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292338.5

文献号 : CN1024324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谢军唐星朱靖博

申请人 : 吴谢军唐星朱靖博

摘要 :

本发明一种了一种丹酚酸A镁盐,尤其涉及丹酚酸A镁盐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及其冻干粉针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氢氧化镁,加入水中,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在20-40℃反应20-4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后再进行离心,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本发明提供的丹酚酸A镁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强、溶解度高、刺激性小;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工艺好、操作简单;含丹酚酸A镁盐的冻干粉针组合稳定性好、均匀度高、符合药品复水性要求;本发明中提供的丹酚酸A镁盐可用于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

权利要求 :

1.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氢氧化镁,加入水中,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在20-40℃反应20-4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后再进行离心,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旋时间为

3-7min,离心时间为3-7min,涡旋和离心重复操作2-6次。

说明书 :

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种丹酚酸A镁盐,尤其涉及丹酚酸A镁盐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及其冻干粉针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丹酚酸A为存在于唇形科植物丹参中的一种酚酸类化合物。丹酚酸A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0003] 丹酚酸A水溶性差,且其pH较小,刺激性大,使其在制剂中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使丹酚酸A良好的医药用途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丹酚酸A的水溶性,并降低其刺激性,从而扩大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0004] CN101361728A公开了丹酚酸A的注射制剂工艺,但其研制的丹酚酸A水溶性较差,刺激性较大;CN101134726公开了丹酚酸A的衍生物及其作为抗氧剂的应用,强调的是丹酚酸A不同结构上进行修饰的产物作用,与本发明的所研制的镁盐化合物其结构存在明显不同。CN101497570A公开了丹酚酸A氨基酸盐制备和粉针组合,其刺激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刺激性,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方法不但能提高丹酚酸A的水溶性,又能降低其刺激性。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丹酚酸A镁盐及制备方法及用途和冻干粉针组合物,目的是在水溶液中增强稳定性、提高溶解度和均匀度、减小刺激性,工艺性好,操作简单并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
[0006]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丹酚酸A镁盐,其结构式如下:
[0008] 。
[0009] 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取氢氧化镁,加入水中,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在20-40℃反应20-4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后再进行离心,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 [0010] 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2-1。
[0011] 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优选摩尔比为1:0.4-0.6。
[0012] 所述的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最佳摩尔比为1:0.5。
[0013] 所述的涡旋时间为3-7min,离心时间为3-7min,涡旋和离心重复操作2-6次。 [0014] 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
[0015] 所述的丹酚酸A镁盐的冻干粉针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包括丹酚酸A镁盐30份、抗氧剂2份和冻干支撑剂100份。
[0016] 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偏重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冻干支撑剂为甘露醇、葡萄糖、乳糖、蔗糖和右旋糖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所述的抗坏血酸浓度为0.05%-0.25%,优选浓度0.20%;甘露醇浓度为5%-20%,优选浓度为10%。
[0018]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0019] 由于丹酚酸A水溶性差,且其pH较小。所以将其制备成镁盐。解决了丹酚酸A溶解性差的问题,并且其pH增大,降低了刺激性,并且镁离子同样可以降低刺激性,进一步降低了药物的刺激性。
[0020] 由于丹酚酸A镁盐具有很强的抗氧活性,存在着易被氧化、稳定性差,制备注射液很难保证其长期稳定,因此将丹酚酸A镁盐制成冻干制剂成为最优选注射剂型。 [0021] 本发明的丹酚酸A镁盐可以大大提高丹酚酸A在水中的溶解性,特别是在形成丹酚酸A镁盐后,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达到100mg/ml以上。
[0022] 本发明所述丹酚酸A镁盐的使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变化。用以治疗疾病剂量可以是10-100mg/人。
[002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丹酚酸A镁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强、溶解度高、不易被氧化;丹酚酸A镁盐的制备方法工艺性好、操作简单;含丹酚酸A镁盐的冻干粉针组合物稳定性好、均匀度高、符合药品复水性要求;本发明中提供的丹酚酸A镁盐主要用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丹酚酸A氢谱图。
[0025] 图2为丹酚酸A镁盐氢谱图。
[0026] 图3为丹酚酸A碳谱图。
[0027] 图4为丹酚酸A镁盐碳谱图。
[0028] 图5为丹酚酸A红外光谱图。
[0029] 图6为丹酚酸A镁盐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0031]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2] 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0033] 实施例1
[0034] 称取氢氧化镁0.82g,加入1L水,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 36.0g,30℃反应3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5min,离心5min,涡旋和离心重复操作3次。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2。
[0035] 实施例2
[0036] 称取氢氧化镁4.10g,加入1L水,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 36.0g,30℃反应3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5min,离心5min,涡旋和离心重复操作3次。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1。
[0037] 实施例3
[0038] 称取氢氧化镁2.05g,加入1L水,通入CO2至澄清,超声除去水中CO2得碳酸氢镁;加入丹酚酸A 36.0g,30℃反应30min得反应液,加入与反应液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涡旋5min,离心5min,涡旋和离心重复操作3次。冷冻干燥即得丹酚酸A镁盐。丹酚酸A与碳酸氢镁的摩尔比为1:0.5,为最优比例。
[0039] 对丹酚酸A镁盐结构确证如下:
[0040] 核磁共振氢谱(CD3OD,300MHz)的解析:
[0041]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看出H-8″的化学位移变化最大,丹酚酸A的δ(H-8″)=5.16,丹酚酸A的δ(H-8″)=5.06,△δ=0.10,而其它氢信号的化学位移变化很小,说明丹酚酸A镁盐成盐的部位在羧基上。
[0042] 核磁共振碳谱(CD3OD,300MHz)的解析:
[0043] 丹酚酸A和丹酚酸A镁盐的碳谱数据比较(溶剂:CD3OD)Pos 丹酚酸A(文献) 丹酚酸A 丹酚酸A镁盐 差值
9″ 174.0 173.5 178.0 +4.5
7′ 168.7 168.6 169.3 +0.7
3′ 148.2 148.1 147.9 -0.2
147.3 147.3 146.4 -0.9
4 146.7 146.6 146.3 -0.3
2′ 146.5 146.3 146.1 -0.2
4″ 146.1 146.0 145.7 -0.3
3″ 145.2 145.1 144.5 -0.6
3 144.4 144.3 144.0 -0.3
7 137.8 137.8 137.4 -0.4
1′ 131.4 131.2 131.2 0
1″ 130.7 129.2 130.7 +1.5
1 128.3 128.3 128.0 -0.3
6 126.1 126.0 125.9 -0.1
6″ 122.0 122.0 121.9 -0.1
8 120.7 120.6 120.5 -0.1
6 120.4 120.4 120.2 -0.2
5′ 120.1 120.0 120.0 0
2″ 117.4 117.3 117.3 0
5″ 116.3 116.4 116.4 0
4′ 116.1 116.3 116.2 -0.1
115.7 115.4 116.2 +0.8
5 114.8 114.7 114.8 +0.1
2 113.9 113.9 113.9 0
8″ 75.0 74.6 77.3 +2.7
7″ 38.0 37.8 38.3 +0.5
[0044]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丹酚酸A生成镁盐后,其C9″位的羧基碳的化学位移变化最大,由δ173.5向低场位移至δ178.0。与-COOH相邻的C8″,7″,1″δ值也有较明显地改变,分别向低场位移2.7,0.5,1.5。由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丹酚酸A镁盐以离子键成盐的。丹酚酸A通过C9″-COOH与镁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形成。
[0045] 红外光谱解析:-1
[0046] 丹酚酸A的—COOH的C=O的伸缩振动为1693.8cm ,生成镁盐后,出现对称伸缩和-1不对称伸缩两个峰,其中丹酚酸A镁盐的C=O的不对称伸缩为1618.5 cm ,符合羧酸盐的-1 -1
C=O的不对称伸缩振动(1610-1550 cm ),丹酚酸A镁盐的C=O的对称伸缩为1400.2 cm ,-1
符合羧酸盐的C=O的对称伸缩振动(1440-1360 cm )进一步证明了丹酚酸A镁盐的生成。
[0047] 实施例4
[0048] 称取30g丹酚酸A镁盐(实施例3方法制备),2g抗氧剂抗坏血酸,加入500ml注射用水使其溶解,再加入100g冻干支撑剂甘露醇使其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入1g针用炭(0.01%w/v)加热至30℃,搅拌30min,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装量为每支含丹酚酸A30mg,真空压塞,压盖,贴签,包装即得丹酚酸A镁盐的冻干粉针组合。
[0049] 实施例5
[0050] 称取30g丹酚酸A镁盐,2g的亚硫酸氢钠,加入500ml注射用水使其溶解,再加入50g的甘露醇和50g右旋糖酐使其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入1g针用炭(0.01%w/v)加热至30℃,搅拌30min,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装量为每支含丹酚酸A30mg,真空压塞,压盖,贴签,包装即得丹酚酸A镁盐的冻干粉针组合。
[0051] 实施例6
[0052]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亚硫酸氢钠,其它同实施例4。
[0053] 实施例7
[0054]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偏重亚硫酸钠,其它同实施例4。
[0055] 实施例8
[0056]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亚硫酸钠,浓度为0.20%,其它同实施例4。
[0057] 实施例9
[0058]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20%,其它同实施例4。
[0059] 实施例10
[0060]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1g硫代硫酸钠和1g抗坏血酸,其它同实施例4。
[0061] 实施例11
[0062]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1g硫代硫酸钠和1g亚硫酸氢钠,其它同实施例4。
[0063] 实施例12
[0064]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1g抗坏血酸和1g亚硫酸氢钠,其它同实施例4。
[0065] 实施例13
[0066]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0.5g抗坏血酸,其它同实施例4。
[0067] 实施例14
[0068]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1g抗坏血酸,其它同实施例4。
[0069] 实施例15
[0070]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1.5g抗坏血酸,其它同实施例4。
[0071] 实施例16
[0072]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5g抗坏血酸,其它同实施例4。
[0073] 实施例17
[0074]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100g乳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75] 实施例18
[0076]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100g葡萄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77] 实施例19
[0078]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100g蔗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79] 实施例20
[0080]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100g右旋糖酐,其它同实施例4。
[0081] 实施例21
[0082]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50g甘露醇和50g右旋糖酐,其它同实施例4。
[0083] 实施例22
[0084]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50g甘露醇和50g蔗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85] 实施例23
[0086]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50g甘露醇和50葡萄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87] 实施例24
[0088]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50g甘露醇和50乳糖,其它同实施例4。
[0089] 实施例25
[0090]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50g甘露醇,其它同实施例4。
[0091] 实施例26
[0092]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75g甘露醇,其它同实施例4。
[0093] 实施例27
[0094] 实施例4中的抗氧剂为2g抗坏血酸,冻干支撑剂为200g甘露醇,其它同实施例4。
[0095] 实施例28
[0096] 抗氧剂种类对丹酚酸A镁盐冻干制剂的影响。
[0097] 实验方案:
[0098] 方案1:实施例4的丹酚酸A镁盐和抗氧剂抗坏血酸。
[0099] 方案2:实施例6的丹酚酸A镁盐和抗氧剂亚硫酸氢钠。
[0100] 方案3:实施例7的丹酚酸A镁盐和抗氧剂偏重亚硫酸钠。
[0101] 方案4:实施例8的丹酚酸A镁盐和抗氧剂焦亚硫酸钠。
[0102] 方案5:实施例9的丹酚酸A镁盐和抗氧剂硫代硫酸钠。
[0103] 实验方法:
[0104] 分别取100mg抗氧剂加入100ml丹酚酸A镁盐(30mg/ml)水溶液(抗氧剂含量0.10%),对其进行分装在30℃水浴中放置24小时,测定含量。结果如下:
方案 24h后含量与初始含量的比(%)
方案198.9
方案297.0
方案396.5
方案494.0
方案580.0
[0105] 实验结论:
[0106]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抗氧剂抗坏血酸对丹酚酸A镁盐的氧化保护作用最好。所以优选抗坏血酸。
[0107] 实施例29
[0108] 抗坏血酸的浓度对丹酚酸A镁盐冻干制剂的影响。
[0109] 实验方案:
[0110] 方案1:实施例13的抗坏血酸的含量0.05%。
[0111] 方案2:实施例14的抗坏血酸的含量0.10%。
[0112] 方案3:实施例15的抗坏血酸的含量0.15%。
[0113] 方案4:实施例4的抗坏血酸的含量0.20%。
[0114] 方案5:实施例16的抗坏血酸的含量0.25%。
[0115] 实验方法:
[0116] 分别配制以上抗坏血酸的含量的丹酚酸A镁盐(30mg/ml),进行冷冻,观察状态。加水复溶24小时后,测其含量变化,结果如下:
方案 冷冻后状态 复溶后的含量与初始含量的比(%)
方案1良好 98.0
方案2良好 98.8
方案3良好 99.2
方案4良好 99.5
方案5不好 99.4
[0117] 实验结论:
[0118]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含量0.20%对丹酚酸A镁盐的氧化保护作用最好。所以优选0.20%抗坏血酸。
[0119] 实施例30
[0120] 冻干支撑剂种类的选择。
[0121] 实验方案:
[0122] 方案1:实施例17的乳糖浓度10%。
[0123] 方案2:实施例18的葡萄糖浓度10%。
[0124] 方案3:实施例19的蔗糖浓度10%。
[0125] 方案4:实施例4的甘露醇浓度10%。
[0126] 方案5:实施例20的右旋糖酐浓度10%。
[0127] 实验方法:
[0128] 分别加入10%的支撑剂到含有0.20%抗坏血酸的丹酚酸A镁盐水溶液(30mg/ml),冷冻干燥后,观察产品外观,复溶性,复溶的澄清度,结果如下:方案 外观复溶性(秒) 澄清度
方案1萎缩21 澄清
方案2萎缩19 澄清
方案3萎缩30 澄清
方案4饱满28 澄清
方案5饱满55 澄清
[0129] 实验结论:
[0130]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优选甘露醇为冻干支撑剂。
[0131] 实施例31
[0132] 甘露醇的比例对丹酚酸A镁盐冻干注射剂的影响。
[0133] 实验方案:
[0134] 方案1:实施例25中的甘露醇浓度5%。
[0135] 方案2:实施例4中的甘露醇浓度10%。
[0136] 方案3:实施例26中的甘露醇浓度15%。
[0137] 方案4:实施例27中的甘露醇浓度20%。
[0138] 实验方法:
[0139] 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甘露醇到含有0.20%抗坏血酸的丹酚酸A镁盐水溶液(30mg/ml),冷冻干燥后,观察产品外观,复溶性,复溶的澄清度,复溶后的丹酚酸A的含量与初始含量的比,结果如下:方案 外观 复溶性(秒) 澄清度 含量比(%)
方案1萎缩 10 澄清 98.3
方案2饱满 28 澄清 99.6
方案3饱满 35 澄清 99.5
方案4饱满 47 澄清 99.7
[0140] 实验结论:
[0141]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15%和20%复溶时间太长,所以优选10%的甘露醇作为支撑剂。
[0142] 实施例32
[0143] 丹酚酸A及丹酚酸A镁盐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0144] 1.分组与试验方法
[0145]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2)模型对照组、(3)丹酚酸A组、(4)丹酚酸A镁盐低剂量组、(5)丹酚酸A镁盐中剂量组和(6)丹酚酸A镁盐高剂量组。每组10只。禁食12小时后,水合氯醛(350mg/kg,i.p.)麻醉,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夹闭颈内、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近心端结扎,中间剪断。将颈外动脉游离端拉至与颈内动脉成一条直线,选用直径0.24mm尼龙线,长度5.0cm的栓线由颈外动脉插入至颅内,与轻微阻力时停止,插入深度约为2cm。结扎颈外动脉开口,并打开颈总动脉动脉夹,消毒缝合伤口,造成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分离,以上实验均在23℃~25℃进行。术后各组动物静脉注射相应药物,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大鼠的行为障碍:(A)提鼠尾观察前肢屈曲情况,如双前肢对称伸向地面,计为0分,如手术对侧前肢出现腕屈曲计为1分,肘屈曲计为2分,肩内旋计为3分,既有腕弯曲和/或肘屈曲,又有肩内旋者,计为4分。(B)将动物至于平地面上,分别推双肩向对侧移动,检查阻力。如双侧阻力对等且有力,计为0分,如向手术对侧推动时阻力下降者,根据下降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分别计为1,2和3分。(C)将动物双前肢置一金属网上,观察双前肢的肌张力。双前肢肌张力对等且有力者计为0分。同样根据手术对侧张力下降程度不同计为1,2和3分。(D)动物有不停地向一侧转圈者,计为1分。根据标准评分,满分为11分,分数越高,表示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
[0146] 行为评分后处死大鼠,取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冠状切成5片,脑片用红四氮唑(TTC)染色,正常组织染色后呈红色,梗塞组织呈白色,染色后照相计算梗塞面积比。并测脑皮层MDA含量。
[0147] 2.结果
[0148] 如表所示,缺血24小时后,大鼠表现明显的行为障碍,大鼠脑组织也出现明显的灶状缺血区,达到全脑的25%左右;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A镁盐,动物的行为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脑缺血区也有明显好转,且呈剂量依赖性。与丹酚酸A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详见下表。
[0149]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P<0.01,与丹酚酸A组比较#P<0.05,##P<0.01 [0150] 实施例33
[0151] 丹酚酸A镁盐对脑缺血大鼠血小板的影响。
[0152] 1.分组和方法
[0153]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冻干支撑剂),血栓通组(40mg/kg),SAL(40mg/kg),丹酚酸A镁盐小剂量组(2.5mg/kg),丹酚酸A镁盐中剂量组(5mg/kg),丹酚酸A镁盐高剂量组(10mg/kg)。每组10只。禁食12小时后,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5min后,腹主动脉取血5ml,以3.8%枸橼酸钠抗凝。650rpm离心15min,移出上层血浆即富血小板血浆(PRP)0.5ml,余下部分再以3000rpm离心10min,上层清夜即为乏血小板血浆(PPP)。调整PRP的血小板数<200万个/ml,移取0.3ml调整好浓度的血小板至比浊管内,将比浊管放入用PPP调零后的血小板聚集仪中。37℃温育3min后加入10μl的ADP,同时开启血小板聚集仪进行记录,记录时间为5min,打印记录结果。
[0154] 最大聚集率用 ±s表示,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Test检验。
[0155] 2、结果:
[0156] 结果如表所示,丹酚酸A镁盐2.5mg/kg、5mg/kg、10mg/kg剂量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0157]﹡ ﹡﹡ #
[015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丹酚酸A组比较 P<0.05
[0159] 实施例34
[0160] 丹酚酸A镁盐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0161] 1、分组和方法
[0162]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冻干支撑剂),血栓通组(40mg/kg),SAL(40mg/kg),丹酚酸A镁盐小剂量组(2.5mg/kg),丹酚酸A镁盐中剂量组(5mg/kg),丹酚酸A镁盐高剂量组(10mg/kg)。每组10只。禁食12小时后,各组动物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15min后水合氯醛麻醉(350mg/kg,i.p.),开腹分离下腔静脉,于左肾静脉下方用粗线结扎下腔静脉,缝合腹部。6小时后重新开腹,在结扎处下方2cm处夹闭血管,剖开管腔,取出血栓,称重。
[0163] 数据用 ±s表示,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Test检验。
[0164] 2、结果:
[0165] 结果如表所示,丹酚酸A镁盐5mg/kg、10mg/kg剂量组血栓重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0166]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P<0.01;与丹酚酸A组比较#P<0.05 [0167] 实施例35
[0168] 丹酚酸A镁盐的刺激性试验。
[0169] (1)小鼠抓挠试验 :
[0170]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注射0.1 ml待测液后,记录10min内每只小鼠抓挠给药部位的首次时间和次数。
[0171]
[0172] 丹酚酸A镁盐的刺激性较小。
[0173] (2)大鼠舔足试验:
[0174] 将实验大鼠(70~120g)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给每只大鼠的右后足内注射0.1ml待测液后,记录15min内每只大鼠舔足的首次时间和舔足时间。
[0175]
[0176] 丹酚酸A镁盐的刺激性较小。
[0177] (3)大鼠尾静脉刺激性试验
[0178] 将实验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以0.3ml·min-1的速度尾静脉给药100mg·kg-1,连续给药三天。给药过程中及给药后24 h内观察给药部位是否变色、出现红斑和肿胀。
[0179]
[0180] 由大鼠尾静脉刺激性实验结果可见,丹酚酸A镁盐的刺激性明显比丹酚酸A的小。 [0181] (4)丹酚酸A镁盐的血管刺激性
[0182] 取健康家兔6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只。第一组每日一侧耳缘静脉缓慢注射浓度为0.375mg/ml的丹酚酸A镁盐3.33ml/kg,第二组同法注射氯化钠注射液,连续3日。于注射完后24小时,肉眼观察组织变性或坏死等明显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肉眼观察注射部位血管均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等刺激反应,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丹酚酸A镁盐与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相似,耳廓皮肤的的表皮和真皮结构完好,未见变性、坏死、缺失及过度角化,耳缘静脉未见扩张充血、未见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未见出血、水肿。说明丹酚酸A镁盐的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