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马达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47733.4

文献号 : CN1022304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圣达王美芬汪志祥惠炳洪

申请人 : 张家港圣美意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主机与全自动过滤器同步启动的液压马达,包括马达体、端盖、定子和转子,马达体内设置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定子上的两挡油板和转子上的两叶片将定子内的腔体分成四个储油腔,对角储油腔相通,马达体内设置有三位二通换向阀,三位二通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内设置有进油路和设置在进油路两侧的出油路,阀体内设置油腔,进油路和出油路的一端分别与油腔相通,进油接头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上进油路相通,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的储油腔相通,马达体内还设置有可使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油路往复换向的换向装置。

权利要求 :

1.液压马达,包括马达体,设置在马达体上的端盖,设置在马达体下方的定子和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马达体内设置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油板,转子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叶片,两挡油板和两叶片将定子内的腔体分成四个储油腔,对角的两个储油腔分别通过设置在转子上的输油通道相通,马达体内设置有三位二通换向阀,三位二通换向阀包括阀体和滑动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杆,阀体内设置有进油路和设置在进油路两侧的出油路,阀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阀体两端的油腔,进油路和出油路的一端分别与油腔相通,阀杆位于该油腔中,阀杆上设置有两密封凸台,两密封凸台的外表面分别与油腔的内壁相接触,进油路与相邻出油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密封凸台之间的距离,两出油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密封凸台之间的距离,进油接头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上进油路相通,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的储油腔相通,马达体内还设置有可使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油路往复换向的换向装置,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储油腔交错相通,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Y形拨叉、固定在转子一端的U形拨块及L形拨杆,其中拨叉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的两端相连,拨块位于马达体内,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马达体底部,拨杆的另一端与拨叉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拨杆上设置有小拨块,小拨块的一端位于U形拨块的两直线段之间,拨叉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转动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上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内设置有压簧,压簧与阀杆之间设置有滚珠,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沿其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用于对滚珠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说明书 :

液压马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在船上的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大部分安装在船上的全自动过滤器的动力来源是电机或者气缸,而船用主机的动力来源为油泵。在实际工作时,在启动油泵为主机提供动力时,还需打开全自动过滤器电机上的电源或打开全自动过滤器气缸上的空气开关,不能做到同步,使得操作比较麻烦。因为船用主机的动力来源是油泵,故船上的电源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主机与全自动过滤器同步启动的液压马达。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马达,包括马达体,设置在马达体上的端盖,设置在马达体下方的定子和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马达体内设置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所述定子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油板,转子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叶片,两挡油板和两叶片将定子内的腔体分成四个储油腔,对角的两个储油腔分别通过设置在转子上的输油通道相通,马达体内设置有三位二通换向阀,三位二通换向阀包括阀体和滑动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杆,阀体内设置有进油路和设置在进油路两侧的出油路,阀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阀体两端的油腔,进油路和出油路的一端分别与油腔相通,阀杆位于该油腔中,阀杆上设置有两密封凸台,两密封凸台的外表面分别与油腔的内壁相接触,进油路与相邻出油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密封凸台之间的距离,两出油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密封凸台之间的距离,进油接头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上进油路相通,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的储油腔相通,马达体内还设置有可使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油路往复换向的换向装置。
[0005] 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储油腔交错相通,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Y形拨叉、固定在转子一端的U形拨块及L形拨杆,其中拨叉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的两端相连,拨块位于马达体内,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马达体底部,拨杆的另一端与拨叉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拨杆上设置有小拨块,小拨块的一端位于U形拨块的两直线段之间,拨叉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转动的限位块;
[0006] 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储油腔交错相通,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Y形拨叉、固定在转子一端的主动齿轮及L形拨杆,其中拨叉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的两端相连,主动齿轮位于马达体内,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马达体底部,拨杆的另一端与拨叉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拨杆上套设有与转子上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拨叉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转动的限位块;
[0007] 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路分别通过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过渡油路与马达体下方定子内两个相邻储油腔垂直相通,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设置在马达体底部的Y形拨叉、固定在转子一端的主动链轮及L形拨杆,其中拨叉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的两端相连,主动链轮位于马达体内,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马达体底部,拨杆的另一端与拨叉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拨杆上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拨叉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转动的限位块;
[0008] 所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上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内设置有压簧,压簧与阀杆之间设置有滚珠,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沿其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用于对滚珠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液压马达后,可使船用主机与液压马达采用同一个供油泵,即可实现船用主机与全自动过滤器同步启动,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电源,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中去除端盖后的俯视图;
[0012]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0013] 图4是图3油路切换后的结构图;
[0014] 图5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是定子与转子的结构图;
[0016] 图7是图6中B-B剖视图;
[0017] 图8是本发明液压马达的爆炸图;
[0018]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马达体,2、端盖,3、定子,4、转子,5、进油接头,6、出油接头,7、挡油板,8、叶片,9、第一储油腔,10、第一输油通道,11、阀体,12、阀杆,13、进油路,14、第一出油路,15、第二进油路,16、油腔,17、密封凸台,18、第二储油腔,19、第三储油腔,20、第四储油腔,21、第一过渡油路,22、第二过渡油路,23、支座,24、拨叉,25、拨块,26、拨杆,27、弹簧,28、小拨块,29、限位块,30、螺栓,31、压簧,32、滚珠,33、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第二输油通道,36、阀座,37、螺杆,38、主动链轮,39、从动链轮,40、链条,41、进油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1] 如图1、图2、图5、图8所示,一种液压马达包括马达体1,设置在马达体1上的端盖2,设置在马达体1下方的定子3和设置在定子3内的转子4,马达体1内设置有进油接头5和出油接头6,定子3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挡油板7,转子4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叶片8。如图6、图7所示,两挡油板7和两叶片8将定子3内的腔体分成四个储油腔——第一储油腔9、第二储油腔18、第三储油腔19、第四储油腔20,对角的两个储油腔分别通过设置在转子4上的输油通道相通,即第一储油腔9与第三储油腔19之间通过第二输油通道35相通,第二储油腔18与第四储油腔20之间通过第一输油通道10相通。马达体1内通过阀座
36设置有三位二通换向阀。如图3和图4所示,三位二通换向阀包括阀体11和滑动设置在阀体11内的阀杆12,阀体11内设置有进油路13和设置在进油路13两侧的出油路——第一出油路14和第二出油路15,阀体11内还设置有连通阀体11两端的油腔16,进油路13、第一出油路14和第二出油路15的一端分别与油腔16相通,阀杆12位于该油腔16中,阀杆12上设置有两密封凸台17。两密封凸台17的外表面分别与油腔16的内壁相接触。为了保证润滑油从一条出油路进入定子3的储油腔内,且定子3储油腔内的润滑油从另一出油路回到马达体1的腔体内,进油路13与第一出油路14或第二出油路15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密封凸台17之间的距离,第一出油路14与第二出油路15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密封凸台
17之间的距离。进油接头5通过设置在马达体1中的进油通路41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进油路13相通,马达体1底部的第二过渡油路22的一端与第二储油腔18相通,另一端穿过马达体1内的阀座36与三位二通换向阀的第一出油路14相通;马达体1底部的第一过渡油路21的一端与第一储油腔9相通,另一端穿过马达体1内的阀座36与第二出油路15相通。马达体1内还设置有可使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油路往复换向的换向装置。如图1所示,该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23设置在马达体1底部的Y形拨叉24、固定在转子4一端的U形拨块25及L形拨杆26。其中拨叉24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12的两端相连,拨块25位于马达体1内,拨杆26的一端通过螺杆37转动设置在马达体1底部,拨杆
26可绕螺杆37转动。拨杆26的另一端与拨叉24的另一端通过弹簧27连接,拨杆26上设置有小拨块28,小拨块28的一端位于U形拨块25的两直线段之间,即U形拨块25可推动小拨块28转动。拨叉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26转动的限位块29。为了进一步保证拨杆26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带动拨叉24一起转动,在三位二通换向阀的上部螺纹连接螺栓30,螺栓30内设置有压簧31,压簧31与阀杆12之间设置有滚珠32,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12沿其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用于对滚珠32进行定位的定位槽——第一定位槽33和第二定位槽34。第一定位槽33和第二定位槽34的开设位置以阀杆12在定位后,进油路13、油腔16和第二出油路15三者相同,或进油路13、油腔16和第一出油路
14相通。上述换向装置中U形拨块25和小拨块28的作用就是使转子4与拨杆26反向转动,在实际生产时,也可利用如一对齿轮等反向传动结构来代替U形拨块25和小拨块28。
[0022] 本发明液压马达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结构相同,如图9所示,其差别仅在于当马达体1底部的第二过渡油路22的一端与第二储油腔18相通,另一端穿过马达体1内的阀座36与三位二通换向阀的第二出油路15相通;马达体1底部的第一过渡油路21的一端与第一储油腔9相通,另一端穿过马达体1内的阀座36与第一出油路14相通时的换向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中换向装置包括通过支座23固定在马达体1底部端盖上的Y形拨叉24、固定在转子4一端的主动链轮38和L形拨杆26,其中拨叉24的两个叉分别与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阀杆12的两端相连,主动链轮38位于马达体1内,拨杆2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马达体1底部,拨杆26的另一端与拨叉24的另一端通过弹簧27连接,拨杆26上设置有从动链轮39,主动链轮38与从动链轮39之间通过链条40相连。拨杆26在从动链轮39的作用下绕拨杆26的垂直段旋转。拨叉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拨杆26转动的限位块29。上述换向装置中主动链轮38、从动链轮39和链条40的作用是使转子4和拨杆26的旋转方向相同。当然,在实际生产时也可使用同步带和同步带轮等同向传动装置来替换。
[0023] 下面以本发明液压马达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来详细介绍下其工作原理:当船用主机要工作时,打开供油泵,供油泵对船用主机和液压马达同时供油,船用主机和液压马达同时工作。如图1、图3所示,液压马达的工作过程为:润滑油从进油接头5进入三位二通换向阀的进油路13,然后从阀杆12上两密封凸台17之间的油腔16经第二出油路15和第一过渡油路21进入第一储油腔9,因为第一储油腔9和第三储油腔19之间通过第二输油通道35相通,故第一储油腔9内的润滑油也同时通过第二输油通道35进入第三储油腔19。随着润滑油的不断进入,第一储油腔9和第三储油腔19内的润滑油不断增多,从而利用转子4上的叶片8推动转子4转动,第二储油腔18和第四储油腔20在转子4的转动下空间就变小,第四储油腔20内的润滑油就通过第一输油通道10进入第二储油腔18,而第二储油腔18内的润滑油就通过第二过渡油路22到三位二通换向阀中的第一出油路14从密封凸台17外侧的油腔16流入马达体1内,最后从马达体1上的出油接头6流出。如图2所示,在转子4转动的同时,转子4上端的拨块2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拨块25直线段之间的小拨块28及拨杆26的沿螺杆37的轴向逆时针转动,当拨杆26的一端被另一个限位块29挡住时,转子4停止转动,且拨叉24在拨叉24与拨杆26之间的弹簧27适当的作用下沿Y形拨叉24的中心顺时针转动,拨叉24在转动的同时,阀杆12在拨叉24的两个叉的作用下上移,从而实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油路切换,即进油路13通过油腔16与第一出油路14相通——图4所示。上述油路切换的过程中,拨块25的转向于拨杆26的转向相反。在三位二通换向阀的油路切换后,进油路13与第一出油路14相通,润滑油的流向改为进油路13→两密封凸台17之间的油腔16→第一出油路14→第二过渡油路22→第二储油腔18→第一输油通道10→第四储油腔20。润滑油的流出过程为:第三储油腔19→第二输油通道35→第一储油腔9→第一过渡油路21→第二出油路15→两密封凸台17外侧的油腔16→马达体1的腔体→出油接头6。进油和出油的油路改变后,转子4的转向与原来相反,换向装置内的零件也反向工作,直至拨杆26的一端与原先的限位块29相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油路在拨叉
24的作用下重新切换,整个进油和出油的油路再次改变,如此反复,实现了液压马达的连续工作。
[0024] 本发明液压马达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第二出油路15通过第二过渡油路22与第二储油腔18相通,第一出油路14通过第一过渡油路21与第一储油腔9相通,且在三位二通换向阀油路的切换过程中,转子4与拨杆26的旋转方向相同。具体工作过程在此就不再赘述。
[0025]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也可采用其他结构使得转子4在转动过程中实现三位二通换向阀的油路切换,如拨块与拨叉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拨块或拨叉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块来实现。
[0026] 本发明的优点是:船用主机与液压马达可采用同一个供油泵,实现船用主机与全自动过滤器同步启动,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电源,减少了安全隐患。润滑油在流通的过程中经过马达体的腔体内,对位于马达体内的三位二通换向阀、拨杆、拨叉和拨块能进行润滑,增加了马达工作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