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91122.4

文献号 : CN102486628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景山洋行

申请人 : 夏普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定影装置节省空间,其不会使设备体积庞大并可在不使调色剂图像质量发生任何劣化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在使用透光记录介质时用于形成柱状透镜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鼓;充电器;曝光单元;显影装置;中间转印带单元;以及定影单元,还包括用于在加压辊上形成透明树脂层的树脂形成装置,以及控制器,并且在加压辊表面上彼此平行地形成多个凹槽,以便在加压部件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且在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记录介质被挤压,以便在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同时在记录介质的另一表面上定影未定影调色剂图像。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在使用透光记录介质时形成柱状透镜结构的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用于熔化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并将所述未定影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加压部件,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压靠至所述定影部件的同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树脂层形成部,其被设置为靠近所述加压部件,用于通过将透光树脂材料喷射并涂布在所述加压部件表面而形成透明树脂层;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树脂层形成部的操作,

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在压力下彼此接触,以形成定影捏合部,以便在通过旋转所述定影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以使所述记录介质传送通过所述定影捏合部时,将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加压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凹槽,每个凹槽都具有凹弯曲断面并在周向或旋转轴向上延伸,以便在由所述树脂层形成部形成的透明树脂层的加压部件侧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以及其中,在所述定影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的所述定影捏合部处,在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一侧上压制所述记录介质,同时将所述透明树脂层从所述加压部件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侧,将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侧上,同时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侧上形成柱状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加压部件由辊部件形成,所述辊部件具有金属芯部和设置在所述金属芯部周围的剥离层,或者所述加压部件由环带部件形成,并且所述定影部件由辊部件或环带部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透光树脂材料在常温下为固体,且

所述树脂层形成部通过热熔喷墨系统形成透明树脂层,其包括加热和熔化所述透光树脂材料,并将熔化的透光树脂材料喷向所述加压部件的表面,以在所述加压部件表面上形成透光树脂层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透光树脂层的厚度的层厚调节部件,所述层厚调节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加压部件的外周的位置,并相对于所述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处于所述定影捏合部的上游以及所述树脂层形成部的下游,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来自所述树脂层形成部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的功能、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所述加压辊和所述层厚调节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功能、以及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所述定影捏合部处的温度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从所述热熔喷墨系统喷射的透光树脂材料由透光树脂和具有60摄氏度或更高的相变温度的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中具有热源,并且所述加压部件熔化喷射并涂布在其表面上的透光树脂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接触/退回单元,用于使所述加压部件接触所述定影部件和使所述加压部件不接触所述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退回单元在通过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定影部件完成定影处理后,将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载体,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充电器,用于为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用于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用于将调色剂提供至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用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以及定影装置,用于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所述定影装置。

说明书 :

定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特别涉及供根据电子照相术,在利用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定影装置,该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是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基于电子照相术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以合理成本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并具有高再生性和优良的操作性,因此将它们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两种或多种这些和其他功能的多功能机器。
[0003] 用于这些基于电子照相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记录介质包括纸张、塑料膜和片材等。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例,可使用柱状透镜片,其由透光基底表面上的类似透镜的凹凸形成。
[0004] 柱状透镜用于被称为“柱状镜系统”的系统中,在该系统中,可在不使用任何专用装置的情况下获得立体视觉效果。利用这种柱状镜片能提供3D(三维)图像显示,或根据观察图像的角度而改变多个不同图像之间的图像。与透镜组合的图像通常通过将形成有透镜的透光片层压在纸或膜上的打印图像上,而在高容量印刷领域中制造。
[0005] 在一种已经公开的电子照相技术中,利用常规透镜片(具有锯齿状柱状镜表面的片)形成调色剂图像(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H08-22091)。
[0006]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透镜片的锯齿构造会导致异常放电,且还在已经形成的图像中形成由锯齿的台阶造成的条形不均匀。
[0007]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构造,在其中,透光、透明基底的记录介质首先形成有调色剂图像,随后在透镜形成层上形成透镜,从而形成柱状图像(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26477),其中,所述透光、透明基底的一面由热塑性树脂层形成以用于形成透镜层,而透明基底另一面由热塑性图像接收层形成。
[0008] 但是,在上述第二个专利文献中,由透镜形成层、基底和图像接收层形成的记录介质在其接收层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随后利用定型模来热压透镜形成层,以便形成具有透镜层的柱状图像。即,因为已经经过其中不会发生热变形的定影工艺处理的记录介质随后要进行高温压制工艺,以形成锯齿状透镜表面,所以极易使调色剂图像损坏,这会导致柱状图像的劣化。而且,上述设备还存在的问题是其不仅会增加设备的功耗,而且还会使设备本身的体积变得庞大。
[0009] 还有一种观点是可利用透明调色剂形成透镜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于透明调色剂的分离的显影容器,这会导致设备体积进一步增大。而且,不仅需要透明调色剂具有高透光性,而且还需要其具有优良的热加工性。但是粉末状透明调色剂确实难以同时满足热加工性和保存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10] 鉴于上述常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定影装置,其不会使设备变得庞大且可在不使调色剂图像质量发生任何劣化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001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下构造。
[0012] 本发明的该方面涉及用于在使用透光记录介质时形成柱状透镜结构的定影装置,其包括:用于熔化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图像并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件,用于在将记录介质压靠至定影部件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的加压部件,用于通过将透光树脂材料喷射并涂布在加压部件表面而形成的透明树脂层的靠近加压部件设置的树脂层形成部(例如喷嘴);以及用于控制树脂层形成部的操作的控制器,其中,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在压力下彼此接触以形成定影捏合部,以便在通过旋转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以使记录介质传送通过定影捏合部时,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其中在加压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凹槽,每个凹槽都具有凹弯曲断面并在圆周方向或旋转轴向上延伸,以便在由树脂层形成部形成的透明树脂层的加压部件侧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且其中,在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的定影捏合部处,在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一侧上压制记录介质,同时将透明树脂层从加压部件转印至记录介质的另一侧,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的一侧上,同时在记录介质的另一侧上形成柱状透镜。
[0013]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加压部件由辊部件形成,其具有金属芯部和设置在金属芯部周围的剥离层,或由环带部件形成,且定影部件由辊部件或环带部件形成。
[0014]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树脂材料用于透光,且树脂层形成部通过热熔喷墨系统形成透明树脂层,其中,包括加热和熔化透光树脂材料并将熔化的透光树脂材料喷向加压部件的表面以在加压部件表面上形成透光树脂层的步骤。
[0015]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定影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树脂层的厚度的层厚调节部件,其设置在靠近加压部件的外周的位置,并相对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处于定影捏合部的上游以及树脂层形成部的下游,且控制器包括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来自树脂层形成部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的功能、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加压辊和层厚调节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功能、以及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定影捏合部处的温度的功能。
[0016]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从热熔喷墨(inkjet)系统喷射的透光树脂材料由透光树脂和具有60摄氏度或更高的相变温度的蜡组成。
[0017]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加压部件中具有热源,且熔化喷射并涂布在其表面上的透光树脂材料。
[0018]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定影装置还包括接触/退回单元,其用于使加压部件接触定影部件,且使加压部件不接触定影装置,且该接触/退回单元在通过加压部件和定影部件完成定影处理后,将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分离。
[0019] 此外,本发明的该方面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用于为图像载体表面充电的充电器;用于在图像载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用于将调色剂提供至图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载体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装置;以及用于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定义的任一种定影装置。
[0020]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透光记录介质形成柱状透镜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包括用于熔化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并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件,用于在将记录介质压向定影部件的同时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加压部件,用于通过将透光树脂材料喷射并涂布在加压部件表面而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靠近加压部件设置的树脂层形成部(例如喷嘴);以及用于控制树脂层形成部的操作的控制器,其中,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在压力下彼此接触以形成定影捏合部,以便在记录介质通过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的旋转而传送通过定影捏合部时,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其中,在加压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凹槽,每个凹槽都具有凹弯曲断面并在圆周方向或旋转轴向上延伸,以便在由树脂层形成部形成的透明树脂层的加压部件侧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且其中,在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的定影捏合部处,在形成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一侧上压制记录介质,同时将透明树脂层从加压部件转印至记录介质的另一侧,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的一侧上,同时在记录介质的另一侧上形成柱状透镜。因此在不需要大规模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使节省空间的装置根据电子照相术和喷嘴注射技术的组合,且在不劣化调色剂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
[0021]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柱状透镜结构可应用作为记录介质上的均匀膜,因此能够形成比直接应用在记录介质表面上而获得的更优良的柱状图像。
[0022] 根据本发明,加压部件由辊部件形成,其具有金属芯部以及设置在金属芯部周围的剥离层,或由环带部件形成,且定影部件由辊部件或环带部件形成。因此能够避免记录介质的偏移并提供高质量柱状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当带部件用于加压部件或定影部件时,可缩短加热时间,以便能在没有实施印刷时迅速进入休眠模式,因此能实现节能操作。
[0023] 根据本发明,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树脂材料用于透光,且树脂层形成部通过热熔喷墨系统形成透明树脂层,其包括加热和熔化透光树脂材料,并将熔化的透光树脂材料喷向加压部件的表面以在加压部件表面上形成透光树脂层的步骤。当例如使用诸如喷头、喷枪嘴等的喷嘴时,能将稳定量的透光树脂材料仅涂布在目标区域上,而不会产生透明树脂层的任何不均匀的层厚度。
[0024] 根据本发明,定影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透光树脂层厚度的层厚调节部件,其设置在靠近加压部件的外周的位置处,并相对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处于定影捏合部的上游以及树脂层形成部的下游,且控制器包括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来自树脂层形成部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的功能、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加压辊和层厚调节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功能、以及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定影捏合部处的温度的功能。因此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形成柱状透镜,因此可提高形成柱状透镜的灵活性。
[0025] 如果记录介质的厚度发生变化,则图像焦距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改变透镜形状(弯月面大小)。本发明能在不改变透镜形状(弯月面大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而改变柱状透镜的厚度。
[0026] 即,在转印并定影在记录介质之前,可通过由树脂层形成部调节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以及在控制定影捏合部处的温度时通过层厚调节部件的层厚控制来控制加压部件表面上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厚度和密度,以便实现均匀的层结构并避免偏移,且可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调节柱状透镜的厚度,因此能容易地提供高质量的柱状图像。
[0027] 根据本发明,从热熔喷墨系统喷射的透光树脂材料由透光树脂和具有60摄氏度或更高的相变温度的蜡组成。因此,透光树脂材料在预定温度(高于当彼此层叠时的柱状透镜片不会彼此熔合的温度)下迅速熔化,以便使可熔性变得均匀,从而节省能源。此外,形成在加压部件表面上的透明树脂层(形成柱状透镜)可容易地从加压部件表面剥离,从而避免偏移的发生。因此,能抑制光的散射,并在不产生任何不需要的锯齿的情况下,通过在用于形成柱状透镜的片表面上形成优选的凸透镜来提供高质量的柱状图像。
[0028] 根据本发明,因为加压部件中包括热源,且熔化喷射和涂布在其表面上的透光树脂材料,所以能提高透光树脂材料的可熔性并促进具有一致的柱状透镜的片的形成。因此,能转印和定影一致的柱状透镜,由此提供高质量柱状图像。
[0029] 根据本发明,因为定影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加压部件接触定影部件且使加压部件不接触定影装置的接触/退回单元,且该接触/退回单元在通过加压部件和定影部件完成定影处理后,将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分离,所以这种构造避免损坏和劣化定影部件的表面,该损坏和劣化是由凹槽的形成而导致的具有锯齿构造的加压部件表面而引起的,因此能延长定影部件的寿命。
[0030] 根据本发明,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包括: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用于为图像载体表面充电的充电器;用于在图像载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用于将调色剂提供至图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载体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装置;以及用于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定义的任一种定影装置。因此,能在不需要大规模设备的情况下使节省空间的装置根据电子照相术和喷射技术的组合,且在不导致调色剂图像质量的任何劣化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柱状透镜结构。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
[0032]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0033]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特征构造的示意图;
[0034] 图4是示出图3的部分A的细节的放大图;
[0035] 图5是示出由定影单元形成的柱状图像的构造的示意图;
[0036] 图6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单元的控制系统构造的框图;以及[0037]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一个变型示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现在将参考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式。
[0039] 图1示出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实施例,且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0040]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如图1所示包括:感光鼓3,其用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充电器(充电装置)5,其用于为感光鼓3的表面充电;曝光单元(曝光装置)1,其用于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其用于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带单元(转印装置)8,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3的表面转印至记录介质;以及定影单元(定影装置)12,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该图像形成设备100根据电子照相术形成具有调色剂的图像,并使用本发明的特征定影装置构造来作为定影单元12,并在透光记录介质的一侧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表面,同时将透明树脂层定影在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的相对表面,从而实现柱状透镜结构。
[0041] 该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可根据从文档扫描的图像数据或通过网络等发送的图像数据,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多色或单色图像的设备。
[0042] 现在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总体构造。
[0043] 如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分离地处理各个颜色分量,即,黑色(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的图像数据,并形成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图像,叠加这些不同颜色分量的图像以形成全色图像。
[0044] 因此,如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四个显影装置2(2a,2b,2c和2d)、四个感光鼓3(3a,3b,3c和3d)、四个充电器5(5a,5b,5c和5d)、以及四个清除器单元4(4a,4b,4c和4d),以形成具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图像。换言之,四个图像形成位置(图像形成部)中每一个都包括一个显影装置2、一个感光鼓3、一个充电器5、和一个清除器单元4。
[0045] 这里,使用符号a至d使得“a”代表用于形成黑色图像的部分、“b”代表用于形成青色图像的部分、“c”代表用于形成品红色图像的部分、以及“d”代表用于形成黄色图像的部分。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包括曝光单元1、定影单元12、片传送器通道(纸传送路径)PI、P2和P3、以及送纸盒10和出纸盒15。
[0046] 感光鼓3是辊状部件,其旋转支撑在它的轴上并借助未示出的驱动器而在轴上被驱动。感光鼓3是包括感光层的图像载体,并承载有静电潜像,且因此承载有在感光层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
[0047] 例如,感光鼓3可由铝等制成的导电基底形成,且感光层形成在导电基底表面上。导电基底可优选使用套管形、圆柱形、或片状导电基底。对于感光层来说,可使用有机感光层、无机感光层等。有机感光层可构成为叠层结构,其中层叠包括由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树脂构成的电荷产生层,和由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树脂构成的电荷输送层;有机感光层也可构成为单层结构,其在单一树脂层中同时包含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或其还可构成为树脂叠层,所述树脂叠层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树脂层。同样优选的是,将底漆层(primer layer)插入导电基底和感光层之间。还优选的是,表面层(保护层)形成在感光层表面上,以保护感光层。
[0048] 充电器5是以预定极性的预定电势为感光鼓3的表面充电的部件。
[0049] 充电器5沿感光鼓3的纵向设置,以便与感光鼓3相对。当充电器是接触充电型时,充电器5设置为接触感光鼓3的表面。当充电器是非接触充电型时,充电器5设置为与感光鼓3的表面间隔。
[0050] 对于充电器5来说,可使用刷式充电器、辊式充电器、电晕放电装置、离子发生器等。
[0051] 刷式充电器和辊式充电器都是接触充电型的充电器。电晕放电装置包括多种类型,具体而言为使用线状放电电极的类型、使用锯齿状放电电极的类型、使用针形电极的类型等。
[0052] 曝光单元1根据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来照射已被充电的感光鼓3的表面,以便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相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曝光单元1可使用半导体激光装置等。除了激光扫描单元外,诸如EL(电致发光)和LED写入头的发光元件阵列也可用作曝光单元1。
[0053] 显影装置2包括显影辊114和搅拌辊112。显影辊114是辊状部件,其旋转支撑在其轴上。显影辊114设置为使其一部分突出于形成在相对感光鼓3的一侧上的显影装置的开口,以便靠近感光鼓3的表面设置。
[0054] 显影辊114包括未示出的固定磁极,其通过磁力将显影剂保持在显影辊114的表面上。显影辊114在显影辊114和感光鼓3之间的接近区域(显影捏合部中,将所携带的显影剂提供给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与感光鼓3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显影辊114。因此,在显影捏合区域中,显影装置114的表面和感光鼓3的表面以相同方向运动。
[0055] 显影辊114连接至未示出的电源并从电源施加d.c电压(显影电压)。通过施加上述电压,显影辊114的表面上的显影剂被平稳地提供至静电潜像。所施加的电压可叠加a.c.电压。
[0056] 显影装置2是容器式部件,其具有内部空间,且其相对于感光鼓3的一侧形成有上述开口。显影装置2的内部空间中包括搅拌辊112并储存显影剂。对于显影剂来说,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显影剂。此外,显影剂可为仅由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可为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
[0057] 搅拌辊112是螺旋型部件,其在显影装置2的内部空间中旋转支撑在其轴上。旋转驱动搅拌辊112以将显影装置2中的显影剂提供至显影辊114上或其附近。
[0058] 显影剂供应容器115是容器式部件,其用于将显影剂存储于其内部空间中。显影剂供应容器115根据显影装置2中的显影剂的消耗情况将显影剂提供至显影装置2。
[0059] 清除器单元4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已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之后,清除并收集残留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显影剂。
[0060] 感光器电荷擦除器(未示出)在剩余的显影剂已被鼓清除器收集之后,擦除感光鼓3上的电流。感光器电荷擦除器可使用灯、LED、或其他照明装置。
[0061] 中间转印带7设置在感光鼓3上方,且在驱动辊71和驱动辊72之间张紧,从而形成环形运动路径。
[0062] 以如下顺序(d-a)排列感光鼓3d、感光鼓3c、感光鼓3b、和感光鼓3a,以便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相对。主传送辊6a至6d设置在相应感光鼓3a至3d的相对侧的位置处,并将中间转印带7夹在主传送辊6a至6d和感光鼓3a至3d之间。中间转印带7与每个感光鼓3a至3d相对的位置形成主转印位置。中间转印带7由约100至150μm厚的膜制成。
[0063] 为了将承载在感光鼓3a至3d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将极性相反于调色剂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的主转印偏压通过恒压控制而施加到主转印辊6a至6d上。通过施加上述电压,形成在感光鼓3a至3d上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可顺序地一个接一个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上,以便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
[0064] 但是,当输入仅用于四种颜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中的部分的图像数据时,静电潜像以及由此获得的调色剂图像仅形成在对应输入图像数据的颜色的四个感光鼓3a至3d中的对应的感光鼓3上。例如,在形成单色图像时,静电潜像以及由此获得的调色剂图像仅形成在对应黑色的感光鼓3a上,且仅将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上。
[0065] 每个主转印辊6a至6d都由具有8至10mm直径的不锈钢制成的基轴形成,且在轴表面上涂布导电材料(例如EPDM、起泡聚氨酯等)。该导电弹性材料有助于将高电压均匀施加到中间转印带7。
[0066] 在每个主转印位置处,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而被传送到与次级转印辊11相对的次级转印位置。次级转印辊11在带的内周表面与驱动辊71的外周表面接触的位置处,在预定捏合(nipping)压力下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压力接触。借助这种设置,在将记录介质从送纸盒10或手动送纸盒20馈送通过次级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捏合部(nip)时,极性与调色剂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高电压被施加到次级转印辊11。因此,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表面上。
[0067] 对于从感光鼓3粘附到中间转印带7的调色剂来说,通过转印清除单元9来收集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以便防止后续操作中的颜色污染。
[0068] 将具有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记录介质送至定影单元12,且记录介质在通过形成在定影辊12a和加热辊60之间张紧的定影带64和加压辊12b之间的定影捏合部12c时被加热和加压。因此,调色剂图像被牢固地定影在记录介质表面上。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借助出纸辊253从出纸盒15处排出。
[0069] 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是纸传送通道P1,其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便将存储在送纸盒10中的记录介质传送通过次级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捏合部以及定影单元12,以将其传送至出纸盒15。
[0070] 沿纸传送通道P1设置的是用于将片状记录介质从送纸盒10一次一片地递送至纸传送通道P1的拾取辊161,用于将被递送的记录介质向上传送的传送辊251,用于以预定时序将被传送的记录介质导向至次级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捏合部的配准辊14,以及用于将记录介质排出出纸盒15的出纸辊253。
[0071] 而且,纸传送通道P2形成在从手动送纸盒20到配准辊14之间,其中,沿该通道P2设置了拾取辊162、传送辊254、255和256。此外,纸传送通道P3形成在从出纸辊253到纸传送通道P1的配准辊14的上游侧之间。
[0072] 出纸辊253适于正向和反向旋转。在一面图像形成模式中,其中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一面上;以及在其中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两面上的双面图像形成模式中,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时,出纸辊变成正向旋转以便将记录介质排出出纸盒15。另一方面,在双面图像形成模式中,图像形成在第一面上时,正向驱动出纸辊253直至记录介质的末端通过定影单元12,且随后从出纸辊保持记录介质的末端的状态中反向驱动出纸辊253,以便将记录介质导入纸传送通道P3。因此,具有在双面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面上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被翻转,以致其正面倒置成背面,并借助传送辊257和258被拉至纸传送通道P1。
[0073] 配准辊14将从送纸盒10或手动送纸盒20馈送,或经由纸传送通道P3传送的记录介质以与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同步的定时递送到次级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捏合部。为此,配准辊14在感光鼓3和中间转印带7开始运行时暂停旋转,且已经在中间转印带7旋转之前被馈送或传送的记录介质将其前沿抵住配准辊14并停止在纸传送通道P1中移动。随后,配准辊14在该定时处开始旋转,使记录纸的前端和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前端在次级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的压力捏合部处彼此相遇。
[0074] 这里,在全色图像形成模式(其中所有图像形成部分Pa至Pd用于执行图像形成)下,使主转印辊6a至6d将中间转印带7与所有感光鼓3a至3d压力接触。另一方面,在单色图像形成模式(其中,仅图像形成部分Pa用于执行图像形成)下,仅仅使主转印辊6a来将中间转印带7压迫抵靠住感光鼓3a。
[0075] 如图2中所示,定影单元12包括定影辊12a、加压辊12b、定影带64、和作为加热部件的加热辊60。设置在加热辊60中的是用于加热加热辊60的加热灯66。定影带64悬置在定影辊12a和加热辊60之间,而加压辊12b设置为与定影辊12a相对,并使定影带64位于其间。
[0076] 附图标记12d是指分离爪,其剥离掉粘附到加压辊12b的记录介质。
[0077] 定影辊12a和加热辊60彼此大致平行设置在定影辊12a的轴向上。因此,当悬置在定影辊12a和加热辊60之间的定影带64滑动移动时,能防止带以歪斜方式运动,并保证定影带64的高耐久性。
[0078] 定影单元12是其中加热辊60与定影带64接触,从而加热定影带64的定影装置,且当由82表示的记录介质以预定定影速度和复印速度通过形成在定影带64和加压辊12b之间的定影捏合部12c时,加热由81表示并承载在记录介质82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并将其压制在记录介质82上,从而实现定影。
[0079] 这里,未定影调色剂图像81可由显影剂(调色剂)形成,其例如是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非磁性调色剂)、非磁性双组分显影剂(非磁性调色剂和载体)、磁性显影剂(磁性调色剂)等。定影速度是所谓的处理速度,且复印速度是指每分钟复印的数量。
[0080] 定影带64在记录介质82通过定影捏合部12c时被设置为紧邻记录介质82的调色剂图像承载侧。
[0081] 定影辊12a旋转设置在其旋转轴上,以便与加压辊12b相对,并使定影带64位于其间,同时通过抵靠住加压辊12b紧邻定影带64而形成定影捏合部12c。通过以旋转方向Y1旋转加压辊12b,而驱动定影辊12a。
[0082] 详细而言,定影辊12a是直径为30mm且具有双层结构的辊,该双层结构由按照从内侧开始的顺序的金属芯和弹性层组成。金属芯可由金属形成,例如由铁、不锈钢、铝、铜等或这些材料的合金来形成。对于弹性层来说,优选使用耐热橡胶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氟化橡胶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影带64将定影辊12a压在加压辊12b上的力约为216N。
[0083] 在围绕旋转轴的旋转方向Y2上借助未示出的驱动马达(驱动器)驱动加压辊12b,从而传送定影带64。
[0084] 详细而言,加压辊12b具有双层结构,其由按照从内侧开始的顺序的金属芯和剥离层组成。金属芯可由金属形成,例如由铁、不锈钢、铝、铜等或这些材料的合金来形成。对于加压辊的剥离层来说,优选使用氟化树脂,其例如是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用于加热加压辊12b的加热灯66设置在加压辊12b内部。
[0085] 此外,将用于移除粘附到加压辊12b的调色剂的清除装置13提供在加压辊12b的周围的位置处。
[0086] 当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的主控制器(未示出)命令电源电路为加热灯66供电或使其启动时,加热灯66发光并辐射红外线。因此,加压辊12b的内表面吸收红外线并被加热,以致加压辊12b被整体加热。
[0087] 定影带64是环形带且具有50mm直径,并悬置在加热辊60和定影辊12a之间,且以预定角度缠绕在定影辊12a上。
[0088] 详细而言,定影带64具有三层结构,其包括由诸如聚酰亚胺等的耐热树脂或诸如不锈钢、镍等的金属制成的中空圆柱形基底;具有在基底上由优良耐热性和弹性的弹性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形成的弹性层;以及具有形成在最上表面的由优良耐热性和可剥离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氟化树脂,例如PFA、PTFE等)形成的剥离层。还可在由聚酰亚胺制成的基底中添加氟化树脂。借助该构造,能降低与加热辊60之间的滑动负载。
[0089] 在定影辊旋转时,定影带64由定影辊12a驱动,并以旋转方向Y1旋转。随后,通过加热辊60以预定温度加热定影带64,且热定影带64加热通过定影捏合部12c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81和记录介质82。
[0090] 定影单元12还包括:作为温度探测器的加热器侧热敏电阻63,其设置在定影带64的外周侧附近;以及加压辊侧热敏电阻63,其设置在加压辊12b的外周侧附近,以便探测相应的表面温度。根据由加热器侧热敏电阻63探测的定影带64的表面温度,可控制流过加热源(加热灯)的电流。
[0091]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侧热敏电阻63是非接触型温度探测器,具体而言是使用红外探测型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型温度探测器。
[0092] 如果将接触型温度探测器设置为接触定影带64,则存在接触型温度探测器磨损表面层,或传感器接触定影带64的界面处的定影带64的剥离层的风险。一旦定影带64的表面剥离层被损坏或被劣化,则将会对图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形成劣质图像。
[0093] 而且,根据由加压辊侧热敏电阻65探测的加压辊12b的表面温度,可控制流过加热灯66的电流。该加压辊侧热敏电阻65可使用接触型温度探测器。
[0094] 现在将说明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调色剂。
[0095] 对于用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来说,可使用聚苯乙烯树脂、由苯乙烯取代产物的均聚物组成的树脂、通过聚合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单体获得的共聚物树脂、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乙烯乙酸酯树脂、作为降冰片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环烯烃共聚物、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0096] 这些粘合剂树脂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或多种类型组合在一起使用。
[0097] 因为用于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需要具有优良的可保存性和耐久性,因此优选的是,上述粘合剂树脂具有100至150摄氏度的软化点以及50至80摄氏度的玻璃化转变点,特别地,优选的是,聚酯树脂,因其软化点和玻璃化转变点落入上述范围内。考虑到透明性,还优选环烯烃共聚物。
[0098] 用于调色剂的剥离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蜡。能使用常用于常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领域的蜡。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酯蜡等。
[0099] 剥离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处于常用范围内即可。
[0100] 除粘合剂树脂和剥离剂外,也可包括常用调色剂添加剂,例如电荷控制剂等。
[0101] 电荷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可为调色剂充电,或可控制调色剂上的电荷即可。但是,优选的是,电荷控制剂不影响调色剂的透明性。电荷控制剂的实施例包括苯胺黑染料、季锍盐、三苯甲烷衍生物、锌水杨酸络合物、锌萘酚酸络合物、二苯基乙醇酸衍生物的金属氧化物等。这些电荷控制剂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或多种类型组合在一起使用。
[0102] 电荷控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落入常用范围即可。
[0103] 调色剂可如下由调色剂颗粒的常规公知方法制造。例如,可列举的有粉碎、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
[0104]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落入2μm至10μm的范围内。如果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小于2μm,则所得调色剂的流动性差。因此,调色剂的供应、搅拌和带电化变得不充分,其将使得在显影操作中导致调色剂量的短缺、增加反向充电的调色剂、和其他缺陷。因此,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调色剂图像并会出现其他问题。另一方面,当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大于10μm时,会妨碍高分辨率输出图像的形成并会出现其他问题。
[0105] 添加外部添加剂的目的是提高粉末流动性、提高摩擦生电、提高耐热性、提高长效可保存性、提高清除性能、对感光器表面的磨损特性进行控制并提供其他功能。用于此目的的外部添加剂的特定实施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丙烯酸树脂颗粒、金属皂颗粒等。其含量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落入常用范围即可。
[0106] 由此制造的调色剂可直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或还可与载体颗粒混合从而用作双组分显影剂。
[0107] 对用于双组分显影剂的载体颗粒没有特殊限制,且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载体颗粒。例如,优选使用由诸如铁、镍、钴等磁性材料构成的载体;以及由诸如铁氧体、磁石等磁性氧化物构成的载体。此外,还可使用涂布了树脂材料的这些载体颗粒。可根据调色剂成分任意选择这些载体作为适当载体,且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或多种类型组合在一起使用。载体颗粒的颗粒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但为了获得均匀的带电化和图像,优选规定颗粒直径处于3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
[0108] 双组分显影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且可使用常规公知的方法。本实施例的调色剂按重量计优选为双组分显影剂的总量的3%至20%。
[0109]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2的特征构造。
[0110]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单元的特征构造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部分A的细节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由定影单元形成的柱状图像的构造的示意图。
[0111] 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2构造为在透明记录介质(透光基底,例如PET片等)的表面上形成平行的柱状透镜,以在记录介质上定影调色剂图像。
[0112] 具体而言,如图3中所示,定影单元12包括定影带64、作为热源的加热辊60(参见图2)、定影辊12a、加压辊12b、树脂层形成装置(树脂层形成部)120、层厚调节装置(层厚调节部件)130、用于控制定影辊12a和加压辊12b之间的接触和分离的接触/退回装置70。
[0113] 在该定影单元12中,加热辊60加热定影带64,该定影带64在定影辊12a和加压辊12b之间的定影捏合部12c处加热并压制承载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便调色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以预定定影速度和复印速度通过捏合部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同时,熔化的透镜形成材料(透光树脂材料)在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定影捏合部12c的上游侧被喷射到加压辊表面上,以便形成透镜形成材料层(透明树脂层)。透镜形成材料层在定影捏合部12c处从加压辊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由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柱状透镜。
[0114] 加压辊12b相对于轴向在其两端被支撑,并通过未示出的驱动源被旋转驱动。加压辊12b整合了作为热源的加热灯66,以便熔化施加至其表面上的透光树脂材料。
[0115] 此外,加压辊12b具有包括金属芯和剥离层的结构。
[0116] 对于用于金属芯的材料来说,可使用铝、铁、不锈钢等。金属芯具有直圆柱形状,其可具有或不需要具有相对于其轴向的在其两端的锥形结构。
[0117] 对于用于加压辊的剥离层的材料来说,可使用诸如PFA(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的氟化树脂等。而且可使用包含这些氟化树脂等的DLC(金刚石型碳)。这里,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从10μm至50μm。将剥离层减薄小于10μm会产生耐久性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剥离层厚于50μm,则锯齿构造的凹槽会变浅,从而导致不能很好地形成透镜的问题。
[0118] 为了保证剥离层的可剥离性,可施加诸如硅树脂油等的剥离剂。为此,可使用具有约1000cs至10000cs的粘度的硅树脂油。
[0119] 加压辊12b是透镜形成辊,其具有如下的外周表面,即,在其上形成彼此平行的多个凹槽12b1,每个凹槽12b1都具有凹弯曲断面并沿旋转轴延伸,如图4中所示。在通过从树脂层形成装置120施加透光树脂材料而横跨这些凹槽12b1形成的透明树脂层110转印到记录介质82时,由透明树脂层制成并从加压辊12b一侧(凹槽12b1一侧)突出的柱状透镜110形成在记录介质表面上,如图5中所示。
[0120] 在该柱状透镜110中,符号“a”表示形成突起透镜元件的节距的尺寸,“t”表示透镜元件的高度,“ta”表示透镜元件的基底的高度,且“tb”表示记录介质的厚度。
[0121] 对于凹槽12b 1的制造方法来说,可使用利用金属车刀的机械处理、利用激光的成型、蚀刻等。本发明不应限于凹槽制造方法。这种凹槽12b1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加压辊12b的轴向(纵向)上形成或在加压辊12b的周向上形成。
[0122]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加压辊12b构造为透镜形成辊,但透镜形成部件的构造并不限于辊的形式。
[0123] 例如,如果构造压制组件以使压制通过带部件由加压辊来实施,则带部件可用作透镜形成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带部件的使用可降低热容量,因此能缩短加热时间。
[0124] 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包括:用于保存透光树脂材料的透镜形成材料罐121,以及喷射熔化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嘴122。喷嘴122靠近加压辊12b的外周设置。
[0125] 该树脂层形成装置120通过使用热熔喷墨系统形成透明树脂层,其包括加热和熔化透光树脂材料,并将熔化的透光树脂材料喷向加压辊12b的表面以在加压辊12b的表面上形成透光树脂层的步骤。
[0126] 在热熔喷墨系统中,因为在室温下处理处于固体状态的形成透镜的透光树脂,由于处理的是粉末状调色剂的材料,所以能确保透镜形成材料所需的保存稳定性和热加工性。
[0127] 喷嘴122可使用通常用于热熔喷墨系统中的喷头。为了使从喷嘴喷射的透光树脂材料适应于加压辊12b和定影辊12a的旋转速度,优选使用线形喷头,其能沿旋转轴执行大范围喷射。
[0128] 从基于热熔喷墨系统的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喷射出的透光树脂材料(透光树脂组合物)可由透光树脂和蜡构成,且优选在常温下为固态并具有60摄氏度或更高的相变温度。
[0129] 透光树脂可使用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等。
[0130] 对于聚酰胺树脂来说,可使用Versamid 711,Versamid 725,Versamid 930,Versamid 940,Versalon 1117,Versalon 1138,Versalon1300,Tohmide 391,Tohmide393,Tohmide 394,Tohmide 395,Tohmide 397,Tohmide 509,Tohmide 535,Tohmide 558,Tohmide 560,Tohmide 1310,Tohmide 1396,Tohmide 90和Tohmide 92。对于聚酯树脂来说,可选择使用KTR 2150,用于调色剂的聚酯树脂等。
[0131] 为了促进透光树脂材料的热熔性并确保其可剥离性,优选添加蜡。对于蜡来说,可选择选自石油蜡的石蜡、微晶蜡、棕榈蜡、褐煤蜡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或多种蜡可混合使用。
[0132] 此外,除上述树脂和蜡外,能混合其他添加剂,例如脂肪酸、各种类型的表面控制剂、表面活性剂、减粘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只要它们与透镜形成组合物相容即可。如果相变温度低于60摄氏度,则当透镜片被重叠时会出现高温层叠的问题。如果相变温度远高于喷射温度,则需要高加热功率。此外,因为调色剂在同时被定影,所以调色剂定影温度会变得很高,会导致调色剂定影的问题,例如偏移、定影辊上的记录纸的卷绕和其他问题。
[0133] 层厚调节装置130由用于调节透光树脂层厚度的层厚调节器131和用于通过致动层厚调节器131而设定层厚调节器131和加压辊12b之间的间隙的施压器132组成,并且层厚调节装置130设置于靠近加压辊12b的外周附近,并相对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处于定影捏合部12c的上游和树脂层形成装置120的下游位置处。
[0134] 接触/分离装置70构造为在通过定影辊12a和加压辊12b完成定影处理后,分离加压辊12b和定影辊12a。
[0135] 因为加压辊12b在完成柱状透镜形成和调色剂定影后由接触/退回装置70与定影辊12a分离,所以定影捏合部12c被释放,以便形成在加压辊12b上的凹槽12b1从高温受压情况脱离。因此,能够在不对加压辊12b上的凹槽12b1和相对于凹槽的定影带64的表面造成任何损坏的情况下延长定影单元12的寿命。
[0136]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定影单元12使用定影带64作为将加压辊12b与定影辊12a通过定影带64进行压力接触的定影结构,但是定影单元12的构造不应限于此。
[0137] 下文将说明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2的变型实施例。
[0138]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变型实施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0139] 如图7中所示,本变型实施例的定影单元212使用辊形的可旋转定影辊212a作为定影部件,通过未示出的加压装置将其与加压辊12b压力接触。
[0140] 定影辊212a具有包括了金属芯、弹性层和剥离层的构造。
[0141] 对于金属芯的材料来说,可例如使用铝、铁、不锈钢等。金属芯具有直圆柱形,并且可具有或不需要具有相对于其轴向的位于两端的锥形结构。
[0142] 弹性层提供在金属芯的外周表面上,以便扩展形成在加压辊12b和212a之间的定影捏合部212c。对于弹性层的材料来说,可使用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优选使用具有橡胶弹性和优良耐热性的材料。具体实施例包括硅树脂橡胶、氟化橡胶、氟化改性硅橡胶等。这些材料还可在起泡状态下使用。特别是,优选使用具有优良橡胶弹性的硅树脂橡胶。
[0143] 剥离层形成在弹性层的外周表面上。用于弹性层的材料可以是具有优良耐热性和耐久性,并对调色剂具有弱附着性的材料。对于用于这种剥离层的材料来说,可使用与用于上述加压辊12b的材料的剥离层相同的材料。当使用PFA或PTFE时,管状材料可被覆盖,或者可以涂布材料。剥离层可优选具有10至50μm的厚度。如果薄于10μm,则会出现耐久性问题。相反,如果剥离层厚于50μm,则凹槽的锯齿构造会变浅,以致不能很好地形成所需透镜构造。
[0144] 以下参考框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定影单元12的控制系统的特征构造。
[0145]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单元的控制系统构造的框图。
[0146] 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定影单元12中,控制器140执行对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和层厚调节装置130的操作控制,以及对定影辊12a和加压辊12b的温度控制,如图6中所示。
[0147] 控制器140包括: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透光树脂材料从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喷射的量的喷射控制功能141;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施压器132的运动以控制加压辊12b和层厚调节器131之间的间隙的间隙控制功能142;以及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定影捏合部12c处的温度的定影捏合温度控制功能143。
[0148] 喷射控制功能141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从树脂层形成装置120的喷嘴122喷射出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喷射量。
[0149] 间隙控制功能142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调节加压辊12b和层厚调节器131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由透光树脂材料形成的透光树脂层的厚度。
[0150] 定影捏合温度控制功能143根据由加热器侧热敏电阻63和加压辊侧热敏电阻65探测的加压辊12b的温度和定影带的温度,通过控制加热灯66的开启/关闭(照明)来控制定影捏合部12c处的温度。
[0151]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40被提供作为用于控制定影单元12的操作的控制器,但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的主控制器(未示出)可具备控制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层厚调节装置130等的操作的功能。
[0152] 以下将说明通过利用定影单元12在透明记录介质片上提供柱状透镜而形成柱状图像的实施例。
[0153] (实施例1)
[0154] 在实施例1中,图3中所示的定影单元12设定为多功能机器(型号:MX4500FN,夏普公司的产品)的定影装置,并形成柱状图像。
[0155] 所使用的调色剂的成分包括:
[0156] 粘合剂树脂:聚酯树脂(94.5份(part));
[0157] 电荷控制剂:二苯基乙醇酸衍生物的金属氧化物(0.5份);
[0158] 蜡:聚乙烯蜡(5.0份);以及
[0159] 外部添加剂:
[0160] 相对于调色剂的量的1.0份的小直径二氧化硅,以及相对于调色剂的量的1.5份的二氧化钛。
[0161] 显影剂配制为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相对于显影剂的总量占8%比例的调色剂。
[0162] 作为透镜形成辊的加压辊12b由两端为锥形,并具有30mm外径、0.5mm内径以及315mm桶身长度的尺寸的铝金属芯制成。跨越辊的表面上的300mm宽度形成凹槽,且每个凹槽都具有40μm深的凹弯曲断面并由激光定型为相对于辊的周向具有约120μm的节距。
[0163] 加压辊12b的表面涂布有约10μm厚的氟化树脂,以便确保作为透镜形成树脂组合物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可剥离性。
[0164] 定影带64缠绕在外径为50mm的定影辊12a上,并由70μm厚的聚酰胺作为基底层、150μm厚的硅树脂橡胶作为弹性层、以及20μm厚的PFA作为表面层而形成。
[0165] 提供卤素灯作为每个定影辊12a和加压辊(透镜形成辊)12b中的加热灯66,以便从内部加热辊。
[0166] 作为透镜形成材料的透光树脂材料的成分包括:
[0167] 树脂: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点:60摄氏度)(57份);以及
[0168] 蜡:棕榈蜡(熔点:60摄氏度)(43份)。
[0169] 对于透明记录介质来说,使用约130μm厚的A4尺寸的PET片。
[0170] 在透光基底上形成约20μm厚的调色剂层后,以130摄氏度的喷射温度加热的透光树脂材料从与加压辊12b相对的,作为喷嘴122的线形喷嘴喷射到加压辊12b的表面上,同时记录介质以50mm/sec的传送速度(旋转速度)传送通过表面温度设定为约170摄氏度的定影带64和表面温度设定为约120摄氏度的加压辊12b之间的捏合部,由此在PET片表面上形成柱状透镜,同时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相对的侧上。
[0171] 因此,可容易地形成A4尺寸的柱状图像,其具有设置在整个表面上高约30μm且具有120μm节距的透镜元件。
[0172] (实施例2)
[0173] 在实施例2中,使用图7中所示的定影单元212作为定影装置,并形成柱状图像。
[0174] 所使用的调色剂的成分与实施例1相同。
[0175] 对于透镜形成辊来说,可使用由铝辊形成的加压辊12b,该铝辊的直径为40mm,壁厚为2mm且桶身长度为315mm。在跨越辊的表面的约300mm宽度的范围上机械成型每个都具有30μm深度的凹弯曲断面的凹槽,且凹槽相对于辊的周向具有约250μm节距。
[0176] 加压辊12b的表面涂布有约10μm厚的氟化树脂,以确保作为透镜形成树脂成分的透光树脂材料的可剥离性。
[0177] 定影带212a由具有29.8mm外径、23.8mm内径、以及3mm壁厚的中空铝芯;提供作为弹性体的3mm厚的硅树脂橡胶层;以及提供作为顶表面上的剥离层的50μm厚的PFA管层构成。
[0178] 提供卤素灯作为加压辊12b、定影辊212a、具有悬置外部加热带164以用于加热定影辊212a的表面层的加热辊160的每个内的加热灯66。
[0179] 除上述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设置其他部件,且柱状透镜形成在PET片表面上,同时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相对的侧上。
[0180] 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约30μm高且以250μm节距设置在整个表面上的透镜元件的A4尺寸的柱状图像。
[0181]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定影单元12通过如下构造:在加压辊12b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槽12b1,每个凹槽都具有凹弯曲断面且沿旋转轴延伸;
靠近加压辊12b提供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和层厚调节装置130,以便将透光树脂材料从树脂层形成装置120施加到加压辊12b的表面上,从而形成透明树脂层,同时通过层厚调节装置130调节透明树脂层的层厚度。因此,通过将透明树脂层从加压辊12b转印并将树脂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同时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81定影在记录介质82的表面上,而使柱状透镜结构形成在记录介质82的一侧上,该侧与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81的侧相对。因此,能够提供节省空间的定影装置,这将不会导致设备体积庞大且可在不使调色剂图像质量产生任何劣化的情况下容易地形成柱状图像。
[0182]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用于控制定影单元12的操作的控制器140包括: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透光树脂材料从树脂层形成装置120喷射的量的喷射控制功能141;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来控制施压器132的运动以控制加压辊12b和层厚调节器131之间的间隙的间隙控制功能142;以及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控制定影捏合部12c处的温度的定影捏合温度控制功能143。因此,能根据记录介质82的厚度形成具有最佳厚度的柱状透镜110。
[0183] 虽然采用其中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但只要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定影装置,则本发明可被开发为任何其他图像形成设备等,而不是仅限于具有上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复印机。
[018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组合适当改进的技术手段获得的实施方式都将涵盖于本发明的技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