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木式型材空调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52326.8

文献号 : CN1022212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丰

申请人 : 刘丰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木式型材空调,它包括壳体、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胀紧框架及电器控制装置,所述的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电器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一端,胀紧框架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作为支撑设置在壳体外部。该空调可卧装于窗口和立装于墙上,安装时采用无钉安装,空调壳体采用型材挤出工艺制成,壳体长度可根据所需安装尺寸来确定。空调壳体内部可制成风机蜗壳、风道、支撑、管、线槽结构以代替相应辅助部件,降低成本。另外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积木式的选择在壳体内部,单独或同时选择安装;通风降温装置、机械降温装置和水蒸发降温装置,从而适应不同空间和功能的需要。

权利要求 :

1.一种积木式型材空调,它包括壳体、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胀紧框架及电器控制装置,所述的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电器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一端,胀紧框架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作为支撑设置在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是由多个独立的工作单元所用的型材结构板体和侧挡板组成的半封闭结构形式;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插接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的插接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时,可实现室外或室内送风功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和换热单元时,可实现水蒸发降温和蒸发器连接中央空调实现制冷制热功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和换热单元和散热单元时,该空调可独立实现通风降温、水蒸发降温、机械降温功能。

说明书 :

一种积木式型材空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象积木一样选择功能配置的型材家用空调,它可被广泛用于安装在窗上、窗下和墙体及门口上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外形尺寸。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家用空调多为“分体空调结构”和“窗式空调结构”,多年来一直如此,虽然近年出现一些改进的家用空调如“200330134332.1整体窗式空调”但是在目前的公开专利中涉及安全和低碳经济应用问题仍未妥善解决;
[0003] 由于分体空调和窗式空调安装时需在墙上打孔安装支架,这样在破坏墙体的同时,如果安装在高层建筑上,日常维修也将变得十分麻烦和危险。
[0004] 整体窗式空调安装时需要窗口墙体预留其安装空间,因此安装灵活性差。
[0005] 而且,上述家用空调壳体多采用金属、注塑材料或玻璃钢制成,并且结构内部布置的各种功能器件必须有独立的外壳,这样可造成材料的重复浪费,在生产制造不同壳体时制造模具通用性不灵活,导致制造模具成本过高。
[0006] 由于现有家用空调结构没有预留水蒸发降温和通风降温的可添加功能单元位置,不能根据地域、气候环境来选择其它降温方式。另外空调壳体长度不能随着所需出风风口、制冷量和室内窗口尺寸做相应的匹配定制。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为居室窗口、墙洞和门口尺寸、定做的积木式家用空调。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基本壳体架构不变时可单独选装成为通风降温空调;或机械降温空调;或水蒸发降温空调;也可将多种降温模式装置在一起,构成多种降温模式的家用空调。并且当一个壳体下同时安装两种以上降温模式时翻板能正常工作地状态下,一种降温模式核心部件发生故障其它降温模式还可工作的家用空调。
[0009]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壳体采用挤出型材和一定数量的支撑板组成,根据型材特点空调壳体的长度不受原材料、制造模具的限制,并且空调壳体内部可制成风机蜗壳、风道、支撑、管、线槽等形状,这样可更紧凑设计易于规模生产。
[001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壳体内部有大流量的气流转换通道。通风换气能力超过现有家用通风设备,并能满足机械降温空气内循环要求和水蒸发降温大流量空气置换要求。
[001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胀紧安装方法,可实现无钉安装不破坏墙体的空调支撑架构。
[0012] 在下述附图中,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其做出各种其它修改和替代结构。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型材空调包括壳体、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胀紧框架及电器控制装置,所述的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电器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一端,胀紧框架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作为支撑设置在壳体外部。
[0014] 所述的壳体是由多个独立的工作单元所用的型材结构板体和侧挡板组成的带有室外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回风口和送风口的半封闭结构形式。
[0015] 所述的送风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蜗壳部分内的送风电机、与送风电机连接的贯流叶轮或离心叶轮、设置在叶轮两端的送风单元支撑板,设置在壳体蜗壳部分边缘出风口处的带有转动机构的出风口百叶。
[0016] 所述的换热单元包括倾斜设置在壳体上带有布水器的盖板和底盘之间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上下两侧的湿帘、设置在底盘上能够使底盘内的水送入布水器通过湿帘进行循环的循环水泵、设置在底盘上通过管路连接散热单元的冷凝水排水水泵、换热单元支撑隔板。
[0017] 所述的散热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换热单元斜上方的冷凝器、设置在冷凝器上方的冷凝风机、设置在冷凝器两端的压缩机、连接冷凝器一端的节流装置、压缩机盖板、散热单元侧挡板。
[0018] 所述的翻板机构设置在换热单元的进风口端,它包括一端铰接在底盘上的翻板主体,使翻板主体沿铰接点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翻板主体室外进风口端的进风格栅和吸音滤尘网。
[0019] 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插接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的插接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时,可实现室外或室内送风功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和换热单元时,可实现水蒸发降温和蒸发器连接中央空调实现制冷制热功能;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和换热单元和散热单元时,该空调可独立实现通风降温、水蒸发降温、机械降温功能。
[0020] 所述的送风单元的下面风机蜗壳内设置有荧光灯,出风口端设置有紫外线灯,荧光灯两侧设置有可作为窗帘滑道用的滑槽。
[0021] 所述的水蒸发供水装置由带有水位控制浮子阀的外置水盒(可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或其它有饮用水源的地方),通过供水管路连接位于空调主体换热单元下方的集水槽连接构成,调整外置水盒内设置的浮子阀可将换热单元下方的集水槽的水位控制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
[0022]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3] 1.该空调可嵌入窗口或墙体,相对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且该空调壳体的颜色可为搭配房间的色调而随意改变。
[0024] 2.该空调可实现室内快速大量进、排通风。
[0025] 3.该空调型材壳体结构既可作为内部辅助部件所需结构又可做外观。
[0026] 4.该空调在基本壳体架构不变时可单独选装成为通风降温空调;或机械降温空调;或水蒸发降温空调;也可将多种降温装置组合在一起,构成多种降温模式。
[0027] 5.该空调选装两种以上工作模式的空调工作时,在模式转换功能正常情况下如果一种工作模式部件发生故障其它模式仍可正常工作。
[0028] 6.该空调蒸发器冷凝水经排水水泵和相关管路送至冷凝器上方并淋在冷凝器上蒸发吸热,降低了冷凝器的表面温度和内部压力,这样有利于节能、环保。
[0029] 7.该空调水蒸发降温装置布水器采用网格状开孔的布水方式,这种布水方式在供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加湿介质所需的供水量和均匀程度。
[0030] 8.该空调内部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通过控制功能在每次使用前后或定期可对空调内部进行消毒。
[0031] 9.具有加热功能。
[0032] 10.该空调可将进、排风安装在窗口,将空调安装在房间的其它位置,并在室内相应位置加上型材风口挡板构成送风风道。
[0033] 11.该空调在外界环境变化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或降温程序自动控制来选择上述三种降温模式,以达到经济的目的。
[0034] 12.该空调管路联接方式可用于超长单排冷凝器与蒸发器制冷系统。
[0035] 13.该空调可组合成为风幕机。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空调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a-图2b为本发明空调的壳体部分结构图;
[0038] 图3a-图3b为本发明空调送风单元结构图;
[0039] 图4a-图4b为本发明空调换热单元结构图;
[0040] 图5本发明空调散热单元结构图;
[0041] 图6a-图6b为本发明空调翻板机构结构图;
[0042] 图7a-图7f为本发明空调内部送风单元、换热单元、散热单元、翻板机构的连接结构和组合方式;
[0043] 图8为本发明空调送风单元可安装的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4] 图9为本发明空调卧式安装在窗上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卧式安装在窗下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1为本发明空调立式安装在墙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2为本发明空调作为风幕结构使用时安装在门口上示意图;
[0048] 图13为本发明空调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4为本发明空调送风单元为贯流方式时的结构图;
[0050] 图15为本发明空调送风单元为离心方式时的结构图;
[0051] 图16为本发明送风单元装置送风电机和支撑板结构图;
[0052] 图17为本发明送风单元装置横向扫风百叶结构图;
[0053] 图18为本发明送风单元装置纵向扫风百叶结构图;
[0054] 图19为本发明换热单元蒸发器与支撑板结构图;
[0055] 图20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吸音滤尘网及其拆卸结构图;
[0056] 图21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壳体侧挡板收边结构图;
[0057] 图22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散热单元水平放置结构图;
[0058] 图23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散热单元侧向放置结构图;
[0059] 图24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散热单元冷凝器芯体结构图;
[0060] 图25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的胀紧框架主体结构图;
[0061] 图26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加钢丝绳的胀紧框架主体结构图;
[0062] 图27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采用胀紧框架与窗口固定结构图;
[0063] 图28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通风模式工作示意图;
[0064] 图29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内循环新风工作示意图;
[0065] 图30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内循环工作示意图;
[0066] 图31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水蒸发降温工作示意图;
[0067] 图32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水蒸发部分新风工作示意图;
[0068] 图33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水蒸发部内循环工作示意图;
[0069] 图34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带有散热单元的机械降温工作示意图;
[0070] 图35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带有散热单元的机械降温部分新风工作示意图;
[0071] 图36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为带有散热单元的机械降温内循环工作示意图;
[0072] 图37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结构图;
[0073] 图38a-图38c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水蒸发装置系统结构图;
[0074] 图39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带上回风风道的空调结构图;
[0075] 图40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带上回风风道空调机械降温工作示意图;
[0076] 图41为本发明空调采用卧式安装方式、带上回风风道空调水蒸发降温工作示意图;
[0077] 图42为本发明空调直立式安装在墙上时的结构图;
[0078] 图43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贯流送风装置结构图;
[0079] 图44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离心送风装置结构图;
[0080] 图45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换热单元结构图;
[0081] 图46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冷凝器芯体结构图;
[0082] 图47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散热单元结构图;
[0083] 图48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风扇罩结构图;
[0084] 图49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0085] 图50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的安装完成示意图;
[0086] 图51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的安装完成的截面图;
[0087] 图52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工作于机械降温模式示意图;
[0088] 图53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工作于水蒸发降温模式示意图;
[0089] 图54为本发明空调采用直立式安装工作于水蒸发降温模式循环供水部分示意图;
[0090] 图55为本发明空调构成风幕机的结构图;
[0091] 图56为本发明空调电器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0093] 参考图1所示:该卧式空调主要由壳体Ⅰ、送风单元Ⅱ、换热单元Ⅲ、散热单元Ⅳ、翻板机构Ⅴ、胀紧框架Ⅵ及电器控制装置Ⅶ构成。
[0094] 所述的送风单元Ⅱ、换热单元Ⅲ、散热单元Ⅳ、翻板机构Ⅴ设置在壳体Ⅰ内的相应位置,电器控制装置Ⅶ设置在壳体Ⅰ的一端,胀紧框架Ⅵ一部分设置在壳体Ⅰ内部作为支架,另一部分作为支撑胀紧柱设置在壳体Ⅰ外部的下方。
[0095] 参考图2a-2b所示:该空调的壳体是由多个独立的工作单元所用的型材结构板体和侧挡板1组成带有室外空气进风口2、室内空气回风口3、和送风口4、的半封闭结构形式。壳体Ⅰ内部可制成风机蜗壳、风道、支撑、管、线槽结构以代替相应辅助部件。
[0096] 参考图3a-3b所示:由设置在壳体送风单元蜗壳部分内的送风电机5、连接贯流叶轮9、或离心叶轮10、设置在叶轮两端的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设置在壳体蜗壳部分边缘出风口处的带有转动机构的出风口百叶8和百叶电机6构成送风单元。
[0097] 参考图4a-4b所示:换热单元包括,带有布水器16的盖板和底盘和其中间倾斜设置的蒸发器15,在蒸发器15上下两侧可安装湿帘14,并且可将换热单元的支撑隔板13与蒸发器15做成一体。设置在底盘上的循环水泵12能够将底盘内的水送入布水器16通过湿帘14回到底盘进行循环、设置在底盘上的冷凝水排水水泵可将底盘上的冷凝水通过管路连接至散热单元喷淋在冷凝器(图未示出)上。
[0098] 参考图5所示:散热单元由设置在壳体内换热单元斜上方的冷凝器18、设置在冷凝器18上方的冷凝风扇22、设置在冷凝器两端的压缩机19、21、连接冷凝器18一端的节流装置20、压缩机盖板17、散热单元侧挡板23构成。
[0099] 参考图6a-6b所示的翻板机构设置在换热单元的进风口端,它由一端铰接在底盘上的翻板主体25,使翻板主体沿铰接点转动的翻板驱动装置24,设置在翻板主体室外进风口端的进风格栅27和吸音滤尘网26构成。
[0100] 参考图7a-7b所示为壳体内部设置有插接送风单元Ⅱ、换热单元Ⅲ、翻板机构Ⅴ的插接槽,插接槽由“T”形凸起28和“T”形凹槽29相互插接构成。
[0101] 参考图7c-7d所示为送风单元Ⅱ和换热单元Ⅲ和翻板机构Ⅴ和散热单元Ⅳ卧装在窗上玻璃31上方窗横梁30处的结构,该空调可独立实现通风降温、水蒸发降温、机械降温功能。
[0102] 其中图7c为内循环机械降温工作模式,其中图7d为通风或水蒸发工作模式。
[0103] 在通风降温或水蒸发降温工作时,房间内应设有空气排出口32。
[0104] 7e所示为当安装翻板机构Ⅴ和送风单元Ⅱ时,可实现室外或室内送风功能。
[0105] 7f所示为当安装翻板机构和送风单元Ⅱ和换热单元Ⅲ时,可实现水蒸发降温和蒸发器15连接中央空调(图未示出)实现制冷制热功能
[0106] 参考图8所示:送风单元Ⅱ内设置有荧光灯34,出风口端设置有紫外线灯33,荧光灯34两侧设置有滑槽可作为窗帘滑槽35。
[0107] 参考图9-12所示:本型材空调在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可安卧装在窗上、窗下或直立安装在墙上,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工作单元组合成空调或风幕机等结构。
[0108] 上述空调可根据地域和气候环境的不同选择单独或组合安装通风降温模式、机械降温模式和水蒸发降温模式,在同时安装两种以上降温模式时可通过各降温装置的切换来实现降温模式的转换。
[0109] 下面结合附图,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空调卧式安装时,同时安装三种降温模式时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110] 参考图13,卧装空调包括;送风单元Ⅱ、换热单元Ⅲ、散热单元Ⅳ、胀紧框架Ⅵ、电器控制装置Ⅶ。这些单元通过插接、铆接、焊接、铰接、螺栓固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其各单元的具体结构如下:
[0111] 该空调的送风单元Ⅱ包括贯流送风结构和离心送风结构其中;
[0112] 参考图14,贯流送风结构包括;带有蜗壳的送风单元上盖板36(以下简称”送风单元上盖板”)、带有蜗壳的送风单元下盖板37(以下简称”送风单元下盖板”)、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送风电机5、贯流风轮9、出风口百叶8及百叶电机6。其中所述的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构成贯流风机的蜗壳并且用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进行固定,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为冲压钣金件,在每个贯流风轮9的两侧均有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使其能固定送风电机5。
[0113] 参考图15,离心送风结构包括;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离心风机附加蜗壳38、离心叶轮10、送风电机5、送风单元支撑板7。离心风机风道隔板39、出风口百叶8。
[0114] 其中所述的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离心风机附加蜗壳38可构成离心风机的壳体并且用送风单元支撑板7进行固定。
[0115] 参考图16,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为冲压钣金件,可固定送风电机5。
[0116] 参考图17、图18,该空调出风口百叶分为横向扫风百叶44和纵向扫风百叶48,两种百叶为同一种型材,将其按不同形状切割后可按横向或纵向设置,其长度可根据出风口的大小进行调整。
[0117] 横向扫风百叶44的安装方法;在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上,有上下对应且等距的圆孔,用于固定横向扫风百叶44,将横向扫风百叶44与可控制百叶的方向的横向拉杆43固定,再将横向拉杆43的另一端的长条孔42与百叶驱动电机40上的凸轮41铰接,当百叶驱动电机40带动凸轮41转动时,横向拉杆43将带动横向扫风百叶44横向往复摆动。
[0118] 纵向扫风百叶48的安装方法;在侧挡板1上按百叶的排列形状布有孔,将纵向扫风百叶48与该孔同心并铰接,将百叶支撑条47与纵向扫风百叶48铰接并与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固定,转动轴上有多个弯且有齿轮46,该齿轮与百叶驱动电机b45上的齿轮相咬合,当百叶驱动电机b45转动时,该转动轴带动百叶纵向拉杆50,百叶纵向拉杆50带动纵向扫风百叶48纵向往复运动。
[0119] 参考图19,该空调蒸发器15的长度可根据空调的长度进行调整,换热单元支撑隔板13的数量也随空调的长短而改变。蒸发器15上等距的装有换热单元支撑隔板13。蒸发器15为倾斜放置,可使空气的换热面积加大。
[0120] 参考图20进风格栅51为挤出型材,其上的通风孔通过滚压而成,将空调的吸音滤尘网52设置固定于该型材内,该吸音滤尘网52在长时间使用后需更换,因吸音滤尘网52在空调的室外侧安装,为降低更换危险,可通过一个拉绳的机构来升降吸音滤尘网52并更换。为防止拉绳运动时破坏空调内部的部件,在换热单元支撑隔板13和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上有多个用于约束拉绳运动轨迹的圆孔,拉绳55的一端带结,将不带结的一端穿入进风格栅51上的孔,再依次穿入换热单元支撑隔板13和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上的多个孔,与吸音滤尘网52的升降轴53固定。
[0121] 并且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上冲有圆孔,用于放置轴套,将吸音滤尘网52、升降轴53插入轴套,需更换吸音滤尘网52时,将摇把54插入吸音滤尘网52升降轴53并转动可达到升降的目的。
[0122] 参考图21,该空调侧挡板1为挤出型材,在安装时将对应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换热单元上盖板56、换热单元底板57的圆形空腔位置上钻多个圆孔,再将该空调侧挡板1的形状切割使其能与送风单元Ⅱ和换热单元Ⅲ的壳体截面轮廓一致,再将侧挡板1用螺钉分别固定到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换热单元上盖板56、换热单元底板57的两端。然后将百叶型材58按图所示进行切割,粘接在两侧挡板1和送风单元上盖板36的筋上,其目的是为了从外观上自然衔接过渡。
[0123] 该空调的散热单元可根据房屋构造,水平放置或侧向放置。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0124] 如参考图22当散热单元Ⅳ水平放置时,该空调采用轴流冷凝风扇22为冷凝器18散热。
[0125] 散热单元主要包括;冷凝器18、轴流风扇22、风扇护罩59、压缩机盖板17、散热单元侧挡板23。
[0126] 如参考图23,当散热单元Ⅳ侧向放置时,该空调采用贯流风机给冷凝器18散热,散热单元Ⅳ包括,冷凝器18,贯流风轮70及其驱动电机69,散热单元风机蜗壳66,散热单元风机支撑隔板67,散热单元风机蜗舌68,出风口格栅71,散热单元侧挡板72。
[0127] 该空调冷凝器的安装方法如下:
[0128] 参考图24,该空调冷凝器18长度可根据空调的长度而改变,冷凝器18上设置有若干冷凝器支撑钢60,作为支撑。
[0129] 参考图25该空调的支撑框架包括:骨架主体、胀紧机构、钢丝绳构成,该空调的骨架主体,它是由多根钢材焊接而成,其中侧立柱73起到支撑该空调的作用,与支撑柱74通过胀紧螺栓78联接并胀紧,可将空调纵向固定并降低因压缩机19、21震动产生的噪音,在斜钢79上打孔并拧入螺栓,可将空调固定在墙面上,防止空调与窗户脱轨滑出窗外,斜钢79端部采用45°切割并焊接于侧梁64,其上焊有主横梁76,可将换热单元支撑隔板13(图未示出)固定于该处。
[0130] 参考图26,该空调共有3根钢丝绳,用于防止空调过长时中部“塌腰”,钢丝绳安装方法如下:
[0131] 钢丝绳1,80;钢丝绳1,带圈的一端为固定端,骨架的两个侧梁64内部焊有金属片1,84,金属片1,84上有圆孔,将螺栓86分别以同心放置于侧梁64的内侧并焊死,将螺栓穿进钢丝绳1,80带圈的一端,并拧进螺栓孔。
[0132] 再将钢丝绳1,80的另一端从底部绕过联接换热单元支撑隔13与送风单元支撑板7的螺栓,钢丝绳1,80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螺栓在靠近螺栓头的位置有圆孔,将钢丝绳1,
80穿进该孔使之固定,最后将螺栓拧进螺母,该螺栓可调节钢丝绳1,80的松紧。
[0133] 钢丝绳2,81;钢丝绳2,81固定端在骨架的侧梁64有圆孔,将钢丝绳2,81的固定端穿进该孔并固定,钢丝绳2,81的可调节端在骨架的侧梁64内部有可按垂直于钢截面方向滑动的金属片2,85,钢丝绳2,81的一端缠绕在金属片2,85上,金属片2,85的大小与钢截面的内部轮廓一致,金属片有圆孔,可将螺母和该圆孔同心焊接,再将螺栓拧进该螺母(该螺栓为“钢丝绳1,80”中提到的固定端的螺栓),该螺栓可用来调节钢丝绳2,81的松紧。
[0134] 钢丝绳3,82;将钢丝绳3,82穿入槽钢65在侧梁64的上部有圆孔,将钢丝绳3,82两端合并并插入侧梁64上面的圆孔,在斜钢79上有圆孔将螺母的圆心和该圆孔同心并焊接,再将螺栓拧进螺母,螺栓在靠近螺栓头的位置有圆孔。最后将钢丝绳3,82穿进该孔并固定,把螺栓拧进螺母,该螺栓可用来调节钢丝绳3,82的松紧。
[0135] 参考图27,为该空调采用胀紧机构Ⅵ与窗口固定,以卧装窗上空调为例,安装方法如下:
[0136] 该胀紧机构至少有两个支撑柱74,两个胀紧螺栓78,该支撑柱74设置在塑钢窗两侧型材87内的空腔里,支撑柱74的顶端和侧立柱73的底端焊有厚度至少为20mm金属块77,金属块77上带有螺纹孔,将胀紧螺栓78带有螺纹的一端对应的拧入该孔,另一端插入侧立柱73金属块上的通孔。
[0137] 在安装空调时,先将底部窗框88放置于窗口的底部,再将空调和侧窗框型材87一同装入窗口,最后把胀紧螺栓78拧紧,使安装于窗户上下的空调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在转动螺栓进行胀紧时,在金属块上插入一锁止销(图未示出)使其锁定。
[0138] 本发明空调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空调可根据翻板机构和各制冷单元的工作状态的变化构成9种基本工作模式:
[0139] 1.参考图28;通风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平行时,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加湿介质14都停止工作,仅送风单元工作,此时为通风降温模式。大量的室外空气经送风单元送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0] 2.参考图29;新风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半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呈约60°时,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加湿介质14都停止工作,仅送风单元工作,此时为新风模式。少量的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进风口进入,大量的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两者结合经送风单元送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1] 3.参考图30;内循环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封闭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呈垂直时,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加湿介质14都停止工作,仅送风单元工作,此时为内循环模式。无室外空气进入,仅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经送风单元送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2] 4.参考图31;水蒸发降温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平行时,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都不工作,加湿介质14工作,此时为水蒸发降温模式。此时大量的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进风口进入,经加湿介质14加湿冷却后,再经送风单元进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3] 5.参考图32水蒸发新风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半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呈约60°角,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都不工作,加湿介质14工作,少量的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进风口进入,大量的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两者结合经加湿介质14加湿冷却后,在由送风单元送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4] 6.参考图33;水蒸发内循环模式,翻板主体25处于封闭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方向呈垂直时,蒸发器15和冷凝器18都不工作、加湿介质14工作,此时工作为内循环模式,无室外空气进入,仅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经送风单元送入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5] 7.参考图34;机械通风模式,当翻板主体25处于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平行时,加湿介质14不工作,蒸发器15冷凝器18工作,此时为机械降温模式。此时室外的空气从室外空气进风口进入,由送风单元引导,经过蒸发器,空气被冷却,最后被送风单元输送到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6] 8.参考图35;机械新风模式,翻板主体25处于半开启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正方向呈60°角,加湿介质14不工作,蒸发器15冷凝器18工作,此时为机械降温模式,少量的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进风口进入,大量的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两者结合经过蒸发器被冷却,再经送风单元送到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7] 9.参考图36;为机械内循环模式,翻板主体25处于封闭位置即翻板主体25与水平方向垂直时,加湿介质14停止工作,蒸发器15冷凝器18工作,此时为机械降温模式,大量的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经过蒸发器15被冷却,再经送风单元送到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148] 参考图37;安装于窗上的积木式型材空调冷凝水处理办法;
[0149] 所述蒸发器冷凝水经台阶式导流片91流入集水槽92,蒸发器15至少有一个集水槽92,集水槽92内至少有一个冷凝水排水水泵89。
[0150] 具体步骤为;
[0151] 冷凝水排水水泵89将集水槽92内的冷凝水经冷凝器18上方的冷凝水排水管路90,通过冷凝水排水管路90上的淋水孔将冷凝水淋至冷凝器18,从而给冷凝器18降温;
[0152] 参考图38a;卧装空调换热单元水蒸发降温方式的循环供水部分由;循环水泵12、循环管路93、布水器16、湿帘14、集水槽92构成。循环供水部分工作方式如下;
[0153] 循环水泵12将集水槽92内的水加压经循环管路93送至布水器16,再经布水器16上设置的网状喷水口,均匀的喷在湿帘14上方后经湿帘14流回至集水槽92完成循环供水。由于循环供水在不断的蒸发消耗所以,集水槽92还要连接供水管94以补充供水。
[0154] 参考图38b;本发明空调水蒸发系统机械浮子阀方式的,水供给结构为:水蒸发供水装置由自来水管道102、供水阀101、带有水位控制浮子阀100的外置水盒99(可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或其它有饮用水源的地方),通过“U”型供水管路94(可穿过房间装潢的踢脚线98)连接位于空调主体换热单元下方的集水槽92连接构成。
[0155] 由于“U”型供水管的特性(管内装满水时两管口水位将始终保持一致)通过调整外置水盒99内设置的浮子阀100可将换热单元下方的集水槽92的水位控制在正常使用范围之内。
[0156] 参考图38c本发明空调水蒸发系统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方式的,水供给结构水蒸发供水装置由自来水管道102、供水阀101、电磁阀105(可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或其它有饮用水源的地方),通过供水管路94(可穿过房间装潢的踢脚线98连接位于空调主体换热单元下方带有水位传感器的集水槽92构成。
[0157] 在换热单元工作在水蒸发模式时,换热单元内集水槽92水位将低于水位传感器104设定水位时,水位传感器104发出的缺水信号给电控单元Ⅶ,电控单元通过补水电磁阀控制线103将补水电磁阀105打开,自来水靠自身的压力流经供水阀101、补水电磁阀105、供水管94流至集水槽92进行补水。
[0158] 在补水过程中,当集水槽92内的水位升高至设定水位时,水位传感器104发出的有水信号给电控单元Ⅶ,电控单元Ⅶ通过补水电磁阀控制线103将补水电磁阀105关闭,完成补水。
[0159] 但是在水位控制阀(浮子阀100或补水电磁阀105)始终处于常开状态时或其它故障原因导致换热单元Ⅲ内集水槽92内的水向外溢出漏到屋内,如没有得当的处理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还将设置溢流管95。
[0160] 溢流管95一端连接换热单元Ⅲ内集水槽92的上方,溢流管95的另一端接至窗外。当水位异常升高时集水槽92内的水将通过溢流管95流至室外,进而有效地防止水位异常时漏到屋内造成的影响。
[0161] 参考图39;为本发明空调带上回风风道的空调结构图此结构主要是为了,添加在上述卧装空调不具备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06。此时本发明空调具备;室外空气进风口2、室内空气回风口3(此时设置在空调主体上方)、送风口4、室内空气排出口106、应用此种空调结构,可不用在室内其它地方设置排风风口。
[0162] 参考图40;为本发明空调带上回风风道空调卧装在窗上,工作于内循环机械降温方式;此时散热单元Ⅳ工作、换热单元Ⅲ蒸发器工作、送风单元Ⅱ工作、翻板机构Ⅴ工作在内循环位置,具体室内、室外的空气流动参见图中箭头。
[0163] 参考图41;为本发明空调带上回风风道空调卧装在窗上,工作于外循环水蒸发降温方式;此时散热单元Ⅳ停止工作、换热单元Ⅲ湿帘工作、送风单元Ⅱ工作、翻板机构Ⅴ工作在外循环位置,具体室内、室外的空气流动参见图中箭头。
[0164] 参考图42;本发明空调直立安装的具体实施内容,在直立安装空调时与卧装空调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有很多共同点,在此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0165] 立式安装空调包括:送风单元Ⅱ,换热单元Ⅲ,散热单元Ⅳ,翻板机构Ⅴ、胀紧框架Ⅵ,电器控制装置Ⅶ构成;
[0166] 参考图43本发明空调直立安装的送风单元为贯流送风结构;将带有蜗壳的送风单元上盖板36(以下简称”送风单元上盖板”)、带有蜗壳的送风单元下盖板37(以下简称”送风单元下盖板”)用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进行固定,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为冲压钣金件,其上有圆孔,送风单元上盖板36和送风单元下盖板37对应该圆孔的位置同样有圆孔,用螺栓拧入,将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与送风单元上盖板36和送风单元下盖板37固定,在每个贯流风轮9的两侧均有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使其能固定送风电机5。
[0167] 参考图44送风单元为离心送风结构;将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用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进行固定,送风单元上盖板36、送风单元下盖板37,将离心风机附加蜗壳38卡接,在离心风轮10的两端分别放置两个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作为离心风轮的两侧挡板,在送风电机5的两侧各加一个送风单元支撑隔板7使其能固定送风电机5。
[0168] 参考图45立式空调换热单元由;换热单元上盖板107、换热单元下盖板113均为钣金冲压件。
[0169] 换热单元上盖板107对应其下方湿帘14的位置有两个凹槽用于放置布水器16,换热单元下盖板113在对应其上方湿帘14的位置有两个凹槽可作为集水盒112。
[0170] 在空调底部还可填充泡沫,该泡沫将空调底部分成内外两部分,可起到保温和阻隔噪音的作用。
[0171] 参考图46、该空调的散热单元Ⅳ内冷凝器18的安装方法如下;该冷凝器18长度可根据空调的长度而改变,冷凝器18上设置有若干冷凝器支撑钢60,作为支撑。
[0172] 参考图47,该空调散热单元由冷凝器18、冷凝器支撑钢60、冷凝风扇22、风扇护罩122、散热单元上盖板116、散热单元下盖板117构成。该系统至少有一个冷凝风扇22,冷凝风扇22的数量可随冷凝器18的高度而改变。
[0173] 该系统安装方法如下:
[0174] 冷凝器18两端有散热单元上盖板116、散热单元下盖板117、可根据可冷凝器18的排列形状、管径大小、在散热单元上盖板116,散热单元下盖板117之间可根据冷凝风扇22的数量装有冷凝器支撑钢60、在冷凝器18的上端有一个金属罩124防止在空调搬运时碰伤冷凝器18上的铜管,将风扇电机118固定于风扇支撑立柱120,再将两根风扇支撑立柱
120与冷凝器支撑钢60焊接,冷凝器支撑钢60的两端带有两个固定耳,将冷凝器支撑钢60与风扇护罩124用螺栓固定。
[0175] 参见图48;风扇护罩由四个相同结构和大小的护罩单体59拼接而成,每个护罩单体的两端各有“T”形凸起126和“T”形凹槽127,护罩单体之间首尾相连可成为完整的护罩。
[0176] 参考图49该立式空调通过两个钢架128与墙体固定,在安装该空调时,墙壁开好洞口,将两侧的钢架128先装进洞口并靠在洞口的两侧,并在洞口的两侧加上海绵129加以密封,然后将空调装入洞口,将钢架128与空调用螺栓固定。
[0177] 参考图50为直立式空调安装完成示意图
[0178] 参考图51为直立式空调安装完成的截面图
[0179] 参考图52为直立式空调机械降温工作示意图
[0180] 参考图53为直立式空调水蒸发降温工作示意图
[0181] 参考图54为本发明空调直立安装水蒸发降温循环供水部分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0182] 水蒸发工作用水来自自来水管道102依次通过浮子阀100、循环水泵a114、循环管路93、布水器16喷淋在湿帘14上将湿帘加湿,此时湿帘上的水一部分被经过湿帘的空气蒸发、一部分受重力影响流入立式空调集水盒112完成水蒸发降温循环供水部分工作。
[0183] 参考图55该空调可根据需要组合为风幕,该风幕的长度可根据型材的特点按门口或窗口的宽度进行调整,该风幕包括:L型蜗壳132,蜗舌134,贯流叶轮135,加热器136,过滤网130,铁丝网131,L型蜗壳支撑隔板133,风机电机137,构成。
[0184] 参考图56为本发明的电器控制装置。
[0185] 电器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由逆变控制器接收来自电源部分提供的电流、控制开关(遥控器)的输入信号、各功能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通过逆变控制器设定的工作模式程序处理后,再有选择的控制送风电机、循环水泵、压缩机以及其它相关执行部件,完成控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