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用集装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01824.4

文献号 : CN102249053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藤圭一清水信孝星野武弘

申请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货物用集装箱具备沿上述一对侧面板的下端缘配置的一对下侧梁;上述底盘具有横跨上述一对下侧梁之间而设置的多个底梁以及设置在这些底梁上的底板;在对上述底梁进行横截面观察的情况下,具有: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腹板;从该腹板的上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上凸缘;与该上凸缘相对并从上述腹板的下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下凸缘;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从上述上凸缘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上缘。

权利要求 :

1.一种货物用集装箱,具备:

矩形形状的底盘;

从该底盘的四边立起的一对侧面板以及一对前后板;

角柱,立设在上述底盘的角部,连接上述侧面板以及前后板的各侧缘部;以及顶面板,与上述侧面板以及前后板的上缘部相连接地设置;

上述货物用集装箱的特征在于,

具备沿上述一对侧面板的各下端缘配置的一对下侧梁;

上述底盘具有横跨上述一对下侧梁之间而设置的多个底梁,以及设在这些底梁上的底板;

在对上述底梁进行横截面观察的情况下,

具有:腹板,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上凸缘,从该腹板的上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下凸缘,与该上凸缘相对,从上述腹板的下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上缘,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从上述上凸缘的前端向下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梁中,通过板厚尺寸t和材料的屈服强度F,上述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a满足下述式(1),

240t/(√F)<a≤740t/(√F) …式(1),这里,宽度尺寸a的单位是mm,板厚尺寸t的单位是mm,屈服强度F的单位是MP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梁中,上述下凸缘的宽度尺寸比上述上凸缘的宽度尺寸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梁的截面中,距离d与上述腹板的平坦部的高度尺寸h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上述距离d是与上述腹板正交的中性轴与上述上凸缘的板厚中心之间的距离,

0.45h≤d≤0.60h …式(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物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梁中,在通过板厚尺寸t、材料的屈服强度F和上凸缘的宽度尺寸A并使用下述式(3)来计算常数M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常数M、上述板厚尺寸t和上述材料的屈服强度F,对与上述底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进行观察时的上述上缘的长度尺寸C满足下述式(4),

2 1/6

M=max[2.8t{(A/t)-28000/F} ,4.8t] …式(3),M≤C≤240t/(√F) …式(4),这里,板厚尺寸t的单位是mm,屈服强度F的单位是MPa,上凸缘的宽度尺寸A的单位是mm。

说明书 :

货物用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载货物并在海上及陆上运输货物的货物用集装箱,尤其涉及在一边减轻重量一边提高部件承载力(耐力)时所优选的货物用集装箱。
[0002] 本申请基于2010年5月14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0-112491号,主张其优先权并引用了其中的内容。

背景技术

[0003] 运输货物的货物用集装箱主要由钢、不锈钢、铝等的金属制的部件构成,构成为长方体状的箱体。此外,该货物用集装箱在内部装载货物,利用例如船舶、卡车、铁路等的运输手段来运输。而且,近年来,基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在物流的领域,随着温室效应气体的排出量削减的运动的高涨,对于搬运货物的船舶、卡车、铁路等的移动手段的轻量化也在进行中。货物用集装箱是通过这些移动手段来运输,因此,优选实现集装箱自身的轻量化,由此能够实现包含了移动手段在内的整体的轻量化,进而实现地球环境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对货物用集装箱的轻量化的要求逐渐增加,但是需要一边确保作为世界各国间的全球标准的例如ISO所规定的尤其是耐荷性能,一边实现轻量化。
[0004] 此外,作为货物用集装箱的形态,一般是具有如下构造:矩形形状的底盘(底パレツト);在该底盘的4边立设的一对侧面板以及一对前后板;在上述底盘的角部立设的、用于连接上述侧面板的侧缘部和上述前后板的侧缘部之间的多个角柱;设置在这些角柱的上端以及下端的角配件(corner fitting);以及与上述侧面板以及上述前后板的上缘部连接而设置的顶面板。而且,底盘构成为具有在集装箱的短边方向上延伸并在与侧面板的下端缘连接的下侧梁(bottom side rail)之间架设的多个底梁(根太材)以及支撑在这些底梁的上侧的底板(床面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底梁(横梁(横根太))具有上下延伸的腹板(web)(主壁部)、从腹板的上端向一方延伸的上凸缘(上壁部)以及从腹板的下端向一方延伸的下凸缘(下壁部)。底梁形成为截面大致C字形,通过螺纹固定(ねじ止め)方式在上凸缘上固定有底板。考虑到搬运载货而在集装箱内行驶的叉车等的车轮负荷,这样的货物用集装箱的底梁被设计为相对于由此而作用的弯曲应力能够确保部件承载力。
[0006] 另一方面,作为不是货物用集装箱用而是建筑物中使用的薄型轻量形钢,公知有带缘槽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7]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带缘槽钢具有腹板、与该腹板的一端以及其他端连续的一对凸缘(flange)、以及从这些凸缘前端开始弯折与腹板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缘(1ip),该带缘槽钢形成为截面大致C字形。而且,这样的带缘槽钢作为梁等的抗弯曲材料也被利用。该槽钢的中性轴位于腹板的中间,在一侧的凸缘和缘为拉伸侧、另一侧的凸缘和缘为压缩侧的这样的弯曲应力状态下,槽钢阻抗着负荷。
[0008] 先行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4-276936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5-105557号公报
[0012]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3] 然而,从集装箱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考虑需要提高各部件的材料强度(屈服强度)减小(减薄)部件截面(板厚)。但是,如以往的底梁那样,在上凸缘为压缩侧的情况下,若减薄板厚则上凸缘提前压曲,不能够获得基于预定强度的抗弯承载力(曲げ耐力)。因此,可以考虑将专利文献2的带缘槽钢作为底梁来使用,但在该情况下,由于下凸缘上也形成有缘,在下凸缘上面上滞留水、灰尘、盐分会成为生锈的原因,从而产生集装箱的制品寿命变短的问题。这样,在以往的构造中,存在不能够应对以下要求的问题,即,在确保相对于弯曲负荷的部件承载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并且实现耐用年数的长期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对于弯曲负荷的底梁的承载力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实现耐用年数的长期化的货物用集装箱。
[0015]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6]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货物用集装箱,具备:矩形形状的底盘;从该底盘的4边立起的一对侧面板以及一对前后板;角柱,立设在上述底盘的角部,连接上述侧面板以及前后板的各侧缘部;以及顶面板,与上述侧面板以及前后板的上缘部连接地设置;上述货物用集装箱的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一对侧面板的各下端缘配置的一对下侧梁;上述底盘具有横跨上述一对下侧梁之间而设置的多个底梁,以及设在这些底梁上的底板;在对上述底梁进行横截面观察的情况下,具有:腹板,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上凸缘,从该腹板的上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下凸缘,与该上凸缘相对,从上述腹板的下端与上述下侧梁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上缘,与上述角柱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从上述上凸缘的前端向下方延伸。
[0017] (2)根据上述(1)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在上述底梁中,优选利用板厚尺寸t和材料的屈服强度F,上述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a满足下述式(1)。
[0018] 240t/(√F)<a≤740t/(√F) …式(1)
[0019] 在此,宽度尺寸a的单位是mm,板厚尺寸t的单位是mm,屈服强度F的单位是MPa。
[0020]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在上述底梁中,优选上述下凸缘的宽度尺寸比上述上凸缘的宽度尺寸大。
[0021] (4)在上述(1)或(2)中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中,在上述底梁的截面中,优选与上述腹板正交的中性轴与上述上凸缘的板厚中心之间的距离d,和上述腹板的平坦部的高度尺寸h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0022] 0.45h≤d≤0.60h …式(2)
[0023] 此外,上凸缘的板厚中心与中性轴之间的距离d更优选0.475h≤d≤0.55h的范围。
[0024] (5)在上述(1)或(2)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中,上在上述底梁中,在利用板厚尺寸t、材料的屈服强度F和上凸缘的宽度尺寸A,使用下述式(3)来计算常数M的情况下,优选利用上述常数M、上述板厚尺寸t和上述材料的屈服强度F,通过与上述底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进行观察时的上述上缘的长度尺寸C满足下述式(4)。
[0025] M=max[2.8t{(A/t)2-28000/F}1/6,4.8t] …式(3)
[0026] M≤C≤240t/(√F) …式(4)
[0027] 在此,板厚尺寸t的单位是mm,屈服强度F的单位是MPa,上凸缘的宽度尺寸A的单位是mm。
[0028] 发明效果
[0029] 根据上述(1)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具有从上凸缘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上缘来形成底梁,即使在提高该底梁的材料强度而变薄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弯曲负荷时成为压缩侧的上凸缘的压曲强度。由此,能够防止上凸缘的早期的压曲,能够确保相对于弯曲负荷的部件承载力。另外,弯曲负荷时下凸缘成为拉伸侧而不产生压曲。通过使该下凸缘的形状为平坦且前端开放的形状,能够防止在下凸缘的上面滞留水,防止因生锈而引起的劣化,能够实现耐用年数的长期化。因此,既能够确保部件的承载力以及耐用年数,又能够通过提高底梁的材料强度且减薄部件截面来实现底梁的轻量化。由此,能够带来货物用集装箱整体的轻量化,使得从温室效应气体的排出量削减,甚至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构成。
[0030] 根据上述(2)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将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a设定为比240t/(√F)大,即将相对于板厚尺寸t的宽厚比(a/t)设定为较大,能够使底梁变得较薄。该情况下,与在以往的构造中若宽度尺寸a变得比240t/(√F)大则容易压曲的情况相比,本发明中,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上缘,能够防止上凸缘的早期的压曲。另一方面,通过将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a设定为740t/(√F)以下,即,将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a设定为极限宽度以下,能够可靠地防止上凸缘的压曲,所述极限宽度是即使在通过上缘和腹板而上凸缘的两端被限制了的状态下存在压曲的可能性的宽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弯曲负荷时成为压缩侧的上凸缘的压曲,不会产生伴随着压曲的部件截面的无效部分,全部截面变为有效截面,能够效率地实现轻量化。
[0031] 根据上述(3)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将下凸缘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上凸缘的宽度尺寸大,能够增加弯曲负荷时成为拉伸侧的下凸缘的截面积,能够提高抗弯承载力。另外,通过增大下凸缘的截面积,能够使上缘和上凸缘的总截面积接近下凸缘的截面积。由此,使底梁的上侧和下侧获得平衡。因此,由于能够抑制中性轴向上凸缘侧的偏心,使中性轴位于腹板中间附近,能够使全部截面变为有效截面时的、压缩缘的截面系数和拉伸缘的截面系数成为相同程度。由此,通过抑制压缩缘或者拉伸缘中的某一方的早期屈服,能够确保抗弯承载力。
[0032] 根据上述(4)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如上所述,通过使中性轴位于腹板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附近,能够使得全部截面为有效截面时的、压缩缘的截面系数和拉伸缘的截面系数成为相同程度。由此,通过抑制压缩缘或者拉伸缘的某一方的早期屈服,能够确保底梁的抗弯承载力。
[0033] 根据上述(5)记载的货物用集装箱,通过将上缘的长度尺寸C设定为常数M以上,能够有效地防止上凸缘的压曲。此外,通过将长度尺寸C设定为240t/(√F)以下,能够防止上缘自身的压曲,在发挥规定的抗弯承载力之前不会使底梁的各部分压曲,从而能够作为有效截面来发挥功能。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货物用集装箱的切去了一部分后的立体图。
[0035] 图2是表示图1的货物用集装箱中的底盘的底梁的放大截面图。
[0036] 图3是表示同货物集装箱的实施例1的底梁的截面图。
[0037] 图4是表示同货物集装箱的实施例2的底梁的截面图。
[0038] 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底梁的截面图。
[0039] 图6是表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解析结果的图表。
[0040] 图7是表示其他的解析结果的图表。
[0041] 图8是表示其他的解析结果的图表。
[0042] 图9是表示其他的解析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4]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货物用集装箱1如图1所示,由箱体构成,能够装载货物。货物用集装箱1由钢、不锈钢、铝等的金属构成。货物用集装箱1的前提是通过例如船舶、卡车、铁路等的运输手段来运输,因此基于提高其运输时的互换性、利便性的观点,采用了基于例如ISO等的标准的规格。
[0045] 货物用集装箱1具备:矩形形状的底盘2;从该底盘2的4边立起的一对侧面板3以及一对前后板4;立设在上述底盘2的角部,与侧面板3以及前后板4的各侧缘部连接的角柱5;与上述侧面板3以及前后板4的上缘部连接地设置的顶面板7。此外,货物用集装箱1具备与这些角柱5的上端以及下端接合的角配件6和沿着一对侧面板3的各下端缘配置的下侧梁10。
[0046] 侧面板3以及前后板4分别设置在底盘2上,并且相邻的板3、4之间通过角柱5相互连接。相邻的侧面板3和前后板4为相互大致正交的关系。此外,侧面板3、前后板4以及顶面板7例如由波形钢板构成,该波形钢板由厚度为1.5mm~2mm程度的比较薄的钢板构成。货物用集装箱1的侧面、前后面、顶面的某个面上设有未图示的开闭门,从这里向集装箱内装载货物。例如,在前后面的某一个上设有开闭门的情况下,叉车等从该门向货物用集装箱1内部出入,搬入或搬出载货。
[0047] 底盘2构成为具有:横跨下侧梁10之间而配置的多个底梁8;以及设在这些多个底梁8的上侧的底板9。底梁8与侧面板3的下端缘的下侧梁10通过焊接等被接合。底板9由层板(合板)等的板材构成,通过螺钉固定等被固定在底梁8的上面。这样的底盘2支撑装载物的负荷、在货物用集装箱1内行驶的叉车等的车轮负荷、在底梁8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受到朝下的集中负荷。由此,在底梁8上作用了朝下凸的正弯曲力矩。在此,在底梁8受力弯曲时,两端的下侧梁10变形,底梁8的两端像被销支撑的简支梁那样受到阻力,在底梁8的两端基本不会产生朝上凸的负弯曲力矩。
[0048] 接着,基于图2对底梁8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49] 在此,将前后板4的面方向作为X方向(宽度方向),将侧面板3的面方向作为Y方向(长度方向),将角柱5的延伸方向作为Z方向。另外,底梁8如图2所示,在进行横截面观察(平断面视)的情况下,对耐大气腐蚀钢等的钢板进行弯曲加工或辊轧成形而形成为在下侧梁10之间延伸的长尺状且截面为大致C字形。
[0050] 底梁8具有:与角柱5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Z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腹板11;从该腹板11的上端与下侧梁10的延伸方向(侧方向:Y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上凸缘12;与上凸缘12相对的、从腹板11的下端开始与下侧梁10的延伸方向(侧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下凸缘13;以及与角柱5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从上凸缘12的前端朝向下凸缘13侧延伸的上缘14。
[0051] 此外,在腹板11和上凸缘12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折弯部15,在上凸缘12和上缘14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折弯部16。而且,在折弯部15、16之间形成有上凸缘12的平坦部17,并且在折弯部16的下端侧形成有上缘14的平坦部18。另外,在腹板11和下凸缘13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折弯部19,在折弯部15、19之间形成有腹板11的平坦部20。在该折弯部19的前端侧形成有下凸缘13的平坦部21,该平坦部21的前端缘是在下侧梁10的延伸方向(侧方向)上开放的开放端缘22。
[0052] 这样的底梁8中,各部分尺寸如图2所示定义如下。
[0053] A: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mm]
[0054] a:上凸缘12的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mm]
[0055] B: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mm]
[0056] b:下凸缘13的平坦部21的宽度尺寸[mm]
[0057] H:腹板11的高度尺寸[mm]
[0058] h1:上下凸缘12、13的板厚的中心间距离[mm]
[0059] h:腹板11的平坦部20的高度尺寸[mm]
[0060] C:上缘14的缘长[mm]
[0061] c:上缘14的平坦部18的长度尺寸[mm]
[0062] t:板厚尺寸[mm]
[0063] R:折弯部15,16,19的板厚的中心半径[mm]
[0064] u:折弯部15,16,19的板厚的中心轴长度(=πR/2)[mm]
[0065] d:上凸缘12的板厚中心与中性轴X的距离[mm]
[0066] 此外,将底梁8所用的材料的屈服强度定义为F[Mpa]。
[0067] 以上的底梁8中,各部分尺寸通过以下的式(1)~式(3)来规定。
[0068] 首先,上凸缘12的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若使用板厚尺寸t以及屈服强度F,则设定为满足下式(1)的关系。
[0069] 240t/(√F)<a≤740t/(√F) …式(1)
[0070] 在此,例如,在屈服强度F为550MPa的情况下,若板厚尺寸t为2.1mm,则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为21.5mm<a≤66.3mm。若板厚尺寸t为2.5mm,则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为25.6mm<a≤78.9mm。另外,在屈服强度F为700MPa的情况下,若板厚尺寸t为
2.1mm,则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为19.0mm<a≤58.7mm。若板厚尺寸t为2.5mm,则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为22.7mm<a≤69.9mm。
[0071] 即,由于以往的底梁不具备上缘,因此为了防止上凸缘的压曲,需要将宽度尺寸设定为a式(1)的左边以下。由此,例如,在屈服强度F为355MPa、板厚尺寸t为4.0mm的情况下,宽度尺寸a为50mm程度以下的实用的尺寸。然而,若将屈服强度F提高至550MPa并使板厚尺寸t减薄到2.5mm,则宽度尺寸a被限制在25.6mm程度以下,不能够构成实用的部件尺寸,因此难以使板厚尺寸t变薄。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底梁8通过设置上缘14,将上凸缘12的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a设定为比式(1)的左边大且小于等于右边,即使在将屈服强度F提高到550MPa或700MP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上凸缘12的压曲,并且即使将板厚尺寸t减薄至2.0mm程度~3.0mm程度,也能够在实用的宽度尺寸a的范围内形成底梁8。
[0072] 接着,将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设定为与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相同,或者如下式(2)所示,优选设定为比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大。
[0073] A<B …式(2)
[0074] 另外,优选将距离d与腹板11的平坦部20的高度尺寸h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满足下式(3),其中距离d是底梁8的截面中的与腹板正交的中性轴X与上凸缘12的板厚中心之间的距离。
[0075] 0.45h≤d≤0.60h …式(3)
[0076] 另外,距离d满足式(3)即可,更优选设定为满足下式(4)的关系。
[0077] 0.475h≤d≤0.55h …式(4)
[0078] 通过这样设定上下凸缘12、13的宽度尺寸A、B、中性轴X与上凸缘12的板厚中心之间的距离d,能够在弯曲负荷时使上凸缘12以及下凸缘13这两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抗弯承载力的提高。
[0079] 接着,利用板厚尺寸t、屈服强度F,则底梁8中的上缘14的缘长(长度尺寸)C优选设定为满足下式(5)的关系。
[0080] M≤C≤240t/(√F) …式(5)
[0081] 在此,常数M是利用板厚尺寸t、屈服强度F和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通过下述式(6)来计算的。
[0082] M=max[2.8t{(A/t)2-28000/F}1/6,4.8t] …式(6)
[0083] 通过这样设定上缘14的缘长C,有效地防止了上凸缘12的压曲,并且能够防止上缘14自身的压曲。其结果,在发挥规定的抗弯承载力之前,不会使底梁8的各部分压曲,从而能够作为有效截面而发挥作用。
[0084] 根据上述这样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具有上缘14地形成底梁8,即使在提高了底梁8的屈服强度F且使板厚尺寸t变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弯曲负荷时成为压缩侧的上凸缘12的早期的压曲,能够确保相对于弯曲负荷的部件承载力。此外,下凸缘13在弯曲负荷时为拉伸侧不会产生压曲。由于该下凸缘13平坦地形成且前端开放,因此能够防止在下凸缘
13上面滞留水、灰尘、盐分,防止由生锈引起的劣化,从而实现耐用年数的长期化。因此,既能够确保规定的部件承载力以及耐用年数,又能够通过提高底梁8的材料强度减薄部件截面实现底梁8的轻量化。另外,能够实现货物用集装箱1整体的轻量化。
[0085] 实施例
[0086]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货物用集装箱1,说明研究了底梁8的部件承载力后的结果。
[0087] 图3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实施例1)的底梁8的截面图,图4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实施例2)的底梁8的截面图。此外,图5是简略的表示以往例(比较例1、2)的底梁800的截面图。在此,在图4以及图5中,省略折弯部的板厚中心半径R(通常R=1.5t~3t程度)来图示,根据材料的成形性来适当设定即可。这样,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说明中,由于省略了折弯部的板厚中心半径R,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宽度尺寸a(上凸缘12的平坦部17的宽度尺寸)作为宽度尺寸A(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来进行说明。在设定了折弯部的板厚中心半径R的情况下,适当地将宽度尺寸A(上凸缘宽度尺寸)换成宽度尺寸a(上凸缘的平坦部的宽度尺寸)即可。
[0088] 在本实施例中,比较了各底梁18、28、800的承载力比以及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比。
[0089] 〔实施例〕
[0090] 实施例1的底梁18的屈服强度F为550MPa,板厚尺寸t为2.5mm。如图3所示,具有底梁18的腹板11的高度尺寸H为122mm,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为45mm,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为45mm,上缘14的缘长C为23mm的截面。即,图3所示的底梁18的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和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设定为相同。
[0091] 实施例2的底梁28的屈服强度F为550MPa,板厚尺寸t为2.5mm。如图4所示,具有底梁28的腹板11的高度尺寸H为122mm,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为45mm,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为60mm,上缘14的缘长C为23mm的截面。即,设定为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比图4所示的底梁28的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大。此时,在实施例1中,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和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相同,底梁18的中性轴X位于腹板11的中间位置的上侧。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中,由于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比上凸缘12的宽度尺寸A大,因此底梁28的中性轴X位于腹板的中间位置的附近。
[0092] 〔比较例〕
[0093] 比较例1、2的底梁800如图5所示,腹板811的高度尺寸H为122mm,上凸缘812的宽度尺寸A为45mm,下凸缘813的宽度尺寸B为45mm,形成为不具备上缘的截面大致C字形。而且,作为比较例1,屈服强度F为355MPa,板厚尺寸t为4.0mm。作为比较例2,屈服强度F是550MPa,板厚尺寸t为2.5mm。作为比较例,使用了该比较例1、2。在此,在比较例的底梁800中,上凸缘812的宽度尺寸A(=45mm)在比较例1中不足式(1)的左边(240t/(√F)=51mm),因此不满足式(1)。在比较例2中,上凸缘812的宽度尺寸A(=45mm)超出了式(1)的左边(240t/(√F)=25.6mm)。因此,比较例1的底梁800设定为在上凸缘812到达屈服强度F之前不压曲,比较例2的底梁800设定为在上凸缘812在比屈服强度F小的应力下压曲。
[0094] 图6是表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承载力比以及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比的图表。在此,将比较例1的抗弯承载力和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作为1,示出承载力比和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比。
[0095] 比较例2的底梁800的屈服强度F被高强度化为550MPa且板厚尺寸t减薄为2.5mm,因此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比大于比较例1的底梁800,如上所述上凸缘812发生压曲。由此,与比较例1的底梁800相比,承载力下降至80%以下的程度。
[0096] 实施例1的底梁18与比较例2的底梁800相同,屈服强度F被高强度化为550MPa且板厚尺寸t减薄为2.5mm,设有上缘14的上凸缘12没有压曲,比较例2那样的承载力低下没有发生。即,可知发挥了比较例1的底梁800的同等以上的承载力,且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上升。另外可知,实施例2的底梁28通过增大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来扩大截面积,与腹板正交的中性轴X的位置靠近腹板11的中间,获得在弯曲负荷时成为压缩侧的上凸缘的强度与弯曲负荷时成为拉伸侧的下凸缘之间的强度的平衡,与实施例1相比承载力上升,且每单位重量的承载力也上升。
[0097] 接着,在表1-1~表4-2所示的形状的底梁18、28中,研究了基于中性轴X的位置(上凸缘12的板厚中心与中性轴X之间的距离d)的承载力的变化。在此,图7~图9是关于底梁18、28的研究结果的图表,图7是基于表1-1~表2-2的图表,图8是基于表3-1、3-2的图表,图9是基于表4-1、4-2的图表。是关于分别对应的底梁18、28的研究结果的图表。此外,在图7~图9的各图表中,利用中性轴X的位置在腹板1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即上凸缘12的板厚中心与中性轴X之间的距离d在上下凸缘12、13的板厚中心间距离h1的
1/2处的情况下的承载力进行了基准化。
[0098] [表1-1]
[0099]
[0100] [表1-2]
[0101]
[0102] [表2-1]
[0103]
[0104] [表2-2]
[0105]
[0106] [表3-1]
[0107]
[0108] [表3-2]
[0109]
[0110] [表4-1]
[0111]
[0112] [表4-2]
[0113]
[0114] 如图7~图9的图表所示,可知在中性轴X位于腹板1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的情况(d/h1=0.5)下,承载力成为最大,若d/h1变得比0.5大或者比0.5小则承载力减小。而且,可知能够确保最大承载力的90%程度以上的承载力的中性轴X位置的范围是上述式(3),能够确保最大承载力的95%程度以上的承载力的中性轴X位置的范围是上述式(4)。
[0115] 此外,相反,为了调节下凸缘13的宽度尺寸B从而获得式(3)或式(4)的中性轴X位置,只要使平坦部21的宽度尺寸b满足以下的式(3’)或式(4’)即可。另外,式中的g(d)是式(7)所表示的d的函数。
[0116] a+R+t/2≤b≤g(0.60h) …(3’)
[0117] g(0.475h)≤b≤g(0.55h) …(4’)
[0118] g(d) = {h(h/2+R)+bh1+0.363R+2u(h+1.637R)+c(R+h-c/2)}/{h1-d}-(h+b+c+3u)+R+t/2 …(7)
[0119] 如上所述,通过满足式(3)或者式(3’),能够确保最大承载力的90%程度以上的承载力。此外,通过满足式(4)或者式(4’),能够确保最大承载力的95%程度以上的承载力,如上所述即使减薄板厚也能够维持抗弯承载力,能够实现底梁18、28的轻量化。
[0120] 另外,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其他的构成等,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0121]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底梁8、18、28所使用的材料的屈服强度F为550MPa或700MP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屈服强度F不仅限定为550MPa~700MPa。此外,屈服强度F也不仅限于标准强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强度来设定。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底梁8、18、28的板厚尺寸t对于全部截面一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底梁的部位的不同而具有板厚尺寸变化的截面。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弯曲加工、辊轧成形而形成底梁8、18、28的情况,但也可以组装多个板材并通过焊接接合来形成底梁。
[0122] 另外,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方法等在以上的记载中被公开,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此。即,本发明主要针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定的图示,并且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的思想以及目的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形状、材质、数量、其他的详细构成进行多种的变形。
[0123] 因此,限定了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例示的内容,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因此,利用除去了上述的形状、材质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限定之后的部件的名称的记载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0124] 符号说明
[0125] 1…货物用集装箱
[0126] 2…底盘
[0127] 3…侧面板
[0128] 4…前后板
[0129] 5…角柱
[0130] 6…角配件
[0131] 7…顶面板
[0132] 8…底梁
[0133] 9…底板
[0134] 10…下侧梁
[0135] 11…腹板
[0136] 12…上凸缘
[0137] 13…下凸缘
[0138] 14…上缘
[0139] 17、21…平坦部
[0140] X…中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