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提取物作为唯一有效成分在制备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的口服药物中的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01704.4

文献号 : CN1021787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谭正怀熊静悦唐大轩赵军宁

申请人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摘要 :

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以有效量的川楝子提取物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所说的川楝子为其生药或炮制品;所说的提取物为以水和醇的至少一种为提取溶剂对所说川楝子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试验表明,上述药物在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及感染性皮肤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川楝子提取物作为唯一有效成分在制备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的口服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以有效量的川楝子提取物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所说的川楝子为其生药或炮制品,所说的提取物为所说川楝子的水浸或煎煮得到的提取成分,或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对所说川楝子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或为用体积含醇量30%~

70%的乙醇-水为提取溶剂对川楝子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

说明书 :

川楝子提取物作为唯一有效成分在制备用于免疫性过敏性

疾病的口服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天然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特别是一种可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并具有显著效果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风硬化症、湿性关节炎等。目前临床除了运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外,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常带给病人极大的痛苦,甚至可能会造成部分病人的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试验证明具有显著疗效,可用于如湿疹、皮肤瘙痒、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风硬化症、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过敏性疾病治疗的药物。 [0004] 本发明可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是以有效量的川楝子提取物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所说的川楝子可以为生药川楝子,或是其经常规的炒炮制、盐炮制、酒炮制等方式处理的炮制品。所说的提取物可为以水和醇的至少一种为提取溶剂对所说川楝子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
[0005]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Zucc.)干燥成熟的果实广泛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甘肃南部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或炒用。具有疏肝,止痛,驱虫,行气止痛,杀虫疗廨之功效。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亦名练实(《集注》),金铃子、仁枣(《药谱》),苦楝子(《本草图经》),楝实(《本经》)楝子(《圣惠方》),石茱萸(《本草折衷》、楝树果(《外科正宗》)。川楝子苦,寒。有小毒。生品擅于杀虫疗廨,多用于虫积腹痛,头廨。炒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苦寒之性,以疏肝行气力强,多用于肝郁胁痛。盐制后可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多用于腹痛,疝气疼痛。如《得配》有“清火生用,治疝煨用,头痛酒蒸用”的记载。现代研究表明川楝子主要含川楝素(toosendanin)、苦味成分麦克辛(mergsine)、苦楝子萜酮(melianone)、苦楝子萜醇(melianol)、苦楝子萜三醇(melianetiol)、苦楝子萜二醇(melianediol)、苦楝子内酯(melialactone)、印苦楝子素(azadirachtin)、21-O-乙酰川楝 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脂川楝醇(lipomelianol)、川楝苷A、川楝苷B和苏式-愈创基甘油。从川楝子挥发油中分离出61个峰,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其中,己酸、龙脑、异龙脑、棕榈酸、棕榈酸乙酯、亚麻酸、油酸、亚麻酸乙酯、亚油烯酸乙酯为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还有正三十烷酸、正三十二烷醇、正十六烷酸、黄酮和多糖等成分。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川楝子及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抗生育等作用。其通常使用剂量可为每日0.1g~50g(生药)/kg(体重)。
[0006] 一种可以采用的具体方式,是上述药物中所说的川楝子提取物,为所说川楝子的水浸或煎煮得到的提取成分。
[0007] 另一种可采用的方式,是所说的川楝子提取物,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对所说川楝子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
[0008] 在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优选采用的是以体积含醇量为30%~70%的乙醇-水为提取溶剂对川楝子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成分。
[0009] 本发明上述可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优选的是制备成可供使用的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由所说川楝子提取物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相应辅助添加成分,如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共同制备成可供使用的包括片剂、滴丸、胶囊剂、微丸等常用剂型在内的口服型药物制剂,或按目前的常规方式和工艺,制成乳剂、洗剂等外用制剂。
[0010] 经试验证实,在用于治疗包括湿疹、皮肤瘙痒、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及感染性皮肤病等方面,可具有显著的效果。
[0011]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0013] 取川楝子生品15kg,加水浸泡,煎煮1小时,滤过,收集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
[0014]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溶融的聚乙二醇中,搅匀,制成滴丸,即得相应的滴丸口服药物。
[0015] 实施例2
[0016] 取炒川楝子15kg,加水浸泡,煎煮1小时,滤过,收集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 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
[0017]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适当辅料,搅匀,制成颗粒剂,即得颗粒口服药物制剂。 [0018] 实施例3
[0019] 取酒制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70%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20]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淀粉适量,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的胶囊剂口服药物。
[0021] 实施例4
[0022] 取盐制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70%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23]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淀粉适量,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的胶囊剂口服药物。
[0024] 实施例5
[0025] 取炒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无水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26]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淀粉适量,混合均匀,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的胶囊剂口服药物。
[0027] 实施例6
[0028] 取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无水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29]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淀粉适量,混合均匀,挤压制丸,即得所述的丸剂口服药物。
[0030] 实施例7
[0031] 取炒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30%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32]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淀粉和糖粉适量,混合均匀,制粒,压片,制成2000片,即得所述的片剂口服药物。
[0033] 实施例8
[0034] 取川楝子15kg,分别以10倍量、8倍量30%乙醇回流2h及1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
[0035] 取上述川楝子提取物,加入适当辅料,制成乳剂等外用制剂。
[0036] 以本发明上述不同实施例的药物为试验药物进行的下述试验研究,可以表明本发明药物所具有的显著效果。其中试验药物中川楝子提取物的剂量均以其原生药g/kg计算。 [0037] 1.实验材料
[0038] 1.1实验用药
[0039] 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本品1ml含苯海拉明20mg(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批号为080201)。本实验所用剂量以盐酸苯海拉明mg/kg表示。
[0040] 角叉菜胶:美国sigma公司出品。实验前用生理盐水新鲜配制成1%的浓度备用。 [0041] 2,4-二硝基氟苯(DNFB):BR,100g/瓶(金山县兴塔化工厂出品,批号为830701),实验前用丙酮-橄榄油(1∶1)溶液配制成所需浓度备用。
[0042] 伊文思蓝(美国sigma公司出品):临用前将2g伊文思蓝加入至100ml的生理盐水中,使之充分溶解。
[0043] 1.2实验仪器
[0044] 图像采集系统:DM2000,德国莱佧出品。
[0045] 病理图像分析系统:Mias-300,四川大学图象图形研究所出品。
[0046] UV-73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岛津出品。
[0047] 2.实验动物:
[0048] 昆明种小鼠:SPF级动物,生产合格证号为SCXK(川)2008-19号;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49] SD大鼠:SPF级动物,生产合格证号为SCXK(川)2008-19号,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50] 豚鼠:英国种,壹级,合格证号为SCXK(川)2004-14号,由四川省实验动物专委会养殖场提供。
[0051] 3.实验环境:SPF动物实验环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合格证号SYXK(川)2008-100。
[0052] 4.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0053] 5.实验方法与结果
[0054] 5.1本发明药物(川楝子水提物)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的影响
[0055] 取体重为18~22g的雄性小鼠,于实验前一天脱毛,其中腹部脱毛面积约2 2
3×3cm,背部脱毛面积约2×2cm,在脱毛后24小时将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1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在其腹部脱毛区均匀涂布1%DNFB 100μl/ 只致敏,次日同样方法加强一次;并于首次致敏后第7天、第12天及第16天在小鼠背部脱毛区涂0.1%DNFB 50μl/只激发。同时在各组小鼠背部脱毛区给予药物或赋形剂10μl/10g,每日1次,连续给药17天。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动物取小鼠背部脱毛区皮肤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以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见表1。
[0056] 表1川楝子提取物对DNFB所致慢性湿疹小鼠皮肤病理改变的影响
[0057]
[0058]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0059] 显微镜下:对照组小鼠皮肤表皮正常无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表皮突未延长,未见海绵细胞,无细胞间水肿,真皮内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皮肤表皮角化过度和局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海绵状态极轻或缺如,真皮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从表1可见,DNFB能使小鼠背部皮肤表皮增厚,皮肤炎性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川楝子三个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DNFB增加小鼠皮肤厚度、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60] 5.2本发明药物(炒川楝子70%醇提物)对2,4-二硝基氟苯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的影响
[0061] 取体重为18~22g的雄性昆明种小鼠,于实验前一天在腹部脱毛,脱毛面积约2
3×3cm,在脱毛后24小时将动物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3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川楝子50.0g/kg)。在脱毛后24小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腹部脱毛区均匀涂布1%2,
4-二硝基氟苯(DNFB)100μl/只致敏,次日同样方法加强致敏一次,并于首次致敏后第6天在各小鼠右耳均匀涂布0.1%DNFB 20μl/只激发。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赋形剂,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处死动物,用直径为8mm的不锈钢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取下左右耳片并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表示肿胀程度,同时取脾脏及胸腺称重并计算其脏器指数。结果见表2。 [0062] 表2的结果显示,DNFB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可显著增加小鼠耳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各药物组均能明显抑制DNFB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抑制其耳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63] 表2炒川楝子70%醇提物对DNFB致小鼠DTH的影响(x±S)
[0064]* **
[0065]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0066] 5.3本发明药物(炒川楝子水提物)对组织胺致豚鼠足瘙痒的影响
[0067] 取体重160~200g的豚鼠75只,实验前一天将豚鼠右足背部脱毛,在脱毛后24小时将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2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川楝子50.0g/kg)。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3次。在末次给药1小时后在右后足背剃毛处用中粗砂纸擦伤(以渗血为度),末次药后10分钟在创面处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滴磷酸组织胺溶液(0.01%、0.02%、0.03%、0.04%......0.2%)50μl/只,以豚鼠出现回头舔右后足作为其致痒阈值。结果见表3。
[0068] 表3炒川楝子水提物对组织胺致豚鼠足瘙痒阈值的影响(x±s)
[0069]
[007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1。
[0071] 表3的结果显示,磷酸组织胺在较低剂量就可引起豚鼠发生瘙痒反应。蛇黄乳剂各浓度组均能提高磷酸组织胺致豚鼠足痒阈值,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冰黄肤乐的作用较弱,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72] 5.4本药物(川楝子30%醇提物)外用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实验
[0073] 取体重18~22g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8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川楝子50.0g/kg)。分别将其乳剂分别均匀涂抹在小鼠右后足,每日1次,连续给药3次,于末次给药后60分钟,在小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用生理盐水新鲜配制)50μl/只致炎,在致炎后4小时处死动物,从长短毛交界处剪下左右足分别称重,以左、右足重量差作为肿胀度。
[0074] 表4川楝子70%醇提物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度的影响(x±s)
[0075]
[0076] 与模型组比较:**P<0.01
[0077] 表4的结果显示,川楝子有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趋势,但作用较弱,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78] 5.5本发明药物(川楝子70%醇提物)对多发性硬化症大鼠的影响
[0079] 将200g左右的豚鼠麻醉后处死,取出脊髓制成50%(w/v)的生理盐水匀浆,与等量的CFA混合,制成油包水剂乳剂。然后在Lewis大鼠每侧后足跖真皮内注射该乳剂0.2mL,同时大鼠一侧前足背皮内注射0.1mL百日咳菌苗。于注射乳剂24小时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灌胃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4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川楝子50.0g/kg)。每天一次,连续8周。正常大鼠为未免疫注射的大鼠。Lewis大鼠从注射起观察体重并从发病起按临床严重程度予以评分。1~3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5~9分为重度发病。结果见表5。
[0080] 表5川楝子70%醇提物对多发性硬化症大鼠的影响(x±s)
[0081]* ** ***
[008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P<0.001。
[0083] 表5的结果显示,多发性硬化症大鼠体重显著减轻、病变评分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川楝子可显著对抗模型动物体重的减轻、减少其病变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0084] 5.6本发明药物(川楝子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鼠的影响 [0085] 取体重为200-250g的MRL lpr/lpr系统性红斑狼疮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强的松10mg/kg、试验药物组(实施例6药物,剂量分别为川楝子0.1g/kg、川楝子1.0g/kg、川楝子10.0g/kg)及等量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24小时对其颈部淋巴结进行评分,取血测定其血清肌酐、尿素,取尿测定其尿蛋白。结果见表6. [0086] 表6川楝子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鼠的影响(x±s)
[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