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熨一体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47430.2

文献号 : CN1021998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杰波

申请人 : 胡杰波

摘要 :

一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位于支撑体上的立柱以及烘干单元和熨烫单元,其中烘干单元包括固定于立柱上端的烘架部件、支承在烘架部件上并沿立柱一侧自然垂落形成收容空间的罩体,以及为收容空间提供热气的制热部件,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与罩体的进气口相密封贯通,所述烘干单元在所述立柱的一侧形成一烘衣区域;所述熨烫单元包括熨烫装置以及挂衣架,所述熨烫单元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形成一熨烫区域。该烘熨一体机可以同时进行衣物的熨烫和烘干工作,且该两工作互不干涉,改善了该机器处理干湿衣服的能力,增进了使用的便捷性,改善了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且又杜绝了能耗浪费,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特别适合小空间房屋家庭的广泛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1),竖直位于支撑体(1)上的立柱(4),以及烘干单元(2)和熨烫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2)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端且位于所述立柱(4)一侧展开设置的烘架部件(21)、支承在所述烘架部件(21)上并沿所述立柱(4)一侧自然垂落形成一收容空间(223)的罩体(22),以及为所述罩体(22)内的收容空间(223)提供热气的制热部件(23),所述罩体(22)上具有出气口(226)和进气口(225),所述制热部件(23)包括一出风接口(232),并且该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与所述罩体(22)的进气口(225)相密封贯通,所述烘干单元(2)在所述立柱(4)的一侧形成一烘衣区域;

所述熨烫单元(3)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端另一侧的挂衣架(331),位于所述支撑体(1)内的蒸汽发生器(35),所述支撑体(1)壳体上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5)密封连接的蒸汽接出口(30),一端连接在所述蒸汽接出口(30)上的蒸汽软管(31),以及连接在蒸汽软管(31)另一端的蒸汽喷头(32),所述熨烫单元(3)在所述立柱(4)的另一侧形成一熨烫区域。

2.一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1),竖直位于支撑体(1)上的立柱(4),以及烘干单元(2)和熨烫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2)位于所述立柱(4)的一侧,该烘干单元(2)包括位于所述立柱(4)上端一侧的烘架部件(21)、支承在所述烘架部件(21)上且沿所述立柱(4)一侧自然垂落的罩体(22),以及为所述罩体(22)内的收容空间(223)提供热气的制热部件(23),所述罩体(22)上具有出气口(226)和进气口(225),所述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偏离于所述立柱(4),并且该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与所述罩体(22)的进气口(225)相密封连接;

所述熨烫单元(3)位于所述立柱(4)的另一侧,该熨烫单元(3)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端另一侧的挂衣架(331),位于所述支撑体(1)内的蒸汽发生器(35),设置于所述立柱(4)另一侧的所述支撑体(1)壳体上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5)密封连接的蒸汽接出口(30),一端连接在所述蒸汽接出口(30)上的蒸汽软管(31),以及连接在蒸汽软管(31)另一端的蒸汽喷头(3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部件(23)位于所述支撑体(1)内,所述支撑体(1)的壳体上设有进风口(231)和所述的出风接口(232),所述支撑体(1)内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231)和出风接口(232)之间的气流通道(239),所述制热部件(23)包括位于所述气流通道(239)内的风机(238)和制热元件(2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与所述罩体(22)底部的所述进气口(225)之间具有一腔体(26),该腔体(26)的顶板(263)与所述罩体(22)的进气口(225)相匹配,并且所述顶板(263)上具有若干出风孔(2631)贯通至所述罩体(2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和支撑体(1)之间设置连接所述罩体(22)进气口(225)的腔体(26),所述腔体(26)与进风孔(265、265’)相连通,所述腔体(26)内具有一隔板(264)将所述腔体(26)分隔成相互贯通的上部的缓风室(261)和下部的电器室(262),所述制热部件(23)固定于所述隔板(26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孔(265)位于所述腔体(26)的侧壁上;或者所述的腔体(26)与所述支撑体(1)相连通,所述的进风孔(265’)位于所述的支撑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部件(23)固定在位于所述烘架部件(21)上方的立柱(4)上、位于所述烘架部件(21)和所述支撑体(1)之间的中间部分的立柱(4)上、或者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下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部件(23)固定在位于所述烘架部件(21)上方的立柱(4)上的状态下,该制热部件(23)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板(234)将制热部件(23)的壳体分割成相互贯通的上部的电器室(236)以及下部的缓风室(235),电器室(236)内的隔板(234)上同轴固定有制热部件(23)的风机(238)和加热元件(237),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上端具有进风口(231),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的底板(233)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232’)连通罩体(22)的上端口,该罩体的上端口即为所述进气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部件(23)固定在所述立柱(4)下端的状态下,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的顶板(233’)上具有多个出风孔(232’)连通至罩体(22)下端口,该罩体(22)下端口即为所述进气口,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底部具有多个进风口(231),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相互贯通的下部的电器室(236)和上部的缓风室(235),所述电器室(236)内的隔板(234)上同轴固定有所述制热部件(23)的风机(238)和加热元件(237)。

10.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支撑顶框(211)以及位于支撑顶框(211)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所述罩体(2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211)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上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顶框(211)为椭圆形并具有上装类衣服两衣肩之间宽度为宽的收容宽度(a),及上装类衣服胸背之间厚度为厚的收容厚度(b),所述侧部搭扣装置(212)位于所述支撑顶框收容宽度(a)方向的中间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一支撑顶框(211),所述支撑顶框(211)固定于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底部外侧的环形凹槽(230)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搭扣装置(212)具有向所述罩体(22)内延伸的挂衣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底部具有一底框(24)或底板(25),所述底框(24)或底板(25)通过一侧部搭扣(6)固定于所述立柱(4)的下端。

15.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单元(3)还包括位于所述挂衣架(331)上部的供蒸汽喷头(32)搁置的搁置架(332)。

16.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水平间隔一距离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并且该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a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a1)上。

17.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上端水平间隔一距离、下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Y”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b1、4b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b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b1)上。

18.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下端水平间隔一定距离、上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n”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c1、

4c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c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c1)上。

19.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具有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所述立柱(4)的其中一段(43)穿过所述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后位于所述罩体(22)内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在所述罩体(22)内的一段(4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衣装置(2131)。

21.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烘干单元(2)突出的第一延伸臂(2133),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具有多个挂钩(21331),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供内部的衣物挂到所述挂钩(21331)上开口(227),该开口(227)形成所述的出气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熨烫单元(3)突出的与所述向第一延伸臂(2133)一体成型的第二延伸臂(331),所述第二延伸臂(331)上也具有多个挂钩(3311)。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撑开装置(2210),所述撑开装置(2210)包括将所述罩体(22)挂置在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的衣架结构(2210a)和将所述罩体(22)上端撑开的盘状结构(2210b)。

24.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上具有与所述立柱(4)相固定的固定装置(8)。

25.如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所述罩体(22)收拢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的束缚装置(45)。

2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支撑顶框(211)以及位于支撑顶框(211)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所述罩体(2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211)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上端。

2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支撑顶框(211)以及位于支撑顶框(211)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所述罩体(2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211)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上端。

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支撑顶框(211)以及位于支撑顶框(211)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所述罩体(2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211)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上端。

2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底部具有一底框(24)或底板(25),所述底框(24)或底板(25)通过一侧部搭扣(6)固定于所述立柱(4)的下端。

3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底部具有一底框(24)或底板(25),所述底框(24)或底板(25)通过一侧部搭扣(6)固定于所述立柱(4)的下端。

3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底部具有一底框(24)或底板(25),所述底框(24)或底板(25)通过一侧部搭扣(6)固定于所述立柱(4)的下端。

3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单元(3)还包括位于所述挂衣架(331)上部的供蒸汽喷头(32)搁置的搁置架(332)。

3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单元(3)还包括位于所述挂衣架(331)上部的供蒸汽喷头(32)搁置的搁置架(332)。

3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单元(3)还包括位于所述挂衣架(331)上部的供蒸汽喷头(32)搁置的搁置架(332)。

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水平间隔一距离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并且该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a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a1)上。

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水平间隔一距离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并且该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a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a1)上。

3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水平间隔一距离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并且该第一、第二支撑杆(4a1、4a2)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a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a1)上。

3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上端水平间隔一距离、下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Y”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b1、4b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b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b1)上。

3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上端水平间隔一距离、下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Y”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b1、4b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b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b1)上。

4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上端水平间隔一距离、下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Y”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b1、4b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b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b1)上。

4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下端水平间隔一定距离、上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n”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c1、4c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c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c1)上。

4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下端水平间隔一定距离、上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n”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c1、4c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c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c1)上。

4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为下端水平间隔一定距离、上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n”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4c1、4c2),所述的烘架部件(21)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4c2)上,所述挂衣架(331)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4c1)上。

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具有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所述立柱(4)的其中一段(43)穿过所述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后位于所述罩体(22)内部。

4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具有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所述立柱(4)的其中一段(43)穿过所述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后位于所述罩体(22)内部。

4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具有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所述立柱(4)的其中一段(43)穿过所述下穿孔(228’)和上穿孔(228)后位于所述罩体(22)内部。

4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烘干单元(2)突出的第一延伸臂(2133),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具有多个挂钩(21331),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供内部的衣物挂到所述挂钩(21331)上开口(227),该开口(227)形成所述的出气口。

4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烘干单元(2)突出的第一延伸臂(2133),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具有多个挂钩(21331),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供内部的衣物挂到所述挂钩(21331)上开口(227),该开口(227)形成所述的出气口。

4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烘干单元(2)突出的第一延伸臂(2133),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具有多个挂钩(21331),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供内部的衣物挂到所述挂钩(21331)上开口(227),该开口(227)形成所述的出气口。

5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上具有与所述立柱(4)相固定的固定装置(8)。

5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上具有与所述立柱(4)相固定的固定装置(8)。

5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背面(221)上具有与所述立柱(4)相固定的固定装置(8)。

5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所述罩体(22)收拢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的束缚装置(45)。

5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所述罩体(22)收拢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的束缚装置(45)。

5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将所述罩体(22)收拢固定于所述立柱(4)上的束缚装置(45)。

56.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支撑顶框(211)以及位于支撑顶框(211)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所述罩体(2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211)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在所述立柱(4)的上端。

57.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顶框(211)为椭圆形并具有上装类衣服两衣肩之间宽度为宽的收容宽度(a),及上装类衣服胸背之间厚度为厚的收容厚度(b),所述侧部搭扣装置(212)位于所述支撑顶框收容宽度(a)方向的中间位置。

58.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架部件(21)包括一支撑顶框(211),所述支撑顶框(211)固定于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底部外侧的环形凹槽(230)中。

59.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搭扣装置(212)具有向所述罩体(22)内延伸的挂衣装置。

60.如权利要求44-46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在所述罩体(22)内的一段(4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衣装置(2131)。

61.如权利要求47-4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熨烫单元(3)突出的与所述向第一延伸臂(2133)一体成型的第二延伸臂(331),所述第二延伸臂(331)上也具有多个挂钩(3311)。

62.如权利要求47-4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的顶部具有撑开装置(2210),所述撑开装置(2210)包括将所述罩体(22)挂置在所述第一延伸臂(2133)上的衣架结构(2210a)和将所述罩体(22)上端撑开的盘状结构(2210b)。

说明书 :

烘熨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的烘衣熨烫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家电市场上出现了几种供家庭使用的便携式烘衣设备,如背景技术1: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567261Y所公开的“一种干衣器”,包括暖风机以及暖风机上的支撑杆,暖风机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暖风机内部位于进风口的上方具有一风扇,暖风机上部对应风扇的出口端设有出风口,风扇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设有发热体,暖风机的气流经由出风口向上发散喷出,热气流可以吹及暖风机上方的各层衣物。但是这种干衣器只具有应用暖风烘干衣服的功能,并没有其他功能,而且体积较大,不使用时也不利于储藏和收纳。
[0003] 再如背景技术2:美国专利US20040144140A1所公开的“蒸汽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蒸汽机和一本体,本体上的头部具有分配器供蒸汽喷出,并且该本体上还具有一支架可以悬挂衣物。该蒸汽装置可以将衣服挂在支架上进行熨烫。但背景技术2和背景技术1中的装置相同,仅具有单一的熨烫功能,不能同时实现熨烫和烘干两种功能。
[0004] 为此,现出现了一些可以同时进行烘衣和熨烫的多功能衣物处理设备,如背景技术3: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903148Y所公开的“一种蒸汽熨烫、干衣机”和背景技术4: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1603264A所公开的“一种带干衣功能的蒸汽刷”。该背景技术3和背景技术4都是将烘衣机功能部件和蒸汽熨烫机功能部件合成为一体结构,成为具有上述两个功能和结构的烘衣熨烫一体机电器设备。
[0005] 上述背景技术3中是将烘衣架设置在暖风装置的上端,且出风口环状设置于烘衣架与暖风装置连接处外圈的暖风装置上,并且增设有圆筒形罩体,增设的圆筒形罩体顶部套设于烘衣架外部,底部密封收口于出风口下部,包容烘衣架及出风口于容置空间内部。该结构虽可同时进行烘衣和熨烫工作,但是为了熨烫工作使得烘衣时没有罩体围住,使得暖风装置出来的热气流很容易分散至烘衣架周围空间,热气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暖风装置热气流的利用率,延长了烘衣时间,从而导致耗电能多,工作效率低的弊端。
[0006] 背景技术4中的结构是将热风扩散罩下端与机壳相连,顶面中心与衣架构件相连,顶面周边设置有出风口,在衣架构件外设置有围罩,热风扩散罩位于围罩内底部,围罩顶部设置有溢风口。由于整个衣架构件被围在罩体内,热气流流失少,烘衣工作时,只要经罩体上设置的取放出入门把衣服挂入罩体内的衣架构件上即可,耗电能少,烘制时间短,烘衣的工作效率较高。但这样的结构在蒸汽熨烫工作步骤时,如果事先不取下罩体,那么必须先将蒸汽喷头从罩体的取放出入门伸进,再对烘衣架上的衣服进行熨烫,由于受罩体影响,熨烫头部件受罩体中取放出入门的限制,熨烫动作施展不开,很难轻松、快速地进行熨烫。如同时进行烘衣工和作蒸汽熨烫工作步骤,在整个烘衣、熨烫过程中,衣物取放出入门就必须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罩体内部热气流可以从衣物取放出入门不断的流向外部空间,熨烫部件喷出的水蒸气也会灌入罩体内,导致烘衣时间的延长和电能的浪费。
[0007] 如果熨烫步骤中事先取下罩体,那么衣服可直接挂在衣架构件上进行熨烫工作,可避免上述不取下罩体时熨烫动作施展不开所带来的不利。但取下罩体的操作步骤也给操作者带来了一额外负担。因为烘衣工作和蒸汽熨烫工作两者共同合用一个衣架构件,烘衣时要使罩体围住衣架构件,为了利于蒸汽熨烫工作的开展,熨烫步骤中又要取掉罩体,如果之后又要进行一个衣服的烘干工作,就需要再给衣架构件围上罩体。这样不但过程繁琐,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熨烫和烘干衣物又不能同时进行,使该熨烫烘干一体机的功能不能发挥到极致。故,现有烘熨一体机的机体上无法同时进行高效的烘衣和无遮挡的熨烫两项工作,只能交替着进行,从而造成了机器运行效率低和使用者劳动量大的缺陷。
[0008] 而且,在背景技术3和背景技术4的结构中,控制开关设在机壳体上,筒形罩体套设在挂衣展架上,下端收口在出风棚与机壳体的连接处,筒形罩体底端面尺寸远大于机壳体外形尺寸,在展开和充气状态时,筒形罩体刚好遮住整个机壳体。而使用者在使用时,为了随时了解烘衣状况会经常去观察开关的定时刻度值,可这样的结构,人若站在离干衣机罩体外围1.5米之内是不能观察到机壳体上的控制开关的,使用者必须下蹲后才能观察并进行操作。理论上推理,由于人的视力识别范围有限,距离1.5米外或更远的距离,人往往就很难看清楚控制开关刻度及运行状况。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在1.5米以外位置观察控制开关的大致位置,然后再走近去调节操作。显然这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有用户向生产厂家的技术人提出此问题,技术人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想到了用加大机壳体的办法,以便使控制开关的位置能设置在更趋向于机壳体的外部位置上,但机壳体外形体积增大会提高产品的成本及外售价格,并且也不利于产品的收纳,所以针对这样的装置,目前仍然没有兼顾用户与厂家利益的较好解决方案。
[0009] 再者,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柱位于罩体的内部,罩体内部的热气会直接传导至支撑柱,使支撑柱过热,进而使该烘熨一体机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熨烫、烘衣并且使用安全、效率高的烘熨一体机。
[0011]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竖直位于支撑体上的立柱,以及烘干单元和熨烫单元,其特征在于:
[0012] 所述烘干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端且位于所述立柱一侧展开设置的烘架部件、支承在所述烘架部件上并沿所述立柱一侧自然垂落形成一收容空间的罩体,以及为所述罩体内的收容空间提供热气的制热部件,所述罩体上具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制热部件包括一出风接口,并且该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与所述罩体的进气口相密封贯通,所述烘干单元在所述立柱的一侧形成一烘衣区域;
[0013] 所述熨烫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端另一侧的挂衣架,位于所述支撑体内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支撑体壳体上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密封连接的蒸汽接出口,一端连接在所述蒸汽接出口上的蒸汽软管,以及连接在蒸汽软管另一端的蒸汽喷头,所述熨烫单元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形成一熨烫区域。
[0014] 一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竖直位于支撑体上的立柱,以及烘干单元和熨烫单元,其特征在于:
[0015] 所述烘干单元位于所述立柱的一侧,该烘干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立柱上端一侧的烘架部件、支承在所述烘架部件上且沿所述立柱一侧自然垂落的罩体,以及为所述罩体内的收容空间提供热气的制热部件,所述罩体上具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偏离于所述立柱,并且该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与所述罩体的进气口相密封连接;
[0016] 所述熨烫单元位于所述立柱的另一侧,该熨烫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端另一侧的挂衣架,位于所述支撑体内的蒸汽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立柱另一侧的所述支撑体壳体上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密封连接的蒸汽接出口,一端连接在所述蒸汽接出口上的蒸汽软管,以及连接在蒸汽软管另一端的蒸汽喷头。
[0017] 优选地,所述制热部件位于所述支撑体内,所述支撑体的壳体上设有的进风口和所述的出风接口,所述支撑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所述制热部件包括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风机和制热元件。
[0018] 为了使所述制热部件产生的热气降温后进入罩体,所述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与所述罩体底部的所述进气口之间具有一腔体,该腔体的顶板与所述罩体的进气口相匹配,并且所述顶板上具有若干出风孔贯通至所述罩体。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所述罩体和支撑体之间设置连接所述罩体进气口的腔体,所述腔体与进风孔相连通,所述腔体内具有一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相互贯通的上部的缓风室和下部的电器室,所述制热部件固定于所述隔板上。
[0020]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孔位于所述腔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的腔体与所述支撑体相连通,所述的进风孔位于所述的支撑体上。
[0021]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所述制热部件固定在位于所述烘架部件上方的立柱上、位于所述烘架部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的中间部分的立柱上、或者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下端。
[0022] 为了使所述制热部件产生的热风降温后进入罩体,所述制热部件固定在位于所述烘架部件上方的立柱上的状态下,该制热部件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板将制热部件的壳体分割成相互贯通的上部的电器室以及下部的缓风室,电器室内的隔板上同轴固定有制热部件的风机和加热元件,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上端具有进风口,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的底板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孔连通罩体的上端口,该罩体的上端口即为所述进气口。
[0023] 或者,所述制热部件固定在所述立柱下端的状态下,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的顶板上具有多个出风孔连通至罩体下端口,该罩体下端口即为所述进气口,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底部具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相互贯通的下部的电器室和上部的缓风室,所述电器室内的隔板上同轴固定有所述制热部件的风机和加热元件。
[0024] 为了充分展开以及更好地固定所述罩体的顶部,所述烘架部件包括支撑顶框以及位于支撑顶框上的侧部搭扣装置,所述罩体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顶框上并且通过侧部搭扣装置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上端。
[0025] 为了使该罩体的体积合理并且紧凑,该支撑顶框为椭圆形并具有上装类衣服两衣肩之间宽度为宽的收容宽度,及上装类衣服胸背之间厚度为厚的收容厚度,所述侧部搭扣装置位于所述支撑顶框收容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0026] 为了更好地连接所述制热部件和罩体,所述烘架部件包括一支撑顶框,所述支撑顶框固定于所述制热部件的壳体底部外侧的环形凹槽中。
[0027] 为了便于罩体内烘干衣服的挂置,所述侧部搭扣装置具有向所述罩体内延伸的挂衣装置。
[0028] 为了充分展开并且固定所述罩体的底部,所述罩体的底部具有一底框或底板,所述底框或底板通过一侧部搭扣固定于所述立柱的下端。
[0029] 为了便于蒸汽喷头的搁置,所述熨烫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挂衣架上部的供蒸汽喷头搁置的搁置架。
[0030]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水平间隔一距离的第一、第二支撑杆,并且该第一、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所述的烘架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挂衣架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
[0031] 或者,所述立柱为上端水平间隔一距离、下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Y”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烘架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挂衣架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
[0032] 为了使所述立柱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所述立柱为下端水平间隔一定距离、上端连接在一起而整体呈“n”型的第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烘架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挂衣架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
[0033] 为了防止罩体相对于立柱的晃动,所述罩体的背面具有下穿孔和上穿孔,所述立柱的其中一段穿过所述下穿孔和上穿孔后位于所述罩体内部。
[0034] 为了便于罩体内衣物的挂置,所述立柱在所述罩体内的一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衣装置。
[0035] 为了便于烘干衣物的挂置,所述立柱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烘干单元突出的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上具有多个挂钩,所述罩体的顶部具有供内部的衣物挂到所述挂钩上开口,该开口形成所述的出气口。
[0036] 为了便于多件熨烫衣物的挂置,所述立柱的顶端具有向所述熨烫单元突出的与所述向第一延伸臂一体成型的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上也具有多个挂钩。
[0037]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使该罩体变成为活动独立结构,所述罩体的顶部具有撑开装置,所述撑开装置包括将所述罩体挂置在所述第一延伸臂上的衣架结构和将所述罩体上端撑开的盘状结构。
[0038] 为了固定罩体与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罩体的背面上具有与所述立柱相固定的固定装置。
[0039] 为了便于将罩体收纳成小体积,还包括有一将所述罩体收拢固定于立柱上的束缚装置。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41] 1、由于烘干单元的罩体和熨烫单元位于立柱的两侧,因而在立柱的两侧分别形成烘衣区域和熨烫区域,即烘衣区域和熨烫区域相隔于立柱而设,这样在熨烫区域对挂置于挂衣架的衣服进行熨烫时就能避免罩体的阻挡,使得熨烫工作在一个敞开式独立的熨烫环境进行;同时避免了影响罩体内的衣服烘制,为罩体内的衣服烘制提供了一个无水蒸汽干涉的独立烘衣环境。故本发明可以同时进行衣物的熨烫和烘干两项工作,并且使用时互不占用,互不干涉,改善了该一体机处理干、湿两种衣服的能力,增进了使用的便捷性,改善了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且又杜绝了可能出现的用电浪费现象,有利于减少占用位置空间,特别适合小空间房屋家庭的广泛使用。
[0042] 2、由于熨烫单元和烘干单元的罩体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使得机体整体受力平衡,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并且由于制热部件的出风接口位于立柱一侧,该出风接口与罩体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后相隔于立柱而避开立柱,从制热部件流出的热气流能够避免直接传导到立柱上,进而避免立柱受热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为烘衣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
[0043] 3、由于立柱不再占用罩体内的空间,因而使得衣服取放更为便利,并且热气流流通也更为顺畅而能提高烘衣效率。
[0044] 4、由于罩体放置在立柱一侧,使得立柱的另一侧区域构成无罩体阻挡,这样在无罩体遮挡一侧相对应的支撑体上可以设置控制开关,以利于使用者的观察和操作,从而改善了现有结构中因罩体罩住整个立柱和出风棚,罩体的下部外周覆盖在整个支撑体上部遮挡住控制开关,迫使使用者必须近距离蹲下观察和操作控制开关的状况。
[0045] 5、减掉了现有技术结构中出风棚部件,解决了立柱、出风棚、支撑体三者叠加连接结构带来的稳定性能和机体强度较低的缺陷,使立柱直接与支撑体固定,使机体强度和安全性能提高,整机承载重量的稳定性能更优。
[0046] 6、由于立柱不占用罩体的空间,因此可以将罩体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件的上装类衣服的肩宽宽度为宽的收容宽度,以及至少一件上装类衣服胸背厚度为厚的收容厚度,从而使本发明提供一个烘制上装类衣服外形尺寸的收容空间,并且此时立柱可以置于支撑顶框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实现机体的小体积结构以及重心的平稳,使得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适于收容烘制一至二件衣物外形尺寸的收容空间,实现衣物烘制的快速、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4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侧视图。
[0048]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俯视图。
[0049]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立体示意图。
[0050]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支撑体部分的剖视图。
[0051]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腔体的剖视图。
[0052]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立体示意图。
[0053]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罩体的示意图。
[0054]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立体示意图。
[0055]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制热部件的示意图。
[0056]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侧视图。
[0057]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侧视图。
[0058]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部分剖视图。
[0059]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立体示意图。
[0060]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0061] 图15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罩体的内部示意图。
[0062] 图16为图15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63]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示意图。
[0064] 图18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立柱的示意图,其中图18a为立柱松开可伸缩的状态,图18b为立柱锁紧固定的状态。
[0065]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示意图。
[0066] 图20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俯视图。
[0067] 图21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68]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罩体的背面示意图。
[0069] 图23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侧视图。
[0070] 图24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俯视图。
[0071] 图25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侧视图。
[0072] 图26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俯视图。
[0073] 图27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示意图。
[0074] 图28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部分透视图。
[0075] 图29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罩体的背面示意图。
[0076] 图30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0a是制热部件位于立柱顶部的示意图,图30b是制热部件固定于立柱上方的示意图,图30c是制热部件固定位于立柱上方支撑顶框上的示意图,图30d是制热部件位于立柱中部的示意图,图30e是制热部件固定位于立柱底部的示意图,图30f是制热部件固定位于立柱下方底板上的示意图。
[0077] 图31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烘熨一体机的示意图。
[0078] 图32为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的工作区域分布图。
[0079] 图33为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的工作轨迹图。
[0080] 图34为操作使用模式流程图,其中图34a为使用模式1的流程图,图34b为使用模式2的流程图,图34c为使用模式3的流程图,图34d为使用模式4的流程图。
[0081] 图35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同时烘衣熨烫的过程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83] 第一实施例:
[0084] 如图1-5所示,该种烘熨一体机包括支撑体1、以及下端固定在支撑体1上的立柱4。烘干单元2包括位于立柱4左侧且固定在立柱上端41的烘架部件21、上端悬挂在烘架部件21上并且在立柱4左侧沿立柱4自然垂落的罩体22、以及设置在支撑体1内部的制热部件23。支撑体1的壳体上设置有对该一体机进行控制操作的控制面板12、供该一体机与外界电源接通的电源线14、以及制热部件23的进风口231和出风接口232,支撑体1内设有连接进风口231和出风接口232的气流通道239,制热部件23包括位于所述气流通道
239内的一风机238以及加热元件237。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接口232位于立柱左侧的支撑体的壳体上,即偏离于立柱。同时为了便于操作观察,所述控制面板设于立柱右侧的支撑体
1的壳体上。
[0085] 熨烫单元3,如图4所示,包括:固定于上述立柱4上端右侧的挂衣架331,设置在支撑体1内部的水箱34和蒸汽发生器35,设置在支撑体1壳体右侧面上并且与蒸汽发生器35密封连接的蒸汽接出口30,一端与蒸汽接出口30密封连接的蒸汽软管31,以及密封连接在蒸汽软管31的另一端的蒸汽喷头32。
[0086] 上述支撑体1壳体上与出风接口232和蒸汽接出口30相隔一水平距离的部位上设置有立柱4的固定部13,立柱4的下端固定在固定部13上,立柱4的上端41左侧固定有上述烘架部件21,立柱4的上端41右侧固定有熨烫部件33,烘架部件21包括一支撑顶框211,罩体22的上端套挂在支撑顶框211上,在立柱4的左侧沿支撑顶框211自然垂落,形成有靠近立柱4表面的背面221,以及与背面相对的正面222。在罩体22的背面221与正面222之间的罩体22内形成有烘制衣物的收容空间223。罩体的正面222开设有衣物取放门224,罩体22上部设有出气口226,下部设有进气口225,位于罩体下部的进气口225与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密封连接,供制热部件23产生至热气流经气流通道239进入收容空间223对内收容的衣物进行烘制,产生的水蒸气再从罩体上部的出气口226排放至外界。位于立柱右侧上端的熨烫部件33包括所述挂衣架331和位于挂衣架331上部的搁置架332,搁置架332用于搁置蒸汽喷头32。预熨烫的衣物挂置于挂衣架331后,取下蒸汽喷头32对其进行熨烫。由于衣物被蒸汽熨烫后会吸附水蒸汽,使得衣物的湿度增加,此时衣物不能直接穿着和收藏,然后可以方便地将衣物挪至另一侧的烘干单元2内对其进行烘干操作,使得衣物的湿度降至到能直接穿着和收藏的程度。因此,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可以在烘衣和熨烫程序之间任意切换,使衣物能够保持较好的平整度和保持面料的完整性。
[0087] 显然,在本实施例中,在立柱4设有罩体22的左侧形成一烘衣区域A,与之相对地在立柱4的右侧形成一熨烫区域B,由于上述烘衣区域A与熨烫区域B相隔于立柱4两侧而设,烘制衣物使用烘干单元2在烘衣区域A内完成、熨烫衣物使用熨烫单元3在熨烫区域B内完成,两者使用时互不占用对方空间,并且熨烫衣物时可以避免罩体22阻挡影响,从而为熨烫衣物提供了一个敞开式独立熨烫操作的环境。而烘制衣物时对衣物用罩体22罩住,避免同时进行的熨烫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为烘制衣物提供了一个无水蒸汽干涉的高效独立烘衣环境。
[0088]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体1的出风接口232上设置一密封连接出风接口232和罩体22的进气口225的管道,如图1-3所示;也可以如图4、5所示,可以在罩体22底部设置一连接贯通罩体进气口225与制热部件23出风接口232的腔体26,腔体26的顶板263的上端面口径与罩体22的进气口225口径相匹配,进气口225固定于顶板263外周侧,顶板263上设有若干出风孔2631,腔体26的底部与支撑体1上的出风接口232密封贯通,供制热部件23产生的热气流经气流通道239进入腔体26内部,腔体26内部形成缓风室,对热气流进行一次降温后经顶板263上的出风孔2631流进收容空间223内烘制衣物。该腔体26同样也起到了固定展开罩体下部220的作用。该腔体26外部还可固定在其侧部的立柱
4上,或同时固定其侧部的立柱4和其下方的支撑体1上。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腔体26内部设有一隔板264,隔板264将腔体26分隔成上下相互贯通的两腔室,形成上部的缓风室
261及下部的电器室262,对应电器室262的隔板264上固定有制热部件23的风机和加热元件,即该变形实施例中的制热部件23可以置于腔体26内,并不是设置于支撑体1内,此时与电器室262对应的腔体26上设有供外界气流进入电器室262的进风孔265,当然,进风孔也可以为设置在支撑体1的壳体上的进风孔265’,并在支撑体1内部形成一贯通进风孔
265’与电器室262的通道。
[0089] 第二实施例:
[0090] 如图6、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支撑体1与烘架部件21之间的立柱4的其中一段43的柱身经罩体背面221的上穿孔228以及下穿孔228’穿过罩体内部的收容空间,使得上穿孔228以及下穿孔228’之间的部分段立柱43留置在收容空间内,以便固定罩体背面221,牵制罩体22,避免出现整体过度的晃动。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位于收容空间223内部的部分段立柱43上设置挂衣装置2131,方便挂置烘制衣物,同样挂衣装置2131可以在部分段立柱43上下方向上设置多个,实现衣物的上下挂置。
[0091] 第三实施例:
[0092] 如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与前两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制热部件23固定在立柱上端41的一侧位置,罩体22上端套设于支撑顶框211外周,支撑顶框211固定于制热部件23的壳体下部外侧的凹槽230中,罩体22沿支撑顶框211向下延伸展开,罩体底部220设置有展开罩体底部20的底板25,底板25通过侧部搭扣6固定在立柱4的下端,底板25上设置有供气流流出的流出孔251。制热部件23的壳体内部设有一隔板234,隔板234将制热部件23的壳体分割成相互贯通的上部的电器室236以及下部的缓风室235,电器室236内的隔板234上同轴固定有制热部件23的风机238和加热元件237。外界空气沿图9箭头指示的方向流动,经制热部件23上部的进风口231进入电器室236,在电器室
236经风机238抽入再经加热元件237加热后进入缓风室235,最后从底板233上分布的若干小出风孔232’流进罩体内部的收容空间223对衣物进行烘制,实现上加热的烘衣结构。
进一步地,缓风室235中还可以设置温控装置,使得流入收容空间223的气流温度满足不同材质衣物的需求。其中,制热部件23的壳体与熨烫单元3的熨烫部件33还可以是一体结构。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底板233向收容空间223内延伸有挂置烘制衣物的挂衣装置
2132,以方便烘制衣物的挂放。同样,在熨烫部件33的挂衣架331底部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挂置熨烫衣物的挂衣装置333,方便将已经挂有熨烫衣物的衣架直接挂置在其上,无需将熨烫衣物从衣架上取下再套挂在挂衣架331上对熨烫衣物进行熨烫。
[0093] 第四实施例:
[0094] 如图11、12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制热部件23还可以固定在烘架部件21与支撑体1之间的立柱4上,同样实现下加热烘衣结构,或者罩体22内部的收容空间223之任意一段位置实施加热出风,图11、12所示的是下加热烘衣结构。制热部件23固定在烘架部件21与支撑体1之间的立柱4柱身的下端,制热部件23的壳体内部的隔板234将制热部件23的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的缓风室235及下部的电器室236。电器室236内的凹槽部位的隔板234上同轴固定有风机238及加热元件237,所述制热部件23的壳体顶板233’的上端面口径大小与罩体22底部的进气口225口径大小相匹配,罩体22底部进气口225上套设有底框24,底框24套固于制热部件23的壳体外侧壁的凹槽230中,从而将罩体22底部进气口225与制热部件23的顶板233’上的若干小出风孔232’贯通。外界空气沿图12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流动,经制热部件23的壳体下部的进风口231进入电器室236,在电器室236经风机238抽入再经加热元件237加热后进入缓风室235,最后从顶板233’上分布的若干小出风孔232’流进罩体内部的收容空间223对衣物进行烘制,实现下加热的烘衣结构。
[0095] 第五实施例:
[0096] 如图13、1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为展开罩体下部220并且防止其晃动,在罩体22底部设置有底框24,底框24靠近立柱4一侧固定有侧部搭扣6,通过侧部搭扣6与立柱4的固定,从而将罩体下部220稳定固定于立柱4,在支撑顶框211与底框24之间形成一固定形状的收容空间223,罩体22不易对内部衣物产生挤压,同时方便烘制衣物的取放。当然,侧部搭扣6还可在立柱4上沿其上下移动,使得底框24也随之沿立柱4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罩体22内部的收容空间223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长短的衣物,使得热气流在有效的空间内实现烘衣,提高热气流的利用率,减少烘衣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因收容空间223的高度较小,烘制衣物较长的情况下,烘制衣物折在一起起皱的影响。如附图之图14所示,同理,支撑顶框211也可以随侧部搭扣装置212沿立柱4上下方向移动,在无需烘制衣物时,将支撑顶框211移至立柱下端42,与底框24靠拢收折罩体,便于该烘熨一体机的收纳。此时,该一体机可以用做挂置闲置衣物的挂衣设备。同理,如附图之图8及图10所示,还可以用底板25替代底框24,底板25上开设有若干供气流的流出孔251。
[0097] 并且如图13所示,控制面板12设置在罩体22正投影所覆盖区域之外的支撑体1上,改变了原来的罩体整体覆盖在支撑体上方以至于遮挡控制面板的结构,操作人员在操作使用时,如想通过观察控制面板了解烘衣状况,无需远离支撑体0.4m之外并且蹲下避开罩体的遮挡观察,只需站在如图2所示的熨烫区域B或过渡区域C就能直接观察到控制面板了解烘衣状况。
[0098] 第六实施例:
[0099] 如图15、1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们不同的地方是,烘干单元2的烘架部件21还包括挂置烘制衣物的挂衣装置,该挂衣装置为罩体22的侧部搭扣装置212向收容空间223延伸的一凸臂2121,实现罩体22内部烘制衣物的挂放,凸臂2121上间隔设有定位凹槽,保持烘制衣物之间存在一距离,利于热气流的流通,加快热气流穿透烘制衣物的时间,提高烘衣效率。当然,还可以是侧部搭扣装置212向收容空间223延伸的挂钩结构的挂衣装置。
[0100] 第七实施例:
[0101] 如图17所示,与上述第六实施例不同的是,烘干单元2的挂衣装置为设置在支撑杆4b2上端,向罩体22一侧外凸的第一延伸臂2133上,该第一延伸臂2133上具有多个定位作用的挂衣钩状的挂钩21331,需烘制的衣物从罩体正面222的衣物取放门224放入收容空间223,挂置烘制衣物的衣架穿过罩体22顶部的上开口227挂设到挂钩21331上,关闭衣物取放门224进行烘衣,此时,罩体22顶部的上开口227即为出气口。还可以是如图13、14所示,熨烫部件33也具有挂衣装置,该熨烫部件33的挂衣装置与烘干单元2的挂衣装置为设置在立柱上端41一体的延伸臂结构,烘干单元2一侧的第一延伸臂2133上设置有多个挂钩21331,对应的熨烫单元3一侧的第二延伸臂331上设置有挂置熨烫衣物的挂衣钩3311,延伸臂的中心位置顶部设置有搁置蒸汽喷头32的搁置架332。
[0102] 第八实施例:
[0103] 如图1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都不同的是,该图18a和图18b为立柱4的两个不同状态,所述立柱4为由下到上各段依次变细的可伸缩结构,相邻段的连接处设有松紧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该松紧装置包括一端具有凸轮结构的扳手,该扳手的一端铰接在套设于立柱的套管上,扳动扳手,通过扳手一端与立柱侧壁相抵或离开立柱来实现松紧立柱的目的,从而可以实现立柱4的拉伸、套插及固定,从而改变立柱4的高度,适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样立柱4还可以为多段连接的拆接结构,无需烘衣熨烫时,将该立柱4从支撑体1上拆下,将分别位于立柱4上下的侧部搭扣装置212、侧部搭扣6从立柱4中抽出,支撑顶框211与底框24或底板25靠拢收紧罩体22,立柱4各段套插收折成小体积,便于收藏携带;但立柱也可以是伸缩结构除外的其它结构,例如可拆卸的多段连接而成。
[0104] 第九实施例:
[0105] 如附图之图19、图20及图21、2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立柱4分为两根,分别为具有一预定高度H11的第一支撑杆4a1与具有一预定高度H21的第二支撑杆4a2,该第一支撑杆4a1和第二支撑杆4a2间隔地竖直固定在出气接口232与蒸汽接出口30之间的支撑体1上,该第一、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而呈“||”型结构,两支撑杆之间的水平距离X1最佳在10-25cm,以便蒸汽喷头32通畅地穿过两支撑杆间形成的通道441,对两支撑杆之间的上装类衣服背面进行熨烫。烘架部件21由设在罩体22上端的支撑顶框211,以及将支撑顶框211固定在第二支撑杆4a2上的侧部搭扣装置212组成,该支撑顶框211为椭圆形,形成上开口227(即排气口),具有上述悬挂上装类衣服51两衣肩之间宽度为宽的收容宽度a,及上述悬挂上装类衣服51胸背之间厚度为厚的收容厚度b,该侧部搭扣装置212固定于支撑顶框211外周且位于宽度a的中间位置。罩体22顶部悬挂于支撑顶框211,支撑顶框211固定于侧部搭扣装置212(如图22所示),再通过侧部搭扣装置212与第二支撑杆4a2固定连接,从而将罩体22固定在第二支撑杆4a2上,罩体22沿第二支撑杆4a2轴向延伸地展开而形成一收容空间223,且保持罩体的上开口227呈向上状态,上开口227呈向上状态可使罩体22内部的收容空间223足够大。罩体22的外侧正面222上开设有衣物取放门224,其上端设有出气口226,下部设有进气口225(如图15所示),进气口225与出风接口232密封连接,引导制热部件23产生的热气流进入罩体22内部的收容空间223,对其内部衣物进行烘制,衣物上的水蒸气再从罩体22上部的上开口227排放至外界。
[0106] 第一支撑杆4a1的上端设置有熨烫部件33,其包括挂置熨烫衣物的挂衣架331以及搁置蒸汽喷头32的搁置架332,需熨烫的上装类衣服51从第一支撑杆4a1与第二支撑杆4a2之间相距X1尺寸的间隙形成的通道441穿过,挂置于挂衣架331上(如图21所示),从搁置架332上取下蒸汽喷头32对上装类衣服51进行熨烫。操作人员在第二支撑杆4a2的左侧部烘衣区域A位置内完成衣物的取放以及整个烘衣过程,在第一支撑杆4a1的外侧部熨烫区域B位置内对上装类衣服正面进行熨烫,由于两支撑杆之间存在一水平距离X1形成的通道441,蒸汽喷头32可以自由地穿梭于通道441中对上装类衣服背面进行熨烫,位于第二支撑杆4a2左侧的罩体22不妨碍操作人员进行熨烫工作,实现烘衣、熨烫工作同时进行,且两者之间互不干涉的目的。
[0107] 第十实施例:
[0108] 如图23、图24及图17所示,该实施例的其他部件与实施例九相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立柱4由上部横向分叉相隔一预定间隔X2、纵向具有预定高度H12尺寸的第一支撑杆4b1和纵向具有预定高度H22尺寸的第二支撑杆4b2组成,支撑杆4b1和4b2的下段部通过短柱401连成一体,使得该立柱整体呈“Y”型,并在第一支撑杆4b1、第一支撑杆4b2之间形成过道442。
[0109] 第十一实施例:
[0110] 如图25、2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九、十不同的是,立柱4由其下部呈横向相隔一预定间隔X3的纵向具有预定高度H13尺寸的第一支撑杆4c1和纵向具有预定高度H23尺寸的第二支撑杆4c2组成,第一支撑杆4c1和第二支撑杆4c2的顶部通过连杆402连接在一起,使立柱4整体呈“n”状,且两支撑杆之间形成过道443。该结构的立柱相对较稳定,连杆402将第一支撑杆4c1与第二支撑杆4c2上部连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两支撑杆的晃动。
[0111] 第十二实施例:
[0112] 如图27、28、2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罩体顶部220’设置有撑开装置2210,用以撑开罩体顶部220’,该撑开装置2210包括衣架结构2210a和将罩体22上端撑开的盘状结构2210b,立柱上端41向左侧延伸出第一延伸臂2133,在该第一延伸臂2133上设置的挂衣装置21331,衣架结构2210a挂设在挂衣装置21331上,使罩体22固定在立柱4左侧并沿撑开装置2210向下自然垂落展开。
[0113] 如图29所示,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有防止罩体22相对于立柱4纵向晃动的设在罩体背面221与立柱4之间的固定装置8,该固定装置8包括跨过立柱4并且固定在罩体背面221上的纽扣结构81及供立柱穿过的套筒结构82。
[0114] 第十三实施例:
[0115] 如图30所示,该图中所示的制热部件23可以位于立柱4上的任何位置,如图30a所示,该制热部件23固定位于立柱4的顶端,烘架部件21的上方,所述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232向下对着罩体22,制热部件23具有进风口231位于制热部件23的顶端,罩体22的顶部即为进气口225,罩体22的底部具有多个出气孔28即为罩体的出气口,罩体底部还具有底板或者底框24。
[0116] 如图30b所示,该制热部件23同样固定位于立柱4顶部,但是罩体22上的进气口并不一定是罩体22顶部敞开的进气口225,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与罩体22上的进气口连通,罩体22的底部同样具有多个出气孔28,罩体底部还具有底板或者底框24。
[0117] 如图30c所示,该制热部件23位于立柱4顶部的支撑顶框211上,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连通至罩体22,如图30b所示,出风接口与罩体22上的进气口连通;也可以如图30a所示,出风接口直接对准罩体22顶部敞开的进气口225。
[0118] 如图30d所示,该制热部件23固定于烘架部件21和支撑体1之间的立柱4的中部位置上,制热部件23具有进风口231,出风口与罩体22上的进气口连通,向罩体22内提供热气。罩体22的底部底板25上具有一个大的出气孔29或者罩体22的顶部具有一个大的出气孔29’为罩体22的出气口;或者出气孔29和29’同时存在。
[0119] 如图30e所示,该制热部件固定于立柱4的底部,与图30b一样,罩体22上的进气口位于罩体22的其他部位,制热部件23具有进风口231,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与罩体22上的进气口连通,罩体底部还具有底板25或者底框,底板或者底框通过侧部搭扣6固定在立柱4上。罩体22的顶部具有个多个出气孔28’。
[0120] 如图30f所示,该制热部件23位于立柱4的底部,与图30e不同的是该制热部件23固定于罩体22底部的底框或者底板25上。制热部件23的出风接口与罩体22上的进气口连通。底板或者底框通过侧部搭扣6固定在立柱4上,罩体22的顶部具有个出气孔28’。
[0121] 因此,该制热部件23可以位于烘架部件21和支撑体1之间立柱4的任意位置上,即可以位于烘架部件21上方的立柱上;也可以位于烘架部件21和支撑体1之间的立柱的中间部位上;也可以位于立柱4底部的位置上;甚至可以位于烘架部件21上,或罩体22底部的底框24或者底板25上,以提供多种结构供使用者选择。
[0122] 第十四实施例:
[0123] 如图31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还具有一束缚装置,本实施例中,该束缚装置45位于立柱4的中部,是固定于立柱4上的夹子,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罩体22可以沿顶部支撑顶框211和底部的底板25收拢于靠近立柱4的一侧,束缚装置45可以将收拢的罩体22捆绑固定在立柱4上,这样可以收拢罩体22,减小该烘熨一体机在不使用时所占的空间和体积。
[0124] 当然,该束缚装置45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粘性的搭扣。或者,该束缚装置45为一端定位在罩体上的一带子,该带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相配的暗扣,当束缚罩体时,该带子另一端绕过立柱后与带子一端上的暗扣相按合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将罩体22束缚固定的常见装置,如独立于立柱或罩体的带子。
[0125] 如图32-35所示,图32为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的工作区域分布图,图33为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的工作轨迹图,图34为操作使用模式流程图,其中图34a为使用模式1的流程图,图34b为使用模式2的流程图,图34c为使用模式3的流程图,图34d为使用模式4的流程图。图35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同时烘衣熨烫的过程对比图。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的使用模式为四种,如下所示:
[0126] 使用模式1:烘衣模式,如图34a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127] 1.1操作人员站在烘衣单元前的烘衣区域A,面对罩体22;
[0128] 1.2打开罩体22正面设置的衣物取放门224;
[0129] 1.3把湿衣物通过衣物取放门224放入罩体22内部的收容空间223内;
[0130] 1.4关闭衣物取放门224;
[0131] 1.5开启烘衣开关,设定烘衣模式档;
[0132] 1.6烘干单元2按设定的烘衣模式档开始烘衣工作;
[0133] 1.7设定的烘衣模式档时间到,烘衣结束;
[0134] 1.8打开衣物取放门224;
[0135] 1.91取出烘干衣物51,或
[0136] 1.92不取出烘干衣物51,仍暂挂在收容空间223内;
[0137] 如图32所示,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都在烘衣区域A内完成。
[0138] 使用模式2:熨烫模式,如图34b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139] 2.1操作人员站在熨烫单元3前的熨烫区域B,面对立柱4上设置的熨烫部件33;
[0140] 2.2将预熨烫的衣物51套挂于挂衣架331上;
[0141] 2.3开启熨烫单元的控制开关;
[0142] 2.4手握蒸汽喷头32,开始熨烫衣物51;
[0143] 2.5熨烫完毕;
[0144] 2.61从挂衣架331上取下熨烫好的衣物51,或
[0145] 2.62熨烫好的衣物51不从挂衣架331上取下,仍暂挂在挂衣架331;
[0146] 如图32所示,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操作人员都可以在熨烫区域B内完成。
[0147] 使用模式3:一人同时熨烫和烘干模式,如图34c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148] 3.1.1操作者先按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进行烘衣;
[0149] 3.1.2在烘衣结束或烘衣过程中的任意步骤暂停后,将衣物按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进行熨烫,或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与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之间相互交叉进行;或
[0150] 3.2.1操作者先按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进行衣物熨烫;
[0151] 3.2.2在熨烫结束或熨烫过程中的任意步骤暂停后,将衣物按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进行烘制,或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与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之间相互交叉进行;
[0152] 如图32、33所示,操作人员W可以先在烘衣区域A位置或熨烫区域B位置完成相应的烘衣或熨烫工作的任意一项,再通过过度区域C转至熨烫区域B位置或烘衣区域A位置完成相应的熨烫或烘衣工作的另一项,其完成整个烘衣熨烫过程的运动轨迹在一体机外围的一圈或半圈的区域内,操作人员先后完成同一件衣物烘衣熨烫工作所用的总时间为分别完成两项工作所用时间之和。
[0153] 操作人员还可以同时进行两件或多件衣物的烘衣和熨烫两项工作,如图35所示,操作人员分别对含水6%、起皱50%的a衣料和含水0%、起皱50%的b衣料进行烘衣熨烫工作时,其中,每件衣物含水6%需烘制时间为10分钟,含水3%需烘制时间为5分钟,每件衣物起皱50%需熨烫时间为5分钟,且衣物在熨烫过程中,每5分钟受水为3%,当每件衣物含水降至0%、起皱降至0%为衣物的处理完成。本发明中,由于该一体机烘衣和熨烫工作分别在立柱4的左右两侧的烘衣区域A和熨烫区域B进行,且两者之间互不干涉,操作人员在烘制a衣料的同时可以进行b衣料的熨烫工作,5分钟后,熨烫单元3停止工作,b衣料熨烫完成同时受水3%,a衣料含水为3%、起皱50%;将b衣料移至烘干单元2与a衣料同时烘制5分钟后,烘干单元2停止工作,b衣料含水0%、起皱0%,料理完成,a衣料含水0%、起皱50%;再将a衣料移至熨烫单元3进行熨烫,5分钟后,熨烫单元3停止工作,a衣料含水3%、起皱0%;再转至烘干单元2进行烘制,5分钟后,烘干单元2停止工作,a衣料含水0%、起皱0%,料理完成,其完成两件衣物的烘衣熨烫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25分钟。而现有的干衣熨烫一体机,由于烘衣和熨烫两项工作都在同一个区域内完成,在同时进行a衣料和b衣料的烘制熨烫工作5分钟后,b衣料起皱0%、含水3%,a衣料由于被蒸汽吹湿,含水6%、起皱50%;熨烫单元停止工作,a衣料与b衣料同时烘制5分钟后,b衣料含水0%、起皱0%,料理完成,a衣料含水3%、起皱50%;烘干单元停止工作,a衣料熨烫5分钟后,a衣料含水3%、起皱0%;熨烫单元停止工作,a衣料烘制5分钟后,a衣料含水
0%、起皱0%,料理完成,其完成两件衣物的烘衣和熨烫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30分钟。并且整个过程中,现有技术中,设有罩体的一体机,其罩体的门都必须打开,供蒸汽喷头伸入罩体对预熨烫衣物进行熨烫,从而加速了罩体内热量的散失,使得罩体温升较慢,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烘衣所需时间,而没有设罩体的一体机,其热量流失更加严重,烘衣时间进一步被延长的同时,大大浪费了能源的利用率。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本发明的一体机同时烘衣熨烫所需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缩短,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工作。
[0154] 使用模式4:两人同时烘干和熨烫模式,如图34d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155] 4.1.1两个人分别按上述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与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进行操作,且各自操作过程中互不干涉,直至各自的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与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结束,或
[0156] 4.2.1两个人分别按上述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与熨烫单元操作使用模式2进行操作;
[0157] 4.2.2在各自操作使用模式结束或过程中的任意步骤暂停后,各自按上述操作使用模式3进行操作;或在各自操作使用模式结束或过程中的任意步骤暂停后,同时进行烘衣单元操作使用模式1。
[0158] 两个人同时分别进行烘衣熨烫的操作使用模式4中,两操作人员分别在烘衣区域A与熨烫区域B各自进行对应的烘衣与熨烫操作,直至各自的工作完成;也可以是两操作人员先各自在烘衣区域A与熨烫区域B进行对应的烘衣与熨烫操作,途中经过过渡区域C转自对方的区域进行相应的操作,该交叉工作过程可以重复进行;当然还可以是两操作人员先各自在烘衣区域A与熨烫区域B进行对应的烘衣与熨烫操作,衣物熨烫好后,熨烫操作人员从熨烫区域B经过渡区域C转至烘衣区域A与烘衣操作人员同时进行烘衣操作。
[0159] 并且如下表1所示,表1中的内容是本发明和背景技术3、4之间的效果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到,本发明的烘熨一体机,不但体积小、功能齐全,而且烘衣以及熨烫衣物的效率高、时间快,而且易于操作、节电节能。
[0160]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