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安全密封盖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406628.8

文献号 : CN1024424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罗仕泽

申请人 : 汕头市虹桥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容器的安全密封盖,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灌装管的密封装置。它包括密封盖本体和至少一个保险组件,所述保险组件包括弧形本体、可转动支撑块、制动片,可转动支撑块的后端固定在密封盖本体的外侧壁上,弧形本体后端的顶面固定在可转动支撑块的前端的底面上,制动片后端固定在弧形本体后端的内侧壁上,制动片前端朝密封盖本体方向延伸;安全密封盖还包括至少两个防吞组件,所述各防吞组件分别连接密封盖本体,并且各防吞组件沿着密封盖本体的周向依次分布。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们更容易分辨保险环是否完好,有效的改善了容器的安全密封盖的安全性能,具备了拼接游戏的功能,其使用价值大幅增加。

权利要求 :

1.一种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包括密封盖本体和至少一个保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组件包括弧形本体、可转动支撑块、制动片,可转动支撑块的后端固定在密封盖本体的外侧壁上,弧形本体后端的顶面固定在可转动支撑块的前端的底面上,制动片后端固定在弧形本体后端的内侧壁上,制动片前端朝密封盖本体方向延伸;安全密封盖还包括至少两个防吞组件,所述各防吞组件分别连接密封盖本体,并且各防吞组件沿着密封盖本体的周向依次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支撑块与弧形本体连接处的顶面还设有加强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密封盖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对比组件,所述弧形对比组件的顶面固定在防吞组件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对比组件与弧形本体组成一个保险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本体的数目与弧形对比组件的数目相同并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本体前端设有凸块,对应的弧形对比组件后端设有凹坑,所述凸块与凹坑一一对应,所述凸块插入与该凸块对应的凹坑内。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防吞组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均开有透气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防吞组件沿着密封盖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形成圆环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插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防吞组件的外表面上均设有防滑凹坑。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防吞组件的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条防滑花纹。

说明书 :

容器的安全密封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灌装管的密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幼儿吞服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容器,尤其是一些容积较小的容器,其灌装管的直径比较小,因此这些灌装管的密封盖通常尺寸也比较小。
[0003] 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幼儿通常喜欢将东西塞入口中,一旦这些尺寸较小的密封盖被其吞下,密封盖容易堵塞气管,导致其出现生命危险。
[0004] 密封盖下端通常设有保险环。该保险环的目的是防止容器在使用前,密封盖被人打开导致容器内的物料变质,同时也避免容器在使用后被人二次利用,其作用是起到提醒、防盗、防伪的作用。
[0005] 所述保险环通常包括多个弧形组件,各弧形组件依次排列成一个环状,两个相邻的弧形组件之间通过易断连接条连接,易断连接条的高度比弧形组件的高度小很多,由于易断连接条高度小,因此与弧形组件相比易断连接条更容易断裂。当使用者拧开盖子的时候,弧形组件内侧壁的制动片受到容器灌装管外侧壁上的阻挡块的阻挡而向外突起,使得整个保险环发生变形,直到各易断连接条断裂,各弧形组件向外扭曲变形为止。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看出保险环被破坏,从而得知密封盖被开启过。
[0006] 上述这种保险环的缺点是:由于保险环的弧形组件扭曲变形时,其运动的方向是沿着密封盖的径向向外,因此被破坏的保险环,其外观与完整的保险环的外观差别并不明显,这就让人们难以分辨保险环是否被破坏,容易导致误判。而且各个弧形组件完全露在密封盖外面,容易被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幼儿拆卸下来吞食。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的安全密封盖,这种容器能够有效的防止保险组件被儿童或婴幼儿拆卸、安全密封盖整体或某个保险组件被吞食等意外发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包括密封盖本体和至少一个保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组件包括弧形本体、可转动支撑块、制动片,可转动支撑块的后端固定在密封盖本体的外侧壁上,弧形本体后端的顶面固定在可转动支撑块的前端的底面上,制动片后端固定在弧形本体后端的内侧壁上,制动片前端朝密封盖本体方向延伸;安全密封盖还包括至少两个防吞组件,所述各防吞组件分别连接密封盖本体,并且各防吞组件沿着密封盖本体的周向依次分布。所述保险组件是否变形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安全密封盖是否被开启过。而所述防吞组件使安全密封盖的尺寸增加,从而让人无法塞入口中。不采用大盖子,而采用防吞组件的原因是:容器内盛放的物料用完后,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失去使用价值,难以回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设计一个大盖子,套在密封盖本体外,大盖子耗费的材料多,因此对环境的破坏大,而添加防吞组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适当大小的防吞组件,尽可能减少材料,从而达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目的。
[0009] 为了增强可转动支撑块的强度,所述可转动支撑块与弧形本体连接处的顶面还设有加强块。
[0010] 为了便于人们分辨弧形本体是否被破坏,所述安全密封盖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对比组件,所述弧形对比组件的顶面固定在防吞组件底面上。优选的方案,所述弧形对比组件与弧形本体组成一个保险环。该保险环在弧形本体未发生变形的时候,人们的目光无法从水平方向穿过保险环。人们俯视保险环时,则可以看见一个环。当弧形本体发生变形后,人们能够从水平方向看到保险环出现较大的空隙。人们俯视保险环时,也可以看见保险环出现缺口。因此人们能够轻松分辨弧形本体是否被破坏。
[0011] 所述弧形本体的数目与弧形对比组件的数目相同并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本体前端设有凸块,对应的弧形对比组件后端设有凹坑,所述凸块与凹坑一一对应,所述凸块插入与该凸块对应的凹坑内。这样,弧形本体与弧形对比组件组成的保险环看起来更加完整,并且凹坑能够限制弧形本体变形时转动的方向,让弧形本体变形时弧形本体前端的凸块只能朝着密封盖本体外侧的上方运动,使得弧形本体大部分均伸入密封盖本体与防吞组件之间的空间内,让人难以将弧形本体拆卸下来,从而更好的防止保险组件被儿童或婴幼儿拆卸。
[0012] 所述各防吞组件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均开有透气通孔。这样,当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幼儿误服密封盖后,透气通孔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并且透气通孔能够节省防吞组件耗费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让防吞组件更有弹性,容易抓握,减少防吞组件对人造成的伤害。
[0013] 较优的方案,所述各防吞组件沿着密封盖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形成圆环状。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拧开或拧紧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各防吞组件也能够将密封盖本体包围,避免儿童接触到保险组件。
[0014] 所述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插槽。为了使得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可以进行拼接游戏,可以设计一些插件,其形状与插槽相匹配,使得插件可以插入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之间的插槽内,这样插件就可以连接到容器的安全密封盖上,使得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具备拼接玩具的游戏功能。而插件的另一端如果固定在别的盖子上,这两种不同的盖子就可以进行拼接游戏。这样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就具备了新的游戏功能,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幅增加,当容器内盛放的物料用完后,容器的安全密封盖不会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破坏。
[0015] 为了避免拧开或拧紧安全密封盖时,使用者的手指打滑,无法拧动容器的安全密封盖,所述各防吞组件的外表面上均设有防滑凹坑。
[0016] 更优的方案,所述各防吞组件的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条防滑花纹。防滑花纹能够增加使用者手指与各防吞组件的外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打滑,无法拧动容器的安全密封盖。
[0017]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保险环采用保险组件和弧形对比组件组成,通过沿着密封盖本体轴向变形后的弧形本体与弧形对比组件之间所产生的视觉差异,从而让人们更容易分辨保险环是否完好;由于增加了防吞组件,因此尺寸较小的密封盖本体不会被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幼儿吞服,有效的改善了容器的安全密封盖的安全性能;由于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之间的插槽可以插入插件,因此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具备了拼接游戏的功能,其使用价值大幅增加,当容器内盛放的物料用完后,容器的安全密封盖不会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0] 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 图4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2] 图5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弧形本体变形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弧形本体变形后的正视图;
[0025] 图8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安全密封盖安装到灌装管上的正视图;
[0026] 图9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安全密封盖安装到灌装管上的仰视图;
[0027] 图10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灌装管上的安全密封盖被拧开后的正视图;
[0028] 图11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灌装管上的安全密封盖被拧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1-1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包括密封盖本体1、四个保险组件401、四个弧形对比组件402、四个防吞组件2,所述各防吞组件2分别连接密封盖本体1,并且各防吞组件2沿着密封盖本体1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
[0030] 所述保险组件401包括弧形本体4011、可转动支撑块4012、制动片4013,可转动支撑块4012的后端固定在密封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弧形本体4011后端的顶面固定在可转动支撑块4012的前端的底面上,制动片4013后端固定在弧形本体4011后端的内侧壁上,制动片4013前端朝密封盖本体1的方向延伸。
[0031] 为了增强可转动支撑块4012的强度,所述可转动支撑块4012与弧形本体4011连接处的顶面还设有加强块4014。
[0032] 所述弧形对比组件402的顶面固定在防吞组件2底面上,所述弧形对比组件402与弧形本体4011依次交替排列,组成一个保险环4。该保险环4在弧形本体4011未发生变形的时候,人们的目光无法从水平方向穿过保险环4,如图2、8所示。人们俯视保险环4时,则可以看见一条由四个保险组件401、四个弧形对比组件402交替排列形成的环,如图3、9所示。当弧形本体4011发生变形后,人们能够从水平方向看到保险环4出现较大的空隙,如图7、10所示。人们俯视保险环4时,也可以看见环出现明显缺口。从立体图就更加容易看出保险环4的变化了,如图6、11所示。因此人们能够轻松分辨弧形本体4011是否被破坏。
[0033] 所述弧形本体4011的数目与弧形对比组件402的数目相同并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本体4011前端设有凸块4015,对应的弧形对比组件402后端设有凹坑4021,所述凸块4015与凹坑4021一一对应,所述凸块4015插入与该凸块4015对应的凹坑4021内。这样,弧形本体4011与弧形对比组件402组成的保险环4看起来更加完整,并且凹坑4021能够限制弧形本体4011变形时转动的方向,让弧形本体4011变形时弧形本体4011前端的凸块4015只能朝着密封盖本体1外侧的上方运动,使得弧形本体4011大部分均伸入密封盖本体1与防吞组件2之间的空间内,让人难以将弧形本体4011拆卸下来,从而更好的防止保险组件401被儿童或婴幼儿拆卸。
[0034] 所述防吞组件2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开有透气通孔203。所述各防吞组件2沿着密封盖本体1的周向依次排列形成圆环状。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拧开或拧紧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各防吞组件2也能够将密封盖本体1包围,避免儿童接触到保险组件401。
[0035] 所述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2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插槽3。为了使得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可以进行拼接游戏,可以设计一些插件,其形状与插槽3相匹配,使得插件可以插入任意两个相邻防吞组件2之间的插槽3内,这样插件就可以连接到容器的安全密封盖上,使得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具备拼接玩具的游戏功能。而插件的另一端如果固定在别的盖子上,这两种不同的盖子就可以进行拼接游戏。这样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就具备了新的游戏功能,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幅增加,当容器内盛放的物料用完后,容器的安全密封盖不会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破坏。
[0036] 为了避免拧开或拧紧安全密封盖时,使用者的手指打滑,无法拧动容器的安全密封盖,所述各防吞组件2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凹坑201。
[0037] 更优的方案,所述各防吞组件2的外表面设有一条防滑花纹202。防滑花纹202能够增加使用者手指与各防吞组件2的外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的手指打滑,无法拧动容器的安全密封盖。
[0038] 为了增强弧形本体4011的稳定性,所述制动片4013末端的顶面与防吞组件2连接。由于连接处的面积非常小,因此既能增加弧形本体4011的稳定性,又不会影响制动片4013在灌装管5外侧壁上的阻挡块作用下绕着可转动支撑块4012转动。
[0039] 如图8、9所示,所述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安装到灌装管5上以后,所述弧形对比组件402与弧形本体4011依次交替排列,组成一个保险环4。如图10、11所示,当容器的安全密封盖被拧开后,容器的安全密封盖再次安装到灌装管5上,可以看见保险环4出现很大缺口,非常容易看清。由于弧形本体4011变形时其前端沿着密封盖本体1的轴向向上翻转,因此弧形本体4011仅有后端的小部分露在外面,让人难以将弧形本体4011拆卸下来,安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防吞组件2则增大了密封盖的尺寸,有效的避免了容器的安全密封盖被儿童或幼儿吞服的危险。同时,相邻的防吞组件2之间的插槽3赋予了容器的安全密封盖进行拼接游戏的功能,提升了安全密封盖的价值。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