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及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41029.9

文献号 : CN1021872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佐木恭一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摘要 :

提供一种不在光传输介质上产生裂缝并且能够正确调整所希望的曲率半径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以及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在使用移动单元以及非接触加热单元使光传输介质弯曲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中,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单元使光传输介质或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利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弯曲工序,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权利要求 :

1.一种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使用移动单元以及非接触加热单元使光传输介质弯曲,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单元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利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以及弯曲工序,利用光传输介质的自重或者利用使用了旋转夹具的角速度调节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以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工序中使光传输介质弯曲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是电弧放电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以恒定速度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介质是玻璃制光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介质是由多根光纤构成的光纤结构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使所述光传输介质的多个部位弯曲。

9.一种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非接触加热单元,对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移动单元,使该光传输介质或者该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和该移动单元联动,一边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利用光传输介质的自重或者利用使用了旋转夹具的角速度调节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以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是电弧放电电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单元以恒定速度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是二维或者三维驱动载物台。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光传输介质和非接触加热单元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该非接触加热单元以及该移动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使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以及移动单元联动,一边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16.一种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使用移动单元以及非接触加热单元制造弯曲的光传输介质,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单元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利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以及弯曲工序,利用光传输介质的自重或者利用使用了旋转夹具的角速度调节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说明书 :

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及光传输介质

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以及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关于使光纤等光传输介质成形的技术,公知有例如在专利文献 1以及非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
[0003] 在专利文献 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使光纤变形的技术中,利用电弧放电对光纤的一部分进行加热,以预定的半径弯曲,从而得到所希望的弯曲状态。
[0004] 此外,在非专利文献 1中示出了如下技术:将圆柱状陶瓷加热器作为支撑体,使光纤贴靠在其上,从而进行弯曲。
[0005] 但是,在专利文献 1中没有记载正确调整光纤的曲率半径的技术。并且,在专利文献 1所记载的技术中,也没有考虑到以高生产率进行光纤的弯曲加工这一点。
[0006] 此外,在非专利文献 1的技术中,由于高温的支撑体与光纤接触,所以,存在容易在所接触的部分产生细小的裂缝等而导致光纤容易折断。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92718号公报。
[0008] 非专利文献1:森本政仁、“R=1mm 90度曲げマルチモードファイバ2~BPMシュミレーションによる曲げ損失の検討”、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社団法人電子情報通信学会、2008年8月、信学技報Vol.108 No.193、p115~119。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在光传输介质上产生裂缝并且能够正确调整所希望的曲率半径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以及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
[0010] 本发明能够利用下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课题。
[0011] (1)一种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使用移动单元以及非接触加热单元使光传输介质弯曲,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单元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利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以及弯曲工序,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0012] (2)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工序中,使用能够调节角速度的旋转夹具使光传输介质弯曲。
[0013] (3)如上述(2)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以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
[0014] (4)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工序中使光传输介质弯曲90°。
[0015] (5)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工序中,利用光传输介质的自重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0016] (6)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是电弧放电电极。
[0017] (7)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以恒定速度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
[0018] (8)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介质是玻璃制光纤。
[0019] (9)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介质是由多根光纤构成的光纤结构体。
[0020] (10)如上述(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使所述光传输介质的多个部位弯曲。
[0021] (11)一种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非接触加热单元,对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移动单元,使该光传输介质或者该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其中,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和该移动单元联动,一边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0022] (12)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调节角速度使光传输介质弯曲的旋转夹具。
[0023] (13)如上述(12)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具以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
[0024] (14)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是电弧放电电极。
[0025] (15)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以恒定速度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
[0026] (16)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是二维或者三维驱动载物台。
[0027] (17)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光传输介质和非接触加热单元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
[0028] (18)如上述(11)中所述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该非接触加热单元以及该移动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使所述非接触加热单元以及移动单元联动,一边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0029] (19)一种光传输介质制造方法,使用移动单元以及非接触加热单元制造弯曲的光传输介质,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单元使光传输介质或者非接触加热单元移动,一边利用该非接触加热单元对该光传输介质的一部分进行加热;以及弯曲工序,使该光传输介质弯曲。
[003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在光传输介质上产生裂缝并且能够正确调整所希望的曲率半径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以及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032]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的图。
[0033] 图3是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034]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的图。
[0035] 图5是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036]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的图。
[0037]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
[0038] 图8是表示控制电路的一例的框图。
[0039]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0] 101 水平方向移动单元
[0041] 102 光纤载置台
[0042] 103 支撑柱
[0043] 104 压板
[0044] 201 光纤支撑台
[0045] 301 支撑框体
[0046] 302 支撑柱
[0047] 303 基础台座
[0048] 304、304’ 旋转夹具
[0049] 305 控制杆
[0050] 306 移动台座
[0051] 308 コ型托架
[0052] 401 控制计算机
[0053] 402 移动单元驱动电路
[0054] 403 非接触加热单元驱动电路
[0055] 404 旋转夹具驱动电路
[0056] 405 升降机构驱动电路
[0057] A 电弧放电电极
[0058] F 光纤
[0059] G 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以下,使用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1] (1)实施方式1
[0062] (结构)
[0063]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064] 101是移动单元即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2是光纤载置台,103是支撑柱,104是压板,201是光纤支撑台,301是支撑框体,303是基础台座,308是コ型托架,A是非接触加热单元即电弧放电电极,G是槽。
[0065] 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具有对光纤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的电弧放电电极A和使光纤移动的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
[0066] 并且,电弧放电电极A和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联动,一边使光纤移动,一边对该光纤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0067]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优选在平面上放置基础台座303,支撑框体301固定在基础台座303上。
[0068] 并且,能够在支撑框体301上固定コ型托架308。
[0069] 此外,优选在基础台座303上设置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以及光纤支撑台201。
[0070] 由此,能够使移动单元101和非接触加热单元A的相对位置固定。
[0071] 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光纤载置台102、支撑柱103、压板104构成为一体。
[0072] 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能够沿图1(a)的左右方向移动。
[0073] 并且,在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上经由支撑柱103固定光纤载置台102,从而能够使光纤载置台102上的光纤移动。
[0074] 优选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由手动或者自动的滚珠丝杠机构等构成,并且以恒定速度使光纤向水平方向移动。
[0075] 此外,优选在支撑柱103上设置成为高度调节单元的升降机构,从而能够调节光纤和电弧放电电极A的高度。
[0076] 即,上下调节光传输介质相对于非接触加热单元的位置,间接地微调针对光传输介质的加热温度。
[0077] 此外,优选做成如下结构:在光纤载置台102上设置用于使光纤的位置稳定的槽G,用压板104按压光纤。
[0078] 槽G能够做成V槽或矩形槽等。
[0079] 光纤支撑台201是用于将光纤保持为水平的台。
[0080] 光纤架设在光纤支撑台201和光纤载置台102之间。
[0081] 优选在光纤支撑台201上也设置成为高度调节单元的升降机构。
[0082] 此外,优选在光纤支撑台201上也设置槽G。
[0083] 如图1(b)所示,コ型托架308在内部具有电弧放电电极A。
[0084] 此外,作为非接触加热单元,除了电弧放电电极A之外,还能够使用喷烧器等。
[0085] 但是,从以高温效率良好地使光传输介质成形的观点考虑,优选是电弧放电电极A。
[0086] 使用非接触加热单元,从而光纤的弯曲部分不与加热单元接触,所以,不存在对光纤造成损伤的危险。
[0087] (动作)
[0088]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的图。
[0089] F是作为光传输介质的光纤。
[0090] 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是使用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以及电弧放电电极A使光纤F弯曲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使光纤F移动,一边利用电弧放电电极A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弯曲工序,使光纤F弯曲。
[0091] 首先,如图2(a)所示,将要弯曲的光纤F架设在光纤载置台102和光纤支撑台201上。
[0092] 然后,将光纤F嵌入到槽G中,并且用压板104固定。
[0093] 接着,如图2(b)所示,一边利用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使光纤F水平移动,一边在所希望的位置利用电弧放电电极A进行电弧放电,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移动加热工序)。
[0094] 并且,将光纤加热到软化点以上,由此,利用光纤的自重使该光纤弯曲(弯曲工序)。
[0095] 即,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光纤F来说,利用光纤自身的重量在被电弧放电电极A加热的部位弯曲。
[0096] 并且,在该期间,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继续使光纤F移动,所以,光纤F在一定范围被连续地加热,连续进行微小的弯曲加工,形成弯曲部分。
[0097] 此外,对于光纤的加热温度来说,根据电弧放电的温度以及电弧放电电极A与光纤F的距离来调节,但是,优选该温度为构成光纤F的材料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
[0098] 此外,在光纤F由多种材料构成并且软化点不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最高的软化点。
[0099] 此外,此处所说的软化点是指依据JIS-R3103-1所测定的值。
[0100] 接着,如图2(c)所示,当在预定的部位使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以及电弧放电停止时,光纤F在弯曲了90°的时刻停止弯曲。
[0101] 然后,进行自然冷却,将光纤F从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取下,由此,光纤F的成形完成。
[0102] 此外,进行成形的光纤可以是由玻璃、塑料等中任一种材料构成的光纤,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选择。
[0103] 但是,从正确保持弯曲的观点出发,优选玻璃制光纤。
[0104] 此外,对于光纤来说,可以是单芯的光纤,也可以是由多根光纤构成的光纤结构体,一次所加工的光纤的数量没有限制。
[0105] 此外,重复本发明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由此,也能够制造在两个部位以上具有弯曲的光传输介质。具体地说,依次使光传输介质的多个部位弯曲,由此,能够形成蜿蜒形状的光纤等。
[0106] 如果使用这样自由变更了光路的光传输介质,则能够制作节省空间的光学回路。
[0107] 此外,光纤的曲率半径r能够如下示出。
[0108] 将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距离设为X(mm)。
[0109] 当将要求的曲率半径设为r(mm)并且将光纤的弯曲的角度设为θ(rad)时,光纤的弯曲部分的长度为r�θ(mm)。
[0110] 并且,在本发明中,移动距离X应该与弯曲部分的长度r�θ一致,所以,X=r�θ。
[0111] 若用每单位时间的变化对其进行表示,则为
[0112] dX/dt=(r�dθ)/dt���(1)。
[0113] dX/dt是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速度V(mm/s),dθ/dt是光纤的弯曲中的角速度ω(rad/s),所以,对于式(1)来说,能够表示为V=rω���(2)。
[0114] 因此,对于曲率半径r来说,能够表示为r=V/ω���(3)。
[0115] 这样,光纤的曲率半径r由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速度V、光纤的弯曲中的角速度ω来决定。
[0116] 因此,例如若将角速度ω保持为恒定,则通过加快移动速度V,从而能够增大曲率半径,通过减慢移动速度V,从而能够减小曲率半径。
[0117] 这样,能够正确地调整曲率半径r。
[0118] (2)实施方式2
[0119] (结构)
[0120] 图3是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121] 304是旋转夹具,305是使光传输介质弯曲的控制杆。
[0122] 如图3(a)、(b)所示,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在支撑框体301上具有调节角速度并且旋转自由的旋转夹具304,在旋转夹具304上设置有使光传输介质弯曲的控制杆305。
[0123] 因此,不仅调节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速度,而且调节旋转夹具304的角速度,由此,能够大幅调整光传输介质的曲率半径。
[0124]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省略详细的说明。
[0125] 此外,在本例中,将电弧放电电极附近A作为旋转夹具304的旋转中心,但是,除此以外,也能够将光纤的弯曲的中心附近作为旋转夹具304的旋转中心。
[0126] (动作)
[0127]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后的图。
[0128] 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弯曲工序中使用旋转夹具304。
[0129] 此外,其他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故省略详细的说明。
[0130] 首先,如图4(a)所示,调节旋转夹具304,使得控制杆305与光纤F的上部接触。
[0131] 接着,如图4(b)所示,相对于经过移动加热工序而推出来的光纤F,使旋转夹具304绕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用控制杆305使光纤F弯曲。
[0132] 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旋转夹具304以及控制杆305调节弯曲,所以,优选使加热温度比实施方式1的加热温度低,使得光纤不会因自重而变形。
[0133] 具体地说,优选是构成光纤F的材料的应变点以上且小于软化点的温度。
[0134] 更优选是退火点以上且小于软化点的温度。
[0135] 此外,在光纤F由多种材料构成并且该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采用最高的温度。
[0136] 此外,此处所说的应变点、退火点是指依据JIS-R3103-2所测定的值。
[0137] 关于加热温度的调节,能够通过上下调节光纤F相对电弧放电电极A的位置来进行微调。
[0138] 并且,如图4(c)所示,在预定的部位使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的移动、电弧放电以及旋转夹具304的旋转停止。
[0139] 此外,使加热温度与实施方式1相同,将控制杆305从光纤F的下方接触以支撑弯曲,也调整曲率半径。
[0140] (3)实施方式3
[0141] (结构)
[0142] 图5是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右视图。
[0143] 302是支撑柱,306是作为移动单元的移动台座。
[0144] 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具有对光纤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的电弧放电电极A和使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的移动台座306。
[0145] 并且,电弧放电电极A和移动台座306联动,一边使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一边对光纤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0146] 即,不是光纤移动,而是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
[0147] 具体地说,如图5(a)、(b)所示,优选在基础台座303上设置两个移动台座306。
[0148] 移动台座306、支撑柱302、コ型托架308构成为一体。
[0149] 移动台座306能够沿图5(a)的左右方向移动。
[0150] 并且,在两个移动台座306上分别设置支撑柱302,将コ型托架308固定在两个支撑柱302上,从而能够使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
[0151] 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不将コ型托架308和支撑框体301固定。
[0152] 优选移动台座306由手动或自动的滚珠丝杠机构等构成,并且以恒定速度使光纤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0153] 此外,优选在支撑柱302上设置成为高度调节单元的升降机构,从而能够调节光纤和电弧放电电极A的高度。
[0154]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55] 此外,也能够如实施方式2那样使用旋转夹具304以及控制杆305。
[0156] (动作)
[0157]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a)是将光纤放置在光纤载置台上的图,(b)是连续进行移动加热工序和弯曲工序的图,(c)是光传输介质的弯曲结束的图。
[0158] 实施方式3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是使用移动台座306以及电弧放电电极A使光纤F弯曲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加热工序,一边利用移动台座306使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一边利用电弧放电电极A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弯曲工序,使光纤F弯曲。
[0159] 即,不是使光纤F移动,而是使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
[0160] 其他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61] 首先,如图6(a)所示,将要弯曲的光纤F架设在光纤载置台102和光纤支撑台201上。
[0162] 然后,将光纤F嵌入到槽G中,并且由压板104固定。
[0163] 接着,如图6(b)所示,一边利用移动台座306使电弧放电电极A水平移动,一边在所希望的位置利用电弧放电电极A进行电弧放电,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移动加热工序)。
[0164] 并且,将光纤加热到软化点以上,由此,利用光纤的自重使该光纤弯曲(弯曲工序)。
[0165] 接着,如图6(c)所示,当在预定的部位使移动台座306的移动以及电弧放电停止时,光纤F在弯曲了90°的时刻停止弯曲。
[0166] 此外,也能够如实施方式2那样使用旋转夹具304以及控制杆305。
[0167] 在该情况下,一边使旋转夹具304以与非接触加热单元A相同的速度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一边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0168] (4)实施方式4
[0169]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的示意图。
[0170] 304’是具有两个控制杆305的旋转夹具。
[0171] 此外,关于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仅示出コ型托架308以及旋转夹具304’。
[0172] 作为移动单元,使用未图示的二维或三维驱动载物台,从而能够使コ型托架308以及旋转夹具304’呈二维或三维地自由移动。
[0173] 由此,如图7(a)、图7(b)、图7(c)、图7(d)所示,依次使光传输介质的多个部位弯曲,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并且容易地将光纤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
[0174] 此外,能够使用各实施方式的光传输介质成形方法制造弯曲的光传输介质。
[0175] (控制电路)
[0176] 图8是表示控制电路的一例的框图。
[0177] 401是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计算机,402是移动单元驱动电路,403是非接触加热单元驱动电路,404是旋转夹具驱动电路,405是升降机构驱动电路。
[0178]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具有:电弧放电电极A,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移动单元101、306,使光纤F或者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控制计算机401,控制电弧放电电极A以及移动单元101、306的动作。
[0179] 即,控制计算机401使电弧放电电极A以及移动单元101、306联动,一边使光纤F或者电弧放电电极A移动,一边对光纤F的一部分进行加热。
[0180] 图8所示的控制电路配置在支撑框体301的内部等适当的部位。
[0181] 对于控制电路来说,利用控制计算机401统一控制动作。
[0182] 优选控制计算机401具有CPU、存储器、各种接口等,并且在该存储器中保存有动作所需要的动作程序或各种数据。
[0183] 移动单元驱动电路402是如下电路:驱动使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或者移动台座306左右移动的马达等。
[0184] 非接触加热单元驱动电路403是如下电路:利用针对电弧放电电极A的电流可变等进行发热温度等的控制。
[0185] 旋转夹具驱动电路404是如下电路:驱动使旋转夹具304旋转的马达等。
[0186] 升降机构驱动电路405是如下电路:在支撑柱103、302、光纤支撑台201等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时,驱动使升降机构上下移动的马达等。
[0187] 控制计算机401使移动单元驱动电路402、非接触加热单元驱动电路403、夹具旋转用马达驱动电路404联动,由此,将光传输介质F顺利成形。实施例
[0188] 下面,使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0189] <实施例1>
[0190] 在实施例1中,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
[0191] 作为基础台座303,准备了铝制L字型托架。
[0192] 作为水平方向移动单元101、支撑柱103、光纤载置台102、压板104,准备了步进马达驱动滚珠丝杠式的自动X轴载物台。
[0193] 作为电弧放电电极A,取出古河电工公司制造的光纤熔接装置内的电弧放电电极来使用。
[0194] 作为コ型托架308,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玻璃环氧树脂制的コ型托架。
[0195] 作为光纤F,使用石英玻璃制光纤(GI50多模、包层直径0.125mm、覆盖层外径0.25mm、长度200mm、古河电工公司制造)。
[0196] 此外,从前端至50mm的位置,除去覆盖层。
[0197] 使光纤和电弧放电电极中心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为约0.5mm。
[0198] 将光纤的从前端至10mm的部位最接近电弧放电电极的时刻作为电弧放电的开始点。
[0199] 这样,能够将电弧放电中的光纤的弯曲中的角速度ω调节为约π/2(rad/s)。
[0200] 在以上的条件下,使自动X轴载物台以及电弧放电电极联动,使自动X轴载物台的移动速度V为1、2、5、10(mm/s),分别进行1秒钟的电弧放电,使光纤弯曲90°。
[0201] 在表1中示出主要的条件、曲率半径r的计算值以及曲率半径r的实测值。
[0202]
[0203] 如上所述,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能够使所希望的曲率半径的光纤成形。
[0204] 此外,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光纤进行加热,所以,即便用显微镜放大弯曲部分,也几乎没有发现裂缝。
[0205] <实施例2>
[0206] 在实施例2中,使用了实施方式2的光传输介质成形装置。
[0207] 作为旋转夹具304,准备步进马达驱动的自动θ轴旋转载物台。
[0208] 作为控制杆305,准备直径为5mm的铝制圆柱,并且固定在自动θ轴旋转载物台上。
[0209] 此外,旋转夹具304以其旋转中心为电弧放电电极的方式固定在铝制L字型托架上。
[0210] 此外,使光纤和电弧放电电极中心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为约1mm,从而在电弧放电中光纤不会因自重而发生弯曲。
[0211] 在以上的条件下,使自动X轴载物台以及电弧放电电极联动,使自动X轴载物台的移动速度V以及自动θ轴旋转载物台的角速度ω如表2那样变化,分别进行电弧放电,使光纤弯曲90°。
[0212] 在表2中示出主要的条件、曲率半径r的计算值以及曲率半径r的实测值。
[0213] 此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0214]
[0215] 如上所述,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能够使所希望的曲率半径的光纤成形。
[0216] 此外,由于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光纤进行加热,所以,即便用显微镜放大弯曲部分,也几乎没有发现裂缝。
[0217] 此外,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能够大幅调节曲率半径。
[0218] 此外,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能够以高速使光纤弯曲,能够提高生产率。
[0219] <比较例1>
[0220] 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不驱动自动X轴载物台,仅利用电弧放电对光纤进行加热。
[0221] 其结果是,能够以约0.2mm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但是,不能够成形为除此以外的曲率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