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259016.3

文献号 : CN1020950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岩片真理夫

申请人 : 光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装置主体由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构成。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根端部之间以能转动而打开、闭合的方式利用枢轴连结。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位于打开位置,则能把连接螺母和一次侧气体管道从其敞开部之间插入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之间。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离开移动阻止机构,维持两者的前端部位于彼此抵接的关闭位置。当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位于关闭位置则装置主体成为筒状,其内部成为收容孔。收容孔收容连接螺母,并使其能够转动。在收容孔的一端部形成有能穿过气量表的气体导入口的第一环状突出部。在收容孔的另一端部形成有能穿过一次侧气体管道的第二环状突出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

在计量表的连接口和管体中的任一方,在防止脱落的状态下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接螺母,将该连接螺母旋合在计量表的连接口和管体中的另一方并拧紧,由此,把所述计量表的连接口与所述管体连接并固定,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用于防止所述连接螺母被不正当拆卸,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和离开移动阻止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该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根端部能够以转动轴线为中心相互转动地彼此连结,由此,该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能够在相互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打开位置和相互接近到规定距离以下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彼此接近或离开;

所述离开移动阻止机构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之间,阻止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

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有收容孔,该收容孔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地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面贯通至另一端面,在该收容孔的内部,所述连接螺母以其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状态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收容,该收容孔的内周面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环状突出部,该第一环状突出部的内部能够使所述计量表的连接口穿过,且所述第一环状突出部覆盖所述连接螺母的一端面的外周侧部分,所述收容孔的内周面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环状突出部,该第二环状突出部覆盖所述连接螺母的另一端面的外周侧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开移动阻止机构具有:第一卡合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且以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的方式贯通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第二卡合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其轴线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轴线一致;卡合杆,其贯通所述第一卡合孔并插入所述第二卡合孔;

在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杆的根端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阻止所述第一主体部件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的第一卡合机构,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阻止所述第二主体部件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的第二卡合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具有:在所述卡合杆的根端部外周面形成的大直径部和在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内周面形成的抵接面,通过使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大直径部抵接来阻止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具有环状凹部、卡合环和卡合凹部,所述环状凹部形成在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的外周面,

所述卡合环形成为能够扩径、缩径,其内周部插入所述环状凹部,其外周部从所述环状凹部向外部突出,

所述卡合凹部呈环状形成于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并被配置为:当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二卡合孔中且所述大直径部与所述抵接面抵接时,所述卡合凹部与所述卡合环相对,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插入所述卡合凹部,通过使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与所述卡合凹部卡合,来阻止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与所述卡合凹部的底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孔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二主体部件前端部的通孔,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周向上相互离开地形成有多个导向槽,该导向槽从位于与所述第一卡合孔相反一侧的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开口端至少延伸到所述卡合凹部,所述导向槽的深度被设定成比所述卡合凹部的深度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使所述卡合环缩径而使其外周部从所述卡合凹部脱出的拆卸夹具,所述拆卸夹具具备:呈筒状的夹具主体、根端部位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部而前端部能够移动地插入所述夹具主体的按压杆,在所述夹具主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卡合解除部,其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导向槽而使所述卡合环的外径缩小到所述卡合环能够从所述卡合凹部脱出。

说明书 :

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其用于防止将气量表的气体导入口或气体导出口或者自来水的水量表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等连接口与气体管道或自来水管等管体连接的连接螺母被不正当地拆卸。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如图23和图24所示,气量表(ガスメ一タ)M被一次侧气体管道(管体)G1和二次侧气体管道(管体)G2所支承。即、一次侧和二次侧气体管道G1、G2在地面竖立设置,通过将它们各自的前端部(上端部)形成为倒“U”字状而使各气体管道G1、G2的前端部朝向下方。所谓“一次侧气体管道”通常是指配置在气体器具的上游侧、向该气体器具供给气体的管道,而“二次侧气体管道”通常是指配置在气体器具的下游侧、用于将通过该气体器具的气体向其他气体器具输送的管道。如图25所示,在各气体管道G1、G2的朝向下方的前端部,以防止向下方脱离的状态可转动地设置有连接螺母N。另一方面,在气量表M的上端部设置有气体导入口(连接口)M1和气体导出口(连接口)M2。连接螺母N与气体导入口M1旋合。通过拧紧连接螺母N而使气体导入口M1的端面经由衬垫P而向一次侧气体管道G1的端面按压,由此,一次侧气体管道G1和气体导入口M1被气密性地连接。同样,二次侧气体管道G2和气体导出口M2利用连接螺母N被气密性地连接。
[0003] 在将一次侧和二次侧气体管道G1、G2与气体导入口M1和气体导出口M2如上述那样连接的情况下,使用扳手等通常的夹具就能够轻松地松开连接螺母N。因此,存在连接螺母N从气体导入口M1和气体导出口M2被不正当地拆卸,从而不正当地使用气体的可能性。
[0004] 为了防止这种不利状况,下面的专利文献1、2公开了用于防止不正当拆卸连接螺母N的装置。该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具有遮蔽部件。遮蔽部件呈筒状,在一次侧气体管道G1的前端部被设置成可转动但不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在遮蔽部件的内部可转动地收容着连接螺母N。因此,遮蔽部件就成为障碍,使连接螺母N不能被扳手等夹具转动。由此,能够防止连接螺母N从气体导入口M1被不正当地拆卸。二次侧气体管道G2的连接螺母N也以同样方式进行设置,能够防止其从气体导出口M2被不正当地拆卸。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3533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4959号公报
[0007] 上述现有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有不能用于已经设置的气量表的问题。即、由于遮蔽部件是筒状,所以对于已经设置的气量表就不能使一次侧气体管道G1或二次侧气体管道G2穿过遮蔽部件,其结果是不能把连接螺母N收容在遮蔽部件内部。
[0008] 如果拆卸连接螺母N并把气量表M从气体管道G1、G2卸下来就能够使用上述现有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但为此至少必须进行两个连接螺母N、N的拆卸和安装,存在需要很多劳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是一种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在计量表的连接口和管体中的任一方,在防止脱落的状态下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接螺母,将该连接螺母旋合在计量表的连接口和管体中的另一方并拧紧,由此,把所述计量表的连接口与所述管体连接并固定,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用于防止所述连接螺母被不正当拆卸,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该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根端部能够以转动轴线为中心相互转动地彼此连结,由此,该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能够在相互离开规定距离以上的打开位置和相互接近到规定距离以下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彼此接近或离开;离开移动阻止机构,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之间,阻止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有收容孔,该收容孔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地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面贯通至另一端面,在该收容孔的内部,所述连接螺母以其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状态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收容,该收容孔的内周面的一端部形成有第一环状突出部,该第一环状突出部能够使所述计量表的连接口穿过且覆盖所述连接螺母的一端面的外周侧部分,所述收容孔的内周面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环状突出部,该第二环状突出部能够使所述管体穿过且覆盖所述连接螺母的另一端面的外周侧部分。
[0010] 这时,优选所述离开移动阻止机构具有:第一卡合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且以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的方式贯通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第二卡合孔,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其轴线与所述第一卡合孔一致;卡合杆,其贯通所述第一卡合孔并插入所述第二卡合孔;在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杆的根端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阻止所述第一主体部件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的第一卡合机构,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阻止所述第二主体部件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进行离开移动的第二卡合机构。
[0011] 优选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具有:在所述卡合杆的根端部外周面形成的大直径部和在所述第一卡合孔的内周面形成的抵接面,通过使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大直径部抵接来阻止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移动。
[0012] 优选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具有:在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外周面形成的环状凹部;形成为能够扩径、缩径,内周部插入所述环状凹部并且外周部从所述环状凹部向外部突出的卡合环;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形成为环状的卡合凹部;所述卡合凹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大直径部与所述抵接面抵接之前,当所述卡合杆的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二卡合孔中时,所述卡合凹部与所述卡合环相对,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插入所述卡合凹部,并且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与所述卡合凹部卡合,由此来阻止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侧移动。
[0013] 优选所述卡合环的外周部与所述卡合凹部的底面接触。
[0014] 优选所述第二卡合孔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二主体部件前端部的通孔,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内周面,在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周向上相互离开地形成有多个导向槽,该导向槽从位于与所述第一卡合孔相反一侧的所述第二卡合孔的开口端至少延伸到所述卡合凹部,所述导向槽的深度被设定成比所述卡合凹部的深度深。。
[0015] 且优选具备用于使所述卡合环缩径而使其外周部从所述卡合凹部脱出的拆卸夹具,所述拆卸夹具具备:呈筒状的夹具主体、根端部位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部而前端部能够移动地插入所述夹具主体的按压杆,在所述夹具主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卡合解除部,其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导向槽而使所述卡合环的外径缩小到所述卡合环能够从所述卡合凹部脱出。
[0016] 根据本发明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的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由于用于把连接螺母收容在内部的装置主体由第一和第二两个主体部件构成,该两个主体部件的根端部可转动地彼此连结,由此,这两个主体部件的前端部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接近、离开移动,因此,通过使两个主体部件离开移动到打开位置,能够把连接管体和连接口的连接螺母从两个主体部件的前端部之间向它们的内部插入。然后,把两个主体部件移动到关闭位置。这样,就把连接螺母收容到装置主体的收容孔内,把连接螺母的外周面和两端面由装置主体和收容孔的两端部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环状突出部所覆盖。因此,不能使用扳手等来使连接螺母转动。并且,由于装置主体相对连接螺母能够转动,所以即使装置主体转动而连接螺母也不转动。由此,能够防止连接螺母从计量表的连接口被不正当拆卸。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图1(A)是其主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图1(C)是其底面图、图1(D)是其左侧视图、图1(E)是其右侧视图;
[0018] 图2是沿图1(A)的X-X线的放大剖视图;
[0019] 图3是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表示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沿图1的Y-Y线的放大剖视图;
[0021] 图5是沿图2的X-X线的放大剖视图;
[0022] 图6是图2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3] 图7是使卡合杆移动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表示的与图6同样的剖视图;
[0024] 图8是沿图7的X-X线的剖视图;
[0025] 图9是沿图8的X-X线的剖视图;
[0026]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主体部件的图,图10(A)是其俯视图、图10(B)是其主视图、图10(C)是其侧视图;
[0027] 图11是沿图10(A)的X-X线的剖视图;
[0028] 图12是沿图10(B)的Y-Y线的剖视图;
[0029]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二主体部件的图,图13(A)是其俯视图、图13(B)是其主视图、图13(C)是其背面图、图13(D)是其侧视图;
[0030] 图14是沿图13(A)的X-X线的剖视图;
[0031] 图15是沿图13(B)的Y-Y线的剖视图;
[0032]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的图,表示把连接螺母收容到装置主体内之前的状态。
[0033] 图17是用于说明该使用方法的图,表示把连接螺母收容在装置主体内的状态。
[0034] 图18是用于说明该使用方法的图,表示把构成装置主体的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固定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0035] 图19是为了说明用于解除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固定的解除方法的图,表示把拆卸夹具的卡合解除部插入到导向槽之前的状态;
[0036] 图20是用于说明该解除方法的图,表示利用插入到导向槽的卡合解除部使卡合环缩径的状态;
[0037] 图21是沿图20的X-X线的放大剖视图;
[0038] 图22是用于说明该解除方法的图,表示利用拆卸夹具的按压杆而使卡合杆的大直径部从第一主体部件移动直到向外部突出的状态;
[0039] 图23是表示连接有一次侧和二次侧气体管道的气量表的主视图;
[0040] 图24是该气量表的侧视图;
[0041] 图25是沿图23的X-X线的放大剖视图。
[0042] 符号说明
[0043] A气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
[0044] G1一次侧气体管道(管体) G2二次侧气体管道(管体)
[0045] M气量表(计量表) M1气体导入口(连接口)
[0046] M2气体导出口(连接口) N连接螺母
[0047] 1 装置主体 2 第一主体部件 3 第二主体部件
[0048] 5 离开移动阻止机构 6 拆卸夹具 11 收容孔
[0049] 12 第一环状突出部 13 第二环状突出部 25 第一卡合孔[0050] 25e 抵接面 34 第二卡合孔 35 导向槽 51 卡合杆
[0051] 51b 大直径部 51c 环状凹部 52 卡合环 61 夹具主体[0052] 61a 卡合解除部 62 按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参照附图1~22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0054] 本实施例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A用于防止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拆卸,该连接螺母N用于把图23~图24所示的气量表(计量表)M的气体导入口(连接口)与一次侧气体管道(管体)G1连接固定或把气量表M的气体导出口(连接口)与二次侧气体管道(管体)G2连接固定。相对于气量表M来说,配置在其上游侧并与其气体导入口M1连接的是一次侧气体管道G1,配置在其下游侧并与其气体导出口M2连接的是二次侧气体管道G2。当然,本发明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也能够用于防止连接其他气量表与气体管道的连接螺母被不正当拆卸,并且也能够用于防止将自来水用计量表的进水口(连接口)或出水口(连接口)与自来水管(管体)连接的连接螺母被不正当的拆卸。
[0055] 如图1~图3所示,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的防止装置(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防止装置)A具有装置主体1、枢轴4和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
[0056] 装置主体1具有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如图10~图12所示,在第一主体部件2的根端部相互离开地形成有突出部21、22。突出部21、22上形成有贯通突出部21并到达突出部22的轴座孔23。如图4和图5所示,枢轴4插入该轴座孔23。另一方面,如图13~图15所示,在第二主体部件3的根端部形成有突出部31。该突出部31插在突出部21、22之间。突出部31上形成有贯通的轴座孔32。枢轴4穿过该轴座孔32。这样,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根端部以枢轴4的轴线(以下叫做转动轴线)L为中心可转动地相互连结。
[0057] 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能够在图1(B)、(C)和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图3和图16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关闭位置由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
2、3的前端部相互抵接来决定。也不一定需要将关闭位置设定为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相互抵接的位置,也可以把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相互稍微离开的位置作为关闭位置。另一方面,对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打开位置,只要是通过使连接螺母N向其径向相对移动而能够把连接螺母N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之间插入到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之间的位置便可,只要是满足该条件,则能够定在任意位置。
[0058] 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在该状态下装置主体1呈现圆筒状,其内部成为收容孔11。装置主体1由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构成,与此相应,收容孔11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一主体部件2,另外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二主体部件3。收容孔11与转动轴线L平行地延伸,形成为从装置主体1的一个端面贯通到另一个端面的截面为圆形的通孔。收容孔11的内径被设定为与连接螺母N的最大外径大致相同或稍微大些。因此,收容孔11能够把连接螺母N在其轴线与收容孔11的轴线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收容,在收容状态下,装置主体1能够以收容孔11的轴线(连接螺母N的轴线)为中心相对连接螺母N转动。
[0059] 如图1(C)、图2和图4所示,在收容孔11的一端部(图4中的下端部)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第一环状突出部12。第一环状突出部12也是周向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一主体部件2,另外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二主体部件3。构成第一环状突出部12的两个部分的各自的一端部,即位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侧的一端部,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相互接触。但构成第一环状突出部12的两个部分的各自的另一端部在周向稍微离开。当然,第一环状突出部12的各自的另一端部也可以配置成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相互接触。第一环状突出部12的内径比气体导入口M1的外径(=气体导出口M2的外径)稍大。因此,气体导入口M1(气体导出口M2)能够在第一环状突出部12内穿过。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环状突出部12的内径大幅度小于连接螺母N的外径。因此,在连接螺母N被收容在收容孔11内的状态下,位于气体导入口M1(气体导出口M2)侧的连接螺母N一端面的大部分被第一环状突出部12所覆盖。
[0060] 如图1(B)和图4所示,在收容孔11的另一端部(图4中的上端部)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第二环状突出部13。第二环状突出部13也是周向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一主体部件2,另外的大致一半形成在第二主体部件3。构成第二环状突出部13的两个部分的各自的一端部,即、位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前端侧的各自的一端部,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相互接触。但构成第二环状突出部13的两个部分的各自的另一端部在周向上稍微离开。当然,第二环状突出部13的各自的另一端部也可以配置成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相互接触。第二环状突出部13的内径比一次侧气体管道G1的外径(=二次侧气体管道G2的外径)稍大。因此,一次侧气体管道G1(二次侧气体管道G2)能够在第二环状突出部13内穿过。并且,如图4所示,第二环状突出部13的内径大幅度小于连接螺母N的外径。因此,在连接螺母N被收容在收容孔11内的状态下,位于一次侧气体管道G1(二次侧气体管道G2)侧的连接螺母N的另一端面的大部分被第二环状突出部13所覆盖。
[0061] 第一环状突出部12与第二环状突出部13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与连接螺母N的厚度(轴线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或稍大。因此,连接螺母N能够被收容在收容孔11内。在连接螺母N被收容在收容孔11内的状态下,连接螺母N的轴线与收容孔11的轴线大致一致,且以该轴线为中心能够相对装置主体1转动。并且,连接螺母N几乎不能在收容孔1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换言之,装置主体1被装配成当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该装置主体1相对于连接螺母N能够以连接螺母N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但几乎不能在轴线方向移动。
[0062] 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以所述卡合杆51为主要结构的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用于阻止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侧的离开移动,其结构如下。
[0063] 即、如图2、图3和图10~图15所示,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突出部24、33,该突出部24、33向与突出部21、22、31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该突出部24、33被配置成当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相互抵接。
[0064] 如图6~图8所示,突出部24上形成有第一卡合孔25。该第一卡合孔25沿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前端部的离开移动方向贯通突出部24。第一卡合孔25具有从其一端部(位于与突出部3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顺序形成的大直径孔部25a、锥孔部25b、嵌合孔部25c和卡止孔部25d。这些孔部25a~25d被形成使彼此的轴线一致。大直径孔部25a的底面成为抵接面25e。锥孔部25b随着从第一卡合孔25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直径变小,其最大内径比大直径孔部25a的内径还小。锥孔部25b的最小内径与嵌合孔部25c的内径相同。卡止孔部25d的内径被设定成比嵌合孔部25c的内径大规定的尺寸。
[0065] 卡合杆51插入第一卡合孔25。卡合杆51具有轴部51a和在该轴部51a的根端部(图6中的左端部)形成的大直径部51b。轴部51a能够滑动地与嵌合孔部25c嵌合。大直径部51b的直径比嵌合孔部25c大而比大直径孔部25a径小,能够插入大直径孔部25a。因此,当把卡合杆51持续向第一卡合孔25插入时,则如图7所示,大直径部51b与大直径孔部25a的底面即抵接面25e抵接,不能把卡合杆51继续向第一卡合孔25插入。下面,把这时卡合杆51的位置称为卡止位置。在卡合杆51位于卡止位置时,轴部51a的前端部从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开口部向外部突出规定的长度。
[0066] 轴部51a的前端部形成有两个环状凹部51c。两个环状凹部51c、51c在轴部51a的轴线方向上被相互分离配置。可以仅形成一个环状凹部51c,也可以形成三个以上。
[0067] 卡合环52被安装在环状凹部51c。通过把截面为圆形的金属制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而形成卡合环52,其能够扩径、缩径。也可以由截面为四方形的轴体形成卡合环52。卡合环52在没有被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时,从其径向中央靠内侧的一半或比一半少的部分,即、径向中央稍微内侧的部分被环状凹部51c所收容,外侧的一半或比一半稍多的部分则从环状凹部51c向外部突出。构成卡合环52的轴体的直径被设定成与环状凹部51c的深度大致相同或稍小。因此,当使卡合环52缩径时,卡合环52的整体能够被收容在环状凹部51c内。
[0068] 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卡合环52的外径被设定成与卡止孔部25d的内径相同或稍小或稍大,卡合环52能够在其轴线方向移动地被插入卡止孔部25d。如图6所示,当使卡合杆51从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移动时,卡合环52与卡止孔部25d的底面抵接。
在此,卡止孔部25d的底面是由与第一卡合孔25的轴线正交的平面所形成。并且,嵌合孔部25c的内径D比卡止孔部25d的内径小规定尺寸,该规定尺寸与构成卡合环52的轴体的直径相当。因此,当卡合环52与卡止孔部25d的底面抵接时,卡合杆51不能继续向第一卡合孔25的一端侧移动。下面,把这时卡合杆51的位置称为解除位置。在卡合杆51位于解除位置时,大直径部51b从第一卡合孔25的一端开口部向外部突出,轴部51a的前端边缘比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边缘稍微位于内侧。在卡合杆51位于解除位置时,轴部51a的前端边缘也可以比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边缘稍微向外侧突出。
[0069] 卡合杆51能够如下插入第一卡合孔25。即、使轴部51a的前端部朝前,从大直径孔部25a插入第一卡合孔25。当把轴部51a插入到第一卡合孔25的规定位置时,处于自然状态的卡合环52的外周部就与锥孔部25b的内周面抵接。因此,卡合环52随着轴部51a的插入而被缩径并进入到嵌合孔部25c。然后,随着轴部51a的插入卡合环52沿嵌合孔部25c的内周面向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侧滑动。当卡合环52通过嵌合孔部25c而进入到卡止孔部25d时,由于卡合环52自身的弹性而其扩径到自然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卡合环52与卡止孔部25d的底面抵接,所以阻止卡合杆51从第一卡合孔25的一端侧被拔出。
如上述那样把卡合杆51进一步向第一卡合孔25插入时,则大直径部51b与抵接面25e抵接。由此,阻止卡合杆51从第一卡合孔25的另一端开口部被拔出。
[0070] 如图6~图8所示,第二主体部件3的突出部33形成有第二卡合孔34。该第二卡合孔34被配置成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卡合孔25、34的轴线相互一致,并作为贯通突出部33的通孔而形成。第二卡合孔34也可以是在第一卡合孔25侧的一端部开口而另一端部被封闭的盲孔(止まり孔)。第二卡合孔34的内径被设定为与嵌合孔部25c的内径相同。第二卡合孔34的内径不一定必须设定成与嵌合孔部25c的内径相同,可以比嵌合孔部25c的内径稍小,也可以稍大。
[0071] 在第二卡合孔34的一端部(突出部24侧的端部)形成有锥孔部34a。该锥孔部34a被形成为从第二卡合孔3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内径逐渐减小,其最大内径被设定成与卡止孔部25d的内径相同或稍大,其最小内径被设定成与第二卡合孔34的内径相同。因此,当使位于解除位置的卡合杆51朝着卡合位置移动规定距离时,卡合环52与锥孔部34a的内周面抵接。其结果是随着卡合杆51的移动,卡合环52的内径被缩小到与第二卡合孔
34的内径相同。由此,卡合环52能够从卡止孔部25d通过锥孔部34a而顺利地进入第二卡合孔34。
[0072] 在第二卡合孔34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呈环状延伸的卡合凹部34b。卡合凹部34b形成为与卡合环52是相同的数量。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两个卡合凹部34b。两个卡合凹部34b被配置成,当卡合杆51移动到卡合位置时,在第二卡合孔34的轴线方向上,两个卡合凹部34b分别与环状凹部51c、51c位于同一位置。因此,当卡合杆51移动到卡合位置时,卡合凹部34b与卡合环52相对向。其结果是,在第二卡合孔34中直径缩小的卡合环52的直径扩大,其外周部进入卡合凹部34b。
[0073] 卡合凹部34b的内径被设定成与处于自然状态的卡合环52的外径相同或稍小或稍大。卡合凹部34b的深度被设定成与构成卡合环52的轴体的半径相同或比之稍深。并且,位于第二卡合孔34一端侧的卡合凹部34b的侧面由与第二卡合孔34的轴线正交的平面构成。因此,当卡合杆51向卡合位置移动而卡合环52的外周部进入到卡合凹部34b时,卡合环52与位于第二卡合孔34的一端侧(突出部24侧)的卡合凹部34b的侧面抵接,由此,卡合杆51向根端部侧的移动被阻止。特别是本实施例中,当把位于卡合位置的卡合杆51从其前端侧向根端侧推压时,卡合杆51的外周面与位于卡合杆51前端侧的环状凹部51c的侧面之间的结合部51d推压卡合环52的内周部,使卡合环52的直径扩大,把卡合环
52按压在卡合凹部34b的底面上。因此,在卡合环52径向上的轴体的中央部侧面与卡合凹部34b的侧面抵接,可靠地阻止卡合杆51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侧的移动。
[0074] 这样,在使卡合杆51位于卡合位置时,利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就将其位置固定在卡合位置。换言之,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由于位于卡合位置的卡合杆51和卡合环52而被固定在关闭位置。如从上述结构所明知的那样,由卡合杆51的大直径部51b和抵接面25e构成第一卡合机构,由环状凹部51c、卡合环52和卡合凹部34b构成第二卡合机构。
[0075] 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卡合环52和卡合凹部34b,所以配置在卡合杆51前端侧的卡合环52在进入到配置在第二卡合孔34一端侧的卡合凹部34b后,就需要再次以直径被缩小的状态在第二卡合孔34内移动而进入另一个卡合凹部34b。于是,配置在一端侧的卡合凹部34b的位于另一端侧的侧面34c被设定为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内径逐渐变小的锥面。由此,进入到配置在第二卡合孔34的一端侧的卡合凹部34b内的卡合环52,能够随着卡合杆51向前端侧的移动缩小其直径,在两个卡合凹部34b、34b之间的第二卡合孔34内移动,并顺利地进入到另一个卡合凹部34b内。
[0076]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结构的防止装置A来防止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拆卸的方法,该连接螺母N连接一次侧气体管道G1和气量表M的气体导入口M1。防止连接二次侧气体管道G2和气量表M的气体导出口M2的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拆卸的方法与防止一次侧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拆卸的方法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0077] 首先,如图16所示,使构成装置主体1的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位于打开位置,使它们的敞开部与连接螺母N的外周面相对向。在连接螺母N的转动轴线L方向上进行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对位,以使连接螺母N位于装置主体1的第一和第二环状突出部12、13之间。然后,通过使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向连接螺母N的径向移动,将连接螺母N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之间的敞开部相对插入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内部。接着,如图17所示,将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将连接螺母N收容在收容孔11的内部。然后,如图18所示,使位于解除位置的卡合杆51移动到卡合位置,把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固定在关闭位置。在该状态下,连接螺母N的整个外周面和两端面的大部分被装置主体1所覆盖。因此,不能够使连接螺母N转动。由此,能够防止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地拆卸。由于装置主体1相对于连接螺母N能够转动,所以即使装置主体
1转动,也能够使连接螺母N不转动。
[0078] 另外,在气量表M发生故障等情况下,必须拆卸连接螺母N而把气量表M更换成其他的气量表M。在这种情况下,有时需要把防止装置A的装置主体1从连接螺母N卸下来。从这种观点出发,防止装置A还具有下面的结构。
[0079] 即、如图6~图9和图19~图22所示,在第二主体部件3的第二卡合孔34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本实施例是六个)导向槽35。多个导向槽35在第二卡合孔34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各导向槽35从位于与突出部24相反一侧的突出部33的端面沿第二卡合孔34延伸,并贯通两个卡合凹部34b而向突出部24侧延伸。导向槽35也可以延伸到不贯通两个卡合凹部34b、34b的位置,但至少要延伸到配置在突出部24侧的卡合凹部34b。导向槽35的深度比卡合凹部34b的深度深。
[0080] 为了使卡合杆51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侧移动,使用图19~图22所示的拆卸夹具6。拆卸夹具6具有筒状的夹具主体61。在夹具主体61的前端面(图19中的左端面)设置有与导向槽35相同数量的卡合解除部61a。为了能够分别插入导向槽35,各卡合解除部61a在夹具主体61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卡合解除部61a沿夹具主体61的轴线延伸,其长度被设定成比突出部33的端面(图19中的右端面)和距该端面较远的卡合凹部34b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如图20所示,在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直到使夹具主体61的一端面大致与突出部33接触时,卡合解除部61a的前端部越过两个卡合凹部34b。
[0081] 如图21所示,由各卡合解除部61a的内表面形成的圆的直径被设定为与第二卡合孔34的内径相同或稍小。但为了能够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内而将该圆的直径设定为比卡合杆51的轴部51a的外径稍大。由于由各卡合解除部61a的内表面形成的圆的直径设定为与第二卡合孔34的内径相同或稍小,所以当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那样,卡合环52的直径由于卡合解除部61a而被缩小,能够从卡合凹部34b拔出。因此,卡合杆51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侧移动。在此,为了使借助卡合解除部61a使卡合环52直径的缩小更顺利地进行,在卡合解除部61a的前端部的内面形成有随着朝向前方而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61b。在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时,该倾斜面61b与卡合环52的外周面抵接,随着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而使卡合环52的直径缩小。
[0082] 按压杆62的前端部能够向夹具主体61的轴线方向移动地被插入到夹具主体61的内部。按压杆62利用设置在它与夹具主体61之间的压缩弹簧等其他施力机构(付势手段)63而从夹具主体61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被施力,在不使用时位于图20所示的待机位置。在按压杆62位于待机位置时,即使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直到使夹具主体61的一端面与突出部33抵接的位置或直到卡合解除部61a的前端面与导向槽35的端面抵接的位置,按压杆62也被配置为其前端面位于不与卡合杆51的前端面抵接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按压杆62位于待机位置时,按压杆62的根端部从夹具主体61向外部突出,在该根端部形成有头部62a。当使按压杆62向其前端侧移动,直到该头部62a与夹具主体61的根端部抵接的位置时,则如图22所示,两个卡合环52、52都位于比导向槽35更位于突出部
24侧的第二卡合孔34内。
[0083] 如图19所示,在使用上述拆卸夹具6把装置主体1从连接螺母N拆卸下来时,使夹具主体61的轴线与第二卡合孔34的轴线(=第一卡合孔25的轴线)一致,同时进行卡合解除部61a与导向槽35的对位。然后如图20所示,把各卡合解除部61a分别插入各导向槽35。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到夹具主体61与突出部33接触或即将接触的位置。当把卡合解除部61a插入导向槽35,则卡合环52由于倾斜面61b和卡合解除部61a而直径被缩小,其外周部从卡合凹部34b脱出。然后,推动按压杆62使从其根端侧向前端侧移动。于是,如图22所示,两个卡合环52、52从卡合凹部34b、34b向突出部24侧离开,同时卡合杆51的大直径部51b从第一卡合孔25向外部突出。于是拉动大直径部51b使卡合杆51移动到解除位置。这样,从由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实现的、阻止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侧移动的移动阻止状态就被解除。然后,把拆卸夹具6的卡合解除部
61a从导向槽35拔出来。在把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转动到打开位置后,使其向连接螺母N的径向移动,将连接螺母N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的敞开部拔出。由此,装置主体
1就被从连接螺母N取下来。
[0084] 由于当把装置主体1从连接螺母N拆卸下来时连接螺母N露出,所以能够把连接螺母N松开而从气体导入口M1卸下。当然同样能够把连接螺母N从气体导出口M2卸下。然后把气量表M更换成新的气量表M,利用连接螺母N、N将新的气量表M与一次侧和二次侧气体管道G1、G2连接,进而把连接螺母N用防止装置A覆盖。
[0085]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变形例。
[0086]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具有卡合杆51和卡合环52,由卡合杆51的大直径部51b和抵接面25e构成第一卡合机构,由卡合环52、环状凹部51c和卡合凹部34b构成第二卡合机构,但也可以代替离开移动阻止机构5而采用具有其他结构的离开移动阻止机构。但无论是采用哪种离开移动阻止机构的情况,重要的是,不能用扳手或螺丝刀等普通的拆卸夹具来解除由离开移动阻止机构实现的、阻止第一和第二主体部件2、3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侧转动的移动阻止状态。这是由于不然的话,由离开移动阻止机构实现的、防止连接螺母N被不正当拆卸的状态会容易地被解除,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就起不到作用。
[0087] 上述实施例所使用的气量表,连接螺母N是以防脱落的状态可转动地设置在一次侧气体管道G1(二次侧气体管道G2)上,且连接螺母N与气量表M的气体导入口M1(气体导出口M2)螺纹结合,但对于连接螺母N以防脱落的状态可转动地设置在气量表M的气体导入口M1(气体导出口M2)上,且与一次侧气体管道G1(二次侧气体管道G2)螺纹结合的气量表,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
[0088]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连接并固定一次侧气体管道G1和气体导入口M1的连接螺母N以及连接二次侧气体管道G2和气体导出口M2的连接螺母N分别使用了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A,但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A也可以仅对于任一个连接螺母N使用。
[0089] 本发明的计量表用连接螺母不正当拆卸防止装置能够用于防止连接气量表或水量表的连接口与管体的连接螺母被不正当拆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