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18567.X

文献号 : CN10241978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吉群邓宝荣常军华许晓明李华李巧云宋杰谷小清李建芳陈立生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通过采集水流优势通道的相关参数,形成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通过建立水流优势通道的判别标准,应用各参数正态分布模型,形成了判别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系统,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所述的参数包括: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以及注水强度;

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参数还包括:平均注水量、累积注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包括:确定所述的参数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确定所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对所述的差值取对数以得到区间间隔;

根据落入各个区间间隔内的参数个数确定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还包括:根据所述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对应的直方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生成与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是根据最小二乘法进行的。

6.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所述的参数包括: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以及注水强度;

参数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优势通道识别装置,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水井间在各层的水流优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参数还包括:平均注水量、累积注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参数模型确定装置包括:大小值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的参数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差值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区间间隔确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差值取对数以得到区间间隔;

参数比例确定装置,用于根据落入各个区间间隔内的参数个数确定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

模型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参数模型确定装置还包括:直方图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对应的直方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生成与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是根据最小二乘法进行的。

说明书 :

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油田开发领域,特别是关于高含水油田开发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针对层状注水砂岩油藏,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开发进入高含水油田后期,由于油田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层内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严重的注水无效循环的现象,对高含水油田的稳油控水造成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注水开发的效果。
[0003] 通过深部调驱可以有效地改善高含水油田中注水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技术成为高含水油田进行深部调驱的关键技术。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对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调剖剂的注入、注水流向的控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方法主要通过下述的三种方式进行:吸水剖面法、测井资料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而传统的吸水剖面法、测井资料法和模糊数学法只能对吸水剖面资料、井口压力和模糊聚类模型进行分析,并没有考虑到平均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和瞬时注水量等相关参数,同时,传统的测井曲线和吸水剖面资料分析法都只是简单的将数据点与模型对比,水流优势通道识别的精确度低,不适于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从产量劈分结果中采集水流优势通道的相关参数,形成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通过建立水流优势通道的判别标准,应用各参数正态分布模型,形成了判别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系统,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包括: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所述的参数包括: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以及注水强度;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
[0006]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系统,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所述的参数包括: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以及注水强度;参数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优势通道识别装置,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
[0007] 其中,所述的参数模型确定装置包括:大小值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的参数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差值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区间间隔确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差值取对数以得到区间间隔;参数比例确定装置,用于根据落入各个区间间隔内的参数个数确定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模型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集水流优势通道的相关参数,整理单层各时间的参数数据,实现了对水流优势通道参数数据的统计整理;通过分析参数数据点,计算出各间隔区间的数据点所占比例,进而可画出对应的直方图;应用正态分布法对直方图的各个点进行拟合,形成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通过建立水流优势通道的判别标准,应用各参数正态分布模型,形成了判别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系统,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0011]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3] 图4为图3中的参数模型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4] 图5为根据瞬时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015] 图6为根据累积冲刷时间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016] 图7为根据平均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017] 图8为根据累积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018] 图9为根据注水强度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019] 图10为某油田为强水流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所述的方法包括:
[0022] S101: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
[0023] 本发明中提及的参数主要包括以层为单位的注采井间的五类参数,具体为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累积注水量、平均注水量、注水强度等。其中至少需要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注水强度这三个参数。
[0024] 本发明的上述五类参数是从产量劈分结果中采集的,下面具体介绍各类不同的参数。
[0025] 瞬时注水量:瞬时注水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注水流量。
[0026] 累积冲刷时间:受效注采井射开同一层的时间长短,反映了注水井沿某一方向冲刷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注入水冲刷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
[0027] 平均注水量:在计算出历史上各日期每层注采井间的注水量后,就可以计算出平均注水量。
[0028]
[0029] 累积注水量:某一层注采井间累积注水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入水沿某一方向的主要流向,是研究水流优势通道的依据之一。
[0030] 注水强度:
[0031]
[0032] 分别采集上述的五类参数,整理出某个油田或某区块在各个小层、所有时间点的参数数据,数据表格如表1所示。
[0033] 表1
[0034]
[0035] S102: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图2为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由图2可知,步骤S102具体包括:
[0036] S201:确定所述的参数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0037] S202:确定所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0038] S203:对所述的差值取对数以得到区间间隔,即根据如下公式(1)、公式(2)计算区间间隔。
[0039] B=loga(max-min) (1)
[0040]
[0041] 则各个区间为:xi=xi-1+D (3)
[0042] 其中:D为区间间隔,xi表示区间分界值,n表示设定的区间个数。
[0043] S204:根据落入各个区间间隔内的参数个数确定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
[0044] 对上述的五类参数按照公式(1)、(2)、(3)进行分区统计,统计出每个区间的数据点的个数,根据每个区间数据点个数计算出每个区间参数的比例。即:
[0045]
[0046] 各类参数在各区间上统计的比例值如表2所示。
[0047] 表2
[0048]
[0049]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步骤102除了上述步骤之外,还包括:根据所述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对应的直方图。
[0050] S103: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0051] 根据步骤S102统计出的五类参数,可以用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模型拟合五类参数。
[0052] 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
[0053]
[0054] 其中:μ为均数、σ为标准差,是两个不确定常数,为正态分布的参数,不同的μ、不同的σ对应不同的正态分布。
[0055] 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μ是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描述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正态分布以X=μ为对称轴,左右完全对称。正态分布的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均等于μ。σ描述正态分布资料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σ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σ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也称为是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σ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σ越小,曲线越瘦高。
[0056] 该步骤中,可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曲线,计算出各个参数的正态分布中的μ和σ,如此即可得到五类参数对应的正态分布模型。
[0057] S104: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根据不同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各参数在某个区间的水流场情况,即在参数点落入(-∞,Api1)区间表示弱水流场;参数落入(Api1,Api2)中表示正常水流场;参数落入(Api2,∞)表示强水流场。其中强水流场表示可能存在无效水循环,如此分别求出各个参数的参数值,将其带入对应的模型中即可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即
[0058] 弱水流场:valuepi小于等于Api1;
[0059] 正常水流场:valuepi大于Api1,小于等于Api2;
[0060] 强水流场:valuepi大于Api2。
[0061] 其中:valuepi表示第i个参数的参数值,Api1、Api2表示第i个参数的水流场的分界线。
[0062] 对于本发明中提及的5种评价参数,若单层注采井符合的标准越多,则表明存在水流优势通道。
[006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由图3可知,所述的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包括:
[0064] 采集装置100,用于采集高含水油田以层为单位的油水井间的参数。本发明中提及的参数主要包括以层为单位注采井间的五类参数,具体为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累积注水量、平均注水量、注水强度等。其中至少需要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注水强度这三个参数。
[0065] 本发明的上述五类参数是从产量劈分结果中采集的,下面具体介绍各类不同的参数。
[0066] 瞬时注水量:瞬时注水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注水流量。
[0067] 累积冲刷时间:受效注采井射开同一层的时间长短,反映了注水井沿某一方向冲刷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注入水冲刷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
[0068] 平均注水量:在计算出历史上各日期每层注采井间的注水量后,就可以计算出平均注水量。
[0069]
[0070] 累积注水量:某一层注采井间累积注水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入水沿某一方向的主要流向,是研究水流优势通道的依据之一。
[0071] 注水强度:
[0072]
[0073] 分别采集上述的五类参数,整理出某个油田或某区块在各个小层、所有时间点的参数数据,数据表格如表1所示。
[0074] 表1
[0075]
[0076] 参数模型确定装置200,用于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图4为参数模型确定装置200的结构框图,由图4可知,参数模型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0077] 大小值确定装置201,用于确定所述的参数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0078] 差值确定装置202,用于确定所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0079] 区间间隔确定装置203,用于对所述的差值取对数以得到区间间隔,即根据如下公式(1)、公式(2)计算区间间隔。
[0080] B=loga(max-min) (1)
[0081]
[0082] 则各个区间为:xi=xi-1+D (3)
[0083] 其中:D为区间间隔,xi表示区间分界值,n表示设定的区间个数。
[0084] 参数比例确定装置204,用于根据落入各个区间间隔内的参数个数确定每个区间间隔内参数的比例。
[0085] 对上述的五类参数按照公式(1)、(2)、(3)进行分区统计,统计出每个区间的数据点的个数,根据每个区间数据点个数计算出每个区间参数的比例。即:
[0086]
[0087] 各类参数在各区间上统计的比例值如表2所示。
[0088] 表2
[0089]
[0090] 模型确定装置205,用于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根据统计出的五类参数,可以用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模型拟合五类参数。
[0091] 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
[0092]
[0093] 其中:μ为均数、σ为标准差,是两个不确定常数,为正态分布的参数,不同的μ、不同的σ对应不同的正态分布。
[0094] 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μ是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描述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正态分布以X=μ为对称轴,左右完全对称。正态分布的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均等于μ。σ描述正态分布资料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σ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σ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也称为是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σ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σ越小,曲线越瘦高。
[0095] 该装置中,可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曲线,计算出各个参数的正态分布中的μ和σ,如此即可得到五类参数对应的正态分布模型。
[0096]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参数模型确定装置200除了上述装置之外,还包括:直方图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对应的直方图。
[0097] 优势通道识别装置300,根据所述的参数对应的模型识别油井与水井各层间的水流优势通道。根据不同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各参数在某个区间的水流场情况,即在参数点落入(-∞,Api1)区间表示弱水流场;参数落入(Api1,Api2)中表示正常水流场;参数落入(Api2,∞)表示强水流场。其中强水流场表示可能存在无效水循环,如此分别求出各个参数的参数值,将其带入对应的模型中即可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即
[0098] 弱水流场:valuepi小于等于Api1;
[0099] 正常水流场:valuepi大于Api1,小于等于Api2;
[0100] 强水流场:valuepi大于Api2。
[0101] 其中:valuepi表示第i个参数的参数值,Api1、Api2表示第i个参数的水流场的分界线。
[0102] 对于本发明中提及的5种评价参数,若单层注采井符合的标准越多,则表明存在水流优势通道。
[0103]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0104] 目前某油田某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由于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储层内油水井间形成了不利于提高驱油效率的高渗条带,导致大量注入水低效循环,很难进一步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需要进行深部调驱改善开发效果。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识别该油田水流优势通道的步骤如下所示:
[0105] 1、采集该高含水油田水井和油井的各层的参数。
[0106] 该区块共有14个小层,从1970年6月开始注水开发,总井数为124口,根据各个井的注水情况统计出各层各注采井间瞬时注水量、累积冲刷时间、平均注水量、累积注水量、注水强度的数据,如表3所示,由于数据量较大,本表只列举其中一部分。
[0107] 表3
[0108]
[0109] 2、对所述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各个区间参数的比例。
[0110] 由表3记载的数据可知,注采井间瞬时注水量的最大值为1600,最小值为0;累积冲刷时间的最大值为330,最小值为0;平均注水量的最大值为470。,最小值为0;累积注水量的最大值为39200,最小值为0;注水强度的最大值为500,最小值为0。
[0111] 对各参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以10为底取对数,分别为表4所示:
[0112] 表4
[0113]注采井间瞬时注水量 累积冲刷时间 平均注水量 累积注水量 注水强度
B1 B2 B3 B4 B5
3.2 2.52 2.67 4.59 2.699
[0114] 在本实施例中,取区间个数为10,则根据公式(2)可得出各个参数的间隔区间D。进而可得出各个参数的每个区间测比例,如下表所示,表5为瞬时注水量的比例统计表,表
6为累积冲刷时间的比例统计表,表7为平均注水量的比例统计表,表8为累积注水量的比例统计表,表9为注水强度的比例统计表。
[0115] 表5
[0116]区间 个数 比例
0-1 2972 3.25
1-2 2929 3.20
2-4 6295 6.87
4-9 13111 14.32
9-19 19611 21.41
19-40 21031 22.96
40-83 16197 17.69
83-174 7540 8.23
174-365 1713 1.87
365-765 173 0.19
>765 12 0.01
[0117] 表6
[0118]区间 个数 比例
0-1 104 10.58
1-2 74 7.53
2-3 37 3.76
3-6 27 2.75
6-10 47 4.78
10-18 46 4.68
18-32 180 18.31
32-58 384 39.06
58-103 55 5.60
103-185 29 2.95
>185 0 0.00
[0119] 表7
[0120]区间 个数 比例
0-1 46 4.68
1-2 34 3.46
2-3 66 6.71
3-6 101 10.27
6-11 136 13.84
11-21 203 20.65
21-40 191 19.43
40-74 135 13.73
74-137 56 5.70
137-254 13 1.32
>254 2 0.20

[0121] 表8
[0122]区间 个数 比例
0-1 19 1.93
1-3 28 2.85
3-8 32 3.26
8-24 49 4.98
24-69 93 9.46
69-198 119 12.11
198-570 150 15.26
570-1642 207 21.06
1642-4727 203 20.65
4727-13613 78 7.93
>13613 5 0.51
[0123] 表9
[0124]区间 个数 比例
0-1 5419 5.92
1-2 4850 5.30
2-3 10625 11.60
3-6 17341 18.93
6-12 20226 22.08
12-22 17388 18.99
22-41 10998 12.01
41-77 4054 4.43
77-144 634 0.69
144-268 43 0.05
>268 6 0.01
[0125] 可根据上述的表5、表6、表7、表8、表9将整理出来的数据标在建立好的对数坐标系上,画出相应的直方图,图5为根据瞬时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图6为根据累积冲刷时间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图7为根据平均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图8为根据累积注水量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图9为根据注水强度的各个区间间隔参数的比例生成的直方图。
[0126] 3、根据所述的落入区间间隔内的参数的比例生成与参数对应的模型。
[0127] 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
[0128]
[0129] 运用最小二乘法将各参数点的数据带入正态分布的表达式中,得出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分别为:
[0130] 注采井间瞬时注水量正态分布模型为:
[0131]
[0132] 累积冲刷时间正态分布模型为
[0133]
[0134] 平均注水量的正态分布模型为:
[0135]
[0136] 累积注水量的正态分布模型为:
[0137]
[0138] 注水强度的正态分布模型为:
[0139]
[0140] 4、识别是否存在水流优势通道
[0141] 由注采井间瞬时注水量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在(-∞,9)区间为弱水流场;在(9,83)区间为正常水流场;在(83,∞)区间为强水流场。
[0142] 由累积冲刷时间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在(-∞,18)区间为弱水流场;在(18,58)区间为正常水流场;在(58,∞)区间为强水流场。
[0143] 由平均注水量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在(-∞,6)区间为弱水流场;在(6,74)区间为正常水流场;在(74,∞)区间为强水流场。
[0144] 由累积注水量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在(-∞,69)区间为弱水流场;在(69,4727)区间为正常水流场;在(4727,∞)区间为强水流场。
[0145] 由注水强度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得出在(-∞,3)区间为弱水流场;在(3,22)区间为正常水流场;在(22,∞)区间为强水流场。
[0146] 对于上述5种参数,若单层注采井间符合上述的参数标准的个数占所取参数的一半以上,则表明存在水流优势通道。
[0147] 在本实施例的124口井中,诸如油井P23和水井J23之间的瞬时注水量为93、累积注水量为2324、累积冲刷时间为61、平均注水量为38、注水强度为30,符合5个参数中的3个,因此,可以识别出油P23和水井J23之间存在水流优势通道。油井P40和水井J35之间的参数瞬时注水量为58、累积注水量为4798、累积冲刷时间为59、平均注水量为75、注水强度为25,符合5个参数中的4个,因此,可以识别出油井P40及水井J35之间存在水流优势通道。本实施例中的其他井的识别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图10为该高含水油田中所有井的强水流场示意图,由图10可知,J1至J44为该油田内的水井,P1至P58为油井,图10中油井与水井通过优势通道相连接,由图10可清楚的表明,整个油田中的优势通道的存在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高含水油田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14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通过采集水流优势通道的相关参数,形成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通过建立水流优势通道的判别标准,应用各参数正态分布模型,形成了判别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系统,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0149] 本发明的优点是:
[0150] 1.创造性地通过采集水流优势通道的相关参数,整体单层各时间的参数数据,实现了对水流优势通道数据的统计整理;通过分析参数数据点,计算出各间隔区间的数据点所占比例,进而可会出对应的直方图。
[0151] 2.创造性地应用正态分布法对直方图的各个点进行拟合,形成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模型;通过建立水流优势通道的判别标准,应用各参数正态分布模型,形成了判别水流优势通道的识别系统,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
[0152]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