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064589.8

文献号 : CN1021527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冯平

申请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包括盒体、盖体、锁紧杆和推杆,所述盖体的端面上开有轨道槽和推杆槽,所述轨道槽由开锁槽、闭锁槽、“V”形勾头和敞口区构成,所述推杆位于推杆槽内并通过弹簧片与车身相连;开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杆随机地处在轨道槽的敞口区内,当按压盖体时,锁紧杆沿闭锁槽滑动并挂在“V”形勾头上实现闭锁;再次按压盖体,锁紧杆由“V”形勾头升入开锁槽并经开锁槽回到敞口区,同时推杆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将盖体弹开实现开锁。本发明通过轨道式结构实现了车用置物盒的开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操作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包括盒体、盖体(1)、锁紧杆(2)和推杆(3),所述盒体固定在车身(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一侧铰接在盒体上,该盖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轨道槽(5)和推杆槽(6),所述锁紧杆(2)的一端垂直伸入轨道槽(5)内,该锁紧杆(2)的另一端与位于轨道槽(5)外侧的摇臂(7)固定,所述摇臂(7)的下端通过转轴(8)与车身(4)铰接,所述转轴(8)的轴线与锁紧杆(2)的轴线平行,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柱(9),所述推杆(3)位于推杆槽(6)内并通过弹簧片(10)与车身(4)相连;所述轨道槽(5)的上部由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构成,轨道槽(5)的下部为“K”形敞口区(5d),轨道槽(5)的中部设置有凸出轨道槽(5)的“V”形勾头(5c),所述开锁槽(5a)位于所述闭锁槽(5b)的右侧,所述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在分界点(5e)位置处向下倾斜,所述分界点(5e)位于 “V”形勾头(5c)的左上方;开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杆(2)随机地处在所述轨道槽(5)的敞口区(5d)内,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闭锁槽(5b)滑入并挂在所述“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再次按压盖体(1),锁紧杆(2)从“V”形勾头(5c)位置处升入开锁槽(5a)并经开锁槽(5a)回到敞口区(5d),同时推杆(3)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将所述盖体(1)弹开实现开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槽(5a)、闭锁槽(5b)和敞口区(5d)的深度相等,所述“V”形勾头(5c)与轨道槽(5)所在的盖体(1)端面齐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9)对称设置在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区(5d)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杆(2)的左右摆动宽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5)最窄处的宽度是所述锁紧杆(2)直径的两倍。

说明书 :

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放置乘员物品的置物盒。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汽车上都会设置一些置物空间,用于放置乘员物品,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无盖的置物空间,在汽车颠簸行驶时,置物空间内的物品在无束缚状态下容易滚落到置物空间外,造成车内凌乱、寻找物品困难,严重时还可能砸伤车内乘员;有盖的置物空间一般叫置物箱或置物盒,有的盖是带锁的,有的盖是有开关无锁的,要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不方便,要么不够结实、使用寿命短,均存在一些缺憾。
[0003] 本设计针对有开关无锁的状态。这种开关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本设计是用轨道来实现开关,能满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开关无锁的置物盒,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实耐用、操作方便等优点。
[0005]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包括盒体、盖体(1)、锁紧杆(2)和推杆(3),所述盒体固定在车身(4)上,关键在于:所述盖体(1)的一侧铰接在盒体上,该盖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轨道槽(5)和推杆槽(6),所述锁紧杆(2)的一端垂直伸入轨道槽(5)内,该锁紧杆(2)的另一端与位于轨道槽(5)外侧的摇臂(7)固定,所述摇臂(7)的下端通过转轴(8)与车身(4)铰接,所述转轴(8)的轴线与锁紧杆(2)的轴线平行,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柱(9),所述推杆(3)位于推杆槽(6)内并通过弹簧片(10)与车身(4)相连;所述轨道槽(5)的上部由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构成,轨道槽(5)的下部为“K”形敞口区(5d),轨道槽(5)的中部设置有凸出轨道槽(5)的“V”形勾头(5c),所述开锁槽(5a)位于所述闭锁槽(5b)的右侧,所述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在分界点(5e)位置处向下倾斜,所述分界点(5e)位于 “V”形勾头(5c)的左上方;开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杆(2)随机地处在所述轨道槽(5)的敞口区(5d)内,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闭锁槽(5b)滑入并挂在所述“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再次按压盖体(1),锁紧杆(2)从“V”形勾头(5c)位置处升入开锁槽(5a)并经开锁槽(5a)回到敞口区(5d),同时推杆(3)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将所述盖体(1)弹开实现开锁。
[0006] 置物盒分为开锁和闭锁两个状态,通过按压盖体实现转换。开锁状态时,锁紧杆不受外力作用,随机地处在轨道槽的敞口区内,敞口区开口的左右两端为轨道槽的两个极限位置,通过设置限位销把锁紧杆的摆动宽度限制在轨道槽内,锁紧杆的摆动宽度不得大于敞口区的开口宽度,以保证锁紧杆在任意位置都能进入闭锁槽。闭锁状态时,锁紧杆挂在“V”形勾头上,弹簧片被压缩,按压盖体时,锁紧杆经开锁槽回到敞口区,同时弹簧片的回复力推动推杆将盖体弹起实现开锁。开锁槽和闭锁槽相通,开锁槽位于闭锁槽的右侧且开锁槽和闭锁槽的分界点位于“V”形勾头的左上方,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锁紧杆在开锁——闭锁——开锁的运动轨迹及运动方向都是唯一的,只能从闭锁槽进入“V”形勾头实现闭锁,再由“V”形勾头经开锁槽进入敞口区实现开锁。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开锁槽(5a)、闭锁槽(5b)和敞口区(5d)的深度相等,所述“V”形勾头(5c)与轨道槽(5)所在的盖体(1)端面齐平,便于加工制造,整体也更加美观。
[0008] 上述限位柱(9)对称设置在所述摇臂(7)的左右两侧,使摇臂左右摆动的角度相等。
[0009] 所述敞口区(6d)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杆(3)的左右摆动宽度,以保证锁紧杆在极限位置能够顺利进入轨道槽。
[0010] 为使锁紧杆能顺畅地在轨道槽中滑动,所述轨道槽(6)最窄处的宽度是所述锁紧杆(3)直径的两倍。
[0011] 本发明通过轨道式结构实现了车用置物盒的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轨道槽和推杆槽与盖体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数量,装配简单;
[0013] 2)置物盒的开和关都是通过按压盖体实现,操作方便;
[0014] 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开关过程中基本无摩擦,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 是图1中轨道槽的放大图。
[0017] 图3 是图1的闭锁状态示意图。
[0018] 图4 是图1的开锁状态示意图。
[0019] 图5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右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0020] 图6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中间任意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0021] 图7 是锁紧杆从敞口区左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
[0022] 图8 是锁紧杆从闭锁状态回到敞口区的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的车用轨道式开关置物盒,由盖体1、锁紧杆2、推杆3、车身4、轨道槽5、推杆槽6、摇臂7、转轴8、限位柱9、弹簧片10、螺钉11以及盒体(图中未示出)组成。盒体固定在车身4上并由盖体1盖住,盖体1的一侧铰接在盒体上,与之对应的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轨道槽5和推杆槽6。锁紧杆2的一端垂直伸入轨道槽5内,锁紧杆2的另一端与位于轨道槽5外侧的摇臂7固定,摇臂7的下端通过转轴8与车身4铰接,转轴8的轴线与锁紧杆2的轴线平行,摇臂7可绕转轴8左右摆动,摇臂7与锁紧杆2固定连接或一体设计。摇臂7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柱9,用于控制摇臂7左右摆动的角度。推杆3位于推杆槽6内,推杆3纵向设置并通过弹簧片10与车身4相连,推杆3通过螺纹连接到弹簧片10的一端,弹簧片10的另一端用螺钉11固定在不可动的车身4上。
[0025] 图2所示为轨道槽5的放大图,轨道槽5由开锁槽5a、闭锁槽5b、“V”形勾头5c和敞口区5d构成。轨道槽5的上部由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构成,轨道槽5的下部为敞口区5d,敞口区5d呈“K”形,轨道槽5的中部设置有“V”形勾头5c,“V”形勾头5c凸出轨道槽5平面。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连通且开锁槽5a位于闭锁槽5b的右侧,开锁槽5a和闭锁槽5b在分界点5e位置处向下倾斜,分界点5e位于 “V”形勾头5c的左上方;闭锁槽5b的左端与敞口区5d相通,其右端与开锁槽5a的左端相通,开锁槽5a的右端与敞口区5d相通。
[0026] 图3所示为闭锁状态示意图,锁紧杆2挂在轨道槽5的“V”形勾头上,弹簧片10被盖体1压缩。
[0027] 图4所示为开锁状态示意图,锁紧杆2随机地处在轨道槽5的敞口区5d内,弹簧片10不受外力,回复到自由状态。之所以将轨道槽5的下端设置成敞口区5d,就是为了让锁紧杆2在开锁状态时随机地处在轨道槽5敞口区5d内的任意位置。
[0028] 图5所示为锁紧杆2从敞口区5d右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敞口区5d进入闭锁槽5b,沿闭锁槽5b滑动,最终挂在“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之所以将敞口区5d设置成“K”形,就是为了让锁紧杆2处在敞口区5d右侧极限位置时,能顺利滑入“V”形勾头5c的下边缘上,并经“V”形勾头5c的下边缘滑入闭锁槽5b。
[0029] 图6所示为锁紧杆2从敞口区5d中间任意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敞口区5d进入闭锁槽5b,沿闭锁槽5b滑动,最终挂在 “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
[0030] 图7所示为锁紧杆2从敞口区5d左侧极限位置到闭锁状态的轨迹图。当按压盖体1时,锁紧杆2由敞口区5d进入闭锁槽5b,沿闭锁槽5b滑动,最终挂在 “V”形勾头5c上实现闭锁。
[0031] 图8所示为锁紧杆2从闭锁状态回到敞口区5d的轨迹图。由闭锁到开锁状态,需要再次按压盖体1,锁紧杆2从“V”形勾头5c位置处上升后进入开锁槽5a,经开锁槽5a回到敞口区5d,同时推杆3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将盖体1弹开实现开锁。
[0032] 为进一步优化方案,使整体结构更为美观,如图6所示,开锁槽5a、闭锁槽5b和敞口区5d的深度相等, “V”形勾头5c与轨道槽5所在的盖体1端面齐平;限位柱9对称设置在摇臂7的左右两侧;敞口区5d的开口宽度最好大于锁紧杆2的左右摆动宽度;轨道槽5最窄处的宽度最好是锁紧杆2直径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