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层叠体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180003858.8

文献号 : CN1025108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本真之中村洋平武藤国昭住友泰文

申请人 : 新塔克化成株式会社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面粘合片,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35万~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 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和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均为用交联剂进行交联之前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10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5.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6.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35万~

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所述双面粘合片。

7.一种透明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一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 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二透明基材是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在第一粘合剂层的与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为主要成分,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

200万,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所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用交联剂进行交联之前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10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5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12.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13.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3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所述双面粘合片。

14.一种透明层叠体,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三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构成。

说明书 :

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

层叠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粘合剂层的内部不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片、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双面粘合片的透明层叠体。
[0002] 本申请根据于2010年8月5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176479号、于2010年12月22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286642号以及于2011年2月1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028395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0003] 双面粘合片被用于各种构件之间的粘接。其中,粘合剂层的内部不具有基材的双面粘合片由于可获得透明性而被用于光学部件之间的粘接,例如被用于粘接制造触摸屏时的定位输入装置与配置在该定位输入装置的前面一侧的前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双面粘合片还被用于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配置在其下侧的图像显示面板(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0004] 作为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的光学部件的基材、前面板,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由于光学特性优异而被广泛使用。
[0005] 此外,在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液晶面板时,双面粘合片会被贴附在构成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的基材上。作为偏振片的基材,广泛使用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
[0006] 现有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7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 然而,通常会在借助于双面粘合片将光学部件粘接在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上之后实施加热处理,此时,在使用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的情况下,有时会从这些基材产生气体。如果该气体积存在聚碳酸酯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与双面粘合片之间,则会发生所谓的“膨胀”。此外,使用在偏振片中的三醋酸纤维素片会由于环境的湿度变化而放出水分。
[0011] 因此,在通过双面粘合片粘接定位输入装置与构成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的三醋酸纤维素片时,有时会由于所放出的水分而在三醋酸纤维素片与双面粘合片之间发生“膨胀”。
[0012] 内聚力高的粘合剂被认为不容易发生“膨胀”。然而,在借助于由所述粘合剂构成了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来贴合聚碳酸酯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中的任一种与由热伸缩率不同的原材料构成的光学构件时,粘合剂的内聚力非常高而不容易变形,因此有时会由于加热处理而发生卷曲。
[0013] 另一方面,双面粘合片有时根据触摸屏的构件的大小实施冲切加工,使用不会因加热处理而发生卷曲的这种内聚力低的粘合剂时,由于粘合剂在裁断刀片上的附着等而时常发生加工上的问题。
[0014] 基于这种情况,需要能够防止膨胀的发生、不容易发生卷曲、冲切加工时的操作性优异的双面粘合片。
[0015] 此外,双面粘合片所贴附的面并不一定是平面状,有时也可形成有凹凸。因此,需要双面粘合片具有凹凸追随性以便对凹凸面也可无间隙地密合。
[0016]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平均分子量大的粘合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粘合剂来提高内聚力时,变得容易防止膨胀。然而,使用平均分子量大的粘合剂时,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涂布液的粘度容易变高,因此有时将涂布液浓度降低。将涂布液浓度降低时,变得难以涂布得较厚,因此粘合剂层会变薄,而粘合剂层越薄,凹凸追随性越低,在将热伸缩率不同的原材料彼此贴合时存在容易发生卷曲的倾向。
[001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抗膨胀性、抗卷曲性能、冲切加工性和凹凸追随性均优异的双面粘合片、以及具有该双面粘合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和透明层叠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有用的制造方法。
[001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9]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做出的,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0020] [1]一种双面粘合片,其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设置在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
[0021] [2]根据[1]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35万~80万。
[0022] [3]根据[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100倍。
[0023] [4]根据[3]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500μm。
[0024] [5]根据[3]或[4]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0025] [6]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0026] [7]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6]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
[0027] [8]一种透明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一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二透明基材是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
[0028] [9]根据[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在第一粘合剂层的与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前述第三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为主要成分,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0029] [10]根据[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是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5~100倍。
[0030] [11]根据[10]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500μm。
[0031] [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合片,其中,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0032] [13]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其在[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剥离片。
[0033] [14]一种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13]所述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
[0034] [15]一种透明层叠体,其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9]所述的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三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构成。
[0035] 发明的效果
[0036]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抗膨胀性、抗卷曲性能、冲切加工性和凹凸追随性均优异的双面粘合片、以及具有该双面粘合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和透明层叠体。在该透明层叠体中,双面粘合片以高密合性与透明基材的凹凸面密合。
[003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对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有用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39]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0]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1]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2]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3]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4] 附图标记说明
[0045] 11透明层叠体
[0046] 110双面粘合片
[0047] 111第一粘合剂层
[0048] 112第二粘合剂层
[0049] 120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050] 130a第一剥离片
[0051] 130b第二剥离片
[0052] 140第一透明基材
[0053] 141绝缘性基材
[0054] 142导电层
[0055] 143电极
[0056] 150第二透明基材
[0057] 21透明层叠体
[0058] 210双面粘合片
[0059] 211第一粘合剂层
[0060] 212第二粘合剂层
[0061] 213第三粘合剂层
[0062] 220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063] 230a第一剥离片
[0064] 230b第二剥离片
[0065] 240第一透明基材
[0066] 241绝缘性基材
[0067] 242导电层
[0068] 243电极
[0069] 250第二透明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双面粘合片110>
[0071] 对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72]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110具有第一粘合剂层111和接触第一粘合剂层111的一侧的面111a而设置的第二粘合剂层112。
[0073] <双面粘合片210>
[0074] 对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75] 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210具有第一粘合剂层211、接触第一粘合剂层211的一侧的面211a而设置的第二粘合剂层212、和接触第一粘合剂层211的与第二粘合剂层212侧相反一侧的面211b而设置的第三粘合剂层213。
[0076] (第一粘合剂层111)
[0077] 第一粘合剂层111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
[0078]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是丙烯酸类聚合物被交联剂交联而得到的物质。此外,“主要成分”是指相对于粘合剂层整体为50质量%以上。
[0079] 进而,在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这一点上,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111整体的比率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0080] (第一粘合剂层211)
[0081] 第一粘合剂层211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为主要成分。
[0082]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是丙烯酸类聚合物被交联剂交联而得到的物质。此外,“主要成分”是指相对于粘合剂层整体为40质量%以上。
[0083] 进而,在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这一点上,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211整体的比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0084] [丙烯酸类聚合物]
[0085] 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具有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和交联性单体单元的聚合物。
[0086] 在此,“单体单元”是构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丙烯酸单体”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此外,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是不具有交联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交联性单体是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交联性单体只要可与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聚合,则可以是丙烯酸单体也可以是非丙烯酸单体,但优选为丙烯酸单体。
[0087] 作为交联性基团,可列举出羧基、羟基、氨基、环氧基、缩水甘油基等。
[0088] 作为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例如可列举出将(甲基)丙烯酸的羧基的氢原子被烃基置换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该烃基的碳数优选为1~18,更优选为1~8。该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只要不含交联性基团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
[0089] 作为该(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90] 另外,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表示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双方。
[0091] 在这些当中,从粘接性方面来看,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酯是优选的。
[0092] 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可列举出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含羟基共聚性单体单元、含氨基共聚性单体单元、含缩水甘油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含羧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Glutaconic acid)等α,β-不饱和羧酸、其酸酐等。
[0093] 作为含羟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单(乙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单、二或聚)亚烷基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单己内酯等(甲基)丙烯酸内酯。
[0094] 作为含氨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
[0095] 作为含缩水甘油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
[0096] 在这些当中,从粘合性、交联性和聚合性、以及透明导电膜中使用的掺锡氧化铟、电磁波屏蔽体中使用的铜等金属的腐蚀性小的方面来看,含羟基共聚性单体是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是更优选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是特别优选的。
[0097] 此外,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酸性会变强,因此如果接触掺锡氧化铟膜、金属膜等具有腐蚀性的膜,则会腐蚀这些膜。因此,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其含量优选低于0.5质量%,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
[0098] 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交联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5~10质量%。如果交联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充分进行交联,能够使抗膨胀性、冲切加工性能进一步提高,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确保足够的粘合力、凹凸追随性能、抗卷曲性能。
[0099] 另外,在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酸性会变强,因此如果接触掺锡氧化铟膜、金属膜等具有腐蚀性的膜,则会腐蚀这些膜。因此,在图1中,该双面粘合片110用于与具有腐蚀性的膜接触的用途,在第二粘合剂层112中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0.5质量%,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此外,作为双面粘合片110整体,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1.0质量%。此外,在图4中,该双面粘合片210用于与具有腐蚀性的膜接触的用途,在第二粘合剂层212或第三粘合剂层213中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0.5质量%,更优选完全不含有该单体单元。此外,作为双面粘合片210整体,从抗腐蚀性方面来看,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共聚性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低于1.0质量%。
[0100] 此外,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具有除非交联性丙烯酸单体单元和交联性单体单元以外的其他单体单元。作为其他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等。
[0101] 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5~10质量%。如果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容易地调整物性,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防止由经时劣化导致的黄变等。
[0102] [交联剂]
[0103] 作为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在这些交联剂当中,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由于能够容易地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因而是优选的。尤其,丙烯酸类聚合物仅含有含羟基共聚性单体单元作为交联性单体单元时,考虑到羟基的反应性,优选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
[0104]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作为环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等。交联剂的含量优选根据所期望的粘接物性而适当选择。
[0105] [分子量]
[0106] 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优选为35万~80万,更优选为40万~70万。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低于前述下限值时,无法表现足够的内聚力,有时耐久性变差,超过前述上限值时,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受损。
[0107] 此外,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分散度(质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6以下。
[0108] 如果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分散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分子量低于10万的低分子成分变少,内聚力提高,耐久性提高。
[0109] 另外,本发明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各自是用交联剂进行交联之前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该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进行测定并以聚苯乙烯为基准求得的值。后述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和分散度也同样。
[0110] [添加剂]
[0111] 此外,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抗氧化剂、金属防腐蚀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化合物等光稳定剂、填充剂等其他添加剂。
[0112] 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出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内酯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等。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113] 作为金属防腐蚀剂,从与粘合剂的相溶性、效果高来看,优选苯并三唑系树脂。
[0114]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列举出松香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苯并呋喃-茚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酚系树脂、石油树脂等。
[0115] 作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巯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例如巯基取代烷氧基低聚物等)等。
[0116]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等。尤其,紫外线吸收剂由于有时会因渗出而发生被粘物污染、粘合力降低,因此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时,优选添加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
[0117] 这些添加剂的配混量根据所使用的第一粘合剂层而不同,相对于100质量份第一粘合剂层,一般优选为0.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05~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1~3质量份。
[0118] 此外,作为添加剂,还可以通过使用含氮鎓盐、含锍盐、或含鏻盐等的离子性液体,优选使用选自由下述式(A)、(B)、(C)和(D)组成的组的离子性盐,从而赋予粘合剂抗静电性。离子性盐在25℃下呈液体或固体状。
[0119]
[0120] [式(A)中的R1表示碳数4~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数1~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其中,氮原子含有双键时,没有R3。式(B)中的R4表示碳数2~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5、R6和R7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数1~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
[0121] 式(C)中的R8表示碳数2~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9、R10和R11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数1~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式(D)中的X表示氮、硫或磷原子,R12、R13、R14和R15相同或不同,表示碳数1~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其中,X为硫原子时,没有R12。]
[0122] 作为式(A)所表示的阳离子,可列举出吡啶鎓阳离子、哌啶鎓阳离子、吡咯烷鎓阳离子、具有吡咯啉骨架的阳离子、具有吡咯骨架的阳离子等。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1-乙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4-二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1-二甲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2-甲基-1-吡咯啉阳离子、1-乙基-2-苯基吲哚阳离子、1,2-二甲基吲哚阳离子、1-乙基咔唑阳离子。
[0123] 作为式(B)所表示的阳离子,可列举出咪唑鎓阳离子、四氢嘧啶鎓阳离子、二氢嘧啶鎓阳离子等。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1,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3-二乙基咪唑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辛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癸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四癸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2-二甲基-3-丙基咪唑鎓阳离子、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3-二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4,
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5-四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3-二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3-二甲基-1,
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等。
[0124] 作为式(C)所表示的阳离子,可列举出吡唑鎓(pyrazolium)阳离子、吡唑啉鎓(pyrazolinium)阳离子等。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1-甲基吡唑鎓阳离子、3-甲基吡唑鎓阳离子、1-乙基-2-甲基吡唑啉鎓阳离子等。
[0125] 作为式(D)所表示的阳离子,可列举出四烷基铵阳离子、三烷基锍阳离子、四烷基鏻阳离子、上述烷基的一部分被链烯基、烷氧基、以及环氧基取代了的阳离子等,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四甲基铵阳离子、四乙基铵阳离子、四丁基铵阳离子、四己基铵阳离子、三乙基甲基铵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铵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阳离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N-二丙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N-二己基铵阳离子、N,N-二丙基-N,N-二己基铵阳离子、三甲基锍阳离子、三乙基锍阳离子、三丁基锍阳离子、三己基锍阳离子、二乙基甲基锍阳离子、二丁基乙基锍阳离子、二甲基癸基锍阳离子、四甲基鏻阳离子、四乙基鏻阳离子、四丁基鏻阳离子、四己基鏻阳离子、三乙基甲基鏻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鏻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鏻阳离子、二烯丙基二甲基铵阳离子等。
[0126] 另一方面,作为阴离子成分,只要可形成离子性液体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 - - - - - - - - - - - -用 Cl、Br、I、AlCl4、Al2Cl7、BF4、PF6、ClO4、NO3、CH3COO、CF3COO、CH3SO3、CF3SO3、- - - - - - - - - -
(CF3SO2)2N、(CF3SO2)3C、AsF6、SbF6、NbF6、TaF6、F(HF)n、(CN)2N、C4F9SO3、(C2F5SO2)2N、- -
C3F7COO、(CF3SO2)(CF3CO)N 等。其中特别是含有氟原子的阴离子成分由于可得到低融点的离子性化合物而优选使用。
[0127] 上述离子性盐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也可以适当合成。作为呈液体状的该离子性盐的合成方法,只要是可得到目标的离子性液体的方法,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文献《离子性液体-开发的最前线与未来-》[(株)CMC出版发行]中记载的卤化物法、氢氧化物法、酸酯法、络合法以及中和法、基于此的方法或者将这些方法与常法组合而成的方法。
[0128] [厚度]
[0129] 第一粘合剂层111的厚度可以考虑双面粘合片110的所期望的总厚度等来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第一粘合剂层111的厚度优选为后述的第二粘合剂层112的厚度的1.5~100倍。尤其是双面粘合片110的总厚度(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为100μm以下时,更优选为2~20倍,双面粘合片110的总厚度(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比100μm厚时,更优选为10~80倍。如果第一粘合剂层111的厚度为第二粘合剂层112的厚度的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双面粘合片110贴附在凹凸面上时的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粘合剂层111。
[0130] 此外,第一粘合剂层111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25~400μm。如果第一粘合剂层111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双面粘合片110贴附在凹凸面上时的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粘合剂层111。
[0131] 此外,第一粘合剂层211的厚度可以考虑双面粘合片210的所期望的总厚度等来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后述的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的1.5~100倍。尤其是双面粘合片210的总厚度(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为100μm以下时,更优选为2~20倍,双面粘合片210的总厚度(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比100μm厚时,更优选为10~80倍。如果第一粘合剂层211的厚度为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的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双面粘合片210贴附在凹凸面上时的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粘合剂层211。
[0132] 此外,第一粘合剂层211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25~400μm。如果第一粘合剂层211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双面粘合片210贴附在凹凸面上时的凹凸追随性变得更高,还充分表现抗卷曲性能,此外,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粘合剂层211。
[0133] [粘合剂的弹性模量]
[0134] 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在频率1Hz、25℃下的储能模量(以下称为G’。)优选4 5
为5.0×10 ~8.0×10Pa。G’显示粘合剂层的弹性方面的性质,上述温度下的G’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时,凹凸追随性优异。此外,双面粘合片110或210有时根据触摸屏的构件的大小来实施冲切加工,第一粘合剂层112或212的G’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时,粘合剂变得不容易附着在裁断刀片上,冲切适应性提高。
[0135] 基于同样的理由,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4 5 3 5
1.0×10 ~5.0×10Pa。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5.0×10 ~1.0×10Pa。
[0136]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在频率1Hz、25℃下的损耗4 5
模量(以下称为G”。)优选为5.0×10 ~8.0×10Pa。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
4 5 3 5
为1.0×10 ~5.0×10Pa。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5.0×10 ~1.0×10Pa。
[0137]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在频率1Hz、25℃下的损耗角正切(以下称为tanδ。)优选为0.50~1.50。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tanδ优选为0.20~1.00。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tanδ优选为0.20~0.80。
[0138] G’和G”通过流变仪在频率1Hz、应变0.1%、升温速度3℃/分钟的条件下测定。tanδ作为G’与G”之比(G”/G’)而求出。
[0139] G’、G”、tanδ的值可以分别通过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均分子量、单体的组成、交联剂的配混量(交联度)等来调节。
[0140] (第二粘合剂层)
[0141] 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为主要成分。
[0142] 在此,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相对于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整体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进而,在渗出(ooze)方面,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0143] 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可列举出除了分子量不同以外与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同样的物质,可根据目标(被粘物)而任意选择使用构成成分和其成分比率与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含有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相同的物质、构成成分相同但成分比率不同的物质、构成成分不同的物质等。
[0144] 在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列举出与作为可以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中含有的添加剂所列举的物质同样的物质。尤其在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的被粘物为玻璃时、作为电极含有金属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效果,优选在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中添加硅烷偶联剂、金属防腐蚀剂。
[0145] [分子量]
[0146] 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优选为100万~180万。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低于前述下限值时,变得容易发生膨胀,超过前述上限值时,有时发生凹凸追随性受损、粘合剂的涂布液的粘度变得过高而在粘合剂涂布时产生影响等问题。
[0147] 此外,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分散度(质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优选低于10,更优选低于6。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分散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时,存在低分子成分变少、内聚力提高而使膨胀更不容易发生、冲切加工性提高的倾向。
[0148] [厚度]
[0149] 第二粘合剂层112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10~30μm。如果第二粘合剂层112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第二粘合剂层112贴附在聚碳酸酯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上时能够防止膨胀。如果第二粘合剂层112的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优异。
[0150] 此外,由于构成第二粘合剂层112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较大,因此用于形成第二粘合剂层112的涂布液的粘度容易变高,有时会将涂布液的浓度弄稀,如果是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的第二粘合剂层112,则即使将涂布液浓度弄稀也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粘合剂层112。
[0151] 此外,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为5~50μm,优选为10~30μm。如果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第二粘合剂层212与聚碳酸酯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贴附时能够防止膨胀。如果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优异。此外,由于构成第二粘合剂层212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较大,因此用于形成第二粘合剂层212的涂布液的粘度容易变高,有时会将涂布液的浓度弄稀,如果是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的第二粘合剂层212,则即使将涂布液浓度弄稀也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粘合剂层212。
[0152] [粘合剂的弹性模量]
[0153] 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在频率1Hz、25℃下的G’优选为1.0×105~5.0×106Pa。上述各温度下的G’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时,抗卷曲性能、凹凸追随性优异,为下限值以上时,冲切适应性提高。
[0154] 基于同样的理由,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4 6 4 6
8.0×10 ~2.0×10Pa。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1.0×10 ~1.0×10Pa。
[0155]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在频率1Hz、25℃下的4 6 4
G”优选为7.0×10 ~5.0×10Pa。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1.0×10 ~
5
5.0×10Pa。
[0156] 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1.0×104~2.0×105Pa。
[0157]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在频率1Hz、25℃下的tanδ优选为0.20~1.00。
[0158] 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tanδ优选为0.10~0.50。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tanδ优选为0.10~0.50。
[0159]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第二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因此存在第二粘合剂层112或212的G’比第一粘合剂层111或211的G’小的倾向。
[0160] (第三粘合剂层213)
[0161] 第三粘合剂层213以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为主要成分。
[0162] 在此,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相对于第三粘合剂层213整体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进而,在渗出方面,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0163] 作为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可列举出与前述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同样的物质。第三粘合剂层213中含有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与第二粘合剂层212中含有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根据目标(被粘物)而任意选择使用构成成分以及其成分比率与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相同的物质、构成成分相同但成分比率不同的物质、构成成分不同的物质等。
[0164] 在第三粘合剂层213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列举出与作为可以在第一粘合剂层211中含有的添加剂所列举的物质同样的物质。尤其在第三粘合剂层213的被粘物为玻璃时、作为电极含有铜、银等金属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效果,优选在第三粘合剂层213中添加硅烷偶联剂、金属防腐蚀剂。
[0165] [分子量]
[0166] 第三粘合剂层213中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优选为100万~180万。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低于前述下限值时,容易发生膨胀、冲切加工适应性变差,超过前述上限值时,有时发生凹凸追随性受损、粘合剂的涂布液的粘度变得过高而在粘合剂涂布时产生影响等问题。
[0167] 此外,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分散度(质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优选低于10,更优选低于6。如果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分散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存在低分子成分变少、内聚力提高而使膨胀更不容易发生的倾向。
[0168] [厚度]
[0169] 第三粘合剂层213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10~30μm。如果第三粘合剂层213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在将第三粘合剂层213贴附在聚碳酸酯片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上时能够防止膨胀。双面粘合片210通过使前述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而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凹凸追随性,而通过使第三粘合剂层213的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凹凸追随性会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构成第三粘合剂层213的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较大,因此用于形成第三粘合剂层213的涂布液的粘度容易变高,有时会将涂布液的浓度弄稀,如果是厚度为前述上限值以下的第三粘合剂层213,则即使将涂布液浓度弄稀也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三粘合剂层213。
[0170] [粘合剂的弹性模量]
[0171] 第三粘合剂层213在频率1Hz、25℃下的G’优选为1.0×105~5.0×106Pa。上述各温度下的G’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时,凹凸追随性优异,为下限值以上时,冲切适应性提高。
[0172] 基于同样的理由,第三粘合剂层213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8.0×104~6 4 6
2.0×10Pa。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1.0×10 ~1.0×10Pa。
[0173]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三粘合剂层213在频率1Hz、25℃下的G”优选为4 6 4 5
7.0×10 ~5.0×10Pa。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1.0×10 ~5.0×10Pa。
[0174] 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1.0×104~2.0×105Pa。
[0175]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三粘合剂层213在频率1Hz、25℃下的tanδ优选为0.20~1.00。此外,在频率1Hz、50℃下的tanδ优选为0.10~0.50。
[0176] 此外,在频率1Hz、80℃下的tanδ优选为0.10~0.50。
[0177]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的质均分子量为15万~80万,丙烯酸系双组分交联型粘合剂(III)的质均分子量为90万~200万,因此存在第三粘合剂层213的G’比第一粘合剂层211的G’小的倾向。
[0178] 双面粘合片110整体(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状态)或210整体(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以及第三粘合剂层的状态)在频率1Hz、25℃下的G’5 5 5 5
优选为1×10 ~9×10Pa,更优选为2×10 ~5×10Pa。
[0179] 上述各温度下的G’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时,凹凸追随性优异,为下限值以上时,冲切适应性提高。
[0180] 基于同样的理由,双面粘合片110或210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7×104~6 5 5
5×10Pa,更优选为1×10 ~3×10Pa。此外,双面粘合片110或210在频率1Hz、80℃下
4 6
的G’优选为7×10 ~5×10Pa。
[0181]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双面粘合片110或210在频率1Hz、25℃下的G”优4 6 5 5
选为7×10 ~5×10Pa,更优选为1×10 ~3×10Pa。在频率1Hz、50℃下的G”优选为
4 5 4 5 4
5×10 ~5×10Pa,更优选为7×10 ~2×10Pa。在频率1Hz、80℃下的G”优选为1×10 ~
5 4 4
9×10Pa,更优选为3×10 ~5×10Pa。
[0182] 此外,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双面粘合片110或210在频率1Hz、25℃下的tanδ优选为0.2~1.0,更优选为0.5~0.8。在频率1Hz、50℃下的tanδ优选为0.2~1.0,更优选为0.3~0.6。在频率1Hz、80℃下的tanδ优选为0.1~0.8,更优选为0.2~0.5。
[0183] (作用效果)
[0184] 在上述双面粘合片110中,将粘合剂层设置成第一粘合剂层111和第二粘合剂层112的两层,使作为其中的第一粘合剂层111的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的平均分子量较小来减弱内聚力。因此,不仅在第一粘合剂层111接触凹凸面时,而且在第二粘合剂层112接触凹凸面时,双面粘合片110也容易追随其凹凸。
[0185] 另一方面,使作为第二粘合剂层112的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的平均分子量较大来提高内聚力。即使在这种第二粘合剂层112上贴附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基材或会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基材,气体也不会积存在该气体产生性基材或水分放出性基材与第二粘合剂层112之间,能够防止膨胀。可认为这是由于粘合剂的内聚力变高时变得不容易变形。
[0186] 在上述双面粘合片210中,将粘合剂层设置成第一粘合剂层211和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三粘合剂层213的三层,使作为在它们当中配置在中间的第一粘合剂层211的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的平均分子量较小来减弱内聚力,并且在配置在其外侧的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三粘合剂层213当中,至少使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较薄,为50μm以下。因此,不仅在第二粘合剂层212接触凹凸面时,而且在第三粘合剂层213接触凹凸面时,双面粘合片
210也容易追随其凹凸。
[0187] 另一方面,使作为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三粘合剂层213的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的平均分子量较大来提高内聚力。即使在这种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三粘合剂层213的一方或双方上贴附在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基材或会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基材,气体也不会积存在该气体产生性基材或水分放出性基材与第二粘合剂层212或第三粘合剂层213之间,能够防止膨胀。可认为这是由于粘合剂的内聚力变高时变得不容易变形。
[0188] <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189] 上述双面粘合片110在使用前为在至少单面、优选在两面层叠有剥离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状态,以便不露出第一粘合剂层111和第二粘合剂层112。
[0190] 图2示出双面粘合片110上层叠有剥离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具有双面粘合片110、层叠在第一粘合剂层111的与第二粘合剂层112相反一侧的面上的第一剥离片130a、和层叠在第二粘合剂层112的与第一粘合剂层111相反一侧的面上的第二剥离片130b。
[0191] 此外,上述双面粘合片210在使用前为在至少单面、优选在两面层叠有剥离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状态,以便不露出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三粘合剂层213。
[0192] 图5示出双面粘合片210上层叠有剥离片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具有双面粘合片210、层叠在双面粘合片210的第二粘合剂层212一侧的面上的第一剥离片230a、和层叠在双面粘合片210的第三粘合剂层213一侧的面上的第二剥离片230b。
[0193] (第一剥离片和第二剥离片)
[0194] 第一剥离片130a或230a以及第二剥离片130b或230b是至少单面具有脱模性的片。
[0195] 作为第一剥离片130a或230a以及第二剥离片130b或230b,可列举出具有剥离片用基材和设置在该剥离片用基材的单面上的剥离剂层的剥离性层叠片,或者作为低极性基材的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聚烯烃薄膜。
[0196] 作为剥离性层叠片中的剥离片用基材,可使用纸类、高分子薄膜。作为构成剥离剂层的剥离剂,例如可使用通用的加成型有机硅系剥离剂或缩合型有机硅系剥离剂、含长链烷基化合物。尤其,优选使用反应性高的加成型有机硅系剥离剂。
[0197] 作为有机硅系剥离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的BY24-4527、SD-7220等、信越化学工业(株)制造的KS-3600、KS-774、X62-2600等。此外,优选有机硅系剥离剂中含有具有SiO2单元和(CH3)3SiO1/2单元或者CH2=CH(CH3)SiO1/2单元的有机硅化合物、即有机硅树脂。作为有机硅树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的BY24-843、SD-7292、SHR-1404等、信越化学工业(株)制造的KS-3800、X92-183等。
[0198] 为了使其便于剥离,优选使第一剥离片130a和第二剥离片130b的剥离性不同。即,第一剥离片130a从第一粘合剂层111上剥离的剥离性与第二剥离片130b从第二粘合剂层112上剥离的剥离性不同时,变得容易仅将剥离性较高的剥离片先剥离。此时,根据贴合方法、贴合顺序而调整第一剥离片130a的剥离性和第二剥离片130b的剥离性即可。
[0199] 在使用双面粘合片将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基材或三醋酸纤维素等会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基材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玻璃等不产生气体的基材贴附时,在先将双面粘合片110贴附在气体产生性基材或水分放出性基材上之后再贴合在不产生气体的基材上的情况下,优选第一剥离片1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130b的剥离性低。
[0200] 另一方面,在先贴附在不产生气体的基材上之后再贴合在气体产生性基材或水分放出性基材上的情况下,优选第一剥离片1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130b的剥离性高。
[0201] 一般,多数情况下先贴附在气体产生性基材或水分放出性基材上,因此多数情况下优选第一剥离片1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130b的剥离性低。剥离性可通过剥离剂的种类来调整。
[0202] 为了使其便于剥离,优选使第一剥离片230a和第二剥离片230b的剥离性不同。即,第一剥离片230a从第二粘合剂层212上剥离的剥离性与第二剥离片230b从第三粘合剂层213上剥离的剥离性不同时,变得容易仅将剥离性较高的剥离片先剥离。此时,根据贴合方法、贴合顺序而调整第一剥离片230a的剥离性和第二剥离片230b的剥离性即可。剥离性可通过剥离剂的种类等来调整。
[0203] 例如,在使用双面粘合片210将较容易变形的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等)与不容易变形的基材(触摸屏组件这种层叠有多层光学构件的刚性高的光学构件或玻璃等)贴附时,在先将双面粘合片210的第三粘合剂层213贴附在容易变形的基材上、然后将第二粘合剂层212贴合在不容易变形的基材的情况下,优选使第一剥离片2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230b的剥离性低。
[0204] 另一方面,在先将双面粘合片210的第三粘合剂层213贴附在较不容易变形的基材(触摸屏组件这种层叠有多层光学构件的刚性高的光学构件或玻璃等)上、然后将第二粘合剂层212贴合在容易变形的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等)上的情况下,优选使第一剥离片2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230b的剥离性高。
[0205] 一般,多数情况下先贴附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等较容易变形的基材上,因此多数情况下优选第一剥离片230a的剥离性比第二剥离片230b的剥离性低。
[0206] <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0207] 作为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制造方法(1)、(2)等。在本发明中,尤其是制造方法(2)由于能够以较少的工序数进行制造,因而是优选的。
[0208] 制造方法(1)是具有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在剥离片上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得到第一粘合片的工序;在另一剥离片上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第二粘合剂层,得到第二粘合片的工序;以使前述第一粘合剂层与前述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的方式将前述第一粘合片与前述第二粘合片重叠、压接而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工序。
[0209] 制造方法(2)是具有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的工序。
[0210] 制造方法(2)可以进一步具有以下工序:将与前述同时多层涂布了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剥离片不同的剥离片层叠在所形成的双面粘合片上的工序。
[0211] 关于制造方法(1),以制造前述图2所示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的情况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例如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
[0212] 首先,在第一剥离片130a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作为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从刮刀涂布机、微棒涂布机(micro bar coater)、气刀涂布机(air-knife coater)、逆转辊涂布机、逆转凹版涂布机(reverse gravure coater)、可变凹版涂布机(vario gravure coater)、模涂布机、帘涂布机等中适当选择。
[0213]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一粘合剂层111,得到第一粘合片A。
[0214] 此外,在第二剥离片130b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应用与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同样的方法。
[0215]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二粘合剂层112,得到第二粘合片B。
[0216] 接着,以使第一粘合剂层111与第二粘合剂层112接触的方式将第一粘合片A与第二粘合片B重叠、压接,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
[0217] 关于制造方法(2),以制造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的情况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例如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
[0218] 首先,在第一剥离片130a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作为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同时多层涂布方法,可列举出模涂布法、滑珠涂布法(slide-bead coating)、帘涂布法等。在这些当中,模涂布法由于因涂布液的干燥引起阻塞等的风险小、与其他涂布法相比容易形成较厚的层等,因而是优选的。基于各涂布法的涂布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装置来实施。
[0219]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各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一粘合剂层111和第二粘合剂层112。由此,得到在双面粘合片120的第一粘合剂层111上层叠有第一剥离片130a的层叠体C。
[0220] 接着,在层叠体C的第二粘合剂层112上层叠第二剥离片130b,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120。
[0221] 另外,虽然在此给出了在第一剥离片130a上同时多层涂布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来形成层叠体C的例子,但也可以如下进行:在第二剥离片130b上同时多层涂布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在双面粘合片120的第二粘合剂层112上层叠有第二剥离片130b的层叠体,然后,在第一粘合剂层111上层叠第一剥离片130a。
[0222] 此外,作为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的其他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制造方法(3)、(4)等。在本发明中,尤其是制造方法(4)由于能够以较少的工序数进行制造,因而是优选的。
[0223] 制造方法(3)是具有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在剥离片上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得到第一粘合片的工序;在另一剥离片上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第二粘合剂层,得到第二粘合片的工序;在另一剥离片上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第三粘合剂层,得到第三粘合片的工序;将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层叠、压接的工序;将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三粘合剂层层叠、压接的工序。
[0224] 制造方法(4)是具有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在剥离片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质均分子量15万~8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质均分子量90万~20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而形成前述双面粘合片的工序。
[0225] 制造方法(4)可以进一步具有以下工序:将与前述同时多层涂布了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剥离片不同的剥离片层叠在所形成的双面粘合片上的工序。
[0226] 关于制造方法(3),以制造前述图5所示的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的情况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例如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
[0227] 首先,在第一剥离片230a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作为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从刮刀涂布机、微棒涂布机(micro bar coater)、气刀涂布机(air-knife coater)、逆转辊涂布机、逆转凹版涂布机(reverse gravure coater)、可变凹版涂布机(vario gravure coater)、模涂布机、帘涂布机等中适当选择。
[0228]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二粘合剂层212,得到第一粘合片。
[0229] 此外,在第二剥离片230b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应用与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同样的方法。
[0230]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三粘合剂层213,得到第二粘合片。
[0231] 此外,准备另一剥离片(第三剥离片),在该第三剥离片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此,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应用与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同样的方法。
[0232] 接着,将所涂布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加热,从而使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一粘合剂层211,得到第三粘合片。
[0233] 接着,以使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二粘合剂层212接触的方式将第三粘合片与第一粘合片重叠、压接。然后,将第三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第一粘合剂层211,得到在第一剥离片230a上层叠有第二粘合剂层212和第一粘合剂层211的第四粘合片。
[0234] 接着,以使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三粘合剂层213接触的方式将第四粘合片与第二粘合片重叠、压接,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
[0235] 另外,虽然在此给出了在将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二粘合剂层212层叠之后层叠第三粘合剂层213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将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三粘合剂层213层叠之后再层叠第二粘合剂层212。
[0236] 关于制造方法(4),以制造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的情况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前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例如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
[0237] 首先,在第一剥离片230a的具有脱模性的面上同时多层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交联剂和溶剂的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依次层叠有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层、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层、和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层的涂膜。
[0238] 在此,作为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第二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和第三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同时多层涂布方法,可列举出模涂布法、滑珠涂布法(slide-bead coating)、帘涂布法等。在这些当中,模涂布法由于因涂布液的干燥引起阻塞等的风险小、与其他涂布法相比容易形成较厚的层等,因而是优选的。基于各涂布法的涂布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装置来实施。
[0239] 接着,将所形成的涂膜加热,从而使各粘合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蒸发并且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第二粘合剂层212、第一粘合剂层211和第三粘合剂层213。由此,得到在双面粘合片220的第二粘合剂层212上层叠有第一剥离片230a的层叠体。
[0240] 接着,在该层叠体的第三粘合剂层213上层叠第二剥离片230b,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220。
[0241] 另外,虽然在此给出了在第一剥离片230a上形成双面粘合片220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第二剥离片230b上形成面粘合片220、然后在第二粘合剂层212上层叠第一剥离片230a。
[0242] <透明层叠体>
[0243] 接着,对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层叠体11是第一透明基材140和第二透明基材150被上述双面粘合片110粘接而得到的(参照图3)。第一粘合剂层111接触第一透明基材140,第二粘合剂层112接触第二透明基材150。
[0244] 第一透明基材140在双面粘合片110侧的面140a上形成有凹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基材140是触摸屏中使用的定位输入装置用的导电性片,是在绝缘性基材141的单面设置导电层142而得到的。作为定位输入装置,有电阻膜式、静电电容式等,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在导电性片的双面粘合片110一侧的面上均设置有电极143,形成有凹凸。
[0245] 作为构成导电性片的绝缘性基材141,例如可列举出玻璃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等。
[0246] 第二透明基材150是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是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基材。此外,三醋酸纤维素片是会根据环境的湿度而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基材。
[0247] 在第二透明基材150为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中的任一种时,其可作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前面板使用。作为前面板使用的第二透明基材150的厚度优选为0.1~3mm。如果第二透明基材150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透明性变得更高。
[0248] 第二透明基材150为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时,构成偏振片的一部分。
[0249] 为了防刮可以在第二透明基材150的单面或两面上设置由丙烯酸系树脂等形成的硬涂层。此外,可以通过印刷的墨等在第二透明基材150的双面粘合片110侧的面150a上设置凹凸。此外,为了抗波纹可以在面150整面设置微细的凹凸。即使对于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材150的双面粘合片110侧的面上的凹凸,双面粘合片110的凹凸追随性也优异。
[0250] 在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中,优选使第一粘合剂层用于触摸屏、第二粘合剂层用于偏振片。
[0251] 此外,对本发明的另一透明层叠体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是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被前述双面粘合片粘接、且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第一透明基材、第三粘合剂层接触第二透明基材的透明层叠体,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凸,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构成。
[0252] 在通过双面粘合片贴合的2个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由于双面粘合片的第一粘合剂层的内聚力弱、且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薄,因此其对凹凸面的凹凸追随性优异。此外,通过双面粘合片贴合的2个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材料或三醋酸纤维素等会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材料构成,但由于在双面粘合片的外层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因此该透明基材与双面粘合片之间不容易发生膨胀。此外,即使将热伸缩率不同的基材彼此(例如聚碳酸酯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贴合之后进行了加热时,由于第一粘合剂层的内聚力弱、容易变形,因此其通过伸缩来吸收两基材的变形量差,不会产生卷曲。因此,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在刚制造后的层间密合性优异,不产生卷曲等,其持久性也优异。
[0253] 另一方面,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过厚时,凹凸追随性降低,有时会在与凹凸面之间产生间隙。此外,在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过薄时,或者在透明基材与第一粘合剂层直接接触而不存在第二粘合剂层或第三粘合剂层时,由于气体的产生或水分放出,有时该透明基材与双面粘合片之间会发生膨胀,有时冲切加工时会发生粘合剂在裁切刀片上的附着等。
[0254] 在前述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当中,在双面粘合片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的可以是任一方,也可以是双方。
[0255] 在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任一方在双面粘合片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另一方的双面粘合片侧的表面平滑、且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不同时,优选以使双面粘合片所具有的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中厚度较薄的粘合剂层与形成有凹凸的透明基材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
[0256] 此外,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的双方在双面粘合片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各自的表面上的凹凸的大小存在差异(例如凹凸的高低差)、且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不同时,优选以使双面粘合片所具有的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中厚度较薄的粘合剂层与形成有较大凹凸的透明基材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
[0257] 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至少一方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或环烯烃聚合物(以下有时将它们统称为特定树脂。)构成。作为所述透明基材,例如可列举出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等。此外,可列举出这些透明基材的一部分表面被其他材质的层(金属层、除了前述特定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的层等)所被覆的层叠片等。
[0258] 在本发明中,在通过双面粘合片贴合的2个透明基材当中,是由前述特定树脂构成的透明基材的可以是任一方,也可以是双方。尤其,本发明在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的双方为由前述特定树脂构成的透明基材、且构成第一透明基材、第二透明基材的特定树脂各不相同时是有用的。
[0259] 在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中的一方(由2种以上材质形成并层叠而得到的透明基材时为双面粘合片侧的基材)为由前述特定树脂构成的透明基材时,作为另一方的透明基材,例如可列举出玻璃板、聚丙烯片、聚乙烯片等。此外,可列举出这些透明基材的一部分或全部表面被其他材质的层(金属层、除了前述特定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的层等)所被覆的层叠片等。
[0260] 通过图6对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层叠体21是第一透明基材240与第二透明基材250被上述双面粘合片210粘接而得到的。第二粘合剂层212接触第一透明基材240,第三粘合剂层213接触第二透明基材50。
[0261] 第一透明基材240在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240a上形成有凹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基材240是触摸屏中使用的定位输入装置用的导电性片,其在绝缘性基材241的单面上设置有导电层242、在导电层242上设置有电极243。
[0262] 导电层242以覆盖绝缘性基材241的部分表面的方式设置,绝缘性基材241的一部分露出第一透明基材240的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240a。
[0263] 作为构成导电性片的绝缘性基材241,例如可列举出玻璃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等,可以是任一种。
[0264] 第二透明基材250为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中的任一种。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是加热时会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性基材。此外,三醋酸纤维素片是会根据环境的湿度而放出水分的水分放出性基材。
[0265] 在第二透明基材250为聚碳酸酯单层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层片、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叠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中的任一种时,其可作为具有保护功能的前面板使用。作为前面板使用的第二透明基材250的厚度优选为0.1~3mm。
[0266] 如果第二透明基材250的厚度为前述下限值以上,则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如果为前述上限值以下,则透明性变得更高。
[0267] 在第二透明基材250为三醋酸纤维素片、环烯烃聚合物片时,构成偏振片的一部分。
[0268] 在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以及第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剂片中,优选使第二粘合剂层用于触摸屏、第三粘合剂层用于偏振片。
[0269] (作用效果)
[0270] 在上述透明层叠体11中,由于双面粘合片110具有较柔软的第一粘合剂层111,因此对第一透明基材140的凹凸面的凹凸追随性优异、密合性优异。此外,由于在第二透明基材150上贴附有第二粘合剂层112,因此防止了在第二粘合剂层112与第二透明基材150之间发生膨胀。
[0271] 此外,在上述透明层叠体21中,由于双面粘合片210具有内聚力较弱的第一粘合剂层211,第二粘合剂层212的厚度较薄,因此对第一透明基材240的凹凸面的凹凸追随性优异、密合性优异。此外,通过设置有内聚力较高的第二粘合剂层212,即使在第一透明基材240的绝缘性基材241由前述特定树脂构成时,也可防止在第二粘合剂层212与第一透明基材240之间发生膨胀。
[0272] 此外,由于在第二透明基材250上贴附有内聚力较高的第三粘合剂层213,因此可防止在第三粘合剂层213与第二透明基材250之间发生膨胀。
[0273] (其他实施方式)
[0274] 另外,本发明的透明层叠体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第一透明基材140的双面粘合片110侧的面不是凹凸面、而只有第二透明基材150的双面粘合片110侧的面形成凹凸面。
[0275] 此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在第一粘合剂层111与第二粘合剂层112之间设置有透明基材。
[0276] 此外,例如可以是第一透明基材240的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不是凹凸面、而第二透明基材250的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形成凹凸面。例如可以是通过印刷的墨等在第二透明基材250的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上设置凹凸。此外,为了抗波纹可以在该面的整面设置微细的凹凸。即使对于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材250的双面粘合片210侧的面上的凹凸,双面粘合片210的凹凸追随性也优异。
[0277] 第二透明基材250由特定树脂形成时,为了防刮可以在其单面或双面上设置由丙烯酸系树脂等形成的硬涂层。
[0278] 此外,第二透明基材250用作前面板时,由于美观性等,可以对粘合剂层所接触的面的一部分或整面施以印刷。由于该印刷的墨层而在第二透明基材250的粘合剂层所接触的面上形成的印刷高低差(墨层的厚度)一般为5~100μm左右。
[0279] 使用了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210时,该印刷高低差处的凹凸追随性也优异。
[0280] 此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在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二粘合剂层212之间、和/或第一粘合剂层211与第三粘合剂层213之间设置透明基材。
[0281] 实施例
[0282] 以下,给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此外,例中的“份”和“%”在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分别为“质量份”和“质量%”。
[0283] 此外,质均分子量Mw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泵:PU-980,检测器:RI-2031Plus,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测定溶解了THF(四氢呋喃)的试样并以聚苯乙烯为基准求得的值。
[0284] G’和G”通过流变仪(Reologica社制造:型号DYNALYSER DAR-200)在频率1Hz、应变0.1%、升温速度3℃/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tanδ作为G’与G”之比(G”/G’)而求出。
[0285] (实施例A1)
[0286] [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287] 在具有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滴加装置、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封入氮气后,添加作为溶剂的醋酸乙酯105质量份。接着,在反应装置内,以使单体浓度约为50质量%的方式在醋酸乙酯中添加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甲酯55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45质量份、丙烯酸4-羟丁酯5.0质量份、作为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以下表示为“AIBN”。)0.3质量份,然后,边搅拌边通氮气,在50℃下搅拌8小时之后,通过在冰水浴中骤冷使聚合反应停止,得到质均分子量Mw7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
[0288] 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3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1A-1的溶液。
[0289] [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290]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12质量份以外,与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方法同样地进行,得到质均分子量Mw15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1B-1的溶液。
[0291]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292] 准备在PET薄膜上具有剥离剂层的剥离薄膜[王子特殊纸(株)制造,38μRL-07(2)]作为第一剥离片,通过刮刀涂布机在该第一剥离片的剥离剂层上涂布上述粘合剂1A-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得到第一粘合片。所形成的第
5 5
一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2.7×10Pa、G”为1.9×10Pa、tanδ为0.70,在频
5 4
率1Hz、50℃下的G’为1.2×10Pa、G”为4.7×10Pa、tanδ为0.39,在频率1Hz、80℃下的
4 4
G’为7.3×10Pa、G”为2.7×10Pa、tanδ为0.37。
[0293] 此外,准备在PET薄膜上具有比前述第一剥离片剥离性高的剥离剂层的剥离薄膜[王子特殊纸(株)制造,38μRL-07(L)]作为第二剥离片,通过刮刀涂布机在该第二剥离片的剥离剂层上涂布上述粘合剂1B-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二粘合剂层,6
得到第二粘合片。所形成的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1.3×10Pa、G”为
5 5 5
7.3×10Pa、tanδ为0.56,在频率1Hz、50℃下的G’为8.4×10Pa、G”为2.8×10Pa、tanδ
5 5
为0.33,在频率1Hz、80℃下的G’为6.6×10Pa、G”为1.4×10Pa、tanδ为0.21。
[0294] 接着,以使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的方式将第一粘合片与第二粘合片重叠、压接,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片(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在5 5
频率1Hz、25℃下的G’为4.1×10Pa、G”为2.8×10Pa、tanδ为0.68,在频率1Hz、50℃下的
5 4 5
G’为2.5×10Pa、G”为8.7×10Pa、tanδ为0.36,在频率1Hz、80℃下的G’为1.7×10Pa、
4
G”为4.5×10Pa、tanδ为0.26。
[0295] (实施例A2)
[0296] [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297]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4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A1同样地得到质均分子量Mw5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3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1A-2的溶液。
[0298]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299] 除了使用粘合剂1A-2的溶液形成第一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A 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00] 所形成的第一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1.3×105Pa、G”为9.4×104Pa、4 4
tanδ为0.72,在频率1Hz、50℃下的G’为8.9×10Pa、G”为5.2×10Pa、tanδ为0.58,在
4 4
频率1Hz、80℃下的G’为5.8×10Pa、G”为1.7×10Pa、tanδ为0.29。第二粘合剂层的G’、G”、tanδ与实施例A 1的第二粘合剂层的G’、G”、tanδ相同。此外,双面粘合片(第
5 5
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3.2×10Pa、G”为2.0×10Pa、
5 4
tanδ为0.63,在频率1Hz、50℃下的G’为2.1×10Pa、G”为9.0×10Pa、tanδ为0.43,
5 4
在频率1Hz、80℃下的G’为1.6×10Pa、G”为3.7×10Pa、tanδ为0.23。
[0301] (实施例A3)
[0302] [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303]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2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A 1同样地得到质均分子量Mw9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1B-2的溶液。
[0304]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05] 除了使用粘合剂1B-2的溶液形成第二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A2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06] 所形成的第一粘合剂层的G’、G”、tanδ与实施例A2的第一粘合剂层的G’、G”、5 5
tanδ相同。此外,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5.1×10Pa、G”为3.8×10Pa、
5 5
tanδ为0.74,在频率1Hz、50℃下的G’为3.7×10Pa、G”为1.3×10Pa、tanδ为0.35,在
5 4
频率1Hz、80℃下的G’为2.4×10Pa、G”为7.8×10Pa、tanδ为0.32。此外,双面粘合片
5 5
(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2.4×10Pa、G”为1.8×10Pa、
5 4
tanδ为0.75,在频率1Hz、50℃下的G’为1.6×10Pa、G”为7.5×10Pa、tanδ为0.46,
5 4
在频率1Hz、80℃下的G’为1.1×10Pa、G”为3.5×10Pa、tanδ为0.31。
[0307] (实施例A4)
[0308] [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309]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1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A 1同样地得到质均分子量Mw18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1B-3的溶液。
[0310]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11] 除了使用粘合剂1B-3的溶液形成第二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A2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12] 所形成的第一粘合剂层的G’、G”、tanδ与实施例A2的第一粘合剂层的G’、G”、6 5
tanδ相同。此外,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1.7×10Pa、G”为8.9×10Pa、
6 5
tanδ为0.52,在频率1Hz、50℃下的G’为1.0×10Pa、G”为3.2×10Pa、tanδ为0.32,在
5 5
频率1Hz、80℃下的G’为7.8×10Pa、G”为1.7×10Pa、tanδ为0.22。此外,双面粘合片
5 5
(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4.4×10Pa、G”为2.5×10Pa、
5 5
tanδ为0.56,在频率1Hz、50℃下的G’为2.8×10Pa、G”为1.1×10Pa、tanδ为0.39,
5 4
在频率1Hz、80℃下的G’为2.1×10Pa、G”为4.8×10Pa、tanδ为0.23。
[0313] (比较例A1)
[0314] 通过刮刀涂布机在上述第一剥离片的剥离剂层的露出面上涂布粘合剂1A-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一粘合剂层。接着,将上述第二剥离片重叠、压接在所得第一粘合剂层上,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15] (比较例A2)
[0316] 除了将粘合剂1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1A-2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A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17] (比较例A3)
[0318] 除了将粘合剂1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1B-1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A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19] (比较例A4)
[0320] 除了将粘合剂1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1B-2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A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21] (比较例A5)
[0322] 除了将粘合剂1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1B-3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A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23] (评价)
[0324] 如下评价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双面粘合片的抗膨胀性、凹凸追随性。评价结果示于表A1。
[0325] [抗膨胀性]
[0326] 在将第二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碳酸酯片(厚度:1mm),接着在将第一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厚度:100μm),得到透明层叠体。
[0327] 对于该透明层叠体,在加压脱泡装置(株式会社栗原制作所制造:YK-350S)内,在温度50℃、压力0.5MPa的条件下加压30分钟之后,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250小时。然后,通过目视观察透明层叠体的状态,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0328] A:完全没产生气体膨胀。
[0329] B:产生了少量细小的气泡(气体膨胀)。
[0330] C:整面产生了气体膨胀。
[0331] [凹凸追随性]
[0332]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单面实施印刷以形成高低差30μm的凹凸,得到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
[0333] 在将第二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无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接着在将第一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凹凸面,得到透明层叠体。
[0334] 对于该透明层叠体,在上述加压脱泡装置内,在温度40℃、压力0.5MPa的条件下加压10分钟。接着,使用显微镜(倍率:25倍)观察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密合的程度,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0335] A:凹凸的高低差部分完全由粘合剂填满。
[0336] B:凹凸的高低差部分残留有少量空气。
[0337] C:凹凸的高低差部分整体残留有空气。
[0338] 表A1
[0339]
[0340] 具有含有上述质均分子量的粘合剂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实施例A1~A4的双面粘合片的抗膨胀性和凹凸追随性高。
[0341] 与此相对,在使用由粘合剂1A-1形成的厚度100μm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比较例A1、使用由粘合剂1A-2形成的厚度100μm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比较例A2中,抗膨胀性低。
[0342] 在使用由粘合剂1B-1形成的厚度100μm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比较例A3、使用由粘合剂1B-2形成的厚度100μm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比较例A4、使用由粘合剂1B-3形成的厚度100μm的单层的粘合剂层作为双面粘合片的比较例A5中,凹凸追随性低。
[0343] (参考例A1~A4)
[0344] 对于上述实施例A1~A4的双面粘合片,在将第一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碳酸酯片、在将第二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来制作参考例A1~A4的透明层叠体,评价抗膨胀性。其结果,如表A2所示,抗膨胀性均降低。由此可知,聚碳酸酯片这样容易产生气体的基材贴合在第二粘合剂层上是重要的。
[0345] 此外,对于参考例A1~A4的透明层叠体,评价了凹凸追随性,结果发现与实施例A1~A4有较大差异。因此,无论凹凸面接触双面粘合片的哪一面,凹凸追随性均显示同样的效果。
[0346] 表A2
[0347]
[0348] (实施例B1)
[0349] [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0350] 在具有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滴加装置、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封入氮气后,添加作为溶剂的醋酸乙酯105质量份。接着,在反应装置内,以使单体浓度约为50质量%的方式在醋酸乙酯中添加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丁酯55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45质量份、丙烯酸4-羟丁酯5.0质量份、作为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以下表示为“AIBN”。)0.3质量份。然后,边搅拌边通氮气,在50℃下搅拌8小时之后,通过在冰水浴中骤冷使聚合反应停止,得到质均分子量Mw7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
[0351] 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3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2A-1的溶液。
[0352] [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0353] 除了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变更为丙烯酸甲酯、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12质量份以外,与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质均分子量Mw15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2B-1的溶液。
[0354] [第三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合成]
[0355]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2质量份以外,与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质均分子量Mw9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2B-2的溶液。
[0356]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57] 准备在PET薄膜上具有剥离剂层的剥离薄膜[王子特殊纸(株)制造,38μRL-07(L)]作为第一剥离片,通过刮刀涂布机在该第一剥离片的剥离剂层上涂布上述粘合剂2A-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得到第一粘合片。所形成的第
5 5
一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2.6×10Pa、G”为1.8×10Pa、tanδ为0.69,在频
5 4
率1Hz、50℃下的G’为1.1×10Pa、G”为4.6×10Pa、tanδ为0.42,在频率1Hz、80℃下的
4 4
G’为7.2×10Pa、G”为2.6×10Pa、tanδ为0.36。
[0358] 此外,准备在PET薄膜上具有比前述第一剥离片剥离性低的剥离剂层的剥离薄膜[王子特殊纸(株)制造,38μRL-07(2)]作为第二剥离片,通过刮刀涂布机在该第二剥离片的剥离剂层上涂布上述粘合剂2B-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二粘合剂层,6
得到第二粘合片。所形成的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1.4×10Pa、G”为
5 5 5
7.5×10Pa、tanδ为0.53,在频率1Hz、50℃下的G’为8.5×10Pa、G”为2.9×10Pa、tanδ
5 5
为0.34,在频率1Hz、80℃下的G’为6.7×10Pa、G”为1.5×10Pa、tanδ为0.22。
[0359] 进而,准备与第一剥离薄膜相同的剥离薄膜[王子特殊纸(株)制造,38μRL-07(L)]作为第三剥离片,通过刮刀涂布机在该第三剥离片的剥离剂层上涂布上述粘合剂2B-2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三粘合剂层,得到第三粘合片。所形成的第
5 5
三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5.3×10Pa、G”为3.9×10Pa、tanδ为0.74,在频
5 5
率1Hz、50℃下的G’为3.9×10Pa、G”为1.4×10Pa、tanδ为0.36,在频率1Hz、80℃下的
5 4
G’为2.6×10Pa、G”为7.9×10Pa、tanδ为0.30。
[0360] 接着,以使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接触的方式将第一粘合片与第二粘合片重叠、压接之后,以将第一剥离片剥离而使第一粘合片的粘合剂层露出并使该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三粘合片的粘合剂层接触的方式将第一粘合片与第二粘合片层叠而得到的粘合片与第三粘合片重叠、压接之后,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所得双面粘合片(第一粘5
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4.2×10Pa、G”为
5 5 4
2.9×10Pa、tanδ为0.69,在频率1Hz、50℃下的G’为2.7×10Pa、G”为8.8×10Pa、tanδ
5 4
为0.33,在频率1Hz、80℃下的G’为1.8×10Pa、G”为4.7×10Pa、tanδ为0.26。
[0361] (实施例B2)
[0362] [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0363]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6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B 1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质均分子量Mw3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3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2A-2的溶液。
[0364]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65] 除了使用粘合剂2A-2的溶液形成第一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B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66] 所形成的第一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1.2×105Pa、G”为9.2×104Pa、4 4
tanδ为0.77,在频率1Hz、50℃下的G’为8.8×10Pa、G”为5.0×10Pa、tanδ为0.57,在
4 4
频率1Hz、80℃下的G’为5.6×10Pa、G”为1.5×10Pa、tanδ为0.28。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G’、G”、tanδ分别与实施例B1的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G’、G”、tanδ相同。此外,双面粘合片(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在频率
5 5
1Hz、25℃下的G’为3.1×10Pa、G”为2.0×10Pa、tanδ为0.65,在频率1Hz、50℃下的G’
5 4 5
为2.0×10Pa、G”为8.9×10Pa、tanδ为0.45,在频率1Hz、80℃下的G’为1.5×10Pa、
4
G”为3.5×10Pa、tanδ为0.23。
[0367] (实施例B3)
[0368] [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0369] 除了将AIBN的用量变更为0.1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B 1的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质均分子量Mw 18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相对于该共聚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加入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三官能度加合物[旭化成(株)制造:P301-75E]0.4质量份,用醋酸乙酯稀释成浓度25质量%的溶液,得到粘合剂2B-3的溶液。
[0370]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71] 除了使用粘合剂2B-3的溶液形成第二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B2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72] 所形成的第1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G’、G”、tanδ分别与实施例B2的第1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的G’、G”、tanδ相同。此外,第二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6 5 6
G’为1.8×10Pa、G”为9.0×10Pa、tanδ为0.50,在频率1Hz、50℃下的G’为1.1×10Pa、
5 5 5
G”为3.3×10Pa、tanδ为0.30,在频率1Hz、80℃下的G’为8.0×10Pa、G”为1.9×10Pa、tanδ为0.24。此外,双面粘合片(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在频率
5 5
1Hz、25℃下的G’为4.5×10Pa、G”为2.6×10Pa、tanδ为0.58,在频率1Hz、50℃下的G’
5 5 5
为2.9×10Pa、G”为1.2×10Pa、tanδ为0.41,在频率1Hz、80℃下的G’为2.2×10Pa、
4
G”为4.9×10Pa、tanδ为0.25。
[0373] (实施例B4)
[0374] [双面粘合片的制作]
[0375] 除了使用粘合剂2B-1的溶液形成第三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B3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76] 所形成的第1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G’、G”、tanδ分别与实施例B3的第1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G’、G”、tanδ相同。此外,第三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与实施例B1的第二粘合剂层的G’、G”、tanδ相同。此外,双面粘合片(第一粘合剂层+5 5
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在频率1Hz、25℃下的G’为4.6×10Pa、G”为2.8×10Pa、
5 5
tanδ为0.61,在频率1Hz、50℃下的G’为3.0×10Pa、G”为1.3×10Pa、tanδ为0.43,
5 4
在频率1Hz、80℃下的G’为2.4×10Pa、G”为5.1×10Pa、tanδ为0.21。
[0377] (比较例B1)
[0378] 除了不层叠第三粘合剂层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这两层以外,与实施例B1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79] (比较例B2)
[0380] 除了不层叠第三粘合剂层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这两层以外,与实施例B3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81] (比较例B3)
[0382] 除了使用粘合剂2B-2的溶液形成第二粘合剂层、不层叠第三粘合剂层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这两层以外,与实施例B4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83] (比较例B4)
[0384] 通过刮刀涂布机在上述第二剥离片的剥离剂层的露出面上涂布粘合剂2A-1的溶液,100℃加热3分钟,形成第一粘合剂层。接着,将上述第一剥离片重叠、压接在所得第一粘合剂层上,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85] (比较例B5)
[0386] 除了将粘合剂2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2A-2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B4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87] (比较例B6)
[0388] 除了将粘合剂2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2B-1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B4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89] (比较例B7)
[0390] 除了将粘合剂2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2B-2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B4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91] (比较例B8)
[0392] 除了将粘合剂2A-1的溶液变更为粘合剂2B-3的溶液以外,与比较例B4同样地得到带剥离片的双面粘合片。
[0393] (评价)
[0394] 如下评价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双面粘合片的抗膨胀性、抗卷曲性能、冲切加工性、凹凸追随性。评价结果示于表B 1。
[0395] [抗膨胀性]
[0396] 此外,在将第三剥离片(比较例B1~B8时为第一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碳酸酯片(厚度:1mm),接着在将第二剥离片剥离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厚度:100μm),得到100mm×100mm大小的透明层叠体。
[0397] 对于该透明层叠体,在加压脱泡装置(株式会社栗原制作所製:YK-350S)内,在温度50℃、压力0.5MPa的条件下加压30分钟之后,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250小时。然后,通过目视观察透明层叠体的状态,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0398] A:完全没产生气体膨胀。
[0399] B:产生少量细小的气泡(气体膨胀)。
[0400] C:整面产生气体膨胀。
[0401] [抗卷曲性]
[0402] 将上述抗膨胀性的评价中使用的样品(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250小时之后的透明层叠体)平置于平坦处,测定4个角的高度,算出它们的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按以下基准评价抗卷曲性。
[0403] A:0mm~0.15mm。
[0404] B:0.15mm~0.25mm。
[0405] C:0.25mm以上。
[0406] [冲切加工性]
[0407] 用具有50mm×50mm尺寸的蚀刻刀(Pinnacle blade)的裁切机,从第三剥离片侧(比较例B1~B8时为第一剥离片侧)对所制作的双面粘合片进行冲切,观察裁切面和裁切刀片,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0408] AA:裁切面没有粘合剂渗出,完全没有粘合剂附着在裁切刀片上。
[0409] A:裁切面有一些粘合剂渗出,完全没有粘合剂附着在裁切刀片上。
[0410] B:裁切面有粘合剂渗出,有一些粘合剂附着在裁切刀片上。
[0411] C:裁切面有粘合剂渗出,有粘合剂附着在裁切刀片上。
[0412] [凹凸追随性]
[0413]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单面实施印刷以形成高低差30μm的凹凸,得到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
[0414] 在将第三剥离片(比较例B1~B8时为第一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无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接着在将第二剥离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上贴附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凹凸面,得到透明层叠体。
[0415] 对于该透明层叠体,在上述加压脱泡装置内,在温度40℃、压力0.5MPa的条件下加压10分钟。接着,使用显微镜(倍率:25倍)观察带凹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的密合的程度,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0416] A:凹凸的高低差部分完全由粘合剂填满。
[0417] B:凹凸的高低差部分残留有少量空气。
[0418] C:凹凸的高低差部分整体残留有空气。
[0419] 表B1
[0420]
[042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422] 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能够防止膨胀的产生,凹凸追随性优异,不容易发生卷曲,而且冲切加工时的操作性优异,因此例如可用于制造触摸屏时定位输入装置与配置在该定位输入装置的前面侧的前面板的粘接等。