11的插入终止于最大插入位置,在该最大插入位置,顶部34抵靠臂部14、15的翼片14a、15a,并且指引掣子32在轴向上超过保持片22、23。倾斜支撑件42、43与钩部20、21之间的接触,连同顶部34与臂部14、15的翼片14a、15a之间的接触,防止了臂部
14、15的彼此相向移动,并将夹子10锁定于夹固位置。
[0051] 这样,由锁销11的细长体27所承载并且在最大插入位置与保持片22、23自动配合的指引掣子32构成了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在最大插入位置相对于夹子10实施固定。保持片22、23的鼻状部90°弯曲并形成圆角,使得能够容易地将指引掣子32设置在保持片22、23的下方。此外,中心部件33用于引导锁销11的各种轴向移动。
[0052]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突起部45、46具有增强叶片14b、15b在锁销11的最大插入位置的展开效果,以增强对支撑板50的保持。轴向止挡件44在最大插入位置与连接元件49中的开口51的边缘相接触,以阻止锁销11相对于支撑板50的轴向平移。每个钩部20、21的U形片的延长内侧面能够与突起部45、46相配合,从而也有助于增强对支撑板50的保持。
[0053] 现在参考图4,拆除操作的执行首先是如箭头F 1所示的提升头部26(从而提升细长体27)来。为了这样做,适于将例如为平头螺丝刀的工具的尖端插入由头部26的倾斜边缘形成的入口。将工具用作杠杆,使保持片22、23展开(其圆角形状使得这成为可能)以释放指引掣子32。由于倾斜支撑件42、43沿轴向逐渐抽出,因此锁销11的抽出伴随着叶片14b、15b的彼此相向的横向移动。然后,通过弯曲区域14c、15c作用下的弹性恢复力使叶片14b、15b恢复至它们的自然状态,叶片14b、15b的这一移动伴随着钩部20、21与空穴E1、E2之一的彼此接合。换句话说,当锁销11从夹子10的臂部14、15之间抽出时,每个钩部20、21与细长体27上对应的空穴E1、E2自动地接合。
[0054] 附接装置因而再次处于这样的状态:其中,锁销11相对于夹子10的任意后续轴向抽出(箭头F2)将导致叶片14b、15b彼此相向移动。由借助于横向斜坡40、41的锁销11的轴向抽出移动来自动地控制叶片14b、15b的移动(分别沿箭头F3和F4),横向斜坡40、41有利地背离头部26而会聚。这种抽出机制所涉及的附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倾斜角度选择为,使得叶片14b、15b的彼此相向移动足以使叶片14b、15b脱离与支撑板50的接合。
[0055] 为完成拆除过程,剩下的只是将由位于保持连接元件49的位置的夹子10和从夹子10中部分抽出的锁销11所构成的组件从支撑板50中抽出(箭头F5)。附接装置自此被固定在连接元件49上。
[0056]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例的情况下,横向开口31用于接收例如为螺丝刀的拆除工具,从而便于向锁销11传递足够的抽出力,以使叶片14b、15b脱离与支撑板50的接合。
[0057] 作为补充,可以在每个腿部28、29内设置有空腔,该空腔沿轴向设置在与腿部28、29向外承载的倾斜支撑件42、43相邻的位置。这样的空腔的效果在于,能够使倾斜支撑件
42、43(以及,如果合适的话,使各个突起部45、46)具有朝向相邻空腔的内部横向变形的能力。这样的变形能力使得无论支撑板50的厚度如何,都可以将锁销11插入至最大插入位置。支撑板50的厚度变化由倾斜支撑件42、43的横向变形所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