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10333348.9

文献号 : CN1025099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鸿运李胡彬

申请人 :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其包括有插接部与底座,该插接部可活动式安装于底座上,并于该底座中设置有使插接部自动复位的弹片,该弹片自由端紧贴于插接部外壁上。藉此,通过将插接部安装于一底座上,并于底座中设置有插接部插拔后使其复位的弹片,使连接器于插拔时插接部可进行活动以调节自身位置与另一设备上接口对正,实现浮动对接。从而,该自适应性连接器结构简单,能够于两连接器同时插拔时,通过自身结构特点保持与接口良好结合与脱离,避免了连接器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器工作稳定性,并减少了使用者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

1. 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插接部与底座,该插接部可活动式安装于底座上,该底座包括上座体与下座体,于上座体上设置有一方孔,上述插接部安装于该方孔中,该方孔与插接部之间有空隙,并于该上座体侧壁上设置有使插接部自动复位的弹片,该弹片自由端紧贴于插接部外壁上;该插接部内设置有插接端子,该插接端子包括接触部、延伸部和导通部,于底座下部设置有弹性端子,该弹性端子包括顶压部、固定部和焊脚部,该顶压部弹性抵于上述插接端子之导通部上,与插接端子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之前后侧壁外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该限位板与前后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用于防止上座体因外力而向外扩张的限位槽,上座体前后侧壁嵌入于该限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之导通部为平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内设置有固定槽,上述弹性端子之固定部嵌入于该固定槽中,弹性端子之焊脚部置于固定槽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一端子座上形成一端子模块,该端子模块插装于一绝缘本体中,该端子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凸块,该绝缘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位,前述第一凸块嵌入于该第一凹位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下端安装有一尾塞,该尾塞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凸块,于绝缘本体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凹位,前述第二凸块嵌入于该第二凹位中,并前述插接端子之导通部固定于尾塞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外部套接有一屏蔽外壳,该屏蔽外壳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臂,该弹臂包括有一凹部和位于该凹部两侧的触点,该凹部抵于前述绝缘本体下端两侧,该两触点分别顶靠于前述上座体内壁上。

说明书 :

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目前广泛使用于个人电脑周边产品的一种热插拔传输介面,该介面在不需要重新开机的情况下即与硬体连接进行资料传输,具有传输性能好的特性,1988年时第一代USB1.1传输介面被推出,2000年英特尔则发表USB2.0的正式规格,借此也扩展了可以使用USB传输介面的电脑周边产品种类,如移动硬盘、打印机和鼠标等。
[0003] 随着连接器的广泛使用,其功能也渐趋完善,逐步实现多功能利用,如于设备上设置两个连接器同时插拔以实现信号快速传输或同时传输多种信号,然而,当设备面板上两并排设置的连接器同时于另一设备上插拔时,由于插拔时力度不均,角度误差及设备上两接口间距误差所导致的连接器与设备上接口接触不良,导致连接器不能实现多功能使用。因此,应对现有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两设置于同一面板上的连接器在同时于另一设备上插拔时,由于插拔时力度不均,角度误差及设备上两接口间距误差所导致的连接器接触不良,不能实现连接器多功能使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自适应性连接器,其包括有插接部与底座,该插接部可活动式安装于底座上,并于该底座中设置有使插接部自动复位的弹片,该弹片自由端紧贴于插接部外壁上。
[000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方孔,上述插接部安装于该方孔中,并该方孔与插接部之间有空隙。
[000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上座体与下座体,上述方孔设置于该上座体上,上述弹片设置于该上座体侧壁上。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之前后侧壁外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该限位板与前后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用于防止上座体因外力而向外扩张的限位槽,上座体前后侧壁嵌入于该限位槽中。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部内设置有插接端子,该插接端子包括接触部、延伸部和导通部,其中该导通部为一平板状;于底座下部设置有弹性端子,该弹性端子包括顶压部、固定部和焊脚部,该顶压部弹性抵于上述插接端子之导通部上,与插接端子导通。
[001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内设置有固定槽,上述弹性端子之固定部嵌入于该固定槽中,弹性端子之焊脚部钩置于固定槽外部。
[00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一端子座上形成一端子模块,该端子模块插装于一绝缘本体中,该端子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凸块,该绝缘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位,前述第一凸块嵌入于该第一凹位中。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下端子安装有一尾塞,该尾塞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凸块,于绝缘本体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凹位,前述第二凸块嵌入于该第二凹位中,并前述插接端子之导通部固定于尾塞后端。
[001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外部套接有一屏蔽外壳,该屏蔽外壳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弹臂,该弹臂包括有一凹部和位于该凹部两侧的触点,该凹部抵于前述绝缘本体下端两侧,该两触点分别顶靠于前述上座体内壁上。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插接部安装于一底座上,并于底座中设置有插接部插拔后使其复位的弹片,使连接器于插拔时插接部可进行活动以调节自身位置与另一设备上接口对正,从而,使连接器与另一设备上接口浮动对接。藉此,该自适应性连接器结构简单,能够于两连接器同时插拔时,通过自身结构特点保持与接口良好结合与脱离,避免了连接器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器工作稳定性,并减少了使用者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6]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插接部分解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屏蔽外壳立体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端子模块与弹性端子导通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上座体立体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下座体立体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识说明:
[0026] 10、插接部 11、屏蔽外壳
[0027] 111、容置空腔 112、弹臂
[0028] 1121、凹部 1122、触点
[0029] 12、绝缘本体 121、端子槽
[0030] 122、第一凹位 123、第二凹位
[0031] 13、端子模块 131、端子座
[0032] 1311、第一凸块 132、插接端子
[0033] 1321、接触部 1322、延伸部
[0034] 1323、导通部 14、尾塞
[0035] 141、第二凸块 20、底座
[0036] 21、上座体 211、方形孔
[0037] 212、弹片 2121、自由端
[0038] 213、固定脚 214、扣孔
[0039] 22、下座体 221、固定槽
[0040] 222、扣孔 223、限位板
[0041] 224、限位槽 23、弹性端子
[0042] 231、顶压部 232、固定部
[0043] 233、焊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发明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有插接部10与底座20。
[0045] 该插接部10可活动式安装于底座20上,其包括有屏蔽外壳11、绝缘本体12、端子模块13和尾塞14。
[0046] 该屏蔽外壳11上设置有一容置空腔111,于屏蔽外壳11两侧壁上分别向垂直于屏蔽外壳11方向双向延伸设置有一弹臂112,该弹臂112包括有一凹部1121和位于该凹部1121两侧的触点1122,其中,该弹臂112上凹部1121抵于上述绝缘本体12下端,其目的为当拔插连接器时,依靠弹臂112弹力使插接部10保持稳定,不产生晃动,并该弹臂112的弹力可使插接部10恢复至初始状态,有着较好的插拔手感,并该弹臂112不论产品处于什么状态下均可很好的与上述底座20接触,使其达到很好的接地效果,实现屏蔽功能。
[0047] 该绝缘本体12安装于前述屏蔽外壳11中,其包括有一端子槽121,于该端子槽12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凹位122;于该端子槽121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凹位
123。
[0048] 该端子模块13插装于前述绝缘本体12之端子槽121中,其包括一端子座131和镶嵌成型于该端子座131上的端子组,并于该端子座13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上述绝缘本体12上第一凹位122相匹配的第一凸块1311,该端子模块13通过该第一凸块1311嵌入前述第一凹位122中,以使其固装于绝缘本体12中,并该端子组包括有复数个插接端子132,该插接端子132包括接触部1321、延伸部1322和导通部1323,其中该导通部1323呈90°折弯的平板状,以确保当连接器于摆动或移动的过程中,插接端子132之导通部1323与弹性端子23能良好接触。此外,该插接端子132之接触部1321向下弯曲,以钩挂住绝缘本体12,以保证插接端子132弹高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的与插座连接器接触,以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0049] 该尾塞14安装于前述绝缘本体12后端,于该尾塞14两侧壁上分别横向延伸设置有一与前述绝缘本体12中第二凹位123相匹配的第二凸块141,该尾塞14通过该第二凸块141与第二凹位123的配合,以使其固装于绝缘本体12后端,并前述插接端子132之导通部1323固定于该尾塞14后端。
[0050] 该底座20包括上座体21、下座体22和安装于下座体22上的弹性端子23,其中,该上座体21之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大于前述屏蔽外壳11周缘的方形孔211,前述插接部10安装于该方形孔211中,并于上座体21四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插接部10拔插后复位的弹片212,该弹片212上自由端2121紧贴于插接部10外壁上,于上座体21侧壁下端延伸设置有用于将底座20固定于面板上的固定脚213,并于上座体21侧壁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扣孔214;
[0051] 该弹性端子23安装于插接端子132下方,其包括有顶压部231、固定部232和焊脚部233,该顶压部231弹性抵于上述插接端子132之导通部1323上,与插接端子132导通,该插接部10内部通过插接端子132与弹性端子23的接触以实现连接,弹性端子23的良好的弹性性能确保了插接端子132与弹性端子23的良好接触;并该弹性端子23呈双向分布,使其接触受力呈对称性,且避免因Pitch过小而导致的焊接短路。并该弹性端子23之固定部232及焊脚部233安装于前述底座20中;
[0052] 该下座体22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槽221,上述弹性端子23之固定部232嵌入于该固定槽221中,弹性端子23之焊脚部233置于固定槽221外部,于下座体22侧壁四角分别设置有与上座体21上扣孔214相匹配的扣块222,该扣块222扣于扣孔214中,并于下座体22两前后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板223,该每个限位板223分别与前后侧板形成一限位槽224,上述上座体21之前后侧板分别嵌入于该限位槽224中,以防止其受力向外扩张变形。
[0053] 此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弹片212为朝下设置,也可实现使连接器插拔后使插接部10复位的功能。
[0054]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插接部安装于一底座上,并于底座中设置有插接部插拔后使其复位的弹片,使连接器于插拔时插接部可进行活动以调节自身位置与另一设备上接口对正,从而,使连接器与另一设备上接口浮动对接。藉此,该自适应性连接器结构简单,能够于两连接器同时插拔时,通过自身结构特点保持与接口良好结合与脱离,避免了连接器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器工作稳定性。并减少了使用者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