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77111.0

文献号 : CN1024905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闽榕李予温李晨星

申请人 : 李予温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书籍印制领域,涉及一种纸质图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包括封面(1)、封底(4)、书脊(6)和书页(3),还包括电子芯片(2),电子芯片(2)植入在封面(1)或封底(4)或书脊(6)里面,电子芯片(2)为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通过数据线(7)与书脊(6)上设有USB接口(5)连接为一体,USB接口(5)固定在书脊(6)的上端或下端。本发明将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书的优点兼收并蓄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书籍印制出版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

1.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包括封面(1)、封底(4)、书脊(6)和书页(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芯片(2),电子芯片(2)植入在封面(1)或封底(4)或书脊(6)里面,所述电子芯片(2)为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包括阅读器和标签;所述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为无线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阅读器为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设计为固定式;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ID防伪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和标签上均有天线,用以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所述阅读器包括:-电子图书模块,用以储存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图书电子文本、语音录音、视频图像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辅读资料、动漫和游戏,具有读取、电子批注/摘录、下载、书签、内容比对、编辑、有声朗读和视频播放的功能;

-ID编码,用以储存图书唯一的ID防伪码、出版信息、图书序列代码和流通信息,具有只读的功能;

-电子书包模块,具有听朗读/纠正发音/听写练习、趣味作业/网络作业、辅导教学和网上互动教学的功能;

所述标签包括:

-防伪安全模块,所述防伪安全模块为防伪电子标签,用以写入与ID防伪码相对应的隐秘信息密钥,保证验证过程的唯一性,确保书籍的防伪有效性;

-防盗版安全模块,电子芯片(2)中预先写入的所有文本均为加密文本,读者只可直读或添加批注,没有修改原文和下载粘贴全文权限,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防伪电子标签被撕开时,射频信号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ID编码模块被读取,对图书进行防伪查询和正版认证;

所述阅读器为生物材料阅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面(1)或封底(4)或书脊(6)有夹层,电子芯片(2)固定在封面(1)或封底(4)或书脊(6)的夹层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书脊(6)上设有USB接口(5),USB接口(5)固定在书脊(6)的上端或下端,与电子芯片(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芯片(2)连接在数据线(7)的一端上,数据线(7)的另一端与USB接口(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阅读器为钴基合金阅读器、钛及钛合金阅读器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阅读器。

说明书 :

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书籍印制领域,涉及一种纸质图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

背景技术

[0002] 千百年来,人们所阅读的都是传统印刷技术印制出的纸质书籍。1900多年前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公元4世纪,廉价而轻便的纸张逐渐代替了价格昂贵的缯帛和笨重的竹木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唐代初期,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公元11世纪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5世纪又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创新出了套色印刷技术。印刷术的发明,使手工抄写变为机械复制,开启了书籍复制的新方式,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拓展了知识传播速度和广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0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针对传统纸型图书较大较重、不便携带和随时随地阅读的不足,运用网络技术发明了网络阅读和电子书,使人们能够不携带纸质图书就能够方便地进行阅读。现在,图书已由过去单一的纸质发展为纸质图书、纸质图书加数字光盘、电子书等多种形式。网络技术网络阅读的普及和电子书高调进入图书市场,使国民的阅读习惯受到深深地影响和改变。
[0004] 但是,网络阅读和电子书与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便于在书上进行批注,不便于对所阅读过的重要内容按批注进行前后查找,不便于同时对书籍中的数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不便于将不同的书籍中相同的重要内容同时展现进行比较研究,这些都使电子书的有用性受到了明显制约。正是由于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书各有不足,不能互相取代,决定了尽管网络技术网络阅读的普及和电子书市场日益扩大,传统的纸质图书不会就此湮灭。
[0005] 另外,近年来,盗版图书已成为困扰出版业者的突出问题。从盗版的对象看,盗版图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武侠小说、名人传记等文艺类图书,其侵权领域已扩展到任何有读者市场潜力的书籍,包括教材教辅、辞书、工具书、法律、经济等各类图书。盗版书的存在,严重的扰乱了图书出版业的正常秩序。目前,市场上盗版书和畅销正版书的比例至少是1∶1。据保守估计,盗版给全国出版业每年造成的损失达十多亿元,侵占合法利润在三亿元以上。
[0006] 农村市场的图书盗版问题更为突出。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于城市盗版图书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一大批盗版图书却因此大量涌入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图书市场,这使得本来就很不景气的农村图书市场更加混乱。一方面,由于盗版图书价格低廉,很容易占领消费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的农村图书市场,挤占正版图书的市场份额,使出版社遭受严重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盗版图书质量低劣,传播的谬误信息还会对农村读者造成误导,尤其是农业科学类的图书如果出现差错,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图书的变革及防伪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电子技术实现原理是:出版商首先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电子文本、语音录音、视频图像等必要信息,写入电子芯片(ID)中。所有信息包括防伪码、出版信息、图书序列代码、流通信息等,均是通过硬件或软件算法进行加密写在芯片中,这个ID 在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中是唯一的。芯片被制作成电子图书并附加电子防伪标签,使它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电子标签“被迫”与商品分离时,或包装被打开时,图书或包装的“完整性”被破坏,图书被认为已被“消费”,防伪结束。在上述环节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证此ID 验证过程是不可伪造和篡改的。这样,在图书从出版、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中,都只有一个被唯一ID 标识的拥有唯一验证手段的图书存在,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电子标签的识别ID 数据是只读的,不可更改。为了防止造假者使用废弃的防伪电子芯片ID 伪造电子标签,在防伪标签中还可以写入一个与ID 关联的也具有唯一性的隐秘信息“密钥”,用于鉴别验证过程的唯一性。防伪标签ID 唯一,芯片中隐秘验证信息唯一以及严格的加密认证机制,可使防伪技术长期有效。流通过程的数据写入是不可修改的芯片中流通数据的参数,必须与官网数据库的流通数据相符。同时,由于出版商对自己采购的所有芯片都录入了产品的数据库,其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物流过程都会一一对应记录在产品的防伪芯片中,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为图书的防伪提供了保障措施。
[0008] 本发明采用先进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确保图书具有全球唯一ID编码以达到防伪功能。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0009]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 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 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以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 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 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0010]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0011] 本发明所使用的芯片既具有RFID的读写功能又具有USB接口的数据传输功能。出版商在制作图书的同时将电子芯片事先植入图书内部,在完成图书包装后,将图书的生产信息,作者的创作信息,图书的识别码、出版编号、包装时间、入库和出库时间、销售目的地等相关的技术和流通信息,以及出版商的宣传资料等写入加密防伪芯片。在进入流通领域后,经销商可以通过继续写入到货及再次销售的时间信息。所有信息的写入具有不可复制和修改性质,该编码对应产品的出厂序列码。其优点在于:每个标签有一个唯一的ID 号码,此唯一ID 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 中的,无法修改、难以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
阅读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该接口消费者可以连接电脑或手机读取相关信息,不具有修改生产及流通领域已写入数据的功能),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电子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等。由于事先将电子芯片预先植入图书中,并在图书出版、封装包装、入库及销售环节等各类产品信息依次写入防伪芯片中。该产品的所有信息都会与出版商的产品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一一对应。读者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了解图书的相关信息。用于本发明书籍的电子芯片不仅具备信息容量大,防复制、抗毁损、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识别简单”和“极难仿制”的有效的防伪属性。电子芯片中的防伪技术是以全新的构思理念,综合传统防伪的多种精华为基础,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的优越特性,利用RFID和GSM通信及互联网,对读写器和商品编码进行双重认证的防伪验证机制,来实现产品的身份识别与认证、防伪等功能,加之其全球唯一的芯片ID编码技术,为图书的防伪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作用。
[0012] 图书是传承历史的载体,是人们学习知识的工具,也是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千百年来,人们所阅读的都是传统印刷技术印制出的纸质图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网络阅读的普及和电子书高调进入图书市场,电子书和传统纸型图书各自的优缺点,决定了不可能出现两者中有一者独霸市场的现象,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书相互融合将成为未来图书印制、出版发展的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将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书的优点和长处结合起来,在既保留传统纸质图书,又将传统图书的内容以数字化、语音化、视频化的形式存储到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上,同时在芯片中加以数字化的防伪信息,然后将其植入传统印刷出版书籍的书脊(或精装书籍的封面或封底)中,并在书脊的底部或顶部留有读取数据的USB专用接口。
[0014] 本发明制作的图书具有纸质、音频、视频“三维”特点,不仅可以“读”文字,而且可以“听”朗读、看视频,是一种与以往任何形式都完全不同的全新概念的“图书”,能够方便读者的批注、文献下载、书签管理、查阅背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等。用户既可以用传统的方式阅读图书,也可以将图书用USB连接线接入电脑、手机或其它有USB专用接口的视听电子设备中进行阅读、阅看和阅听。丰富的检索功能和方便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从多种角度对文献进行检索,有效地降低读者在传统阅读中遇到的诸多不便,增加读者在阅读中的人机互动乐趣。
[0015] 本发明的防伪技术既吸取了传统商标防伪的设计特点,又具有现代防伪技术的时代特征,还使用了电子信息高难度的工艺方式制造,和全流通领域的过程追踪监控,使其每一本图书都具有出厂唯一性、产地识别性、流通可追溯性、首次包装开启可记录性等特性,从而达到图书真正的防伪目的,切实保护读者、作者、出版社、和经销商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0016] 本发明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出版商和经销商通过数据后台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出版企业在生产管理及营销端需求的有效结合,一码多用,降低成本。
[0017] 本发明的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和书页,还包括电子芯片,电子芯片植入在封面或封底或书脊里面。
[0018] 作为优选,所述的封面或封底或书脊有夹层,电子芯片固定在封面或封底或书脊的夹层里面。
[0019] 作为优选,所述的书脊上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固定在书脊的上端或下端,且与电子芯片相连接。
[0020]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芯片为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
[0021]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芯片连接在数据线的一端上 ,数据线的另一端与USB接口连接。
[0022] 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为无线系统,无线系统包括一个阅读器和一个标签,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阅读器为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ID防伪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和标签上均有天线,用以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0023] 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包括阅读器和标签,所述的阅读器包括:
[0024] - 电子图书模块,用以储存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电子文本、语音录音、视频图像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辅读资料、动漫和游戏,且具有读取、电子批注/摘录、下载、书签、内容比对、编辑、有声朗读和视频播放的功能;
[0025] - ID编码模块,用以储存图书唯一的ID防伪码、出版信息、图书序列代码和流通信息,且具有只读和只写的功能;
[0026] - 电子书包模块,具有听朗读/纠正发音/听写练习、趣味作业/网络作业、辅导教学和网上互动教学的功能;
[0027] 所述的标签包括:
[0028] - 防伪安全模块,所述的防伪安全模块为防伪电子标签,用以写入与ID防伪码相对应的隐秘信息密钥,保证验证过程的唯一性。
[0029] - 防盗版安全模块,芯片中预先写入的所有文本均为加密文本,读者只可直读或添加批注,没有修改原文和下载粘贴全文权限,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0030]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盗电子标签被撕开时,射频信号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ID编码模块被读取,对图书进行防伪查询和正版认证。
[0031] 作为优选,所述的阅读器为生物材料阅读器,所述的生物材料阅读器是以翻译的手段,翻译的手段是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序列,控制无线信号的转录,信号衰减的同时转录出新的信号进行加强,以达到无衰减状态,使用稳定性高,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可持续50年无衰减期。其原理及功能展示如图3所示。
[0032] 作为优选,所述的生物材料阅读器为钴基合金阅读器、钛及钛合金阅读器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阅读器。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4] 1、本发明正是将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书的优点兼收并蓄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既提升传统图书的阅读品味,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了电子书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利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实现图书防盗版功能的新型图书。
[0035] 2、本发明通过将教辅材料的内容置入电子芯片,可以省去纸质教辅材料,达到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和书包重量的目的,特别适合教材的使用与推广。
[0036] 3、本发明中每个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都有自己的唯一的ID编码,通过全球唯一ID实现防伪,做到一件商品的防伪标识一个身份码,每一个防伪标识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转移使用。减少不法商人的假冒行为,增强企业品牌形象。安全可靠性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防伪识别特征具有不可复制,只要进入出版公司官网,都可以确认书籍的生产及流通环节的过程与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使用便捷方便,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话等方式进行便捷的识别。技术安全,保密性好,使用成本低,可以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电子芯片使用稳定性高。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可持续保持数十年无衰减期。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本发明所述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本发明所述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的电子芯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是本发明所述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的原理和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1] 实施例1
[0042] 带有电子书功能的纸质图书,如图1所示:包括封面1、封底4、书脊6和书页3,还包括电子芯片2,电子芯片2植入在封面1里面。封面1有夹层,电子芯片2固定在封面1的夹层里面。
[0043] 书脊6上设有USB接口5,USB接口5固定在书脊6的下端,通过数据线7与电子芯片2相连接。
[0044] 电子芯片2为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为无线系统,无线系统包括一个阅读器和一个标签,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阅读器为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ID防伪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和标签上均有天线,用以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包括阅读器和标签,阅读器包括:电子图书模块、ID编码模块和电子书包模块,标签包括:防盗安全模块。阅读器为生物材料阅读器,使用稳定性高,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可持续50年无衰减期。生物材料阅读器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阅读器,是以翻译的手段,翻译的手段是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序列,控制无线信号的转录,信号衰减的同时转录出新的信号进行加强,以达到无衰减状态。
[0045] 出版商在制作图书的同时将电子芯片2事先植入图书内部,出版商首先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电子文本、语音录音、视频图像等必要信息作为电子图书模块写入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阅读器中。然后将电子书包模块的一些控件写入安装。在完成图书包装后,将图书的ID防伪码、图书序列代码、出版信息(包括图书的生产信息、作者的创作信息、出版编号、包装时间)、流通信息(包括入库和出库时间、销售目的地等,以及出版商的宣传资料)等信息作为ID编码模块通过硬件或软件算法进行加密写在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阅读器中,在进入流通领域后,经销商可以通过继续写入到货及再次销售的时间信息。所有信息的写入具有不可复制和修改的性质,该ID编码对应图书的出厂序列代码。 最后将与ID防伪码相对应的隐秘信息密钥作为防盗安全模块写入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标签中,贴在图书表面上,保证验证过程的唯一性。
[0046] 由于事先将电子芯片预先植入图书中,并在图书出版、封装包装、入库及销售环节等各类产品信息依次写入防伪芯片中。这个ID 在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中是唯一的。此ID 验证过程是不可伪造和篡改的。这样,在图书从出版、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中,都只有一个被唯一ID 标识的拥有唯一验证手段的图书存在,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电子标签的识别ID 数据是只读的,不可更改。为了防止造假者使用废弃的防伪电子芯片ID 伪造电子标签,在防伪标签中还可以写入一个与ID 关联的也具有唯一性的隐秘信息“密钥”,用于鉴别验证过程的唯一性。防伪标签ID 唯一,芯片中隐秘验证信息唯一以及严格的加密认证机制,可使防伪技术长期有效。流通过程的数据写入是不可修改的芯片中流通数据的参数,必须与官网数据库的流通数据相符。同时,由于出版商对自己采购的所有芯片都录入了产品的数据库,其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物流过程都会一一对应记录在产品的防伪芯片中,这就从另一个方面为图书的防伪提供了保障措施。每个标签有一个唯一的ID 编码,此ID 编码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 中的,无法修改、难以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消费者只能通过连接电脑或手机读取相关信息,不能修改已写入的信息,保证射频识别RFID电子芯片自身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电子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利用算法实现安全管理;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确保认证过程的唯一性。该产品的所有信息都会与出版商的产品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一一对应。读者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了解图书的相关信息。用于本发明书籍的电子芯片不仅具备信息容量大,防复制、抗毁损、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识别简单”和“极难仿制”的有效的防伪属性。电子芯片中的防伪技术是以全新的构思理念,综合传统防伪的多种精华为基础,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的优越特性,利用RFID和GSM通信及互联网,对读写器和商品编码进行双重认证的防伪验证机制,来实现产品的身份识别与认证、防伪等功能,加之其全球唯一的芯片ID编码技术,为图书的防伪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作用。
[0047] 防盗电子标签被撕开时,射频信号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ID编码模块被读取,对图书进行防伪查询和正版认证。读者购书时不需具备任何防伪防盗版的常识或者连接任何设备,只需揭开电子防伪标签,即可在无线的状态下完成防伪查询和正版认证。
[0048] 消费者只要将购买到的具有电子芯片的书籍,既可以当做普通的纸质图书来阅读,也可以通过UBS数据线接入电脑、手机或其它有UBS专用接口的视听设备中,就可以实现人、书、机三则互动的全新阅读方式,体会本发明为读者带来听、看、读的三维互动模式。另外,除了阅读以外,还可以在联网的情况下,听朗诵、对发音、回答提问、作趣味作业和查询辅导材料,提高学生课后的学习乐趣尤其是学习外语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实现学生的无纸化作业,学生只要通过将教材与电脑连接起来,就可在电脑上完成课后的作业,并将作业保存于电子芯片中。在保存作业的同时,电脑还可以将作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往教师的邮箱。
[0049] 本发明是在综合传统图书与电子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联网的发展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而研发的一种既具有电子书的功能,又具有全球惟一ID编码防伪技术的图书。具有纸质、音频、视频“三维”特点,不仅可以“读”文字,而且可以“听”朗读、看视频,是一种与以往任何形式都完全不同的全新概念的“图书”,能够方便读者的批注、文献下载、书签管理、查阅背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等。既具有丰富的检索功能和方便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从多种角度对文献进行检索,有效地降低读者在传统阅读中遇到的诸多不便,增加读者在阅读中的人机互动乐趣,同时还利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实现图书防盗版功能,展示了纸质图书印制、出版的新方向, 在书籍印制出版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50] 本发明既适合于图1所展示的基本构成,也可以做成书夹式的护套,按图1的方式将电子芯片植入书夹的相应部位,然后将普通的图书套入其中进行使用。
[005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具有组合灵活的特点,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