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538106.9

文献号 : CN10197924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晶溪陈子龙

申请人 : 陈晶溪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蜂窝煤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解决了目前蜂窝煤加工设备使用不便、成品率低、不适合家庭使用的问题,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支撑机构含固定横梁、两根等长竖杆、推杆,推杆自由端固定有推板;成型机构含模具、套管、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与套管顶端固定,套管套于推杆外,支撑机构的推板置于模具内;脱模操纵机构含踏板、牵引架,踏板的转轴两端通过安装座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固定,牵引架顶端与踏板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踏板上设有窗口;支撑机构两竖杆上分别设置有辅助把手;移动横梁处于固定横梁与两辅助把手之间。结构合理、紧凑,操纵容易,效率高,成品率高,适合家庭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其特征在于: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横梁(1)、与固定横梁(1)同一侧垂直固定的两根等长竖杆(2、

3)、以及与固定横梁(1)垂直固定且置于两竖杆(2、3)之间中央位置的推杆(4),推杆(4)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推杆(4)呈垂直关系的推板(5);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用于成型蜂窝煤的模具(6)、与模具(6)顶板垂直固定并与模具(6)内连通的套管(7)、以及与固定横梁(1)平行并能沿两竖杆(2、3)及推杆(4)移动的移动横梁(8),移动横梁(8)上设有分别供两竖杆(2、3)、推杆(4)穿过的通孔,移动横梁(8)与套管(7)顶端固定、且两端为手持部位,套管(7)套于推杆(4)外,支撑机构的推板(5)置于模具(6)内,推板(5)的板形与模具(6)成型产品的截面形状一致;

所述脱模操纵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机构两竖杆(2、3)之间中央位置的踏板(9)、以及底端与模具(6)顶板外沿固定的牵引架(10),踏板(9)的转轴(11)两端通过安装座(12、

13)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2、3)固定,转轴(11)与两竖杆(2、3)所在平面平行,牵引架(10)正对转轴(11)中央位置,并与转轴(11)同处于两竖杆(2、3)所在平面的同一侧,牵引架(10)顶端与踏板(9)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14),且牵引架(10)顶端、踏板(9)前端与连接件(14)的两端分别铰接,踏板(9)前端距离踏板(9)转轴(11)的长度小于踏板(9)尾端距离踏板(9)转轴(11)的长度,踏板(9)上设置有供成型机构的套管(7)穿过的窗口(15);

支撑机构两竖杆(2、3)上分别设置有相距固定横梁(1)等距离的辅助把手(16、17),两辅助把手(16、17)分别与移动横梁(8)的两端对应,且与对应的移动横梁(8)端部同处于相应竖杆的同一侧;移动横梁(8)处于固定横梁(1)与两辅助把手(16、17)之间;推板(5)与竖杆自由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模具成型产品的高度,且小于固定横梁(1)与辅助把手之间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其特征在于:模具(6)、套管(7)与两侧竖杆(2、3)之间分别设有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支撑限位装置由如下部件组成:套于竖杆上并能沿竖杆移动的环状件(18)、两端分别与环状件(18)及模具(6)或套管(7)固定的杆件(1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其特征在于:套管(7)底部外壁上固定有底端支撑于模具(6)顶板上的筋板(20)。

说明书 :

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蜂窝煤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块煤价格的不断上涨,蜂窝煤因其原料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等优点,成为目前家庭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的主要煤产品,但由于不法商贩制造的蜂窝煤中煤含量太低,无法发出足够的热量,满足不了家庭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的热量需求,常年累月的使用下,还会对使用者家庭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现有加工蜂窝煤的设备使用不便,对于非熟练工来说,成品率不会很高,家庭使用者应用其自行加工蜂窝煤,必然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还无法保证加工合格成品的数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蜂窝煤加工设备使用不便、成品率低、不适合家庭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
[0004]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横梁、与固定横梁同一侧垂直固定的两根等长竖杆、以及与固定横梁垂直固定且置于两竖杆之间中央位置的推杆,推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推杆呈垂直关系的推板;
[0005]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用于成型蜂窝煤的模具、与模具顶板垂直固定并与模具内连通的套管、以及与固定横梁平行并能沿两竖杆及推杆移动的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上设有分别供两竖杆、推杆穿过的通孔,移动横梁与套管顶端固定、且两端为手持部位,套管套于推杆外,支撑机构的推板置于模具内,推板的板形与模具成型产品的截面形状一致(一般为均布有若干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
[0006] 所述脱模操纵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机构两竖杆之间中央位置的踏板、以及底端与模具顶板外沿固定的牵引架,踏板的转轴两端通过安装座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固定,转轴与两竖杆所在平面平行,牵引架正对转轴中央位置,并与转轴同处于两竖杆所在平面的同一侧,牵引架顶端与踏板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且牵引架顶端、踏板前端与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踏板前端距离踏板转轴的长度小于踏板尾端距离踏板转轴的长度,踏板上设置有供成型机构的套管穿过的窗口;
[0007] 支撑机构两竖杆上分别设置有相距固定横梁等距离的辅助把手,两辅助把手分别与移动横梁的两端对应,且与对应的移动横梁端部同处于相应竖杆的同一侧;移动横梁处于固定横梁与两辅助把手之间;推板与竖杆自由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模具成型产品的高度,且小于固定横梁与辅助把手之间的垂直距离。
[0008] 本发明所述蜂窝煤机的使用步骤分为:1、成型步骤,使用者将支撑机构两竖杆的自由端顶地,然后手持移动横梁两端推动成型机构沿支撑机构的两竖杆及推杆下移(即向两竖杆的自由端移动),直至成型机构模具下移过程中支撑机构的推板相对上移与模具顶板接触,此时,移动横梁的两端接近或直接接触两竖杆上的辅助把手,脱模操纵机构的踏板尾端翘起至最高位;最后,由使用者双手分别同时握持移动横梁端部和相应辅助把手,将本发明所述蜂窝煤机提至已拌好的煤泥堆上并压入煤泥堆,同时对模具直接进行踩压,使模具内填满煤泥,完成蜂窝煤的成型;
[0009] 2、脱模步骤,将本发明所述蜂窝煤机由煤泥堆提至预定地点的水平地面,轻磕,用以减轻模具内煤泥与模具间的粘附力,然后将支撑机构垂立水平地面,双手分别扶住成型机构移动横梁的端部和支撑机构的固定横梁,脚踩脱模操纵机构踏板的尾端,缓慢下压,使踏板的前端上升,通过连接件和牵引架将成型机构的模具、套管、移动横梁缓慢上移,在模具提升过程中,模具内成型的蜂窝煤在推板的阻挡下位置不动,进而与模具脱离,完成成型蜂窝煤的脱模,至此,蜂窝煤加工完成。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三部分的配合结构使得蜂窝煤的制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制作效率;脱模操纵机构的设计使得脱模过程中施力均匀,实现高质量脱模,成品率高,且操纵极为容易;适合家庭使用。除用于蜂窝煤的加工外,本发明所述蜂窝煤机所应用的结构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例如实施农业手动播种、施肥,差别仅在于将模具更换为用于盛放种子或肥料的容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3]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0014]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
[0015] 图中:1-固定横梁;2、3-竖杆;4-推杆;5-推板;6-模具;7-套管;8-移动横梁;9-踏板;10-牵引架;11-转轴;12、13-安装座;14-连接件;15-窗口;16、17-辅助把手;
18-环状件;19-杆件;20-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2、3所示,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横梁1、与固定横梁1同一侧垂直固定的两根等长竖杆2、3、以及与固定横梁1垂直固定且置于两竖杆2、3之间中央位置的推杆4,推杆4的自由端固定有与推杆4呈垂直关系的推板5;
[0017]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用于成型蜂窝煤的模具6、与模具6顶板垂直固定并与模具6内连通的套管7、以及与固定横梁1平行并能沿两竖杆2、3及推杆4移动的移动横梁8,移动横梁8上设有分别供两竖杆2、3、推杆4穿过的通孔,移动横梁8与套管7顶端固定、且两端为手持部位,套管7套于推杆4外,支撑机构的推板5置于模具6内,推板5的板形与模具6成型产品的截面形状一致(一般为均布有若干圆形通孔的圆形板体);
[0018] 所述脱模操纵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机构两竖杆2、3之间中央位置的踏板9、以及底端与模具6顶板外沿固定的牵引架10,踏板9的转轴11两端通过安装座12、13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2、3固定,转轴11与两竖杆2、3所在平面平行,牵引架10正对转轴11中央位置,并与转轴11同处于两竖杆2、3所在平面的同一侧,牵引架10顶端与踏板9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14,且牵引架10顶端、踏板9前端与连接件14的两端分别铰接,踏板9前端距离踏板9转轴11的长度小于踏板9尾端距离踏板9转轴11的长度,踏板9上设置有供成型机构的套管7穿过的窗口15;
[0019] 支撑机构两竖杆2、3上分别设置有相距固定横梁1等距离的辅助把手16、17,两辅助把手16、17分别与移动横梁8的两端对应,且与对应的移动横梁8端部同处于相应竖杆的同一侧;移动横梁8处于固定横梁1与两辅助把手16、17之间;推板5与竖杆自由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模具成型产品的高度,且小于固定横梁1与辅助把手之间的垂直距离。
[0020] 具体实施时,支撑机构中推杆4的数量也可不为一,即当成型机构中模具6尺寸较大时,推杆4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加,只要均布在两竖杆2、3之间即可,理论上,套管7应与推杆4一一对应,数量与推杆4的数量一致,但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可以仅设一个套管7,且该套管7必须出于两竖杆2、3之间的中央位置,即其它推杆4不必外设套管7;为了保证支撑机构对成型机构的有效支撑,均衡脱模操纵机构实施脱模过程中的受力偏差,如图4所示,支撑机构的模具6、套管7与两侧竖杆2、3之间分别设有支撑限位装置,所述支撑限位装置由如下部件组成:套于竖杆上并能沿竖杆移动的环状件18、两端分别与环状件18及模具6或套管7固定的杆件19。为了加强成型机构的模具与套管间的固定强度,套管7底部外壁上固定有底端支撑于模具6顶板上的筋板20;另外,踏板9的转轴11与踏板9之间可直接固定于一起,转轴9两端与对应安装座12、13之间采用相对转动结构安装固定,如由安装座12、13提供轴孔,转轴11直接穿过轴孔,转轴11相对于轴孔能进行转动,亦可在转轴11与轴孔间增设轴承;或者,踏板9转轴11的两端与对应安装座12、13直接固定于一起,踏板
9的转轴11与踏板9之间采用相对转动结构安装固定,如由踏板9提供轴孔,转轴11直接穿过轴孔,转轴11相对于轴孔能进行转动,亦可在转轴11与踏板9上的轴孔间增设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