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包含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174434.5

文献号 : CN1022326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郑诚祎

申请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包含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本发明藉由对射出钩的钩体弯曲弧度与弯钩部分的颈部及钩末端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创新的设计来防止射出钩应力集中、射出钩塑性变形、射出钩与毛圈破坏等问题的发生,藉以达成延长射出钩及毛圈的有效使用寿命、延长射出钩与毛圈的钩合及提升射出钩与毛圈的毡粘强度等功效。

权利要求 :

1.一种粘扣带射出钩,包含一钩体其具有一与粘扣带底材一体形成的底部、至少一弯钩及与该至少一弯钩对应的钩体侧弯部,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一钩末端及一介于该钩体与该钩末端之间的颈部,该颈部具有一与该钩体侧弯部相对的弯曲部分,该粘扣带射出钩的特征在于:该钩体侧弯部是由一第一圆的部分圆周所定,该颈部弯曲部分是由一第二圆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及该钩末端系由一第三圆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其中该第一圆、该第二圆及该第三圆满足下列的关系:a)该第二圆内切于该第一圆的内部且该第二圆与该第三圆外切;

b)该第一圆的圆心离该射出钩之垂直的中心轴线L的距离D1与该第二圆的圆心离该中心轴线L的距离D2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D1-D2|<0.04mm;

c)该第一圆的半径R1不小于该第二圆的半径R2的2倍,即R1≥2R2;

d)该第三圆的圆心离该粘扣带底材的距离H3小于该第二圆的圆心离该粘扣带底材的距离H2,即H3<H2;及e)该第二圆的半径R2与该第三圆的半径R3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R2-R3|<0.04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射出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一单向弯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扣带射出钩,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两个方向不同的弯钩。

4.一种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材;及

多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扣带射出钩,其被形成在该底材的一表面上。

说明书 :

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包含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系有关于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具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

背景技术

[0002] 俗称‘魔鬼毡’的传统粘扣带,因其具易于毡粘及分离的特性,而被广泛地使用在需要将两个分开的部分作可分离式粘合的应用中,譬如像是在成衣、鞋材、个人卫生用品(如纸尿布)等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中。而近期,粘扣带相关市场则逐渐转为射出钩型式的粘扣带所取代,因射出钩型式的粘扣带相较于传统粘扣带而言,具较轻、较薄、较强的横向拉力、剥离拉力,及不易因加工过程中的疏失所造成之脱纱、布边不齐而降低成品的外观质感,等等优点。此外,射出钩型式的粘扣带亦可结合印刷、染整、高周波等等后加工制程,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及附加价值。
[0003] 虽然射出钩型式的粘扣带因具有上述优点而使其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然而受限于既有射出钩本身结构上的缺点,因而存在有应力集中、钩形、毛面破坏、剥离横向拉力不足等等问题,使其无法满足各种领域中不同功能的需求。
[0004] 详言之,如图1所示,现有的传统射出钩结构1其钩体部分2较为垂直于底材3且坚固,整个射出钩弯曲部分仅局限于射出钩的颈部4及末端5,当射出钩末端5与毛圈6进行剥离动作时,相对于钩体部分2的坚固,整个作用力会集中于射出钩的颈部4,使得射出钩1与毛圈6要进行剥离动作时,其在射出钩颈部4及末端5产生的形变量往往会超出塑料的降服强度而产生塑性变形,并将原本弯曲的射出钩颈部4及末端5逐渐拉直,使得射出钩无法与毛圈产生有效的钩合作用,致使剥离强度因而衰减,最终造成粘扣带丧失其应有的毡粘效果。
[0005] 此外,若毛圈6’与射出钩1的钩合处不是在弯曲的颈部4或末端5而是在钩体2的话,则当毛圈6’与射出钩1进行剥离动作时,射出钩1与毛圈6’产生相互作用处是在相对坚硬且不易弯曲的钩体2处,此时,由于钩体2与毛圈6’之间的作用力无法经由射出钩1之弹性弯曲获得适当的释放,使得射出钩1与毛圈6’间的剥离力转变成横向拉力,致使射出钩1与毛圈6’相互拉扯而导致射出钩1及/或毛圈6’被拉断、破坏,因而大幅缩短粘扣带的有效使用寿命。
[0006] 再者,射出钩的钩型、射出钩排列及射出钩密度等皆会对与的搭配的毛面成影响。在粘扣带与对应的毛面彼此毡粘钩合的过程中,粘扣带上的射出钩同一时间与毛面上的毛圈相钩合的射出钩齿数的多寡更是影响粘扣带毡粘效果好坏的最大因素。因此,对于提供绵密且结合强度佳的射出钩式粘扣带一直以来都是粘扣带业界持续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
[0007] 此外,射出钩与毛面相作用时的方向性、角度等等变换上的差异,都易造成单方向射出钩的作用及未作用,而究其肇因亦与射出钩末端的翘曲、弯曲程度及末端与钩体间的距离差异相关。换言之,射出钩末端与钩体两者间的距离差异及射出钩末端长度、曲率将实际影响射出钩/毛圈之间钩合及剥离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计算并更改习知射出钩件的基础构造来解决射出钩与毛面相作用时的方向性、角度的转变所造成之单方向射出钩发生未作用的问题亦是目前粘扣带业界急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8] 有鉴于传统射出钩存在上述的缺点及相关应用上的种种限制,本案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传统射出钩的上述缺点及应用限制可从下面两个方向着手改善来加以解决:
[0009] 1.增加并改善射出钩钩体曲率及应力集中的相关变化,增加射出钩末端相对于钩体的相对应力分布,使得毛圈与射出钩相互作用时,应力集中现象可经由曲率较大的钩体结构获得舒缓,避免应力作用过于集中而造成射出钩或毛圈的损毁,以延长射出钩本身应力应变之作用周期,使产品毡粘力道获得提升,进而达到射出钩粘扣带较佳的剥离效果。
[0010] 2.藉由射出钩排列、射出钩密度之改变,增加钩与钩之间的距离,用以提高射出钩与毛圈钩合的机率;并藉由射出钩密度的改变,使得钩型末端的翘曲、弯曲程度及与钩体间的距离、射出钩曲率亦能获得提升,进而实质改善射出钩与毛面相作用时的方向性、角度等等变换上的差异。
[0011]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粘扣带射出钩,该粘扣带射出钩包含:一钩体其具有一与粘扣带底材一体形成的底部、至少一弯钩及与该至少一弯钩对应之钩体侧弯部,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一钩末端及一介于该钩体与该钩末端之间的颈部,该颈部具有一与该钩体侧弯部相对之弯曲部分,该粘扣带射出钩的特征在于:该钩体侧弯部是由一第一圆的部分圆周所定,该颈部弯曲部分是由一第二圆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及该钩末端系由一第三圆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其中该第一圆、该第二圆及该第三圆满足下列的关系:
[0012] a)该第二圆内切于该第一圆的内部且该第二圆与该第三圆外切;
[0013] b)该第一圆的圆心离该射出钩之垂直的中心轴线(L)的距离(D1)与该第二圆的圆心离该中心轴线(L)的距离(D2)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D1-D2|<0.04mm;
[0014] c)该第一圆的半径(R1)不小于该第二圆的半径(R2)的2倍,即R1≥2R2;
[0015] d)该第三圆的圆心离该粘扣带底材的距离(H3)小于该第二圆的圆心离该粘扣带底材的距离(H2),即H3<H2;及
[0016] e)该第二圆的半径(R2)与该第三圆的半径(R3)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R2-R3|<0.04mm。
[0017]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一单向弯钩。
[0018]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至少一弯钩包含两个方向不同之弯钩。
[0019]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粘扣带,其包含一粘扣带底材及多个具有上述特征之射出钩形成在该底材的表面上。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传统粘扣带射出钩结构的示意平面图。
[0021]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粘扣带射出钩结构的示意平面图。
[0022] 图3为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的示意立体图。
[0023]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粘扣带射出钩结构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现将参考图2-4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之粘扣带射出钩结构及包含此射出钩结构的粘扣带。
[0025]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粘扣带射出钩结构的示意平面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粘扣带射出钩10包含一钩体11,其具有一与粘扣带底材8一体形成的底部12,一弯钩13及与该弯钩13相对应的钩体侧弯部14。该弯钩13包含一钩末端15及一介于该钩体11与该钩末端15之间的颈部16,该颈部16具有一与该钩体侧弯部14相对的弯曲部分17。
[0026] 该钩体侧弯部14的弯曲弧度是由一半径为R1的第一圆C1的部分圆周所定,其中该第一圆C1的圆心C与该射出钩的垂直的中心轴线L相距一D1的距离。该颈部弯曲部分17的弯曲弧度是由一半径为R2的第二圆C2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其中该第二圆C2的圆心B与该射出钩之垂直的中心轴线L相距一D2的距离,及该第二圆的圆心B距该粘扣带底材8一H2的距离。该钩末端15系由一半径为R3的第三圆的部分圆周所界定,其中该第三圆的圆心A距该粘扣带底材8一H3的距离。
[0027] 为了要克服发生在传统射出钩中的应力集中、毛圈及射出钩损坏等问题,本发明的射出钩10被设计成,让分别界定该钩体侧弯部14的弯曲弧度、该颈部弯曲部分17的弯曲弧度及该钩末端15的该第一圆C1、该第二圆C2及该第三圆C3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第二圆C2内切于该第一圆C1的内部且该第二圆C2与该第三圆C3外切。除此之外,该第一圆C1、该第二圆C2及该第三圆C3亦必需具有下面的尺寸及位置特征。
[0028] 首先,该第一圆C1的圆心C离该射出钩的垂直的中心轴线L的距离D1与该第二圆C2的圆心B离该中心轴线L的距离D2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D1-D2|<0.04mm。其次,该第一圆C1的半径R1不小于该第二圆的半径R2的2倍,即R1≥2R2。再者,该第三圆C3的圆心A离该粘扣带底材8的距离H3小于该第二圆C2的圆心B离该粘扣带底材8的距离H2,即H3<H2。换言之,该钩末端15低于该弯曲部分17。最后,该第二圆C2的半径R2与该第三圆C的半径R3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小于0.04mm,即|R2-R3|<0.04mm。
[0029] 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射出钩10因其钩体11及弯钩13在尺寸上更趋于一致,因此,当射出钩10与毛圈进行剥离动作时,除了弯钩部分13会产生弹性变形之外,钩体11亦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得剥离力不会只集中在弯钩部分13,因而可避免发生弯钩部分13因变形量过大而发生塑性变形使粘扣带丧失其应有的毡粘作用的情形。
[0030] 此外,在毛圈与本发明的射出钩10的钩合处是在钩体11的情形中,当毛圈与射出钩10进行剥离动作时,剥离力量不仅可以藉由钩体11的弹性变形而获得适当舒缓,更可藉由钩体侧弯部14的弯曲弧度被适当地转移至弯钩部13,避免剥离力变成为横向的拉力,因而可防止射出钩10与毛圈因相互拉扯而导致射出钩10及/或毛圈被拉断、破坏的情形发生,因此可大幅地延长粘扣带的有效使用寿命。
[0031] 再者,由于本发明的射出钩10的钩体11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能力及弯曲弧度,且弯钩部分13具有上述的结构特征,因此,在与毛圈剥离时,可延后与毛圈脱离,亦即可延长与毛圈钩合的时间,因而可提供更为绵密、稳定及有力的毡粘强度。
[0032] 由于本发明的射出钩10可同时提供更长的有效使用寿命及更强的毡粘强度,因此可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的不同需求。而且,本发明的射出钩10特别适合使用在需要经常进行扣钩及毛圈的钩合/脱离操作的应用中。
[0033] 图3为一立体示意图,其显示一包含了本发明的射出钩10之粘扣带20的一个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有多个射出钩10被形成在该粘扣带20的底材8的一表面上且以相邻列中的射出钩10的弯钩系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来加以排列。藉由将射出钩10作如图所示的排列可以让不同方向的毛圈6皆能与射出钩10作有效的钩合,提高毛圈6与射出钩10的钩合率,增加射出钩10与毛圈钩合的数量,进而提升粘扣带20整体的毡粘强度。
[0034]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射出钩10’的示意平面图。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一双钩型的射出钩10’,其具有一钩体11’及两个分别朝向相反方向弯曲的弯钩13’,13”。该钩体11’在与弯钩13’,13”相对应的侧边分别具有钩体侧弯部14’,14”,且该弯钩
13’,13”分别包含一钩末端15’,15”及一介于该钩体11’与该钩末端15’,15”之间的颈部
16’,16”,该颈部16’,16”具有一与该钩体侧弯部14’,14”相对的弯曲部分17’,17”。射出钩10’的上述结构部分具有与图2所示的射出钩10相对应部分完全相同的结构特征,因此射出钩10’除了具有与射出钩10相同的优点之外,它还可以在没有特殊的射出钩排列方式之下,能够与不同方向的毛圈进行有效钩合,避免粘扣带与毛面因毡粘方向不同而发生毡粘强度不足的情形发生,使粘扣带与毛面的毡粘没有方向性的限制。
[0035] 虽然本发明的粘扣带射出钩及包含此射出钩的粘扣带已于上文中参考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发明仅局限于上文中所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事实上,在上文揭示内容所教示的原理及精神之下,本发明仍有各种不同的变化例。例如,虽然在上文的说明中系以单钩形式及双钩形式的射出钩为例子,但本发明的射出钩亦可以是三钩型式或四钩型式的射出钩。此外,本发明的双钩形式的射出钩除了图4所示的两个弯钩分别朝向相反方向的结构之外,亦可以是两个弯钩的方向成90度角的结构。所有这些及其它可能的修改及变化都落在由下面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