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094923.4

文献号 : CN1021470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军陈哲王红印余健辉唐洁媛

申请人 : 暨南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LED舞台照明灯的光束角调整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组合。本发明使得第二聚光透镜移动最小的距离,实现最大的光束角变化,使得光束角(50%)在140°~180°的LED光源尽量多的光能量通过第一聚光透镜,并从第二聚光透镜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减少了光在灯具中的聚集,减小了灯具由于光能利用率低所造成的温度升高。

权利要求 :

1.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入光面,底面,第一外侧面以及第一出光面,底面为一圆环,且与光轴垂直,第一外侧面(5)为圆锥面,与底面夹角为100~138°;第一入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

2 2 2

组合而成,中心区是双曲面,满足方程式:x+y+60z-3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

2 2 2 2 2

x+y+6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56z-1.8z=0;

2 2 2

第一出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心区是球面,满足方程式:x+y+14z-z=0,外

2 2

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1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接,该椭球面满

2 2 2

足方程式:x+y+20z-1.8z=0;第二聚光透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外侧面以及第二出光面,第二外侧面是与光轴夹角大于42°的圆锥面,第二入光面由三个

2 2 2

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心区是双曲面,满足方程式:x+y+200z-3z=0,外围是抛物面,

2 2

满足方程式:x+y+22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

2 2 2

x+y+180z-1.8z=0;第二出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心区是球面,满足方程式:

2 2 2 2 2

x+y+25z-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18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

2 2 2

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20z-1.8z=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光透镜与第二聚光透镜共光轴,第一聚光透镜的有效通光直径为8~20mm,与第二聚光透镜的距离为0~

14mm可调;第二聚光透镜为出光透镜,有效通光直径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入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镀增透膜,透过率大于98%,底面、第一外侧面以及第二外侧面镀全反射膜,反射率大于98%。

说明书 :

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LED面光源及阵列LED舞台照明灯的光束角调整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作大功率LED舞台灯时,需要将灯光聚焦到一个演员身上或者使灯光照亮整个舞台,此时就需要调整LED面光源或阵列LED光源的出光光束角。
[0003] 授权号为CN2015029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摇头灯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灯珠、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图案片、色片、成像透镜、三棱镜、调焦透镜。在该光学系统中,只对成像轮廓清晰进行了改进,对于光源出光的光束角的调整并没有提及。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从而当使用的LED光束角(50%)在140°~180°时,LED舞台灯仍然能够实现光束角的方便调整。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用于LED光源的光束角调整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曲面都是二次曲面的组合。二次曲面包括球面、椭球面、抛物面、双曲面等。组合方式包括:
[0007] 1)曲面中心是一种二次曲面,曲面边缘是另一种二次曲面,两种二次曲面在距曲面中心1/4~3/4处光滑衔接。2)曲面中心是一种二次曲面,在1/4~1/2处光滑衔接第二种二次曲面,第二种二次曲面在1/2~3/4处光滑衔接第三种二次曲面。
[0008] 第一聚光透镜位于LED灯与第二聚光透镜之间,有效通光直径为8~20mm,与LED灯的距离为0~4mm,与第二聚光透镜的距离为0~14mm。
[0009] 第二聚光透镜为出光透镜,有效通光直径为20~30mm。在光束角的变化过程中,第二聚光透镜的移动距离为0~14mm,光束角的变化范围(50%)为6°~48°。
[0010] 进一步的,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二次曲面组合方式,视所使用LED的光束角不同而不同。
[0011] 进一步的,第一聚光透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入光面,底面,第一外侧面以及第一出光面,底面为一圆环,且与光轴垂直,第一外侧面5为圆锥面,与底面夹角为100~138°;第一入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心区是双曲面,满足方程式:2 2 2 2 2
x+y+60Z-3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6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
2 2 2
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56Z-1.8z=0;第一出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
2 2 2 2 2
中心区是球面,满足方程式:x+y+14Z-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15Z=0,中
2 2 2
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20Z-1.8z=0;第二聚光透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外侧面以及第二出光面,第二外侧面是与光轴夹角大于42°的圆锥面,第二入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心区是双曲面,满足方程式:
2 2 2 2 2
x+y+200Z-3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22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
2 2 2
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180Z-1.8z=0;第二出光面由三个二次曲面组合而成,中
2 2 2 2 2
心区是球面,满足方程式:x+y+25Z-z=0,外围是抛物面,满足方程式,x+y+18Z=0,中心区
2 2 2
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连接,该椭球面满足方程式:x+y+20Z-1.8z=0。
[0012] 进一步的,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入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镀增透膜,透过率大于98%,底面、第一外侧面以及第二外侧面镀全反射膜,反射率大于98%。
[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 (1)对于光束角(50%)在140°~180°(2×光强度值为轴向强度值一半的方向与发光轴向的夹角)的LED面光源和阵列LED光源来说,本发明使得第二聚光透镜移动最小的距离,实现最大的光束角变化;
[0015] (2)本发明使得光束角(50%)在140°~180°的LED面光源和阵列LED光源尽量多的光能量通过第一聚光透镜,并从第二聚光透镜出射,提高了出光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减少了光在灯具中的聚集,减小了灯具由于光能利用率低所造成的温度升高;
[0016] (3)现有LED舞台灯所使用的LED发散角多数小于140度,LED的外形尺寸也小于6mm×6mm、或直径小于8.5mm。实际上,大功率的LED发散角大于140°,因为功率大,因此外形尺寸也大于6mm×6mm、或直径大于8.5mm。本发明主要针对这种大功率的LED。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的示意图。
[0018] 图中,1:LED;2:第一聚光透镜;3:第二聚光透镜;4:第一聚光透镜底面;5:第一聚光透镜外侧面;6: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7: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8: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9:第二聚光透镜出光面;10:第二聚光透镜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
[0020]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二次曲面的用于LED面光源及阵列LED光源的舞台灯光束角调整透镜,LED 1的外形尺寸大于6mm×6mm、小于10 mm×10mm,或直径大于8.5mm、小于14mm,LED1发光的光束角为140°~180°。
[0021] 第一聚光透镜2有效通光直径为8mm~20mm。第一聚光透镜2的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与LED出光表面的距离为0mm-4mm。
[0022] 第一聚光透镜底面4位于LED焊接固定的电路板上。保证LED1发出的光能够全部进入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第一聚光透镜底面4内径为8mm~14mm。
[0023] 第一聚光透镜外侧面5是与第一聚光透镜底面4夹角小于48°(锐角)的圆锥面。
[0024] 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与第一聚光透镜底面4夹角小于等于28°(锐角)。第一2 2 2 2 2
聚光透镜入光面6的中心区是双曲面(x+y+60Z-3z=0),其外围是抛物面(x+y+65Z=0),
2 2 2
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x+y+56Z-1.8z=0)连接。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中心
2 2 2 2 2
区是球面(x+y+14Z-z=0),其外围是抛物面(x+y+1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
2 2 2
(x+y+20Z-1.8z=0)连接。
[0025] 光线从LED发出,进入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经过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的折射、第一聚光透镜外侧面5反射(光束角小于120°的光线,直接射向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折射出射。LED发出的90%光线的经过第一聚光透镜2的折射后光束角小于60°。
[0026] 第一聚光透镜入光面6和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镀增透膜,透过率大于98%。第一聚光透镜底面4和第一聚光透镜外侧面5镀全反射膜,反射率大于98%。
[0027] 第二聚光透镜3有效通光直径为20mm~30mm。第二聚光透镜3的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距离为0mm-14mm。
[0028] 第二聚光透镜3可移动0mm-14mm。当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距离为0mm时,舞台灯光束角(50%)为48°;当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距离为14mm时,舞台灯光束角(50%)为6°。当当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的距离在0mm-14mm之间连续变化时,舞台灯光束角(50%)在6°-48°之间连续变化。
[0029] 第二聚光透镜外侧面10是与第二聚光透镜光轴夹角大于42°的圆锥面。
[0030] 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的中心区是双曲面(x2+y2+200Z-3z2=0),其外围是抛物面2 2 2 2 2
(x+y+225Z=0),中心区与外围之间由椭球面(x+y+180Z-1.8z=0)连接;第二聚光透镜出
2 2 2 2 2
光面9的中心区是球面(x+y+25Z-z=0),其外围是抛物面(x+y+18Z=0),中心区与外围之
2 2 2
间由椭球面(x+y+20Z-1.8z=0)连接。
[0031] 光线从第一聚光透镜出光面7出射进入第二聚光透镜3。60%---90%光线的经过第二聚光透镜3的折射后光束角在6°-48°之间。
[0032] 第二聚光透镜入光面8和第二聚光透镜出光面9镀增透膜,透过率大于98%。第二聚光透镜外侧面10镀全反射膜,反射率大于98%。
[0033] 对于阵列LED灯,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要排成与LED灯相同的阵列。对于外形尺寸大于10 mm×10mm、或直径大于14mm的LED,第一聚光透镜2和第二聚光透镜3的尺寸得要相应加大。
[0034] 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方程,修改后亦可以达到改变LED发光的光束角的目的。这里不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