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作机的手柄锁定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272028.2

文献号 : CN1020136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冈部格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工作机的手柄锁定结构。该手柄锁定结构(14)包括:左、右锁定构件(96,108),该左、右锁定构件设置在工作机(10)的主体(11)上,用于在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从储存位置朝展开位置枢转地移动时与牵引手柄(61)的左、右手柄部(67,68)的接合部(62c,64a)接合,由此将手柄部锁定在展开位置,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108)在常态下朝向所述左、右手柄部(67,68)弹性偏置;以及单个解锁杆(114),所述单个解锁杆(114)被容纳在工作机携带把手(41)的中空部(47)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区域中,该单个解锁杆用于使左、右锁定构件移动成与接合部脱离接合,从而强制解除所述左、右手柄部在展开位置通过左、右锁定构件进行的锁定。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工作机(10)的手柄锁定结构(14),该工作机包括:牵引手柄(61),该牵引手柄包括安装在工作机体(11)的顶部(26)的相对两侧的左、右手柄部(67,68),使得所述牵引手柄可在该牵引手柄被储存在所述工作机体中的储存位置和该牵引手柄从所述储存位置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工作机体(11)可通过保持在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牵引手柄(61)来牵引,所述手柄锁定结构(14)包括;

左、右锁定构件(96,108),该左、右锁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机体上,用于在所述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从所述储存位置朝所述展开位置枢转地移动时移动成分别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接合部(62c,64a)接合,由此将所述左、右手柄部(67,68)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108)在常态下朝向所述左、右手柄部(67,68)弹性偏置,从而在所述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枢转地移动时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自动接合;以及单个解锁杆(114),所述单个解锁杆(114)设置在工作机携带把手(41)中,该单个解锁杆用于使所述左、右锁定构件移动成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脱离接合,从而强制解除所述左、右手柄部在所述展开位置通过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108)进行的锁定,所述单个解锁杆(114)被容纳在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41)的中空部(47)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区域中,所述单个解锁杆(114)包括:上支撑销(122),该上支撑销(122)从杆体(12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下支撑销(123),该下支撑销(123)从所述杆体(121)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后装配孔(121a)和接合孔(121b),该后装配孔(121a)和接合孔(121b)形成在所述杆体(121)的后端部中;前装配孔(121c),该前装配孔(121c)形成在所述杆体(121)的前端部中;以及操作旋钮(124),该操作旋钮(124)从所述杆体(121)的前端向前突出;

所述上支撑销(122)和所述下支撑销(123)在其相应一端分别被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41)的限定所述中空部(47)的上壁部和下壁部上,使得所述单个解锁杆(114)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中空部(47)的所述中间区域中;

所述右锁定构件(108)的近端部(111a)插入穿过所述单个解锁杆(114)的所述后装配孔(121a),而所述左锁定构件(96)的近端部(101a)插入穿过所述单个解锁杆(114)的所述前装配孔(121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锁定结构,其中,该工作机携带把手在所述左、右手柄部之间设置在所述工作机体(11)上,并在分别将所述左、右手柄部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顶部的相对两侧的左、右支撑轴(73,81)的假想延长线(83)附近并位于该假想延长线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柄锁定结构,其中,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108)在其各自的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单个解锁杆(114),使得该左、右锁定构件(96,108)能与所述单个解锁杆的枢转运动一起以彼此互锁关系朝向或远离所述左、右手柄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锁定结构,其中,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108)在各自的另一端部处分别借助左、右弹簧(97,109)在常态下偏置,使得当所述牵引手柄沿所述展开方向枢转地移动时,所述各自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弹性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锁定结构,其中,该操作旋钮从所述单个解锁杆的主体突出,并且可操作成克服所述左、右弹簧(97,109)的偏置力使所述左、右锁定构件(96,

108)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脱离接合,并由此强制解除所述左、右手柄部在所述展开位置通过所述左、右锁定构件进行的锁定。

说明书 :

用于工作机的手柄锁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作机的手柄锁定结构,在该手柄锁定结构中,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工作机的主体上的手柄可在该手柄被储存在机体中的储存位置和该手柄从所述机体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该手柄锁定结构中,所述机体可由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利用保持在所述展开位置中的手柄来牵引。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已知的工作机中,具有这样一种工作机,在该工作机中,牵引轮安装在所述工作机的主体(即,工作机主体)的底部上,构造成牵引手柄的一对手柄杆可枢转地安装在工作机主体的顶部上,日本专利No.4226404(以下称为“专利文献”)中公开了这种工作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手柄杆可在所述手柄被储存在机体中的储存位置和所述手柄从所述机体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枢转。所述机体可由使用者或操作人员牵拉保持在所述展开位置中的手柄来牵引。即,在所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工作机具有便携性,其能够通过由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利用手柄牵引来移动。
[0003] 所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工作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一对手柄杆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中的手柄锁定结构,该手柄锁定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在所述手柄杆的相应一个手柄杆上的解锁杆。通过操作各个解锁杆,操作人员可以解除所述一对手柄杆的锁定状态,并由此使该对手柄杆从所述展开位置缩回到储存位置。
[0004] 然而,当所述一对手柄杆(牵引手柄)待从所述展开位置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时,所述专利文献中所示的手柄锁定结构需要操作人员首先操作所述一对解锁杆,然后使该对手柄杆移动到所述储存位置。因此,用于将该对手柄杆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的操作需要额外的劳动。具体地,在具有优良便携性的紧凑、便携式工作机中采用所述手柄和手柄锁定结构的情况下,在操作所述解锁杆时必需使所述工作机稳定;因此,用于将所述手柄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的操作需要另外的劳动。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作机的改进的手柄锁定结构,该手柄锁定结构允许机器的牵引手柄通过操作人员的减少的劳动容易地从展开位置缩回到储存位置。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作机的改进的手柄锁定结构,该手柄锁定结构允许机器的牵引手柄容易地保持或锁定在展开位置。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作机的改进的手柄锁定结构,该工作机包括:牵引手柄,该牵引手柄包括安装在工作机体的顶部的相对两侧的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使得所述牵引手柄可在该牵引手柄被储存在所述工作机体中的储存位置和该牵引手柄从所述储存位置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工作机体可通过保持在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牵引手柄来牵引。所述手柄锁定结构包括;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该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机体上,用于在所述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从所述储存位置朝所述展开位置枢转地移动时移动成分别与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接合部接合,由此将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左、右锁定构件在常态下朝向所述左、右手柄部弹性偏置,从而在所述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枢转地移动时与所述左、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自动接合;以及单个解锁杆,所述单个解锁杆设置在工作机携带把手中,该单个解锁杆用于使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移动成与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脱离接合,从而强制解除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在所述展开位置通过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进行的锁定,所述单个解锁杆被容纳在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的中空部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区域中,所述单个解锁杆包括:上支撑销,该上支撑销从杆体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下支撑销,该下支撑销从所述杆体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后装配孔和接合孔,该后装配孔和接合孔形成在所述杆体的后端部中;前装配孔,该前装配孔形成在所述杆体的前端部中;以及操作旋钮,该操作旋钮从所述杆体的前端向前突出;所述上支撑销和所述下支撑销在其相应一端分别被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的限定所述中空部的上壁部和下壁部上,使得所述单个解锁杆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中空部的所述中间区域中;所述右锁定构件的近端部插入穿过所述单个解锁杆的所述后装配孔,而所述左锁定构件的近端部插入穿过所述单个解锁杆的所述前装配孔。
[0008] 使用者或操作人员仅仅操作单个解锁杆就可容易地解除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并因此所述牵引手柄)在展开位置通过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进行的锁定。这样,操作人员通过减少的劳动可容易地使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从所述展开位置缩回或折起到储存位置。尤其是即使在工作机是具有优良便携性(更具体地说,响应于牵引力的可动性和通过在车辆中携带而实现的可运输性)的紧凑、便携式工作机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通过允许操作人员借助单个解锁杆的简单操作来容易地解除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锁定,通过操作人员的减少的劳动容易地使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并因此使所述牵引手柄)从所述展开位置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
[0009] 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在常态下朝向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弹性偏置,从而在所述牵引手柄沿展开方向枢转地移动时与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自动接合。通过该布置,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可被自动地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中。结果,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减小的劳动容易地使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延伸到所述展开位置。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工作机携带把手在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之间设置在所述工作机体上,并在分别将所述左、右手柄部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顶部的相对两侧的左、右支撑轴的假想延长线附近并位于该假想延长线上方。通过该布置,使用者或操作人员通过用他或她的手握住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可以操作所述单个解锁杆。通过操作人员握住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可以稳定地保持该工作机,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容易地操作所述单个解锁杆,并由此通过减少的劳动容易地使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尤其是即使在工作机是具有优良便携性的紧凑、便携式工作机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通过用手握住所述工作机携带把手从而稳定地保持所述工作机就可通过减少的劳动使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缩回到所述储存位置。
[0011] 另外,由于单个解锁杆设置在工作机携带把手中,因此可以将该单个解锁杆定位在所述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的假想延长线附近并位于其上方。优选的是,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设置在所述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的附近。因此,所述单个解锁杆可以设置在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的附近,从而可以简化所述手柄锁定结构的构造。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在其各自的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单个解锁杆,使得该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能与所述单个解锁杆的枢转地移动一起以彼此互锁的关系朝向或远离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移动。而且,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在各自的另一端部处分别借助左弹簧和右弹簧在常态下偏置,使得当所述牵引手柄沿所述展开方向枢转地移动时,所述各自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弹性接合。另外,该操作旋钮从所述单个解锁杆的主体突出,并且可由操作人员操作成克服所述左弹簧和右弹簧的偏置力使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与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的所述接合部脱离接合,并由此强制解除所述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在展开位置通过所述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进行的锁定。
[0013]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将参照附图,仅以实施例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5]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配备有手柄锁定结构的工作机的整体立体图;
[0016] 图2是沿图1的箭头2的方向获得的视图;
[0017] 图3是沿图1的箭头3的方向获得的视图;
[0018] 图4是沿图1的箭头4的方向获得的视图;
[0019] 图5是示出了延伸到展开位置的图3所示的手柄结构的手柄体的侧视图;
[0020] 图6是示出了不被手柄锁定结构锁定而保持在储存位置的手柄体的侧视图;
[0021] 图7是示出了通过手柄结构保持在展开位置的手柄体的剖视图;
[0022] 图8是图6中以8示出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9是示出了用于锁定手柄结构的手柄体的手柄锁定结构的立体图;
[0024] 图10是图9所示的手柄锁定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5] 图11是沿图7的线11-11剖取的剖视图;
[0026] 图12A和12B是示出了手柄体从储存位置向展开位置枢转运动的示例方式的图;
[0027] 图13A和13B是示出了左手柄部保持在展开位置的示例方式的视图;
[0028] 图14是示出了保持在展开位置中的手柄体的视图;
[0029] 图15A和15B是示出了利用手柄体牵引工作机的示例方式的视图;
[0030] 图16A和16B是示出了通过操作旋钮解除左手柄部的保持状态的示例方式的视图;
[0031] 图17是示出了折起到储存位置的手柄体的视图;
[0032] 图18A和18B是示出了将具有手柄结构的工作机置入行李舱中的示例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现在参照图1和图2,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柄结构13(在下文中也称为“工作机手柄结构13”)的工作机,图2是沿图1的箭头2的方向获得的视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机10是便携牵引式发电机,该工作机10包括:具有大致长方体轮廓或形状的工作机主体11;可旋转地安装在机体11上的左轮和右轮12(图2中示出左轮12);可枢转地安装在机体11上的工作机手柄结构13;以及用于将该手柄结构13保持在锁定状态或位置的手柄锁定结构14(也参见图6)。
[0034] 工作机主体11包括: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6;以及设置在壳体16内的发动机/发电机组17。
[0035] 如图2至图5所示,壳体16具有:在平面图中观看为大致矩形的底部21;从该底部21的前端区域21a向上延伸的前壁部22;从底部21的后端区域(即,靠近底部21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的区域)21b向上延伸的后壁部23;从底部21的左端区域21c向上延伸的左侧壁部24;从底部21的右端区域21d向上延伸的右侧壁部25;以及设置在前壁部22和后壁部23以及左侧壁部24和右侧壁部25的相应上端上的顶部26。
[0036] 与顶部26邻接定位的前壁部22使其上端与该顶部26的一端连接,并且如侧视图中所观察到的,顶部26大致沿机器牵引方向成弓形从前壁部22的上端伸出。
[0037] 前壁部22是设置操作启动/停止开关31和启动旋钮32的操作壁部。操作停止/操作选择开关31是用于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发动机/发电机组17的旋转开关。该操作停止/操作选择开关31是需要保护的构件(即,待保护构件)。启动旋钮31是用于致动卷簧起动器18a(图2)的待保护构件,卷簧起动器18a进而致动发动机/发电机组17。
[0038] 用于允许维修和检查工作机10的维修盖(未示出)设置在后壁部23的大致中央。作为顶部26的一部分设置在机体11上的后述把手41在相对两端与后壁部23的上端左侧部和上端右侧部连接。此外,如图4中最佳可见,左承载足部和右承载足部29设置在后壁部23的上端附近。
[0039] 例如,左承载足部和右承载足部29设计成在以倾斜大约90度的姿势或位置(即,以平放位置)将工作机10放进车辆145时接触车辆145的行李箱或者行李舱146(图18B)的地板面。这样,可以利用左承载足部和右承载足部29以及左轮和右轮12以稳定方式将竖向细长的工作机10放入行李舱146。
[0040] 左侧壁部24是其中形成有排气口34(图4)的废气排放侧壁部。排气口34也是用于排放包括在发动机/发电机组17中的发动机18的废气的待保护构件。
[0041] 如图3和图5中最佳可见,右侧壁部25是其上设置有电源插座36的电力获取侧壁部。电源插座36也是用于获取由发动机/发电机组17产生的电力的待保护构件。
[0042] 顶部26包括用于在其中容纳盒式燃气瓶或燃气罐37(图2)的开口部38、覆盖该开口部38的盖部39以及机器携带把手41。盒式燃气罐37是可更换的待保护构件,其中填充有用作发动机18的燃料的气体。顶部26还具有形成在后端区域26a中的凹部42(也参见图1和11),该后端区域26a邻近于顶部26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并且把手41定位在凹部42的上方。
[0043] 如图1中所见,把手41是杆形构件,在其左端和右端处固定于后壁部23的上端左侧部和上端右侧部,并且在凹部42上方在后壁部23的上端左侧部和上端右侧部之间延伸。更具体地说,把手41具有:固定于后壁部23的上端左侧部的左足部44(也参见图11);固定于后壁部23的上端右侧部的右足部(未示出);以及与左足部44和右足部一体形成并且在它们之间延伸或者横跨的笔直把手主体部46。如图6中所见,把手主体部46中形成有沿其纵向(或者左右方向)延伸的稍后描述的中空部。
[0044] 操作人员或者使用者握住把手41提起工作机10,可以将工作机10放入行李舱146中(图18B)。
[0045] 如图2至图5所示,沿壳体16的外周在该壳体16中形成用于在其中储存稍后描述的手柄体(机器牵引手柄)61的凹部49。手柄储存凹部49具有:左储存凹部51,该左储存凹部51形成在顶部26的左侧(外周)部26b和前壁部22的左侧(外周)部22a中;右储存凹部52,该右储存凹部52形成在顶部26的右侧(外周)部26c和前壁部22的右侧(外周)部22b中;以及下储存凹部53,该下储存凹部53形成在前壁部22的下端(外周)部22c中。
[0046] 左储存凹部51和右储存凹部52形成彼此左右对称关系,并且各储存凹部51和52在侧视图中观看具有大致L形状;图3和图5中可见右储存凹部52的细节。下储存凹部53形成为在前视图(参见图2)中观察时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
[0047] 如图2所示,手柄储存凹部49是在前视图中观看时具有大致U形形状的连续凹部,该连续凹部由左储存凹部51和右储存凹部52以及下储存凹部53限定。
[0048] 如图2进一步所示,发动机/发电机组17包括安装在底部21上的发动机18与可由该发动机18驱动的发电机19的一体组合。在所示实施例中,发动机18是可由盒式燃气罐37供应的气体驱动的燃气机。在发动机/发电机组17中,发动机18使发电机19的转子围绕定子的外周旋转,从而可产生电力。
[0049]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左轮12是通过旋转轴55可旋转地安装在底部21的后端区域21b的左侧(即,底部21和后壁部23之间限定的角部)上的机器牵引轮。类似地,右轮12是通过旋转轴55可旋转地安装在底部21的后端区域21b的右侧上的机器牵引轮。
[0050] 底部21的后端区域21b靠近底部21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即,左轮和右轮12可旋转地安装在位于底部21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附近的端部区域21b上。左轮和右轮12是以彼此左右对称关系设置的构件。
[0051] 此外,左足部和右足部28设置在底部21的前端区域21a的下方。通过放置在路面58上的左足部和右足部28以及左轮和右轮12可以将工作机10稳定地保持在竖直向上位置。
[0052] 如图1和图4所示,手柄结构13安装在工作机主体11的顶部26的相对侧。手柄结构13包括:手柄体(即机器牵引手柄)61,该手柄体61可以沿壳体16的外周部储存;左支撑部63(图6),该左支撑部63将手柄体61的左基部62可枢转地支撑在把手41的左端部41a(以下称为“左把手端部41a”)上;以及右支撑部65(图6),该右支撑部65将手柄体61的右基部64可枢转地支撑在把手41的右端部41b(以下称为“右把手端部41b”)上。
[0053] 左支撑部63和右支撑部65以彼此左右对称关系设置,因此下面主要详细描述左支撑部63。
[0054] 手柄体61包括:左手柄部67,在该左手柄部67处,左基部62可旋转地支撑在左把手端部41a(即,顶部26的左端部)上;右手柄部68,在该右手柄部68处,右基部64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右把手端部41a(即,顶部26的右端部)上;以及手柄把手69,该手柄把手69一体连接在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各自的远端67a和68a之间。手柄体(机器牵引手柄)61可枢转地安装在顶部26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上。
[0055] 在左手柄部67中,左基部62通过左支撑部63(参见图6)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左把手端部41a上,并且左手柄部67形成为在侧视图中观看时为大致L形,使其可以储存在左储存凹部51(图2)中。
[0056] 在左手柄部67被储存在左储存凹部51中(即,如图6和图3所示缩回到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左手柄部67沿顶部26的左侧(外周)部26b并且沿前壁部22的左侧(外周)部22a设置。
[0057] 此外,在左手柄部67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左手柄部67比顶部26的上端面26d向外(即,向上)突出了突出长度H1(图2)并且比前壁部22的前端面22d向外(即,向前)突出了突出长度H1(图3)。
[0058] 此外,在左手柄部67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左手柄部67沿左壁部24的上端(外周)部24a和前端(外周)部24b设置。
[0059] 而且,在左手柄部67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如图2和图4所示,该左手柄部67比左壁部24的左端面24c向外(向左)突出了突出长度H2,并且左轮12比左壁部24的左端面24c向外(向左)突出了突出长度H2。
[0060] 在右手柄部68中,右基部64通过右支撑部65(图6)可旋转地支撑在右把手端部41b上,并且该右手柄部68形成为在侧视图中观看时为大致L形形状,使其可以储存在右储存凹部52中。
[0061] 在右手柄部68被储存在右储存凹部52中(即,被储存在储存位置P1中)的情况下,该右手柄部68沿顶部26的右侧(外周)部26c并且沿前壁部22的右侧(外周)部22b设置。
[0062] 在右手柄部68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手柄部68比顶部26的上端面26d向外(即,向上)突出了突出长度H1并且比前壁部22的前端面22d向外(即,向前)突出了突出长度H1。
[0063] 此外,在右手柄部68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右手柄部68沿右壁部25的上端(外周)部25a和前端(外周)部25b设置。
[0064] 而且,在右手柄部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右手柄部68比右壁部25的右端面25c向外(向右)突出了突出长度H2,并且右轮12比右壁部25的右端面25c向外(向右)突出了突出长度H2。
[0065] 手柄把手69在前视图中观看时水平设置,使其可以被储存在下储存凹部53(图3)中。在该手柄把手69被储存在下储存凹部53中(即,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手柄把手69沿前壁部22的下端(外周)部22c设置。
[0066] 在手柄把手69处于储存位置P1的情况下,该手柄把手69比前壁部22的前端面22d向外(向前)突出了突出长度H1。
[0067] 在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比顶部26的上端面26d向外突出了突出长度H1(图2)的情况下,可由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保护盒式燃气罐(待保护构件)37。
[0068] 此外,在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以及手柄把手69(即,手柄体61)比前壁部22的前端面22d向外(向前)突出了突出长度H1(图3)的情况下,可由手柄体61保护操作启动/停止开关(待保护构件)31和启动旋钮(待保护构件)32。
[0069] 此外,手柄体61还可以用作用于保护待保护构件(诸如盒式燃气罐37、操作启动/停止开关31以及启动旋钮32)的构件。
[0070] 通过前述布置,当前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提供专用防护构件的情况下可靠地保护待保护构件(诸如盒式燃气罐37、操作启动/停止开关31以及启动旋钮32),并且因此可以避免必要构成部件数量增加。
[0071] 此外,在左手柄部67比左壁部24的左端面24c向外(向左)突出了突出长度H2的情况下,可以由左手柄部67保护作为另一个待保护构件的排气口34(图4)。在左轮12比左壁部24的左端面24c向外(向左)突出了突出长度H2的情况下,可更有效地保护排气口34(图4)。
[0072] 此外,在右手柄部68比右壁部25的右端面25c向外(向右)突出了突出长度H2的情况下,可以由右手柄部68保护也作为待保护构件的电源插座36。在右轮12比右壁部25的右端面25c向外(向右)突出了突出距离H2的情况下,可更有效地保护电源插座36。
[0073] 因此,前述布置允许将待保护的排气口34和电源插座36设置在左侧壁部24和右侧壁部25上,从而提高工作机的设计自由度。
[0074] 另外,左手柄部67也可以用作用于保护排气口34的构件,并且右手柄部68也可以用作用于保护电源插座36的构件。
[0075] 也通过这种布置,当前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提供专用构件的情况下可靠地保护排气口34和电源插座36,从而可以避免必要构成部件数量增加。
[0076] 如图6至图8所示,左支撑部63包括:左支撑托架71,该左支撑托架71抵靠左把手端部41a的突起41c;筒状的左支撑构件72,该左支撑构件72从左支撑托架71伸出到左把手端部41a;以及左支撑轴73,该左支撑轴73穿过支撑构件72延伸,以将左手柄部67的左基部62可枢转地支撑或者安装在机体11上。
[0077] 突起41c从左把手端部41a的后端向左突出。左支撑轴73具有邻近其头部74设置的增大直径部75和设置在其支撑轴部76的远端区域上的螺纹部77。
[0078] 增大直径部75装配在左基部62的安装孔62a中,支撑轴部76穿过支撑构件72,并且伸出支撑构件72之外的螺纹部77旋拧到焊接螺母78上。这样,左基部62的安装部62b被可枢转地支撑在增大直径部75上,并因此左手柄部67被支撑在左把手端部41a上,使得它可绕支撑轴78枢转。
[0079] 因为螺纹部77旋拧到焊接螺母78上,所以在左基部62的安装部62b和头部74之间以及在安装部62b和左支撑托架71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可以将左手柄部67保持在期望位置。
[0080] 此外,左基部62具有供稍后描述的左锁销部102接合(装配)的左接合孔(即,左手柄部67的接合部)62c。
[0081] 与左手柄部67类似,右手柄部68被支撑在右把手端部41b上,使得它可绕右支撑部65的支撑轴81枢转。此外,与左手柄部67类似,通过摩擦力可以将右手柄部68保持在期望位置。
[0082] 此外,右基部64具有供稍后描述的右锁销112接合(装配)的右接合孔(即,右手柄部68的接合部)64a。
[0083] 通过前述布置,手柄体61通过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支撑在左把手端部41a和右把手端部41b上(即,在顶部26的后端区域26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使得手柄体61可以绕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枢转并且可以被保持在期望位置。
[0084] 注意,左把手端部41a和右把手端部41b构成顶部26的后端区域26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换言之,左把手端部41a和右把手端部41b是机体11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
[0085] 即,手柄体61在其左基部62和右基部64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机体的沿机器牵引方向的端部上(即,左把手端部41a和右把手端部41b上)。换言之,把手41设置在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之间(更具体地说,在左基部62和右基部64之间),并且把手41靠近将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可枢转地支撑或者安装在机体11上的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
81的假想延长线83定位并位于其上方。
[0086] 根据上述手柄结构13,通过操作人员绕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枢转手柄体61,可使手柄体61在该手柄体61储存在壳体16中的储存位置P1(图3)和该手柄体61从壳体16展开的展开位置P2(图5)之间枢转地移动。此外,操作人员拉动延伸到展开位置P2的手柄体61的手柄把手69可以牵引工作机主体11。
[0087] 中空部47在机器携带把手41中形成为沿该把手41的纵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手柄锁定结构14容纳在中空部47中。
[0088] 如图9和图10所示,手柄锁定结构14包括:左锁定部91,该左锁定部91用于将左手柄部67保持(锁定)在展开位置P2(图5);右锁定部92,该右锁定部92用于将右手柄部68保持(锁定)在展开位置P2中;以及解锁部93,该解锁部93用于解除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借助左锁定部91和右锁定部92的保持(锁定)。
[0089] 如图8所示,左锁定部91包括:筒状的左引导部95,该左引导部95设置在左支撑托架71上;左锁定构件96(一对锁定构件中的一个),该左锁定构件96以可移动的方式部分支撑在引导部95中;以及左复位弹簧97,该左复位弹簧97用于将锁定构件96弹性保持在左锁定位置P3中。
[0090] 左引导部95的近端部95a设置在左支撑托架71的后端部上,并且该左引导部95定位在左支撑轴73的后面并且沿壳体16的后壁部23水平向右延伸。
[0091] 左锁定构件96具有被容纳在把手41的中空部47的左空间中的左杆状体101,该杆状体101的远端部设置成左锁销部102,并且可滑动地支撑在引导部95中,并且该杆状体101的近端部101a竖直向上弯曲。左锁销102是杆状体101的增大直径部,并且左复位弹簧97的一端抵靠左锁销102的内表面。
[0092] 左复位弹簧97安装在杆状体101的邻近锁销部(远端部)102的部分上,并与杆状体101和引导部95同轴。左复位弹簧97在左锁销部102和止挡件104之间被轴向压缩。
[0093] 左复位弹簧97的偏置力作用于左锁销部102,使得该左锁销部102通常被偏压至比引导部95的近端部95a向左突出的左锁定位置P3。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左锁销部102锁定在接合孔(用于左手柄部67的接合部)62c中(即,通过与左锁销部102接合的接合孔62c)可以将左手柄部67保持在展开位置P2(图5)。
[0094] 如图6和图7所示,右锁定部92包括:筒状的右引导部107,该右引导部107设置在右支撑托架106上;右锁定构件108(一对锁定构件中的另一个),该右锁定构件108以可移动的方式部分支撑在右引导部107中;以及右复位弹簧109,该右复位弹簧109用于将右锁定构件108弹性保持在右锁定位置P4中。
[0095] 右复位弹簧109的偏置力作用于右锁定构件108的右锁销部(远端部)112上,使得该右锁销部112通常被偏压至比引导部107的近端部107a向右突出的右锁定位置P4中。因此,通过将右锁销部112锁定在右接合孔(用于右手柄部68的接合部)64a中(即,通过与右锁销部112接合的右接合孔64a(接合部))可以将右手柄部68保持在展开位置。
[0096] 通过借助于左锁定部91和右锁定部92将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保持在展开位置P2中,可以将手柄体61保持在展开位置P2中。左锁定部91和右锁定部92是以彼此左右对称关系设置并且以相同方式操作的构件,因此下面主要详细描述左锁定部91。
[0097] 如图8至图10所示,解锁部93包括:单个解锁杆114,该解锁杆114用于致使左锁定构件96和右锁定构件108以彼此互锁关系朝向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或者远离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操作,特别是用于响应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使左锁定构件96和右锁定构件108与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的接合部62c和64a脱离接合;以及弹簧115,该弹簧115用于将解锁杆114保持在稳定状态。
[0098] 解锁杆114被容纳在机器携带把手41的中空部47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间区域中,即在把手41的水平中间区域中。解锁杆114包括:上支撑销122,该上支撑销122从杆体12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下支撑销123,该下支撑销123从杆体121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后装配孔121a和接合孔121b,该后装配孔121a和接合孔121b形成在杆体121的后端部中;前装配孔121c,该前装配孔121c形成在杆体121的前端部中;以及操作旋钮124,该操作旋钮
124从杆体121的前端向前突出。
[0099] 上支撑销122和下支撑销123在其相应一端分别被可枢转地支撑在把手41的限定中空部47的上壁部和下壁部上,使得解锁杆114被可枢转地安装在中空部47的中间区域中。
[0100] 在前述状态下,操作旋钮124比把手开口48(也参见图1)略微突出。把手开口48与中空部47连通并且在把手41的前壁部41d中央开口。
[0101] 此外,右锁定构件108的近端部111a(即,右杆状体111的近端部)插入穿过解锁杆114的后装配孔121a,而左锁定构件96的近端部101a(即,左杆状体101的近端部)插入穿过解锁杆114的前装配孔121c。
[0102] 此外,上述保持弹簧115在一端115a处与解锁杆114的接合孔121b固定地接合并且在另一端115b处与接合销126固定地接合。接合销126从限定中空部47的把手41的下壁部向上突出。
[0103] 如上所述,在右杆状体111的近端部111a插入穿过(接合)后装配孔121a并且左杆状体101的近端部101a插入穿过(接合)前装配孔121c的情况下,左复位弹簧97和右复位弹簧109的偏置力作用于解锁杆114上。
[0104] 通过左复位弹簧97和右复位弹簧109的这种偏置力,解锁杆114的操作旋钮124被弹性保持在旋钮锁定位置P5(图8)。
[0105] 此外,通过保持弹簧115的偏置力可以吸收解锁杆114的制造和装配误差,使得操作旋钮124仍可精确地保持在旋钮锁定位置P5。
[0106] 以前述方式设置在机器携带把手41中的解锁杆114可以靠近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的假想延长线83(图6)定位并位于其上方。
[0107] 如图6所示,左锁销部102和右锁销部112分别设置在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附近,使得解锁杆114可以设置在左锁销部102和右锁销部112附近。
[0108] 通过上述布置,当前实施方式可以简化左锁定构件96和右锁定构件108的形状以及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连杆机构等的构造,从而简化手柄锁定结构14的构造。
[0109] 此外,如图11所示,该图11是沿图7的线11-11剖取的剖视图,左手柄部67的左基部62具有大体椭圆形的剖面形状,并且基部62的与左支撑托架71相对的部分131形成为弯曲形状。该部分131从其外侧区域131a向其内端131b弯曲,同时逐渐接近左支撑托架71。
[0110] 因此,当左手柄部67的左基部62从左锁销部102上方下降时,弯曲部分131的外侧区域131a首先抵靠左锁销部102的远端102a。当左基部62在抵靠左锁销部102的远端102a之后还继续下降时,弯曲部分131将左锁销部102推进引导部95中,从而将左锁销部
102定位在左解锁位置P6。
[0111] 当左基部62已被切换到其展开位置时,接合孔62c与左锁销部102同轴地定位,使得左锁销部102通过左复位弹簧97的偏置力突出到左锁定位置P3。因而,左锁销部102被插入左接合孔62c中,使得左接合孔62c被左锁销部102接合。
[0112] 因此,当左手柄部67延伸到展开位置P2(参见图5)时,左锁销部102与左接合孔(接合部)62c自动接合,使得左手柄部67(并因此手柄体61)可以被保持或锁定在展开位置P2。
[0113] 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单个操作旋钮124通过操作人员的操作可沿箭头A的方向从旋钮锁定位置P5移到旋钮解锁位置P7。当操作旋钮124从旋钮锁定位置P5如此移到旋钮解锁位置P7时,左锁销部102和右锁销部112克服左弹簧97和右弹簧109的偏置力被如箭头B所示拉向把手41的中间。
[0114] 以上述方式,左锁销部102从左锁定位置P3移动到左解锁位置P6,同时右锁销部112从右锁定位置P4移动到右解锁位置P8。
[0115] 通过使左锁销部102移动到左解锁位置P6,可以解除左手柄部67借助左锁定部91的保持或锁定。类似地,通过使右锁销部112移动到右解锁位置P8,可以解除右手柄部
68借助右锁定部92的保持或锁定。
[0116] 通过如以上所述解除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的保持状态,可以使手柄体61从展开位置P2(参见图7)垂直地枢转到储存位置P1(参见图6)。即,单个解锁杆114的操作旋钮124可操作成克服左弹簧97和右弹簧109的偏置力强制左锁定构件和右锁定构件与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的接合部62c和64a脱离接合,由此解除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在展开位置借助左锁定构件96和右锁定构件108进行的锁定。
[0117] 接着,参照图12至图14,关于其中工作机10的手柄体61延伸至展开位置P2的示例方式进行说明。
[0118] 如图12A所示,操作人员使手柄体61如箭头C所示绕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也参见图6)从储存位置P1向展开位置P2枢转地移动。因而,如图12B所示,手柄体
61(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垂直地枢转到展开位置P2紧前的点。
[0119] 因而,如图13A所示,手柄体61的左基部62到达左锁销部102上方的点。然后,当操作人员还继续使手柄体61朝向展开位置P2(参见图12B)枢转时,手柄体61的左基部62如图13A中的箭头C所示朝向左锁销部102下降。
[0120] 因而,左基部62的弯曲部分131抵靠左锁销部102的远端102a,使得曲线部分131克服左复位弹簧97的偏置力向内挤压左锁销部102。通过被曲线部分131这样地挤压,左锁销部102如箭头D所示从左锁定位置P3移动到左解锁位置P6。
[0121] 然后,如图13B所示,手柄体61的左基部62采取展开位置P2,在该展开位置P2,左接合孔62c与左锁销部102同轴定位。然后,左锁销部102通过左复位弹簧97的偏置力如箭头E所示突出到左锁定位置P3,使得左锁销部102被插入左接合孔62c中,并因此接合孔62c被插入的左锁销部102接合。
[0122] 因而,如图14所示,左手柄部67(即,手柄体61)定位在展开位置P2。于是,通过使左锁销102与左接合孔62c自动接合,可以将左手柄部67保持或锁定在展开位置P2。
[0123] 应当理解,右手柄部68以及与该右手柄部68有关的其它元件与左手柄部67以及与该左手柄部67有关的其它元件类似动作。以前述方式,操作人员通过减少的劳动可容易地使手柄体61从储存位置P1延伸到展开位置P2。
[0124] 接着,参照图15,关于通过手柄体61牵引工作机10的示例方式进行说明。
[0125] 如图15A所示,操作人员首先将手柄体61定位在展开位置P2,然后用手141握住手柄体61的手柄把手69,接着如箭头F所示拉动该手柄把手69。这样,可以如箭头G所示牵引工作机主体11。
[0126] 因为手柄体61的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均形成为在侧视图中观看为L形,所以可以保证在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与手柄把手69之间有比左手柄部和右手柄部均呈笔直形状的传统已知工作机的情况更长的长度L。因而,当手柄体61处于展开位置P2时,手柄把手69可以定位在充分远离壳体16的易抓握位置。因此,可以提高手柄体61的可用性或可操作性,并因此提高工作机的可用性或可操作性。
[0127]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手柄体61的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均形成为在侧视图中观察呈L形,所以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当手柄体61被保持在展开位置P2中时,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的中间角部67b和68b大致沿牵引方向比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突出。
[0128] 因而,如果由于操作人员在牵引工作机10期间无意地使手141离开手柄把手69而使工作机10翻倒,则角部67b和68b可以抵靠路面(地面)143。因而,可以防止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不期望地抵靠路面143而被损坏。
[0129] 接着,参照图16和图17,关于其中工作机10的手柄体61缩回到储存位置P1的示例方式进行说明。
[0130] 如图16A所示,操作人员首先用手141握住把手41的中间部分41e,然后用他或她的手指使单个操作旋钮141如箭头H所示从旋钮锁定位置P5移动到旋钮解锁位置P7(图16B)。操作人员握住机器携带把手41可稳定地保持工作机主体11,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容易地对操作旋钮124进行操作。
[0131] 然后,如上所述,通过操作人员使操作旋钮124移到旋钮解锁位置P7,左锁销部102克服左复位弹簧97的偏置力如图16B中的箭头I所示从左锁定位置P3移到左解锁位置P6,从而解除左手柄部67借助左锁定部91的保持力。同时,解除右手柄部68借助右锁定部92的保持力。
[0132] 因为仅通过单个操作旋钮124的操作就可以解除左手柄部67和右手柄部68的保持状态(右手柄部68参见图16A),所以可以容易地解除手柄体61的保持状态。
[0133] 回头参看图16A,在手柄体61的保持或锁定状态被以前述方式解除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使手柄体61如箭头J所示绕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从展开位置P1向储存位置枢转地移动。于是,致使手柄体61绕左支撑轴73和右支撑轴81枢转到储存位置P1,直到其储存到储存凹部49中时为止。
[0134] 如以上对图16和图17的描述,操作人员仅仅用手141握住机器携带把手41并操作单个操作旋钮124就可以容易地解除手柄体61的锁定状态。此外,因为通过操作人员用手141握住机器携带把手41可以稳定地保持工作机主体11,所以可以容易地对操作旋钮124进行操作。这样,操作人员通过减少的劳动可使手柄体61缩回或折起到储存位置P1。
[0135] 为了保证操作旋钮124的充分可操作性,尤其是在工作机10是具有优良便携性(更具体地讲,响应牵引力的可动性和通过在车辆中携带而实现的可运输性)的紧凑便携/牵引式工作机的情况下,重要的是稳定工作机10的位置。因而,当前实施方式构造成使操作人员通过用手141握住机器携带把手41从而稳定地保持工作机10来容易地操作具有优良便携性的紧凑便携/牵引式工作机10的操作旋钮124。结果,操作人员通过减少的劳动可容易地使紧凑便携/牵引式工作机10的手柄体61缩回到储存位置P1。
[0136] 下面描述其中将工作机10放入车辆的行李舱中的示例方式。
[0137] 如图18A所示,操作人员用手141握住携带把手41以如箭头K所示提起工作机10并将该工作机10放入车辆145的行李舱146中(图18B)。
[0138] 然后,如图18B所示,使工作机10大约倾斜90度(即放倒),并且左、右承载足部29和左、右轮12被放置成与车辆145的行李舱146的地板表面接触。这样,可以以稳定状态将竖向细长的工作机10放入并保持在行李舱146中。
[0139] 注意,当在车辆145中携带工作机10时,由于在车辆行驶期间发生的振动和加速/减速,因此该工作机10可能会不期望地从其初始车载位置移动(位置变换)。
[0140] 然而,根据当前实施方式,通过手柄体61保护待保护构件(诸如盒式燃气罐37(图18A)、操作开启/停止开关31、启动旋钮32、排气口34(图4)以及电源插座36)。因而,即使当工作机10不期望地从初始车载位置移动(变换)时,当前实施方式也可以可靠地防止待保护构件(诸如盒式燃气罐37)被车辆145的其他车载行李和/或突出构件干涉。
[0141]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手柄结构13决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没有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或修改。
[0142] 例如,尽管应用本发明的工作机10被描述为便携式发电机,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而是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工作机,例如动力喷雾泵。
[0143] 此外,尽管以上针对将燃气发动机用作发动机18的情况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发动机18可以是另一类型的发动机(诸如汽油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盛装汽油的燃料箱代替盒式燃气罐37,并且这种燃料箱可以作为待保护构件受到保护。
[0144] 此外,工作机主体11、手柄锁定结构14、把手41、左把手端部41a、右把手端部41b、左接合孔62c、右接合孔64a、左部67、右部68、左支撑轴73、右支撑轴81、左锁定构件96、右锁定构件108、左锁销部102、右锁销部112、解锁杆114等不限于以上所示和所描述的形状,可以适当地修改形状。
[0145]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适合应用于具有这样的手柄的工作机,即该手柄可在其被储存在工作机主体中的储存位置和从该机体伸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