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03776.2

文献号 : CN10213115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强于游陈前斌唐宏孙瑞杰汪洋陈俊鹏

申请人 :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包括:消息中心客户端、有线调度台或无线集群终端以POST方式将多媒体消息发送到多媒体消息中心,多媒体消息中心在集群子系统DSS询组用户信息,Node-B在设定的时间内对小区内群组用户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多媒体消息的组播,群组用户收到多媒体消息后,上报各自的接收响应,对于没有上报接收响应的终端,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通知消息给群组用户,接收到通知消息的群组用户手动获取多媒体消息。本发明可以使多媒体消息能在TD-SCDMA集群系统中快速而有效的传输调度,并且有效的保证多媒体消息的端到端成功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多媒体消息报头部分封装用户组标记,集群终端定时与集群调度子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接收集群终端发送的多媒体消息,根据用户组标记在集群调度子系统DSS查询组用户信息并以组播的方式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发送多媒体消息;调度客户端PDC通知基站Node-B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上发送多媒体消息;Node-B在设定的时间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多媒体消息的组播;当群组用户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后,以随机抢占的方式占用上行共享控制信道T-PUCCH上报各自的接收响应,并在该响应中上报该用户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IMSI;如果超过最大响应时间,没有上报接收响应的终端,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发送通知消息给组用户,该群组用户以手动方式从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群组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用户进行上行业务传输,只有该用户所在小区的上行专用业务信道T-PUCH处于激活状态,本群组的其他组用户所处的小区的上行专用业务信道处于静默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集群终端与集群调度子系统所交互的信息包括,终端能力协商、鉴权、小区位置更新、当前状态更新、用户组标记信息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无需为小区的所有用户分别建立业务信道,只需监听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

说明书 :

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集群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是将蜂窝通信技术与专业调度通信系统相结合,采用半双工和全双工的通信方式。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的呼叫连接、支持群组呼叫、组播呼叫,还可以承载各种多媒体业务(如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以及满足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技术的集群通信系统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对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也能应用于政府、公安、交警等特殊部门,这些应用能进一步拓展TD-SCDMA技术的应用空间和产业竞争能力,并推进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
[0003] 对于目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来说,由于本身的技术条件限制,其承载高速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及前向发展潜力差。传统的集群通信系统主要承载话音业务,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且传统的集群通信系统没有采用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实现多媒体业务的群组传输。
[0004] 作为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国际标准的TD-SCDMA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多媒体消息传输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以MMS(多媒体消息业务)方式实现多媒体消息的传输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MMS的传输方式为:发送端以POST的方式发送MM(多媒体消息)到MMSC;然后MMSC以PUSH over SMS(通过短消息发送)方式给接收方发送一条通知消息,这条消息通常是一条特殊短信,里面包含一些附件信息,如多媒体消息的位置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消息引用号、多媒体消息主题、内容大小等;接收方收到通知消息后取出URL,然后通过标准的GET(获取)请求方式从MMSC上获取多媒体消息。
[0005] 上述方法用于集群系统会带来如下问题:系统给群组所有用户PUSH通知消息后,每个用户均发起GET请求建立业务信道,这时系统负荷将急剧增加,无线接通率下降从而影响端到端的成功率。并且采用这种机制不能有效的体现集群系统共享资源的特性。因此在集群系统中,需解决终端接收群组多媒体消息时,在成功率和系统资源共享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使群组用户终端能在同一时间接收群组多媒体消息。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0008] 在多媒体消息报头部分封装用户组标记,集群终端定时与集群调度子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接收集群终端发送的多媒体消息,根据用户组标记以组播的方式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发送多媒体消息;Node-B在系统设定的时间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多媒体消息的组播;当群组用户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后,以随机抢占的方式占用上行共享控制信道T-PUCCH上报各自的接收响应,并在响应中上报各自终端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对于超过最大响应时间,没有上报接收响应的集群终端,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发送通知消息给这些群组用户,这些群组用户以手动方式从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上提取多媒体消息。
[0009] 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为了保证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成功率,实施了一种盲传机制,即NODE-B在设定的时间内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上对群组用户所在小区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多媒体消息业务的组播。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可以预先设置一个初始的下行组播时间和时间间隔,然后通过对建网后的数据和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得出精确的取值。
[0010] 若在设定时间内有群组用户未上报接收响应,则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发送通知消息给未上报接收响应的群组用户,控制其以手动的方式提取多媒体消息。并且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在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设定的存储有效期内会保存多媒体消息。若所有组用户均上报响应,或当超过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设定的存储有效期仍有群组用户未上报接收响应,则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删除多媒体消息。本发明采用了在小区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组播多媒体消息,群组用户监听信道的方式,使群组用户所在小区只需一个共享信道,有效的体现了集群通信系统共享资源的特性。而且本发明采取了盲传机制,在多媒体消息存储的有效期内,集群终端的状态由忙时转为闲时、由关机状态到开机状态、由信号盲区进入信号区域等各种迟后接入情况下均能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对于在组播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消息的集群终端,仍然可以通过手动提取消息的方式获取重要讯息,有效的保证端到端消息的发送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1] 图1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TD-SCDMA集群通信多媒体信息业务系统结构图;
[0013] 图3用户组多媒体消息格式示意图;
[0014] 图4有权用户从消息中心客户端发起群组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的业务流程图;
[0015] 图5超过设定时间后MMSC (多媒体消息中心)发送通知消息和提取多媒体消息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在现有的TD-SCDMA技术上实现集群指挥调度通信,支持PUSH to X(X表示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等新型集群通信业务,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增加调度交换域(DS域),与现有业务隔离共存;网络侧增加集群调度子系统(DSS);为了实现集群调度业务,无线接入侧增加调度控制器PDC,空中接口部分增加四个物理信道:上行专用业务信道(T-PUCH)、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上行共享控制信道(T-PUCCH)、下行共享控制信道(T-PDCCH)。其中,集群调度子系统DSS包括调度服务器PDS、调度位置寄存器PHR和调度台代理服务器(调度台服务器DAS 和调度客户端DAC)三个部分。其中,调度服务器PDS是集群业务的总控制点,完成集群调度的处理,包括鉴别集群用户、建立各种集群业务等;调度位置寄存器PHR完成用户的集群业务鉴权、授权、计费、位置更新和动态群组管理功能,并为集群用户提供集群群组、用户的业务受理;调度台服务器DAS是集团管理台,执行业务管理、集团调度操作的代理服务器,与调度台/管理台一起为集团提供调度管理服务;DAC客户端可登录到DAS服务器站点,通过DAS(调度台服务器)与PDS(调度服务器)、PHR(调度位置寄存器)的交互,执行调度管理操作;调度台控制器PDC完成调度业务控制、功率控制、支持TD-SCDMA集群终端在不同覆盖下切换、汇集和分发集群数据流,调度台控制器PDC能提供多种制式的接口和交换子系统、分组交换子系统和集群调度子系统相连,满足终端的各种业务的需求。具体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17] 图2是为实现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多媒体消息传输所涉及的网络实体。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无线接入系统,包括车载台/手持台、基站(Node-B)和基站控制器(RNC/PDC);TD-SCDMA数字集群核心网,包括分组子系统(GGSN、SGSN)、集群调度服务系统(PDS、PHR、DAS);WAP网关、MMSC(多媒体消息中心);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包括调度台、管理台、固定台和其他辅助设备。
[0018] 用户组多媒体消息格式如图3所示,包括:消息序号,(字节1~2),用户组标记长度(字节3),用户组标记(长度可变,字节4~m),编码方式(m ~ m+1),消息内容(m+1 ~ n)。m、n的大小分别表示了用户组标记和消息内容的长度,其取值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
[0019] 该多媒体消息业务的关键在于当在组播信道或者多用户共享信道上对一组用户发送消息时,在空中接口上传送的信息中包含用户组标记。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1] 本实施例中,以有权用户从消息中心客户端发起群组消息到终端的业务流程为例,详细说明了适用于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多媒体消息的传输机制。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2] 集群终端定时与集群调度子系统进行信息的交互,包括终端能力协商、鉴权、小区位置更新、当前状态更新、用户组标记信息校验等。消息中心客户端、有线调度台或无线集群终端对多媒体消息进行协议的封装,并且在报头部分包含用户组标记,其中用户组消息格式如图3所示。
[0023] 步骤401:消息中心客户端或者调度台向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提交用户组多媒体消息命令,命令内容包括用户组标记和待发送消息(可能是图片、文本或其他多媒体类型);
[0024] 步骤402: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向客户端发送应答响应。如果多媒体消息被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成功接收,则应答消息中包括为此多媒体消息分配的消息标识message_id号;否则,应答响应中应包含出错信息;
[0025] 步骤403: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接收到该多媒体消息后,根据组标记在集群调度服务系统中查询管辖组用户信息以及群组用户当前的GGSN/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服务GPRS支持节点)号;
[0026] 步骤404:GGSN/SGSN接收到用户组消息发送命令后,根据用户组标记查询该用户组消息的发送区域。一般而言,命令包含发送方位置参数,SGSN需要把该参数与用户组标记结合起来查询用户组消息的发送区域。发送区域查询完成后,根据查询结果向管理目标小区的调度客户端PDC发送用户组消息发送指令,指令内容包括用户组标记和目标小区信息;
[0027] 步骤405:调度客户端PDC通知Node-B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上发送用户组消息,通知中包括用户组标记和消息标记和消息发送所使用的业务信道;
[0028] 步骤406:Node-B在下行群组业务信道T-PDCH上周期性组播用户组消息通知;
[0029] 步骤407:接收方终端接收到多媒体消息后,通过随机抢占上行共享控制信道T-PUCCH的方式向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发送接收响应,在响应中要上报该用户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0030] 步骤408: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向消息中心客户端或者调度台上报用户组消息接收响应;
[0031] 步骤409:接收方终端向MMSC发送阅读报告消息;
[0032] 步骤410:MMSC将阅读报告发送给消息中心客户端。
[0033] 当超过设定的时间后执行以下步骤:
[0034] 图5是超过设定的时间后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通知终端用户手动提取多媒体消息的业务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0035] 步骤501:超过设定下行组播时间后,MMSC查询组用户上报的接收响应情况;
[0036] 步骤502:判断是否所有组用户均上报接收响应,若是,则执行步骤507;否则,执行步骤503;
[0037] 步骤503:MMSC在集群调度子系统中查询未上报接收响应的终端用户信息;
[0038] 步骤504:若不是所有的组用户均上报接收响应,根据查询到的用户信息,MMSC在指定小区以PUSH over SMS的方式发送通知消息给未上报接收响应的集群终端;
[0039] 步骤505:集群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以GET方式手动提取多媒体消息;
[0040] 步骤506:接收终端向MMSC多媒体消息中心上报接收响应;
[0041] 步骤507:所有用户上报接收响应后,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删除多媒体消息并上报发送端所有组用户均接收。
[0042] 以上所述仅为从消息中心客户端发送多媒体消息到集群终端的实施案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如由集群终端到集群终端、集群终端到应用(调度台)也能够实施同样的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保证消息发送的成功率和系统资源共享。
[0043] 当然,本发明所列举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一个案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以及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修改,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