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185072.4

文献号 : CN1024670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林康之今津幸一

申请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加热部件、移动机构和控制单元。定影部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加压部件挤压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以便在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并且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穿过定影加压部。加热部件加热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移动机构移动加热部件以使加热部件与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每当记录材料经过定影加压部时,控制单元控制移动机构,以便在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后端经过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相对于定影部件移开加热部件。

权利要求 :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以便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所述定影加压部是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所经过的部分;

加热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进行加热;

移动机构,其移动所述加热部件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控制单元,每当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当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前端进入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移动所述加热部件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并且使得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后端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移开所述加热部件;并且当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黑白图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前端进入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移动所述加热部件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之后,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不分离,直到定影处理结束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基于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的记录材料的数量、在预定基准时间之后所经历的时间以及记录材料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预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部件对多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记录材料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将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以便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所述定影加压部是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所经过的部分;

加热部件,其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进行加热,

移动机构,其移动所述加热部件以使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以及控制单元,每当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当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前端进入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移动所述加热部件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并且使得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后端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移开所述加热部件;并且当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黑白图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前端进入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移动所述加热部件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之后,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不分离,直到定影处理结束为止。

说明书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对例如鼓状感光体均匀地充电,并且用基于图像信息所控制的光对已充电感光体进行曝光,以便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使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色调剂图像),并且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记录材料上并且由定影装置定影以便形成图像。
[0003]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75119公开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第一定影旋转部件和第二定影旋转部件,其在彼此挤压的同时进行旋转;外旋转部件,其在与第一定影旋转部件接触的情况下旋转;热源,其布置在第一定影旋转部件的内部;以及外部热源,其布置在外旋转部件的内部。该定影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其测量第一定影旋转部件的表面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在定影启动之后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结果的变化来控制供应至热源和外部热源的电力。
[0004] 此处,可以设置加热部件来加热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所述加热部件与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以提供热量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然而,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可能随着加热部件与定影装置分离的定时而改变,从而在待形成的图像之间产生光泽度的差异。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定影装置等:通过控制加热部件移离定影部件的定时来使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光泽度差异。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加热部件、移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定影部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以便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所述加热部件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进行加热。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加热部件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每当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后端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移开所述加热部件。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每当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前端进入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移动所述加热部件来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基于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的记录材料的数量、在预定基准时间之后所经历的时间以及记录材料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预定时间。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定影部件对多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色调剂图像。所述转印单元将由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单元将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加热部件、移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定影部件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所述加压部件挤压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以便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所述加热部件对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进行加热。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加热部件以使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接触和分离。每当记录材料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便在记录材料沿其传送方向的后端经过所述定影加压部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移开所述加热部件。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定影装置:通过控制加热部件移离定影部件的定时,使得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光泽度差异。
[001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未采用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光泽度的不均匀性。
[0013]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未采用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定影部件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未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相比,当使用多种色调剂来形成待被定影的色调剂图像时,可以简化加热部件的控制。
[001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光泽度差异,并且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未采用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光泽度的不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7]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0018]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
[0019] 图2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
[0020] 图3A和图3B示出了外加热辊和加热辊彼此接触和彼此分离的状态;
[0021] 图4是示出使外加热辊与加热辊接触和使外加热辊与加热辊分离的第一控制实例的流程图;
[0022] 图5A至图5D示出了加热辊的外周表面和外加热辊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0023] 图6是示出使外加热辊与加热辊接触和使外加热辊与加热辊分离的第二控制实例的流程图;
[0024] 图7A和图7B是示出当将外加热辊与加热辊分离的时间设定为t2和t2’时外加热辊的操作的时序图;以及
[0025] 图8示出了当外加热辊与加热辊分离的时间从t2变为t2’时加热辊的外周表面和外加热辊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7]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0028] 图1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性构造。
[0029]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感光鼓11,其用作图像保持部件并且布置成可沿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以及中间转印带20,其用作转印部件并且布置成可沿箭头B所示方向旋转,以使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各种颜色组分的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并且保持在中间转印带20上。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二次转印单元30,其构造成将已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叠加的色调剂图像同时转印(二次转印)到用作记录材料的纸张P的片材上;以及定影单元50,其作为定影装置的实例并且将二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的片材上。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60,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机构单元;除电器70,其作为除电装置的实例,并且消除由二次转印单元30在纸张P的片材上形成的电荷;以及传送单元80,其将纸张P的片材从二次转印单元30传送至定影单元50。
[0030] 围绕感光鼓11依次布置有各电子照相装置。各电子照相装置的实例包括充电辊12、激光曝光单元13、旋转式显影装置14、一次转印辊15和清洁刮板16。充电辊12用作对感光鼓11进行充电的接触式充电部件。激光曝光单元13(图1中,Bm表示曝光光束)用作构造为将静电潜像写入到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分。在旋转式显影装置14中,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这些显影单元分别收容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颜色组分的色调剂并且使用色调剂将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一次转印辊15用作将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各种颜色组分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单元。清洁刮板16回收所带电荷的极性与正常充电极性相反的色调剂,这种色调剂包含在感光鼓上的残余色调剂中。
[0031] 此处,充电辊12可以通过在金属轴的表面上形成表氯醇橡胶层然而在表氯醇橡胶层的表面上涂覆厚度为3μm的包含氧化物导电粉末的聚酰胺层来制成。
[0032] 感光鼓11通过在金属制薄圆筒鼓的表面上形成有机感光层来制成,该有机感光层由带负电的材料制成。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所进行的显影为反转显影。因此,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所使用的色调剂为带负电的色调剂。充电辊12与施加预定充电偏压的充电偏压电源12a连接。旋转式显影装置14与向显影单元14Y、14M、14C和14K施加预定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电源14a连接。一次转印辊15与施加预定一次转印偏压的一次转印偏压电源15a连接。旋转式显影装置14上还安装有显影装置驱动电动机(未示出),以使旋转式显影装置14旋转,从而驱动预定显影单元来与感光鼓11对置。感光鼓11接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感光鼓11、充电辊12、激光曝光单元13和旋转式显影装置14可以用作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
[0033] 中间转印带20布置成,张紧在多个(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6个)辊21至26上。在这些辊中,辊21和25为从动辊,辊22为用于对中间转印带20进行定位或形成平坦的一次转印表面的金属惰辊,并且辊23为用于保持中间转印带20的均匀张力的张紧辊。此外,辊24是中间转印带20的驱动辊,而辊26是用在下文所述二次转印操作中的支撑辊。中间转印带20可以通过向诸如聚酰亚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氯乙烯树脂等树脂、多种橡胶等中添加一定量的作为导电
11 11
剂的炭黑而制成,并且可以具有10 Ω/□的表面电阻率、10 Ω·cm的体电阻率和150μm的厚度。
[0034] 二次转印单元30包括:二次转印辊31,其布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保持有色调剂图像的表面(该表面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图像保持表面“)上;辊26;清洁辊32,其去除二次转印辊31上的残余色调剂等;以及任何其他适合的装置。辊26的表面可以由分散有碳的乙烯丙烯二烯烃单体/丁腈橡胶(EPDM/NBR)混合橡胶管形成,并且辊26的内部可以由EPDM橡胶形成。此外,辊26可以形成为具有7至10log Ω/□的表面电阻率,并且硬度可被设定为例如70°(Asker C)。辊26与施加预定二次转印偏压的二次转印偏压电源31a连接,并且二次转印辊31接地。
[0035] 在二次转印单元30的下游设置有用作清洁器的带清洁器27,该清洁器去除二次转印操作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残余色调剂,并且金属片部件28沿着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布置成在中间转印带20保持在金属片部件28与带清洁器27之间的情况下与带清洁器27对置。带清洁器27包括:刮刀41,其可以由不锈钢板等形成且布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表面上;以及清洁器壳体42,其容纳刮刀41。刮刀41的一端夹紧在块件43中,从而固定在块件43上,而块件43安装至绕轴44a摆动的保持架44。在形成于保持架44的下端部的凹槽部44b与形成于清洁器壳体42的底部的凸出部42a之间安装有朝向中间转印带20偏压刮刀41的弹簧45。从刮刀41观察时,在中间转印带20的运动方向上的上游安装有薄膜密封件46,该薄膜密封件46构造为防止或减小已被去除的异物飞散到带清洁器27的外部。
[0036] 与清洁器驱动电动机(未示出)连接的凸轮(未示出)可以使保持架44沿与弹簧45被偏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偏压或不受偏压,从而可以使刮刀41与中间转印带20接触和分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多种颜色的彩色图像,二次转印辊31和带清洁器27与中间转印带20分离,直到最后一种颜色之前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经过二次转印辊31和带清洁器27为止。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中间转印带20、一次转印辊15和二次转印辊31形成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纸张上的转印单元。
[0037] 图2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50。
[0038] 图2所示的定影单元50包括:加热辊51,其作为定影部件的实例并且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以及加压辊52,其作为加压部件的实例并且挤压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以便在加压辊52和加热辊51之间形成定影加压部(咬合部N),其中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经过该定影加压部。定影单元50还包括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外加热辊53,外加热辊53对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进行加热。外加热辊53设置成能够与加热辊51接触和分离。
[0039] 加热辊51例如可以通过将铝或不锈钢(SUS)圆柱状辊511形成为基体并且从该基体侧依次堆叠由硅橡胶制成的弹性层512和由四氟乙烯-氯代(烷氧基乙烯醚)共聚物(PFA)管形成的防粘层513来制成。加热辊51在诸如电动机等驱动单元(未示出)的驱动下沿箭头方向旋转。
[0040] 在加热辊51中布置有用作热源的卤素加热器514,以产生定影操作所需的热量。根据布置成与加热辊51的表面不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测得的值,布置在定影单元50中的处理单元(未示出)将加热辊51的表面温度控制至预先设定的温度。
[0041] 加压辊52可以为以下部件:挤压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以便在加压辊52与加热辊51之间形成供保持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穿过的咬合部N。随着加热辊51的旋转,加压辊52沿箭头方向旋转。
[0042] 类似于加热辊51,加压辊52可以通过将铝或SUS圆柱状辊521形成为基体并且从该基体侧依次堆叠由硅橡胶制成的弹性层522和由PFA管形成的防粘层523来形成。在加压辊52中布置有用作热源的卤素加热器524,以产生定影操作所需的热量。根据布置成与加压辊52的表面不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测得的值,布置在定影单元50中的处理单元(未示出)将加热辊52的表面温度控制至预先设定的温度。
[0043] 外加热辊53可以由铝或SUS圆柱状辊531和由PFA涂层形成的防粘层533组成。在外加热辊53中设置有向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供应热量的卤素加热器532。此外,根据布置成与外加热辊53的表面不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测得的值,布置在定影单元
50中的处理单元(未示出)将外加热辊53的表面温度控制至预先设定的温度。
[0044] 此外,外加热辊53具有移动机构(未示出),并且能够与加热辊51接触和分离。
[0045] 图3A和图3B示出了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彼此接触和彼此分离的状态。图3A示出了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彼此接触的状态,而图3B示出了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彼此分离的状态。
[0046]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重复地接触和分离,以防止或减小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温度的变动或温度的改变。定影单元50中的处理单元可以控制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和分离的定时。
[0047] 然而,如果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定时不适当,则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可能改变,并且在待形成的图像之间可能出现光泽度差异。
[0048]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按下述方式控制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定时,可以防止或减小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0049] 图4是示出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及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第一控制实例的流程图。
[0050] 首先,图像形成装置1(参见图1)的控制器60(参见图1)将启动图像形成的启动命令发送至定影单元50中的处理单元,接着处理单元接收到启动命令(步骤101)。启动命令包括,例如,纸张P的种类(纸质)、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是否为全彩色(FC)或黑白(B/W)、馈送至定影单元50的纸张P的页数(被传送的纸张总量)和其它任何适当的信息。接着,处理单元根据上述信息设定执行定影处理的速度以及稍后描述的时间t1和t2等(步骤102)。接着,处理单元判断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全彩色还是黑白(步骤103)。如果色调剂图像为全彩色(步骤103中为是),则处理单元按以下方式控制外加热辊53。
[0051] 处理单元启动定影处理,并且设定基准时间,即t=0(步骤104)。基准时间的实例包括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前端进入咬合部N的时间。接着,处理单元判断从基准时间开始是否已经经历了大于或等于时间t1的时间量(t≥t1)(步骤105)。如果已经经历了大于或等于时间t1的时间量,则处理单元执行控制来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步106骤)。
[0052]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时间t1可以是,当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前端进入咬合部N时加热辊51的与纸张P接触的部分旋转一圈并且进一步旋转到达外加热辊53的位置时所占用的时间。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圈时,存储在加热辊51中以便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热量经由纸张P耗散预定的量或更多,从而导致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在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上的接触部到达外加热辊53的位置时,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进而将热量供应至加热辊51。从而,可以容易地使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上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即,可以防止或减小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实际上,可以通过计时来控制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的定时。因此,设定由t1表示的时间,并且在t=t1时,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换句话说,可以在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前端进入咬合部N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才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
[0053] 接着,处理单元判断从基准时间开始是否已经经历了大于或等于t2的时间量(t≥t2)(步骤107)。如果已经经历了大于或等于t2的时间量,则处理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步骤108)。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时间t2可被设定为在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前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的预定时间。
[0054] 接着,处理单元判断是否存在后续纸张P(步骤109)。如果不存在后续纸张(步骤109中为否),则结束定影处理。如果存在后续纸张P(步骤109中为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104。即,每当纸张P经过咬合部N时就执行上述控制。
[0055]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103中,如果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黑白(步骤103中为否),则处理单元执行步骤110至步骤112的处理,该处理类似于上述步骤104至步骤106的处理。接着,处理单元判断是否存在后续纸张P(步骤113)。如果不存在后续纸张(步骤113中为否),则处理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步骤114)。
接着,处理单元结束定影处理。如果存在后续纸张P(步骤113中为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
110。
[0056] 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待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为黑白,则自基准时间开始经历过时间t1之后,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不分离,直到定影处理结束为止。在色调剂图像由一种颜色组成的情况下,诸如当仅使用黑色(K颜色)色调剂时,不太可能出现光泽度不同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对由多种颜色组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则加热辊51可以执行上述步骤104至109的处理。
[0057]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控制以便在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之后,才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
[0058] 图5A至图5D示出了当上述预定时间变化时,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和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0059] 此处,横坐标表示在定影处理启动之后的处理时间。左边的纵坐标表示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并且右边的纵坐标表示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在图5A至图5D中,细线(由HR-C表示)指示在加热辊51的轴线方向上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中部的温度变化,并且粗线(由ER-C表示)指示在外加热辊53的轴线方向上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中部的温度变化。图5A至图5D中的曲线图示出了已对多页纸张P执行了定影处理。
[0060] 在图5A中,将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所经历的预定时间设定为1s,在图5B中将该预定时间设定为2s,在图5C中设定为3s,并且在图5D中设定为4s。
[0061] 从图5A至图5D中细线(HR-C)所示的加热辊51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如果将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设定为0s,则如虚线所示,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在定影处理中缓慢升高。这表示定影处理在温度缓慢升高的条件下执行。从而,形成在各页纸张P上的图像的光泽度出现差异。
[0062] 如果预定时间变长,则在定影处理中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不太可能出现温度升高。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D所示,如果将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设定为4s,则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不太可能升高。
[0063] 图6是示出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和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第二控制实例的流程图。
[0064] 此处,步骤201至206的处理和步骤212至216的处理分别与参考图4所描述的步骤101至106的处理和步骤110至114的处理相类似。
[0065] 在图6中,在步骤206之后,处理单元判断正在传送的页数,即已经过定影单元50的纸张P的页数是否大于或等于n((正在传送的页数)≥n)(步骤207)。如果正在传送的页数小于n(步骤207中为否),则执行分别与参考图5所述的步骤107至109的处理类似的步骤208至210的处理。如果正在传送的页数大于或等于n(步骤207中为是),则处理单元判断从启动定影处理开始是否已经历了大于或等于t2’的时间量(t≥t2’)(步骤211)。如果已经历了大于或等于t2’的时间量,则处理单元执行步骤209至210的处理。
[0066] 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正在被传送的页数变成大于或等于n时,在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从t2变为t2’。
[0067] 图7A和图7B是分别示出当将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设定为t2和将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设定为t2’时外加热辊53的操作的时序图。
[0068]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t2>t2’的条件下,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
[0069] 图8示出了当上述时间从t2变为t2’时,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和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
[0070] 在图8中,横坐标、纵坐标、细线(HR-C)和粗线(ER-C)所表示的含义与图5A至图5D的类似。图8示出了正在传送的页数大于或等于7(n=7),并且在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从4s变为3s的情况。
[0071] 如图8所示,在处理中将纸张P在其传送方向上的后端经过咬合部N之后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缩短,从而允许进一步减小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变化。如粗线(ER-C)所示,在外加热辊53的轴线方向上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中部的温度在启动定影操作之后缓慢升高。然后,将定影处理中的温度控制为预定温度。因此,在启动定影操作之后,再经历预定时间,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的温度低于所设定温度。在外加热辊53的温度达到所设定温度之前,供应至加热辊51的热量相对较小。因此,可能需要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较长时间地接触。然而,在外加热辊53的外周表面温度已达到所设定温度之后,供应至加热辊51的热量变大。从而,如果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接触的时间段没有变化,则在定影处理中加热辊51的外周表面的温度可逐渐升高。对于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处理中较早地使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来防止或减少这种现象出现。
[0072] 在上述实例中,例如,基于正在传送的页数来改变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然而,这没有限制的意思,并且可以在启动定影处理之后,再经历预定处理时间之后,改变外加热辊53与加热辊51分离的时间。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将处理单元设置在定影单元50中。然而,这没有限制的意思,并且,例如控制器60可以执行与由处理单元所执行的处理类似的处理。另外,上述时间t2和t2’可以基于纸张P的类型而改变。在定影处理中,作为厚纸的纸张P可能比薄纸需要更多的热量。从而,如果纸张P为厚纸,则时间t2或t2’可能比薄纸的情况下的相应时间要长。
[0073] 出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