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46450.9

文献号 : CN1022246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丹尼尔.比肖夫克里斯琴.厄伯温

申请人 : 泰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具有插接到彼此之中的第一插接壳体和第二插接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其中在第一插接壳体中设置接触固定装置,该接触固定装置能够从预锁定位置带入到末端位置,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防止第一插接壳体的触头意外地分开,在第二插接壳体上可移动地安装促动装置,该促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插接壳体,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由于促动装置从打开位置移动到末端位置而插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接触固定装置具有阻碍元件,所述阻碍元件伸入到促动装置或者第一插接壳体的移动路径中,并防止在当接触固定装置不是位于末端位置时第一插接壳体和第二插接壳体插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插接到彼此中的第一插接壳体(2)和第二插接壳体(3)的插接连接器(1),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中设置接触固定装置(16),该接触固定装置(16)能够从预锁定位置带到末端位置,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防止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的触头(56)意外地分开,在所述第二插接壳体(3)上可移动地安装促动装置(10),该促动装置(10)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由于所述促动装置(10)从预锁定位置移动到末端位置中而插接在一起,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具有阻碍元件(17),所述阻碍元件(17)伸入到所述促动装置(10)或者所述第二插接壳体(3)的移动路径中并防止当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不在末端位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插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促动装置(10)实施为滑动件,其中所述阻碍元件(17)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所述预锁定位置阻碍所述滑动件滑动到所述末端位置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上和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上设置第一锁定装置(23,24,26),从而允许在所述预锁定位置锁定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上和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上设置第二锁定装置(52,62),从而允许在所述末端位置锁定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具有凹陷(19),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的导引元件(18)伸入到该凹陷(19)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具有在一区域中的凹槽(36),该区域在插接状态下安置在所述第二插接壳体(3)中,所述阻碍元件(17)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预锁定位置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外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不能被推到一起,所述阻碍元件(17)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末端位置布置成至少局部部分完全在所述凹陷中,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能够一个插入到另一个内部。

7.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具有两平行导引连接板(20,21),该平行导引连接板(20,21)在两个侧面上导引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局部部分。

8.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实施为具有第一局部部分(45)和第二局部部分(46)的倾斜滑动元件的形式,所述第一局部部分(45)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头(56)的互锁板(47),所述第二局部部分(46)具有所述阻碍元件(17)。

9.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支架臂(22,23),该支架臂(22,23)横向围绕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并在所述预锁定位置和所述末端位置固定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在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第二支架臂(23)设置用于保持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所述第二支架臂(23)实施为与第一支架臂(22)镜像对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互锁板(47)伸入到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中,并根据位置妨碍用于触头(56)的插口(60)。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互锁板(47)实施为具有安置在两个侧面上的横向凹陷(48)的连接板的形式,在两个侧面上的所述凹陷(48)由阻碍面(50)界定,所述凹陷(48)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所述预锁定位置清除用于插入所述触头(56)的接触室的插口(60),并且所述阻碍面(50)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末端位置至少部分地阻碍所述接触室的所述插口(60)。

13.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阻碍元件(17)实施为在两个侧面上倾斜的局部板的形式,所述两个倾斜的局部板(43,44)横向围绕所述第一插接壳体(2)。

14.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促动装置(10)安置在所述阻碍元件(17)的上方,所述阻碍元件(17)在所述接触固定装置(16)的所述预锁定位置阻止所述促动元件压入到所述第二插接壳体(3)和所述末端位置中。

15.一种包括在如权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中的第一插接壳体(2)。

说明书 :

插接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插接到彼此中的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的插接连接器,所谓的第二固定装置形式的接触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插接壳体中。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接触固定装置的第一插接壳体。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的各种插接连接器以及具有接触固定装置的第一插接壳体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0003]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在现有技术中同样是已知的,在那里提供一促动装置,该促动装置的促动使得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插接在一起。
[0004] 美国专利US4,959,023公开了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的电插头连接器。一种接触固定装置,其可以插入到第一插接壳体中到预锁定位置,同样被提供。在预锁定位置,接触固定装置阻碍第二插接壳体的插入。接触固定装置可以滑动到末端位置,以使得插入空间通畅,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插接在一起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插接连接器和改进的第一插接壳体。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插接到彼此中的第一插接壳体和第二插接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和以上所述的第一插接壳体实现,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壳体中设置接触固定装置,该接触固定装置能够从预锁定位置带到末端位置,其中所述接触固定装置防止所述第一插接壳体的触头意外地分开,在所述第二插接壳体上可移动地安装促动装置,该促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插接壳体,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由于所述促动装置从预锁定位置移动到末端位置中而插接在一起,所述接触固定装置具有阻碍元件,所述阻碍元件伸入到所述促动装置或者所述第二插接壳体的移动路径中并防止当所述接触固定装置不在末端位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插接在一起。
[0007] 插接连接器的优点在于这样的事实: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在促动装置的帮助下插接在一起仅仅当第一插接壳体的接触固定装置处于末端位置才成为可能,这样防止第一插接壳体的触头意外地分开。
[0008] 所述目的通过以上所述的插接连接器实现,因为固定装置具有阻碍元件,当接触固定装置并不处于末端位置时该阻碍元件接触位于第二插接壳体或者促动装置的移动路径中。阻碍元件的配置防止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能够在接触固定装置没有处于末端位置的情形下在促动装置的帮助下插接在一起。
[0009] 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第一锁定装置,接触固定装置通过该第一锁定装置保持在第一插接壳体上的预锁定位置。这允许接触固定装置预安装在预锁定位置并俘获地紧固到到第一插接壳体。
[0010] 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第二锁定装置,接触固定装置通过该第二锁定装置在末端位置锁定到插接壳体。这确保接触固定装置在抵达末端位置后不会在此分开。随后,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可以在促动装置的帮助下没有困难地插接在一起。
[00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阻碍元件具有凹陷,第一插接壳体的导引元件伸入到该凹陷中。
[00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壳体在一区域具有凹陷,该区域在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安置在第二插接壳体中。此外,阻碍元件在预锁定位置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陷外面。在接触固定装置的末端位置,阻碍元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陷中,以使得第一插接壳体可以与阻碍元件具有相对小的间隙地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壳体具有两个平行导引连接板(web),其横向地导引阻碍元件的至少局部部分。这样,接触固定装置和阻碍元件的固定导引成为可能。
[00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触固定装置实施为倾斜滑动元件的形式,第一局部部分具有固定板,该固定板插入到第一插接壳体中用于固定触头。第二局部部分实施为阻碍元件。倾斜滑动元件形式的接触固定装置的实施例的生产和提供以及固定处理是经济且简单的。
[001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触固定装置具有两臂式支架,用于保持接触固定装置在第一插接壳体上。支架在这种情况中在两相对侧面围绕第一插接壳体并用于锁定在预锁定位置和末端锁定位置。
[001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阻碍元件是板形式的,其在两个侧面上倾斜,倾斜的局部板横向地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插接壳体。阻碍元件在第一插接壳体上的额外导引和固定因此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0016] 在此及后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0017] 图1示出插接连接器;
[0018] 图2示出第二插接壳体;
[0019] 图3示出具有在预锁定位置的接触固定装置的第一插接壳体;
[0020] 图4示出接触固定装置;
[0021] 图5示出没有接触固定装置的第一插接壳体;
[0022] 图6示出面对插入侧的第一插接壳体;
[0023] 图7示出面对连接侧面的第一插接壳体;
[0024] 图8是触头与接触固定装置处于末端位置的示意性视图;
[0025] 图9是安装的插接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6] 图10示出安装的插接连接器的部分;
[0027] 图11示出插接连接器的进一步实施例;
[0028] 图12是图11的插接连接器的侧视图;
[0029] 图13示出第一插接壳体的进一步实施例;和
[0030] 图14示出互锁板的进一步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图1是具有第一插接壳体2和第二插接壳体3的插接连接器1的透视图。电触头,其连接到第一电线4,安置在第一插接壳体2中。进一步的电触头,其连接到第二电线5,安置在第二插接壳体3中。为了电接触第一插接壳体2的触头和第二插接壳体3的进一步的触头,第一插接壳体2通过前端部分7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的接收开口6中。前端部分7具有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的第一或者第二导向槽8、9中的导引凸出部。第一和第二导向槽8、9安置在第二插接壳体的壳体框架内部并连接到接收开口6。
[0032] 第二插接壳体3具有滑动元件形式的促动元件10,该促动元件通过两导引臂14、15横向伸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导引臂14、15插入到壳体框架13的横向缝槽29、30中。
两导引臂14、15横向伸入到接收开口6中。两导引臂14、15每个具有第一和第二导轨11、
12,第一和第二导轨11、12在促动元件10的所示预锁定位置开口到导向槽8、9中并接收前端部分7的导引凸出部。第一和第二导轨11、12和导引凸出部实施为以使得在促动元件10横向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的过程中,导轨11、12中的导引凸出部更深地拉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这样,第一插接壳体2同样更深地拉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直到在促动元件
10的末端位置第一插接壳体1的触头接触第二插接壳体3的进一步的触头。促动元件10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插接壳体2的插入方向垂直。
[0033] 在第一插接壳体2上,在窄侧面上设置接触固定装置16,通过接触固定装置16第一插接壳体2的电触头可以防止以第二固定装置的形式被抽出。接触固定装置16具有与框架32结合的板31。框架32围绕凹陷19,在凹陷19中安置第一插接壳体2的导引元件18。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陷19在它的实施例中是正方形的,导引元件18从而实施为矩形块的形式。此外,框架32在相对侧边上由第一插接壳体2的第一或者第二导引壁20、21限定。
而且,第一插接壳体2具有与板31的连接侧的侧边邻接的两导引边角33、34,导引边角33、
34与板31的边角区域相关联。
[0034] 与板31相对,在向着第二插接壳体的方向延伸的阻碍元件17实施在前侧框架部分35上。阻碍元件17安置在前端部分7的第一窄侧80的凹槽36上方。阻碍元件17延伸直到第二插接壳体3的前侧边缘区域37。接触固定装置16具有从板31横向地发出的两个保持支架22、23,保持支架22、23从第一插接壳体2的第一窄侧80在向着第一插接壳体2的第一或者第二宽侧的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保持连接板24实施在第一插接壳体2的第一和第二宽侧上。在示出在图1中的接触固定装置16的预锁定位置,第一保持支架22的第一锁定凸出部26(未示出)抵达第二保持板(未示出)后面。接触固定装置16这样被防止拆卸。由于横向导引壁20、21和导引边角33、34形式的导引以及凹陷19中导引元件
18的配置,接触固定装置在第一窄侧的平面中的位移是不可能的。接触固定装置16在所示预锁定位置并不位于第一插接壳体2的第一窄侧80上。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例如由塑料材料制成。
[0035] 图2是面对接收开口6的第二插接壳体3的透视图。第二接触壳体38,其具有用于引入电触头的第二接触开口39,安置在接收开口6中。此外,第一插接2的套筒形状的前端部分7可以插入其中的环形的接收空间40设置在接触壳体38和壳体框架13之间。
[0036] 图3是具有在预锁定位置的接触固定装置16的第一插接壳体2的透视图。第一和第二导引凸出部27、28实施在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宽侧上。套筒形状的前端部分7具有大致矩形的圆整的横截面并延伸直到第一插接壳体2的邻接边41,第一插接壳体2的邻接边41在三个侧面上围绕第一插接壳体2并安置在垂直于前端部分7的纵向延伸的平面中。在前侧框架部分35的区域中,周边邻接边41中断。邻接所述邻接边41,前端部分7在第一侧面42上具有凹槽36,凹槽36邻接所述邻接边41。可以从图3中看出的,阻碍元件17伸出超过第一侧面42并安置在凹槽36上方。阻碍元件17在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施为具有两横向局部板43、44的倾斜板的形式。局部板43、44围绕前端部分7的宽侧的一部分。图3清楚示出接触固定装置16通过凹陷19的侧边直接抵靠着导引元件18的侧边布置。此外,板31与导引元件18相对地通过导引边角33、34界定。而且,第一和第二导引壁21、22在相对纵向侧面上界定框架19。这样,接触固定装置16不能在板31的平面中位移,以使得保持支架22、23允许牢固锁定到第一和第二保持连接板24、25。
[0037] 图4是接触固定装置16的透视图,接触固定装置16实施为具有两个局部部分45、46的倾斜滑动元件的形式,第一局部部分45实施为互锁板47,互锁板47在安装状态下插接到第一插接壳体2中。互锁板47具有开口48,通过该开口48,触头在接触固定装置16的预锁定位置从连接侧面49(图3)插入到接触腔室中的第一插接壳体2中。此外,开口48通过阻碍边50界定,阻碍边50在接触固定装置16的末端位置减小接触腔室的插入开口的大小,从而防止触头从接触腔室抽出。
[0038] 第二局部部分46由板31、框架32和阻碍元件17形成。阻碍元件17紧固到框架32以在向着互锁板47的方向竖直向下偏移。此外,阻碍元件17的局部部分51伸入到凹陷19中,从而界定凹陷19的对于导引元件18可用的区域。而且,第一保持支架22、23具有从保持支架22、23的末端区域延伸出来进入到与板31平行的平面中的第二锁定凸出部
52。接触固定装置16例如由塑料材料制造为一件。取决于选择的实施方式,周边密封件53可以设置在从互锁板47到板31的过渡区域中。这样,第一插接壳体2密封在用于互锁板
47的插口的区域中。
[0039] 图5示出没有接触固定装置16的第一插接壳体2。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看到用于互锁板47的插口54,插口54具有矩形横断面并且密封53安置在其中。插口54在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施为阶梯状的矩形形状的横截面。以对应的方式,互锁板47同样具有阶梯的矩形横截面。从图5可以看出,凹槽36从前端部分7的上侧面42的横向边55开始延伸直到导引元件18的横向边55。而且,凹槽36延伸直到第二横向边83,第二横向边83形成在上侧面42上,该上侧面42从邻接边41间隔开地设置并与前端部分7相横向。此外,凹槽36同样以折叠边81、82的形式横向延伸直到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窄侧面的限定高度。周边邻接边41安置在垂直于前端部分7的纵向方向的平面中,前端部分7的上侧面42从而保持自由并且不提供邻接边41。触头56,其伸出通过插口54直到前端部分7,示意性地插接在第一插接壳体2中。
[0040] 图6是面对前端部分7的第一插接壳体2的透视图。具有第一触头开口58的第一触头壳体57设置在前端部分7中。触头56的销末端通过第一接触开口58之一导引出来。此外,可以清楚看出,邻接边41在三个侧面上围绕前端部分7。前端部分7具有第二接收开口59,第二插接壳体3的第二接触壳体38插接到接收开口59中。
[0041] 图7是到第一插接壳体2的连接侧面49上的视图,触头56插接到第一插接壳体2中并在接触固定装置16的帮助下通过互锁板47互锁以防止分开。在这种情况中,互锁板47的阻碍边50伸入插口60中并抵达背面的接触56后面。这样,触头56不能意外地从第一插接壳体2抽出。这样,触头56在作为第二接触固定装置的接触固定装置16的帮助下固定在第一插接壳体2中。
[0042] 图8是在互锁状态下接触固定装置16和触头56的示意性视图。在这种情况中,接触固定装置16的阻碍边50抵达触头56的接触主体61的后面。用于锁定在接触室中的锁定跗84设置在接触主体61上。
[0043] 图9是与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完全插接在一起的插接连接器1的局部图,促动元件10和接触固定装置16都位于末端位置。在末端位置,接触固定装置16在形成在保持支架22、23的第二锁定凸出部52和第一插接壳体2上的锁定凹陷62的帮助下锁定到第一插接壳体2。
[0044] 为了在板31的帮助下简单压下接触固定装置16,在第一和第二导引边角33、34之间设置凹口63。这样,板31可以在工具的帮助下或者在手指的帮助下压下,工具或者手指从而插入到凹口63中。
[0045] 邻接边41在所示位置直接邻接第二插接壳体3的壳体框架13的前侧边缘区域37。这样,阻碍元件17至少部分地插入在壳体框架13中或者至少安置在促动元件10下方。
[0046] 图10示出从图9的完全安装的插接连接器1,促动元件10和壳体框架13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中,可清楚看出,阻碍元件17安置在凹槽36中并插入在壳体框架13中。如果接触固定装置16位于预锁定位置,那么阻碍元件17向上伸出超过导引部分7的上侧面42并因此不能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因为环形接收空间40适合导引部分7的横截面。这样,仅一旦接触固定装置16位于末端位置,也就是阻碍位置,第一插接壳体2才可以在促动元件10的帮助下拉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并且阻碍元件17在凹槽36中降低。
[0047] 图11是插接连接器1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其中接触固定装置16的阻碍元件17仅向上导引到邻接边41。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促动元件10延伸到阻碍元件17上方的区域中。在末端位置促动元件10的竖直位置安置为低于在接触固定装置16的预锁定位置阻碍元件17的竖直位置。此外,在接触固定装置16的末端位置阻碍元件17的竖直位置安置为在末端位置低于促动元件10的竖直位置。这样,同样在这个实施例中,仅一旦接触固定装置16处于末端位置促动元件10才能够被带到末端位置。这样,阻碍元件17不必总是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如果仅一旦接触固定装置16处于末端位置促动装置
10从预锁定位置到末端位置中的运动才释放,这是足够的。
[0048] 图12是图11的插接连接器1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在这种情况中,接触固定装置16处于预锁定位置。促动元件10同样处于预锁定位置。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同样处于预锁定位置,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导引凸出部从而接合第一和第二导引凹槽和促动元件10的第一和第二导轨。为了实现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推到一起,现在必需将促动元件10更深地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促动元件10在所示实施例中实施为以使得促动元件10的局部部分85安置在阻碍元件17上方。阻碍元件17通过邻接抵靠局部部分85而阻止促动元件10插入到末端位置中。这样,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不能经由促动元件
10的促动完全插接到彼此中。
[0049] 仅一旦接触固定装置16已经插接到末端位置中,也就是更深地进入到第一插接壳体2中,阻碍元件17才清除用于插入促动元件10到末端位置中从而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的路径。这样,仅由于促动装置10的移动路径的阻止,在接触固定装置的预锁定位置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完全插接在一起可以得以防止。在图12的实施例中,接触固定装置16实施为具有阻碍元件17以使得阻碍元件17并不横向延伸直到前端部分7。在这个实施例中,阻碍元件17并不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即使当第一和第二插接壳体2、3完全插接在一起。这样,第二插接壳体的运动路径并不由接触固定装置16阻止。
[0050] 但是,取决于选取的实施方式,接触固定装置16可以额外地实施为具有阻碍元件以使得阻碍元件横向伸出超过前端部分7并且在完全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同样插入到第二插接壳体3中。在这个实施例中,促动装置10的运动路径和第二插接壳体3的运动路径都在当接触固定装置16处于预锁定位置时被阻碍元件阻止。
[0051] 图13示出第一插接壳体2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板31实施为连续板并且不提供凹陷19。在这个实施例中,板31在连接侧面49的三个侧面上通过在两个侧面上都倾斜的边缘64界定。此外,第一插接壳体2具有两横向连接板65、66,其横向安置为与边缘64的倾斜局部边缘67、68间隔开。第一和第二连接板65、66此外在相对的纵向侧面上界定板31。在第一连接板65和第一局部边缘67之间以及在第二连接板66和第二局部边缘68之间的凹口中,保持支架22、23横向向下导引。第一和第二连接板65、66横向伸出超过第一插接壳体2的上侧面42,并额外地沿着宽侧面与侧连接板69向下结合。第三和第四锁定凸出部71实施在侧连接板69上。在第三或者第四锁定凸出部71上,第一和第二保持支架
22、23的第一锁定凸出部锁定在预锁定位置中。
[0052] 板31导引出来超过邻接边41并且在每种倾斜下通过在相对侧面上的两个侧73、74抵达邻接边41后面。这提供与前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阻碍元件17的安装和导引。
[0053] 在这个实施例中,板31的前边75同样形成用于第二插接壳体3的邻接边。
[0054] 对于在末端位置接触固定装置16的锁定,保持支架22、23的第二锁定凸出部52(未示出)与其接合的锁定凹陷76横向地设置在第一插接壳体2上。
[0055] 阻碍元件17在这个实施例中伸出超过邻接边41并安置在导引部分7的凹槽36上方。图12示出在预锁定位置的接触固定装置16。在将接触固定装置挤压到末端位置,也就是到锁定位置中后,阻碍元件17向后移动到凹槽36中,以使得第一接触壳体2可以插入到第二接触壳体中直到邻接边41。
[0056] 在图13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阻碍元件17可以仅延伸直到邻接边41,促动元件10可以伸出超过邻接边41,如在图11和1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
[0057] 图14示出具有互锁板47的接触固定装置16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互锁板47具有在两个纵向侧面上彼此相对的凹陷形式的横向开口的开口48。互锁板47实施为互锁具有相对侧边的触头的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