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017620.8

文献号 : CN1021196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兰平陈新春吴敏姜军伟陈叶青

申请人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氟啶胺和戊唑醇为主要活性成分,其中,氟啶胺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30∶1~1∶20。该组合物适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该组合物扩大防治谱、协同增效、效果好、降低施用活性成分总量、成本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氟啶胺和戊唑醇为活性成分,其中,氟啶胺和戊唑醇的质量比例为20: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啶胺和戊唑醇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啶胺和戊唑醇二者在组合物中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啶胺和戊唑醇与已知的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是粉剂、悬浮剂、乳油或颗粒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或果树作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玉米丝黑穗病,油菜菌核病,香蕉叶斑病、葡萄灰霉病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氟啶胺和戊唑醇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氟啶胺(kresoxim-methyl)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吡啶类杀菌剂。适用于防治禾谷类、各种瓜果、蔬菜、葡萄、苹果、梨、柑橘、大豆、马铃薯、番茄、黄瓜、茶、草坪等疫霉病、腐菌核病、黑斑病、黑星病和其它的病原体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体病害如黄瓜灰霉病,柑橘疮痂病、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草坪斑点病。除了杀菌活性外、氟啶胺还显示出对红蜘蛛等的杀螨活性。这些特性使得氟啶胺的商品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氟啶胺的原药生产在中国较少,其价格极高,难以在农田防治病害方面推广使用。
[0003] 戊唑醇是新一代高效广谱型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适用于禾谷类、花生、香蕉、葡萄、茶、果树等作物。用于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大豆锈病、油菜菌核病、香蕉叶斑病、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灰霉病等。
[0004] 但这两种药单独使用,用量大,而且杀菌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含氟啶胺与戊唑醇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0006]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0008] 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氟啶胺和戊唑醇为主要活性成分,其中,氟啶胺和戊唑醇的质量比例为30∶1~1∶20,优选为25∶1~1∶15,进一步优选为20∶1~1∶10。
[0009] 本发明中氟啶胺和戊唑醇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两活性成分组合后可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乳油或颗粒剂。这些已知的助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湿润剂、崩解剂等。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80%,优选为10%~60%。
[001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瓜果或蔬菜作物的病害,尤其是对真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香蕉叶斑病,葡萄灰霉病有明显的效果。
[0011]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所用的氟啶胺吡啶杀菌剂,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相互混配可协同增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0013] 2、本发明组合物适用范围增加,适用于防治禾谷类、各种瓜果、蔬菜的作物病害,特别是防治果树,蔬菜,油菜,花生,葡萄,茶树,草坪,园林观赏植物以及各种禾谷类作物等作物病害,尤其防治小麦黑穗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水稻纹枯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病害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0015] 实施例1:
[0016] 将氟啶胺30g、戊唑醇10g、农乳500#4g、农乳600#3g、农乳700#2g、二甲苯加至100g,混合物充分搅拌混合为均象透明液体即制得有效成分40%的乳油。
[0017] 实施例2:
[0018] 将氟啶胺40g、戊唑醇10g、萘磺酸盐6g、聚硅氧烷消泡剂0.2g、黄原胶0.3g、水加至100g混合,通过一级砂磨机搅拌,二级砂磨机研磨,在调制釜中进行调配,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剂量分装制得有效含量50%的悬浮剂。
[0019] 实施例3:
[0020] 将氟啶胺50g、戊唑醇30g、萘磺酸盐6g、硫酸铵4g,高岭土加至100g;有效成分氟啶胺和戊唑醇溶解后加入萘磺酸盐和硫酸铵,搅拌均匀后添加填料高岭土,混合后进行磨压造粒,烘干可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80%的水分散性粒剂。
[0021] 实施例4:
[0022] 将氟啶胺8g、戊唑醇2g、拉开粉3g、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10%的可湿性粉剂。
[0023] 实施例5:
[0024] 将氟啶胺4g、戊唑醇1g、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3g、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2g、膨润土2g、黄原胶0.3g、乙二醇5g、聚乙烯醇共混改性成膜剂0.2g、红色色素0.2g、水加至100g,将活性成分氟啶胺和戊唑醇、膨润土、乳化剂及部分水充分混合搅拌后沙磨,然后在调制釜内依次加入聚乙烯醇共混改性成膜剂、增稠剂黄原胶、防冻剂乙二醇,红色色素及余量水充分混合后可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5%的悬浮种衣剂。
[0025] 实施例6:
[0026] 将氟啶胺30g、戊唑醇1g、萘磺酸盐6g、硫酸铵4g,高岭土加至100g,有效成分氟啶胺和戊唑醇溶解后加入萘磺酸盐和硫酸铵,搅拌均匀后添加填料高岭土,混合后进行磨压造粒,烘干可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31%的水分散性粒剂。
[0027] 实施例7:
[0028] 将氟啶胺2g、戊唑醇40g、拉开粉3g、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42%的可湿性粉剂。
[0029] 实施例8:
[0030] 将氟啶胺40g、戊唑醇2g、萘磺酸盐6g、硫酸铵4g,白炭黑加至100g,有效成分氟啶胺和戊唑醇溶解后加入萘磺酸盐和硫酸铵,搅拌均匀后添加填料白炭黑,混合后进行磨压造粒,烘干可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42%的水分散性粒剂。
[0031] 实施例9:
[0032] 将氟啶胺2g、戊唑醇20g、拉开粉3g、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22%的可湿性粉剂。
[0033] 应用实施例1: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实验
[0034] 1.供试作物为室内常规筛选用黄瓜感白粉病品种
[0035] 2.试验处理:本试验药剂用量根据成分的不同设置5个浓度梯度,对照药剂为50%氟啶胺悬浮剂和20%戊唑醇乳油及空白清水对照。
[0036] 3.试验方法:从黄瓜子叶期开始,用瓜类白粉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有2张真叶的黄瓜叶片上,24小时后喷药处理。计算EC50,计算共毒系数。
[0037] 4.试验结果见下表
[0038]EC50(95%置信区间)
药剂 回归式 共毒系数(CTC)
(mg/L)
50%氟啶胺悬浮剂 Y=1.9841+2.1104x 54.751(43.371~74.724) /
20%戊唑醇乳油 Y=2.4231+1.5451x 98.345(83.371~127.76) /
实施例1 Y=0.9493+1.7583x 37.76(26.763~47.456) 173.86
实施例2 Y=0.8265+2.1254x 29.875(18.743~41.453) 212.45
实施例3 Y=1.2774+1.4972x 33.107(21.435~45.561) 187.32
[0039] 从室内毒力测定来看,两种有效成分组合在一起其共度系数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0040] 应用实施例2: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
[0041] 1、试验处理:本试验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市售农药500g/l氟啶胺悬浮剂和40%戊唑醇乳油及空白清水试验。
[0042] 2、试验方法 每个小区为双行黄瓜苗,中间设隔离行,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病情指数,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每点10株,检查黄瓜白粉病发生程度。(试验用剂量指各制剂中有效成分用量。)
[0043] 3、试验结果见下表:
[0044]
[0045]
[0046] 注:a表示在α=0.05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5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5水平上不显著。
[0047]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氟啶胺与戊唑醇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
[0048] 应用实施例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49] 1、试验处理:本试验药剂用量为有效成分的用量,不同制剂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市售农药50%氟啶胺悬浮剂(SC)和20%戊唑醇乳油(EC)及空白清水试验。
[0050] 2、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100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每点50穗,检查纹枯病发生程度。
[0051] 3、试验结果见下表:
[0052]
[0053] 注:a表示在α=0.05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5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