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80007882.4

文献号 : CN1023176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卞东奂

申请人 : 卞东奂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具有钝角的圆锥形动力传递面的伞齿轮为动力传递介质的内球面-外球面摩擦驱动式(traction drive type)无级变速器。所述无级变速器,包括:齿轮,其可旋转地安装于设置无级变速器的框架;摩擦部件,其以同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齿轮;动力传递组件,包括动力辊,所述动力辊包括一侧的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和另一侧的动力传递面,所述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啮合在所述齿轮,所述动力传递面摩擦结合在所述摩擦部件,所述动力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同时与所述摩擦部件摩擦结合并互相传递旋转力;支撑部件,以放射形配置所述多个动力传递组件并与所述摩擦部件结合地支撑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变速单元,其控制所述摩擦部件和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之间的轴向位置,所述无级变速器通过所述变速单元连续改变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部件之间的速比。

权利要求 :

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齿轮,其可旋转地安装于设置无级变速器的框架;

摩擦部件,其以同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齿轮;

动力传递组件,其包括动力辊;所述动力辊包括在其一侧的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和在其另一侧的动力传递面,所述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啮合在所述齿轮,所述动力传递面摩擦结合在所述摩擦部件;所述动力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同时与所述摩擦部件摩擦结合并互相传递旋转力;

支撑部件,其以放射形配置多个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并且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使之与所述摩擦部件结合;

变速单元,其控制所述摩擦部件和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之间的轴向位置,所述无级变速器通过所述变速单元连续改变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部件之间的速比;

其中,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由辊架和所述动力辊构成,所述辊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动力辊,所述辊架与所述支撑部件结合使得所述辊架仅在半径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是具有凹凸的动力传递部的正齿轮或伞齿轮或同类齿轮,所述齿轮结合在所述动力辊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并以在所述齿轮与所述动力辊之间传递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为环形或圆盘形,且具有凸起的动力传递面以与所述动力辊摩擦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辊具有圆锥形动力传递面,所述动力传递面和摩擦部件相接触的摩擦接触点与所述摩擦部件的轴方向平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辊是具有钝角的圆锥形动力传递面的伞齿轮或同类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架和动力辊分别形成滚动轴承的导轨槽,并配合地形成滚动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不能旋转地结合在所述框架,将所述每个动力传递组件在轴方向及旋转方向固定在支撑部件,并支撑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使之可沿径向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向半径方向按压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以便所述每个动力传递组件朝向所述摩擦部件在半径方向摩擦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进一步包括控制半径方向接触压力的单元,以便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和所述摩擦部件摩擦结合以传递旋转力,或彼此分离以切断旋转力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半径方向接触压力的单元是在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沿轴向滑动的楔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楔子与按压控制轴结合,并随着所述按压控制轴沿轴向平移,所述按压控制轴从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外部穿通向内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楔子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件,并与轴向动作的液压缸结合沿轴向平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单元这样构造使得包括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的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沿轴向滑动,所述变速单元是在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内部引导所述支撑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变速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单元是在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内部可旋转地围绕所述摩擦部件并引导所述摩擦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变速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轴与从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外部穿通至内部而延伸的机械连杆结合,并在所述轮毂壳的外部被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轴与液压缸结合而控制轴向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和摩擦部件分开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而配置。

说明书 :

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以具有钝角的圆锥形动力传递面的伞齿轮为动力传递介质的内球面-外球面摩擦驱动方式(traction drive type)的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摩擦的无级变速器不局限于档数可连续变速,因此不但容易调整速度,而且由于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因此有利于轻量化设计。同时具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上的潜在性。即,尽量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能够获得出色的动力性能,提高燃料效率,开车容易,几乎没有因变速而引起的冲击。并且,由于被变速为符合车辆的行驶条件,因此可以期待动力性能的提高,而且能够减低燃料消耗率的可以自由地设定变速模式。
[0003] 无级变速器虽然具有所述理论上的潜在性,但是实际上动力密度及动力传递效率低而热发生量多,而且寿命短且速度范围窄,加大动力传递容量受限大,因此存在难以实用化的问题。
[0004] 利用所述摩擦的无级变速器提出过很多种类,尤其有改变滑轮的可变带式(various pulley-belt type)和利用滚轮(摩擦轮)的摩擦振动式(traction drive type)等。
[0005] 现在已被商用化的可变滑轮-带式无级变速器是被构成为只分离滑轮的一面平移行移动,通过可变滑轮改变带的旋转半径,随此速度连续变化的方式。如所述的可变滑轮-带方式,其结构简单,并容易调整滑轮的位置。
[0006] 因此,与现有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不同,具有没有冲击、开车方法与自动变速器相同、燃料效率与手动变速器相同或稍微出色的特点。但是,这种可变滑轮-带式变速装置,具有用金属特别制作带的缺点,并且,变速范围小且动力传递范围受限制的问题。
[0007] 摩擦振动式无级变速器可以举环形无级变速器(toroidal CVT)和内球面-外球面摩擦驱动式无级变速器。环形无级变速器是用于无级变速的变速机构(Variator)的结构,使在环形面上形成凹槽的2个旋转圆盘和配置在中间的多个滚轮相接触,通过摩擦力传递力,并通过改变滚轮和圆盘相接触的有效半径,连续改变变速比并实现无级变速。与所述可变滑轮-带式无级变速器相比,变速范围相对宽,动力传递功能也相当大,因此试图使用于中型车。但是,由于外球面和外球面接触而传递动力,因此为了传递大的动力,对接触部应施加大的剪切压力,所以无级变速器的尺寸变大并变重。
[0008] 内球面-外球面摩擦驱动式无级变速器倾斜地支撑算珠石或圆锥形滚轮并使之接触在摩擦环的内周面,通过摩擦力传递力,并且,通过摩擦环移动而改变滚轮的接触有效半径,连续改变变速比而实现无级变速。这种形态的无级变速器由于与环形变速器相比动力传递性能大,因此有很多工业上的适用例,不需要复杂的另外的液压装置,而通过利用被传到驱动轴及从动轴的动力的简单的机械式按压单元,可以仅由滚轮之间的摩擦机构执行动力传递,并没有滑动现象。
[0009] 作为摩擦振动式无级变速器的另一种可以举国际公开号WO1999/20918。该发明,在轴承的两侧具备接受动力的输入盘和传递动力的输出盘,通过使轴承的轴倾斜的方式进行变速,由于尺寸比较小因此多用于自行车。但是,与现有用于自行车的链条式变速器或行星齿轮轮毂式变速器相比其重量重。
[0010] 若要将所述可变滑轮-带式或现有摩擦振动式无级变速器适用在车辆,为了与车辆性能有关的突然启动、突然加速等功能,或者为了在突然停车后再启动而变速为低变速比,由于此时需要另外的装置,因此,理论上结构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0011]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另外复杂的液压装置,通过利用被传递到驱动轴及从动轴的动力的简单的机械式按压单元,没有摩擦接触部的滑动现象可执行动力传递的无级变速器。
[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突然停止后为了再启动或突然启动、突然加速等功能,无需增加另外装置可通过简单地操作即可,并且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可以减低部件数,小型且轻量,并可以廉价制造的无级变速器。
[001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入角速比的范围没有限制的无级变速器。
[0014]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包括:齿轮,其可旋转地安装于设置无级变速器的框架;摩擦部件,其以同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齿轮;动力传递组件,包括动力辊,所述动力辊包括一侧的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和另一侧的动力传递面,所述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啮合在所述齿轮,所述动力传递面摩擦结合在所述摩擦部件,所述动力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同时与所述摩擦部件摩擦结合并互相传递旋转力;支撑部件,以放射形配置所述多个动力传递组件并与所述摩擦部件结合地支撑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变速单元,其控制所述摩擦部件和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之间的轴向位置,所述无级变速器通过所述变速单元连续改变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部件之间的速比。进一步具备支撑无级变速器的中心轴以及围绕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
[0015] 所述齿轮优选为具有凹凸的动力传递部的正齿轮或伞齿轮或同类齿轮,所述齿轮结合在所述动力辊的凹凸的动力传递部并互相传递动力。优选齿轮齿数与动力辊的倍数成比列,齿宽稍微大于反比列值。
[0016] 所述摩擦部件优选为环形或圆盘形,并为了与所述动力辊摩擦结合而具有凸起的动力传递面。当摩擦部件为环形时,成为动力辊配置于环内侧的内球面-外球面接触方式,当摩擦部件为圆盘形时,成为动力辊配置于圆盘的外部的外球面-外球面接触方式的环形无级变速器形式。
[0017] 所述动力辊具有圆锥形动力传递面,所述动力传递面和摩擦部件相接触的摩擦接触点优选与所述摩擦部件的轴向平行配置。圆锥形动力传递面可以形成在伞齿轮的朝向顶点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地方,圆锥角也可以为锐角或直角或钝角中的任一个。当内球面-外球面接触方式时,将动力传递面形成在后面比较有效,此时,动力辊优选为具有钝角圆锥形动力传递面的伞齿轮或同类齿轮,圆锥角的钝角越大变速比也越变大。
[0018] 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由动力辊和辊架构成,所述辊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动力辊,所述辊架优选构成为与所述支撑部件结合仅向半径方向滑动,并相对于支撑部件旋转或不能向轴向移动。
[0019] 所述辊架和动力辊优选分别形成滚动轴承的导轨槽,并相配合构成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动力传递组件的尺寸相比能耐于较大的轴承的负重。
[0020] 所述支撑部件不能旋转地结合在所述框架,将所述每个动力传递组件向轴向及旋转方向固定在支撑部件,并优选支撑为可向放射形平移。因此,支撑部件固定在中心轴和轮毂壳中固定于框架而不能旋转的一个。
[0021] 优选进一步包括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向半径方向按压所述动力传递组件以便所述每个动力传递组件朝向所述摩擦部件向半径方向摩擦结合。其中,所述按压部件优选进一步包括控制半径方向的接触压力的单元以便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和所述摩擦部件摩擦结合而传递旋转力或分离切断传递旋转力。若增大半径方向的接触压力,则在大转矩下不滑动可以传递动力,当减低半径方向的接触压力或调整为不接触,则接触部被滑移无法传递动力。
[0022] 所述控制半径方向的接触压力的单元优选为在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向轴向滑动的楔子,所述每个楔子优选与按压控制轴结合,并随着所述按压控制轴沿轴向平移,所述按压控制轴从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外部穿通至内部而被延伸。按压控制轴可通过螺栓或同类机械式连杆进行轴向控制,由此,将动力辊控制为放射形,并控制与摩擦环或摩擦圆盘的接触压力。
[0023] 所述每个楔子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件,与轴向动作的液压缸结合沿轴向平移。在已设有液压装置的变速器适用液压缸时,通过适当地配置液压配管,变速器的结构会更加变简单。
[0024] 所述变速单元被构成为包括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的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沿轴向滑动,所述变速单元优选为在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内部引导所述支撑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变速轴和,在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内部可旋转地围绕所述摩擦部件并引导轴向位置的变速轴中的一个。支撑部件沿轴向移动时,摩擦环或摩擦圆盘以轴向固定的方式被设置。此时,很难适当地控制随着支撑部件移动的楔子。相反,摩擦环或摩擦圆盘轴向移动进行变速时,摩擦环或摩擦圆盘旋转而进行轴向移动的方式操作的诸多例是公知的。
[0025] 所述变速轴与机械连杆结合,所述机械连杆从围绕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轮毂壳的外部穿通至内部而延伸,并在所述轮毂壳的外部被控制,或者可以与液压缸结合而控制轴向位置。
[0026] 所述变速器的齿轮和摩擦部件可通过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或输出轴中的一个进行动作或结合。
[0027] 根据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在突然停止后为了再启动或突然启动、或突然加速无需增加另外装置可通过简单地操作即可,并且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可以减低部件数,小型且轻量,并可以廉价制造。
[0028] 并且,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提供输出入角速比的范围没有限制的无级变速器。
[0029] 而且,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提供理想的输入对输出角速比,因此可以节能。
[0030] 而且,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包括无级变速动力传递装置,所述无级变速动力传递装置可适用于要求变速的所有形态的机械。作为一例,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可以使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船舶等动力车,以及双轮车、三轮车、小型摩托车、运动器件等无动力车,或钻头、压力机、输送带等工业动力设备,或者风力发电机等动力发生设备。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实施例,是中心轴旋转的无级变速器的截面图。
[0032] 图2是图1的透视图。
[0033] 图3是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能解释为通常的词典上的含义,发明人基于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可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应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或概念。
[0035] 因此,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实施例和图中所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代替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以可以理解为在本发明的申请时点存在代替本发明的各种均等物以及变形例。
[0036] 此处,所谓“轴向”是用来表示沿平行于变速器的中心轴或支撑部件的中心轴的轴的方向或位置的术语。“径向”及“放射形”是用来表示相对于变速器的中心轴以直角延长的方向或位置的术语。
[0037]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虽然在本发明中说明了用于自行车的无级变速器0,但是无级变速器0可适用于利用变速器的任何装置。
[0038]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一实施例,是能设在自行车后轮的无级变速器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0039] 能设于自行车后轮的无级变速器具有中心轴1,所述中心轴1通过变速器的中心延长,并经过自行车车身的两个后轮安装部(后叉端(省略图示))。在所述中心轴1的两侧端部形成有螺栓,一部分是扁平的面1a、1b。由此,中心轴10不能旋转地固定于后轮安装部。
[0040] 中心轴1容纳变速轴22和按压轴21,穿通轮毂壳6、7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变速轴22、按压轴21,并不能旋转支撑支撑部件2,而且轴向固定支撑所述变速轴22、按压轴21、轮毂壳6、7以及支撑部件。并且,在中心轴的中心部形成有与按压轴21结合的按压螺栓1c。
而且,形成有以不旋转地支撑支撑部件2的花键1d和,以防止向轴向移动的突起1d和螺栓
25。
[0041] 轮毂壳6、7可旋转地支撑在中心轴1并围绕1至10或其以上的动力传递组件3、支撑部件2、输入齿轮5以及摩擦环4。在轮毂壳6、7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穿通孔,所述穿通孔容纳与所述自行车车轮连接的轮辐。在轮毂壳6的内侧壁形成有多个轴向槽,所述轴向槽容纳摩擦环导向销12。
[0042] 摩擦环4为了与动力辊3结合而在内周面具备突起,并在外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摩擦环导向销12的轴向凹槽以便与轮毂壳6结合轴向滑动的同时一起旋转。
[0043] 将摩擦环4轴向引导的变速导向环18通过轴承17可旋转地结合。变速导向环18与动力传递组件3的动力滚轴33结合以不旋转地受支撑,通过变速螺丝10和螺栓结合,随着变速螺丝19的旋转进行轴向移动。
[0044] 变速轴22与变速螺丝19一同旋转地被结合,通过导线盖23a、24a和中心轴的花键突部1d被轴向固定,并通过导线盖23a随着卷绕在变速轴22或从变速轴22解开的导线进行旋转。
[0045] 支撑部件2将动力传递组件3向轴向及旋转方向固定并向半径方向引导,在支撑部件2形成有在中心具有花键配合孔的突起以便与形成在中心轴1的花键1d衔接,在外周面具有多角翼,在所述多角翼形成有放射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容纳将动力传递组件3向半径方向引导的楔子8和辊架32。并且,有些实施例中,导向槽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或其以上。在各导向槽朝向轴的中心形成有将楔子8轴向引导的穿通槽。并且,在导向槽的侧壁形成有将辊架32轴向固定的侧面凹槽。支撑部件2通过花键上的突起1d和螺栓25沿轴向被固定。
[0046] 动力辊组件3将输入齿轮5的转矩传递至摩擦环4。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结合6个动力辊组件3的形态,但是,无级变速器的各种实施例根据各别的特殊应用例的转矩、重量、尺寸的要求使用约2~16个或其以上的动力辊组件3。动力辊组件3由动力辊31、动力辊轴33以及辊架32构成,所述动力辊轴33可旋转地支撑动力辊31;所述辊架32结合在动力辊轴,并将动力辊轴向半径方向引导。
[0047] 动力辊31是具有圆锥形动力传递面的伞齿轮。输入齿轮5和凹凸部接触并啮合,摩擦环4和动力传递面接触,此时为了传递转矩在动力传递面施加非常大的接触力。输入齿轮5将输入旋转速度的输入转矩传递至动力辊31。通过动力辊31相对于各自的动力辊轴33进行旋转,动力辊31将转矩传递至摩擦环4。因此,输入速度对输出速度之比是输入齿轮5及摩擦环2相对于动力辊轴33的接触点的半径的函数。在此,由于输入齿轮的距离被固定,因此通过调整摩擦环4相对于变速器中心轴1的轴向位置,从而可以连续调整速比,并且,进行输入齿轮5的旋转方向和摩擦环4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正转变速。
[0048] 在构成动力传递面的圆锥形截面上所形成的圆锥角可以为直角或钝角,在本实施例中呈120°。此时,动力辊轴33配置为与中心轴呈60度的角度。从动力辊轴33延伸的突起被插入于变速导向环18的轴向导向槽并支撑变速导向环18不能旋转。
[0049] 辊架32被插入于支撑部件2的突起槽并被支撑为不能旋转,并形成固定销凹槽以便通过固定销13阻止轴向移动。并且,为了能够支撑动力辊31所受的高负重,将较大的轴承34与动力辊31配合形成。同时,为了使动力辊31不从辊架32脱离,通过动力辊轴33用小轴承35支撑动力辊31并使之旋转。并且,使得能与按压楔子8结合而向半径方向移动,与按压楔子8接触的面成为倾斜面。
[0050] 固定销13是穿通辊架32的凹槽和支撑部件2的侧壁槽的四角销,以便使辊架32固定在轴方向并能够向半径方向移动地进行动作。在该销动作期间,为了防止脱落并容易进行组装及分解工作而配置有固定凸缘36、37、38。
[0051] 按压轴21与按压导向板9一同旋转地被结合,通过导线盖23b、24b和中心轴的螺丝突部1c被固定在轴方向,并通过导线盖23b随着卷绕在按压轴21或从按压轴21解开的导线进行旋转。
[0052] 按压楔子8沿着按压导向板9轴向移动,在支撑部件2和辊架32之间做楔子作用。在与辊架32接触的面形成倾斜面,在与按压楔子8的倾斜面的相反侧形成有突起,该突起为了与按压导向板9结合,穿通支撑部件而到达按压导向板9。
[0053] 按压导向板9通过螺丝1c与中心轴结合,并具有结合槽,该结合槽使每个按压楔子8结合为能够同时向旋转方向旋转,并轴向固定结合,通过由按压弹簧14施加的旋转力轴向旋转。
[0054] 按压弹簧14在按压导向板9和支撑部件2之间向按压导向板9提供旋转力。该旋转力被调整为动力辊31和摩擦环4接触而传递动力时提供适当的接触压力。
[0055] 轮毂壳盖7与轮毂壳6螺丝结合,在轮毂壳盖和轮毂壳之间配置油封39而形成内部和外部被切断的气密的轮毂,通过盖固定螺栓27保持结合状态。
[0056] 与花键11结合将驱动旋转力传递给变速器的输入轴10可旋转地支撑在中心轴1,并将旋转力传递至输入齿轮5,可旋转地支撑轮毂壳盖7。在输入轴10的内周面和输入齿轮5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省略图示),因此能够构成为只传递自行车的前进方向的驱动。
[0057] 输入齿轮5可以为伞齿轮,所述伞齿轮能够相对于中心轴1旋转并与中心轴同轴配置。在输入齿轮5的轴向端部沿轴向形成有与动力辊31啮合的齿。并且,通过花键或螺栓结合在输入轴,并通过输入轴接收来自链轮11的旋转力,然后传递给动力辊31。
[0058] 本发明参照附图说明无级变速器的动作过程。
[0059] 按压弹簧14被设置为可施加适当的压力并向顺时针方向按压从而使按压导向板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通过右侧螺丝结合在中心轴1的按压导向板9旋转的同时将要前进。结合在按压导向板9的按压楔子8前进的同时做楔子作用,从而将辊架32向半径方向按压。各动力辊31与摩擦环4接触无法进一步向半径方向移动而保持按压接触在摩擦环
4的状态。
[0060] 此时,若将自行车的曲柄(省略图示)向前进方向驱动,则与链条结合的链轮1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输入轴10也旋转,输入齿轮5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结合在输入齿轮的动力辊31也一同旋转。已与动力辊31成为按压接触状态的摩擦环4受旋转力进行旋转,通过摩擦环导向销12结合的轮毂壳6、7也一同旋转,从而自行车的车轮旋转的同时使自行车前进。
[0061] 在驱动中,若将变速线向一侧拉调整速度,则变速轴22通过被拉的变速线进行旋转,通过此旋转变速螺丝19也一同旋转,并且变速导向环9沿轴向移动。同时,通过轴承结合的摩擦环4也沿轴向移动。此时,由于动力辊31的接触点半径变化,因此可以变速。若移动到接触点半径变小的方向则被减速,轮毂壳6、7比以前更缓慢地旋转。而且,若将变速线向反方向拉,则摩擦环4也向反方向移动以更快地旋转并变速。
[0062] 行驶中,需要更大的转矩时(突然出发或突然加速,行驶在陡坡或泥土地时),拉按压线使按压轴2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结合在按压轴21的按压导向板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使楔子8前进,从而动力辊31以与摩擦环4更大的接触压力接触的方式动作而可以施加所需的转矩。
[0063] 并且,在停止中需要变速时(以高速行驶中突然停车,在停止状态下转换为低速时),由于已施加的接触压力,不能将摩擦环4轴向移动。此时,为了使按压轴2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拉按压线,则结合在按压轴21的按压导向板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使楔子8后退,从而减轻或解除楔子按压动力辊31与摩擦环4接触的按压力。在此状态下,通过变速线操作变速轴22则可以转换为低速位置。
[0064] 转换为低速位置之后放开变速线则通过按压弹簧14的复原力动力辊31和摩擦环4回到按压接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