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72912.8

文献号 : CN1024169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叶苗龙

申请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童车,其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分别与前支架的后部相枢轴连接的左后支架、右后支架、左座位架、右座位架以及推杆架;滑动地设置在前支架上的滑动件;分别与滑动件相枢轴连接的左后架连杆、右后架连杆、左座位连杆、右座位连杆、驱动杆,左后架连杆与左后支架相枢轴连接,右后架连杆与右后支架相枢轴连接,左座位连杆与左座位架相枢轴连接,右座位连杆与右座位架相枢轴连接,驱动杆与推杆架相枢轴连接。折叠时,将推杆架向前向下翻倒,使得驱动杆相对前支架向前移动,滑动件在前支架上向前滑动,从而使得左后支架、右后支架、左座位架与右座位架分别相对前支架折叠收拢,推车车架折叠,折叠方便、迅速、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较小。

权利要求 :

1. 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左后轮组件(3)、右后轮组件(4)、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人体收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5),所述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5)的前部;

左后支架(7),所述的左后支架(7)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一转轴(21)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后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左后支架(7)的下部;

右后支架(8),所述的右后支架(8)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二转轴(22)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后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的右后支架(8)的下部;

左座位架(9),所述的左座位架(9)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三转轴(23)相枢轴连接;

右座位架(10),所述的右座位架(10)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四转轴(24)相枢轴连接;

推杆架(11),所述的推杆架(11)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五转轴(25)相枢轴连接;

滑动件(6),所述的滑动件(6)沿着所述的前支架(5)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架(5)上;

左后架连杆(14),所述的左后架连杆(14)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6)通过第六转轴(26)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后架连杆(14)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后支架(7)通过第十一转轴(31)相枢轴连接;

右后架连杆(15),所述的右后架连杆(15)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6)通过第七转轴(27)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后架连杆(15)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后支架(8)通过第十二转轴(32)相枢轴连接;

左座位连杆(12),所述的左座位连杆(12)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6)通过第八转轴(28)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座位连杆(12)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座位架(9)通过第十三转轴(33)相枢轴连接;

右座位连杆(13),所述的右座位连杆(13)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6)通过第九转轴(29)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座位连杆(13)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座位架(10)通过第十四转轴(34)相枢轴连接;

驱动杆(16),所述的驱动杆(16)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6)通过第十转轴(30)相枢轴连接,所述的驱动杆(16)的后部与所述的推杆架(11)通过第十五转轴(35)相枢轴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21)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三转轴(23)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四转轴(24)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所述的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转轴(26)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七转轴(27)的轴心线、所述的第八转轴(28)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九转轴(29)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所述的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转轴(25)、第十转轴(30)及所述的第十五转轴(35)的轴心线分别沿着水平左右方向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与所述的滑动件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后架连杆(14)以及所述的右后架连杆(15)分别位于所述的前支架(5)的下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座位连杆(12)、所述的右座位连杆(13)以及所述的驱动杆(16)分别位于所述的前支架(5)的上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杆(16)位于所述的左座位连杆(12)与所述的右座位连杆(13)之间。

说明书 :

一种童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下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能够支撑人体的人体支撑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现有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709754,名称为儿童推车的文件中所公开的。该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包括前轮支架、位于前轮支架两侧的侧支架,每侧的侧支架包括后轮支架、下推把杆,前轮支架上滑动地设置有滑套,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前轮支架的后部相转动地连接,下推把杆的下端部与前轮支架的后部相转动地连接,侧支架还包括上连杆、下连杆,上连杆的后端部与下推把杆相转动连接,上连杆的前端部与滑套相转动连接,下连杆的后端部与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下连杆的前端部与滑套相转动连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童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左后轮组件、右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人体收容装置,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
[0005] 前支架,所述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的前部;
[0006] 左后支架,所述的左后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后部通过第一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左后支架的下部;
[0007] 右后支架,所述的右后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后部通过第二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右后支架的下部;
[0008] 左座位架,所述的左座位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后部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
[0009] 右座位架,所述的右座位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后部通过第四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0] 推杆架,所述的推杆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后部通过第五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1] 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前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架上;
[0012] 左后架连杆,所述的左后架连杆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六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后架连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后支架通过第十一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3] 右后架连杆,所述的右后架连杆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七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后架连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后支架通过第十二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4] 左座位连杆,所述的左座位连杆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八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座位连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左座位架通过第十三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5] 右座位连杆,所述的右座位连杆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九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座位连杆的后部与所述的右座位架通过第十四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6] 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的前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十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驱动杆的后部与所述的推杆架通过第十五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7]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三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四转轴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
[0018]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六转轴的轴心线、所述的第七转轴的轴心线、所述的第八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九转轴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
[0019]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五转轴、第十转轴及所述的第十五转轴的轴心线分别沿着水平左右方向延伸。
[002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前支架与所述的滑动件之间。
[002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后架连杆以及所述的右后架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的前支架的下方。
[002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座位连杆、所述的右座位连杆以及所述的驱动杆分别位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方。
[0023]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驱动杆位于所述的左座位连杆与所述的右座位连杆之间。
[0024] 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名词是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作定义的。
[0025]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002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当锁定机构解锁后,推杆架向前向下翻倒,使得驱动杆相对前支架向前移动,滑动件在前支架上向前滑动,左后架连杆、右后架连杆、左座位连杆与右座位连杆随着滑动件一同向前移动,从而使得左后支架、右后支架、左座位架与右座位架分别相对前支架折叠收拢,推车车架折叠,折叠方便、迅速、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0027] 附图1为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的立体图一;
[0028] 附图2为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的立体图二;
[0029] 附图3为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的主视图;
[0030] 附图4为滑动件在附图3的K向示意图;
[0031] 附图5为前支架的后部在附图3的K向示意图;
[0032] 附图6为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的俯视图;
[0033] 附图7为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的示意图;
[0034] 其中:1、推车车架;2、前轮组件;3、左后轮组件;4、右后轮组件;5、前支架;6、滑动件;7、左后支架;8、右后支架;9、左座位架;10、右座位架;11、推杆架;12、左座位连杆;13、右座位连杆;14、左后架连杆;15、右后架连杆;16、驱动杆;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
23、第三转轴;24、第四转轴;25、第五转轴;26、第六转轴;27、第七转轴;28、第八转轴;29、第九转轴;30、第十转轴;31、第十一转轴;32、第十二转轴;33、第十三转轴;34、第十四转轴;35、第十五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左后轮组件3、右后轮组件4、用于将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推车车架1上的能够支撑人体的人体支撑装置。人体支撑装置无图示,人体支撑装置可以是儿童座兜、儿童睡篮、座位布兜等,可以设置于以下公开的左座位架9与右座位架10之间。
[0036] 推车车架包括:
[0037] 前支架5,前轮组件2设置于前支架5的前部;
[0038] 左后支架7,左后支架7的上部与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一转轴21相枢轴连接,左后轮组件3设置于左后支架7的下部;
[0039] 右后支架8,右后支架8的上部与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二转轴22相枢轴连接,右后轮组件4设置于右后支架8的下部;
[0040] 左座位架9,左座位架9的下部与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三转轴23相枢轴连接;
[0041] 右座位架10,右座位架10的下部与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四转轴24相枢轴连接;
[0042] 推杆架11,推杆架11的下部与前支架5的后部通过第五转轴25相枢轴连接;
[0043] 滑动件6,滑动件6沿着前支架5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前支架5上;
[0044] 左后架连杆14,左后架连杆14的前部与滑动件6通过第六转轴26相枢轴连接,左后架连杆14的后部与左后支架7通过第十一转轴31相枢轴连接;
[0045] 右后架连杆15,右后架连杆15的前部与滑动件6通过第七转轴27相枢轴连接,右后架连杆15的后部与右后支架8通过第十二转轴32相枢轴连接;
[0046] 左座位连杆12,左座位连杆12的前部与滑动件6通过第八转轴28相枢轴连接,左座位连杆12的后部与左座位架9通过第十三转轴33相枢轴连接;
[0047] 右座位连杆13,右座位连杆13的前部与滑动件6通过第九转轴29相枢轴连接,右座位连杆13的后部与右座位架10通过第十四转轴34相枢轴连接;
[0048] 驱动杆16,驱动杆16的前部与滑动件6通过第十转轴30相枢轴连接,驱动杆16的后部与推杆架11通过第十五转轴35相枢轴连接。
[0049] 如附图3、附图6所示,第五转轴25、第十转轴30及第十五转轴35的轴心线分别沿着水平左右方向延伸。如附图3-附图5所示,第一转轴21的轴心线、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第三转轴23的轴心线与第四转轴24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第六转轴26的轴心线、第七转轴27的轴心线、第八转轴28的轴心线与第九转轴29的轴心线,在垂直于滑动件6的滑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菱形。
[0050] 如附图1-附图3所示,左后架连杆14以及右后架连杆15分别位于前支架5的下方,利于带动左后支架7与右后支架8向前支架5靠拢。左座位连杆12、右座位连杆13以及驱动杆16分别位于前支架5的上方,利于推杆架11、左座位架9与右座位架10向前支架5靠拢。驱动杆16位于左座位连杆12与右座位连杆13之间,便于驱动,造型美观。
[0051] 锁定机构可以设置于前支架5与滑动件6之间,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重点,只要是能够两个滑动的部件之间锁定的结构都可以在此适用。如,可以是包括沿着前支架5的横向滑动设置在前支架5上的锁舌、开设在滑动件6上的锁孔,锁定时弹性件给锁舌压力使之稳定地插在锁孔内,滑动件6与前支架5禁止滑动。前支架5上滑动地设置有解锁件,解锁件与锁舌之间具有牵引索。锁舌也可以是转动地连接在前支架5上。锁定机构还可以设置于推杆架11的下部与前支架5后部之间,禁止两者相对转动从而锁定。
[005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