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23368.3

文献号 : CN1023056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霍炬杨明关钰刘云鹤

申请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搭建基于交汇测量原理的双经纬仪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并实现空间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测量;步骤b:利用所得的三维位置坐标拟合目标运动平面,并求得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步骤c:对所测点进行坐标转化,并求得像平面坐标;步骤d:依据像平面坐标求得每个目标运动平面采样点的位置误差;步骤e:利用RBF神经网络对位置误差进行补偿。本发明的整套方法的原理简单、计算量小、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关系推导,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搭建基于交汇测量原理的双经纬仪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并实现空间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测量;

步骤b:利用所得的三维位置坐标拟合目标运动平面,并求得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

步骤c:将所测点坐标转化到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并求得像平面坐标;

步骤d:依据像平面坐标求得每个目标运动平面采样点的位置误差;

步骤e:利用RBF神经网络对位置误差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是利用两台经纬仪根据三角交汇法搭建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依据下面的公式可以求出被测的空间点:其中,A(x,y,z)为被测空间内一点,A'(x',y',z')为测量坐标空间内A点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点,L为两台经纬仪的间距,α,β,γ为两台经纬仪所测空间方位角,其中α,β为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γ为经纬仪测量的垂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α与β取15°~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仪测量的垂直角|γ|<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测空间内特征点A在XOY面投影点A′距测量坐标系XOZ平面的距离为b,当水平角α确定时,最佳测量距离bbest的取值范围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测得的每个目标运动平面特征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是通过回归分析法求得目标运动平面方程并确定目标运动参考平面,然后以该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内的一条方向向量建立运动参考坐标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是将不同目标所测得的采样点位置坐标统一到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下,并求得像平面坐标,测量坐标系下一空间特征点Pw(xw,yw,zw)与其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T标Pu(xu,yu) 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在所述步骤d中,设空间点P的给定位置坐标为Pt(xt,yt),则点P的位置误差Et(etx,ety)满足:其中,R为空间点P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到运动参考坐标系下的坐标

的旋转矩阵,T为平移向量;若目标运动参考平面方程为Ax+By+Cz+D=0,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补偿的公式如下:式中:ci是第i个隐层神经元的中心;σi是第i个隐层节点的归一化参数,即第i个感知的变量;wi为第i个基函数与输出节点连接权值,权值越靠近中心越大,X为测量的平面内点的横坐标值,Y为测量的平面内点的纵坐标值;m是感知单元的个数;||X-ci||表示X和ci之间的距离。

说明书 :

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个目标大范围交叉二维运动系统的误差测量补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多个目标坐标系统一的位置误差测量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标运动模拟系统作为目标运动仿真的关键设备,不但可以通过复现目标的运动轨迹、模拟目标的运动特性来为研究对象提供综合测试和物理仿真,还可作为各种测量仪器或精密设备的高精度标定和校验仪器。近年来国内所研究的目标运动系统多数只能提供单一目标,无法实现多目标的二维运动;而少数多目标运动系统又存在目标运动范围小、各目标运动区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交叉运动等问题。
[0003] 通常设计一个多目标交叉二维运动模拟系统的想法是将多个目标设计到一个运动平面内,每个目标通过固定在一个运动平台上实现二维运动;采用该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多个目标运动平面的统一,使多个目标具有统一的运动坐标系,然而该方式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目标运动相互干扰等问题,无法实现多个目标的大范围交叉运动。为此,设计了一套由多个独立单目标二维运行系统组合构成多目标交叉二维运动模拟系统,但是系统中存在着由传动机构或是执行机构带来的非线性误差所引起的多个目标运动坐标系不统一和定位精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
[0004] 因此,如何设计一套可以实现多个目标交叉二维运动的模拟系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解决多个目标运动坐标系不统一和定位精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其是一种基于三角交汇视觉测量原理和RBF神经网络的理论误差测量补偿方法。
[0006] 为了得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步骤a:搭建基于交汇测量原理的双经纬仪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并实现空间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测量;
[0008] 步骤b:利用所得的三维位置坐标拟合目标运动平面,并求得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
[0009] 步骤c:将所测点坐标转化到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并求得像平面坐标;
[0010] 步骤d:依据像平面坐标求得每个目标运动平面采样点的位置误差;
[0011] 步骤e:利用RBF神经网络对位置误差进行补偿。
[0012]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a中,是利用两台经纬仪根据三角交汇法搭建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依据下面的公式可以求出被测的空间点:
[0013]
[0014] 其中,A(x,y,z)为被测空间内一点,A'(x',y',z')为测量坐标空间内A点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点,L为两台经纬仪的间距,α,β,γ,θ为两台经纬仪所测空间方位角,其中α,β为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γ,θ为经纬仪测量的垂直角。
[0015]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α与β取15°~120°。
[0016]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纬仪测量的垂直角|γ|<30°;
[0017]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被测空间内特征点A在XOY面投影点A′距测量坐标系XOZ平面的距离为b,当水平角α确定时,最佳测量距离bbest的取值范围为:
[0018]
[0019]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测得的每个目标运动平面特征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是通过回归分析法求得目标运动平面方程并确定目标运动参考平面,然后以该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内的一条方向向量建立运动参考坐标系。
[0020]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c中,是将不同目标所测得的采样点位置坐标同一到该坐标下,并求得像平面坐标,测量坐标系下一空间特征点Pw(xw,yw,zw)与其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Pu(xu,yu)T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0021]
[0022] 其中,R为空间点P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到运动参考坐标系下的坐标的旋转矩阵,T为平移向量;若目标运动参考平面方程为Ax+By+Cz+D=0,则
[0023]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d中,设空间点P的给定位置坐标为Pt(xt,yt),则点P的位置误差Et(etx,ety)满足:
[0024]
[0025]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e中,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补偿的公式如下:
[0026]
[0027] 式中:ci是第i个隐层神经元的中心;σi是第i个隐层节点的归一化参数,即第i个感知的变量;wi为第i个基函数与输出节点的连接权值,权值越靠近中心越大,X为测量的平面内点的横坐标值,Y为测量的平面内点的纵坐标值;m是感知单元的个数;||X-ci||表示X和ci之间的距离。
[0028] 首先通过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补偿的公式训练未知参数,而后将训练出的未知参数,作为已知参数,利用X,wi,ci,计算出所需要的对应横坐标X的纵坐标值Y’,进而对坐标值进行补偿。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由多个独立且相互平行的单目标二维运行系统组合构成多目标交叉二维运动模拟系统所提出的基于三角交汇视觉测量原理和RBF神经网络理论的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双经纬仪三维坐标测量模型,并依据对模型的不确定度分析设计实验确定系统的测量误差精度;利用回归分析法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依据平面度的概念选择精度最高且最为合理的运动平面建立系统二维运动坐标系,再依据坐标系转换原理求得系统误差;最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在误差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对系统误差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和补偿,保证系统多个目标具有统一的二维运动坐标系和较高的定位精度,整套方法的原理简单、计算量小、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关系推导,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运动模拟系统原理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双经纬仪三角交汇测量方法原理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测量精度最佳测量范围参考图;
[0033] 图3A为发明坐标系中XOY平面的一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水平测量角度与不确定度关系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测量实验设计原理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坐标系转换原理图;
[0037] 图7A及7B为本发明补偿前后系统误差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9] 本发明的多目标二维交叉运动模拟系统误差测量补偿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0040] 步骤一、通过两台经纬仪利用三角交汇法搭建空间坐标点三维测量系统,并依据最佳测量范围原理图设计实验,实现空间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测量,依据公式为:
[0041]
[0042] 步骤二、利用所测得的目标运行平面采样点的三维位置坐标求得目标运动参考坐标系;
[0043] 步骤三、对所测点进行坐标转化,将不同目标所测得的采样点位置坐标全部统一到该坐标系下,并求得像平面坐标,依据公式:
[0044]
[0045] 步骤四、依据像坐标求得每个目标运动平面采样点的位置误差,依据公式为:
[0046]
[0047] 步骤五、利用RBF神经网络对误差进行补偿,依据公式为:
[0048]
[0049]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上述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0050] 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运动模拟系统原理图,即利用机械结构实现的原理图,由XC、YC、ZC,构成一系统运动坐标系,P1、P2、P3分为三个相互平行的目标运动平面,目标1在目标P1运动平面上,目标2在P2目标运动平面上,目标3在P3目标运动平面上,每个在目标运动平面内运动的目标均可采用相同的机械传动方式,采用该结构可以方便的增加或减少运动目标个数,使系统还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在目标运动平面一侧设有一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的光轴垂直于目标运动平面。
[0051] 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双经纬仪三角交汇测量方法原理图,由X、Y、Z构成一系统运动坐标系OXYZ,图中O点和B点分别放置光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两台经纬仪,假设A(x,y,z)为被测空间内一点,A'(x',y',z')为测量坐标空间内A点在XOY平面上的投影点,根据利用三角的正弦定理得出测量要素(经纬仪间距L,两台经纬仪所测空间方位角α,β,γ,θ)与被测点空间坐标A(x,y,z)之间满足公式:
[0052]
[0053] 这样便可通过读出两台经纬仪的测得的空间方位角便可实现空间一特征点的三维位置求取。
[0054] 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测量精度最佳测量范围参考图及水平测量角度与不确定度关系图,由于该测量方法所测得的空间特征点的位置精度与所测量系统的测量要素(空间方位角α,β,γ,θ、测量距离b等)有关,因此,在设计实验前需要得出一个可以满足测量精度的最佳测量区域。
[0055] 定义两台经纬仪的水平、垂直测角不确定度分别为Uα,Uβ,Uγ,Uθ,基线L的测量不确定度为UL,空间特征点A(x,y,z)的不确定度为UA,坐标分量测量不确定度为Ux,Uy,Uz。由于Uα,Uγ,Uβ,Uθ,UL互不相关,Ux,Uy,Uz互不相关,并且在通常情况下满足Uα=Uβ=Uγ,对式(1)三个方程分别求偏导并依据不确定度合成原则可得:
[0056]
[0057] 其中:
[0058]
[0059] 由公式(2)可以看出,在设计实验进行精准测量时垂直角γ取值时应当尽可能的小,一般取垂直角|γ|<30°;水平角α和β的影响规律相同,假定被测点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A′始终处于以一个经纬仪轴心O点为中心,以R为半径的半圆形轨迹上(即被测点水平距离不变),参阅图3A所示:
[0060] 利用三角关系即可求得:
[0061]
[0062] 将(3)带入式(2),则可分别得到Ux,Uy,Uz,UA随水平角α的变化规律,其带入过程可将代入后公式中除α以外的其他参数定为常数,利用MATLAB分别绘制X、Y、Z轴不确定度Ux,Uy,Uz和总不确定度UA随水平角α变化而改变的曲线,求得α的最佳取值范围,仿真后的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Ux,Uy,Uz,UA在α取15°~120°时,X、Y、Z轴不确定度Ux,Uy,Uz相对较小,满足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当α接近0°和180°时,Ux,Uy,Uz会出现极值点,即此处的测量误差将趋近于无穷大,无法满足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因此,在实际测量时,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α与β应尽量取15°~120°,以保证所测目标点的准确性。
[0063] 被测空间内特征点A在XOY面投影点A′距测量坐标系XOZ平面的距离b(即A距XOZ平面的距离)也是影响被测目标点的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其影响无法利用式(2)直接体现,为此,需要将距离b转化,借助水平角α与β对其进行分析,求得最佳测量距离b。从图3中可以看出,被测点A距XOZ平面的距离b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交汇角η的改变,为此,通过分析交汇角η求得最佳测量距离b,由式(2)可知,当α+β=90°时,即当η=90°时,系统测量的误差最小。此时有:
[0064]
[0065] 因此当进行精密测量时,通常把交汇角η限制在60°~120°之间。利用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可以得出当水平角α确定时,最佳测量距离bbest的取值范围为:
[0066]
[0067] 这样通过对上面测量因素α,β,γ,b分析即可得出该测量方法的最佳测量区域,即图3中的阴影区域,通过并使被测系统完全包含在该区域内,设两经纬仪间的距离为L,用户可通过改变距离L扩大或缩小最佳测量区域,为保证测量精度,要求在被测系统完全包含在最佳测量区域的前提下L取值应尽量的小,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L确定时,该方法的最大水平测量长度为d=1.155L,测量距离b取值范围为0.289L~0.866L;
[0068] 参阅图5,为本发明测量实验设计原理图,即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依据图3所求的最佳测量区域,设计的实际测量实验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取两台经纬仪间的距离为L=4m,距中间目标运动平面距离为b=2m,每个目标运动范围2×2m,目标运动平面间距为0.36m。测量参考坐标系XOY平面垂直于目标运动平面,与目标运动平面交线处于运动平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对被测系统目标运动平面所选取的特征点测量,并利用测得的空间方位角转换成位置坐标即可实现步骤一。
[0069] 图6为坐标系转换原理图,坐标系转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测量坐标系到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的转换,另一部分是运动参考坐标系到像平面坐标系的转换。首先利用步骤一所测得的每个目标运动平面特征点的三维位置坐标通过回归分析法求得目标运动平面方程并确定目标运动参考平面;然后以该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内的一条方向向量建立运动参考坐标系,实现步骤二;其次,根据坐标系转换原理利用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将测量坐标系所测得的特征点的三维位置坐标转换到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下;最后,根据空间点到面的投影原理,利用矩阵W和U实现特征点从运动参考坐标系到像平面坐标系的转换,完成步骤三。利用步骤四的公式即可求的位置误差具体执行方法如下:
[0070] 假设目标二维运动平面方程式为:
[0071] Ax+By+Cz+D=0 (6)
[0072] 根据n个所测三维空间坐标值(xi,yi,zi),定义X=(x1,x2…xn)T,Y=(y1,y2…yn)T为T可观测的非随机变量,Z=(z1,z2…zn) 为可观测的非随机变量,ε=(ε1,ε2…εn)为不可观
2
测的随机变量,满足ε~N(0,σIn),则平面方程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为:
[0073] Z=β1X+β2Y+β3+ε (7)
[0074] 其中
[0075] 为方便讨论,将模型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0076]
[0077] 其中 β=(β1,β2,β3),I为n×1维单位列向量。令:
[0078]
[0079] 则各βi的最小二乘估计 应满足:
[0080]
[0081] 令: 求解方程组便可得出回归系数 用矩阵可以表示为:
[0082]
[0083] 利用式(11)便可求出目标运动平面方程。然后选择其中一个目标额运动平面作为二维目标运动参考平面,选择一些距平面距离较小的点拟合一条直线l,定义成像设备的光轴与拟合平面的交点作为坐标系原点Oc,l的方向向量指向方向作为X轴,平面法向量指向方向作为Z轴,根据右手定则建立系统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OcXcYcZc,其中XOY平面为系统二维目标运动参考平面。
[0084] (1)测量坐标系到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转换
[0085] 设空间点P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为Pw(xw,yw,zw),在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下的坐标为Pc(xc,yc,zc),则有如下转换关系:
[0086] Pw=R·Pc+T (12)
[0087] 其中R为旋转矩阵,T为平移向量。
[0088] 通过上步求得的在测量坐标系OwXwYwZw下拟合的二维运动参考平面的单位法向量为nz,拟合直线l的单位方向向量为nx,通过叉乘求得Y轴单位向量为:
[0089] ny=nx×nz (13)
[0090] 这样便可构建旋转矩阵:
[0091] R=[nx,ny,nz] (14)
[0092] 设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Ow的位置向量为:
[0093] O=(ox,oy,oz)T (15)
[0094] 则平移向量T满足T=O,由此可以得到空间点P从测量坐标系到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为:
[0095]
[0096] (2)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到像平面坐标系转换设二维目标运动参考平面的平面方程为:
[0097] Ax+By+Cz+D=0 (17)
[0098] 在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下空间点Pc(xc,yc,zc)在该平面的投影点坐标为Ps(xs,ys,zs),依据空间点到平面的投影原理可得:
[0099]
[0100] 利用式(18)可以求得在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中空间点的位置Pc(xc,yc,zc)与其在像平面坐标系的成像位置(xu,yu)间满足:
[0101]
[0102] 其中:
[0103]
[0104]
[0105] 通过式(16)和式(19)可以得到测量坐标系下一空间特征点Pw(xw,yw,zw)与其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Pu(xu,yu)T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0106]
[0107] 设空间点P的给定位置坐标为Pt(xt,yt),则点P的位置误差Et(etx,ety)满足:
[0108]
[0109] 利用式(21)便可分别求出每个目标的采样点在运动参考平面的位置误差。
[0110] 参阅图7A、7B,为补偿前后系统误差对比图,利用步骤四的所求得的误差结合RBF神经网络利用控制系统软件即可对系统进行补偿。
[0111]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三层前馈网络,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0112] 输入层由信号源节点组成,定义系统的输入信号为:
[0113] X=(X1,X2,…,Xn) (22)
[0114] 其中Xi=(xi,yi),xi,yi分别为编号为i的目标点的给定位置坐标,信号源节点便传递这些输入信号到隐层。
[0115] 隐层节点采用最为常用且易于计算的高斯函数作为基函数,如式(23)所示:
[0116]
[0117] 式中:ci是第i个隐层神经元的中心;σi是第i个隐层节点的归一化参数,即第i个感知的变量,它决定了该基函数中心点的宽度;m是感知单元的个数;||X-ci||表示X和ci之间的距离。
[0118] 定义系统的输出信号为:
[0119] Y=(Y1,Y2,…Yn) (24)
[0120] 其中Yi=(eix,eiy),eix,eiy分别为编号为i的目标点位置误差量,则由隐层到输出层满足线性关系,即:
[0121]
[0122] 其中wi为第i个基函数与输出节点的连接权值(i=1,2,…m),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中,网络无法识别样本的时序性这个问题,权因子根据近大远小规律,要求网络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同时序的样本给出不同的训练精度。
[0123] RBF神经网络各参数的学习过程如下:
[0124] 定义神经网络总误差为:
[0125]
[0126] 上式中,l为训练样本个数,为通过实验实际求得的误差值,即期望输出,Yp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误差值。RBF神经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依据输入样本决定σi和ci的非监督学习阶段,另一个是在确定好隐层参数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wi的有监督学习阶段。
[0127] (1)非监督学习阶段
[0128] 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即通过分族求取最优径向基函数中心向量ci,算法步骤如下:
[0129] 1)设定各隐节点的初始中心向量ci(0),学习速率β(0)(0<β(0)<1)和判定阈值ε;
[0130] 2)求取距离最小的节点:
[0131]
[0132] 式中,k为样本序号;r为中心向量ci(k-1)与输入样本距离Xk距离最近的隐节点序号。
[0133] 3)调整中心
[0134]
[0135] 式中,学习速率β(k)=β(k-1)/(1+int(k/q))1/2;int(·)表示对(·)进行取整运算。
[0136] 4)判定聚类质量
[0137] 对全部样本k反复进行2、3步,直到满足下式结束。
[0138]
[0139] (2)有监督学习阶段
[0140] 当ci确定后,求取wi便成为线性优化问题。学习算法为:
[0141]
[0142] 式中W=[W1(X),W2(X),…Wm(X)]T,η为学习速率,通常取0<η<1。
[0143] 这样便可求得下式中的各个参数值,实现输入到输出的映射。
[0144]
[0145] 这样通过步骤五的公式以位置坐标值作为训练神经网络的输入,误差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准确的设定网络结构和神经元之间的权值及阈值矩阵,由此获得一个反应误差系统特性的非线性模型,并与控制系统软件相结合,对系统进行补偿。补偿后的结果如图7A为补偿前目标点X、Y方向误差,图7B为补偿后目标点X、Y方向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出,补偿效果非常明显,系统误差小于当系统单轴运动范围大于2m时,利用上述方法测量补偿后目标的运动精度可达到1mm,可以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0146] 性能实验结果如下:
[0147] 图7A、7B为系统补偿前后误差对比,图7A为某个目标运动平面内149个采样点补偿前误差分析图,系统最大误差为5.8398mm,平均误差为1.3551mm,图7B为经过补偿后采样点误差分析图,系统最大误差为0.0608mm,平均误差为0.0092mm,
[0148]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0149] 采用该方法实现了由多个独立且相互平行的单目标二维运行系统组合构成多目标交叉二维运动模拟系统。该测量方法不会受结构尺寸限制,具有灵活、便携、非接触测量等特点,可用于测量很大、很笨重的工件乃至整个机组或工程;通过建立运动参考坐标系,利用空间坐标系转换,将所有目标的采样点转换到像平面坐标系下求得误差,保证了多个目标的运动坐标系的统一;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精细、灵活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具有强大的学习功能,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准确地预测系统的输出,不但得出了使系统得到了较好的补偿而且避免了复杂的数学推导。整套方法的原理简单、计算量小、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关系推导,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150]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系统单轴运动范围大于2m时,系统测量精度可达到0.8mm,补偿精度可达到0.1mm,测量补偿后系统的精度可达到1mm,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0151]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研究设计了一套由多个独立且相互平行的单目标二维运行系统组合构成多目标交叉二维运动模拟系统。通过利用三角交汇视觉测量原理和RBF神经网络理论与系统的特点像结合,设计了一套可以满足系统精度的误差测量补偿方法:通过搭建双经纬仪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利用最佳测量范围设计实验确定系统的测量误差精度;通过建立二维运动参考坐标系,再依据坐标系转换原理求得系统误差;最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在误差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对系统误差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和补偿,保证系统多个目标具有统一的二维运动坐标系和较高的定位精度。整套方法的原理简单、计算量小、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关系推导,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152]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