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10243297.3

文献号 : CN1021147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根绪马仁选蒋治全

申请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通过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设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二印版;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设有比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使承印物连续地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其中一个印版滚筒之间进行印刷。由于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印版滚筒连续地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应相压,从而使转压/压印滚筒在与第二印版滚筒对应相压时,其各转压/压印版上始终具有被转印的印版的图纹,经一次印刷能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同时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因此实现了连续的不间断的双面印刷,较同类型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的生产效率提高100%。

权利要求 :

1.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包括: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二印版;所述第一印版具有承印物的一个表面的图纹,所述第二印版上具有承印物的另一个表面的图纹;

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装设有比每个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转印/压印垫层;

将承印物连续地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其中一个印版滚筒之间进行印刷;

所述转印/压印滚筒分别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对应施压,当将承印物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第一印版滚筒之间时,在无承印物输入的第二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压时,将第二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图纹转印至所述转印/压印滚筒的转印/压印垫层上;

在有承印物输入的第一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压时,与转印有第二印版图纹的所述转印/压印滚筒的转印/压印垫层对压,一次完成在所述承印物正、背两面上的图纹印刷,然后将印刷完成的成品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与所述转印/压印滚筒的线速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印版滚筒上设置二块印版,所述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四块转印/压印垫层,及印版滚筒上设置的每一块印版在转动过程中均能够分别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转印/压印垫层在压印区依次对应重合对压。

6.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包括:承印物控制部,具有设置在转印/压印滚筒前端的承印物输入部和设置在转印/压印滚筒后端的承印物输出部;

两个印版滚筒,每一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且正、背两面的印版分别设置在两个印版滚筒上;

转印/压印滚筒,其上装设有比每个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转印/压印垫层,且所述转印/压印滚筒能分别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对应相压;

供墨系统,设置在每个印版滚筒的一侧,并向其供墨;

擦版系统,设置在每个印版滚筒的左下侧或右下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1∶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设置二块图案相同或不同的凹印版,所述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有四块能分别与两个印版滚筒对应相压的转印/压印垫。

说明书 :

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雕刻凹版印刷设备及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一次印压就能够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实现连续地同时印刷,使其中至少一面有凹凸的手感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双面印刷对印工艺是一种有效的防伪印刷技术,由于双面对印效果难以仿冒且易于大众识别,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钞票、有价票证等具有高防伪功能的印刷品上,特别是雕刻凹版印刷由于其图案立体感,工艺复杂仿造难度大,更是在钞票的印制上被普遍采用。但双面对印工艺难度更大。
[0003] 公知的雕刻凹版印刷技术为一次印刷一面,经一定时间的时效处理后,再进行第二次另一面的印刷,由于雕刻凹印具有较大的印压,当承印物(通常为纸张)在经过一次压印变形后,第二次印刷时套印精度会受到影响,另外,两次印刷之间的油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造成纸张的变形,所以,雕刻凹版分次双面印刷存在精度低,废品率高,不利于防伪,生产效率低。
[0004] 为此人们研制了一种能够实现凹版对印印刷的设备,如中国第“ZL02123770.0”号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凹版印刷设备、方法及其印品”,该发明专利是将承印物间隔地输入设有印版数量之比为偶奇比的印版滚筒及转印/压印滚筒中,经滚动压印,一次完成双面印制,且至少一面有凹凸手感的印品。具体是,该发明专利具有一个印版滚筒和一个转印/压印滚筒,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偶奇比,且两滚筒的直径之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之比,最小为2∶3。因此在进行双面一次印刷的过程中,必须隔张进纸,即输纸部需进一张纸,停一张纸地向印刷部供纸,才能使当压印区无承印物时,印版滚筒上设置的第一或第二印版在滚筒转动过程中分别直接与转印/压印滚筒上的各转印(压印)版依次错位对应重合,将第一或第二凹印版上的图纹转印到转印/压印滚筒的各垫层表面,当压印区有承印物时,印版滚筒和转印/压印滚筒在滚动中将第一、第二凹印版上的图纹一次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使承印物一次完成两面的凹印印刷。
[0005] 上述发明专利可以实现雕刻凹版双面同时印刷,使凹版印刷对印中的凹版文字和图案可作镜向翻转、正常识别,实现了承印物的两面图案可镜向凹印对印,较胶印对印的精度有了很大提高,与传统的一次印刷一面的雕刻凹版印刷工艺相比由于只需一次,省去了对另一面的第二次印刷以及两次印刷之间的时效处理时间,因此相对于传统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和印刷周期。但是,由于该技术方案必须隔张进纸,在设备运转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其进纸数量减少了50%;另外,由于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之比为偶奇比,因此各印版的受压频率较高,释压回弹时间较短,在高印速状态下恒印压效果差,导致产品质量不佳,凹纹深于150微米时,会出现在高印速下难以印刷深凹纹图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地、通过一次印刷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同时印刷图纹,且其中至少一面有凹凸的手感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
[0007] 本发明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包括: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二印版;所述第一印版具有承印物的一个表面的图纹,所述第二印版上具有承印物的另一个表面的图纹;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装设有比每个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转印/压印垫层;将承印物连续地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其中一个印版滚筒之间进行印刷。
[0008]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线速度相等。
[0009]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
[0010]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1∶2。
[0011]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2∶4。
[0012]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每个印版滚筒上设置二块印版,所述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四块转印/压印垫层,及印版滚筒上设置的每一块印版在转动过程中均能够分别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转印/压印垫层在压印区依次对应重合对压。
[0013]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其中,所述转印/压印滚筒分别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对应施压,当将承印物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第一印版滚筒之间时,在无承印物输入的第二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压时,将第二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图纹转印至所述转印/压印滚筒的转印/压印垫层上;在有承印物输入的第一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压时,与转印有第二印版图纹的所述转印/压印滚筒的转印/压印垫层对压,一次完成在所述承印物正、背两面上的图纹印刷,然后将印刷完成的成品输出。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包括:承印物控制部,具有设置在转印/压印滚筒前端的承印物输入部和设置在转印/压印滚筒后端的承印物输出部;两个印版滚筒,每一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且正、背两面的印版分别设置在两个印版滚筒上;转印/压印滚筒,其上装设有比每个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转印/压印垫层,且所述转印/压印滚筒能分别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对应相压;供墨系统,设置在每个印版滚筒的一侧,并向其供墨;擦版系统,设置在每个印版滚筒的左下侧或右下侧。
[0015]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
[0016]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1∶2。
[0017]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设置二块图案相同或不同的凹印版,所述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有四块能分别与两个印版滚筒对应相压的转印/压印垫。
[0018] 如上所述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为2∶4。
[0019] 本发明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具有一个转印/压印滚筒,该转印/压印滚筒能够与两个印版滚筒对应相压,并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上装设具有承印物的一面图纹的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具有承印物的另一面图纹的第二印版;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装设有比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印版滚筒连续地与转印/压印滚筒上的每一块转印/压印垫层对应相压,从而使转印/压印滚筒在与第二印版滚筒对应相压时,其转印/压印垫层上始终具有被转印的第二印版的图纹,因此承印物连续地被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第一印版滚筒之间,经一次印刷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同时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实现了连续的不间断的双面印刷,与公知的中国第“ZL02123770.0”号发明专利相比,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了100%。
[0020] 本发明的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等于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印版与转印/压印垫层数量比,且均为1∶2的倍数,则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应相压时,它既保证了两者对压时有适宜的压印历时所需的压印带的宽度,又降低了压印垫层的受压频率。其中转印/压印滚筒为高印速、低压频提供了结构保证,为压印垫层释压后的复位延长了时间,与公知的中国第“ZL02123770.0”号发明专利相比在相同印速的条件下,本发明的压印垫层具有较长的释压后的复位时间,使高印速下的深凹纹印刷能获得恒印压,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
[0021] 本发明采用两倍径的印版滚筒对应四倍径的转印/压印滚筒时,第一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偶数块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偶数块第二印版,通过第二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转印后,将第二印版的图纹被转移到转印/压印垫层上,且第奇数号印版的图纹被转印至第奇数号转印/压印垫层上,第偶数号印版的图纹被转印至第偶数号转印/压印垫层上,则当转印/压印滚筒与第二印版滚筒对应相压时,类似的也是转印/压印垫层的第奇数号转印/压印垫层与第二印版滚筒的第奇数号印版对应施压,当承印物输入压印滚筒时,第偶数号转印/压印垫层与第一印版滚筒的第偶数号印版对应相压,使正、背两面的印版实现了奇对奇、偶对偶的对应压接,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对印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因此在生产、维修过程中便于单版调整,保证了正背对印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2]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0023] 图1是本发明的印刷原理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的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包括: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二印版;所述第一印版具有承印物的一个表面的图纹,所述第二印版上具有承印物的另一个表面的图纹;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装设有比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将承印物连续地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其中一个印版滚筒之间进行印刷。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印版滚筒连续地与转印/压印滚筒上的每一块转印/压印垫层对应相压,从而使转印/压印滚筒在与第二印版滚筒对应相压时,其转印/压印垫层上始终具有被转印的第二印版的图纹,因此承印物连续地被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第一印版滚筒之间,经一次印刷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同时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实现了连续的不间断的双面印刷,与公知技术相比,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了100%。
[0027] 实施方式1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印刷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装置,包括:承印物控制部,具有分别设置在转印/压印滚筒2前、后端的承印物输入部1和输出部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印物为纸张10,该纸张10由承印物输入部1的进纸滚筒11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2,完成印刷后经承印物输出部5的出纸滚筒51被收集。两个印版滚筒3、4(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每一个印版滚筒3、4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偶数块印版,且承印物的正、背两面的印版被分别设置在两个印版滚筒3、4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印版滚筒3上设置两块相同的具有承印物一面图纹的第一印版A1、A2,例如可以是正面印版(或背面印版);在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两块相同的具有承印物另一面图纹的第二印版B1、B2,例如可以是背面印版(或正面印版),即分别将具有欲印刷的正、背两面图纹的第一、第二印版分别装设在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
[0029] 在转印/压印滚筒2上装设有比所述印版滚筒3、4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且所述转印/压印滚筒2能分别与所述两个印版滚筒3、4对应相压。本发明的设备还具有供墨系统31、41,设置在每个印版滚筒的一侧,并向其供墨;所述印版滚筒受墨后,由设置在印版滚筒下方的擦版系统32、42进行擦版,经擦版后,设置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与所述转印/压印滚筒上的转印/压印垫层对应相压。所述的转印/压印垫层具有既能承担雕刻凹版直接印刷,强大的印压又能担负雕刻凹版间接印刷转印图纹的功能。
[003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印版滚筒3、4上分别设置了两块第一印版A1、A2和第二印版B1、B2,在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了四块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直径比为2∶4。即,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直径比等于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的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
[0031] 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线速度相等。
[0032] 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设置的第一印版A1、A2和第二印版B1、B2的图纹可以相同而镜向相反,也可以不同。当第一印版A1、A2与第二印版B1、B2的图纹相同而镜向相反时,则印制完成的承印物正、背两面的图纹相同,为“对印”,反之,则不同。
[0033] 下面以在第一印版滚筒3上设置承印物的正面印版,在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承印物的背面印版,且两个印版滚筒3、4上分别设置两块印版,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四块转印/压印垫层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艺过程。
[0034] 请配合参见图1,在第一印版滚筒3上设置两块为承印物正面图纹的第一印版A1、A2,在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两块为承印物背面图纹的第二印版B1、B2,在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四块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由供墨系统31、41根据雕刻凹版图纹的粗细、深浅、疏密的需墨量,按需定量分别向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供墨,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
4着墨后,在转动中分别由擦版系统32、42擦版,然后进入压印区,承印物(纸张10)由承印物输入部1经进纸滚筒11连续地向转印/压印滚筒2输送,在本实例中,承印物被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2与第一印版滚筒3之间,另一个印版滚筒(第二印版滚筒4)不与所述承印物相接触只与转印/压印滚筒2相压。
[0035] 在印刷过程中,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以相同的线速度转动,在无承印物的第二印版滚筒4和转印/压印滚筒2对压时,依次将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的第二印版B1、B2(背面)的图纹转移到转印/压印滚筒2的各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的表面。当表面被转印了背面印版图纹的转印/压印滚筒2的其中一块转印/压印垫层转动至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其中一块第一印版(正面印版)对应相压时,由于在转印/压印滚筒2和第一印版滚筒3之间被输入了承印物,因此在它们的对应相压过程中,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同时一次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使承印物一次完成两面的凹印印刷。
[0036] 所述转印/压印滚筒2在印刷过程中分别实现了压印滚筒和转印滚筒的双重功能,即:在与第二印版滚筒4的相压过程中,由于压印区无承印物,则表现为转印功能,为承接印刷图纹的转印载体;在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相压过程中,由于压印区有承印物,则表现出压印和转印的双重功能。
[0037]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印版滚筒4连续地与转印/压印滚筒2对应相压,将第二印版B1、B2的图纹连续地转印至转印/压印滚筒2的转印/压印垫层上,从而使转压/压印滚筒2在与第一印版滚筒3对应相压时,其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上始终具有被转印的印版B1、B2的图纹,因此能连续的将图纹印制到承印物10的正背两面,实现了连续的不间断印刷,与公知的中国第“ZL02123770.0”号发明专利相比,在相同转速的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了100%。
[0038] 本发明的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为2∶4的倍数,即两倍径的印版滚筒对应四倍径的转印/压印滚筒,也就是,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印版与转印/压印垫层数量为1∶2的倍数,它既保证了两者对压时有第一、第二印版A1、A2、B1、B2与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奇对奇”与“偶对偶”不错位的结构保证,又有适宜的压印历时所需的压印带的宽度,同时降低了转印/压印垫层的受压频率。四倍径的转印/压印滚筒为高印速、低压频提供了结构保证,为压印垫层释压后的复位延长了时间,与公知的中国第“ZL02123770.0”号发明专利相比在相同印速的条件下,本发明的压印垫层具有较长的释压后的复位时间,使高印速下的深凹纹印刷能获得恒定的印压,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
[0039] 本发明的第一印版滚筒3上设置的两块例如正面图纹的印版即第一印版A1、A2,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的两块例如背面图纹的印版即第二印版B1、B2,通过第二印版滚筒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转印后,第二印版B1、B2的图纹被转移到转印/压印垫层上,即各块转印/压印垫层的图纹表示为B1→C1、B2→C2、B1→C3、B2→C4,则当转印/压印滚筒2与第一印版滚筒3对应相压时,类似的也是转印/压印垫层C1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第一印版A1对应相压,转印/压印垫层C2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第一印版A2对应相压,转印/压印垫层C3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第一印版A1对应相压,转印/压印垫层C4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第一印版A2对应相压,可表示为:C1→A1、C2→A2、C3→A1、C4→A2,也就是正、背印版实现奇对奇、偶对偶的对应相压,此结构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单版调整,保证了正背对印的精度。
[0040] 实施方式2
[0041]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原理示意图,其中与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所示,所述的第一印版滚筒3’上可设置三块第一印版A1、A2、A3,所述的第二印版滚筒4’上同样设置三块第二印版B1、B2、B3,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印版滚筒3’上设置正面印版、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背面印版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转印/压印滚筒2’上装设有比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即设置有六块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C5、C6,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直径比为3∶6,即,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的直径比等于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的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为3∶6。在印刷过程中,所述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与转印/压印滚筒2’以相同的线速度转动,从而保证了在无承印物的第二印版滚筒4’和转印/压印滚筒2’的对接压印时,依次将第二印版滚筒4’上设置的第二印版B1、B2、B3的图纹转移到转印/压印滚筒2’的六块转印/压印垫层C1、C2、C3、C4、C5、C6的表面上,可以表示为:
B1→C1、B2→C2、B3→C3、B1→C4、B2→C5、B3→C6。当表面被转印了背面印版图纹的转印/压印滚筒2’各转印/压印垫层与第一印版滚筒3’的其中一块第一印版(正面印版)对应压接时,由于在转印/压印滚筒2’和第一印版滚筒3’之间被输入了承印物,因此在它们的对应压接过程中,将正、背两面的图纹一次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可以表示为:C1A1、C2A2、C3A3、C4A1、C5A2、C6A3各版两两对应压接,使承印物一次完成两面的凹印印刷。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上装设数量相等的印版,并保证了装设在转印/压印滚筒2’上的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比所述每个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即,保证了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的印版与转印/压印垫层数量为1∶2的倍数,因此仍然能够实现连续地、通过一次印刷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同时印刷图纹的目的,并且由于增加了第一、第二印版滚筒3’、4’和转印/压印滚筒2’上设置的印版和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3]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4] 此外,只要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及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之比等于1∶2时,就可以实现连续地、通过一次印刷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同时印刷图纹,且使其中至少一面有凹凸的手感。在印版滚筒上设置1块印板,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设置两块转印/压印垫层时,通常可用于单色品印的对印印刷。因此1∶2即为印版滚筒与转印/压印滚筒的直径比、其上设置的印版数量与转印/压印垫层的数量比的最小公倍数。
[0045]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