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248069.8

文献号 : CN10199679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长坂英纪友永聪锦见淳一吉崎达哉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牧田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开关的防尘性并且防止触发器相对于壳体、旋转轴的松动的开关。本发明涉及的开关具备:圆筒状的壳体(42c);被保持为与该壳体(42c)同轴且沿轴向从壳体(42c)中突出的旋转轴(42j);筒状的触发器(44),其包围壳体(42c)并被同轴保持,其轴向一端侧与旋转轴(42j)连结,该开关通过触发器(44)相对壳体(42c)绕轴心旋转而进行动作,其中在触发器(44)的内壁面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该触发器(4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突起(50),突起(50)以其突出端(52)与壳体(42)的外周面线接触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楔状。

权利要求 :

1.一种开关,具备:收纳开关电路的圆筒状的壳体;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且沿轴向从所述壳体中突出的旋转轴;筒状的触发器,其包围所述壳体并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并且通过轴向一端侧与所述旋转轴连结而与该旋转轴一起绕轴心旋转,该开关通过所述触发器和旋转轴相对所述壳体旋转,从而所述开关电路进行动作,该开关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器的内壁面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该触发器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突起,所述突起以该突起的突出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线接触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楔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在所述触发器的旋转方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楔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在所述触发器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了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触发器,该触发器的轴向一端侧与所述旋转轴连结,并且该突起设置在所述触发器的轴向另一端侧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发器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供手指搭挂的沿所述触发器的轴向延伸的手指搭挂用突条,所述手指搭挂用突条的相位相对于所述突起的相位偏移。

说明书 :

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如下构成的开关,具备:收纳开关电路的圆筒状的壳体;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且沿轴向从上述壳体中突出的旋转轴;筒状的触发器,包围上述壳体并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通过轴向一端侧与上述旋转轴连结,从而与该旋转轴一起绕轴心旋转;该开关通过上述触发器和旋转轴相对上述壳体做旋转,从而上述开关电路进行动作。

背景技术

[0002] 与之相关的开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电式笔冲击螺丝刀(penimpact driver)中得到很好的使用。
[0003] 如图5(A)(B)所示,上述充电式笔冲击螺丝刀中通常使用的开关100,由开关主体部101和触发器103构成。开关主体部101具备收纳开关电路的圆筒状的壳体101c、和被保持为与该壳体101c同轴且沿轴向从上述壳体101c的一端侧突出的旋转轴101j。而且,上述旋转轴101j相对上述壳体101c绕轴心旋转,由此开关电路进行动作。
[0004] 触发器103包围开关主体部101壳体101c并被保持为与该壳体101c同轴,该触发器103的一端部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与上述旋转轴101j的前端连结。由此,利用上述触发器103能够使上述旋转轴101j相对壳体101c做旋转。另外,在触发器103的外周面以沿上述触发器103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两根搭挂手指用的手指搭挂用突条103t。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3471号公报
[0006] 如上上述,开关主体部101的旋转轴101j与触发器103在轴向一端侧分别连结。因此,在对触发器103进行操作时,如果对其从在触发器103的轴向上的中央位置向另一端位置施加按压力,则会有扭转力(参照图5(A)的箭头)施加在开关主体部101的旋转轴
101j与触发器103的连结部位,长期如此成为松动的原因。
[0007]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5(C)(D)所示,考虑在触发器103的内壁面形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的突条105,并使该突条105的突出端与开关主体部101的壳体101c的外周面接触。由此,通过上述突条105从径向内侧支承触发器103的轴向上的中途位置,不会在上述旋转轴101j与触发器103的连结部位施加上述扭转力。
[0008] 然而,如图5(C)所示,在使突条105的突出端与壳体101c的外周面呈面接触的构成中,长期使用会有灰尘或粉尘堆积在突条105的突出端和壳体101c的外周面间,容易产生触发器103(突条105)相对于壳体101c的滑动不良。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是能够提高开关的防尘性,同时防止触发器相对于壳体、旋转轴的松动。
[0010] 上述的课题通过下述各技术方案的发明得以解决。
[0011]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开关,具备:收纳开关电路的圆筒状的壳体;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且沿轴向从上述壳体中突出的旋转轴;筒状的触发器,其包围上述壳体并被保持为与该壳体同轴,并且通过轴向一端侧与上述旋转轴连结而与该旋转轴一起绕轴心旋转,该开关构成为,通过上述触发器和旋转轴相对上述壳体旋转,从而上述开关电路进行动作,该开关的特征在于,在触发器的内壁面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并沿该触发器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突起,上述突起以该突起的突出端与上述壳体的外周面线接触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楔状。
[0012] 根据本发明,触发器的轴向一端侧与沿轴向从壳体突出的旋转轴连结。而且,在触发器的内壁面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该突起的突出端与壳体的外周面线接触。即在触发器的轴向一端侧与沿轴向从壳体突出的旋转轴连结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突起从径向内侧对轴向上的中途位置进行支承。因此,当对触发器进行操作时,即使从该触发器的轴向上的中央位置向另一端位置施加按压力,也很难在上述旋转轴和触发器的连结部位施加扭转力。由此,长期使用时触发器与旋转轴和壳体之间也不易松动。
[0013] 此外,突起以沿触发器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在该触发器的内壁面,且上述突起的突出端与上述壳体的外周面线接触。因此粉尘很难堆积在突起的突出端与壳体的外周面间,不易发生触发器相对于壳体的滑动不良等。
[0014]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突起的触发器的旋转方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楔状。
[0015] 因此,在使触发器相对壳体进行旋转时,能够通过突起的一端部或者另一端部扫开附着在壳体的外周面的粉尘等,粉尘等很难堆积在突起的突出端和壳体的外周面间。
[0016]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突起在触发器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了多个。
[0017] 因此能够通过上述突起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支承触发器。
[0018]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突起设置在轴向一端侧与旋转轴连结的触发器的轴向另一端侧附近。
[0019] 因此,扭转力更加难以加在旋转轴和触发器的连接部位。
[0020]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触发器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供手指搭挂的沿上述触发器的轴向延伸的手指搭挂用突条,上述手指搭挂用突条的相位相对于上述突起的相位偏移。
[002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开关的防尘性,同时不易发生触发器相对于壳体、旋转轴的松动。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关的电动工具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0023] 图2是上述开关的触发器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上述开关的纵向剖视图(A图),上述开关的主视图(A图的B-B向视图)(B图),上述开关的突起的主视图(C图),以及C图的D-D向视剖视图(D图)。
[0025] 图4是上述开关的电路图(A图),表示上述开关的动作的示意图(B图)。
[0026] 图5是以往的开关的纵向剖视图(A图),A图的B-B向视图(B图),以往的其他开关的纵向剖视图(C图),C图的D-D向视剖视图(D图)。
[0027] 符号说明如下:
[0028] 40...开关;42c...壳体;42...开关主体部;42j...旋转轴;44...触发器;44x...手指搭挂用突条;50...突起;52...突出端;54...一端部;55...另一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方式1)
[0030] 以下,基于图1~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开关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是在充电式笔冲击螺丝刀(以下称为电动工具)中使用的转动开关。其中,图中记载的前后左右及上下与电动工具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
[0031] (关于电动工具的概要)
[0032] 如图1所示,电动工具10的外壳11由筒状的外壳主体12、和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连结在该外壳主体12的基端部的握柄部15构成。
[0033] 在外壳主体12中从前侧开始依次同轴地收纳有齿轮部20、电机30、开关40。齿轮部20具备使电机30的旋转减速的行星齿轮机构24、通过行星齿轮机构24而进行旋转的主轴25、将主轴25的旋转力转变成旋转击打力的击打力发生机构26、承受击打力发生机构26的旋转击打力的砧座27。而且,砧座27通过轴承27j被支承为绕轴自如旋转。另外,在砧座27的前端部,设置了用于装配螺丝刀钻头、套筒钻头等(图示省略)的前端工具的夹头部27t。
[0034] (关于开关40)
[0035] 开关40是用于对电机30的正反转进行切换、对电机30的转速进行调整、以及使照明用LED13(参照图1)点亮熄灭的开关。如图3(A)(B)所示,开关40由开关主体部42和包围该开关主体部42的筒状的触发器44构成,触发器4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外壳主体12的左右开口部(图示省略)突出。
[0036] 开关主体部42具备收纳开关电路的圆筒状的壳体42c、和被保持为与该壳体42c同轴且沿轴向(后方)从上述壳体42c的一端侧(后端侧)突出的旋转轴42j。而且,上述旋转轴42j相对上述壳体42c绕轴心旋转,由此开关40进行动作。
[0037] 触发器44是用于从外壳主体12的外侧使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相对壳体42c旋转的部件。如图2所示,触发器44具备圆筒部44e、和在该圆筒部44e的后端位置以横切上述圆筒部44e的方式构成的带板部44s。而且,在与触发器44的轴心重叠的带板部
44s的中心位置形成有方形开口44z,该方形开口44z用于嵌合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的前端部分。
[0038] 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以前端部分嵌合于触发器44的带板部44s的方形开口44z的状态,例如被敛缝,从而以不能相对旋转地状态与该触发器44的带板部44s连结。由此,触发器44被保持为与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和壳体42c同轴,且能够与该旋转轴42j一体旋转。
[0039] 在触发器44的圆筒部44e的内壁面上,在靠前的位置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图3中为4个)突起50。突起50是从径向内侧对触发器44的圆筒部44e的前部进行支承的部件,如图3(B)(C)所示,突起50成形为近似方向的板状,以沿触发器4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定位。而且,如图3(A)所示,突起50以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该突起50的突出端52与壳体42c的外周面进行线接触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楔状。由此在突起50的突出端52和壳体42c的外周面之间很难堆积灰尘、粉尘等。此外,如图3(C)所示,突起50的在触发器44的旋转方向上的一端部54和另一端部55形成为楔状。由此,能够利用突起50的一端部54或者另一端部55扫开附着在壳体42c的外周面的粉尘等。
[0040] 在上述触发器44的外周面上,在隔中心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供手指搭挂的手指搭挂用突条44x,该手指搭挂用突条44x沿该触发器44的轴向延伸。手指搭挂用突条44x的角部全部被修圆而光滑形成,照顾到操作触发器44时不会顶痛手指。另外,手指搭挂用突条44x的相位相对于突起50的相位偏移约45°。
[0041] 利用上述构成,通过用手指搭在触发器44的手指搭挂用突条44x,利用该触发器44使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绕轴心旋转,由此能够使开关40进行动作。
[0042] 如图4(A)所示,开关40具备点亮照明用LED13的第一开关部SW1、使电机30正转的第二开关部SW2、使电机30反转的第三开关部SW3、和用于调整电机30的转速的可变电阻部SR。另外,第一~第三开关部SW1~3的信号、以及可变电阻部SR的信号被输入到对电机3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0043] 如图4(B)所示,开关40的第一开关部SW1构成为,在使触发器44相对开关主体部42的壳体42c从基准位置(原位置)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仅旋转了规定角度θ1时进行接通动作。此时,触发器44通过弹簧力被保持在角度θ1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产生卡合音。此外,通过施加上述弹簧力以上的力,能够使触发器44从角度θ1的位置开始旋转。
[0044] 开关40的第二开关部SW2(第三开关部SW3)构成为,在使触发器44相对开关主体部42的壳体42c从基准位置向正转方向(反转方向)仅旋转了规定角度θ2时进行接通动作(θ1<θ2)。而且,在触发器44仅旋转了规定角度θ2的状态下,触发器44通过弹簧力被保持在角度θ2的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产生卡合音。此外,通过施加上述弹簧力以上的力,能够使触发器44从角度θ2的位置开始旋转。
[0045] 而且,通过使触发器44从角度θ2的位置进一步朝正转方向或者反转方向旋转,可使可变电阻部SR的电阻值变化。
[0046]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触发器44从基准位置朝正转方向仅旋转角度θ1,能够在不使电机30旋转的状态下点亮照明用LED13。之后通过使触发器44朝正转方向旋转角度θ2以上,使得电机30正转起动,并且电机30的转速随着触发器44的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通过将触发器44返回至基准位置,电机30停止,且照明用LED13熄灭。
[0047] 另外,通过使触发器44从基准位置朝反转方向仅旋转角度θ1,同样能够在不使电机30旋转的状态下点亮照明用LED13。之后通过使触发器44朝反转方向旋转角度θ2以上,使得电机30反转起动,并且电机30的转速随着触发器44的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0048]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40的优点)
[0049]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40中,触发器44的轴向一端侧连结在沿轴向从壳体42c突出的旋转轴42j上。而且,在触发器44的内壁面形成了朝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50,该突起50的突出端52与壳体42c的外周面线接触。即在触发器44的轴向一端侧与沿轴向从壳体42c突出的旋转轴42j连结的状态下,通过突起50从径向内侧对轴向上的中途位置进行支承。因此,当对触发器44进行操作时,即使从该触发器44的轴向上的中央位置向另一端位置施加按压力,也不会在旋转轴42j和触发器44的连结部位施加扭转力。由此,长期使用时也不易在触发器44与旋转轴42j和壳体42c之间产生松动。
[0050] 另外,突起50以沿触发器4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在该触发器44的内壁面,且上述突起50的突出端52与壳体42c的外周面线接触。因此粉尘很难堆积在突起50的突出端52与壳体42c的外周面间,不易发生触发器44相对于壳体42c的滑动不良等。
[0051] 另外,突起50的在触发器44的旋转方向上的一端部54和另一端部55形成为楔状。因此,在使触发器44相对开关主体部42的壳体42c进行旋转时,能够通过突起50的一端部54或者另一端部55扫开附着在壳体42c的外周面的粉尘等,粉尘等很难堆积在突起50的突出端52和壳体42c的外周面间。
[0052] 另外,由于在触发器44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了多个突起50,因此能够通过突起50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支承触发器44。
[0053] 另外,突起50设置在后端侧与旋转轴42j连结的触发器44的前端侧附近。因此更加难以在开关主体部42的旋转轴42j和触发器44的连结部位施加扭转力。
[0054] (变更例)
[0055] 这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在触发器44的内壁面设置多个(4个)突起50的例子,但也可将突起50连起来而形成环状,或者将接突起50连起来而形成为近似C字形。另外,在设置多个突起50的情况下,突起50的个数也可以适当变化。
[005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突起50形成为近似方形的板状的例子,但也可将突起50形成为梯形的板状等,适宜更改突起50的形状。
[005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在充电式笔冲击螺丝刀中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开关40的例子,但本发明亦可适用在充电式笔冲击螺丝刀以外的电动工具的开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