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修复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573222.4

文献号 : CN1020616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一峰蔡氧邵颂文王晓明

申请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设置原有路面标高合理提升范围值、路面挖除范围及深度、新建路面的合理厚度范围值、横坡标准值及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路面纵横向几何线形参数;确定道路设计中心线;确定设计中心线上的控制点及对应的验算点;测量各控制点和验算点处的原路面标高值;确定各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确定各控制点处的实际横坡值;计算各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计算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厚度能否满足合理厚度范围值的要求;输出所有控制点的桩号、修复标高值以及相应的横坡值。本发明中纵横断面协调设计并同步考虑结构层厚度,可在保障恢复原有道路线形的同时保证路面结构质量,达到节省日后养护费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路面修复方法,该路面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设置道路修复长度内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损坏路面及非损坏路面挖除的范围及深度、新建路面的结构组合以及满足压实要求的每一结构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值、修复后的道路横坡标准值及其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路面的纵向和横向几何线形参数;

b)确定道路修复长度内的设计中心线;

c)确定位于所述设计中心线上的多个控制点以及与所述控制点处于同一横断面上的多个验算点;

d)测量各所述的控制点和验算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

e)根据所确定的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以及所测量的各控制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f)根据所确定的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道路横坡标准值的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道路横向几何线形参数,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横断面修复后的实际横坡值;

g)根据所确定的各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以及道路实际横坡值,计算各所述验算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h)根据所计算的各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及其对应的原路面标高值,计算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并与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相比较;

i)输出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的控制点的桩号、修复标高值、以及相应横断面的横坡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h中,当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不能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1)根据所确定的合理横坡范围值,重新调整修复后的实际横坡值,再重复执行步骤f)至步骤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h1)中,当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不能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2)根据所确定的道路标高合理提升范围值,重新调整纵断面标高,再重复执行步骤e)至步骤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h2)中,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仍不能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3)根据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组合以及每一结构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值,调整挖除损坏路面及非损坏路面的平面范围及深度,再重复执行步骤e)至步骤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横坡合理变化范围值的上限值为所述横坡标准值加上0.3%,所述道路横坡合理变化范围值的下限值为所述标准横坡值减去0.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横坡标准值为

1.5%或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路面结构包括新建沥青面层和新建基层,所述新建沥青面层由新建沥青上面层、新建沥青中面层和新建沥青下面层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沥青上面层和新建沥青中面层的厚度均保持不变,所述新建沥青下面层作为调平层,厚度可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沥青下面层厚度的变化范围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且按照现行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有关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的要求确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道路的设计中心线可选取路幅中心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线。

说明书 :

一种路面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修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路面大中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路面出现大面积病害,路面结构损坏较严重时,就需要通过大中修来恢复路面技术状况,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目前的沥青路面大中修在制定技术方案时,对于纵横断面设计时存在如下一些缺陷:基本不涉及纵、横断面的设计或只是各自独立地进行设计,而且在进行纵横断面设计时,也不考虑拟定路面结构层组合及其各层厚度的可实施性。这样的设计对于现场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往往在现场施工时出现较大调整,造成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过厚或过薄,不利于保障现场施工压实质量,给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强度埋下隐患;也给现场施工在工期、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这些都不利于长期保持路面使用性能、延伸路面使用寿命、以及节省日后养护费用。
[0003]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纵横断面协调设计并具有良好压实效果的路面修复方法,以提高路面大中修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现有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横断面协调设计并具有良好压实效果的路面修复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修复方法,该路面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初始化设置道路修复长度内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损坏路面及非损坏路面挖除的范围及深度、新建路面的结构组合以及满足压实要求的每一结构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值、修复后的道路横坡标准值及其合 理变化范围值、原有路面的纵向和横向几何线形参数;
[0007] b)确定道路修复长度内的设计中心线;
[0008] c)确定位于所述设计中心线上的多个控制点以及与所述控制点处于同一横断面上的多个验算点;
[0009] d)测量各所述的控制点和验算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
[0010] e)根据所确定的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以及所测量的各控制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0011] f)根据所确定的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道路横坡标准值的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道路横向几何线形参数,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横断面修复后的实际横坡值; [0012] g)根据所确定的各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以及道路实际横坡值,计算各所述验算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0013] h)根据所计算的各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及其对应的原路面标高值,计算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并与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相比较;
[0014] i)输出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的控制点的桩号、修复标高值、以及相应横断面的横坡值。 [0015]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h中,当所述验算点的标高值不能满足所确定的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1)根据所确定的合理横坡范围值,重新调整修复后的实际横坡值,再重复执行步骤f)至步骤h);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h1)中,当所述验算点的标高值不能满足所确定的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2)根据所确定的道路合理标高提升范围值,重新调整纵断面标高,再重复执行步骤e)至步骤h);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h2)中,所述验算点的标高值仍不能满足所确定的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要求时,执行以下步骤:h3)根据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组合以及每一结构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值, 调整挖除损坏路面及非损坏路面的平面范围及深度,再重复执行步骤e)至步骤h)。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合理横坡范围值的上限值为所述横坡标准值加上0.3%,所述道路合理横坡范围值的下限值为所述标准横坡值减去0.3%。
[0017]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标准横坡值为1.5%或2.0%。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新建路面结构包括新建沥青面层和新建基层,所述新建沥青面层由新建沥青上面层、新建沥青中面层和新建沥青下面层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新建沥青上面层和新建沥青中面层的厚度均保持不变,所述新建下面层作为调平层,厚度可变;优选地,所述新建下面层厚度的变化范围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且按照现行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有关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的要求确定。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待修复道路的中心线可选取路幅中心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线。 [0020] 与传统路面结构修复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纵、横断面设计过程中相互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对二者进行协调设计、相互校核,并与路面结构层厚度综合同步考虑,既可保障道路修复后的纵、横线形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又能确保修复路面结构的压实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达到节省日后养护费用的目的。
[002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路面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无中央分隔带设计中心线、控制点、验算点布置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有中央分隔带设计中心线、控制点、验算点布置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厚度验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路面修复方法的流程图。该路面修复方法包括 以步骤: [0027] a)初始化设置道路修复长度内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损坏路面及非损坏路面挖除的范围及深度、新建路面的结构组合以及满足压实要求的每一结构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值、修复后的道路横坡标准值及其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路面的纵向和横向几何线形参数;
[0028] 对于单层压实厚度,所述新建下面层厚度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按照现行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有关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的要求确定。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时,厚度为7cm至12cm;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时,厚度为5cm至10cm。当新建基层采用柔性基层时,如采用密级配沥青碎石,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时,厚度为
7cm至12cm;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时,厚度为9cm至15cm,如采用开级配沥青碎石,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时,厚度为8cm至12cm;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时,厚度为9cm至15cm;当新建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单层压实厚度控制为15cm至20cm;当新建基层采用刚性基层时,单层压实厚度控制为15cm至24cm。
[0029] b)确定道路修复长度内的设计中心线;
[0030] c)确定位于所述设计中心线上的多个控制点以及与所述控制点处于同一横断面上的多个验算点;
[0031] 所述控制点由每隔20m的里程点、平面线形特征点、横向道路交叉点、竖向标高突变点以及桥涵结构特征点等组成;所述验算点位于横断面上的各条分车道线、以及路面外侧边缘处;
[0032] d)测量各所述的控制点和验算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
[0033] e)根据所确定的原有路面标高的合理提升范围值以及所测量的各控制点处原路面的标高值,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0034] f)根据所确定的各所述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道路横坡标准值的合理变化范围值、原有道路横向几何线形参数,确定各所述控制点处横断面修复后的实际横坡值; [0035] g)根据所确定的各控制点处的修复标高值以及道路实际横坡值,计算各所述验算点处的修复标高值;
[0036] h)根据所计算的各所述验算点的修复标高值及其对应的原路面标高值,计算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并与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相比较;
[0037] i)输出所述验算点处拟新建路面结构层每层厚度满足所确定的新建路面结构层合理厚度范围值的控制点的桩号、修复标高值、以及相应横断面的横坡值。 [0038] 在步骤b中确定设计中心线,如道路无中央分隔带,则取原设计的中心线1作为修复设计中心线;如道路有中央分隔带则取中央分隔带边缘处1’为修复设计中心线,如图1和图2所示。
[0039] 在步骤a中明确路面结构损坏范围及深度7,如图2所示。
[0040] 在步骤c中,如道路无中央分隔带,原道路中心线处道路顶面点2作为控制点;如道路有中央分隔带,将修复设计中心线处的道路顶面点2’作为控制点;取分车道线以及路面外侧的3、4、5点作为验算点。如图2和图3所示。
[0041] 根据步骤e、f、g,初步确定控制点2处修复标高值H,初定道路横坡值6,验算各验算点3、4、5处修复标高值。如图3所示。
[0042] 在步骤h中,对H5、H下3、H下4、H基3、H基4等厚度进行复核,如满足合理压实厚度范围,则实施步骤i输出结果,如不满足合理压实厚度范围,则通过调整道路横坡6以及控制点2处标高H来调整各控制点厚度,保证各结构呈厚度能够满足合理压实厚度范围。 [004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