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流换热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75978.8

文献号 : CN1022306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阳李强佐藤宪一郎

申请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设置在所述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其特征在于,下集流管内固定有附有连通孔的控流板,所述控流板把下集流管分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媒管接口,第一腔体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控流板两端上的连通孔连通到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扁管连通。本发明在冷媒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冷媒流量不会集中在两侧,而是在集流管第二腔体中由两端向中间对冲,使较大的区域压力均匀,使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当变频工况下,流量减小时,第二腔体内冷媒也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向中间流,也会使管内的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从而获得好的换热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上集流管(2)、下集流管(3)、设置在所述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4)、设置在相邻扁管(4)之间的翅片(5),其特征在于,下集流管(3)内固定有附有连通孔(7)的控流板(6),该连通孔(7)设置在控流板(6)的两端,中间部分未设置连通孔(7),所述控流板(6)把下集流管(3)分成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第一腔体(12)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媒管接口,第一腔体(12)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控流板(6)两端上的连通孔(7)连通到第二腔体(13),第二腔体(13)与扁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6)两端上的连通孔(7)各设有1至3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连通孔(7)具体设置在从下集流管(3)的端盖(14)到同侧的下集流管(3)的1/4长度之间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6)两端上的连通孔(7)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6)的两侧有凸弧(8),所述的凸弧(8)的形状与集流管固定位置的内壁(9)的形状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6)在下集流管内壁(9)上的固定方式采用整体钎焊方式,在控流板(6)与集流管内壁(9)接触处有钎焊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6)与下集流管(3)两端面固定且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腔体(12)设有冷媒管接口,所述冷媒管接口位于下集流管(3)的中部,与控流板(6)两端的连通孔(7)的距离相同。

说明书 :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尤其是一种能改善换热工质流动均匀性的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平行流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器,被用于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但是,普通平行流换热器存在换热工质从连接管进入到集流管后,冷媒流动不均匀的情况,当冷媒流量较大时,冷媒会流向集流管的远端,从而产生冷媒在各个扁管中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0003] 特别是在平行流换热器用于变频空调时,空调器冷媒流量是变化的,如附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1,上集流管2与下集流管3之间设有扁管4,相邻两扁管之间设有翅片5,冷媒由下集流管3一端流入。当冷媒流量增大时,冷媒会流向下集流管3的远端,造成远端的扁管4冷媒流量大,换热器冷媒流量不均匀;当冷媒流量变小时,冷媒就不会流往远端,或者只有少量流向远端,而从近处的扁管4流出,造成了换热器的流动不均匀。当换热器的其他结构设置成按照偏大的流量或者偏小的流量运行时,总会有一种工况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没有办法进行市场化,所以怎么才能使平行流换热器在不同的工况下都有好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效果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缺点,提供一种冷媒流量均匀性高、换热效果好的平行流换热器。
[0005]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设置在所述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其特征在于,下集流管内固定有附有连通孔的控流板,该连通孔设置在控流板的两端,中间部分未设置连通孔,所述控流板把下集流管分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媒管接口,第一腔体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控流板两端上的连通孔连通到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扁管连通。
[0006] 上述控流板两端上的连通孔各设有1至3个。
[0007] 上述控流板连通孔具体设置在于从下集流管的端盖到同侧的下集流管的1/4长度之间的范围内。
[0008] 上述控流板两端上的连通孔对称设置。
[0009] 为方便控流板在下集流管内壁上的密封固定,所述控流板的两侧有凸弧,所述的凸弧的形状与集流管固定位置的内壁的形状相吻合。
[0010] 控流板在下集流管内壁上的固定方式采用整体钎焊方式,在控流板与集流管接触处有钎焊材料。
[0011] 控流板与下集流管两端面固定且密封。
[0012] 在第一腔体设有冷媒管接口,所述冷媒管接口位于下集流管的中部,与控流板两端的连通孔的距离相同。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控流板将下集流管分为两个腔体,且在控流板两端分设连通孔,因此,在冷媒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冷媒流量不会集中在两侧,而是冷媒由第一腔体经控流板两端的连通孔进入第二腔体,从而在集流管第二腔体中由两端向中间对冲,当中间压力增加后,会使较大的区域压力均匀,从而使下集流管内的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当变频工况下,流量减小时,由于第二腔体内冷媒也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向中间流,所以靠近两侧的流量不会变小,而中间处的流量通过两侧对冲,也会使管内的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从而获得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平行流换热器立体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0016] 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的侧视图;
[0017] 图4为图2中B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8] 图5为图2中C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流板正视图;
[002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流板固定在下集流管内壁的立体图;
[002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流板立体图。
[0022] 其中1为换热器;2为上集流管;3为下集流管;4为扁管;5为翅片;6为控流板;7为控流板孔;8为控流板凸弧部;9为集流管内壁面;10为冷媒引入管;11为冷媒引入管连接座; 12为第一腔体;13为第二腔体;14为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一:
[0024] 本实施例如图2至图7所示,平行流换热器1包括上集流管2、下集流管3,设置在两个集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4,以及设置在相邻扁管4之间的翅片5,在下集流管3内固定有控流板6,所述控流板6把下集流管3分成两个腔体,第一腔体12的壁面上设置有冷媒引入管10,从冷媒引入管10进入第一腔体12的冷媒通过控流板6两端上的控流板孔7连通到第二腔体13,第二腔体13与扁管4连通。
[0025] 本发明工作时,当平行流换热器运行在标准工况下时,冷媒从下集流管3中控流板6两端的联通孔7进入第二腔体13后,左右两侧的冷媒会向中间汇集、产生对冲撞,而提高中间部分的冷媒流量和压力。由于冲撞产生的静压力会使下集流管3中间部的较大区域内有较大且均匀的压力区,而最终使下集流管3的冷媒流动的分布相对均匀。以上是冷媒流量充足的情况下的工况,即标准工况,或者运行在大于标准工况下的冷媒流动情况。
[0026] 当采用部分负荷运行时,冷媒流量会明显减少,在普通的平行流换热器中,往往会出现远端冷媒流量不足的情况,而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冷媒从下集流管3中控流板6两端的连通孔7进入第二腔体13后,由于存在两端的两个冷媒入口,相当于每部分冷媒只需要流经下集流管3长度的一半,所以冷媒会在下集流管3中部发生冲撞,而提高中间部分的冷媒流量。这样的设置方法可以使冷媒流经下集流管3的距离减少,从而在下集流管3的中间部分有冷媒的汇集,从而提高中间部分的冷媒流量,从而提高换热器冷媒流动的均匀性。即在标准工况下和部分负荷时,都可以产生较好的换热效果。
[0027] 控流板6上每端连通孔7的数量可多于1个,以1至3个为佳,当一端的连通孔7增加数量或者面积,则下集流管3另一端的连通孔7也相应的增加数量或者面积。优选两端的连通孔7面积相同的形式,更为优选的是两端的连通孔7形式对称的设置。
[0028] 为了保证冷媒冲撞的效果,及保证控流板6上两端的连通孔7左右两边冷媒流向扁管4的冷媒量与冲撞处冷媒量的相当,控流板连通孔7处于控流板6的左右两侧,具体的位置在于从下集流管3的端盖14到同侧的下集流管的1/4长度之间的位置,当控流板连通孔7位于更靠近端盖14处时,可能会由于距离较远而在冷媒流量小时,中心的冷媒冲撞不足;当控流板孔7位于更靠近1/4处时,端盖14附近的扁管4的流量就会偏小。需要根据具体的下集流管长度和冷媒流量的情况,具体确定实际采用的连通孔7的位置。
[0029] 控流板6固定在下集流管内壁面9是通过整体钎焊的方式实现的,在下集流管内壁面9与控流板6接触处有钎焊材料,优选的方式在控流板6上敷设有钎焊材料。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焊接面积,如图7中,在控流板6的两侧设置有与下集流管内壁面9形状相对应的控流板凸弧部8,凸弧部8的外缘形状与下集流管3固定位置的内壁的形状相吻合,而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两者的焊接面积,提高强度和焊接面的密封性,使得冷媒不会从漏焊处流出,提高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0030] 冷媒引入管10与第一腔体12的接口位于下集流管3的中部,并通过冷媒引入管连接座11连接,与控流板6两端的连通孔7的距离相同,这样可以确保两端的连通孔7的冷媒压力和流量相当,使冷媒对冲更加均匀。
[0031] 实施例二:
[0032]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比较,主要的区别在于:在控流板6的两侧分别有两个控流板孔7,这样增加了控流板孔7的流通面积,减少了冷媒的流动阻力。而通过大小孔径的孔的组合,可以更方便的调节流通的面积,更好的组织好流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