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袋的两轮机动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577015.6

文献号 : CN1020399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园元

申请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1),其包括:设置在头管(2a)的周围的内袋(20);以覆盖头管和前车架的前方的方式安装的前盖(16);与前盖(16)连接,从前盖(16)向后方延伸,形成内袋(20)的外壁(18a)的袋盖(18)。前盖(16)的表面和袋盖(18)的表面实质上形成为同一面。前盖(16)包括位于前盖(16)和袋盖(18)之间的边界(连接部(18c))的前方位置的除水棱线(16a)。除水棱线(16a)包括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棱线(L1)和从棱线(L1)的前端(L1a)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棱线(L2)。可扩大内袋(10)的容积,并且雨水不容易浸入内袋(10)。

权利要求 :

1.一种两轮机动车(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管(2a);

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前车架(2b);

设置在所述头管的周围的内袋(20);

以覆盖所述头管和所述前车架的前方的方式安装的前盖(16);以及与所述前盖连接、从所述前盖向后方延伸、形成所述内袋的外壁(18a)的袋盖(18),所述前盖的表面和所述袋盖的表面形成为同一面,所述前盖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盖和所述袋盖之间的边界前方位置的除水棱线(16a),所述除水棱线从正面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棱线(16a)包括向后方并向上方延伸的第1棱线(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座(3);以及

设置在所述头管的前面、从所述前盖露出的照明装置(30),所述照明装置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车座的最大宽度,所述第1棱线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座(3);以及

设置在所述头管的前面、从所述前盖露出、具有宽度大于所述车座宽度的照明装置(30),所述前盖还包括:

从所述第1棱线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延伸的顶面(16u);及从所述第1棱线向下方延伸的侧面(16v)。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棱线包括从所述第1棱线的前端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的第2棱线(L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1棱线和所述第2棱线之间的谷线(L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覆盖所述头管和所述前车架的后方的方式安装、形成所述内袋的内壁的内盖(17),所述内袋的内壁和所述头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a)大于所述内袋的外壁与所述头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b)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包括从侧面看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的侧缘(16f),所述袋盖包括从侧面看朝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内袋的开口部的顶缘(18d),所述侧缘延伸的方向比所述顶缘延伸的方向更靠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缘包括向车宽度内方延伸、设置在比所述前盖的最后部更靠后方的位置的部分(18g)。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侧缘从所述袋盖的顶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整体或部分地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前车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2c);以及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上方的踏板(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棱线从车辆正面看形成所述前盖的轮廓。

说明书 :

具有内袋的两轮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内袋的两轮机动车。

背景技术

[0002] 特开2006-03601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内架(内袋)的两轮机动车。在该两轮机动车中,前盖、上部内面板及下部内面板形成用于覆盖落座在车座上的骑手的腿前面的腿护板。在腿护板的车两后方侧形成内架(参照第0012段)。内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可容纳大尺寸的物件(参照0018段)。

发明内容

[0003] 在上述这种两轮机动车中,希望增大内架的容积,进而改善使用性能。然而,为了增大内架的容积,在车辆宽度方向不断扩大内架的宽度时,引发了雨水很容易浸入内架中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增大容积并且可防止雨水浸入的内袋的两轮机动车。
[0005] 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备有:头管、前车架、内袋、前盖及袋盖。前车架从头管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内袋设置在头管的周围。前盖以覆盖头管和前车架前方的方式安装着。袋盖与前盖连接,从前盖向头管的后方延伸,形成内袋的外壁。前盖的表面和袋盖的表面实际上形成为同一面。前盖包含除水棱线。除水棱线设置在前盖和袋盖之间的边界前方的位置。除水棱线(cutwater ridgelome)从正面看在上下方向延伸。
[0006]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具有增大容积并且防止雨水浸入的内袋的两轮机动车。
[0007] 本发明其他特点、要素、步骤、特征和优点,通过下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结构的左侧视图。
[0009] 图2是从左上后方看到的图1所示自动两轮机动车的前盖、袋盖及内盖等的立体图。
[0010] 图3是图2带阴影的立体图。
[0011] 图4是从左上前方看到的图1所示自动两轮机动车的前盖、袋盖及内盖等的立体图。
[0012] 图5是图1所示前盖、袋盖及内盖等的左侧视图。
[0013] 图6是图5带阴影的左侧视图。
[0014] 图7是与图6相对的右侧视图。
[0015] 图8是从腿部空间看到的图1所示自动两轮机动车的内盖和袋盖等的正面图。
[0016] 图9是图5所示前盖的侧视图。
[0017] 图10A是图5所示袋盖的平面图,图10B是其侧视图。
[0018] 图11A是图5中的XI-XI线的剖面图,图11B是将图11A中一部分的扩大剖面图。
[0019] 图12是图5中的XII-XII线的剖面图。
[0020] 图13是图5中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
[0021] 图14是图5中的XIV-XIV线的剖面图。
[0022] 图15是图5中的XV-XV线的剖面图。
[0023] 图16与图5同样地,是袋盖、前盖及内盖的左侧视图。
[0024] 图17是图1所示自动两轮机动车的正面图。
[0025] 图18是图2所示袋盖另一形式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要素标有相同的参考符号,不进行重复说明。
[0027] 下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中同一或相当部分标有相同符号,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0028]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1是踏板型两轮机动车。但是,两轮机动车1并不限定为踏板型两轮机动车。还可以是脚踏型两轮机动车。两轮机动车1备有用于放置骑手脚的空间(下面称作“腿部空间”)40。该踏板型两轮机动车1的车体架2备有从头管2a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的前车架2b和从前车架2b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2c。发动机6固定在车体架2的下方。两轮机动车典型地,具有两个车轮,但也可以是有三个以上的车轮的车辆。
[0029]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及下等的方向是指从骑手(乘员)坐在车座3看到的方向。车辆宽度方向指车体左右延伸方向。图中,符号Fr指车体的前方。
[0030] 两轮机动车1备有车体架2和车座3。车体架2具有头管2a、前车架2b及后车架2c。前车架2b从头管2a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后车架2c从头管2b向后方延伸。车座3配置在后车架2c的上方。
[0031] 如图1所示,在两轮机动车1上,从侧面看,在车座3和头管2a之间形成有腿部空间40。腿部空间40形成在前盖16的后方。骑手的脚放在腿部空间40中,即放在前盖16的后方。两轮机动车1具有踏板4。踏板4设在后车架2c的上方。踏板4的前部位于车座3的更靠前方。在踏板4上,载置着骑手的脚。骑手的脚在两轮机动车1行驶时由踏板4支持。
[0032] 两轮机动车1具有前轮14和后轮15,它们分别配置在车体的前侧和后侧。后轮14可旋转地支持在前叉12的下端部。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前叉12可在头管12a上旋转。
在前叉12的上端设有车把5。在前轮14的上方配置有前护板13。前护板13覆盖前轮14的上方。
[0033] 两轮机动车1具有动力组件7。动力组件7配置在车座3的更下方。动力组件7具有发动机6和传动箱8。传动箱8容纳有将发动机6的动力传递给后轮15的动力传递机构,支持着后轮15。如图1所示,传动箱8设在车体左侧。但是,传动箱8还可以设在车体右侧。
[0034] 发动机6是水冷式单气缸四冲程的发动机。发动机6的气缸轴线在前后方向延伸。但是,发动机6的形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发动机6还可以是空冷式,也可以是多气缸发动机。
[0035] 动力组件7是所谓的组件摆动式,与后轮15一起,以枢轴10s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摆动。动力组件7通过连杆机构10可自由摆动地支持在车体架2上。连杆机构10具有:枢轴10s和连杆部件10b。连杆部件10b配置在车体架2和传动箱8之间。在动力组件7和后车架2c之间设有缓冲装置9。
[0036] 两轮机动车1具有盖11。盖11连接在踏板4的前部,覆盖前车架2b。盖11具有前盖16、内盖17及袋盖18。前盖16以覆盖头管2a和前车架2b前方的方式安装着。内盖17以覆盖头管2a和前车架2b后方的方式安装着,并与前盖16连接。
[0037] 两轮机动车1如图2~8所示,具有内袋20。内袋20设置在头管2a的周围。更具体地说,内袋20设置在头管2a的左右侧方。袋盖18与前盖16连接,从前盖16向后方延伸,形成内袋20的外壁18a。袋盖18进一步向车宽度内方弯曲,朝向车辆中心延伸(参照图8)。但是,袋盖18不会延伸到头管2b的最后方。内袋20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20b。在内袋20中,从开口部20b将小物件容纳到其内部。内袋20是用于容纳小物件的空间或箱子。内袋20的底部20a是内盖17的一部分。但是,底部20a还可以是袋盖18的一部分。
[0038] 前盖16如图4所示,在其前面安装有前面板19。在前盖16上设有照明装置30。前面板19以部分覆盖照明装置30前面的方式安装在前盖16前面上。
[0039] 如图1所示,前盖16和内盖17配置在车把盖61的下方。前盖16的上部从侧面看向后方倾斜。前盖16的前端161设置在比车轮14的旋转中心C14更靠前方的位置。前盖16的下端162设置在比车轮14的旋转中心C14更靠下方的位置。如图1及图4所示,两轮机动车1具有内护板28。内护板28安装在前轮14后方的位置。防止泥土等向上飞起的事情发生。内护板28与内盖17连接。前盖16向下方延伸,部分地覆盖内护板28的侧部。内护板28的侧部从前盖16露出,向下方延伸。内护板28的下端162设置在比内盖17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但是,内护板28的侧部还可以与前盖16一体化。代替内护板
28的侧部,前盖16还可以延伸到最下端。
[0040] 前盖16的上部整体弯曲(参照图3~图6)。如图2所示,内盖17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具有朝向后方隆起的隆起部171。如图1及图2所示,前车架2b配置在隆起部171和前盖16之间。内盖17划分出腿部空间40。
[0041] 如图1所示,踏板4从内盖17的下端部朝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在踏板4的缘上,安装有从其缘向下方延伸的侧盖62。
[0042] 如图7所示,图6所示前部的右侧面与左侧面大致对称。但是,如图7及图8所示,在右边的比内袋20更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设置钥匙开关21。在图7及图8中,将钥匙22插入钥匙开关21内。如图8所示,一对袋盖18设置在车体的左右。
[0043] 如图5所示,袋盖18具有连接在前盖16上的连接部18c。如图2及图10B所示,袋盖18具有外壁18a。外壁18a从连接部18c向后方延伸,向车宽度内方弯曲,连接部18c是指袋盖18的缘上的、连接在前盖16上的部分。在图5中,袋盖18的连接部18c用粗线表示。如图10A及图10B所示,连接部18c通过袋盖18的前缘形成。换句话说,袋盖18的前部与前盖16连接。
[0044] 图11A是图5中的XI-XI线的剖面图。图12是图5中的XII-XII线的剖面图。图13是图5中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图14是图5中的XIV-XIV线的剖面图。
[0045] 如图12~14所示,前盖16包含设置在袋盖18的连接部18c前方位置的除水棱线16a。这里,袋盖18的连接部18c是指连接前盖16与袋盖18之间的边界。除水棱线16a在前盖16上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有棱角。更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除水棱线16a从车辆正面看形成前盖16的轮廓。如图5所示,除水棱线16a具有棱线L1和L2。如图14所示,前盖16具有设置在除水棱线16a前方位置的弯曲部16h。弯曲部16h在盖11的水平断面上向前方且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后述棱线L3的一部分通过弯曲部16h形成。
[0046] 附着在前盖16上的雨水或前轮14引起的飞溅泥水等通过车辆行驶引起的空气流动,从前方流到后方。除水棱线16a在车辆宽度方向外方有棱角。从前方流动的雨水或泥水等通过除水棱线16a从前盖16上剥离。因此,从除水棱线16a的前方流过来的雨水或泥水从除水棱线16a向后方的流动得到了抑制。
[0047] 如图12~14所示,在盖11上,形成有雨水等的除水部P。除水部P可将经过前盖16的外侧表面朝向后方流动的雨水等朝向后方且车辆宽度方向外方从前盖16中除去。在盖11的水平断面上,通过除水棱线16a形成除水部P。所谓盖11的水平断面,是两轮机动车1在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将盖11在地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切断得到的断面。
[0048] 如图5及图9所示,除水棱线16a从车辆侧面看,包含前盖16的棱线L1。棱线L1从车辆侧面看,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除水棱线16a除了棱线L1之外,还包括前盖16的棱线L2。棱线L2从车辆侧面看,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棱线L2与棱线L1通过其前端L1a连接。棱线L1的前端L1a是棱线L1下端,与棱线L2的前端及上端一致。棱线L2从车辆侧面看,从棱线L1的前端L1a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
[0049] 在前盖16上,除了棱线L1和棱线L2,还形成有棱线L3和棱线L4。棱线L3在棱线L2的更下方,从棱线L1的前端L1a向后方并向下方延伸。棱线L4从棱线L1的前端L1a向前方并向下方延伸。棱线L3和棱线L4与除水棱线16a不同。如图5所示,棱线L4的前端设置在比前盖16的前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0050] 如图5及图9所示,在前盖16上,形成谷线L5。谷线L5形成在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从棱线L1的前端L1a向后方延伸。也就是说,谷线L5是前盖16上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内方凹入的部分以线状连线所形成的线。如图15所示,前盖16上的、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的部分向车辆宽度方向内方凹入。借此,在前盖16上的、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的部分上形成谷线L5。谷线L5还可以通过将前盖16上的、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的部分向车辆宽度方向内方弯曲而形成。
[0051] 路面和前轮14(参照图1)附近的经过前盖16下部流动的雨水等,借助于形成有棱线L2的除水棱线16a从前盖16上除去。在前轮14的更上方的经过前盖16的前部流动的雨水等借助于形成有棱线L1的除水棱线16a从前盖16上除去。如图15所示,通过形成在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的谷线L5,使边S1和边S2之间所形成的角度y与边S3和边S4之间所形成的角度δ变小。
[0052] 前盖16与袋盖8平滑地连接,在连接部18c上实质上没有形成台阶。也就是说,前盖16的表面和袋盖的表面实质上形成为同一面。如图11A、11B~图14所示,前盖16和袋盖18具有不同的厚度。前盖16的厚度与袋盖18的厚度,分别通过连接部18c变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换句话说,如图11B所示,袋盖18在连接部18c上具有厚度T18。前盖16在与连接部18c连接的部分上具有厚度T16。袋盖18的外端18b在连接部18c上相对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前盖16的内端16c和外端16b之间的位置。前盖16的外端16b在连接部18c上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也可以设置在袋盖18的内端18c和外端18b之间的位置。这样,前盖16和袋盖18在连接部18c上实质上没有台阶地进行连接。前盖16的厚度T16与袋盖18的厚度T18,可以分别整体实质一定,也可以分别整体不同。
[0053] 所谓前盖16的表面和袋盖18的表面实质上形成为同一面,具体地说,意味着在连接部18c处实质上没有台阶。在连接部18c处实际上没有台阶的情况下,万一雨水等附着在前盖16的除水棱线16a的更靠后方的部分上时,雨水等在两轮机动车1的正常行驶时,会从前盖16的表面移动到袋盖18的表面上。前盖16的表面和袋盖18的表面,没有必要完全形成为同一面,即使多少有点台阶也是可行的。更具体地说,前盖16的厚度T16或袋盖18的厚度T18那种程度的台阶,也许会在前盖16与袋盖18的安装工序中产生。但是,台阶最好是小到雨水等能够从前盖16的表面移动到袋盖18的表面的程度。
[0054] 如图5所示,前盖16通过连接部16d与内盖17及袋盖18连接。连接部16d是前盖16的一部分。连接部16d的一部分与袋盖18连接,另一部分与内盖17连接。如图2所示,前盖16的后缘与内盖17及袋盖18连接。借助于前盖16的后缘,形成连接部16d。如图9所示,前盖16的连接部16d从车辆侧面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这里所谓上下方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上下方向,也包含倾斜的上下方向。前盖16的连接部16d从侧面看大致以S状形成。
[0055] 如图5及图9所示,前盖16的连接部16d具有最后部16e和从最后部16e向前方且下方延伸的侧缘16f。如图1所示,最后部16e在车辆侧面看设置在比车座3更靠上方的位置。如图5及图10B所示,袋盖18具有顶缘18d。顶缘18d从车辆侧面看从棱线L1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进一步通过向车宽度内方弯曲,形成袋盖18的开口部20b。
[0056] 袋盖18具有中间部18f。中间部18f配置在邻接前盖16的连接部16d的位置。中间部18f从侧面看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图5所示的中间部18f的左边形成连接部
18c的一部分。该边从顶缘18d的前端18e向前方并向下方倾斜地延伸。图5所示的中间部18f的右边形成袋盖18的顶缘18d的一部分。该边从顶缘18d的前端18e向后方并向下方倾斜地延伸。中间部18f配置在较前盖16的棱线L1更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参照图2及图11A)的位置。开口部20b也配置在较前盖16的棱线L1更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的位置。如图5所示,袋盖18的外形线L6在前盖16的棱线L1的延长线上延伸。也就是说,外形线L6实质上与前盖16的棱线L1连续。外形线L6的前端设置在连接部18c的位置。外形线L6由袋盖18的顶缘18d的一部分和中间部18f的下边形成。但是,中间部
18f的形状并不限于大致的三角形。外形线L6实质上在没有台阶的状态下与棱线L1连接。
[0057] 如图16所示,从车辆侧面看,袋盖18的顶缘18d以仰角α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前盖16的侧缘16f以仰角β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侧缘16f延伸的方向在顶缘18d延伸的方向的上方。更具体地说,仰角α小于仰角β。如图16所示的虚线HL表示通过棱线L1的后端L1b的水平线。把沿袋盖18的顶缘18d以仰角α延伸的直线定义为线Sα。把沿前盖16的侧缘16f以仰角β延伸的直线定义为线Sβ。
[0058] 袋盖18的顶缘18d从车辆侧面看,包含设置在比最后部16e更靠后方的位置的部分18g。如图16所示的虚线VL表示通过最后部16e的铅直线。在图16中,比顶缘18d中的铅直线VL更靠右侧的部分18g设置在比最后部16e更靠后方的位置。
[0059] 袋盖18的顶缘18d的前端18e与前盖16的侧缘16f连接(参照图10B和图16)。前盖16的侧缘16f具有设置在较袋盖18的顶缘18d的前端18e更靠近上方且较袋盖18的顶缘18d更靠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的部分。前盖16的侧缘16f整体或部分地从袋盖18的顶缘18d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突出,借此,从车辆正面看,覆盖袋盖18的顶缘
18d。参照16及图17,袋盖18的顶缘18d从车辆正面看被前盖16隐蔽。
[0060]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谓车辆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因此,如图17所示,在两轮机动车1的右侧,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是图17的左方。在两轮机动车1的右侧,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是图17的右方。如图17所示,在两轮机动车1的左侧,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是图17的右方。在两轮机动车1的左侧,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是图17的左方。
[0061] 如图16及图17所示,两轮机动车1具有照明装置30。照明装置30从前盖16露出。参照1及图17,在车辆正面看,车座3被盖11隐蔽。也就是说,盖11具有宽度大于车座3的宽度。照明装置30的最大宽度要比车座3的最大宽度大。照明装置30具有左右前灯31和左右闪光灯32。左前灯31、左闪光灯32、右前灯31及闪光灯32一体化。但是,还可以是左前灯31和左闪光灯32一体化,并且右前灯31和右闪光灯32一体化。也就是说,照明装置30还可以左右分离。
[0062] 棱线L1从车辆正面看在上下方向延伸。为了便于说明,图17所示的两轮机动车1的左侧棱线L1用粗线表示。棱线L1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正面看设置在照明装置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
[0063] 如图17所示,棱线L1和棱线L2从车辆正面看形成前盖16的外缘16k的一部分。前盖16的外缘16k具有侧面16v和顶面16u。侧面16v从车辆正面看,设置在照明装置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实质上在铅直方向延伸。顶面16u与侧面16v的上端连接。
顶面16u从侧面16v的上端向上方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延伸。侧面16v和顶面16u形成棱线L1(参照图9)。也就是说,棱线L1形成在侧面16v和顶面16u之间。这样,顶面
16u从棱线L1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延伸。侧面16v从棱线L1向下方延伸。
[0064] 如图2所示,内盖17形成有内袋20的内壁17a。如图11A及图12~图14所示,两轮机动车1(参照图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车辆中心C用单点划线表示。如图12所示,在前盖16上形成除水棱线16a的盖11的水平断面上,内袋20的内壁17a和头管2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a大于袋盖18的外壁18a和头管2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b的二分之一。距离Wa是内袋20的内壁17a的内端17az与车辆中心C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Wb是袋盖18的外壁18a的外端18az与车辆中心C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但是,距离Wa、Wb的尺寸并没有特别限定。
[0065] 在内袋20的内壁17a和头管2a之间,有速度仪表缆线22、电源用的主电气配线23、前制动软管24、加速器电线25、后制动器电线26及车座锁紧电线27由此经过。转动车把5(参照图1)时,速度仪表缆线22、主电气配线23及前制动软管24在图12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范围内绕头管2a旋转。车座锁紧电线27连接在钥匙筒21和车座锁紧机构(图中未示)之间。车座锁紧机构配置在图1所示的车座3的下方,以不能打开车座3的方式锁定。当转动插入钥匙开关21的钥匙22(参照图7)时,车座锁紧电线27对车座锁紧机构解除锁定。
[0066] 参照图11A及图12,左边的内袋20要比右边的内袋20深。并且把内壁17a配置在随着向下方而在外方,使内袋20随着向下方其宽度变窄。左边的内袋20要比右边的内袋20宽。但是,左边的内袋20还可以比右边的内袋20浅,也可以比右边的内袋20的宽度窄。
[0067]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5所示,形成有内袋20的外壁18a的袋盖18与前盖16连接,前盖16的表面和袋盖18的表面实质上形成为同一面。因此,可确保能使内袋20的宽度扩宽。而且,除水棱线16a位于前盖16和袋盖18之间的边界(18c)前方的位置,从车辆正面看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因此,前盖16可通过除水棱线16a除去经过其表面向后方流动的雨水等。这样,即使内袋20的宽度比较宽,雨水等也不容易从前盖16的表面向袋盖18的表面传递。其结果是,可提供一种具有增大容积并且能防止雨水浸入的内袋20的两轮机动车1。
[0068]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除水棱线16a的棱线L1在车辆侧面看朝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因此,前盖16可除去随着向下方到更前方的雨水等。这样,在接近路面的雨水等容易附着的前盖16的下部,前盖16可除去更前方的雨水等。
[0069]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照明装置30的宽度大于车座3的宽度,棱线L1设置在照明装置3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因此,前盖16可除去更外方的雨水等。
[0070]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前盖16的顶面16u从棱线L1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方延伸,侧面16v从棱线L1向下方延伸。因此,使远离路面的前盖16的上部更紧凑。
[0071]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除水棱线16a的棱线L2从后方向下方延伸。因此,骑手的脚不会沾上雨水等。
[0072]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谷线L5形成在棱线L1和棱线L2之间,如图15所示,棱线L1的角度γ和棱线L2的角度δ比较小,因此,可更有效地除去雨水等。
[0073]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内袋20的内壁17a和头管2a中心C之间的距离Wa大于袋盖20的外壁18a和头管2a的中心C之间的距离Wb二分之一。因此,在内袋20的内壁17a和头管2a之间,可确保容纳速度仪表缆线22、主电气配线23、前制动软管24、加速器电线25、后制动器电线26及车座锁紧电线27等的空间。
[0074]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由于仰角α小于仰角β,所以,可在前盖16与袋盖18之间形成间隙。这样,骑手可从横向将手伸入内袋20,取出小物件。
[0075]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袋盖18的顶缘18d包含设置在比前盖16的最后部16e更靠后方位置的部分18g。因此,可扩大内袋20的开口部20b。
[0076]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6及图17所示,前盖16的侧缘16f从袋盖18的顶缘18d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整体或部分地突出。因此,雨水等不容易从上方浸入内袋20。
[0077] <变形例>
[0078] 袋盖18并不限于一对地设置在车体左右。还可以如图18所示,袋盖18左右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内袋20的顶缘18d的后侧进一步向后方扩大。
[0079] <其他变形例>
[0080] 踏板4可以是扁平的,还可以是例如在左右方向的中央设有向上方凸的突出部。也可以在突出部的左右形成放置脚的扁平面。前盖16、内盖17及袋盖18还可以分割成多个小片。也就是说,多个小片作为前盖16、内盖17或袋盖18进行一体化也是可行的。前盖
16和前面板19也可以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照明装置30埋入前盖16内。
[0081] 上文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是,应当明白,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的权利要求独立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