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047380.0

文献号 : CN1021141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施维群章亮倪伟

申请人 : 施维群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的中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中药应具有疗效好以及治疗费用较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其中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是:生大黄12-20g、熟附片8-12g、白芨8-15g、地榆炭25-30g。其中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是:生大黄15g、熟附片10g、白芨10g、地榆炭30g。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活性成分制成:生大黄

12-20g、熟附片8-12g、白芨8-15g、地榆炭25-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其特征在于该灌肠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活性成分制成::生大黄15g、熟附片10g、白芨10g、地榆炭30g。

说明书 :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肠中药,特别是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肝性脑病前驱期,是指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它可发生于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
[0003] 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由于缺乏临床症状,外表正常,所以隐蔽性极强,往往不被其他人发现,甚至自我亦不能觉察。有人经过调查发现,60%肝硬化患者不适宜驾驶,25%患者驾驶能力受到怀疑;另外在学习、操作、理解、应变等能力及睡眠、生活质量各方面都存在缺陷。因此,如果此类患者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建筑、潜水等工作及一些精细的工作,极有可能带来无法估计的后果。有研究显示,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如不行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血氨会进一步升高,智力进一步减退,逐渐发展为临床型肝性脑病,尤其有肝性脑病发作史或门体分流术者更常见。若发展为临床型肝性脑病,预后恶劣。有鉴于此,对肝硬化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准确把握国内的肝性脑病前驱期的流行状况,抑制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该中药应具有疗效好以及治疗费用较低的特点。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治疗肝性脑病前驱期的灌肠中药,其中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是:生大黄12-20g、熟附片8-12g、白芨8-15g、地榆炭25-30g。
[0007] 其中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是:生大黄15g、熟附片10g、白芨10g、地榆炭30g。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保留灌肠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120例患者应用观察显示:本发明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血氨的含量,较两组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的改善情况的比较,有效率达70.0%,远高于两组对照组。此外,还具有治疗方式较简单、治疗费用较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0] 本发明以保留灌肠为研究手段,观察其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神经心理和神经生理的影响及其对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等的变化,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中医治疗疗效与安全性。
[0011] 本院住院肝硬化(包括Child-PughA、B、C级)120例经检测诊断为肝性脑病前驱期的患者。剔除病例:入院前1月内用过抗生素及影响肠道菌群的药物;有上消化道出血、反复感染、合并肝癌及有其他重要器官衰竭者;在治疗中应用抗生素或病情恶化发生严重合并症则退出研究。随机分组时各组在病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方面具有无差异性。各组常规均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简称清肠合剂)100ml(生大黄15g、熟附片10g、白芨10g、地榆炭30g;加水400ml煮煎而成),保留灌肠,1/日;对照1予以拉克替醇(乳果糖)5克,口服,3/日;对照2组仅予上述常规治疗。以上各组均以15天为一个疗程,共一个疗程。治疗前及停药三天后分别做以下相关指标检验。神经心理与神经生理测试:①数字连接试验(NCT);②数字符号试验(Nsy);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血氨及粪便中氨的测定;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常规肝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时间等。
[0012] 灌肠方法:抬高患者骨盆位,用“1、2、3”灌肠液(常规灌肠液)100ML清洁灌肠,待肠壁刺激症状消退以后再用“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每种各30g煎取汁共100ml备用,应用时加温至35~40℃。患者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轻轻将肛管插入直肠20~30cm。因患者体形胖瘦不一,灌肠压力不易控制,现采取输液器上的速度调节器来控制灌肠压力,一般以60~70滴/min的速度为佳,大致控制在30min滴完;灌肠结束后协助患者先左侧位15min,再右侧位15min保留时间以药液滴完后拔管时开始记时,尽量保留1h以上甚至尽可能保留多的时间。
[0013] 2.1表1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缓解例数、总例数及百分率%)[0014]
[0015] 如表1所示:三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得到改善,但经过统计学卡方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与对照组2以及对照组1与对照组2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0016] 2.2表2治疗前后相关能力改善情况比较(缓解例数、总例数及百分率%)[0017]
[0018] 如表2所示:三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得到改善,但经过统计学卡方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与对照组2以及对照组1与对照组2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0019] 2.3表3两组治疗前后有关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比较(X±S)
[0020]
[0021] 如表3所示:三组经过治疗后TBIL(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各组本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比较,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降低TBI L的效果更好,对照组1和对照组2降低TBIL的效果无很大差别。采用统计学多重比较的LSD方法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0022] 三组经过治疗后ALB(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各组本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升高ALB的效果无很大差别。采用统计学多重比较的LSD方法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1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0023] 三组经过治疗后PT(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各组本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比较降低PT的效果无很大差别。采用统计学多重比较的LSD方法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1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0024] 2.4表4治疗前后血氨水平(mmo l/L)的比较(X±S)
[0025]
[0026] 如表4所示:三组经过治疗后血氨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采用统计学t检验得出,三组本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比较,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降低血氨的效果更好,对照组1和对照组2降低血氨的效果无很大差别。采用统计学多重比较的LSD方法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0027] 2.5表5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的改善情况的比较
[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