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式婴儿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010514893.3

文献号 : CN1024169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宏波喻福先

申请人 : 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单手同时实施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二维度收合操作的可收合式婴儿车。本发明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包含一车架体其包括一对前脚管及一对与前脚管可收合地枢接之后脚管;一座椅单元其包括一对座椅侧管及一对背靠管;一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其可水平收地设置于车架体的横向两侧之间且与座椅侧管及后脚管可操作地枢接;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其被设置在两后脚管之间;及一操作单元其与该座椅单元的座管对可操作地耦合且与车架体之后脚管可脱离地耦合,藉此,该可收合式婴儿车可经由单手操作该操作单元来实施婴儿车的二维度收合操作,使得收合后的婴儿车体积能够达到最小的体积。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收合式婴儿车,其包含:

一车架体,其包括:

两前脚管,每一前脚管都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装设有一前轮;及两后脚管,每一后脚管都具有一第一端分别被枢接至该两前脚管之一的第一端附近以形成该车架体的一横向侧边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装设有一后轮;

一座椅单元,其包括两座椅侧管,其中该每一座椅侧管都具有一枢接至该前脚管之一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收合操作单元,其可操作地连接至该两座椅侧管的第二端,

该可收合式婴儿车的特征在于:

当该每一座椅侧管的第二端与位在车架体同一侧的该两后脚管之一连接时,该收合操作单元可操作地将该每一座椅侧管锁合至该两后脚管之一,以及,当该收合操作单元可操作地将该每一座椅侧管与该两后脚管之一解锁脱离时,该每一座椅侧管的第二端可与该两后脚管之一分离且相对于该前脚管枢转,其中,该收合操作单元包括一作动件及两个枢接于该作动件两端用来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两座椅侧管的锁合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每一前脚管的第一端都具有一呈L形的把手管,其透过一把手长度调整机构而可伸缩地连接至前脚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婴儿车包括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其可横向收合地设置在两后脚管之间,该第二收合辅助组件包含一上枢接块,一中轴管其由上枢接块的下端向下延伸出,两个上水平件其分别枢接在该上枢接块上端的左右两侧与一对应的后脚管之间,一下枢接块其固定在该中轴管下端,两个下水平件其分别枢接在该下枢接块的左右两侧及一对应的后脚管下端部之间,及两个连接件,其一端分别与上枢接块下端的一侧枢接,另一端则与一对应的下水平件一起枢接至对应的后脚管下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作动件包括一中间部分及两个分别枢接于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连接部分,其中每一连接部分的另一端与一对应的锁合件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作动件是一由可弯折的软性塑料材质制成的单件式构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锁合件包括一锁合钩部其形成在与所述两座椅侧管连接的一端,及一偏动机构,所述偏动机构被设置在该锁合件与该两座椅侧管之间,用来将该锁合件朝向该两座椅侧管偏动,藉以让该锁合钩部可操作地锁合至所述两后脚管或与所述两后脚管解锁脱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单元进一步包含两个交叉件及两背靠管,其背靠管分别与一对应的座椅侧管枢接,其交叉件被可枢转收合地设置在两背靠管之间,藉以提供座椅背靠额外的机械强度,并协助两背靠管的收合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可收合式婴儿车进一步包含一可弯折的扶手件,其被设置在两后脚管的第一端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可收合式婴儿车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其可横向收合地设置在该车架体的两横向侧边之间,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包括两交叉管及两第一连动件,其中,每一交叉管的一端枢接至一该前脚管,另一端则枢接至位于车架体的相反侧边的座椅侧管的第二端,以及,每一第一连动件的一端枢接至该两座椅侧管,另一端则枢接至一对应的该后脚管,藉此,当该座椅侧管与该后脚管解锁脱离并相对于前脚管枢转时,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实施该婴儿车横向的收合,以及前后方向的收合。

说明书 :

可收合式婴儿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收合式婴儿车,更明确地关于一种可用单手同时实施婴儿车在宽度方向及在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收合操作的可收合式婴儿车。背景技术:
[0002] 婴儿车为携带婴幼儿外出时必备且方便的用品,但因其体积较大,故大多设计成可收合式,以利携带。例如,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03/0201626A1号所揭示的婴儿车设计。惟,此种可收合式婴儿车虽可在高度方向及前后(深度)方向上实施收合,但该婴儿车在收合之后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并未减小,即婴儿车在收合前及收合后的宽度是固定没有改变,因此在体积的减缩上并未达到最佳的效果。
[0003] 美国专利第7,178,822号揭示了一种可在两个方向上实施收合操作的婴儿车架结构。此种可收合式婴儿车架结构可在婴儿车的前后(深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实施收合操作,藉以缩小收合后的婴儿车体积。此种可收合式婴儿车架结构虽然可将婴儿车收合后的宽度缩小,但在实施收合操作时需要两个步骤及/或两只手来操作该婴儿车架结构方能达到在两个方向上收合该婴儿车的效果。因此,在操作的简易性上并未能符合实际使用上的简便要求。
[0004] 因此,在可收合式婴儿车领域中,对于可用单手操作将婴儿车收合至最小的体积的设计一直都存在着需求。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只用单手操作即可同时实施婴儿车在宽度方向及在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收合操作的可收合式婴儿车。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在婴儿车的宽度方向(横向),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纵向)等三个方向上将婴儿车收合,让婴儿车各部构件可作充分的叠合,使得收合后的婴儿车的体积达到最小的程度的可收合式婴儿车。
[0007] 为了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可收合式婴儿车,其包含:
[0008] 一车架体,其包括:
[0009] 两前脚管,每一前脚管都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装设有一前轮;及[0010] 两后脚管,每一后脚管都具有一第一端分别被枢接至该二前脚管之一的第一端附近以形成该车架体的一横向侧边及一第二端其装设有一后轮;
[0011] 一座椅单元,其包括两座椅侧管,其中该每一座椅侧管都具有一枢接至该前脚管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0012] 一收合操作单元,其可操作地连接至该二座椅侧管的第二端,
[0013] 该可收合式婴儿车的特征在于:
[0014] 当该座椅侧管的第二端与位在车架体同一侧的该后脚管连接时,该收合操作单元可操作地将该二座椅侧管锁合至该后脚管,以及,当该收合操作单元可操作地将该座椅侧管与该后脚管解锁脱离时,该座椅侧管的第二端可与该后脚管分离且相对于该前脚管枢转。
[0015] 在此实施例中,每一前脚管的第一端都具有一概成L形的把手管,其透过一把手长度调整机构而可伸缩地连接至前脚管。该婴儿车包括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其可横向收合地设置在两后脚管之间,该第二收合辅助组件包含一上枢接块,一中轴管其由上枢接块的下端向下延伸出,两个上水平件其分别枢接在该上枢接块上端的左右两侧与一对应的后脚管之间,一下枢接块其固定在该中轴管下端,两个下水平件其分别枢接在该下枢接块的左右两侧及一对应的后脚管下端部之间,及两个连接件其一端分别与上枢接块下端的一侧枢接,另一端则与一对应的下水平件一起枢接至对应的后脚管下端部。
[0016] 该收合操作单元包括一作动件及两个枢接于该作动件两端用来可操作地连接至座椅侧管的锁合件,其中该作动件包括一中间部分及两个分别枢接于中间部分的两端的连接部分,其中每一连接部分的另一端与一对应的锁合件枢接。
[0017] 该锁合件包括一锁合钩部其形成在与座椅侧管连接的一端,及一偏动机构其被设置在该锁合件与该座椅侧管之间,用来将该锁合件朝向该座椅侧管偏动,藉以让该锁合钩部可操作地锁合至后脚管或与后脚管解锁脱离。
[0018]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收合操作单元的作动件是一由可弯折的软性塑料材质制成的单件式构件。该座椅单元进一步包含两个交叉件及两背靠管,其背靠管分别与一对应的座椅侧管枢接,其交叉件被可枢转收合地设置在两背靠管之间,藉以提供座椅背靠额外的机械强度,并协助两背靠管的收合操作。
[0019] 该可收合式婴儿车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其可横向收合地设置在该车架体的两横向侧边之间,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包括两交叉管及两第一连动件,其中,每一交叉管的一端枢接至一该前脚管,另一端则枢接至位于车架体的相反侧边的座椅侧管的第二端,以及,每一第一连动件的一端枢接至该座椅侧管,另一端则枢接至一对应的该后脚管,藉此,当该座椅侧管与该后脚管解锁脱离并相对于前脚管枢转时,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实施该婴儿车横向的收合,以及前后方向的收合。附图说明:
[0020] 本发明可经由详细地描述参照附图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更容易被了解,其中相同的组件被标以相同的标号,这些实施例被提出只是作为举例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这些示范性的实施例。
[0021]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外观立体图;
[0022] 图2为依据本发明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的收合操作单元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0023] 图3为示于图2的收合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4a-4d显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的构造,其中图4a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b为组合立体图,图4c及4d分别为锁合状态及解所状态的剖面图;
[0025] 图5a至5c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收合操作的连续状态图;
[0026]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的外观立体图;
[0027] 图7为依据本发明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的收合操作单元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及
[0028] 图8a至8b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收合操作的连续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9] 现参照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可收合式婴儿车。
[0030]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建构的可收合式婴儿车的立体图,其主要包括婴儿车架体1,一座椅单元4,一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一收合操作单元5及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该婴儿车架体1主要包括两前脚管12及两后脚管13,其中每一前脚管12都具有一前脚管下端部及一前脚管上端部,及每一后脚管13都具有一后脚管下端部与一后脚管上端部。两后脚管13分别与两前脚管12在各自的上端部附近彼此枢接,以形成该车架体1的左、右两侧。此外,在每一前脚管下端部都设置有一前轮14且在每一后脚管下端部则设置一后轮15。如图1所示,一概成L形的把手管16透过一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被套设在每一前脚管上端部且经由操作该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可滑移进/出前脚管12藉以调整把手管16相对于前脚管12的长度。此外,一可弯折的扶手件18(例如,一软性塑料材质的扶手件)被设置在两后脚管13的上端部之间。
[0031] 该座椅单元4主要包含两根相对的座椅侧管42,每一座椅侧管42的前端枢接至一对应的前脚管12,其后端则经由一固定在后脚管13上的座管支撑件41可分离地连接至一对应的后脚管13。如图2及图3所示,该座管支撑件41具有一凹槽411用来可分离地支撑座椅侧管42的后端。该座椅单元4进一步包含两根背靠管44,每一背靠管44的一端枢接至一对应的座椅侧管42。
[0032] 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包含两根交叉管33,每一根交叉管33的一端透过一概成倒L形的连接片36枢接至一前脚管12,另一端则透过另一连接片36枢接至与该前脚管12相对的一座椅侧管42的后端,藉此,两根交叉管33交叉于车架体的大致中心处,使得车架体的左右两侧边能够经由两根交叉管33的剪刀式运动而朝向彼此靠近收合或彼此远离展开。
[0033] 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进一步包含两根第一连动件34,每一根第一连动件34分别设置在一对应的座椅侧管42外侧,其一端枢接至座椅侧管42的大致中间处,其另一端则枢接至一对应的座管支撑件41,使得在婴儿车的收合操作期间,两座椅管42的收合运动可透过第一连动件34带动后脚管13朝向前脚管12靠近收合。此外,该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进一步包含两根第二连动件37,每一第二连动件37的一端枢接至一对应的第一连动件34后端,其另一端则枢接至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一对应的上水平件24靠近与后脚管13的枢接处。
[0034] 如图1所示,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被设置在两后脚管13之间靠近后轮15的下端处。该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包含一上枢接块21,一中轴管22其由上枢接块21的下端向下延伸出,两个上水平件24其分别枢接在该上枢接块21上端的左右两侧与一对应的后脚管13之间,一下枢接块23其固定在该中轴管22下端,两个下水平件26其分别枢接在该下枢接块23的左右两侧及对应的后脚管13下端部之间,及两个连接件25其一端分别与上枢接块21下端的一侧枢接,另一端则与一对应的下水平件26一起枢接至对应的后脚管13下端部。经由此一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设计可在婴儿车的收合过程中促使车架体两侧可顺利地朝向彼此靠拢收合。
[0035] 接下来将参考图2及图3来说明收合操作单元5。收合操作单元5主要包含一可变形的作动件52及两个枢接于该作动件52两端的锁合件53。在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作动件52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的,即由一中间部分521及两个分别枢接于中间部分521的两端的连接部分522所构成,其中每一连接部分522的另一端与一对应的锁合件53枢接。每一锁合件53都具有一锁合钩531其被设置在与连接部分522枢接的一端相反的一端上。该锁合钩531具有一由前往后倾斜的导面532及一平的卡合面533。每一锁合件
53被套设固定在一对应的座椅侧管42的后端。一弹性偏动机构(未示出)被设置在每一锁合件53与对应的座椅侧管42后端之间,用来将锁合件53与该座椅侧管42朝向彼此偏动,使得当座椅侧管42被支撑在该座管支撑件41上时,锁合件53的锁合钩531的卡合面
533与座管支撑件41的底部卡合,藉以将座椅侧管42相对于座管支撑件41锁定(如图2所示)。
[0036] 图4a-4d显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的构造,其中图4a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的分解立体图;图4b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的组合立体图;图4c及4d分别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的锁合状态及解锁状态的剖面图。如图4a所示,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主要包含一概成中空圆筒状的本体件171,一概成U形的弹簧件174及一两个稳定塑料件178。一突出部172被形成在该本体件171的侧壁外表面上且在该突出部172附近的本体侧壁上开设槽道,使得包含该突出部172的本体侧壁部分形成一弹性部分。一弹性按压部173被形成在该本体件171的一第一端,其由本体件171的第一端向下延伸出。在该本体件171的侧壁上与该弹性按压部17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孔洞176。该U形的弹簧件174的一自由端外侧形成有一卡合突部175。
[0037] 在组装时,先将本体件171套设于把手管16的将与前脚管12连接的一端上。在把手管16此端的管壁上与该突出部17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孔洞161且在与该本体件171侧壁上的孔洞176及弹性按压部173对应的位置处亦开设一孔洞162(参见图4c及
4d)。接下来,将U形弹簧件174放入把手管16内,直到该卡合突部175与把手管16上的孔洞162及本体件171上的孔洞176对准并卡合为止。接着,再将稳定塑料件178安装至把手管16上,成为如图4b所示的状态。之后,在按压该卡合突部175的状态下将安装了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的把手管16插入到前脚管12内直到本体件171的突出部172及弹簧件174的卡合突部175分别与开设于前脚管12的管壁上的孔洞121及122对准并卡合为止,藉以让把手管16与前脚管12形成如图4c所示的卡合状态。
[0038] 当需要将把手管16缩入前脚管12内时,只需透过弹性按压部173按压该卡合突部175使其与前脚管12的孔洞122及本体件171的孔洞176脱离,如此即可将把手管16缩入前脚管12内。此外,为了要控制把手管16缩入前脚管12内的长度,可在前脚管12的管壁上离管端一适当距离处形成一或多个凹陷部123,藉以限制把手管16缩入前脚管12内的长度。
[0039] 接下来将参考图5a-5c来说明本发明的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的收合操作。
[0040] 图5a所示为本发明的婴儿车在完全展开时的状态,此时座椅单元4的两根座椅侧管42处在如图2所示的与座管支撑件41锁合状态。当需要将婴儿车收合时,使用者只需用手握住该收合操作单元5的作动件52的中间部分521并向后施力并带动与作动件52枢接的锁合件53向后滑动,使锁合件53与对应的座管支撑件41解锁脱离。接着,如图5b所示,将作动件52向上提起藉以带动两根座椅侧管42绕着其与前脚管12枢接处为中心向上枢转。此时,由于第一连动件34的一端与座椅侧管42枢接,因此座椅侧管42的此一向上枢转运动会带动第一连动件34与座椅侧管42枢接的一端向上移动并向前脚管12靠近。又,因为第一连动件34的另一端枢接至固定于后脚管13上的座管支撑件41,再加上后脚管13受到后轮15重量的作用,使得第一连动件34与座管支撑件41枢接的一端向下枢转,同时带动后脚管13向前脚管12靠拢收合,藉以达成在婴儿车的前后方向上的收合效果。
[0041] 此外,由于第二连动件37枢接在第一连动件34与座管支撑件41枢接的一端和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上水平件24之间,所以第一连动件34的此一向下枢转的运动会促使上水平件24与后脚管13枢接的一端下移,并促使上水平件24与上枢接块21枢接的一端相对地上移,进而在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中轴管22的连动作用下促使两后脚管件13朝向彼此靠拢收合。又,因为两后脚管13与分别与两前脚管12相连接,所以会促使两前脚管12彼此靠拢。此外,由于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的两交叉管33的前端分别连接至两前脚管
12,因此两前脚管12彼此靠拢将促使两交叉管33的前端彼此靠近,并透过两交叉管33的剪刀式运动让两座椅侧管42彼此靠拢收合,且带动与收合操作单元5的作动件52的中间部分521枢接的两个连接部分522枢转收合成彼此大致平行,以达成在婴儿车的宽度方向上的收合效果。之后,使用者可操作把手长度调整机构17将把手16收入到前脚管12内并使用设置在后脚管13上的收合固定扣件11扣合至设在前脚管12的收合固定钩件19上来将婴儿车保持在如图5c所示的完全收合的状态。
[0042] 当需要使用婴儿车时,使用者只需将收合固定扣件11与收合固定钩件19解开并将收合操作单元5向后及向下施力让前、后脚管12,13作前后方向的展开,同时用脚踩下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下枢接块23藉以带动第二收合辅助组件20的上水平件24与下水平件26将婴儿车作宽度方向(横向)的展开,使婴儿车回复至如图1所示的收合操作单元5的锁合件53再次与座管支撑件41卡合的完全展开状态。
[0043] 接下来将参照图6-8来说明本发明的可收合式婴儿车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7为收合操作单元5’的放大立体图;图8a及8b为部分切开的收合操作单元5’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其分别显示收合操作单元5’的锁合及解锁状态。
[0044] 由于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处在于收合操作单元5’及座椅背靠的设计,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仅就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加以说明,而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部分的说明,为了简要起见,将加以省略。此外,在图6-8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将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标号加以标示。
[0045] 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收合操作单元5’主要包含一单件式作动件52’及两个分别固定在该作动件52’的两端的圆筒状的锁合件53’。在此实施例中,该单件式作动件52’是由可弯折的软性塑料材质制成的。每一锁合件5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轴向槽道54且具有一锁合钩531’由其侧壁向下延伸出,其中该锁合钩531’下端具有一平的卡合面
533’。此实施例的收合操作单元5’经由将两个锁合件53’分别套设在一对应的座椅侧管
42的后端且将一铆钉56穿过锁合件53’上的轴向槽道54及座椅侧管42而可操作地固定至两座椅侧管42。此外,一线圈弹簧55被设置在每一锁合件53’内且套设在对应的座椅侧管42后端上介于该铆钉56与圆筒状的锁合件53’的端壁之间,如图8a所示,藉以形成一偏动机制,使得当座椅侧管42被支撑在该座管支撑件41’上时,锁合件53’的锁合钩531’的卡合面533’与座管支撑件41’的底部卡合,藉以将座椅侧管42相对于座管支撑件41’锁定,如图8a所示。
[0046] 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另一个主要不同处在于座椅背靠的设计。如图6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两支交叉件45被可枢转收合地设置在两背靠管44之间,藉以提供座椅背靠额外的机械强度,并可在婴儿车收合时协助两背靠管44的收合操作。
[0047] 由于此实施例中的第一收合辅助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收合辅助组件3相同,亦即两根交叉管33与两座椅侧管42相连接,因此,当需要将此实施例的婴儿车收合时,使用者只需用手握住该收合操作单元5’的作动件52’向后施力藉以带动与作动件52’连接的锁合件53’向后滑动,使锁合件53’与对应的座管支撑件41’解锁脱离(如图8b所示),接着,将作动件52’向上提起,即实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收合操作,将婴儿车收合起来。
[0048] 虽然本发明已于上文中参照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但熟悉此技艺者在阅读上述的说明之后将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等效的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案权利要求项所界定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