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头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16883.4

文献号 : CN1021669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仁镐金度亨梁泰亨李宗胤朴相南

申请人 : 大力摩世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头枕,所述活动头枕具有简单结构,从而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乘客的颈部和颈部附近的部位受到损伤,并且可以在正常驾驶状态下调整活动头枕的向前和向后的倾斜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可以防止活动头枕在调整状态下相对于车辆座椅的晃动,从而抑制噪音和振动,并且提高车辆座椅和汽车的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活动头枕,包括:

引导杆,其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侧;

一对滑块,其能够在所述引导杆上沿上下方向滑动;

运动杆,其与所述滑块可枢转地接合,从而所述运动杆能够围绕所述引导杆向前和向后枢转;

前覆盖件,其与所述运动杆的上侧接合;

枢转引导单元,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引导杆抬升时,所述枢转引导单元使所述运动杆的上侧向前枢转;

驱动弹簧,其提供向上推动所述滑块的弹力;以及

闩锁单元,其将所述滑块压缩所述驱动弹簧并降落下来的状态保持住,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安装有撑杆,

所述引导杆与所述撑杆形成一体,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撑杆上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前覆盖件借助摩擦枢转支架与所述运动杆接合,所述摩擦枢转支架弹性地包围所述运动杆的上侧并在所述运动杆和所述摩擦枢转支架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所述运动杆围绕所述撑杆前后枢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还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安装在所述撑杆上,其中所述枢转引导单元与所述主体形成一体,所述闩锁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支撑所述驱动弹簧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头枕,其中,

所述前覆盖件包括枢转限制杆,所述枢转限制杆从所述主体延伸以贯穿所述主体并限制所述前覆盖件的下侧向前枢转的位移,在所述枢转限制杆的端部形成有枢转限制突起部,并且与所述主体一体地形成有枢转限制单元,所述枢转限制单元与所述枢转限制杆的枢转限制突起部相干涉并限制所述前覆盖件的下侧向前枢转的位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头枕,其中,

与所述主体一体地形成有下侧引导单元,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在所述运动杆相对于所述撑杆抬升时引导所述前覆盖件的下侧逐渐向前枢转,并且与所述前覆盖件一体地形成有引导突起部,所述引导突起部从所述前覆盖件的后侧突出,从而所述引导突起部接触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并受到引导,并且所述活动头枕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侧引导单元的上侧的多个锯齿形或阶梯状防倒退突起部,从而所述引导突起部被所述防倒退突起部卡住并防止所述引导突起部向所述前覆盖件的后侧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头枕,其中,

与所述运动杆一体地形成有锁定杆,从而所述锁定杆借助所述闩锁单元锁紧在所述引导杆上或从所述引导杆上解除,并且所述闩锁单元包括:壳体;闩锁杆,其在围绕所述壳体枢转时锁紧或解除所述锁定杆;解除杆,其在所述闩锁杆围绕所述壳体枢转时防止或允许所述闩锁杆枢转;以及致动器,其使所述解除杆枢转,从而所述解除杆由于从外部输入的电信号产生的直线位移而允许所述闩锁杆枢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头枕,其中,

与所述运动杆一体地形成有锁定杆,从而所述锁定杆借助所述闩锁单元锁紧在所述引导杆上或从所述引导杆上解除,并且所述闩锁单元包括:壳体;闩锁杆,其在围绕所述壳体枢转时锁紧或解除所述锁定杆;解除杆,其在所述闩锁杆围绕所述壳体枢转时防止或允许所述闩锁杆枢转;以及线材,其从外部连接至安装在所述闩锁单元的壳体内的所述解除杆,以从外部提供使所述解除杆枢转的拉力。

说明书 :

活动头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结构简单的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当在汽车的驾驶过程中由后车导致追尾碰撞时,汽车陡然加速,车辆乘员的头部向后倾斜,从而使车辆乘员的颈部受到严重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对车辆乘员的头部(头的后部)进行支撑,从而减轻损伤的程度。
[0003] 然而,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乘客的头部,特别是驾驶者的头部通常与头枕分离开预定的距离。因此,在追尾碰撞中,头枕不能对乘客的头部进行支撑。因此,乘客的颈部陡然向后倾斜并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000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了如下的头枕机构:头枕向前并向上(即,头枕朝着乘客的头的后部同时向前和向上移动的方向)移动,使乘客的头部迅速得到支撑,从而可以防止乘客的颈部和颈部附近的部位受到损伤。
[0005] 然而,常用的活动头枕机构的结构复杂,从而导致车辆座椅和汽车的成本增加。
[0006] 同时,新近的高级汽车的头枕上增加了便利装置,例如倾角调节装置(摆动装置)和前后位置调节装置,从而可以根据乘客的不同身体条件对乘客的头部进行更加舒适的支撑。
[0007] 然而,由于头枕的空间有限,所以在上述活动头枕机构上额外地安装上述便利装置是非常困难的。
[0008] 同时,在上述活动头枕机构中,头枕在操作之前(即,在正常的汽车驾驶状态下)可能会相对于车辆座椅轻微地晃动。这是因为头枕不是永久地固定在汽车的车辆座椅上,并且需要头枕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迅速地从车辆座椅上进行相对移动。因此,该问题因活动头枕机构的实施方式而成为常见的现象。
[0009] 然而,头枕的晃动使用户感到不便和不安,产生了噪音和振动,并且还导致用户对车辆座椅和汽车的质量产生疑虑。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活动头枕,该活动头枕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乘客的颈部和颈部附近的部位受到损伤,并且可以在正常驾驶状态下调整活动头枕的向前和向后的倾斜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可以防止活动头枕在正常状态下相对于车辆座椅的晃动,从而抑制噪音和振动,并且提高车辆座椅和汽车的质量。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活动头枕,包括:引导杆,其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侧;一对滑块,其可以在所述引导杆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运动杆,其与所述滑块可枢转地接合,从而所述运动杆可以围绕所述引导杆向前和向后枢转;前覆盖件,其与所述运动杆的上侧接合;枢转引导单元,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引导杆抬升时,所述枢转引导单元使所述运动杆的上侧向前枢转;驱动弹簧,其提供向上推动所述滑块的弹力;以及闩锁单元,其将所述滑块压缩所述驱动弹簧并降落下来的状态保持住。

附图说明

[0012]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更容易理解,其中:
[0013]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
[0014] 图2是沿与图1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看去时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
[0015] 图3是以图2的角度看去时图1中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分解透视图;
[0016]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撑杆、运动杆和一对滑块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0017] 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与主体彼此接合的状态的透视图;
[0018] 图6是图5所示的主体的前侧的透视图;
[0019] 图7是示出了在滑块和运动杆被抬升的状态下闩锁单元和锁定杆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0020] 图8是示出了前覆盖件的下端前后摆动的功能的透视图;
[0021] 图9是示出了当前覆盖件被向前和向上抬升时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功能的透视图;
[0022] 图10和图11是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运动杆和前覆盖件被抬升并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3]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
[0024] 图13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被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5] 图14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主体被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6] 图15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后侧的透视图;
[0027] 图16是前覆盖件的后侧的透视图;
[0028] 图17是主体的前侧的透视图;
[0029] 图18是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撑杆和锁定板的透视图;
[0030] 图19是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后侧的透视图;
[0031] 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剖视图;
[0032] 图21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下侧摆动的功能的透视图;
[0033] 图22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功能的透视图;
[0034]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致动器的闩锁单元的透视图;以及[0035]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借助线材进行操作的闩锁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而详细描述本发明。
[0037] 图1至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图2是沿与图1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看去时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图3是以图2的角度看去时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撑杆、运动杆和一对滑块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与主体彼此接合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主体的前侧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在滑块和运动杆被抬升的状态下闩锁单元和锁定杆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使前覆盖件的下端前后摆动的功能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当前覆盖件被向前和向上抬升时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功能的透视图;图10和图11是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运动杆和前覆盖件被抬升并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状态的透视图。
[0038] 参考图1至图7,根据本实施例的活动头枕包括引导杆51,该引导杆与安装于座椅靠背47的上侧的撑杆1一体形成,其中撑杆1用作引导杆51。
[0039] 具体地说,图1所示的活动头枕包括:撑杆1,其安装在座椅靠背47的上侧;一对滑块3,其可沿上下方向在撑杆1上滑动;运动杆9,其与滑块3可枢转地接合,从而运动杆9可以围绕撑杆1向前并且向后枢转;前覆盖件11,其与运动杆9的上侧接合;枢转引导单元13,其在滑块3相对于撑杆1抬升时使运动杆9的上侧向前枢转;驱动弹簧15,其提供向上推动滑块3的弹力;以及闩锁单元17,其保持滑块3降落下来并压缩驱动弹簧15的状态。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撑杆1包括至少两个沿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轨道,并且撑杆1安装在座椅靠背47的上侧,滑块3与撑杆1接合从而可以沿撑杆1的直线轨道滑动。
[0041] 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杆9包括:两个竖直部分5和将这两个竖直部分5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部分7,并且竖直部分5的下端与滑块3可枢转地接合,从而使运动杆9可以围绕撑杆1沿着前后方向枢转。
[0042] 该前后方向是在座椅朝向汽车前侧安装的状态下汽车的前后方向。在前覆盖件11上设置有附加的缓冲部件或类似部件,从而可以由附加的缓冲部件或类似部件对乘客的颈部和头部进行舒适的支撑。
[0043] 撑杆1具有这样的结构:撑杆1的用于引导滑块3的上侧向前弯曲成圆弧形状,并且各个滑块3的待插入撑杆1的孔为直线形的,并且撑杆1具有如下的三点支撑结构:在该结构中,当滑块3在撑杆1上沿上下方向滑动时,两个点支撑在撑杆1的前部并且一个点支撑在撑杆1的后部。
[0044] 因此,与撑杆1被滑块3完全包围的表面接触状态相比,上述结构可使滑块3的滑动更加顺畅,并且更加易于控制撑杆1和滑块3的尺寸,以保证滑块3的顺畅滑动。
[0045] 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形成为将竖直部分5的上端连接起来。
[0046] 前覆盖件11经由摩擦枢转支架19与运动杆9接合,该摩擦枢转支架19将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包围,包括固定在前覆盖件11上的两端并对运动杆9进行弹性加压以在运动杆9和摩擦枢转支架19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运动杆9可以围绕撑杆1前后枢转。
[0047] 在撑杆1上安装有主体21,其中枢转引导单元13与主体21形成一体,闩锁单元17安装在主体21上,并且主体21支撑驱动弹簧15的下端。
[0048] 换句话说,主体21由塑性挤出材料等制成,与撑杆1形成一体,用作枢转引导单元13,并提供可以安装闩锁单元17的座面。主体21的上端支撑对滑块3提供支撑的驱动弹簧15的下端,并且主体21在撑杆1的上侧弹性地支撑滑块3。
[0049] 在运动杆9的竖直部分5的下端与滑块3可枢转地接合的状态下,图6所示的枢转引导单元13在相对于滑块3的上侧与主体21形成一体而呈任意块体形状。因此,当运动杆9与滑块3一起抬升时,运动杆9的竖直部分5的后侧持续地接触枢转引导单元13,并且运动杆9的竖直部分5由于滑块3抬升而向前倾斜。不同于本实施例,枢转引导单元13也可以形成为独立地固定在撑杆1上的附加块体,或是形成为例如销、杆等结构。
[0050] 前覆盖件11包括一对枢转限制杆23,枢转限制杆23从主体21延伸以贯穿主体21并限制前覆盖件11下侧向前枢转的位移,并且在枢转限制杆23的端部形成有一对枢转限制突起部25。与主体21一体地形成有一对枢转限制单元27,该枢转限制单元27与枢转限制杆23的枢转限制突起部25相干涉并限制前覆盖件11下侧向前枢转的位移。
[0051] 与主体21一体地形成有一对下侧引导单元29,在运动杆9相对于撑杆1抬升时,该下侧引导单元29引导前覆盖件11的下侧逐渐向前枢转,并且与前覆盖件11一体地形成有引导突起部31,该引导突起部31从前覆盖件11的后侧突出从而可以与下侧引导单元29接触并受下侧引导单元29引导。
[0052]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活动头枕还包括设置在主体21的下侧引导单元29的上侧的多个锯齿形或阶梯状防倒退突起部33,这样,引导突起部31可以被锯齿形或阶梯状防倒退突起部33卡住,从而防止引导突起部31向前覆盖件11的后侧移动。
[0053] 在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的下侧与运动杆9一体地形成有锁定杆35,从而锁定杆35可以经由闩锁单元17锁紧到引导杆51上或从引导杆51上解除。
[0054] 闩锁单元17包括:壳体37;闩锁杆39,其在围绕壳体37枢转时锁紧或解除锁定杆35;解除杆41,其在闩锁杆39围绕壳体37枢转时防止或允许闩锁杆39枢转;以及致动器
43,其驱动解除杆41枢转,从而解除杆41由于从外部输入的电信号所产生的直线位移而允许闩锁杆39进行枢转(参见图23)。
[0055]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地设置在壳体37内并被调整的诸如闩锁杆39、解除杆41和致动器43等部件接合到主体21上。
[0056] 作为另一种选择,闩锁单元17可以包括:闩锁杆39,其安装在壳体37内以解除锁定杆35的锁紧状态;以及解除杆41,其在闩锁杆39围绕壳体37枢转时防止或允许闩锁杆39枢转,其中可以将外部线材连接至解除杆41以从外部提供拉力并使解除杆41枢转。
[0057] 在该情况下,闩锁单元17可以具有如下的机械操作结构:经由线材、连接杆或类似装置将传感板的运动转换为施加在解除杆41上的拉力,该传感板安装在座椅靠背47上并因受到乘客的上身所施加的力的作用而进行操作(参见图24)。
[0058] 将参考图8至图11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图1至图7所示的活动头枕的操作。
[0059] 首先,图1至图7所示的活动头枕可以执行两种功能。详细地说,图1至图7所示的活动头枕可以执行如下功能:下侧摆动功能,如图8所示,在该功能中,前覆盖件11的下侧进行前后枢转并依用户的需要对乘客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更加舒适的支撑;以及防止颈部损伤功能,如图9所示,在该功能中,在发生追尾碰撞时前覆盖件11从汽车的上前侧突出并支撑乘客的头部和颈部,以防止乘客的颈部受损。
[0060] 首先,在前覆盖件11的下侧如图8所示摆动的功能中,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和前覆盖件11的上侧经由摩擦枢转支架19接合在一起。因此,当用户使前覆盖件11的下侧前后枢转时,摩擦枢转支架19和前覆盖件11围绕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枢转。
[0061] 当然,借助摩擦枢转支架19与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之间的摩擦力使前覆盖件11如上所述进行枢转的状态保持稳定,所述摩擦力是由施加在运动杆9的水平部分7的圆周表面上的弹性压力产生的。
[0062] 因此,乘客手动地使前覆盖件11枢转期望的角度以支撑他/她的头部和颈部,从而乘客可以处于安逸且舒适的位置上。
[0063] 主体21的枢转限制单元27对枢转限制杆23的枢转限制突起部25的限制范围限制了前覆盖件11的下侧的摆动范围。
[0064] 接下来,在图9所示的防止颈部损伤功能中,前覆盖件11在正常状态下处于图9中的左图所示的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闩锁单元17将运动杆9和滑块3锁紧在如下状态下:即,运动杆9和滑块3压缩驱动弹簧15并且是降落下来的。
[0065] 换句话说,运动杆9的锁定杆35被闩锁杆39卡住,这样运动杆9防止滑块3因施加在滑块3上的弹力而抬升。
[0066] 在上述状态下,当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对需要防止乘客的颈部受损伤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单元(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等)向致动器43发送电信号时,致动器43驱动解除杆41操作以使闩锁杆39枢转,从而锁定杆35可以从闩锁杆39上解除。
[0067] 这样,在施加到滑块3上的驱动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运动杆9与滑块3一起向上移动。
[0068] 在该情况下,运动杆9借助与主体21形成一体的枢转引导单元13而向上移动,并且朝着使运动杆9的上侧向前倾斜的方向枢转。与此同时,前覆盖件11的引导突起部31与主体21的下侧引导单元29接触并受下侧引导单元29引导,从而前覆盖件11的下侧可以逐渐向前枢转。
[0069] 当前覆盖件11的引导突起部31从下侧引导单元29中脱出时,引导突起部31被防倒退突起部33卡住,并且防止前覆盖件11在乘客反向施加的力的作用下退回(参见图11)。
[0070] 如上所述,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前覆盖件11前后移动,使乘客的头部和颈部得到适当支撑,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的颈部受损伤。
[0071] 当在上述操作后运动杆9和滑块3再次降落下来并且锁定杆35返回至初始位置从而锁定杆35可以被闩锁杆39卡住时,活动头枕可以进行再次使用而无需任何维修。
[0072] 图12至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其中独立于安装在座椅靠背47上侧的撑杆1设置引导杆51。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活动头枕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被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主体被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后侧的透视图;图16是前覆盖件的后侧的透视图;图17是主体的前侧的透视图;图18是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撑杆和锁定板的透视图;图19是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后侧的透视图;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了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前覆盖件下侧摆动的功能的透视图;图22是示出了图
12所示的活动头枕的防止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功能的透视图;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致动器的闩锁单元的透视图;并且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借助线材进行操作的闩锁单元的透视图。
[0073] 参考图12至图20,根据本实施例的活动头枕包括:引导杆51,其安装在座椅靠背47的上侧;一对滑块3,其可以在引导杆51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运动杆9,其与滑块3可枢转地接合,从而运动杆9可以围绕引导杆51进行前后枢转;前覆盖件11,其与运动杆9的上侧接合;枢转引导单元13,其在滑块3相对于引导杆51抬升时使运动杆9的上侧向前枢转;驱动弹簧15,其提供向上推动滑块3的弹力;以及闩锁单元17,其保持滑块3压缩驱动弹簧15并降落下来的状态。
[0074]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21可前后枢转地安装在撑杆1上,引导杆51安装在主体21上以沿上下方向引导滑块3,滑块3套在引导杆51上从而可以在引导杆51上滑动,并且前覆盖件11与运动杆9接合以围绕运动杆9前后枢转,并且主体21借助摩擦枢转支架19与撑杆1接合,所述摩擦枢转支架19弹性地包围撑杆1的上侧并在撑杆1和摩擦枢转支架19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主体21可以围绕撑杆1前后枢转。
[0075]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主体21、引导杆51、滑块3、运动杆9以及前覆盖件11作为单个主体可以借助于摩擦枢转支架19围绕撑杆1前后枢转,并且借助由摩擦枢转支架19产生的弹力来弹性地保持枢转状态,从而前覆盖件11的下侧可以前后枢转,并且可以执行依用户的需要更加方便地调整用户的头部和颈部的下侧摆动功能。
[0076]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3不是安装在撑杆1上,而是安装在设置于主体21上的引导杆51上,从而相对于引导杆51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因此,即使当撑杆1的规格根据座椅而改变时,只要将主体21调节为能与撑杆1接合,就可以将如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应用于各种座椅而无需任何特别改造。
[0077]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杆51为主体21提供两个平行直线部分,从而引导相对于主体21的直线运动。由此,一对滑块3安装在撑杆1的两侧,从而可以相对于主体21沿着引导杆51上下移动。
[0078] 向上弹性地支撑滑块3的驱动弹簧15被压缩在主体21和滑块3之间,运动杆9包括两个竖直部分5和将竖直部分5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部分7,并且竖直部分5的下端与滑块3可枢转地接合,从而竖直部分5可以围绕引导杆51前后枢转。
[0079] 前覆盖件11与运动杆9的上侧接合,从而前覆盖件11的上侧可以进行枢转,并且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还包括枢转限制连接杆53,该枢转限制连接杆53安装成连接在前覆盖件11和主体21之间的空间并限制前覆盖件11围绕主体21枢转的枢转量。
[0080]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杆51由弯曲成倒U形并固定在主体21上的圆形截面杆形成。图12所示的活动头枕还包括防止降落机构,该防止降落机构允许滑块3相对于引导杆51抬升并限制滑块3的下落。
[0081] 该防止降落机构包括:一对锁定板55,其贯穿滑块3;一对锁紧部件57,其与锁定板55接合为一体并围绕引导杆51的一侧;一对偏置弹簧59,其相对于滑块3弹性地支撑锁定板55;以及一对闩锁槽61,在锁紧部件57套在引导杆51上的情况下,该闩锁槽61通过允许锁紧部件57抬升并限制锁紧部件57降落来限制滑块3的运动。
[0082] 这样,在滑块3因驱动弹簧15的力的作用而抬升并且一个锁紧部件57经过闩锁槽61后,锁紧部件57被卡在闩锁槽61内并防止滑块3降落。因此,在前覆盖件11向前运动以向前向上保护乘客身体后,经由运动杆9与滑块3连接的前覆盖件11不会由于乘客身体施加的负载而向后向下运动。
[0083] 当然,当再次对滑块3向前施压时,锁紧部件57从闩锁槽61中脱出并且使滑块3向下移动,可以将滑块3返回至初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偏置弹簧59的弹力将锁紧部件57压缩在引导杆51的前侧,并且如果再次抬升滑块3,滑块3可以快速插入到闩锁槽61中。
[0084] 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两端可移动地插入到形成于主体21上的狭缝63中,并且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中部与前覆盖件11可枢转地接合。
[0085] 枢转引导单元13包括:引导孔65,其形成于主体21中,从而运动杆9的竖直部分5可移动地上下穿过引导孔65;后引导单元67,其形成引导孔65的上侧,并且在运动杆9与滑块3一起抬升时允许运动杆9的后侧与后引导单元67接触;以及前引导件69,其设置在引导孔65中,以接触运动杆9的前侧并限制运动杆9的上侧向其下前侧枢转的枢转量。
[0086] 在图17中详细示出了引导孔65以供参考。参考图13,在本实施例中,约束线材45的两端构成前引导件69(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0087] 前覆盖件11包括从前覆盖件11的后侧向主体21突出的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并且主体21包括主体侧锁紧钩73,该主体侧锁紧钩73与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接合并防止前覆盖件11相对于主体21晃动。
[0088] 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包括从前覆盖件11向后延伸然后再向下延伸的下侧突起部75,而主体侧锁紧钩73包括从主体21向前延伸然后再向上延伸的上侧突起部77,并且在下侧突起部75和上侧突起部77之间相互形成了相互约束侧79,该相互约束侧79限制前覆盖件11从主体21向前移动的直线运动(参见图20)。
[0089] 在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与主体侧锁紧钩73相互接合的正常状态下,后引导单元67与运动杆9的后侧分离开。将后引导单元67与运动杆9之间的分离距离A设定为如下距离:即,在借助滑块3使运动杆9向上运动时,相互约束侧79彼此脱离并且前覆盖件11从主体21向前做直线运动。
[0090] 下面将参考图22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的防止颈部损伤功能并且还将一同描述分离距离A的含义,该防止颈部损伤功能是指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通过在前覆盖件11从汽车的上前侧突出时对乘客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来防止颈部受损伤。
[0091] 当闩锁单元17在图22中的左图所示的正常状态下解除与运动杆9形成一体的锁定杆35时(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滑块3在驱动弹簧15的力的作用下开始沿引导杆51抬升。
[0092]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如图22的中图所示,前覆盖件11不向前运动而仅向上运动。这是由于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和主体侧锁紧钩73之间的相互约束侧79的缘故。前覆盖件11需要与滑块3一同抬升,直至相互约束侧79彼此分离开并彼此脱离为止。
[0093] 因此,为了仅使前覆盖件11如上所述地抬升,需要使活动杆9的后侧和后引导单元67彼此分离。如上所述,分离距离A被设定为如下的距离:即,使得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与主体侧锁紧钩73彼此脱离并且运动杆9与滑块3一同抬升直至前覆盖件11向前运动。
[0094] 在这种情况下,枢转限制连接杆53与被抬升的前覆盖件11一同抬升。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两端所插入到其中的主体21的狭缝63形成为向上延伸,从而吸收枢转限制连接杆53所产生的位移。
[0095] 换句话说,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两端所插入到其中的主体21的狭缝63沿上下方向形成为大于或等于相互约束侧79的长度,从而当滑块3使运动杆9向上运动时,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两端可以在相互约束侧79彼此脱离的同时抬升。
[0096] 此后,运动杆9的后侧接触后引导单元67并受后引导单元67引导。这样,当滑块3抬升时,运动杆9的上端围绕锁紧在滑块3上的端部向前枢转。因此,前覆盖件11向前向上运动以支撑乘客的后侧,并且枢转限制连接杆53在图22中的右图所示的状态下枢转并限制前覆盖件11的下侧向前枢转的程度,从而可以执行防止乘客的颈部损伤的功能。
[0097] 主体侧锁紧钩73包括后约束侧81,该后约束侧81与相互约束侧79相对,从而限制下侧突起部75的后侧退回。这样,后约束侧81限制前覆盖件11相对于主体21的前后运动。
[0098] 详细地说,如图20所示,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的下侧突起部75插入到主体侧锁紧钩73中,并且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的前侧受相互约束侧79约束,而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的后侧受后约束侧81约束,从而可以相对于主体21在前后方向上约束前覆盖件11。
[0099]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设置为与前覆盖件11的两个下侧关于前覆盖件11的中心对称。这是因为前覆盖件11的上侧与运动杆9接合,而前覆盖件11的两个下侧借助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和主体侧锁紧钩73锁紧,从而前覆盖件11可以相对于主体21保持稳定和牢固。
[0100] 另外,一对支撑凸起部83从前覆盖件11后侧的两侧突出,从而在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与主体侧锁紧钩73彼此接合的正常状态下,支撑凸起部83可以与主体21的前侧紧密附接,并且一对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设置在支撑凸起部83之间,从而可以完全防止前覆盖件11相对于主体21晃动。
[0101] 作为参考,所述正常状态是没有发生追尾碰撞并且前覆盖件11没有在向前向上的方向上移动的常规状态。所述向前向上的方向与汽车的前后侧相同。
[0102] 在前覆盖件侧锁紧钩71的下侧设置连接杆锁紧钩85,并且连接杆锁紧钩85与枢转限制连接杆53的中部可枢转地接合。
[0103]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杆9还包括锁定杆35,锁定杆35可以借助闩锁单元17锁紧在引导杆51上或从引导杆51上解除。
[0104] 闩锁单元17包括:壳体37;闩锁杆39,其设置在壳体37中,并且闩锁杆39在围绕壳体37枢转时锁紧或解除锁定杆35;以及解除杆41,其在闩锁杆39围绕壳体37枢转时防止或允许闩锁杆39枢转。
[0105] 闩锁安装单元87与主体21的中部形成一体,以便从前方将闩锁单元17的壳体37插入到闩锁安装单元87中,并且插入到闩锁安装单元87中的壳体37的前侧被约束在约束线材45的中部,该约束线材45的两端彼此接合以穿过形成有引导孔65的两个阻挡壁,从而壳体37不会从主体21上脱离。
[0106] 在本实施例中,在闩锁单元17的结构中安装有受电力驱动而操作的致动器。因此,如图23所示,在闩锁单元17的壳体37中安装有这样的致动器43,该致动器43由从外部输入的电信号产生直线位移并使解除杆41枢转,从而解除杆41允许闩锁杆39枢转。致动器43与控制器91相连,该控制器91响应于对汽车的追尾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89的信号而产生用于驱动致动器43的信号。
[0107] 当然,闩锁单元17可以机械地进行操作以及以上述方式进行操作。因此,如图24所示,线材92从外部连接至安装在闩锁单元17的壳体37中的解除杆41,以便从外部提供用于使解除杆41枢转的拉力。当线材92安装在座椅靠背47上并且由乘客的身体对传感板95加压时,线材92可以枢转并且可以与拉动线材92的操作杆97相连。
[0108]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活动头枕中,该活动头枕具有简单的结构,从而在发生追尾碰撞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乘客的颈部和颈部附近的部位受到损伤,并且可以在正常驾驶状态下调整活动头枕的向前和向后的倾斜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并且可以防止活动头枕在正常状态下相对于车辆座椅的晃动,从而降低噪音和振动,并且提高车辆座椅和汽车的质量。
[0109] 尽管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