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白平衡调整的摄像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43843.8

文献号 : CN1024692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北川博康塚越丈史

申请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发光部、摄像部、图像分割部、CPU、白平衡增益算出部、亮度取得部。摄像部取得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时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第1图像和所述发光部的不发光时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第2图像。白平衡增益算出部分别取得由所述摄像部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图像分割部将由摄像部取得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亮度取得部分别算出所述第1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的相对值。亮度取得部,从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选择确定的多个相对值。白平衡增益算出部基于所选择的确定的多个相对值,补正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

摄像单元;

图像取得单元,取得通过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而处于明亮的第1图像和亮度比该第1图像低的第2图像;

增益值取得单元,分别取得通过所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分割单元,将通过所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

亮度值取得单元,针对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区域,分别取得通过所述分割单元分割成多个区域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亮度值;

算出单元,分别算出通过所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的相对值;

选择单元,从通过所述算出单元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选择规定数目的相对值;以及补正单元,基于通过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规定数目的相对值,补正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出单元,算出通过所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除以所述第2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所述相对值,所述选择单元,从通过所述算出单元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按照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规定数目的相对值;

所述补正单元,基于通过所述增益值取得单元取得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和通过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规定数目的相对值,补正所述第1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通过所述算出单元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为预定值以下的区域,所述算出单元,算出通过所述亮度值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除以所述第2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所述相对值,所述选择单元,从通过所述算出单元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按照值从低到高的顺序选择规定数目的相对值;

所述补正单元,基于通过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规定数目的相对值,补正与通过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相对值对应的第1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变换单元,将通过所述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变换成其他色空间中的至少包括亮度信息的像素的参数的组,所述补正单元,还基于通过所述变换单元变换的像素的参数的组,补正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5.一种白平衡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取得步骤,取得通过发光而处于明亮的第1图像和亮度比该第1图像低的第2图像;

增益值取得步骤,分别取得通过图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分割步骤,将通过所述图像取得步骤的处理所取得的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分别分割成多个区域;

亮度值取得步骤,针对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取得通过所述分割步骤分割成多个区域的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亮度值;

算出步骤,分别算出通过所述亮度值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1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和所述第2图像的每个区域的亮度值的相对值;

选择步骤,从通过所述亮度值算出步骤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选择规定数目的相对值;以及补正步骤,基于通过所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规定数目的相对值,补正所述第1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说明书 :

能白平衡调整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和白平衡调整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将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的颜色的再现性成为更加自然的颜色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根据现有技术,为了将闪光灯发光时由色温度不同所产生的不自然的白色补正为更加自然的颜色,调整白平衡。
[0003] 在日本特开平8-51632号公报中,已知下述方法:作为白平衡的调整方法,例如,将闪光灯发光时的图像和闪光灯没有发光时的图像分别分割成多个区域,基于各自对应的区域的亮度差,对每个被分割的区域分别设定白平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的颜色的再现性成为更加自然的颜色。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1记载的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光单元和摄像单元,还具备:摄像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摄像单元拍摄通过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而处于明亮时的图像即第一图像和该发光单元没有发光时的图像即第二图像;第一取得单元,其分别取得用于对在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所设定的白平衡进行调整的各种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分割单元,其将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摄像区域分割为多个区域;第二取得单元,其针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取得通过所述分割单元所分割的多个区域的亮度值;算出单元,其分别算出通过所述第二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除以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相对值;选择单元,其从通过所述算出单元算出的相对值中优先并选择多个值高的相对值;和补正单元,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和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多个相对值,对通过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而处于明亮时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006]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2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变换单元,其将通过所述第一取得单元算出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变换为其他颜色空间中的至少包括亮度信息在内的像素的参数的组,所述补正单元还基于通过所述变换单元变换的像素的参数的组,对所述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007]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3的白平衡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取得步骤,其取得通过发光而处于明亮时的图像即第一图像和没有发光时的图像即第二图像;第二取得步骤,其分别取得用于对在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所设定的白平衡进行调整的各种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分割步骤,其将由所述第一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第三取得步骤,其针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取得通过所述分割步骤所分割的多个区域的亮度值;算出步骤,其分别算出通过所述第三取得步骤的处理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除以所述第二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相对值;选择步骤,其从通过所述算出步骤算出的相对值中优先并选择多个值高的相对值;和补正步骤,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和通过所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多个相对值,对通过发光而处于明亮时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对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的构成进行表示的区域图。
[0009] 图2是对具有图1的硬件的构成的摄像装置执行的闪光灯摄像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010] 图3是对根据不发光时取景(through)图像或者发光时拍摄图像得到8×8的64个分割区域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模式图。
[0011] 图4是表示对发光时取景图像和非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进行存储的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0012] 图5是对具有图1的硬件的构成的摄像装置执行的白平衡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第1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3] 图6是对具有图1的硬件的构成的摄像装置执行的白平衡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第2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第1实施方式)
[0015]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0016] 图1是对本发明的摄像装置1的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的构成进行表示的区域示意图。
[0017] 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1能够通过例如数码相单元构成。
[0018] 摄像装置1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11、ROM(只读存储器)1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3、图像处理部14、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6、亮度取得部17、总线18、输入输出接口19、摄像部20、发光部21、操作部22、显示部23、存储部24、通信部25、以及驱动器26。
[0019] CPU11根据ROM12中所记录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24装载到RAM13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
[0020] RAM13中还适当地存储了CPU11执行各种处理时所必需的数据等。
[0021] 图像处理部14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VRAM(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通过与CPU11协动,对图像的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
[0022] 例如,图像处理部14对从后述的摄像部20输出的拍摄图像的数据实施噪声降低、白平衡的调整、手抖动补偿等的图像处理。
[0023]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在图像处理部14进行的图像处理当中,算出白平衡的调整所用的白平衡增益。对于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的进一步构成细节,后述。
[0024] 图像分割部16,在图像处理部14进行的图像处理当中,将白平衡的调整所用的图像的数据在空间方向上分割成几个区域的数据。对于图像分割部16的进一步构成细节,后述。
[0025] 亮度取得部17,在图像处理部14进行的图像处理当中,从白平衡的调整所用的图像的数据中,取得亮度值等。对于亮度取得部17的进一步构成细节,还包括亮度比较部41而后述。
[0026] CPU11、ROM12、RAM13、图像处理部14、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6和亮度取得部17经由总线18而相互连接。在该总线18上还连接了输入输出接口19。在输入输出接口19上连接了摄像部20、发光部21、操作部22、显示部23、存储部24、通信部25以及驱动器26。
[0027] 尽管没有图示,但摄像部20还包括光学透镜部和图像传感器。
[0028] 光学透镜部为了对被摄体进行拍摄,由用于对光进行聚光的透镜例如聚焦透镜或者变焦透镜等构成。
[0029] 聚焦透镜是使被摄体像成像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面上的透镜。变焦透镜是在一定的范围使焦点距离自由变化的透镜。
[0030] 在光学透镜部上,根据需要,设置了周边电路,该周边电路用于调整焦点、曝光、白平衡等的设定参数。
[0031] 图像传感器由光电变换元件和AFE(模拟前端)等构成。
[0032] 光电变换元件由例如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的光电变换元件等构成。被摄体像从光学透镜部入射到光电变换元件。这里,光电变换元件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变换(拍摄),将图像信号蓄积一定时间,将蓄积的图像信号作为模拟信号依次供给到AFE。
[0033] AFE对该模拟的图像信号执行A/D(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等各种信号处理。通过各种信号处理,生成数字信号,并且作为摄像部20的输出信号进行输出。
[0034] 下面,将摄像部20的输出信号称为“拍摄图像的数据”。因此,从摄像部20输出拍摄图像的数据,从而适当地供给到CPU11、图像处理部14、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等。
[0035] 发光部21具有闪光灯,按照CPU11的控制,使闪光灯发光。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将用户进行对操作部22的拍摄图像的记录指示的操作例如进行了操作部22当中未图示的释放按钮的按下操作作为契机,使闪光灯发光。
[0036] 操作部22例如由未图示的释放按钮等各种按钮构成,接受用户的指示操作。
[0037] 显示部23由能够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器等构成。
[0038] 存储部24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并且存储后述的取景图像、显示对象的原图像、该原图像上所合成而得到的图像等的各种图像的数据。
[0039] 通信部25控制经由包括因特网的网络而与其他的装置(没有图示)之间进行的通信。
[0040] 在驱动器26上,适当地安装了由磁盘、光盘、磁光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可拆装介质31。通过驱动器26从可拆装介质31中读出的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24中。此外,可拆装介质31也与存储部24同样能够存储在存储部24上所存储的图像的数据等的各种数据。
[0041] 以上,参考图1,说明了本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硬件的构成。
[0042] 下面,说明具有这种硬件之构成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闪光灯摄像处理的流程。所谓闪光灯摄像处理,是指使闪光灯发光来拍摄被摄体,对该结果所得到的拍摄图像的数据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之后,记录到可拆装介质31等上为止的一系列的处理。
[0043] 图2是对具有图1的硬件的构成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闪光灯摄像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044] 首先,作为摄像装置1的动作模式,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假设设置了不使闪光灯发光而拍摄被摄体的通常模式、和使闪光灯发光而拍摄被摄体的闪光灯模式。而且,用户通过进行对操作部22的预定的操作,能够选择地指示通常模式或者闪光灯模式,作为动作模式。
[0045] 在这种情况下,当闪光灯模式的选择被指示时,开始闪光灯摄像处理。
[0046] 在步骤S1中,CPU11执行取景图像的摄像处理以及取景图像的显示处理。
[0047] 即,CPU11控制摄像部20和图像处理部14,使由摄像部20进行的摄像动作继续。然后,CPU11在由摄像部20进行的摄像动作继续的期间,将从该摄像部20依次输出的拍摄图像的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器(存储部24)中。这样的一系列的处理是这里所说的“取景摄像处理”。
[0048] 此外,CPU11依次读出在取景摄像处理时被暂时记录在存储器(存储部24)中的各个数据,并将与各个数据对应的拍摄图像依次显示在显示部23上。这样的一系列的处理是这里所说的“取景显示处理”。以下,将通过取景显示处理而显示在显示部23上的拍摄图像称为“取景图像”。
[0049] 在步骤S2中,CPU11判断是否存在拍摄图像的记录指示。
[0050] 如上述,通过用户对操作部22当中的释放按钮进行按下操作,能够进行拍摄图像的记录指示。
[0051] 因此,在释放按钮没有被按下操作时,在步骤S2,判定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即,在释放按钮被按下操作为止的期间,通过重复执行步骤S1和S2的循环处理,来重复执行取景摄像处理和取景显示处理,并且被摄体的取景图像被实时地持续显示在显示部23上。
[0052] 另外,尽管没有图示,但是即使经过了预定时间,在释放按钮依然没有被按下操作的情况下,CPU11等也可以强制地结束闪光灯摄像处理。
[0053] 此后,在释放按钮被按下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2,判定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
[0054] 在步骤S3中,CPU11控制发光同时控制对被摄体进行拍摄。详细地,CPU11控制发光部21,使闪光灯发光,并且控制摄像部20,对被摄体进行拍摄。
[0055] 此时从摄像部20输出的拍摄图像的数据作为记录对象的数据而被暂时存储在存储部24中。
[0056] 在步骤S4中,CPU11使用通过步骤S1的取景摄像处理在闪光灯没有发光时拍摄被摄体的取景图像的数据和通过步骤S3的处理在闪光灯发光时拍摄被摄体的拍摄图像的数据,执行对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进行调整的处理。
[0057] 以下,与图2的记载一起,将这种步骤S4的处理称为“白平衡处理”。此外,以下,将通过步骤S1的取景摄像处理在闪光灯没有发光时拍摄被摄体的取景图像的数据称为“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数据”。另一方面,以下,将通过步骤S3的处理在闪光灯发光时拍摄被摄体的拍摄图像的数据称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
[0058] 这里,假设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数据采用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但是,除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之外,还可以采用白平衡的设定之后再1次使闪光灯发光、摄像部20拍摄被摄体的结果所得到的拍摄图像的数据作为记录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该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数据通过所设定的白平衡进行调整。
[0059] 另外,对于白平衡处理的进一步构成细节,后述。
[0060] 在步骤S5,CPU11将通过步骤S4之处理而施加了白平衡处理的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数据记录到可拆装介质31。
[0061] 由此,闪光灯摄像处理变为结束。
[0062] 以上,说明了闪光灯摄像处理。
[0063] 下面,对闪光灯摄像处理当中由步骤S4执行的白平衡处理进行说明。
[0064] 在这里,首先,说明用于执行白平衡处理的功能构成,接着,说明基于该功能构成所执行的白平衡处理的流程。
[0065] 在白平衡处理被执行的情况下,在图1的摄像装置1当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6和亮度取得部17发挥功能作用。
[0066]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分别算出关于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和关于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
[0067] 详细地,假设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由RGB(R:红,G:绿,B:蓝)分量构成。
[0068] 在该情况下,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作为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分别算出R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RG”)、G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GG”)、B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BG”)。而且下面将SRG、SGG、SBG一并称为“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069]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作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分别算出R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RG”)、G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GG”)、B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BG”)。下面,将SRG、SGG、SBG一并称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070] 接着,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各个增益值变换成YUV(Y:亮度,U:亮度和蓝分量的色差,V:亮度和红分量的色差)分量的增益值。
[0071] 下面,将从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各个增益值变换来的YUV分量的各个增益值称为“YUV变换值”。
[0072] 这里,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YUV变换值由Y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Y)、U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U)和V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SV)构成。
[0073]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的YUV变换值根据下述式(1)进行运算。
[0074] 【式1】
[0075]
[0076] 而且,式(1)的左边从左乘的3行3列的矩阵,即i行j列(i,j是相互独立的1到3范围内的整数值)的元素变成aij的矩阵是将RGB分量变换成YUV分量的变换矩阵。
[0077] 另一方面,发光时拍摄图像的YUV变换值由Y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Y)、U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U)、和V分量的增益(以下称为LV)构成。
[0078] 在这种情况下,发光时取景图像的YUV变换值根据下述式(2)进行运算。
[0079] 【式2】
[0080]
[0081] 接着,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综合考虑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分割区域和亮度比率后述),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增益LY进行补正。
[0082] 这里,下面,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YUV变换值当中的补正后的Y分量的增益称为“LY’”。换言之,对于LY,施加了对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进行了综合考虑后的加权的值是LY’。
[0083] LY’例如由下面的式(3)求得。
[0084] 【式3】
[0085]
[0086] 在式(3)中,C是用于进行对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进行了综合考虑后的加权的可变系数,是由后述的亮度比较部41运算的平均亮度比率。
[0087] 接着,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通过式(3)将Y分量被补正(加权)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YUV变换值逆变换到RGB分量的增益值。具体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下述式(4),求得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088] 【式4】
[0089]
[0090] 另外,式(4)的右边的列矢量表示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由逆变换后的R分量的增益(以下与式(4)的记载一起称为“LRα”)、逆变换后的G分量的增益(以下与式(4)的记载一起称为“LGα”)、逆变换后的B分量的增益(以下与式(4)的记载一起称为“LBα”)构成。
[0091] 此外,在式(4)的左边,从左乘的矩阵是在式(1)和式(2)中使用的变换矩阵的逆矩阵。
[0092] 然后,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设定。
[0093] 下面,说明摄像装置1作为白平衡处理的一部分在执行对由上述式(3)使用的平均亮度比率C进行运算的处理时的功能构成。在该情况下,图像分割部16和亮度取得部17发挥功能作用。
[0094] 图像分割部16,将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分别分割成如图3所示那样的8×8的64个区域的各个数据。
[0095]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这样由图像分割部16分割的区域特别地被称为“分割区域”。
[0096] 图3是对根据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或者发光时拍摄图像得到8×8的64个分割区域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模式图。
[0097] 如图所示,对各个分割区域,附加了唯一确定的固有序号,具体地为:从左上端的分割区域开始,以水平方向向着右方向、垂直方向向着下方向的顺序,附加了1、2、3、4、5、6、7、8、9、10、…、63、64之类的序号。而且,下面,将分割区域上所附加的序号称为“分割序号”。
[0098] 对于分割序号的附加,为了使在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中进行统一,对于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自的相同序号的分割区域,图像整体中的位置、大小以及范围都变成相同。
[0099] 而且,各个分割区域的数据,例如与附加的序号对应关联而以表格方式被存储在存储部中而被管理。
[0100] 亮度取得部17,以分割区域单位从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中取得亮度值。
[0101] 这里,由于分割区域由多个像素构成,因此所谓分割区域的亮度,设为基于构成该分割区域的各个像素的亮度而运算的值,例如意味着各个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值。
[0102] 亮度取得部17上设置了亮度比较部41。
[0103] 亮度比较部41算出发光时取景图像和不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
[0104] 区域序号k(k是分割总数以下的正的整数值,为64以下的正的整数值)的亮度比率Ck由下述式(5)求得。
[0105] 【式5】
[0106]
[0107] 在式(5)中,Yk’表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第k个分割区域的亮度。Yk表示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第k个分割区域的亮度。
[0108] 由这样的式(5)进行的亮度比较部41的运算结果,例如以图4所示的表格形式被存储到存储部24中而被管理。
[0109] 图4表示对发光时取景图像和非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进行存储的表格的一个例子。
[0110] 由于图4的表格具有行列构造,因此下面,将图4中横方向的项目的集合体称为“行”,将图中纵方向的项目的集合体称为“列”。在预定的行上对应关联了预定的区域序号。即,在预定的行上,分别配置了与该行对应的区域序号的“区域序号”、“不发光时的亮度”、“发光时的亮度”以及“亮度比率”之类的项目。
[0111] 在从上到第K行(其中,记载了图4的项目名的最上一行除外。以下相同)的“区域序号”上,存储了区域序号K。
[0112] 在从上到第K行的“不发光时的亮度”上,存储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第k个分割区域的亮度Yk。
[0113] 在从上到第K行的“发光时的亮度”上,存储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第k个分割区域的亮度Yk’。
[0114] 在从上到第K行的“亮度比率”上,存储了第k个亮度比率Ck,即式(5)的运算结果。
[0115] 接着,亮度比较部41,将每个全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按比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分类。
[0116] 然后,亮度比较部41,在以亮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所分类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当中,求得高位第2到第4个亮度比率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的平均亮度比率C。
[0117] 具体地,亮度比较部41,通过运算下述式(6),求得平均亮度比率C。
[0118] 【式6】
[0119]
[0120] 在式(6)中,Ct2到Ct4的每一个都表示高位第2到第4个的每一个的亮度比率。
[0121] 例如,在全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C1=Y1’/Y1,C2=Y2’/Y2,C3=Y3’/Y3,…,C8=Y8’/Y8,…,C22=Y22’/Y22,…,C64=Y64’/Y64)当中,到高位第4个为止的亮度比率设为如下。即设为:第1个:Ct1=C1=Y1’/Y1、第2个:Ct2=C2=Y2’/Y2、第3个:Ct3=C8=Y8’/Y8、第4个:Ct4=C22=Y22’/Y22,在这种情况下,平均亮度比率C由下述式(7)算出。
[0122] 【式7】
[0123]
[0124] 这样求得的平均亮度比率C作为系数被代入到上述式(3)来使用。
[0125] 上面,参考图3和图4,说明了在图1的摄像装置1的功能构成当中用于执行图2的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功能构成。
[0126] 下面,说明具有这样的功能构成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详细流程。
[0127] 在白平衡处理中,在CPU11的控制之下,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到亮度取得部17的任何一个都执行各个步骤的处理。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CPU11之控制的说明省略。
[0128] 图5是对图1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图2的闪光灯摄像处理当中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流程的细节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129] 在步骤S21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算出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各个RGB分量的增益值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RGB分量的增益值。
[0130] 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分别算出R分量的增益即SRG、G分量的增益即SGG、B分量的增益即SBG,作为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白平衡增益。
[0131]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分别算出R分量的增益即LRG、G分量的增益即LGG、B分量的增益即LBG,作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
[0132] 在步骤S22中,图像分割部16和亮度取得部17,将拍摄图像和取景图像分别进行8×8分割,算出各个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
[0133] 详细地,首先,图像分割部16分别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分割成多个区域即图3所示那样的8×8的64个区域的各个数据。
[0134] 然后,亮度取得部17从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中以分割区域单位取得亮度值。
[0135] 在步骤S23中,亮度比较部41算出发光时取景图像和不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详细地,亮度比较部41通过运算上述的式(5),算出亮度比率。由这样的式(5)进行的亮度比较部41的运算结果,例如以图4所示的表格形式被存储到存储部中而被管理。
[0136] 在步骤S24中,亮度比较部41从亮度比率高的一方开始,选择第2~4个,从而算出各个亮度比率的平均(平均亮度比率)。即,亮度比较部41,在步骤S3中将每个全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按比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分类。然后,亮度比较部41,通过运算上述式(6),求得按亮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被分类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当中、高位第2到第4个亮度比率的平均值即平均亮度比率C。
[0137] 在步骤S25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在步骤S21求得的各个RGB分量的增益值变换为YUV变换值。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通过运算上述的式(1)和式(2),将在步骤S21求得的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各个增益值变换成YUV变换值。
[0138] 在步骤S26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在步骤S24求得的平均亮度比率,算出Y分量(LY’)的增益值。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通过使用在步骤S24算出的平均亮度比率和对上述的式(3)进行运算,从而综合地考虑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增益LY补正为LY’。
[0139] 在步骤S27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添加了加权的YUV变换值逆变换为RGB分量的增益值。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上述的式(4),求得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140] 在步骤S28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算出的RGB分量的增益值,设定拍摄图像的白平衡。即,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设定。由此,结束白平衡处理,返回到闪光灯摄像处理,处理转移到图2的步骤S5。
[0141] 如以上说明的,摄像装置1包括:发光部21、摄像部20、CPU11、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6、亮度取得部17、以及亮度比较部41。
[0142] CPU11控制使得通过用户的操作,将通过由发光部21引起的发光而变亮时的图像即拍摄图像(发光时拍摄图像)和由该发光引起的不进行发光时的图像即取景图像(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拍摄到摄像部20上。
[0143]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分别算出并取得用于对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拍摄时所设定的白平衡进行调整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0144] 图像分割部16将由摄像部20拍摄的摄像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
[0145] 亮度取得部17,基于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分别算出由图像分割部16分割的多个区域的亮度值。
[0146] 亮度比较部41,分别算出由亮度取得部17算出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除以对应的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相对值。
[0147] 亮度比较部41,从由亮度比较部41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优先并选择多个值高的相对值。
[0148]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算出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值与由亮度比较部41选择的多个相对值,对通过由发光部21引起的发光而变成明亮时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149] 在这样构成的摄像装置1中,能够在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中,使图像的自然颜色的再现性提高。
[0150]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取得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RGB分量变换到作为其他颜色空间的至少包括亮度信息的像素的参数的组(YUV变换值)。
[0151]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还基于变换的像素的参数的组(YUV变换值),对RGB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152] 在这样构成的摄像装置1中,由于通过变换到YUV变换值而用灰平衡电平进行亮度的调整,因此不会产生在将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每个亮度进行单独调整的情况下所能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自然颜色的再现性。
[0153] 而且,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在能够实现本发明之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
[0154]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的式(5)求得亮度比率Ck,但不限于此。亮度比率Ck能够由下述式(8)求得。在该情况下,对于平均亮度比率,使用了从下位第2到第4个的亮度比率Ck。
[0155] 【式8】
[0156]
[0157]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平均亮度比率使用从高位第2到第4个的亮度比率,但不局限于此。用于平均亮度比率的亮度比率还可以是至少在全亮度比率中变成相对高的值的亮度比率。
[0158]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得不使用最高位的亮度比率,但是不限于此。如果最高位的亮度比率与其他的亮度比率相比不是为突出高的值等的不稳定的值,则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最高位的亮度比率。
[0159]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图像的分割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分别分割成多个区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所示那样的8×8的64个区域的各个数据,但是不局限于此。图像的分割也可以分割成多个区域,分割数和分割区域的决定是能够适当决定的。
[0160]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由摄像部20拍摄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但是不局限于此。白平衡处理例如还可以使用通过CPU11或者图像处理部14从外部取得的拍摄图像和取景图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使用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拍摄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
[0161] (第2实施方式)
[0162]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0163] 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在图2的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这点上不同。因此,作为实施方式2的说明,只说明与步骤S4执行的白平衡处理相关的部分。
[0164] 在白平衡处理被执行的情况下,在图1的摄像装置1当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6和亮度取得部17发挥功能作用。
[0165]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对多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分别补正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166] 这里,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多个分割区域被分类为推定为闪光灯的光照射充分的分割区域(以下称为“照射区域”)或者除此之外的分割区域(以下称为“非照射区域”)。另外,对于照射区域和非照射区域的分类方法,后述。
[0167] 因此,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的补正方法在照射区域和非照射区域成为不同。
[0168] 因此,下面,对在发光时拍摄图像当中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的补正方法进行说明。
[0169] 即使是非照射区域,闪光灯光完全不照射的情况也是稀少的,考虑了闪光灯的照射状态后的白平衡的调整变成必需。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调整,发光时拍摄图像当中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按照如下进行补正。
[0170]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各个增益值变换成YUV(Y:亮度,U:亮度和蓝分量的色差,V:亮度和红分量的色差)分量的增益值。
[0171] 下面,将从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各个增益值变换来的YUV分量的各个增益值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称为“YUV变换值”。
[0172] 接着,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综合考虑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非照射区域的亮度比率(亮度比率后述),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增益LY进行补正。
[0173] 这里,下面,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当中的补正后的Y分量的增益称为“LY’”。换言之,对于LY,施加了对没有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非照射区域的亮度比率进行了综合考虑后的加权的值是LY’。
[0174] LY’例如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式(3)求得。
[0175]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通过式(3)将Y分量被补正(加权)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逆变换到RGB分量的增益值。具体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实施方式1的式(4),求得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176] 而且,式(4)的右边的列矢量表示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逆变换后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由逆变换后的R分量的增益LRα、逆变换后的G分量的增益LGα、逆变换后的B分量的增益LBα构成。
[0177] 这样,补正了发光时拍摄图像当中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178] 上面,说明了发光时拍摄图像当中的非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的补正方法。
[0179] 另外,对于发光时拍摄图像当中的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的补正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后述的亮度比率的补正方法。
[0180] 而且,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每个分割区域的RGB分量的补正后的增益值,对每个分割区域进行记录对象的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设定。
[0181] 如以上说明的,在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的处理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每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变成必需。为了进行这样的亮度比率的运算等,设置了亮度取得部17。
[0182] 即,亮度取得部17,从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数据中以分割区域单位取得亮度值。
[0183] 这里,由于分割区域由多个像素构成,因此所谓分割区域的亮度,意味着设为基于构成该分割区域的各个像素的亮度而运算的值,例如各个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值。
[0184] 亮度取得部17上设置了亮度比较部41。
[0185] 亮度比较部41,用于算出发光时取景图像和不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
[0186] 区域序号i(i是分割总数以下的正的整数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4以下的正的整数值)的亮度比率Pi由下述式(9)求得。
[0187] 【式9】
[0188]
[0189] 在式(9)中,Yi’表示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第i个分割区域的亮度。Yi表示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第i个分割区域的亮度。
[019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样的式(9)进行的亮度比较部41的运算结果,例如以图4所示的表格形式被存储到存储部24中而被管理。
[0191] 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这样求得的每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各个分割区域被分类成非照射区域或者照射区域。具体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闪光灯的光照射成明亮时的亮度比率当中的作为最低值的合适值被预先设定作为阈值。在该情况下,如果亮度比率Pi为阈值以下的话,则第i个分割区域被分类为非照射区域,另一方面,如果亮度比率Pi超过了阈值的话,则第i个分割区域被分类为照射区域。
[0192] 接着,亮度比较部41将每个全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按照比率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分类。
[0193] 然后,亮度比较部41,求得按照比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所分类的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当中、下位第2到第4个亮度比率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的平均亮度比率C。
[0194] 具体地,亮度比较部41,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运算式(6),求得平均亮度比率C。
[0195] 这里,根据实施方式2,在式(6)中,Ct2到Ct4的每一个都表示下位第2到第4个的每一个的亮度比率。
[0196] 例如,在全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C1=Y1’/Y1,C2=Y2’/Y2,C3=Y3’/Y3,…,C8=Y8’/Y8,…,C22=Y22’/Y22,…,C64=Y64’/Y64)当中、到下位第4个为止的亮度比率设为如下。即设为:第64个(从下开始第1个):Ct1=C1=Y1’/Y1、第63个(从下开始第2个):Ct=C2=Y2’/Y2、第62个(从下开始第3个):Ct3=C8=Y8’/Y8、第61个(从下开始第4个):Ct4=C22=Y22’/Y22,在这种情况下,平均亮度比率C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式(7)算出。
[0197] 上面,参考图3和图4,说明了在本实施方式2的图1的摄像装置1的功能构成当中,用于执行图2的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功能构成。
[0198] 下面,说明具有这样的功能构成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详细流程。
[0199] 在白平衡处理中,在CPU11的控制之下,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到亮度取得部17的任何一个都执行各个步骤的处理。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CPU11之控制的说明省略。
[0200] 图5是对图1的摄像装置1执行的图2的闪光灯摄像处理当中步骤S4的白平衡处理的流程的细节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0201] 在步骤S31中,图像分割部15分别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分割成8×8的分割区域,亮度取得部17取得各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值。
[0202] 在步骤S32中,亮度比较部41针对每个分割区域分别算出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亮度值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比率。
[0203] 详细地,亮度比较部41通过运算上述的式(6),算出关于第i个分割区域的亮度比率Pi。这样的式(6)的运算,对第1到第64个的每一个进行,从而算出亮度比率P1到P64。
[020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样的式(6)进行的亮度比较部41的运算结果,例如以图4所示的表格形式针对每个分割区域被存储到存储部而被管理。
[0205] 在步骤S33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对于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设定每个分割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206] 在步骤S34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设定“1”(i=1)作为处理对象的区域号码i。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成后述的步骤S25到步骤S30为止的处理对象的分割区域,以分割号码的顺序来依次设定。因此,首先设定“1”作为处理对象的分割号码i。
[0207] 在步骤S35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判定亮度比率Pi是否超过了阈值(Pi>阈值)。
[0208] 所谓亮度比率Pi比阈值高的情况,如上述,意味着处理对象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是照射区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步骤S25的处理中判定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26。
[0209] 在步骤S36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亮度比率Pi,对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210] 由此,处理进行到步骤S31。其中,对于步骤S31以后的处理,后述。
[0211] 与此相对,所谓亮度比率Pi为阈值以下的情况,如上述,意味着处理对象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是非照射区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步骤S35的处理中判定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7。
[0212] 然后,执行如下那样的步骤S37到S40的处理,补正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213] 即,在步骤S37中,亮度比较部41基于由步骤S32的处理所运算的全亮度比率P1到P64当中的低位第2到第4个的亮度比率,算出平均亮度比率C。
[0214] 具体地,根据上述的式(6),运算平均亮度比率C。
[0215] 另外,步骤S37的处理,如果在由步骤S35的处理初次判定为否之后仅仅执行1次就足够了,在此以后,即使省略也没有关系。
[0216] 在步骤S38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由步骤S33的处理所设定的增益值当中的号码i的分割区域(照射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变换成YUV变换值。
[0217] 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上述的式(1),求得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
[0218] 在步骤S39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由步骤S27的处理求得的平均亮度比率C,通过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值进行补正,算出加权后的Y分量的值。
[0219] 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将由步骤S34的处理算出的平均亮度比率C作为系数而使用的上述的式(3),将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增益LY补正为增益LY’。
[0220] 这样,综合考虑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分割区域当中的非照射区域的亮度比率,来补正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当中的Y分量的增益LY,从而变成补正后的Y分量的增益LY’。
[0221] 在步骤S40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关于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添加了加权的YUV变换值逆变换为RGB分量的增益值。
[0222] 详细地,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根据上述的式(4),求得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中的RGB分量的逆变换后的增益值。
[0223] 即,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由步骤S29的处理附加了加权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号码i的分割区域(非照射区域)的YUV变换值(LY’、LU、LV)分别逆变换成R分量的增益(LRα)、G分量的增益(LGα)、以及B分量的增益(LBα)。
[0224] 通过这样,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号码i的分割区域的RGB分量的增益值,在该分割区域是照射区域的情况下(在由步骤S35的处理判定成为是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36的处理而被补正;在该分割区域是非照射区域的情况下(在由步骤S35的处理判定成为否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37到S40的处理而被补正。
[0225] 由此,处理进行到步骤S41。
[0226] 在步骤S41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区域号码i增加1(i=i+1)。
[0227] 在步骤S42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判定区域号码i是否超过了64。
[0228] 在区域号码i没有超过64的情况下,即,在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没有被补正的分割区域存在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判定成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5,并且重复其以后的处理。
[0229] 即,对区域号码1到64的分割区域的每一个,每次都实施步骤S35到S42的循环处理。在该情况下,对于分类为照射区域的分割区域(由步骤S35的处理判定成为是的分割区域),通过步骤S36的处理,来补正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与此相对,对于分类为非照射区域的分割区域(由步骤S35的处理判定成为否的分割区域),通过步骤S37到S40的处理,来补正发光时拍摄图像的RGB分量的增益值。
[0230] 而且,当执行关于最后的分割区域即区域号码64的分割区域的步骤S41的处理时,区域号码i变成65,超过64。因此,在下一个步骤S42中被判定成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3。
[0231] 在步骤S43中,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针对每个分割区域,关于照射区域,基于由步骤S36的处理所补正的RGB分量的增益值,来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进行设定;关于非照射区域,基于由步骤S37到S40的处理所补正的RGB分量的增益值,来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白平衡进行设定。
[0232] 由此,结束白平衡处理。即,图2的步骤S4的处理结束,处理进行到步骤S5。
[0233] 如以上说明那样,摄像装置1包括:发光部21、摄像部20、CPU11、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图像分割部15、亮度算出部以及亮度比较部41。
[0234] CPU11控制使得通过用户的操作,将通过由发光部21引起的发光而变亮时的图像即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进行由该发光部21引起的发光时的图像即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拍摄到摄像部20上。
[0235]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分别算出用于对拍摄时所设定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白平衡进行调整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
[0236] 图像分割部15,将由摄像部20拍摄的摄像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
[0237] 亮度取得部17,对于由图像分割部15所分别分割的区域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分别算出由图像分割部15分割的多个区域的亮度值。
[0238] 亮度比较部41,分别算出由亮度取得部17算出的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除以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区域的亮度值后的值,作为相对值。
[0239]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对由亮度比较部41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为预定值以下的区域进行确定。
[0240] 亮度比较部41,从分别算出的相对值之中,优先并选择多个选择值低的相对值。
[0241] 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基于算出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值与由亮度比较部41选择的多个相对值,对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242] 在这样构成的摄像装置1中,能够在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中,使图像的自然颜色的再现性提高。
[0243]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将取得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的RGB分量变换到作为其他颜色空间的至少包括亮度信息的像素的参数的组(YUV变换值)。
[0244] 此外,白平衡增益算出部15,还基于变换的像素的参数的组(YUV变换值),对RGB分量的增益值进行补正。
[0245] 在这样构成的摄像装置1中,由于通过变换到YUV变换值而用灰平衡电平进行亮度的调整,因此不会产生在将闪光灯发光时所拍摄的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的每个亮度进行单独调整的情况下所能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自然颜色的再现性。
[0246] 而且,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在能够实现本发明之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
[0247]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的式(5)求得亮度比率Pi,但不限于此。例如亮度比率Pi能够由下述式(10)求得。在该情况下,对于平均亮度比率C,使用了从高位第2到第4个的各个亮度比率Pi。
[0248] 【式10】
[0249]
[0250]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平均亮度比率使用了从下位第2到第4个的亮度比率,但不局限于此。用于平均亮度比率的亮度比率还可以是至少在全亮度比率中变成相对低的值的亮度比率。
[0251]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得不使用最下位的亮度比率,但是不限于此。如果最下位的亮度比率与其他的亮度比率相比不是为突出低的值等的不稳定的值,则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最下位的亮度比率。
[0252]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图像的分割将不发光时取景图像和发光时拍摄图像的各个数据分别分割成多个区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所示那样的8×8的64个分割区域的各个数据,但是不局限于此。图像的分割也可以分割成多个区域,分割数和分割区域的决定是能够适当决定的。
[0253]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由摄像部20拍摄的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但是不局限于此。白平衡处理例如还可以使用通过CPU11或者图像处理部14从外部取得的拍摄图像和取景图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取景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使用发光时拍摄图像和不发光时拍摄图像来执行白平衡处理。
[0254]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适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通过将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1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特别地局限于此。本发明能够一般地适用于可执行上述白平衡处理的电子设备。具体地,例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笔记本式的个人计算机、视频摄像机、便携式导航装置、便携式电话装置、便携式游戏机、WEB照相机等。
[0255] 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也能够通过硬件来执行,也能够通过软件来执行。例如,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既能够通过硬件来执行,也能够通过软件来执行。换言之,图1的硬件的构成只不过是例示性的,没有特别地限定。即,如果作为整体能够执行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的功能包括在摄像装置1中,就足够了,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使用怎样的功能块并不特别地局限于图1的例子。此外,一个功能块可以由硬件单体构成,也可以由软件单体构成,还可以由它们的组合构成。
[0256] 在使一系列的处理由软件来执行的情况下,构成该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者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等上。计算机也可以是安装了专用的硬件的计算机。此外,计算机可以是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而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计算机,例如是通用的个人计算机。
[0257] 包括这样的程序的记录介质,为了将程序提供给用户,不仅由与装置主体分开散布的图1的可拆装介质31构成,而且由以预先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状态提供给用户的记录介质等构成。可拆装介质31,例如,由磁盘(包括软盘)、光盘、或者磁光盘等构成。光盘例如由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致密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盘)等构成。磁光盘由MD(迷你盘)等构成。此外,以预先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状态提供给用户的记录介质,例如由记录了程序的图1的ROM12和包括于图1的存储部24中的硬盘等构成。
[0258]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记述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程序的步骤,沿着其顺序在时序上所完成的处理,显然未必在时序上进行处理,还可以包括并列地或者单独地执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