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093320.5

文献号 : CN1020288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付立家付建家

申请人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为: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油、甘草等组成,制备方法为: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牛蒡子用乙醇提取,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等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即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用于治疗感冒具备很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 :

1.一种抑制金葡菌和提高痛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所述的组合物中重量份/体积份与g/ml相对应;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2-4次,每次1-4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

步骤5:牛蒡子用60-80%乙醇3-9倍量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凝胶剂或口服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羚羊角7.5g 牛蒡子240g 淡豆豉150g金银花360g 荆芥180g 连翘360g淡竹叶180g 桔梗240g 薄荷油15ml甘草150g;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步骤5:牛蒡子用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放冷,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4.一种抑制金葡菌和提高痛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如下方法制成: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所述的组合物中重量份/体积份与g/ml相对应;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2-4次,每次1-4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

步骤5:牛蒡子用60-80%乙醇3-9倍量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如下方法制成: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羚羊角7.5g 牛蒡子240g 淡豆豉150g金银花360g 荆芥180g 连翘360g淡竹叶180g 桔梗240g 薄荷油15ml甘草150g;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步骤5:牛蒡子用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放冷,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抑制金葡菌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WS3-B-2236-96公开了羚羊感冒片的组方及制备方法
[0003] 处方:羚羊角3.4g 牛蒡子109g 淡豆豉68g
[0004] 金银花164g 荆芥82g 连翘164g
[0005] 淡竹叶82g 桔梗109g 甘草68g
[0006] 薄荷油(或薄荷脑0.34g)0.68ml
[0007] 制法:以上十味,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及金银花82g粉碎成细粉,过筛,与羚羊角粉配研,混匀;荆芥、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淡竹叶、牛蒡子、甘草、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水溶液,浓缩成膏;剩余金银花热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浓缩膏、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0008] 本发明是基于制备方法所作的改进,新的产品具有更突出的药效。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0010]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0013] 羚羊角3-15重量份 牛蒡子100-300重量份
[0014] 淡豆豉100-300重量份 金银花200-400重量份
[0015] 荆芥100-300重量份 连翘200-400重量份
[0016] 淡竹叶100-300重量份 桔梗100-300重量份
[0017] 薄荷油5-30体积份 甘草100-300重量份;
[0018]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0019]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2-4次,每次1-4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0020]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
[0021] 步骤5:牛蒡子用60-80%乙醇3-9倍量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凝胶剂、口服液。
[0022]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0023] 步骤1:选取如下原料药:
[0024] 羚羊角7.5g 牛蒡子240g 淡豆豉150g
[0025] 金银花360g 荆芥180g 连翘360g
[0026] 淡竹叶180g 桔梗240g 薄荷油15ml
[0027] 甘草150g;
[0028] 步骤2: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
[0029] 步骤3: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制成甘草浸膏;
[0030] 步骤4: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
[0031] 步骤5:牛蒡子用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放冷,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0032] 上述原料中薄荷油可以用薄荷脑5-10重量份替换。
[0033]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中重量份/体积份与g/ml相对应。
[0034]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0035] 实验例1小鼠体内抗菌试验
[0036] 动物:NIH种小鼠,12-14g,雌雄各半。
[0037] 感染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室。
[0038] 感染菌量及感染途径
[0039] 1.感染菌量:6×108/只作为感染菌量,预试验小鼠死亡率85%。
[0040] 2.感染途径:腹腔注射,0.4ml/只。
[0041] 试验药品:
[0042] 本发明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
[0043] 对照组1: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粉碎成细粉;牛蒡子、淡豆豉分别照流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各用60%乙醇、2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合并两种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连翘、荆芥穗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银花、桔梗、淡竹叶、甘草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清膏合并,浓缩,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1.5份、淀粉1.5份及羚羊角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薄荷脑、薄荷油及上述连翘等挥发油,即得;
[0044] 对照组2: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及金银花82g粉碎成细粉,过筛,与羚羊角粉配研,混匀;荆芥、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淡竹叶、牛蒡子、甘草、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水溶液,浓缩成膏;剩余金银花热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浓缩膏、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即得;
[0045] 对照组3: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荆芥、连翘提取挥发油,加水10倍量,蒸馏时间5小时,药渣及药液加入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牛蒡子、甘草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0~55℃),加入桔梗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喷加薄荷油和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即得。
[0046] 试验方法
[0047] (一)感染菌量的预试验
[0048] 取NIH种小鼠100只,体重12-14g,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各组体重无显著差8
异(P>0.05),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液0.4ml/只,菌量分别为2×10/只,
8 8 8 8
4×10/只,6×10/只,8×10/只,10×10/只。观察15天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感染菌
8 8
量6×10/只死亡率在80%以上,最后确定以6×10/只为试验用感染菌量,结果见表1。
[0049] 表1感染菌量试验结果
[0050]
[0051] (二)对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试验
[0052] 取NIH种小鼠100只,体重12.8±0.9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包括感染对照组、本发明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各组给予40.0g生药(4.4g干浸膏)/kg/d(按人与动物体重比值换算成的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2倍),各组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之前,本发明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分别灌胃给药1天,一日2次,8
其它灌蒸馏水,第二天,各组腹腔注射金葡菌液0.4ml/只,感染菌量为6×10/只,本发明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分别灌胃给药,一日二次,连续给药二天,观察动物的一般行为、死亡数、死亡时间,连续观察15天,X2(2×2)法检验实验结果,结果见表2。
[0053] 表2体内抗菌试验结果
[0054]
[0055] 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组40g生药(4.4g干浸膏)/kg/d剂量组的动物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056] 实验例2
[0057] 选取基础阈值为10~20秒的雌性小鼠4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给药前以热板法测各鼠痛阈,本发明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按临床用剂量的
30倍灌胃给药,给药后于右后足跖腱膜下SC1%角叉菜胶水溶液0.1ml/鼠,给药后60,120分钟同法测各组小鼠痛阈,以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0058] 试验药品:
[0059] 本发明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
[0060] 对照组1: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粉碎成细粉;牛蒡子、淡豆豉分别照流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各用60%乙醇、2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合并两种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连翘、荆芥穗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银花、桔梗、淡竹叶、甘草用蒸馏后的水溶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清膏合并,浓缩,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粉1.5份、淀粉1.5份及羚羊角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薄荷脑、薄荷油及上述连翘等挥发油,即得。
[0061] 对照组2: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及金银花82g粉碎成细粉,过筛,与羚羊角粉配研,混匀;荆芥、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药渣与淡竹叶、牛蒡子、甘草、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水溶液,浓缩成膏;剩余金银花热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浓缩膏、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即得。
[0062] 对照组3:组方同实施例1,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荆芥、连翘提取挥发油,加水10倍量,蒸馏时间5小时,药渣及药液加入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牛蒡子、甘草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0~55℃),加入桔梗粉末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喷加薄荷油和荆芥、连翘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即得。
[0063] 表3药物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0064]
[0065] 注:对照组与本发明组相比*P<0.05
[0066]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解表功能与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比较解表功能更好。
[0067] 实验例3牛蒡子中牛蒡子苷的提取实验
[0068] 1.实验目的:
[0069] 以牛蒡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不同提取条件对牛蒡子药材进行提取,计算各种方法提取转移率。
[0070] 2.实验方法:
[0071] 2.1药材处理方法:
[0072] 中药牛蒡子中含有牛蒡子苷等木脂素类化合物。
[0073] 2.1.1采用醇提法提取,测定提取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0074] 处理牛蒡子的方法:取牛蒡子药材200g(批号:20081027),溶剂:分别采用50%,60%,70%乙醇;提取时间:2h,1.5h,1h;溶剂用量8倍,6倍,5倍,进行正交试验。
[0075] 样品一:50%乙醇8倍量提取2h
[0076] 样品二:60%乙醇6倍量提取2h
[0077] 样品三:70%乙醇5倍量提取2h
[0078] 样品四:50%乙醇6倍量提取1.5h
[0079] 样品五:60%乙醇5倍量提取1.5h
[0080] 样品六:70%乙醇8倍量提取1.5h
[0081] 样品七:50%乙醇5倍量提取1h
[0082] 样品八:60%乙醇8倍量提取1h
[0083] 样品九:70%乙醇6倍量提取1h
[0084] 2.1.2采用冷水法提取,测定三次提取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0085] 处理牛蒡子的方法:取牛蒡子药材200g(批号:20081027),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1600ml,提取1.5h;第二次加水1200ml,提取1.5h。溶液采用自来水,浓缩,测定含量。
[0086] 2.1.3采用沸水法提取,测定三次提取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0087] 处理牛蒡子的方法:取牛蒡子药材200g(批号:20081027),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1600ml,提取1.5h;第二次加水1200ml,提取1.5h。溶液采用自来水,浓缩,测定含量。
[0088] 2.2检测方法:
[0089]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RP-18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1∶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塔板数按牛蒡子苷峰计算不低于1600。
[0090] 牛蒡子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4.84×10-4mg/ml,
[009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量浓缩液上清液约1g,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约20ml,超声处理20分钟,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0092] 3.实验数据及分析:
[0093] 药材中牛蒡子苷含量平均为4.0%
[0094] 3.1乙醇回流提取法:
[0095]
[0096] 3.2冷水回流提取法:
[0097]
[0098] 3.3沸水回流提取法:
[0099]
[0100]
[0101] 3.4测定沉淀中含量:
[0102] 由于浓缩液静置后均出现一定量沉淀,故选择样品三的沉淀(约5g)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沉淀中牛蒡子苷含量小于0.37g,转移率为4.68%,可忽略不计。
[0103] 3.5结论
[0104] 由实验结果可知,乙醇提取效果明显好于水提,由正交试验结果得,70%乙醇5倍量提取2h,效果最好,由水提结果可知,第二次提取中的含量仍较大,又因为提取液用量越大提取效果越好,生产中使用70%乙醇6倍量提取三次,每次提取2h。
[0105] 下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106] 实施例1:
[0107] 羚羊角7.5g 牛蒡子240g 淡豆豉150g
[0108] 金银花360g 荆芥180g 连翘360g
[0109] 淡竹叶180g 桔梗240g 甘草150g
[0110] 薄荷油(或薄荷脑0.75g)15ml
[0111] 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桔梗粉碎成细粉,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调节成药典规定的甘草浸膏;荆芥、连翘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与金银花、淡竹叶、淡豆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牛蒡子用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甘草浸膏、桔梗粉及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放冷,喷加薄荷油和上述荆芥等挥发油的乙醇稀释液,再加入羚羊角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