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0980157483.3

文献号 : CN1023337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早川茂北村义春铃木一男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确保稳定的自立姿势,且可极力减少内容物的残量,可通过吹塑成形等而形成,并可维持先前的良好的生产性或廉价的成本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是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1),以及一体地连接于该底壁(1)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M的主体部(2),且使所述底壁(1)向所述主体部(2)的内侧反转、折回来形成悬空底(1a)的合成树脂制容器,所述主体部(2)具有通过所述底壁(1)的反转、折回,而与所述底壁(1)的外侧壁部(1c)相互抵接或接近来形成自立脚部(9)的下侧周壁。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是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以及一体地连接于该底壁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的主体部,且使所述底壁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反转、折回来形成悬空底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通过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而与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相互抵接或接近来形成自立脚部的下侧周壁,且在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之前的所述底壁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界部设置有弯曲槽,所述弯曲槽成为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的起点,并在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后向外部凸出,并且在所述弯曲槽的内侧形成环状的中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具有遍及其全周向该主体部的内侧凸出的中间变细部,且在所述底壁设置有于该底壁的反转、折回时,与该中间变细部的下部周壁的内面接触而在彼此间形成密封部的向内凸出的环状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具有比主体部的直径更大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主要是由缘部最高且中央部形成储液部的倾斜壁构成,其具有多根肋,其中所述多根肋在位于容器的外侧的下表面呈凸形状,另一方面在位于容器的内侧的上表面呈凹形状,并指向该底壁的储液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主要是由缘部最高且中央部形成储液部的倾斜壁构成,其具有多根肋,其中所述多根肋在位于容器的外侧的下表面呈凸形状,另一方面在位于容器的内侧的上表面呈凹形状,并指向该底壁的储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脚部具有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向接地端递增的ハ字状的剖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脚部具有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向接地端递增的ハ字状的剖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脚部具有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向接地端递增的ハ字状的剖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脚部具有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向接地端递增的ハ字状的剖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相同。

说明书 :

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吹塑成形或射出成形等而成形,并使其底壁向主体部的内侧反转、折回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作为泵用的容器的合成树脂制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装入洗发剂或护发素、洗涤剂、消臭除菌剂或者化妆品等的合成树脂制容器,为了可适量取出内容物而具备如泵般的吐出器的容器已大量上市,在用完内容物后,通常从另外销售的重装容器重新移入新的内容物来再次利用原来的容器(应重装的容器),由此可谋求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0-15924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8-230961号公报)。
[0003] 所述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容器是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的上端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从而一体地形成整体。另外,底部呈中央部隆起且其周缘部存在环状的凹部的形态。这些容器一般通过吹塑成形来形成的情况较多,在此情况下,存在因底部的夹紧而导致其中央隆起的倾向。
[0004] 如所述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一般的容器优选为了谋求良好的生产性或成本的降低等而通过吹塑成形所形成的容器,在此情况下,存在所述的底部中央部隆起的倾向,因此有可能在其周围的环状的凹部中产生残液。这些容器中所使用的如泵般的喷出器是如下般构成:在容器内使向上吸用的管下垂,并使其下端在底面附近开口而从该处向上吸液体。若向上吸用的管的开口在隆起部分以上,则隆起部分周围的液体维持原样而成为残液,另外,即便在如使向上吸用的管弯曲并使其前端在容器底部缘部开口般构成的情况下,因管的前端角度或管的粗细度、或者隆起部分周缘部的槽的宽度等的关系,而 导致液体残留在槽部分的结果的情况也较多。
[0005] 在所述专利文献中,作为一例,揭示有进行过如下设计的容器,即,使与泵的抽吸口连接的向上吸用的管从其中间弯曲,并使其下端位于相当于与容器的主体部下端的连接部的底壁缘部,使容器倾斜等而将容器内所残存的内容物集中在该部位后排出,但一面使容器倾斜一面排出内容物的动作对于使用者而言较烦琐,目前尚不能说使用方便性良好。 [0006] 另外,若通过射出成形等可呈现复杂的形状的成形方法来形成容器体,则可形成比较自由的形态的底部,并可谋求残液的消除,但担忧会产生耗费成本,生产性也下降等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可确保稳定的自立姿势,且可极力减少内容物的残量,可通过吹塑成形等而形成,并可维持先前的良好的生产性或廉价的成本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
[0008]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是通过合成树脂而一体地形成,尤其可通过吹塑成形等而形成,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以及一体地连接于该底壁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的主体部,且使所述底壁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反转、折回来形成悬空底(raised bottom)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 [0009] 所述主体部具有通过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而与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相互抵接或接近来形成自立脚部的下侧周壁,且
[0010] 在成为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的起点的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界部,设置有于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时向外部凸出,并且其内侧形成环状的中空部的弯曲槽。作为弯曲槽,应用其剖面形状呈U字状或コ字状的槽。
[0011] 在包含所述构成的合成树脂制容器中,优选在主体部的下侧周壁形成遍及其全周向该主体部的内侧凸出的中间变细部(内凹部),另外,优选在底壁设置当该底壁反转、折回时,与该中间变细部的下部周壁的内面接触而在彼此间形成密封部的环状肋(具有向主体部的内侧凸出的形状的肋)。
[0012] 另外,作为所述的中空部,较理想的是具有比主体部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由此可谋求容器的自立姿势的稳定化。
[0013] 容器的底壁主要可由其缘部最高且中央部形成储液部的倾斜壁构成,且可设置多根肋,该多根肋在位于容器的外侧的下表面呈凸形状,另一方面,在位于容器的内侧的上表面呈凹形状,并指向该底壁的储液部。
[0014] 关于自立脚部,特别理想的是具有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根部)向接地端递增的ハ字状的剖面形状的自立脚部。另外,优选将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设定为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为相同的角度。
[0015] 另外,本发明是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的形态,且将主体部形成为圆筒状或椭圆筒状。
[0016] 作为可适应本发明的容器的如泵般的喷出器,可采用如下般构成的公知机构的喷出器:以使抽吸管在容器内部下垂的状态安装在口颈部,并将从抽吸管所抽吸的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因此,在将容器内的液体直接作为液体从喷嘴部喷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即便在通过公知的机构将该液体作为泡沫从喷嘴部喷出的形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
[0017] 另外,也可以设定为在主体部内的下部,具备绕主体部一圈的环状且朝向下方的压接用壁面,且最初以从自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的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悬空底形成壁的形态进行制造。而且,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使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或者外侧壁部压接在压接用壁面,其中所述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是由悬空底形成壁与所述外侧壁部所形成,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因此,成为悬空底的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朝上方移动,另外,悬空底形成为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因此成为若液体变少则积存在中央部的结构。因此,若使抽吸管的下端在悬空底中央部开口, 则可无残液地将收容液向上吸。
[0018] 压接用壁面是利用主体部的壁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面,此处,其发挥供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或外侧壁部压接,且密闭通过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形成的悬空底的周缘部的作用,其中所述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是由悬空底形成壁与所述外侧壁部所形成。只要可实现所述功能,则压接用壁面的形状可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可以是朝向下方的水平面、或者也可以是倾斜面。
[0019] 作为外侧壁部的反转机构,只要将外侧壁部的壁厚调整成可进行反转的程度即可,例如,通过将其形成得比主体部或悬空底形成壁的厚度更薄而可进行容易的反转。再者,作为主体部或悬空底形成壁的厚度,以一般的合成树脂瓶的厚度为对象。另外,除所述以外,也可以如下般构成,即通过将外侧壁部与悬空底形成壁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形成为弯曲面来使反转变得容易。
[0020] 在外侧壁部的反转后成为悬空底的悬空底形成壁优选以不会因外侧壁部的反转时所受到的力而变形的程度的厚度形成,外侧壁部与悬空底形成壁的厚度的大小只要在两者发挥所述功能的范围内适宜选择,则某一者较厚的情况或两者厚度相同的情况均可能存在,只要满足必要条件,则也不必采用如前段落中所记载般的外侧壁部的厚度。 [0021] 也可以在外侧壁部的上端缘的与主体部的边界形成薄壁的铰链(hinge)。 [0022] 因此,将本发明的构成设定为一种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通过安装在口颈部的喷出器的抽吸管来抽吸收容液,并将该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的容器,其主体部呈圆筒状或椭圆筒状,在主体部内的下部设置朝向下方的环状的压接用壁面,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筒状的外侧壁部,并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且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的下端缘为中心将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通过向上推悬空底形成壁来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将悬空底形成壁与外侧壁部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或外侧壁部压接在压接用壁 面,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所述悬空底。
[0023] 也可以设定为压接用壁面是在主体部下部的环状倾斜壁的下表面,其中所述环状倾斜壁朝外部倾斜下降并将其下方的主体部作为大径部而扩径,外侧壁部呈与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垂设的主体部的下端部相同的筒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压接在压接用壁面,其中所述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是由所述悬空底形成壁与所述外侧壁部所形成。
[0024] 也可以设定为压接用壁面是设置在主体部的下部的朝内部凹陷的凹陷壁部的下表面,外侧壁部呈与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垂设的主体部的下端部相同的筒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压接在压接用壁面,其中所述外侧壁部拐角部分是由所述悬空底形成壁与所述外侧壁部所形成。
[0025] 也可以将外侧壁部与悬空底形成壁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形成为弯曲面。 [0026] 也可以设定为压接用壁面是使主体部的下端部朝外部倾斜下降而成的裙(skirt)壁的下表面,外侧壁部呈从裙壁的下端缘朝下方且与裙壁对称地向内部倾斜下降的逆裙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外侧壁部压接在压接用壁面。
[0027] 也可以将外侧壁部形成得比主体部及悬空底形成壁更薄。
[0028] 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构成设定为一种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通过安装在口颈部的喷出器的抽吸管来抽吸收容液,并将该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的容器,其主体部呈圆筒状或椭圆筒状,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与主体部相同的筒状的外侧壁部,并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且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的下端缘为中心将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通过向上推悬空底形成壁来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
[0029] 也可以将反转后的外侧壁部与主体部的下端部焊接固定。
[0030]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将主体部的下端部形成为圆筒状、椭圆筒状或多角形筒状等者。因此,也可以是将主体部的上部设定为与下端部的形状不同的形状者、或者也可以是主体部整体为同一筒状形态者。此处的多角形筒状是指除图示例的四角形筒状以外,也包括三角形筒状、或者五角形筒状以上的多角形筒状。另外,此处的多角形筒状也包括使各拐角部分弯曲形成者,即,也包括由曲面形成通称拐角部分的情况。另外,在主体部的下端部具备经由外侧壁部而倾斜下降的悬空底。
[0031] 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容器设定为外侧壁部呈筒状形态,该筒状形态具备连接于主体部的下端缘的上缘,以及从主体部的下端缘的一端部向相向端部倾斜下降,且呈与主体部下端缘相同的俯视形状的下端缘,且将从其下端缘起延设的倾斜壁部形成为倾斜板状。由此,当外侧壁部及倾斜壁部已朝上方反转时形成朝主体部下部倾斜的悬空底。倾斜壁部的倾斜方向在主体部为圆筒状或正多角形筒状的情况下并无限制,但在主体部为椭圆筒状的情况下,使倾斜壁部的倾斜方向朝沿着长轴或短轴的方向倾斜。
[0032] 而且,针对如所述般形成的容器,通过向上推倾斜壁部,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倾斜壁部转动上升而形成悬空底。因此,成为若液体变少则液体积存在悬空底的下方的结构。因此,所使用的喷出器也必须是具备如后述般的特征的喷出器。
[0033] 作为外侧壁部的反转机构,只要将外侧壁部的壁厚调整成可进行反转的程度即可,例如,通过将其形成得比主体部或倾斜壁部的厚度更薄而可进行容易的反转。再者,作为主体部或倾斜壁部的厚度,以一般的合成树脂瓶的厚度为对象。另外,若将外侧壁部的厚度形成得极薄,则反转后的外侧壁部的强度,例如对抗容器体内注入有液体时的压力等的强度有可能产生问题。在本发明中,已反转的悬空底倾斜后具备比主体部的横截面积略大的面积,因此在悬空底的周缘部与主体部内周的接触缘也具有支撑来自上方的压力的 作用,即便比较薄地构成外侧壁部,也可以显现出充分的强度。另外,考虑反转时也需要将倾斜壁部强制地向上推这一点来设定壁厚。另外,在主体部为多角形筒状的情况下,通过将拐角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分更薄,反转变得更容易。
[0034] 只要满足所述的必要条件,且只要外侧壁部与倾斜壁部的厚度的大小在两者发挥所述功能的范围内适宜选择,则某一者较厚的情况或两者厚度相同的情况均可能存在。 [0035] 喷出器的抽吸管采用如下形态的抽吸管:在中间部进行弯曲等,并且形成为规定的长度,当将喷出器安装在容器体上时,其下端在容器体的底部缘部,而且在最下方位置的底部缘部开口。
[0036] 因此,将本发明的构成设定为一种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通过安装在口颈部的喷出器的抽吸管来抽吸收容液,并将该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的容器,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外侧壁部,并且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堵塞外侧壁部的下端开口的倾斜板状的倾斜壁部,外侧壁部呈筒状形态,该筒状形态具备连接于主体部的下端缘的上缘,以及从主体部的下端缘的一端部向相向端部倾斜下降,且呈与主体部下端缘相同的俯视形状的下端缘,且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的下端缘为中心将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通过向上推倾斜壁部来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倾斜壁部以主体部的下端缘的一端部为中心转动上升而形成悬空底。
[0037] 也可以将外侧壁部形成得比倾斜壁部及主体部更薄。
[0038] 相对于具备经弯曲形成的抽吸管,且通过使底盖旋接在口颈部的外周而安装固定的喷出器,在口颈部与底盖之间,设置有用以使已弯曲的抽吸管的下端开口在悬空底的最下方位置开口的定位机构。
[0039]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设定为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因此,成 为悬空底的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朝上方移动,另外,悬空底形成为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因此成为若液体变少则积存在中央部的结构。因此,若使抽吸管的下端在悬空底中央部开口,则可无残液地将收容液向上吸。
[0040] 通过将各拐角部分以可进行反转的程度形成得比其他部分更薄,可确保顺畅的反转与反转后的外侧壁部的充分的强度。此时的具体厚度只要根据容器的大小等而适宜选择即可。另外,也可以如下般构成:通过使各拐角部分弯曲形成而使弹性变形容易产生,进而使反转变得容易。
[0041] 另外,通过在外侧壁部的上下端缘形成薄壁的铰链,可形成锋利的拐角部分,另外,反转也变得容易。但是,在可进行反转的范围内,也可以不设置该铰链。 [0042] 因此,将本发明的构成设定为一种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通过安装在口颈部的喷出器的抽吸管来抽吸收容液,并将该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的容器,至少主体部的下端部呈多角形筒状,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与主体部下端部相同的筒状的外侧壁部,并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且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的下端缘为中心将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
[0043] 也可以将外侧壁部的各拐角部分形成得比其以外的部分更薄。 [0044] 也可以使外侧壁部的各拐角部分弯曲形成。
[0045] 也可以经由薄壁的铰链将外侧壁部的上下缘部分别连结在主体部的下端缘及悬空底形成壁的周缘部。
[0046] 发明的效果
[0047] 若在成为所述底壁的反转、折回的起点的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界部,设置当所述底壁反转、折回时向外部凸出,且其内侧形成环状的中空部的环状的 弯曲槽,则无需为了可进行反转、折回而变更主体部与底部的壁厚,因此在该边界部壁厚不会产生不均,另外,通过中空部来提升容器的缓冲性,提高容器的弯折强度,并且可避免容器的肩部的变形。 [0048] 通过在主体部的下侧周壁设置遍及其全周向该主体部的内侧凸出的中间变细部,并在底壁设置当该底壁反转、折回时,与该中间变细部的内周壁接触而在彼此间形成密封部的向内凸出环状肋,自立脚部成为双重构造,即便容器整体变成薄壁,也可以提高该部位的强度。另外,通过由环状肋所形成的密封部,而使得内容物不会侵入至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底壁的外侧壁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中,因此美观性不会受损。
[0049] 通过将中空部设定为直径比主体部的直径更大,容器的自立姿势稳定化。 [0050] 通过由缘部最高且中央部形成储液部的倾斜壁构成底壁,且设置指向该底壁的储液部的多根肋,可无需使喷出器的抽吸管弯曲而大致将全部内容物排出(可应用直管),使用方便性得到改善。作为肋,若应用在位于容器的外侧的下表面设定为呈凸形状的形状,在位于容器的内侧的上表面呈凹形状的肋,则可使内容物有效率地向下流至储液部,而且由于底壁的强度提高,因此底壁不会因内容物的重量而产生变形。
[0051] 通过由使直径从容器的基部(根部)向接地端递增的圆锥台状的环状周壁构成自立脚部,且将其剖面形状设定为ハ字状,可提升缓冲性,且从上方所受到的力(压入按压头时所受到的力)得到缓和,作为其结果,也可以抑制容器的肩部的变形。 [0052] 通过将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及所述底壁的外侧壁部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设定为在该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相互反向且为相同的角度,并设定为形成缓和的倾斜的角度,反转、折回变得容易,另外,可形成使主体部的下侧周壁与底壁的外侧壁部确实地密接的自立脚部。
[0053] 由于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将悬空底形成壁与外侧壁部所形成的 拐角部分或外侧壁部压接在主体部的下部所形成的压接用壁面,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因此可极力防止悬空底上产生残液,而且即便通过吹塑成形等来成形,也可以避免因其构造上的理由而不得不使底部中央隆起这一不良情况,因此可进行利用吹塑成形等的成形,可实现生产性良好、低成本的制造。另外,可充分谋求悬空底周缘部的密闭性。 [0054] 当压接用壁面是在主体部下部的环状倾斜壁的下表面,其中环状倾斜壁朝外部倾斜下降并将其下方的主体部作为大径部而扩径,所述外侧壁部呈与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垂设的主体部的下端部相同的筒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悬空底形成壁与外侧壁部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压接在压接用壁面时,压接用壁面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宽度,因此即便存在外侧壁部等的尺寸误差、成形误差等,也可以如外侧壁部拐角部分与压接用壁面的压接可更确实地进行般对应。另外,由于下部具备大径的主体部,因此容器体A的载置稳定性进一步增加。
[0055] 当压接用壁面是设置在主体部的下部的朝内部凹陷的凹陷壁部的下表面,所述外侧壁部呈与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垂设的主体部的下端部相同的筒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悬空底形成壁与外侧壁部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压接在压接用壁面时,具有可从主体部的上端至下端为止无突出部分地形成的优点。
[0056] 当将外侧壁部与悬空底形成壁所形成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形成为弯曲面时,压接用壁面与外侧壁部拐角部分的密闭性进一步提升。其结果,可更确实地防止液体渗入至外侧壁部与相向的主体部的间隙中等不良情况。
[0057] 当压接用壁面是使主体部的下端部朝外部倾斜下降的裙壁的下表面,所述外侧壁部呈从裙壁的下端缘朝下方且与裙壁对称地向内部倾斜下降的逆裙状,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将外侧壁部压接在压接用壁面时,由于下端部具备大径的主体部,因此容器的载置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另外,逆裙状的外侧壁部的反转容易进行。
[0058] 当将外侧壁部形成得比主体部及悬空底形成壁更薄时,外侧壁部的反转容易,并可防止悬空底形成壁在反转时变形等不良情况。
[0059] 当本发明是一种从有底筒状的主体部起经由肩部而使口颈部立起,通过安装在口颈部的喷出器的抽吸管来抽吸收容液,并将该收容液从喷出器的喷嘴部喷出的容器,其主体部呈圆筒状或椭圆筒状,从主体部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与主体部相同的筒状的外侧壁部,并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且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的下端缘为中心将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通过向上推悬空底形成壁来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时,可极力防止悬空底上产生残液,而且即便通过吹塑成形等来成形,也可以避免因其构造上的理由而不得不使底部中央隆起这一不良情况,因此可进行利用吹塑成形等的成形,可实现生产性良好、低成本的制造。
[0060] 当在所述容器中将反转后的外侧壁部与主体部的下端部焊接固定时,兼具可更确实地显现出悬空底周缘部的密闭性的优点。
[0061] 当使悬空底倾斜时,若使抽吸管的下端开口在悬空底的最下方位置开口,则可极力防止悬空底上产生残液,而且即便通过吹塑成形等来成形,也可以避免因其构造上的理由而不得不使底部中央隆起这一不良情况,因此可进行利用吹塑成形等的成形,可实现生产性良好、低成本的制造。
[0062] 当将外侧壁部形成得比悬空底形成壁及主体部更薄时,具有外侧壁部的反转变得容易的优点。
[0063] 当相对于具备经弯曲形成的抽吸管,且通过使底盖旋接在口颈部的外周而安装固定的喷出器,在口颈部与底盖之间,设置有用以使已弯曲的抽吸管的下端开口在悬空底的最下方位置开口的定位机构时,可确实且容易地将抽吸管的下端开口配置在悬空底的最下方位置。
[0064] 由于从外侧壁部的下端缘起延设呈至少周缘部朝内部下降的锥状的悬空底形成壁,使外侧壁部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在主体部的内周面下端 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因此可极力防止悬空底上产生残液,而且即便通过吹塑成形等来成形,也可以避免因其构造上的理由而不得不使底部中央隆起这一不良情况,因此可进行利用吹塑成形等的成形,可实现生产性良好、低成本的制造。另外,当在主体部形成有多角形筒状的部分时,也具有容易握持,即便在用于饮水站时也不易滑动等优点。 [0065] 当将外侧壁部的各拐角部分形成得比其以外的部分更薄时,外侧壁部的反转极易进行,而且即便使外侧壁部本身的壁厚比较厚,也容易反转,其结果,外侧壁部成为在反转抵接于主体部的内周下端部的状态下具备充分的刚性,也可以充分地耐水压的富有耐久性者。
[0066] 当使外侧壁部的各拐角部分弯曲形成时,该部分的弹性变形容易进行,外侧壁部的反转变得更容易进行。尤其,若与将外侧壁部的各拐角部分形成得比其以外的部分更薄这一构成加以组合,则其效果变得更显著。
[0067] 当经由薄壁的铰链将外侧壁部的上下缘部分别连结在主体部的下端缘及悬空底形成壁的周缘部时,外侧壁部的反转变得更容易进行,另外,外侧壁部的反转后的临界线变得明确,因此可使悬空底周缘与主体部内面更紧密地密接。

附图说明

[0068]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实施形态的图。
[0069] 图2是图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底部的外观立体图。
[0070]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使用状态的图。
[0071] 图4是以使用状态来表示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 [0072] 图5是图4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底部的外观立体图。
[0073] 图6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半剖面图。
[0074] 图7是图6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底部反转前的容器的半剖面图。 [0075] 图8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半剖面图。
[0076] 图9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半剖面图。
[0077] 图10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半剖面图。
[0078] 图11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纵剖面图。
[0079] 图12是图1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底部反转前的容器的纵剖面图。 [0080] 图13是图1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中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要部放大图。 [0081] 图14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纵剖面图。
[0082] 图15是图14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仰视图。
[0083] 图16是图14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底部反转前的容器的纵剖面图。 [0084] 图17是沿图16的X-X线的横剖面图。
[0085] 图18是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安装有喷出器的容器的纵剖面图。
[0086] 符号的说明:
[0087] 1:底壁
[0088] 1a:悬空底
[0089] 1a1:储液部
[0090] 1a2:内侧壁部
[0091] 1b:倾斜壁部
[0092] 1c:外侧壁部
[0093] 1d:外侧壁部拐角部分
[0094] 1e:凹陷壁部
[0095] 1f:拐角部分
[0096] 1g:铰链
[0097] 2:主体部
[0098] 2a:环状倾斜壁
[0099] 2b:大径部
[0100] 2c:小径部
[0101] 2d:裙壁
[0102] 2e:肩部
[0103] 3:口颈部
[0104] 3a:螺纹部
[0105] 3b:纵突条
[0106] 4:弯曲槽
[0107] 5:中间变细部
[0108] 5a:上部周壁
[0109] 5b:下部周壁
[0110] 6:环状肋
[0111] 7:喷出器
[0112] 7a:气缸
[0113] 7a1:抽吸口
[0114] 7a2:基座部
[0115] 7b:底盖
[0116] 7b1:法兰状顶板
[0117] 7b2:放射凹槽
[0118] 7b3:卡合突条
[0119] 7c:活塞
[0120] 7d:中空杆
[0121] 7d1:法兰
[0122] 7d2:密封筒
[0123] 7d3:放射突条
[0124] 7e:提升阀(阀)
[0125] 7f:按压头
[0126] 7f1:操作部
[0127] 7f2:喷嘴部
[0128] 7g:弹簧
[0129] 7h:阀体
[0130] 8:抽吸管
[0131] 9:自立脚部
[0132] 10:环状的中空部
[0133] 11:肋
[0134] A:容器体
[0135] C:阻挡部
[0136] D1、D2:直径
[0137] f:压接用壁面
[0138] M:填充空间
[0139] P:泵容器
[0140] p:垫片
[0141] t1:外径
[0142] t2:内径
[0143] 具体实施方式
[0144]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0145]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具备反转、折回底部的容器的形态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容器的底壁的反转、折回前的外观立体图,而且,图3是表示使容器的底壁反转、折回而形成悬空底,并安装有如泵般的喷出器的状态的图。此处,作为适合于本发明的容器,使用容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一般的合成树脂,并通过吹塑成形或射出成形而成形为所期望的形状。
[0146] 图1~图3中的1是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的底壁。该底壁1是由向上方内侧,即主体部的内侧反转、折回而形成悬空底1a后,其缘部最高,中央部变低的倾斜壁形成,且在其中央部设置有用以形成储液部1a1的凹部(参照图3)。 [0147] 另外,2是从底壁1的外周缘立起,且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M的筒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2一体地连接于底壁1。3是一体地设置在主体部2的顶部,并形成连接于填充空间M的通道的口颈部。口颈部3主要是由筒状体构成,其外周壁具有用以安装如泵般的喷出器的螺纹部3a(也可以是能够通过利用根切的卡合来安装喷出器者)。 [0148] 另外,4是设置在底壁1与主体部2的边界部的弯曲槽。该弯曲槽4是成为底壁1的反转、折回的起点的槽,如图3所示,其具有在使底壁1反转、折回时向容器的外部凸出的剖面形状,具体而言,应用成为U字状或コ字状的剖面形状的槽。
[0149] 5是设置在主体部2的下侧周壁的“中间变细部(内凹部)”。该中间变细部5包含直径向上方递增的上部周壁5a、以及连接于该上部周壁5a的下端且直径向下方递增的下部周壁5b,其遍及主体部2的全周而形成,并具有向主体部2的内侧凸出的“ㄑ”字状的剖面形状。
[0150] 另外,6是设置在底壁1的直径方向的大致中间,并向内(主体部的内侧)凸出的环状肋。该环状肋6将底壁1划分成内侧壁部1a2与外侧壁部1c,其成为用以在使底壁1反转、折回时保护该底壁1的形状的起点,并且在该 底壁1被反转、折回后,与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的内面接触而在彼此间形成密封部。
[0151] 7是安装在容器的口颈部3的引发式的喷出器。该喷出器7包括:气缸7a,通过容器的口颈部3而悬挂保持在填充空间M的上部;底盖7b,将该气缸7a固定保持在容器的口颈部3上;中空的活塞7c,可往返移动地配置在气缸7a内;中空杆7d,一体地连结在该活塞7c的上部且其内侧通道内具备止回阀;提升阀(阀)7e,配置在气缸7a的内侧;按压头7f(主要由操作部7f1与喷出喷嘴7f2构成),具备连结在中空杆7d的上部的筒体,并经由该中空杆7d而驱动活塞7c;弹簧7g,配置在气缸7a内,且朝向上方对按压头7f与活塞7c及中空杆7d一同施压(弹性支持);以及阀体(三点式阀等)7h,设置在气缸7a下端部的抽吸口7a1,仅在抽吸内容物时打开。进而,在气缸的上端部嵌接有基座部7a2,在该基座部旋接有按压头。
[0152] 进而,8是连接于气缸7a的抽吸口7a1的抽吸管。该抽吸管8具有其下端位于底壁1的中央部所设置的储液部1a1的直线形状。抽吸管8的下端具有以可确实地抽吸内容物的方式,在其与底壁1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
[0153] 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在刚成形之后,呈如图1所示的形状,但若将悬空底形成壁(主要由储液部1a1与内侧壁部1a2构成)向内容物的填充空间M按压,则该悬空底形成部如图3所示,以形成与主体部2的边界部的弯曲槽4为起点反转、折回而形成悬空底1a,该主体部2的下侧周壁(与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相对应)与该底壁1的外侧壁部1c成为相互抵接或接近的状态,由此在容器的下部形成呈圆锥台形状的自立脚部9,与此同时,在底壁1与主体部2的边界部形成环状的中空部(中空环)10。
[0154] 环状的中空部10是对应于位于自立脚部9的最下端的接地部位而设置者,该中空部10提升容器的缓冲性并有助于弯折强度的改善。
[0155] 弯曲槽4可应用呈U字状或コ字状的剖面形状的槽,虽然以使底壁1反转、折回时形成呈圆形剖面的环状的中空部10者为例表示了弯曲槽4,但该 弯曲槽4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
[0156] 如图3所示,优选将中空部10的直径设定为比主体部2的直径D1更大的直径D2(反转、折回后的直径),由此容器的自立姿势稳定化。另外,优选将设置在底壁1上的环状肋6的外径t1与中间变细部5的直径最小的部位的内径t2设定为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主体部2的下侧周壁(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与底壁1的外侧壁部1c的相互间的密封变得确实,从而避免内容物的侵入。
[0157] 尤其,当将容器设定为薄壁时,因由内容物的重量所引起的底壁1的形状变形而在主体部2的下侧周壁(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与底壁1的外侧壁部1c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也令人担忧,但通过利用环状肋6来形成密封部,可实现确实的密封。关于环状肋6,虽然对具有U字状的剖面形状者进行了表示,但只要是可确实地形成密封部者,则其形状可进行各种变更。
[0158] 当通过喷出器7排出容器内的内容物时,解除按压头7f的操作部7f1与基座部7a2的连结(图1表示利用螺纹的连结状态)。若如此,则通过弹簧7g的施压力而将按压头7f朝上方推上去。
[0159] 若通过弹簧7g而将按压头7f向上推,则也将活塞7c、中空杆7d与按压头7f一同朝上方推上去,由此气缸7a内变成负压,填充空间M内的内容物通过抽吸管8而被抽吸至气缸7a内。
[0160] 若在该状态下压入按压头7f,则气缸7a内被加压、压缩,当达到规定的压力时,经加压、压缩的内容物经过活塞7c与提升阀7e的相互间所形成的间隙及中空杆7d的内部通道后被从按压头7f的喷嘴部7f2朝外界排出,通过将该按压头7f的压入与利用弹簧7g的恢复动作反复进行多次,可连续地排出内容物。
[0161] 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因在底壁1的中央部具有储液部1a1,故不论内容物的填充量的多少,均流向底壁1的中央部,因此可通过喷出器7而将内容物大致全部排出,使用方便性非常良好。
[0162] 图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容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此处所示的合成树脂制容器是作为在底壁1以90°间隔设置有4根从其缘部指向储液部1a1的肋11的例而表示的容器。肋11是在底壁1的下表面呈凸形状、在上表面呈凹形状的肋,通过在底壁4设置肋11,可提高该底壁1的刚性来防止由内容物的重量所引起的形状变形。另外,肋11的凹形状的部位是作为槽部发挥功能,因此容器内的内容物沿着该凹形状高效率地流入至储液部1a1中,尤其在内容物的残量少的情况下,可进行内容物的有效率的回收。 [0163] 对本发明中所安装的喷出器应用使按压头上下移动的类型的喷出器的情况进行了表示,但也可以应用触发式的喷出器等,喷出器的形式也无特别限定。 [0164] 关于主体部2的下侧周壁(与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相对应)及底壁1的外侧壁部1c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反转、折回前的角度(倾斜角),优选设定为形成缓和的倾斜的角度,由此底壁1变得容易反转、折回。另外,通过后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及底壁1的外侧壁部1c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设定为相互反向且为相同的角度,可在反转、折回后使中间变细部5的下部周壁5b与底壁1的外侧壁部1c牢固地密接。
[0165] 其次,参照图6~图10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
[0166] 图6表示在容器体A中安装有如泵般的喷出器7的泵容器P的一例,容器体A是使用合成树脂并通过吹塑成形而一体地形成者,其从圆筒状的主体部2的上端起经由肩部2e而使口颈部3立起。主体部2经由设置在下部的朝外部倾斜下降的环状倾斜壁2a,而将其下方构成为大径部2b,将其上方构成为小径部2c,将环状倾斜壁2a的下表面构成为压接用壁面f。另外,在主体部2的下端部经由外侧壁部1c而延设有悬空底1a。 [0167] 容器体A最初如图7所示,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1,以及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底壁1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的主体部2。更详细而言,在图7中,容器体A是从主体部2的下端缘,即大径部2b的 下端缘起朝下方一体地垂设外侧壁部1c,并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一体地延设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的悬空底形成壁(主要由储液部1a1与内侧壁部1a2构成)。
[0168] 外侧壁部1c如图7所示,呈与主体部2相同的筒状,即圆筒状,且外周面形成为与主体部2的下端部内周面,即大径部2b的内周面大致同径程度。另外,连结外侧壁部1c与悬空底形成壁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1d是形成为弯曲面,即由曲面形成。进而,外侧壁部1c及外侧壁部拐角部分1d形成得比悬空底形成壁及主体部2更薄,并以可实现外侧壁部1c的朝上方的容易的反转的方式构成,并且当使外侧壁部1c反转时,如图6所示,以使外侧壁部拐角部分1d也朝上方反转而形成朝斜上外部突出的弯曲面的方式构成。 [0169] 悬空底形成壁是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部而一体地延设。在中央具备呈与周缘部相似形态的圆形状的凹陷的储液部1a1,并将储液部1a1的周围形成为朝内部下降的内侧壁部1a2,该内侧壁部1a2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连接,且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部。当外侧壁部1c已反转时,储液部1a1及内侧壁部1a2上升,该悬空底形成壁成为悬空底1a。
[0170] 而且,若从图7的状态将悬空底形成壁相对于主体部2朝上方推上去,则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如图6所示,连结外侧壁部1c与悬空底1a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1d压接在压接用壁面f上。此时,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而形成悬空底1a。 [0171] 喷出器7是通过嵌合于口颈部3的外周的底盖7b而固定在容器体A上者,其利用底盖7b的法兰状顶板来固定经由垫片p而安装在口颈部3上的气缸7a的法兰(flange),并使气缸7a的下部下垂至容器体A内的上部,另外,在以可于上方施压状态下从气缸7a压入的方式突设的杆(未图示)的上端,嵌接有按压头7f。另外,将上端嵌接在气缸7a的下端部的抽吸管8的下端垂设于储液部1a1的上面附近并使其开口。再者,图6是已将按压头7f向下按 的状态,如图3中详细地表示般,表示在嵌接于气缸7a的上端部的基座部7a2上旋接有按压头7f的状态。
[0172] 如所述般构成的泵容器P从图6的状态解除按压头7f的拧接状态并使其上升,然后从该状态使按压头7f上下移动,由此利用内装式泵机构的作用而将容器体A内的液体从抽吸管8的下端开口向上吸,并从按压头7f的喷嘴部7f2喷出该液体。
[0173] 图8是表示另一例的图,表示由设置在主体部2的下部的朝内部凹陷的凹陷壁部1e的下半部构成环状倾斜壁2a的例。凹陷壁部1e是使主体部2的下部规定位置成半圆状地朝内部凹陷而成者,且将该凹陷壁部1e的下表面构成为压接用壁面f。因此,主体部2除凹陷壁部1e的部分以外呈同径。其他构成与图6的例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174] 在此情况下,容器体A的底部最初如图8的双点划线所示般,也以外侧壁部1c及悬空底形成壁朝下方突出的状态形成,若从该状态将悬空底形成壁相对于主体部2朝上方推上去,则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连结外侧壁部1c与悬空底1a的外侧壁部拐角部分1d压接在压接用壁面f上。此时,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而形成悬空底1a。 [0175] 图9是表示另一例的图,在本例中,将主体部2的下端部形成为朝外部倾斜下降的裙壁2d,且将该裙壁2d的下表面构成为压接用壁面f。另外,如由图9的双点划线所示延设外侧壁部1c,外侧壁部1c呈从裙壁2d的下端缘朝下方与裙壁2d对称地朝内部倾斜下降的逆裙状,且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延设与图6相同的悬空底形成壁。因此,主体部2除裙壁2d的部分以外呈同径。其他构成与图6的例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176] 在此情况下,容器体A的底部最初如图9的双点划线所示般,也以外侧壁部1c及悬空底形成壁朝下方突出的状态形成,若从该状态将悬空底形成壁相对于主体部2朝上方推上去,则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外侧壁部1c的外表面压接在压接用壁面f上。此时,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而形 成悬空底1a。
[0177] 图10是表示另一例的图,从圆筒状的主体部2的下端缘朝下方延设与主体部2相同的筒状的外侧壁部1c,且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延设与图6相同的悬空底形成壁。外侧壁部1c形成得比主体部2及悬空底形成壁的厚度更薄,且将外侧壁部1c形成为能够以主体部2的下端缘为中心朝上方反转。另外,使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而使其外周面抵接于主体部2的内周面下端部,并且悬空底形成壁上升而形成悬空底1a。另外,在本例中,将反转后的外侧壁部1c与主体部2下端部焊接固定。作为该焊接固定的方法,例如可采用高频粘接等公知的方法。其他构成与图6的例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178] 在此情况下,容器体A的底部最初如图10的双点划线所示般,也以外侧壁部1c及悬空底形成壁朝下方突出的状态形成,若从该状态将悬空底形成壁相对于主体部2朝上方推上去,则外侧壁部1c反转成外侧壁部1c的外表面与主体部2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此时,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而形成悬空底1a。其后,通过后加工而将外侧壁部1c与主体部2的下端部焊接固定。再者,不进行该后加工中的焊接固定的状态也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
[0179] 其次,参照图11~图13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 [0180] 图11至图13表示在容器体A中安装有如泵般的喷出器7的泵容器P的一例,容器体A是使用合成树脂并通过吹塑成形而一体地形成者,其从圆筒状的主体部2的上端起经由肩部2e而使口颈部3立起,且在主体部2的下端部经由外侧壁部1c而延设悬空底状的倾斜壁部1b。
[0181] 容器体A最初如图12所示,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1,以及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底壁1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的主体部2。更详细而言,在图12中,容器体A是从主体部2的下端缘朝下方一体地延设外侧壁部1c,并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一体地延设倾斜壁部1b。
[0182] 外侧壁部1c如图12所示呈筒状形态,该筒状形态具备与主体部2的下端缘大致相同的圆形上缘,以及从主体部2下端缘的一端部朝相向端部倾斜下降,且俯视形状与主体部2的下端缘相同的下端缘,外周面形成为与主体部2下端部的内周面大致同径程度。另外,外侧壁部1c形成得比主体部2及倾斜壁部1b更薄。
[0183] 倾斜壁部1b呈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部而一体地延设的倾斜板状。当外侧壁部1c已反转时,该倾斜壁部1b与通过主体部2的下端缘的面对称地反转而成为悬空底状的倾斜壁部1b。
[0184] 而且,若从图12的状态将倾斜壁部1b的后部向上推,则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如图11所示,反转成外侧壁部1c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的内周下端部大致接触的状态。此时,倾斜壁部1b以前端部为中心朝上方转动而形成悬空底状的倾斜壁部1b。再者,倾斜壁部1b与主体部2的下端开口相比,倾斜壁部1b略大,但通过将倾斜壁部1b强制地向上推,可将倾斜壁部1b向上推至反转位置。由于由合成树脂所形成的容器体A具有弹性,因此此种操作可容易地进行。
[0185] 喷出器7具备在外周上部延设法兰7d1,并从法兰7d1的下表面周缘部起垂设环状的密封筒7d2而成的气缸7a,且在法兰7d1的外周缘部嵌接固定有底盖7b。底盖7b通过卡合机构将从上端朝内部延设的法兰状顶板7b1与法兰7d1不动地嵌接固定。另外,在以可于上方施压状态下从气缸7a内压入的方式突出的杆的上端,嵌接有按压头7f。进而,垂设有上端嵌接在气缸7a的下端部的抽吸管8。抽吸管8是以在中间部弯曲的方式弯曲形成。再者,法兰状顶板7b1与法兰7d1的卡合机构如图13中以扩大图表示般,在法兰7d1的上表面周缘部于圆周方向上突设多根放射突条7d3,另一方面,在法兰状顶板7b1的下表面于圆周方向上凹设多根放射凹槽7b2,使两者嵌合,并嵌接固定成彼此不能转动。但是,也可以一体地形成气缸7a与底盖7b来代替该卡合机构。
[0186] 另外,在口颈部3与底盖7b之间,设置有用以在将底盖7b旋接于口颈部3时,使已弯曲的抽吸管8的下端开口在悬空底状的倾斜壁部1b的最下方位置开口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主要是由在口颈部3的外周下端部于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突设有多根的纵突条3b的一部分、及在底盖7b的内周下端部的相向位置突设有一对的卡合突条7b3构成。再者,构成定位机构的纵突条3b是所述多根纵突条3b的一部分,纵突条3b无需如所述般于圆周方向上突设多根,也可以结合卡合突条7b3的数量而仅突出必要的数量。 [0187] 当将喷出器7安装在容器体A上时,使气缸7a及抽吸管8在容器体A内下垂,并使底盖7b旋接在容器口颈部3的外周,且使密封筒7d2密嵌在口颈部3的内周。通过密封筒7d2来谋求该部分的液密性。另外,此时,当底盖7b的旋接结束时底盖7b内面的卡合突条7b3卡合在口颈部3外周的规定的纵突条3b间,在此时间点,如图11所示,抽吸管8的前端在悬空底状的倾斜壁部1b的最下方位置开口。再者,图11是已将按压头7f向下按的状态,如图3中详细地表示般,表示在嵌接于气缸7a的上端部的基座部7a2上旋接有按压头7f的状态。
[0188] 如所述般构成的泵容器从图11的状态解除按压头7f的拧接状态并使其上升,然后从该状态使按压头7f上下移动,由此利用内装式泵机构的作用而将容器体A内的液体从抽吸管8的下端开口向上吸,并从按压头7f的喷嘴部7f2喷出该液体。
[0189] 其次,参照图14~图18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 [0190] 图14至图17表示在容器体A中安装有如泵般的喷出器7的泵容器的一例,容器体A是使用合成树脂并通过吹塑成形而一体地形成者,其从四角筒状的主体部2的上端起经由肩部2e而使口颈部3立起,且在主体部2的下端部经由外侧壁部1c而延设有悬空底1a。
[0191] 容器体A最初如图16所示,包括形成容器的底部的底壁1,以及一体地连接于所述底壁1的外周缘,在其内侧形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的主体部2。 更详细而言,在图16中,容器体A是从主体部2的下端缘朝下方一体地延设外侧壁部1c,并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起一体地延设悬空底形成壁(主要由储液部1a1与内侧壁部1a2构成)。
[0192] 外侧壁部1c如图17所示,呈与主体部2相同的筒状,即四角筒状,且外周面形成为与主体部2下端部内周面大致同径程度。另外,各拐角部分1f分别与主体部2的拐角部分同样地弯曲形成,且各拐角部分1f形成得比外侧壁部1c的其他部分更薄。另外,外侧壁部1c本身也形成得比悬空底形成壁更薄。进而,在外侧壁部1c的上端缘与主体部2的下端缘之间成环状地设置有薄壁的铰链1g,在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与悬空底形成壁的周缘部之间,也成环状地设置有薄壁的铰链1g。
[0193] 悬空底形成壁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部而一体地延设。在中央具备呈与周缘部相似形态的四角形状的储液部1a1,并将储液部1a1的周围形成为朝内部下降的内侧壁部1a2,该内侧壁部1a2与外侧壁部1c的下端缘连接,且堵塞外侧壁部1c的下端开口部。该悬空底形成壁在外侧壁部1c已反转时上升而成为具备相同的储液部1a1及内侧壁部1a2的悬空底1a。
[0194] 而且,若从图16的状态将悬空底形成壁相对于主体部2朝上方推上去,则外侧壁部1c朝上方反转,如图14所示,反转成外侧壁部1c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内周下端部大致接触的状态。此时,悬空底形成壁在此种状态下上升而形成悬空底1a。 [0195] 喷出器7通过嵌合于口颈部3的外周的底盖7b而固定在容器体A上,且使上端部固定在底盖7b的气缸7a下垂至容器体A内的上部,另外,在以可于上方施压状态下从气缸7a压入的方式突设的中空杆7d的上端,嵌接有按压头7f。另外,将上端嵌接在气缸7a的下端部的抽吸管8的下端垂设于储液部1a1的上面附近并使其开口。再者,图中C表示用以防止按压头7f的不注意的下压的阻挡部。
[0196] 如所述般构成的泵容器从图14的状态卸除阻挡部C,然后使按压头7f上下移动,由此利用内装式泵机构的作用而将容器体A内的液体从抽吸管8的下端开口向上吸,并将该液体作为泡沫从按压头7f的喷嘴部7f2喷出。
[0197] 图18是表示另一例的图,在图14的例中,悬空底形成壁及悬空底1a的中央部的储液部1a1是凹陷的储液部这一点有所不同,其他与图14的例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198]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形态,即便在所述实施形态间相互调换构成要素,也可以取得与所述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99]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00] 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性良好的具备反转、折回底壁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其具有较高的刚性(特别是弯折强度)并可确保稳定的自立姿势,且可不伴随烦琐的动作而取出所有内容物,可通过吹塑成形等而形成,并可维持先前的良好的生产性或廉价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