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261482.2

文献号 : CN1023714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秦国俊

申请人 : 苏州奥兰迪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它包括一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分料组件和机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震动盘、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分料块和连接震动盘与分料块的通道,所述分料块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封圈位置的探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用于将油封圈从定位孔转移至小风扇的拾取安装杆,其中X轴、Y轴相互垂直。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全自动化设备,安装定位准确快速,大大缩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

权利要求 :

1.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它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分料组件和机架,所述机台上放置有待加工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震动盘、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台上的分料块和连接震动盘与分料块的通道,所述分料块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封圈位置的探头,该油封圈安装机还包括用于将位于定位孔内的油封圈转移至待加工的小风扇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拾取架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拾取架上的拾取安装杆,其中X轴、Y轴和Z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安装杆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下部的突出部,所述本体和突出部之间形成一台阶,所述突出部可插入油封圈的油封孔中以使所述台阶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台阶上开设有多个与真空泵相连通的多个吸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外壁与油封圈的油封孔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吸附孔以油封孔的圆心为中心相对称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一内孔,所述内孔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内孔的另一端与多个吸附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将完成装配的小风扇移出油封圈安装机的卸料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圈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用于传动的皮带和斜坡,所述斜坡的上端与所述皮带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斜坡的下端与机台相背离。

说明书 :

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封圈安装机,特别涉及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小风扇上的油封圈一般都采用人工定位和安装,这种安装方法耗时耗力,也无法保证其定位和安装的精确度,也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能够快速精确地自动地将油封圈安装在小风扇上。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它包括一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分料组件和机架,所述机台上放置有待加工的小风扇,所述分料组件包括震动盘、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台上的分料块和连接震动盘与分料块的通道,所述分料块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封圈位置的探头,该油封圈安装机还包括用于将位于定位孔内的油封圈转移至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可Y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拾取架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拾取架上的拾取安装杆,其中X轴、Y轴和Z轴相互垂直。
[0005] 优选地,所述拾取安装杆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下部的突出部,所述本体和突出部之间形成一台阶,所述突出部可插入油封圈的油封孔中以使所述台阶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台阶上开设有多个与真空泵相连通的多个吸附孔。
[0006]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外壁与油封圈的油封孔相贴合。
[0007] 优选地,多个吸附孔以油封孔的圆心为中心相对称排列。
[0008] 优选地,所述本体开设有一内孔,所述内孔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内孔的另一端与多个吸附孔相连通。
[0009]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将完成装配的小风扇移出油封圈安装机的卸料装置。
[0010] 优选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用于传动的皮带和斜坡,所述斜坡的上端与所述皮带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斜坡的下端与机台相背离。
[0011]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全自动化设备,安装定位准确快速,大大缩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2是本发明中拾取安装杆的俯视图。
[0014] 附图3是本发明中拾取安装杆的俯视图A-A向的剖视图。
[0015] 附图中:1、机台;2、分料组件;21、震动盘;22、分料块;221、定位孔;23、通道;3、机架;4、上料组件;41、拾取安装杆;411、本体;412、突出部;413、台阶;414、吸附孔;415、内孔;42、拾取架;5、卸料装置;51、皮带;52、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1-3之一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 如附图1所示,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它包括一机台1、设置在机台1上的分料组件2和机架3,所述机台1上放置有待加工的小风扇,所述分料组件2包括震动盘21、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台1上的分料块22和连接震动盘21与分料块22的通道23,所述分料块2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21,每个定位孔22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封圈位置的探头,该油封圈安装机还包括用于将位于定位孔221内的油封圈转移至上料组件4,上料组件4包括可Y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3上的拾取架42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拾取架42上的拾取安装杆41,其中X轴、Y轴和Z轴相互垂直。
[0018] 所述拾取安装杆41包括本体411和位于本体411下部的突出部412,所述本体411和突出部412之间形成一台阶413,所述突出部412可插入油封圈的油封孔中以使所述台阶413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台阶413上开设有多个与真空泵相连通的多个吸附孔414。
[0019] 所述突出部412的外壁与油封圈的油封孔相贴合。
[0020] 多个吸附孔414以油封孔的圆心为中心相对称排列。
[0021] 所述本体411开设有一内孔415,所述内孔415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内孔415的另一端与多个吸附孔414相连通。
[0022] 所述机台1上还设置有将完成装配的小风扇移出油封圈安装机的卸料装置5。
[0023] 所述卸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用于传动的皮带51和斜坡52,所述斜坡52的上端与所述皮带5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斜坡52的下端与机台1相背离。
[0024] 本实施例中,其中X轴、Y轴和Z轴互相垂直。
[0025] 一种小风扇的油封圈安装机,它包括机台1,机台1上设置有分料组件2、机架3和。
[0026] 分料组件2包括震动盘21、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台1上的分料块22和连接震动盘21与分料块22的通道23。通过震动盘21的震动和定位孔221内的探头检测油封圈的位置以调节分料块22在X轴方向的位置,将油封圈从通道23中导入分料块22的定位孔221中。
[0027] 机架3上设置有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上料组件4,上料组件4包括可Y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3上的拾取架42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拾取架42上的拾取安装杆41。
[0028] 拾取安装杆41包括本体411和位于本体411下部的突出部412,所述本体411和突出部412之间形成一台阶413,所述突出部412可插入油封圈的油封孔中以使所述台阶413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台阶413上开设有多个与真空泵相连通的多个吸附孔
414。
[0029] 所述突出部412的外壁与油封圈的油封孔相贴合。
[0030] 多个吸附孔414以油封孔的圆心为中心相对称排列。
[0031] 所述拾取安装杆41内开设有一内孔415,所述内孔415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内孔415的另一端与多个吸附孔414相连通。
[0032] 油封圈处于定位孔221后,该拾取安装杆41的突出部412插入油封孔中,台阶413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真空泵开始运转,该拾取安装杆41吸附住油封圈,转移至待加工的小风扇后,真空泵停止运转,拾取安装杆41释放油封圈,台阶413压住油封圈的上端面,将油封圈装入小风扇中。
[0033] 卸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用于传动的皮带51和斜坡52,所述斜坡52的上端与所述皮带5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斜坡52的下端与机台1相背离。皮带51的输送方向与X轴相平行,小风扇输送至斜坡52的上端后,滑出机台1。
[003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5] 油封圈在震动盘21中震动后,通过通道23导入定位块得定位孔221中,探头检测到完成定位的油封圈后,移动定位块在X轴方向移动。
[0036] 拾取安装杆41的突出部412插入油封孔中,台阶413与油封圈的上端面相贴合,真空泵开始运转,该拾取安装杆41吸附住油封圈,转移至待加工的小风扇后,真空泵停止运转,拾取安装杆41释放油封圈,台阶413压住油封圈的上端面,将油封圈装入小风扇中。
[0037] 皮带51开始运转,驱使装配完成的小风扇沿X轴方向移至滑坡的上端,小风扇从滑坡中滑出机台1。
[0038]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全自动化设备,安装定位准确快速,大大缩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
[0039]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结合图示进行了说明,很明显,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很多修改。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